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在本届“6·18”,泉州制造成为了展会上的一大亮点

东南网6月2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本网校通社记者 邱毓贤)“中国制造2025”是本届“6·18”的一大亮点,泉州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所展示的科研成果可谓异彩纷呈。

双面冷染直印机、自动抛光机器人系统、3D打印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智能手机门控及安防系统……在“6·18”福建工业馆内,多种多样的新奇、智能的产品吸引了众多人驻足围观。

3D打印技术一度风靡全球。它强大的功能和广阔的应用领域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在该馆的3D打印机展位上,工作人员正在现场示范,利用计算机建模与打印。而在一旁,记者看到,已经打印出两三个玩偶模型了。

这些都只是冰山的一角,记者了解到,今年泉州展馆主要展示泉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对接和发展成就,重点突出“泉州制造2025”和“互联网+”元素。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7个领域的20件创新成果在展馆内逐一亮相。而这其中多个展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本届“6·18”期间,泉州市围绕“互联网+”和“资本”两个主题策划举办2015年泉州“互联网+物联网”创新研讨会暨物联网产业对接会和泉州市“6·18”项目和资本对接融资路演会。此外,泉州已初步邀请专家98人,研究范围涉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契合参展项目的技术需求。

  中国中车展示区内,CRH380BL(左)及高速综合检测车模型。


福建长威信息科技的智能城市展区,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和移动互联技术进行的融合创新,为公共信用管理、公共信息查询、事故快速定位、应急资源的调度管理提供了新型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电子信息馆,海都公众的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U我智慧养老平台。U我95060通过生活服务、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等云管理系统,让市民体验更加便利的生活。


  一辆具备多项无线网络功能的汽车让参观者体验了随时在线功能。


在海丝主题馆,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实物复制模型首次亮相“6·18”海交会,观众进入舱内亲身体验模拟驾驶。


  智能机器手灵巧地夹起玻璃珠,参观者忍不住要跟它比试一下。


在现代农业展区,一家参展企业的工厂化现代农业家庭农场模式吸引了参观者。


在电子信息展上,一位参观者正在操作透明屏智能控制产品展示系统。该套系统将3D虚拟物品及3D虚拟特效叠加到制造业展品展示上,实现展品360度旋转、拆分、缩放等体验互动功能。


  福建工程学院学生团队在展示自行研发的方程式赛车产品。


  在高校成果展区,推介员与智能机器人对话。


  无人机的时代,年轻人对新技术总是很着迷。


  在高校成果展区,一家参展商展出3D打印机。

□东快记者 林娟 许才芳 刘朔

昨日为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不少市民选择来到科技盛宴的“6·18”聚集地——海峡会展中心,与展会上那些新奇特的展品来个近距离接触。

无土栽培蔬菜避免污染

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市民关注,如何避免水污染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波及市民的餐桌呢?

昨日,记者在海峡会展中心的2号馆看到被绿意盎然的各种菜蔬围绕的站位。展位里不仅有清爽撩人的还未成熟的绿色西红柿,更有小巧可人的小西红柿、茄子、彩椒,绿油油的生菜更是摆满了展桌。

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的是,这些蔬菜、水果并非种在土壤里,而是种在一个个盒子中。

据该展位负责人介绍,这项技术术语现代农业,引自以色列的技术,这项技术是在温室里进行,用无土的方式来栽培,以便隔绝土壤里的重金属吸附。除了隔绝重金属外,这项技术还能避免水污染,因为其在灌溉的时候并非采取通常的灌溉模式,而是采用调配好的营养液的方式供应蔬菜水分。

除此之外,这项技术还具有防虫,减少病虫害的效果,避免打农药。

当然,这样培育出来的蔬菜也就相对较贵,生菜一包大约一斤,需要10元,西红柿1斤则需要12元。


除了规模种植外,这家展位还供应无土的家庭种菜技术,市民只要购买一个类似冰箱的无土栽培的控制器,将菜苗放进去,不日就能吃上新鲜可口的家庭种植蔬菜。

安装光伏发电板电量用不完还可卖

假如有一天,自己家也能“生产电”,用不完还可以变卖给国家电网,你是不是会心动呢?

