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如何打好新时代“新侨牌” 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献策

2025-01-16 10:56:19 陈楠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东南网1月16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冯川叶)福建是全国著名侨乡,约有2000万华侨,针对福建如何打好新时代“新侨牌”,正在举行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给出了他们的良策。

福建省政协委员罗恩平建议,突出“侨”在科技合作中的“桥梁”作用、在服务企业“出海”中的“地接”作用、在闽派文化传播中的“窗口”作用。可以通过通过闽籍华侨华人创建的机构平台,强化福建省对外科技合作,支持闽籍侨胞以离岸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利用华侨资源,加快推动福建省产业链国际化,推动闽企参与国际分工、布局国际生产网络。

福建拥有许多具有历史底蕴的华侨历史遗存,它们不仅见证了华侨在海外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是激励广大侨胞继续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载体。省人大代表苏志明建议,开展全省华侨文化建筑物详细调查,建档立项,完善法规政策保障,细化保护标准、监管流程、修缮规范等措施,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盘活侨资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资源,打造乡村侨史馆、侨批馆等,依托这些场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侨乡文化传承等特色活动,让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侨胞爱国情怀。

省政协委员陈志宏则指出,华侨工业投资对福建近代城市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应加强对华侨工业遗存的调查整理研究,对这些工业遗存进行活化再利用,植入多元业态和文化活动,让华侨工业遗存转化为文化资源,实现价值的增值;将华侨工业遗存纳入到福建华侨文化整体的交流展示系列,与嘉庚建筑、洋楼骑楼、祖厝宗祠、侨批信局、侨建学校等不可移动华侨历史遗存,以及侨批书信、工业档案、工艺设备等可移动华侨历史遗存,全面展示福建侨乡的生活、居住、生产等方方面面,更完整地展示华侨文化蕴含的独特魅力,讲好华侨爱国爱乡的故事。

“侨智”也是我省一大宝贵资源,省政协委员李妍菲建议,对侨才群体进行精准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需求和人才匹配;充分发挥人才中介机构的作用,通过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人力资源服务、信息搜集与发布、文化交流与融入以及法律与权益保障等多方面的服务,帮助侨才更好地融入国内就业市场,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发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