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迎年吃福——从节庆习俗到文化传承

2025-01-30 08:21:53 作者:王荟 董立功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从农历腊月廿四到除夕之间,闽南家家户户都会在院落、卧室、灶房、仓房、畜棚等地贴上不同题材的年红,有着红红火火、热闹喜庆之意。在漳州,正月十一日这一天,俗称“吃福”,各家各户准备丰盛的晚餐共食,寓意今年有福气。

漳州民间谚语“吃福吃甲老”(意为“吃福吃到老”)即有祈寿之意。席上必吃豆腐和韭菜,豆腐寓意“富贵有余”,韭菜则代表“长长久久”,俗谓“吃豆腐人人有,吃韭菜年年春”。闽南年俗所承载的福文化,凝聚着福建特有的闽俗风情和八闽精神,折射出福建人民独树一帜的生活观念和价值理念。

在福州,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福”字和窗花(统称“贴年红”),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春联内容通常涵盖祈福、添寿、纳财等主题,例如“福满乾坤”“岁岁平安”等。福州的年红形式多样,包括“福”字剪纸、红布窗花和绣有“福禄寿喜财”字样的挂饰等。

福州人每逢重大节日或庆祝活动,都会制作“长寿面”和“寿桃”。“长寿面”以面条的长度象征寿命的绵长,讲究“一根不断”,体现出福州人民对生活圆满与福运不断的追求。“寿桃”则是由面粉制成的仿生食品,形似桃子,寓意延年益寿。春节期间,当地人还会准备寓意吉祥的菜肴,如福州鱼丸(象征“团圆与幸福”)、荔枝肉(象征“吉利”)等。

闽东地区民众在春节期间挂“福灯”的习俗由来已久。元宵节期间,当地民众会在家门口悬挂写有“福”字的彩灯,以祈求福气降临。“保平安、盼热闹”是福鼎市佳阳乡周山村乡亲最朴实的祈愿,每年在春播前、秋收后等重要的时节,当地人往往会请戏班在古戏台进行公演,俗称“看福戏”。精彩的戏曲一旦上演,甚至会吸引邻村的乡亲前来观看。当地还有“许福愿、赏福灯、吃福食”等与“福”有关的习俗,所谓“吃福食”就是大摆酒宴(百家宴),场面非常热闹。

在有着“中国最美海岸线”之称的霞浦,其“吃福”文化带有浓郁的海洋特色。渔民在出海前后通过共享海鲜大餐表达对海洋的感恩与祈福,例如鱿鱼、蛤蜊、虾蟹等,象征“财源广进”和“福气满满”。尤其在春节期间,霞浦家家户户通常会制作“福海鲜盘”,将各类海鲜拼盘组合成“福”字形,寓意繁荣与富足。闽东乡村会举办邀请家族成员或村民共同参与的大型“福宴”,这种宴席注重菜品的寓意,如“蒸全鸡”(寓意“全家福”)、“十全十美羹”(由十种食材熬制,象征“十全十美”)等。

闽西地区以客家文化为主,这里的福文化以“家”和“族”为核心,注重家族的和谐与对长辈的尊重。闽西的客家山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福文化内涵,歌谣中常以“福”字为核心主题,如“福满山乡四季春,田园人家喜盈门”“福星高照满人间,财源滚滚进家门”“福泽满堂喜气盈,岁岁平安好运长”等,表达“福”与家庭的和谐共生。

春节期间,闽西的家庭通常会制作各种寓意“福气”的食品,作为迎接新年和祈求吉祥的象征。常见的传统食物有长寿面、福丸、全鸡和元宝糕等。全鸡作为春节宴席的主菜之一,象征着“全家福”以及家族成员的幸福团结;元宝糕的元宝形状象征着财富和好运,寓意“财源滚滚”。

闽西地区的糕点和糖果中,也常常能看到带有“福”字的装饰,尤其是在春节和婚丧喜庆等重要场合。这些“福”字食品通过精美的工艺和寓意深刻的形状,表达着人们对“福气”不断延续的祝愿。在元宵节,闽西民众会做“福团”或“元宵”,象征圆满与团聚;清明节则是缅怀先祖,祭品中往往包含象征福气的食物,如糯米团、果品等。

闽北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是中原文化传入福建的走廊,以其得天独厚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于世。闽北的福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喝茶祈福”和“福灯”习俗便是这种文化的生动体现。

在武夷山市的下梅、溪洲、曹墩、城村、五夫、岚谷等传统村落里,许多明清时代遗存下来的宏阔门楼上有砖石雕刻的形态各异的“福”字。这些“福”字有的字画合一,有的夸张变形,彰显出独特的文史价值和美学价值。

过农历小年时,当地民众有祭灶神、贴春联、贴“福”字的习俗,人们在灶王像前摆放糖果、清水、料豆等,希望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同时通过贴春联、“福”字来迎接新年。此外,春节前家家户户还要大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打扫房间庭院,干干净净迎春节,有除“陈(尘)”布新,把“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的含义。

武夷山是我国著名的产茶区,当地的“喝茶祈福”是一项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当地民众认为,茶道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还能为家庭带来福气。在茶宴仪式中,“福茶”被赋予了驱邪纳福的象征意义,成为闽北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福文化在中华文明历史中兼具多种社会功能,共同铸造和谐强盛的社会价值,其主要内涵包括平安、长寿、富贵、多子等,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福建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福文化是福建民众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文化之一。作为幸福的象征和对美好生活的寄托,福文化以丰富多元的内涵以及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形式,在文化自信和社会认同中强化其本身的现代意义,深刻影响着当代八闽儿女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