昨日,在海峡会展中心7号展馆内,记者就看到一家展位正在展示太阳能家用光伏发电系统。

这项技术是利用住房闲置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照射下发电,经过并网逆变器等控制元件将光伏板所发电与用户电网的市电供电合并共同为用户符合使用。而只要具备不低于20平米的屋面可使用面积且房屋四周无遮挡,阳光可以直射的斜屋面、平屋面、瓦屋面、彩钢瓦、混凝土屋面均可。

据这家负责人介绍,按照市民阶梯电价,只要超过400度,就要按照阶梯电价的最高位0.79元收取。而安装一个设备,一年即可发电2800-7000度电。

市民若用不完这些电,还可以享受每度0.42元的国家补贴。

这款两座双人直升机视野开阔

东南网6月2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贽超 邱也栩 杨阳/文 包华/图)直升机巡海、特种车“翻山越岭”……昨日,“6·18”第二天,众多市民涌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体验到了不少行业前沿、科技含量高的“新、奇、特”产品。

海面哪里有污染,直升机来监测

“海面上有哪些污染,从飞机上一眼就能看清楚。”在6·18现场,记者看到,一架直升机停放在主展馆内,而这架飞机的主人告诉记者,飞机是用来监测生态环境的。

海峡环保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款飞机名为罗特威A600直升机,是一款两座双人直升机,视野开阔,拥有良好的飞行品质。该机最大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50公里,油箱最多容纳64升97号汽油,在加满的情况下能够飞行2小时。按照目前97号汽油的价格计算,罗特威直升机每公里的油料成本约为1.5元,与大排量的越野车燃油成本不相上下,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飞机。

据介绍,目前,海峡环保基金会已和省海洋渔业厅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使用直升机等巡查沿海,一旦发现污染,就能及时通知地面工作人员前往处理。此外,这款飞机的飞行智能化程度很高,在遇到核放射污染、赤潮等情况下,能够与现有的海域监视检测技术手段结合,让地面人员及时前来处理。


 

这款特种车能爬45度的陡坡,跨过75厘米的壕沟

龙岩产特种车,让人过把“将军”瘾

在6·18展厅里,4辆帅气的特种车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兴趣。它们有硬朗的轮廓外形,钢板能防弹;能够爬上45度的陡坡,跨过75厘米的壕沟,让市民惊呼“太拉风了”,纷纷上前合影留念。有的人还坐在应急指挥车里,过了把“将军”瘾。

这些仿佛只有在军事电影中才有的特种车,是新龙马枭龙汽车。据了解,新龙马枭龙汽车是龙岩市政府持有股份的公司。公司分布在福建龙岩和湖北武汉两地基地,武汉基地主要承担研发和部分民用基本型车的生产,龙岩基地主要发展军用装备车辆、武警公安和外贸出口等特种车辆,已批量销往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和国内武警、公安、石油勘探、抢险救灾等特殊行业。目前,正在分期拓展建设龙岩生产5000台、10000台生产基地。

武汉枭龙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于景利说,这些PA1型隐蔽式驱散车、应急指挥车、应急抢险车、森林消防车是瞄准军用战斗装备和特殊行业开发的特种车,亦军亦民,是完全自主研发的自主品牌。

军民融合,也是今年龙岩馆着重展示内容特色之一。龙岩馆位于5号馆,面积185平方米,设计突出“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主题。今年6·18期间,龙岩对接项目683项,总投资96.1亿元。


 

昨日,“6·18”第二天,众多市民涌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体验到了不少行业前沿、科技含量高的“新、奇、特”产品。


  

   昨日,“6·18”第二天,众多市民涌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体验到了不少行业前沿、科技含量高的“新、奇、特”产品。


 

