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宋江阵:“武”动非遗 情牵两岸

2020-08-26 11:41:4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文洁
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这项叫做“宋江阵”的传统非遗民俗文化,竟然能让这帮孩子在酷暑中放下手机,在烈日下走出空调房;很多人也不知道,沉寂多年的宋江阵,如今已成为闽台之间基层文化交流最重要的纽带之一。

共寻武魂 牵起两岸亲情纽带

因缘际会,皆有定数。2009年,台湾台东大学吴腾达教授到厦门参加文博会,偶然发现了厦门媒体对翔安内厝组建宋江阵队伍的报道,他兴奋地专程找到林良菽。两人的初次见面有了一种知己间相见恨晚之感,经过一番交流,第二年,吴教授带顺贤宫黄富雄副主委和宋江阵教练郑福利到翔安邀请内厝宋江阵赴台参加2010年的内门宋江阵活动。

吴腾达与林良菽指导学员。王秋雨 摄

恰如被列入非遗名录在大陆重新复兴一样,宋江阵在台湾也迎来了高光时刻。一年一度的高雄内门宋江阵活动,被台湾观光部门列为“台湾十二大节庆活动之一”,在岛内搞得轰轰烈烈。为了充分展示大陆宋江阵文化,弥补历史造成的文化缺失,林良菽在正式赴台交流表演前,恭请专门研究宋江阵文化的吴教授对内厝宋江阵进行指导。“宋江阵是从大陆传到台湾的,大陆的宋江阵比较注重武术的动作,而在台湾,宋江阵逐渐发展出更加丰富的仪式和阵法。”林良菽希望通过吴腾达的交流指导,把这些改良带回大陆,为这项古老的文化增添更多神韵。

2013年,翔安少年宋江阵在台湾高雄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张天骄 摄  

2010年4月初,林良菽率团赴高雄开展为期11天的宋江阵交流,成为60年来第一支赴台湾表演的大陆宋江阵团队。“乡亲乡亲,越走越亲!”同样的民俗牵起两岸情,同样的语言拉近同胞心。这种充满乡土之美的民俗盛宴,只要品尝到一次,双方的互动就停不下来。如今,翔安内厝宋江阵与高雄内门宋江阵交流历史已经走进第十个年头,翔安六次访问高雄,五次邀请台湾宋江阵到厦门展演,自然形成了厦门内厝和高雄内门两大宋江阵文化交流基地,演绎出“四月高雄内门观宋江,十月翔安内厝看宋江”的两岸佳话。

厦门翔安莲塘小学宋江阵。王秋雨 摄

而借着两岸交流的绝佳契机,翔安区于2010年也成立了宋江阵文化交流协会,由林良菽担任会长。自2015年开始,“闽台宋江阵民俗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五届,每一届都邀请台湾及闽南地区的阵头共襄盛举,迄今已有34支队伍参加,通过民俗文化深化着两岸的根脉情谊。如今,越来越多关于宋江阵的文化活动,也渐渐走进翔安的寻常百姓家。在传承方面,宋江阵已经累计走进了三十余所大学、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而联手推动两岸宋江阵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林良菽、吴腾达,今年也双双获得“厦金宋江阵”厦门市级非遗传承人的称号,继续坚定走在两岸传统文化复兴的路上。

受疫情影响,今年10月的“闽台宋江阵民俗文化节”,很可能将首次改为以线上模式进行。刚刚办完宋江阵暑期公益培训班的林良菽,已经开始精心筹备,一点都不担心。“宋江阵不只是一种阵头形式,更是联结两岸的文化纽带”,他说,从当初篮球场上草创的阵头队伍,到“闽台宋江阵文化节”,再到两岸首个“宋江阵民俗文化广场”和“闽台宋江阵博物馆”,宋江阵在推动两岸基层民众沟通交往的同时,也把双方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两岸传统文化交流不断在深化,感情融合也在不断加强,“这个根只要扎下了,开花结果只是时间问题”!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