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漳州:行内人管行内事 企业纠纷找商会

2025-02-12 09:33:18 作者:潘园园 黄小英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2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潘园园 黄小英)

“感谢商会娘家人的热心调解。”日前,在漳州市家居商会调解员的帮助下,一起劳务工伤纠纷得以顺利解决,涉事双方对商会感激不已。

原来,漳州市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将务工人员派遣至该市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工作期间,这名务工人员不慎从高处摔落受伤,经依法认定为工伤。然而,双方因赔偿事宜产生分歧,一度对簿公堂并上诉至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院受理此案后,面对双方激烈的矛盾和情绪,委托涉诉企业“娘家人”商会出马“顺顺气”。漳州市家居商会调解员石亚明、唐仔和等人认真倾听各方诉求后,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通过厘清争议事实,从情、理、法等多方面寻求各方达成共识。经过耐心疏导和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方案达成一致,并签下调解协议。

漳州民营经济活跃,私营企业众多,新业态企业也逐渐增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纠纷。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如何建立企业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如今,企业面对矛盾纠纷,除了对簿公堂,还有了新解法。“我们发挥‘行内人管行内事,商人纠纷商会解’的优势,探索并实践‘123’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漳州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所谓“123”工作法,即建设“一个平台”、培育“两支队伍”、落实“三项机制”。通过构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维权”的平台,培育普法宣传员和特邀调解员两支金牌队伍,建立定期排查机制、培训长效机制、联动调解机制,达到“事了人和心齐”的效果。该经验做法入选省发改委发布的2024年首批35项具有代表性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商会,漳州市家居商会目前有近600家会员单位,涵盖房地产开发、建筑企业、建材装饰材料等行业企业。近年来,漳州市以家居商会为试点,在商会成立调解室,发挥商会懂行业、有人脉、通人情等独特优势,提供涉企纠纷调解服务。

“很多时候,当事人双方属于‘争气不争财’,但是怄气不解决问题。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出现纠纷不妨到调解室,坐下来慢慢商量。”漳州市家居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商会有10多位特邀调解员,均为各家居龙头企业负责人,累计受理民事、商事、劳动等争议纠纷近300起,协调解决26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80%。

“以调解纠纷助企纾困,为基层治理赋能,对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大有裨益。”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社会学博士郭细卿表示,引导商会等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熟悉行业以及具有较强公信力等优势,与政府、市场等多方力量联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值得借鉴。

据悉,近年来,漳州通过上线全省法院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可视化平台、在全省首创劳动争议全链条解纷模式、设立全国首个台胞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推进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为涉企纠纷按下“和解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