   昨日,“6·18”第二天,众多市民涌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体验到了不少行业前沿、科技含量高的“新、奇、特”产品。


昨日,“6·18”第二天,众多市民涌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体验到了不少行业前沿、科技含量高的“新、奇、特”产品。

 

 

这台设备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致癌物的含量

东南网6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文 王帅/图)环保和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本届6·18展会上,一些我省自主研发的科技产品,能够有效地帮助执法部分破解当前监管的难题,让监管更给力,生活更安心。

食品致癌物检测仪

当场可快速检测4种食物中主要致癌物

在展会的8号馆,记者见到了一台家用打印机大小的机器。别看这看似普通的机器,它的功能却十分强大。它可以快速检测出食用油和饮用水当中的致癌物的检测。在工作人员的演示下,记者看到,只需在机器的左侧放入需要检测的物品,轻轻一按右侧的按钮,液晶显示屏上就会显示出,该产品中苯胺色素、丙烯酰胺、溴酸盐和黄曲霉素等四种致癌物质的含量。食品中致癌物是否超标,便一目了然。

“以往要检测这些致癌物的含量,需要对产品进行取样再送到专业部门进行成分分析、检测,流程较为繁琐。”该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一台机器十分便捷和便携,执法人员可以携带它上门执法,当场就可以检测并立即得到结果,可以让监管更有力。

据悉,这套设备是我省自主研发,一台设备的价格为20多万元,价格仅为国外进口的相同功能的设备的1/6。目前已有相关省市的食药监部门对这一设备进行采购。


污染源检测设备

有效破解环保执法难取证难

看了致癌物检测设备,再来看一看环保监测设备。这套名为污染源检测设备服务系统能够能够破解环保执法中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

“企业污染物偷排、篡改排污监控设备数据等这些环保造假案例屡见报端,我们这套设备可以很好地破解这些问题。”福建省计量院工程师苏秋锦告诉记者,污染物偷排、自行修改排污设备数据等这些手段往往十分隐蔽,环保部门取证难、执法难,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这套设备可以在企业的排污口安装高清摄像头,并与监测传感联动,执法部门就可以远程可以看到现场的实时图像。设备运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对排污监控视频进行自动识别,当发现排污异常后,会自动抓拍、自动提醒,自动截取视频,即使是在光线很弱的夜间,设备也能十分清晰地录下现场的画面。此外,监控设备停电、企业的排污数据恒定不变或排污数据超标时,系统会自动抓拍、自动提醒,自动截取相关视频,作为以后的执法依据。

垃圾可成绿色煤炭2015-06-20 08:14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把垃圾热解、气解化发电,用垃圾生产一种燃料棒,把垃圾可能产生的污染气体成分去掉,减少污染气体排放,垃圾变成绿色煤炭。在本届“6·18”院士馆,一个全国最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的模型展示,吸引大批观众驻足。

这个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项目,落地大田县鸭蛋山垃圾填埋场。项目由中国环境科技研究院院士刘鸿亮与大田威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核心技术“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与资源化再利用技术、装备”全套成果经权威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科技部、环保部、住建部及相关重点院校一致建议推广应用。在“6·18”上,双方签署了总投资2.7亿元的合作协议。

据悉,威斯特原来在大田建设的垃圾处理系统,符合现代热解气化,但燃烧的残渣做出的砖不合格,排出的二恶英等有害气体没能处理。去年6月,以刘鸿亮领衔的威斯特院士工作站落户大田,打造全国首个固废全过程处理实验室和中试、工程应用研发平台。

据介绍,项目运行后,预计两年内可把大田的鸭蛋山垃圾填埋场100多万吨的垃圾处理掉,同时把堆放的垃圾修复,实现土地再利用。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贤伟)一台叫作“并联式机械手”的机器人,飞快、灵活地摆弄着十几枚大号的骰子,一会儿按颜色不同分类,一会儿摆成整齐的队列,一会儿又一层层码起来……其精准程度,丝毫不亚于人手。

