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1.8万元投资虚拟币,能否返还?法院:自行承担损失

2025-05-23 10:51:36 作者: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虚拟货币如比特币、泰达币等仿佛成了投资领域的“新宠”,吸引着众多的目光。然而,这看似光鲜的虚拟货币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且完全不受法律保护。近日,马尾法院审结了一起因交易虚拟货币引发的不当得利纠纷。

2024年4月,男子隋某在某平台上与男子叶某取得联系,提出想要购买虚拟货币。叶某同意后,隋某当天通过支付宝账户向叶某支付了1.8万元。叶某按每份虚拟货币7.6元人民币的价格向隋某出售,成交总数量为2368.42份虚拟货币。此后,双方因购买虚拟货币问题产生纠纷,隋某将叶某诉至马尾法院,要求其返还不当得利款1.8万元。

近日,马尾法院经审理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网络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资和交易虚拟货币,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已构成对公序良俗之违反,不受法律保护。

本案中,隋某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叶某投资虚拟货币进行理财,其行为不属于我国民事法律调整和保护的范畴,后果应由隋某自行承担。隋某要求叶某返还不当得利款1.8万元,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判决驳回原告隋某的诉讼请求。该判决现已生效。

“很多人被虚拟货币所谓的‘高收益’诱惑,却忽视了其背后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法官提醒广大投资者,务必提高风险意识,选择合法、合规、稳健的投资渠道,切勿参与虚拟货币交易这一“法律红线边缘的危险游戏”。(记者 叶智勤 通讯员 李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