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垃圾分类“分”出文明新风尚
2022-11-21 08:52:4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1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魏知秋)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周宁县采取“县级统筹、整镇推进、以点带面”方式,重点围绕厨余垃圾、畜禽粪污、农作物废弃物和林下有机废弃物“四污合一”统筹处理模式,从农村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生产,到有机肥还田利用,形成完整链条。 周宁县李墩镇东山村,青山凝翠,村庄整洁。 2017年,东山村被列为“周宁县干湿垃圾分类试点村”,为家家户户分发了干湿垃圾桶。 为了让群众尽快掌握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东山村采取党员示范带动、入户宣传指导方式,成立党员、少先队员志愿服务队,引导群众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果皮、菜叶等放进湿垃圾桶,骨头、塑料袋等垃圾放进干垃圾桶,分好后有保洁员上门定时收集,非常方便。”东山村村民叶秋莲说。 每天上午8点,保洁员陈凤进就骑着三轮车,上门收集干湿垃圾,同时给每户村民评分。“村民很配合,家家户户都会提前把垃圾分好,车一到他们就主动送出来。”陈凤进说。 如今,周宁县已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村庄垃圾分类全覆盖。 在村里的垃圾分类智能化垃圾桶前,周宁县李墩镇际头村村民何赛琴熟练地刷脸登录,然后将手中的干湿垃圾按照不同的品类,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里。不到一分钟,就获得2积分。 今年8月,际头村在全县首推垃圾分类数字化系统,配置2台智能化垃圾桶。智能垃圾桶携带人脸识别功能,群众注册后,在人脸识别功能的辅助下,几秒钟就能完成“不接触式”垃圾投放。群众通过智能垃圾桶投放垃圾,还能获得积分,用来兑换各种奖品。截至目前,该村通过智能垃圾桶共产生积分237分,兑换食用油、抽纸等奖品50人次。 在周宁县泗桥乡坂坑村,分类好的垃圾有了另一种用途。 傍晚,在坂坑村有机垃圾处理房内,一台垃圾处理机正不停地运转,一旁的架子上,摆着一袋袋已经制作好的有机肥。保洁员陈先弟提着刚刚回收的湿垃圾倒入处理仓,进行资源化处理。2019年,坂坑村在全县率先开展厨余垃圾制肥,走上了“厨余垃圾不出村,就地处理变资源”的循环发展道路。 湿垃圾经过垃圾处理机的粉碎、压榨、烘干处理后,进入降解仓中进行高温发酵处理,约6小时后,就能成为有机肥。 “这台垃圾处理机每天可以帮助我们处理150公斤湿垃圾,制成有机肥约30公斤。”坂坑村党支部书记宋玉春说,这些纯天然的肥料,可用作村内水蜜桃基地的种植底肥,也有部分村民用来种植蔬菜,收成都很好。 从垃圾回收到资源再生利用,截至目前,周宁县已建成37个片区、24个人工沤肥池(小型处理设备)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点,真正做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