这是泉州微柏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在“6·18”福建工业馆展出的三台机器人之一。

“并联式机械手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电子等行业的小件产品贴标、拾取、装配等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公司总经理助理吴雪华说。

在“6·18”上,福建工业馆和机械装备馆的“热度”一直名列前茅,皆因智能制造。

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在新常态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要抓住当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产业变革互相交融的机遇,从提高效率入手,打造规模与效益更优化的制造业。”在19日举行的“福建制造2025”研讨暨项目成果推介会上,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孙立宁说。

智能制造,被确定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在福建,以泉州制造为试点和突破口,智能制造已蔚然成风,悄然改变着制造业生态。由嘉泰、微柏、百冠、达宇等领衔的泉企,亦成为“6·18”上智能制造的代表。

“今年,微柏计划研发7款轻工、食品、水暖卫浴和石材领域的智能装备,到现在已成功推出4款。”吴雪华说,算上此前设计开发的,总共已有13款产品上市,提升了相关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

2014年,微柏产值约5000万元,而泉州智能装备产值达1124亿元,开发出新产品40多项。这些智能装备,已让传统制造业焕然一新。

在福建工业馆,日冠针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带来全球首创的双面冷染直印机。“在常温下就可实现双面同时印染,按一天工作8小时、染布2万米计算,所需人工可从20个减少到3个。”董事长纪荣康说,由于用类似于印刷的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染整工艺,配合自主研发的环保染料,不仅染料利用率达97%,节约了大量水、煤资源,还实现废水的清洁排放,其中6项指标达到直排标准。

从单台设备到整体解决方案,“6·18”上呈现的智能制造,让人敏锐捕捉到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

中海创集团的“未来互联工厂”,将不同工业控制系统都整合到IAP通用控制技术平台上,实现系统控制层面智能、透明、协同的互联互通,做到工控领域外企“大腕”都做不到的事;

九牧的五星定制项目借助O2O模式,打破传统,围绕前端客户订单和后端设计生产进行全产业链的智能布局,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卫浴空间设计和产品定制需求;

……

智能制造,闽企借力发力。

在机械装备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展区格外引人注目。截至目前,机科院已拿到16项工信部智能专项,超过总数的1/10。其中一项,就由海西分院承担,落在三明汇华集团的国内首套离心铸造气缸套智能化示范生产线及数字化示范车间上,其水平属世界先进。“截至目前,我们还孵化建成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共9条。”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副院长姜超说。

借助“6·18”,闽台两岸亦积极谋求智能制造对接。在台湾工研院智能制造装备合作专区,9家企业带来与台湾工研院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和产品,覆盖机床、机械自动化两大项。在18日举行的台湾工研院技术专场对接会暨智能装备与工业机器人项目对接会上,签约项目总额达2.5亿元。其中激光技术自动绕线机、龙门高精度数控机床等对接项目,对我省精密机床产业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

乘智能制造之势,福建制造业正重塑转型升级的新优势。

展位负责人向观众介绍车联网技术和语音识别系统

东快讯(记者林娟许才芳/文刘朔/图)科技改变生活,这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实践。昨日,第13届6·18进入到第二日,各家参展商继续展出自家拿手科研成果,将项目、技术、资本、人才引聚展会。

东南快报记者在展馆内看到一辆集聚各种先进理念的车辆模型,这辆车不仅带有语音识别系统,还含有车联网技术,将WIFI植入车内。这使得该车颇受年轻人欢迎,大家纷纷欲模拟试驾。

“我们平时开车常常需要用到导航,有不少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机导航,显得很不方便。”展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车上的方向盘有一个按键,按一下按键后,只要说出你要去的地方,即可开启语音识别系统,地图会在车身自带的8寸屏幕上显现出来。

东南网6月19日讯(本网记者 谢添实)18日,第十三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开幕。在此次展会上,不仅有一大批高科技产品参展,也有一些很民生、离市民很近的科技成果亮相。

