祝福!在漳州,这位抗战老兵,整整100岁了
2020-07-18 18:26:50 来源:闽南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作者:王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言语清晰。面对大家的祝福,他不断抱拳,向众人表示感谢 “祝你生日快乐……”7月16日上午,漳州市医院一病房内格外热闹,大家齐唱生日快乐歌。随后,离休老干部王培祥吹灭了生日蛋糕上的烛光,阵阵掌声响起,大家纷纷上前,祝福王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7月16日是个特别的日子,是王老100岁生日。他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长江支队”成员,1985年离休后依然兼任市关工委主任、名誉主任,市干休所党支部书记,关注和支持我市的改革和发展。前来为他祝寿的除了他的家人,还有市委老干部局、市关工委、市干休所的领导,还有医院的医护人员。 今年6月2日前,王培祥还行动自如,每天坚持看报学习,为家人做早餐。不小心摔了一跤后,他到市医院住院,经过一个多月的疗养,他的身体恢复良好。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谢党和国家!感谢伟大的时代!”说着,王培祥的眼眶有点儿湿润。在他脑海里闪过的,是投身革命战斗的峥嵘岁月,是为国家建设艰苦奋斗的难忘岁月。 1921年7月,王培祥出生在山西省长治市。1938年2月,王培祥加入山西长治八路军组织的抗日自卫队,随后在《新华日报》长治办事处工作。 1939年夏季,日本侵略军第二次攻占长治,《新华日报》办事处随县委从长治县转移到荫城,上级领导决定,调派王培祥去担任更艰巨的工作。“党委印出来的各种文件要发出去,我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把党的这些文件发送出去。” 1939年之后,抗日形势严峻,王培祥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党中央和地委有关指示背记下来,秘密向县委传达,再把县委向地委的汇报背记下来,回来向地委汇报传达。 “我时刻都在告诫自己,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泄露党和组织的秘密。”80多年过去了,王培祥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任务就是发送中央争取200万友军任务的秘密文件。“我把文件以及接头地点、接头人、接头暗号都背下来,伪装成卖水果的,长途跋涉,找到长治地委,顺利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抗战结束后,王培祥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成为解放福建、建设福建的一员。其先后在罗源、闽侯、省农业厅、漳州、莆田工作过。在莆田任地区行署专员期间,王培祥为莆田建市、保护湄洲湾作出了突出贡献。离休后,他回到漳州定居,被市关工委聘为主任、名誉主任,还兼任市干休所党支部书记,这些工作,他一干就是30多年,直到2018年98岁高龄,才完全卸任这些职务。 “我父亲离休后依然在发挥余热,做一些他认为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一直关注着国内外大事、关注着本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王培祥的女儿王连晋说,父亲每天都要读书看报四五个小时,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精神,然后定期给子孙们上课。“他在报刊上看到好的文章,就要复印几十份,分发给家庭成员,要求我们都要学习。” 王连晋说,父亲是他们最好的榜样,时时刻刻要求自己、要求子孙做一个正直的人。“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大年三十,我要从漳州回厦门婆家过年,当时已经买不到车票了,但我父亲坚持不让他的公车送我回厦门,而是他自己拿出积蓄的钱,雇车送我回去。”这件事让王连晋毕生难忘,她还常常以此教育自己的子女。她说,这就是父亲传给子孙后代的宝贵家风。“父亲要求子孙后代,无论从事哪一行业,都要爱岗敬业,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