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空气,这么“卖”
2024-07-14 08:04:0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到2030年,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将达5.12亿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更加健全,碳汇效益稳步提升 空气,这么“卖” 东南网7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在福建广大林区,“卖空气”是时髦事。这里的“卖空气”,指的就是林业碳汇交易。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林业碳汇,就是利用这一技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由此增加的碳汇量经核定后,可按照相关规则参与市场交易。 近年来,福建大力推进林业碳汇开发,交易规模居全国前列,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拓了新渠道。近日,福建省林业局出台《福建省林业碳汇专项发展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巩固提升林业碳汇能力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按照规划,到2030年,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将达到5.12亿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更加健全,碳汇效益稳步提升。 如何固得更多? 保碳、增汇、减排 要“卖空气”,自然要有足够的空气——碳汇量。 福建是全国最“绿”省份,全省森林覆盖率65.12%,居全国首位,森林植被碳储量超4亿吨。发展林业碳汇,首先要保碳,让这些被固定在森林植被、森林土壤等载体中的二氧化碳尽可能少流失。规划提出,从加强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生态林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森林灾害防控、林木采伐管理等方面,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在保存量的基础上,提增量。 福建森林覆盖率已达高位,还有增长空间吗?答案是肯定的。福建森林覆盖率虽然高,但也存在树种结构单一、林分质量不高等问题,单位面积蓄积量还有增长空间。也就是说,福建广袤森林的碳汇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开发。解决之道是开展科学造林绿化,从偏重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辅之以更科学的森林经营手段,打造高固碳林。 围绕“扩面提质稳步增汇”,规划打出了组合拳—— 在科学造林更新方面,优先选用高固碳乡土树种,确保各类迹地及时更新;优化树种结构,着力培育复层混交异龄林。在加强森林经营方面,对商品林重点开展中幼林抚育,对生态公益林重点开展封山育林和林分改造修复;对林分密度过大、纯林占比高、林木长势弱的人工林科学采取抚育间伐、补植改造、更新改造等措施;在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方面,通过补植、抚育、结构调整与更替以及综合改造等措施,促进森林质量提升;在提升土壤固碳能力方面,全面推进水土流失及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推广生态采伐和人工重点商品林地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模式。 事实上,围绕“如何让森林更固碳”,福建一直在探索。2022年,福建省林业局在全省20个县(市、区)和国有林场开展林业碳中和试点,探索以增加碳汇为目的的高固碳营造林模式。两年间,20个试点共建成碳中和林102.6万亩,预估新增碳汇量132.1万吨,其中,高固碳森林经营、造林示范片4.7万亩。试点单位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的杉木成过熟林,通过实施高固碳森林经营,每亩年新增碳汇量2.7吨,是一般林分的3倍。 要保、要增,还要减。规划提出,通过引导木竹产业节能降碳、拓展木竹产品应用储碳、发展绿色生物质能源、促进林业低碳管理等方式,加快绿色发展,减少碳排放。 如何量得更准? 摸清家底,统一标准 “卖空气”,必须知根知底——一片林子到底固定了多少二氧化碳?哪些是可以交易的?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早在2013年,福建林业部门便开展了全省林业碳汇专项调查,初步构建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但在实践中,各地应用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方法并不统一。 在福建,林业碳汇交易可分为场内和场外两大类型。前者依托福建碳市场交易,采用的是福建林业碳汇(FFCER)项目方法学;后者则基于各地自主开发的林业碳汇产品,有着各自不同的碳汇计量监测标准,代表产品是三明林业碳票、南平“一元碳汇”,还有新近问世的福州“福碳”。 “由于计量监测标准不统一,许多产品只能局限于本地交易,难以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福建省林业局业务负责人说,目前,福建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县层级未形成系统的碳汇核算评价方法与监测架构,符合福建实际的林业碳汇计量模型及参数体系建设有待突破。 对此,规划提出要完善计量监测体系:制定统一标准,建设单木、样地、林分、区域、省级等多尺度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完善林业碳汇计量方法,建立全省优势乔木、竹类树种、灌木树种、主要经济树种,以及主要湿地类型的碳计量模型;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手段,建设林业碳汇智慧管理平台,促进碳汇资源和碳汇项目信息统一管理。 据悉,由福建省林业局组织编制的《福建碳中和林认定及其碳汇计量监测方法》,日前已通过专家评审。该方案的创新之处在于,吸收了林业碳票、“一元碳汇”等地方性林业碳汇项目的经验,旨在构建全省统一的林业碳汇标准,引导各地规范开发林业碳中和项目。 如何卖得更好? 拓展价值实现渠道 摸清家底后,更关键的是交易变现,真正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 福建林业碳汇交易始于2016年。当年,福建碳市场鸣锣开市,福建林业碳汇(FFCER)是其中三大交易标的之一。按照相关规则,主管部门每年为重点控排企业分配一定的碳排放配额。如果年度实际碳排量超过了配额,控排企业就必须通过碳市场,向其他企业购买多余的配额填补缺口,或购买福建林业碳汇(FFCER)等碳信用,来抵消碳排放量。截至目前,通过福建碳市场完成交易和再交易的福建林业碳汇(FFCER)412.86万吨、6484.29万元,规模居全国前列。 但整体而言,由于碳配额分配较为宽松等原因,林业碳汇在场内市场面临着需求有限、流动性不强、价格不高等问题。因此,去场外买空气,成为激活林业碳汇市场流动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实践中,福建探索出了“林业碳汇+”模式。比如,“+中和活动”,鼓励大型活动主办方购买林业碳汇,抵消活动产生的碳排量;“+乡村振兴”,南平、三明等地面向村集体和林农,创新开发“一元碳汇”、林业碳票等区域性林业碳汇产品,收益反哺乡村发展;“+生态司法”,在办理生态环境刑事案件中,鼓励被告人自愿购买林业碳汇产品,承担碳汇损失赔偿责任;“+绿色金融”,推出碳汇贷、碳汇保险等金融产品。 此次规划,在吸收上述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探索建设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以多类型林业碳汇为主要对象的交易和服务中心,开展区域性林业碳汇交易,鼓励林业碳汇项目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此外,规划还提出建立区域碳普惠交易机制,建设面向全社会的碳中和碳汇开发应用市场,将未纳入碳市场的林业碳汇纳入普惠范畴,引导公众、企业等通过购买相关产品消除碳足迹;创新林业碳汇横向补偿机制,引导高碳排放地区向碳汇功能地区购买碳排放指标和林业碳汇产品,同时探索林业碳汇纵向补偿机制,调动各级政府巩固提升林业碳汇能力的积极性。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