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掌门人”
2025-07-28 09:17: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7月2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苏益纯) 在企业管理层中,CEO、CFO等职位广为人知,而CQO(首席质量官)这一关键岗位却鲜被大众了解。作为企业的质量“掌门人”,首席质量官肩负着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品控流程、培育质量文化的使命,责任重大。 近日,漳州市出台《企业首席质量官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企业首席质量官的职责和权限。截至目前,漳州市已有657名持证上岗的首席质量官活跃在各行各业。 首席质量官是如何履职的?对产品质量的提升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近日,记者跟随两家漳州企业的首席质量官一起走进生产车间,看质量“掌门人”如何把住质量关。 严苛把关 早上8点,天福集团茶厂品管室已开始忙碌。6位身着白大褂的国家一级评茶师正专注地进行每日“盲测”,他们要用自己的舌尖捕捉茶叶最细微的特质:铁观音的“音韵”、岩茶的“岩韵”、茉莉花茶的“鲜灵”…… 当热水冲入审评杯时,李治江眉头微皱:“这批茉莉花茶的香气不足,鲜灵度不够,最近气温高,要增加通花次数。” 拥有30年质量工作经验的李治江,现任天福集团茶业生产事业体总经理兼首席质量官。“每批收购的茶叶都必须从外形和内质方面进行严格审评,有时一批茶要反复冲泡五六次。”李治江说,通过企业微信,他能直接联系全国近1400家门店,及时掌握一线质量并严格把关。正是这份严苛,让集团保持上市14年零重大质量事故的纪录。 在他看来,作为企业首席质量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敏锐的质量意识,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质量管理中的隐患。在他的推动下,企业建立了覆盖品质和食品安全两大维度的检测体系,包含100多项具体指标。“曾经,我们有一批茶叶原料因混入毛发被整批退货。这促使我们投入135万元引进能识别0.1毫米异物的色选设备。” 拥有识别并消除质量隐患的“硬功夫”,是首席质量官的“标配”。在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该企业总经理兼任首席质量官庄嫚艺正在会议室与工程师分析最新的产品数据。“我们是一家以生产电子钟表、智能穿戴设备及精密计时产品为主的企业。我每天都要监控各部门的各项指标,并随时关注消费者反馈。”庄嫚艺说,一旦发现数据异常或负面评价,她有权叫停生产,组织相关部门排查原因。 这个过程有时并不顺利。“要求返工时大家难免会有情绪。可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好产品,有这个共识在,大家的分歧自然会化解。”庄嫚艺说。 今年,恒丽电子在质量把控流程中运用了更多数字化技术,但庄嫚艺认为,机器再先进,也离不开人的决策和监督。“自动化只是基础,要想确保每个环节持续稳定地高质量运转,离不开人的努力。” 李治江对此深以为然。“在智能制造时代,诸如品质检验与分拣、定制化生产、服务等环节仍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必须警惕过度依赖机器导致员工丧失系统性思考能力。我们重点把控三个环节: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和市场反馈。”他介绍,企业建立了全程可追溯系统,实时记录每个生产环节。一次因员工操作失误导致茶叶烘焙过度,李治江坚持将该批产品做降级处理。“损失是暂时的,但质量意识必须牢固树立。” 介入产品全生命周期 首席质量官的职责,远不止把好质量关这一项。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质量官的深度参与。 在恒丽电子的产品展示区,庄嫚艺向我们演示了两款机芯的差异:一款发出清晰的嘀嗒声,而另一款几乎静音。“我们的货在国外销售时,就有客户投诉‘标注静音,却有声响’。深夜的嘀嗒声,有人觉得吵,有人不在乎,界定起来无章可循。为此,我们正牵头制定机芯低噪声国际标准。”庄嫚艺指着最新实验报告说,标准制定需要3~5年时间,近期团队计划前往省计量院的力声所,继续开展石英钟噪声的新一轮测试,用更多实验数据争取国际业界支持。 “传统的质量主管,在工厂里承担的更多是产品检验检测相关工作,其他环节都不参与。但其实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想提升产品品控,就需要有人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统筹把控,这就是首席质量官的意义所在。”漳州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科科长宋文龙说。 首席质量官对质量工作的赋能,还体现在构建人人参与的质量文化上。“要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仅靠质量官把关远远不够,要让一线员工和源头茶厂重拾主人翁意识,让每个员工都成为质量官。”李治江说。 恒丽电子的办公室里,庄嫚艺正在研究一份特别的说明书设计方案。“这个创意来自一位普通女工。”她介绍,原本需要分别折叠的六国语言说明书,经员工建议改为叠放一次折叠,使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这个看似微小的工艺改进,已在全车间推广。 “对于员工来说,做大发明很难,但小改善却很容易。”庄嫚艺说,“从螺丝盒摆放到场区规划,这些‘金点子’让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持续优化。同时,企业也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定期讨论会和专项奖励,激发全员创新活力。” 如今,漳州主要产业链已实现首席质量官全覆盖,链主企业占八成以上,且呈逐年递增趋势。近期,漳州正举行企业质量官培训和“质量官讲故事”竞赛,进一步促进质量经验共享。“通过链主企业‘以大带小’的方式,辐射中小企业,推动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宋文龙说。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