今日,在5号展馆福州展区里,记者看到一台触屏设备,看起来和其他的触屏设备没啥两样,但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台设备,只要动动指头,就能预约各大医院门诊,省去排队烦恼。

这台设备名字叫易栈触控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点开触屏上的“医疗”标签,页面上就会跳出省份、医院、科室等标签,通过标签后面的菜单,就可选择国内各省份的医院进行预约挂号,十分方便。不仅如此,易栈触控服务平台上还有生活缴费、家政服务等功能。

参展商福建易栈社区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雯晶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力推的一个社区服务平台。据了解,易栈社区服务平台是福州首家具有快递经营许可资质的社区服务平台,专注“最后100米”的配送,以人工+智能的人性化服务模式打造智能社区,服务智慧城市。

“我们通过设置在社区物业、学校、便利店、超市等的易栈代办点,为市民提供代收发快递、代缴水电费、家政信息、生鲜配送等服务,目前已建有栈点200多个。”李雯晶举例说,如快递公司只需将快递包裹送往栈点,栈点采用“人工加智能快递箱”相结合的方式送到小区的居民手中,居民也可到栈点自提,不会出现无人签收的情况。该模式加快了配送时间,保证了快递的有效送达安全方便。

海丝论坛今日举行,论坛上“6·18”基金和“6·18”公司同时揭牌

东南网6月19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本网校通社记者 邱毓贤)19日上午,本届“6·18”的重要活动之一“海上丝绸之路6·18投资合作论坛”鸣锣开坛。福建省副省长郑晓松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上,“6·18”基金和“6·18”公司同时揭牌成立。

据了解,为加快实现“6·18”市场化运作和进一步提升“6·18”品牌,培育一批“6·18”对接项目,根据省政府决定,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海上丝绸之路6·18产业投资基金”,简称“6·18”基金。“6·18”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初始资本6亿元。“6·18”基金将立足福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采用持续性、全链条模式共同孵化、投资、培育高科技、创新型项目,在政府的引导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对接人才、资本、资金、技术。预期近年内吸引社会资本500亿元人民币。同时成立的 “6·18”公司将按市场化模式承接“6·18”展会和日常对接工作。

据本次论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论坛在多方努力下,有望达成九大成果:一、倡导成立新型海上丝绸之路多边合作经济组织;二、“6·18”公司成立;三、海上丝绸之路“6·18”产业投资基金启动;四、海上丝绸之路“6·18”产业投资基金(筹)揭牌;五、首批海上丝绸之路“6·18”基金首批预投资项目签约;六、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与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七、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合作论坛倡议书;八、华夏大农业成为海上丝绸之路“6·18”基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首批投资预选项目;九、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与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参与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全球新型智库、海上丝绸之路银行(筹)和海上丝绸之路多边合作组织。

新华网福州6月19日电(记者 张志滨)正在此间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专设的互联网经济馆内,重点展示了智慧云服务、互联网金融、文创媒体等领域成果,福建民企也争相亮出自家的“互联网+”新品。

福建莆田市双驰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鞋的互联网公司,据该公司首席运营官古玮明介绍,该公司生产的鞋子外销年销售1300多万双,但眼下主要是引导莆田制鞋业向“互联网+”方向发展。

“我们做的是互联网+传统制鞋业。”古玮明说。在其展馆内共展示了6款“智能鞋”,主要是在传统制鞋工艺上植入安全定位、体感游戏、监测数据等新功能,“目前已和阿里巴巴等知名互联网公司达成共识,将签约战略合作关系。”

与传统制造业借力“互联网+”不同的是,成立于1999年、依靠网游起家的网龙网络公司,正通过互联网平台升级传统教育行业。6月17日,网龙宣布收购了跨国教育企业Promethean,该企业是教育和培训领域互动学习技术的开发商。

