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智慧丨风流世代、千年“有戏”,为何偏偏是它?
2023-01-16 13:59:34 来源:“闽人智慧”编辑部 责任编辑:林瑶 作者:黄凌燕英国莎士比亚笔下 有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 在福建莆田 戏剧也有莎士比亚式的悲喜剧 莆仙戏《团圆之后》与《秋风辞》 收入《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 《春草闯堂》 入选《中国当代十大喜剧集》 莆仙戏是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辉煌于现代,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延续千年的莆仙戏再绽异彩,“梅花”芬芳。 2022年9月,《踏伞行》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这是福建时隔15年再次获此殊荣。主演黄艳艳也凭该剧摘得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福建由此十届蝉联梅花奖这项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 古老剧种 轰动剧坛 “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老舍曾写下诗句盛赞莆仙戏。 莆仙戏沿袭南戏旧规,原由正生、正旦、贴生、贴旦、靓妆(净)、丑、末7个角色组成,俗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角色 ,亦称“八仙子弟”。 用只有360万人使用的莆仙话演唱,声腔独特,使用伬胡、四胡、筚篥、八角琴等特色乐器伴奏。 目前,全国300多个剧种,惟独莆仙戏还保存“石狮压鼓”的古老打击乐风格,其渊源可追溯到唐代。 在戏台大鼓上压着一只精雕细刻的小石狮,通过石狮位置调整可以调节大鼓的音量和音色。 莆仙戏流传下来的脸谱有300多种,表情各异,画法独特。 人们熟知的“包青天”是“黑脸顶新月”的形象,那是京剧包公脸谱;在莆仙戏里,包公脸谱是“黑红白脸,两颊日月”,寓意“日断阳,夜断阴”。 1960年,京剧大师梅兰芳题词“莆仙科介,传统芬芳;有图有解,新见发扬。斯编荟萃,生旦净丑;形态不同,风神富有。后生苦学,高峰能到;党培养下,勿忘创造。” 京剧大师梅兰芳题词 苏滨 摄 新中国成立后,莆仙戏登上历史高峰,先后八度进京献演,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名震京沪杭,风靡海内外。 1959年,《团圆之后》被定为国庆10周年献礼剧目,开莆仙戏晋京演出先河,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后,剧组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之改编成同名戏曲电影。 1979年,莆仙戏二度晋京演出,《春草闯堂》献礼国庆30周年,在首都各戏剧院连演10多场。后来,被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演出。 《新亭泪》获全国首届优秀剧本奖,1986年应邀晋京演出,被誉为“开新时期历史剧创作之先河”。2019年,由中国评剧院改编为同名评剧。《状元与乞丐》被全国300 多个剧团移植排演。《秋风辞》为“历史剧制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莆仙戏《状元与乞丐》剧照 莆仙戏剧院供图 莆仙戏还作为“文化使者”,到台湾、香港、澳门交流,并走出国门,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法国等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地方剧种,莆仙戏连续两次受邀到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法国巴黎演出,这在全国戏剧艺术界尚属首次。 根植民间 教化于人 “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早在南宋,莆籍词人刘克庄就写下民间莆仙戏演出时热闹的场景。 在莆田,看莆仙戏是根植在莆田百姓骨子里、融化在血脉中的一种生活方式。 逢年过节及农家结婚、寿庆、乔迁等,许多村社和群众都要请剧团来演出助兴,戏韵绕梁,热闹喜庆,这种特定的民俗风情,促进了莆仙戏的繁荣。 至明清时期,活跃在木兰溪流域以船为家的戏班就有近百家,人们用锣鼓弦歌和戏剧故事承载并纪念生活的意义。 至今,流传下来的莆仙戏剧目5000多个,演出手抄本8000本,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与故事情节类似的剧目81个,被南戏专家刘念兹先生称为“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莆仙戏剧目——古抄本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提供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一部莆仙戏都有深刻的寓意,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 莆仙戏不仅是民间艺术,更渗透到了莆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演出了喜乐悲欢,令人深受启迪。 《目连救母》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是中国戏剧的“不祧之祖”,被尊为莆仙戏的“戏母”。其中保留了莆仙戏最古老丰富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故事更是劝人向善,劝子行孝,有"天下无不是者父母"的隐喻。 