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模式”开启,这份指南请查收!
2025-04-22 17:11:26 来源:东南网综合 责任编辑:林瑶 |
近期,福建气温升高、雷雨频繁,体感潮湿闷热,“蒸煮模式”让人每时每刻都体会着“小笼包”的心情。不少人出现疲倦、胸闷、头疼、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 人体各脏器的功能运转离不开恒定的温度环境。在湿热环境下,机体散热难度加大,为了减少热量,心脏会大量泵压血液使血管扩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大量出汗,会携带出包含钾、钠和氯化物等自身必需的电解质,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会导致心律失常。 如何调理?这份指南请查收! 一、合理饮食 湿热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出汗,因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多的油脂和辛辣食物,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苦瓜等,这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除湿的作用。虽然要饮食清淡,但也要保证营养的摄入。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过多,因此要及时补水补电解质,保持身体的水盐平衡。 中医认为,“湿”为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之一,湿性重浊,其性粘滞,湿为阴邪,易伤阳气。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根据健脾祛湿、柔肝疏肝、防寒护阳的养生原则,为不同体质给出了相应的饮食建议。 1. 湿热体质 表现:面垢油光、口苦口臭、大便黏腻、易生痤疮。 调理建议: 饮食上多食蔬菜,忌辛辣油腻。日常可用茵陈5g + 荷叶3g 煮水代茶饮。 2. 脾虚湿盛体质 表现:易疲劳、舌苔白腻、肢体浮肿、便溏。 调理建议: 食用山药、茯苓、芡实、白扁豆煮粥,补脾利湿。每日按揉穴位:足三里、阴陵泉。 3. 肝郁气滞体质 表现:情绪抑郁、胁肋胀痛、月经不调。 调理建议: 用玫瑰花、佛手、陈皮泡茶疏肝解郁。 二、规律作息 湿热环境下,人体容易感到疲乏。因此,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帮助身体恢复精力。 同时,避免熬夜,因为熬夜容易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身体机能紊乱。 湿热环境下,更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在炎热的午后,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休息时间。 要注意的是,虽然天气炎热,但也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尤其在空气湿度较低的时段,如早晨或傍晚。 三、适当运动 在湿热环境下,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轻松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避免在阳光最强烈的时段进行剧烈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0~60分钟为宜。 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以帮助身体恢复。同时,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四、学会减压 感到闷热难耐时,应学会减压,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多与人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验,这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果身体出现不适或疑似中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东南网综合中国天气、光明日报、人民资讯)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