“我们要打造的是整个教育生态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教育。”网龙CEO刘路远说,网龙展示推介的“智慧课堂”是融合机器人教学、互动黑板等软件、应用、资源等一体化的智慧教育生态链,并借助互联网开启全民培训。

互联网融资渠道的便捷性,让福建不少民企看到新机遇。2013年12月31日上线的财佰通互联网金融平台,就是福建互联网金融企业之一。福建财佰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何法民认为,中小企业是我国重要的税收来源,却未建立外部市场融资体制,只能靠内部融资,这导致企业很难形成规模生产。

“但这也给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新机遇。”何法民介绍,目前他们正重点推出股权众筹业务,正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与金融支付的结合,在帮企业解决燃眉之需的同时,帮助网民提供更安全的理财渠道。

新华网福州6月19日电(记者 刘丰)今年6月初,福建通飞公司和沙县在香港举行项目签约仪式,MS760喷气式超轻型私人飞机制造项目正式落户沙县。18日上午,福建通飞董事长邱超凯做客新华网6·18直播间,揭秘了MS760项目落户沙县始末,以及项目进展情况。

邱超凯介绍,6月初签约后,公司已经加紧项目建设。今年8月底,一期厂房将建成,首批零部件也将到位,力争到年底,让首架MS760飞机在沙县试飞。

今年6月底,福建通飞还将和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中国飞龙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飞机零部件维修培训。

据了解,福建通飞是由香港CFI航空投资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从事通用飞机生产、制造、组装、销售、租赁、飞行培训、维修、进出口及相关业务;飞机零配件生产、制造、销售、维修、进出口及相关业务,全权负责MS760全球制造基地的建设及运营。

“MS760是双发动机飞机,提高了安全性能,广泛运用于美国、巴西等国家政府公务飞行,希望借助6·18的平台,推介MS760商务飞机。”邱超凯介绍,MS760飞机制造项目计划研发并推广MS760X、MS760XL等商用超轻型私人飞机,涵盖飞机整机组装、销售、飞机零部件生产、飞行器的研发、飞行员的培训及与通用航空有关的产业链建设项目。福建通飞计划采用到岸组装的方式,初期在国内组装30-50架MS760高性能教练机,申请适航证,供国内飞行培训学校使用。

该项目最终落户沙县也可谓好事多磨。邱超凯说,项目经过了几年考察,看了江西、河南,包括福建省内其它地区,最后发现沙县机场空域条件非常好,很适合集飞机制造、维修培训为一体的航空产业的发展。同时,福建省、沙县当地政府对这个项目也很重视,沙县的软环境也适合这个高科技产业的落地和发展。

东南网6月19日讯(本网记者 陈晓青) 今天上午,由省经信委、福州大学主办,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开发基地承办的“‘福建制造2025’研讨暨项目成果推介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福州大学付贤智校长和省经信委郑李亭副主任及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我省主要装备制造企业代表等18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活动作为“6·18”专场研讨(推介)会之一,旨在加快项目成果转化步伐,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装备制造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从单一的项目合作到建立更广泛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实现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深度结合。

会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机电系主任、天津大学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戴建生教授作了题为“机器人新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主题演讲;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孙立宁教授作了题为“智能装备与中国制造2025”的主题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常务副院长洪军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制造装备及其关键技术”的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全面阐释了中国版“工业4.0” 即“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明确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也为“福建制造2025”的制定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孙道恒教授、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尊策教授以及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开发基地副主任姚立纲教授分别对智能装备制造的最新成果进行发布和推介,引起了与会企业代表的极大兴趣,部分企业代表还与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会议还吸引了100多家省内装备制造企业参与,发布、推介了福州大学、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开发基地等高校、科研单位的最新科技成果96项。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与企业深入的交流、研讨,对“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进一步明晰了“福建制造2025”的目标和定位,为装备制造行业的创新驱动、智能转型指明了方向,为与会代表带来了一场技术创新的饕餮盛宴。

新产品新技术云集 6·18上演一场科技“嘉年华”

