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产业园背后的发展新理念
2021-05-24 09:04:49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经济评弹·锐评——福建日报记者专栏 □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陈鑫炜 黄瑜鹏 记者近期随工信部门到南安市调研发现,当地正在布局一种新型的产业园——小微产业园。 何谓小微产业园? 过去,大型的工业园内,很多企业,往往归属不同的类型,企业之间,缺乏相互配套与协作。而南安新设立的这种小微产业园,则显得与众不同,要求入驻的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企业相互之间,要么是产业上下游配套关系,要么是产业横向协作关系。这样的一种新型的小微产业园,让人耳目一新。 该市工信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明年年底,南安全市将建成10个产业特色明显、功能配套齐全的小微产业园,涵盖机械、陶瓷、水暖等多个产业集群。 南安市是我省县域经济强县,其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国前30。从南安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看,该市现有工业企业1万多家,中小微企业占比9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小微企业集中地。而且,南安县域经济的基本构成,主要集中在水暖卫浴、石材、机械等传统制造业领域。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包括南安上述水暖卫浴、石材、机械等在内的整个国内传统制造业,进入了转型周期。这一周期内,产能过剩、利润率下降等问题开始凸显。面对转型大考,企业要生存,除了强化科技驱动、争创品牌之外,加强内部协作、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而南安小微产业园的设立,目的就在于此。具备纵向上下游配套关系和横向协作关系的企业,在同一个小微产业园内就近开展合作,不仅可以降低企业间的物流费,在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减少信用违约等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极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另外,由于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在治污方面能力较弱,集中到小微产业园后,可以实现集中排放。有了规模优势之后,当地政府和环保企业就近设立治污项目,集中处理污染物,这样,环保问题也解决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建设小微产业园过程中,为最大限度节约用地,还鼓励优先整合闲置、低效用地(厂房),以标准化厂房的形式,通过弹性供地模式,将园区平均容积率提高至2.0以上,从而有效提升土地集约化水平。 当前,在县域经济和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南安小微产业园模式,折射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值得关注。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