刚刚获得文华大奖的《踏伞行》,通过一对青年男女逃难路上踏伞相逢同行、寄宿听雨相识、悔婚定情相爱的故事,对他们之间的情感变化进行细致刻画。既揭示了人性的局限,又展现了人性的崇高,传达了淳朴的爱情观念和生活哲理。 《踏伞行》剧照 莆仙戏剧院供图 进入新时代,千年古戏又有了“新面貌”。 从2005年起,莆田在全市广泛开展莆仙戏现代文明小戏加演活动,组织各莆仙戏剧团在演出古装大戏前加演现代文明小戏。 现代文明小戏以公民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为主题,让观众在欣赏演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文明小戏《土筛记》讲述不孝子媳用土筛子抬着年迈多病的老父亲,把老人扔在荒山野岭。他们的儿子随后拣了土筛子下山,说以后父母老了,也要用土筛子抬上荒山遗弃。不孝子媳闻之深感震撼,痛改前非。 涵江区白沙镇林姓青年偶然看到《土筛记》,幡然悔悟,一改游手好闲、打骂母亲的恶习,靠亲友支持开了家理发店。 根植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真实塑造先进人物平凡朴实、可亲可敬的崇高形象,也是文明小戏的创作来源。 已故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福建省道德模范奖获得者曾德梅老人,生前以一人之力,累计募集3900多万元,帮扶贫困生23000多人次。 以其为题材创作的道德模范文明小戏,演出后产生良好的反响。近百家企业和3000多名爱心人士纷纷加入曾德梅爱心助学集体,莆田市的各类爱心队伍持续发展壮大。 文明小戏上山下乡,进村入户,用群众乐得见的形式、学得来的内容、听得懂的语言,展现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文化大餐”。 千年莆仙戏,就这样唱响了中华传统美德,唱出了时代新风尚,成为莆田当地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的有效载体,在新时代中富有了新内涵,更让“群众爱看、剧团受益”。 多角度的教育和启迪,使民心更和顺,家庭更和睦,邻里更友爱,乡风更文明,社区更和谐。 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和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莆田还做了相关经验介绍,“巧借传统地方戏曲、传播现代文明风尚”的这一做法,入选《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百个典型经验评析》,成为全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亮点。 千年传承 新梅绽放 莆仙戏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既是因为一代代戏曲艺术工作者的接续传承,也是莆田当地的重视保护、守正创新。 《踏伞行》主演黄艳艳,获得“梅花奖”后,她指导的莆田市实验小学的小演员也喜摘“小梅花”。 黄艳艳指导小演员备战全国戏曲小梅花奖。图源:莆田晚报 2012年初,莆田启动“莆仙戏进校园”试点工作,许多老艺人进校园,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戏曲表演艺术。 孩子们了解莆仙戏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热爱莆仙戏,会唱会演莆仙戏。千年戏曲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播撒。 莆田艺术学校是莆田市唯一一所“莆仙戏非遗+文化艺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梅花奖”得主王少媛、黄艳艳等莆仙戏艺术家。 莆田学院开设莆仙戏曲本科专门人才培养特色班,设置莆仙戏表演、莆仙戏作曲两个培养方向,培育莆仙戏表演、作曲、编剧、舞美设计、文化宣传、文化生态保护等相关工作的莆仙戏文化传播应用型专门人才。 厚重的史料是莆仙戏创作的源泉。莆田持之以恒组织莆仙戏老艺人、专家,整理出版《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莆仙戏传统科介》《莆仙戏传统曲牌》等一批著作,收集整理了近100册乐谱、剧本资料,录制了传统曲牌1080题、传统锣鼓近400多套、200多辑影像资料,并融合当代的社会审美,创作和复排近百部精品剧目。 在人才培养上,莆田建立“名家传戏——莆仙戏名家收徒传艺”老中青三代传承机制。 举办“梅妃杯”莆仙戏青年演员比赛、“薪火相传”莆仙戏展演等,以赛事推动培养一批优秀的莆仙戏人才。 为宣传推广莆仙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莆田还积极选送优秀剧目对外展演。 莆仙戏《春草闯堂》《踏伞行》选段代表福建省参演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新年戏曲晚会。《海神妈祖》《状元与乞丐》等剧目多次受邀参加国际性文化艺术展演。 第二届、第三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莆田举办期间,莆仙戏演绎的《海神妈祖》,受到台胞们的喜爱,促进海峡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为推动莆仙戏在年轻群体里传播,莆田还活化利用国家文保单位三清殿开辟莆仙戏传习所,植入莆仙戏沉浸式演出、莆仙戏非遗民俗研学等业态,打造具有复合实景演艺特色的莆田文旅融合新地标,成为“福建省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 莆仙戏深深根植于 闽文化的一方沃土 见证了传统戏剧的发展 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活跃在艺术舞台上 熠熠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