  福建工程学院师生研发制造的方程式赛车

福州新闻网6月19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王玉萍 吴晖 通讯员 徐国栋)中国航天长征5号运载火箭模型、中广核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蛟龙号模型、透明屏智能控制产品展示系统、福建工程学院师生研发制造的方程式赛车……随着第十三届“6·18”的举办,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正上演一场科技“嘉年华”,让逛展观众享受实实在在的科技盛宴。

高端科技产品云集

一套透明的显示设备上,观众只需通过手指简单触控操作,就能够全方位看到汽车、自行车等物品的外观以及产品内部构造。在8号展区,福建省纳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场展示的透明屏智能控制产品展示系统让人耳目一新,吸引不少人当场体验。“这套系统主要利用3D技术和触摸式透明屏相结合的方式,将3D虚拟物品及3D特效叠加到制造业产品展示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系统能实现物品360度旋转、拆分、缩放等体验互动功能,主要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展示和销售端。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展位,除了长征5号运载火箭模型,还有最新研发并投入使用的彩虹系列无人机。“别看无人机小,可以挂弹的呢。”现场负责人称,随着军工产品民用化,很多高精尖的技术将运用于工农业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6·18”展馆里,带着科技色彩的车载产品同样让人目不暇接。在中国移动展区,观众坐进展区的汽车里,对着一块半透明的投影屏说出“我想听歌”,话音刚落,音乐声便想起。“这是我们福建公司计划推出的一款车载智能HUD平视显示系统,预计年内能跟消费者见面。”工作人员介绍,HUD平视显示系统集成了车速、转速、挡位、导航、音乐等常用功能,并能将这些信息数据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在展现个性之余,提高行车安全性。


新产品新技术云集 6·18上演一场科技“嘉年华”

  3D技术触摸透明屏幕

贴近生活产品不少

昨日,在由省科技厅负责组团的“6·18”科技展区内,记者看到了不少新鲜的科技产品,这些科技产品不仅高大上,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科技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

“妈妈,我放学啦,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回家?”“宝贝,妈妈马上就到你学校了。”这段通话,不是通过手机、固话,而是一款手表。昨日,有个响亮名称的“酷多啦儿童智能手表”亮相科技展区,其具备通话、定位、运动量监测等功能。

科技展区的食品中致癌物的检测技术研究及仪器研制项目,成了市民关注的焦点。该项目采用快速分离—光谱检测联用技术、丙烯酰胺溴化取代方法等,食品中是否含有苯胺色素、丙烯酰胺、溴酸盐和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一测便知,填补了国内食品安全分析应用领域的技术空白。

脏衣服要想洗干净,洗衣粉等洗涤剂自然不能少。可昨日在科技展区展出的环保清洗技术项目,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原来不用洗涤剂,脏衣服也可以洗得干干净净。该产品采用高温高速水雾环保清洗技术,具有清洗效率高,节能、节水,不用洗涤剂和清洗消毒一次完成等特点,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其耗水量只有传统清洗方法的1/20,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新产品新技术云集 6·18上演一场科技“嘉年华”

  蛟龙号模型吸引许多参观者驻足观赏。

处处可见“互联网+”

本届“6·18”展馆里,“互联网+”字样处处可见。

在7号馆的智能家具馆里,记者见到了一款“互联网+家具”的运用。参展商网龙99家居负责人何勇称,顾客只要用手机登录相应平台,选定所在楼盘的户型后,再扫描家具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知道家具的尺寸是否适合房子。

“目前平台几乎涵盖福州市所有楼盘的户型,顾客可以对掌上房屋进行任何细节设计,小到台灯大到家具选择,如果不满意自己的设计,还可以通过该平台选择设计师。”何勇说。

在5号馆的福州展区,福建微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养老互联网服务平台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光。该公司副总经理肖砚丹告诉记者,基于“互联网+养老”,微尚科技研发了居家和机构两大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融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老人提供安全照护、健康医疗、生活照料、亲情关爱、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到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