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 树与人 一个护林员的日常和愿望
2023-05-28 08:53: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5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马丹凤 通讯员 刘博文 庄剑杰) 早上8点半,曾显林穿上迷彩服、解放鞋,带上砍刀和干粮,骑上摩托车从宁化县石壁镇林业站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骑行6公里后到达石壁镇红旗村林区,摩托车靠边停下,曾显林徒步走进大山深处。 一个护林员的日常巡山工作开始了。 第一次巡山就迷了路 曾显林47岁,身材壮、皮肤黑。2011年成为护林员以来,脚下的路、眼前的树,他走着、护着,不知不觉已在山林间打转了12个春秋。 石壁镇有22个建制村、一个镇办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47093亩,森林覆盖率71.3%。曾显林所负责的红旗村林区地形复杂,道路崎岖,第一次巡山他就迷了路。 “当时没有智能设备,巡山仅靠一张图纸和一把柴刀,更多时候是凭感觉走。”他在山上翻来翻去,下坡时不慎崴了脚,差点从山坡上滚下来,拐着脚又绕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路,傍晚才回到护林站。 “巡山这项工作,没有任何手段比得上铁脚板,平均每天走10多公里山路,一年下来胶鞋就穿坏了3双,衣服也常被树枝刮破和山石磨破。”但他不在意,“我生长在林区,对大山有感情,看着郁郁葱葱的林子,再辛苦、走再远的山路我都情愿。” 这些年他踏遍了林区的沟沟坎坎,对这里的每一片林地、每一个地形地貌都了如指掌,熟记于心,逐渐从一名新手成长为当地村民口中的林区“活地图”。去年8月份,有摄影爱好者在附近航拍,无人机掉进山里。靠着手机上炸机前最后一个画面,曾显林很快判断出大概方位,半个小时就找到了无人机。 “现在巡山也更有保障了,前年县里全面推行林长制,出台了针对护林员的奖惩机制,还给我们都装了APP,可以实时察看巡山轨迹。”曾显林说,“一方面监督提醒我们不能懈怠,另一方面也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安全。” “我就想守好这片林” 护林员自己要安全,也要保护树林和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眼下正是森林防火的紧要时期,作为石壁镇林业站护林队队长,曾显林叮嘱队员们加大巡查频率,一旦有突发情况,必须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作为护林队队长,除了自己负责的片区,他还要检查其他18个生态护林员的防区防护情况。 树林里的300多个坟地是防火巡逻的重点区域。到了清明、春节等节假日,他挨个坟头地查看,劝阻来祭祀“烧纸”的村民。有人说他“死轴”不开窍。“我不能拿大家生命财产开玩笑。”他回应道。 “曾显林敢用命护林子。遇到夏季雷雨等恶劣天气,他都会去林子深处反复查看,直到发现没有险情才肯下山,我们都叫他曾大胆。”同曾显林一起参加防火工作的队员张铮说。 几年前的春天,官坑村遭遇雷暴天气,村北边狮子峰半山腰的一棵马尾松被雷击中劈成两半,一半倾倒在高压线上冒出大量火花,还不时冒着青烟,这一幕正好被曾显林看到,他一边拿着对讲机给村里镇里汇报寻求支援,一边不顾危险冒着雷雨向冒烟的地方冲去。“火花会引燃整个松树枝和树下的积叶,如果处置不及时,会引起森林火灾。”他说。12年来,在他管护的范围内未发生过重大林木案件及森林火灾。 “做好林区病虫害防治也是重点工作。”曾显林介绍,石壁镇境内多为生态林,其中夹杂着松树,林区主要防控松毛虫害,这种病传染性极强,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能会殃及整片山林。 一次巡山,曾显林在陂下村万绿丛中发现有马尾松叶子异常,疑似思茅松毛虫病枯死松树。他立即向上报告,并迅速组织护林员对全村的松树林进行地毯式排查。由于疫情发现及时,在县乡村三级共同努力下,及时遏制了虫灾,彻底消除了松毛虫害大面积发生的隐患。 红旗村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曾有一些人在利益的诱惑下动起了“歪脑筋”。曾显林在巡山护林时,遇见生面孔总要上前询问一番,仔细查问进山原因。一次,3个外来人员伺机进山拉网捕鸟,他发现后立即上前制止,捕鸟者心虚逃之夭夭。 12年过去,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曾显林也从壮年奔向“知天命”。“我就想守好这片林,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当上护林员后,这就是曾显林最大的心愿。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