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时政 > 正文

在乡村振兴舞台上谱写闽宁协作新篇章

2022-03-09 07:46:18 张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东南网3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福建、宁夏,武夷山、六盘山,闽江水、黄河水……26年山海深情,26年闽宁情长。

福建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擘画的蓝图,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干,聚焦脱贫攻坚,加强长期协作,帮助宁夏9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1100个贫困村出列,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山海情缘没有断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福建和宁夏不断拓展协作深度,创新协作方式,共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舞台上谱写闽宁协作新篇章。

山海牵手 共同奔跑在振兴道路上

春节前,宁夏隆德县城关镇三合村脱贫户柳矿矿终于实现了“拥有一辆小汽车”的梦想。

2017年脱贫后,柳矿矿一直靠打零工赚钱,日子过得比较紧。改变发生在2019年。这一年,闽商郑开煌在隆德县闽宁扶贫产业园投资的地膜生产项目投产。柳矿矿在家门口当上了产业工人。不需要外出务工,每个月还能领6000元工资,老柳别提多满足了。

闽宁协作,让越来越多宁夏老乡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曾经的宁夏西海固“苦瘠甲天下”,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生态脆弱,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专家界定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东部比较发达的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战略部署,指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闽宁从此牵手。

从吊庄移民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从产业推广到招商引资……26年间,一股又一股挑战贫困的力量从八闽大地向六盘山地区汇集,助力宁夏实现从深度贫困到消除绝对贫困的根本性转变。

志同不以山海远,黄沙吹尽始至今。如何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新时代闽宁协作的新课题。

“我们着力围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这一重点任务,在过渡期内加大力度帮助宁夏脱贫县、脱贫村和脱贫户加快发展,进一步充实结对帮扶力量。”福建省东西部协作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去年,福建调整优化全省综合实力较强的10个县(市、区)与宁夏9个县(区)及闽宁镇开展结对帮扶,拨付财政援宁资金6.1亿元,资金安排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倾斜。

2021年,福建累计帮助宁夏3.65万名农村劳动力、1.96万名脱贫人口实现劳务协作转移就业,帮助销售宁夏特色农产品31.51亿元,分别完成年度协议任务数的356%、612%和315.1%。

产业合作 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在脱贫攻坚阶段,苗木产业曾为六盘山麓的泾源县立下汗马功劳。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曾经的扶贫产业发展乏力。为破解瓶颈,当地向福建提出了人才需求。

厦门市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副研究员郑国华带来了新思路。“农民只看到了苗木的绿化价值,药用价值却被忽略了。”郑国华发现,在当地广泛种植的卫矛,具有较高的抗癌药用价值。去年10月到泾源县科技局挂职后,他便立即向原单位申请了科研项目,并很快获得了立项。

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之初,双方便把产业带动作为扶贫关键,积极培育产业,把贫困地区产业引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中,福建教授凌一农不穿西装、不穿皮鞋,整天和农户一起堆肥、钻菇棚、卖双孢菇。凌一农的原型,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他成功将福建菌草技术移植到了宁夏,把戈壁滩上长出的蘑菇卖到了天南海北。菌草,正是宁夏通过闽宁协作引进的首个产业。

继菌草后,越来越多的产业在宁夏落地。援宁群体播下的产业种子,在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西吉县的马铃薯产业冲破制约,打通全产业链;泾源县发展成为西北地区肉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隆德县的中药材基地联合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带动家家户户种植中药材……

如今,闽宁产业合作继续向纵深推进。

“去年,我们多渠道、多形式组织我省企业赴宁夏投资兴业,新增赴宁投资闽籍企业166家,实际到资额58.75亿元,吸引农村劳动力就业5435人。”福建省东西部协作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去年10个闽宁产业园新增入驻企业29家,实际到资额8.05亿元。同时,福建还引导宁德东侨、福清融侨、龙岩、漳州金峰、晋江等5个经济开发区与宁夏银川、石嘴山、固原等3个经济开发区开展务实合作。

多元参与 闽宁协作队伍不断壮大

今年春节,福建第十二批援宁挂职干部领队陈论生短暂回到福建。身在福建,他依然过着“宁夏时间”:大年廿八考察福建肉牛企业,洽谈到宁夏投资事宜;大年廿九和固原的同事们开“云会议”,谋划两地干部如何更好交流;深入福州街头的宁夏扶贫特产门店,了解宁夏消费扶贫产品的销售情况……

“大家既要尽快熟悉情况,主动融入当地干部群众,还要迅速进入角色,把年度协议中的项目推进、专技人员互派、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都尽快熟悉并加以推动。”去年7月到宁夏履新后,陈论生便深感时不我待。

“通过互派干部挂职,为宁夏干部群众带去了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援宁干部也开拓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提升了素质,增长了才干。”福建省东西部协作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去年,福建共选派综合素质高的23名党政干部赴宁夏挂职,支持宁夏选派19名党政干部来闽挂职锻炼,促进两地干部思想互动、观念互通、作风互鉴。

不仅仅是援宁干部,26年来,越来越多社会力量正在宁夏汇聚。

1997年4月在宁夏召开的第二次联席会议上,11名闽籍企业家受邀参加座谈。从此,闽商成为援宁群体中的一支有生力量。如今,已有近6700家福建企业(商户)扎根宁夏,8万多福建人在这里从业,闽商早已成为闽宁对口协作的主力军。

闽商来了,援宁医生来了,援宁教师来了,科技人员来了……26年来,福建累计派出206名挂职干部、3000多名专技人才,他们推动闽宁对口协作由单一的经济合作发展为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深度协作,从摆脱贫困到全面小康,再到迈向共同富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