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供给侧改革

中央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资  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福建经济发展座谈会”在榕举行

即时 | 2016-03-31 18:21

今日早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福建经济发展座谈会”在榕举行。

东南网3月31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 实习生 王昱钦)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今日上午,省委政策研究室和福建日报社联合在福州举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陆开锦出席座谈会并发言,座谈会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社社长蔡小伟主持。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结合自身工作,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出发,从“供给侧改革重点是产业升级”、“根据需求结构性转换趋势,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助推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意在为民谋福”、“推进供给侧改革,打造产业联盟”、“创新宣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观点和看法”等方面,就福建省如何更好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具体建议。

大家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为我们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明了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使供给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福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难点是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福建经济升级版。一些专家学者也指出,关于产业升级转型,福建省大部分发展比较好的企业,比较早地、主动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实施了产业转型升级;而一些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就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大家认为,未来几年,经济结构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工业化中后期以制造业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结合福建自身的实际情况,今后几年要重点发展服务业,同时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增长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全省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报道力度,深化主题、创新形式,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的气氛。

九牧集团董事长林孝发、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省经信委副巡视员兰文、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黄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明旺、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何福平教授、福建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肇光、莆田市副市长陈志强、泉州南安市长林荣忠、华峰集团项目总监李天源、福建日报泉州站记者何金等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

部分发言摘录:

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 陆开锦

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产业转型升级

陆开锦

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福建经济总体保持了比较好的状态,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但困难和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无论行业、企业,都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好的越来越好,差的日子难过。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核心是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而供给侧跟不上或不适应这种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了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主要矛盾,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行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的成本,包括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环境、技术等成本明显上升。以规模扩张和要素投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推动经济的升级换挡,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已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我省由于产业结构的特点,去产能的任务不是那么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转型升级,以此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一方面是加快新经济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及节能环保产业、现代农业等,也包括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是加快提升传统特色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施机器换工、品牌创建、三产融合,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使之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当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大量的制度变革,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包括进一步消除行业准入限制,完善金融市场,建立诚信体系,保护知识产权等,特别是要支持企业在技术、产品、品牌、营销模式等方面开展创新,通过职能转换、流程再造,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全要素的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造性,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的生活环境,公正竞争的制度环境,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只有这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有源头活水,经济中长期增长才有坚实的动力。

(作者为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九牧集团董事长 林孝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九牧创新

□林孝发

当前中国面临经济转型,新常态、新经济带来新机遇。中国的卫浴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消费升级,因此卫浴智能化所带来的产业变革及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将快速推动卫浴产业发展。九牧智能马桶盖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围绕着供给侧改革,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同时,九牧大胆变革突破,将实体产业与信息化融合,打造企业新的市场竞争优势。

九牧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突破:一是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九牧在深入研究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微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每年按不少于销售总额的5%投入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拥有超过2000名专注卫浴的研发设计团队和16个实验室。全球首创智能魔盒、智能声控技术、手势感应技术、电解除菌水技术、空气增压旋舞水技术、双涡轮冲水动力技术、马桶免刷技术、除垢花洒技术、恒温技术、水力发电照明花洒等先进科技,将健康与人性融入产品创新设计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九牧具有1600多项专利,仅智能马桶这个产品,就汇集了100项国家专利技术。未来九牧将以福建为中心,设立智能家居创新孵化基地,用合伙人制度,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并逐步在我国上海、深圳及美国硅谷、意大利米兰等地成立研究中心。企业应该将人才、研发、创新放在第一位。政府做环境,企业做品牌。经济转型中政府要做好规划,企业做什么,政府做什么,要分工明确。二是品质突破,顺应消费升级潮流。目前中国消费力强劲,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日趋强烈。九牧立足新的市场需求与竞争优势,从消费者的需求侧出发,以客户为导向,以用户价值创造者为本,从用材、供应、生产、管理、技术和销售、服务的每个环节促成良性的诚信循环,提高产品的含金量,这样才能增强市场和消费者对九牧的认可。三是精益制造,发扬工匠精神,提升工业化生产效益。九牧智能研究院作为九牧陶瓷智能制造工业4.0的示范项目,由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压成型系统、脉冲气流干燥系统、坯体自检系统、机器人施釉系统、自动化物流输送系统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组成,模具使用寿命将提升500倍以上,产品合格率大幅提升,实现减员增效,促进生产从粗放向集约、产品从低端向高端转变,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近期,南安市委、市政府提出整合南安家居建材优势产业,打造泛家居产业联盟的发展思路。九牧正牵头组建第一家线下实体营销体验中心,以南安厨卫、安防、家具、石材、物流等行业自愿组成泛家居产业联盟,并成立各会员企业参股的股份制公司,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一站式定制管家、一体化服务”的新型家装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线上交互设计、线下体验,产业跨界融合,实现政府部门、产业联盟、实体公司共赢发展,践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打赢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未来,九牧将与华为、IBM等国际巨头跨界合作,做优做强主导产业。

(作者为九牧集团董事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李文溥

根据需求结构转换基本趋势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文溥

在现阶段,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清楚地认识向发达经济体过渡而发生的需求结构转换基本趋势。

目前,中国进入了向发达经济过渡的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出现了新一轮升级转换趋势。以住房交通和食品衣着等实物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逐渐转变为服务消费与实物消费并重的消费结构。新的需求有可能很快替代高速增长了近20年的住房交通消费需求,成为未来10到20年之内中国经济的主要新增消费需求动力。然而,与居民消费结构正在悄然升级的趋势相悖的是,投资结构却并未随之发生明显的结构性改变。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构相悖使得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同时并存。一方面,1999-2015年,所有工业行业的产品库存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2.1%,其中与房地产业、交通业息息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均呈现出更高的产品库存年增长率。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产品,尤其是与过渡阶段居民消费升级方向相关的第三产业主要是医疗、教育等产品供给却严重不足。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但这并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供给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调节供给结构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下一个阶段必须围绕未来5到10年、10到20年的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趋势变化,借助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市场开放等相关措施,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能够满足新消费结构的产品和现代服务供给体系,形成有效供给,重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既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减乘除操作,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明晰供给侧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同时也可避免过剩产能问题的循环出现,使得新形成的供给能力与消费需求相适应,实现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推动新消费、新消费倒逼新产业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良性产业演进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放松管制、释放供给活力、让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投资有效性。

过去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顺利突破贫困陷阱,进入向发达经济过渡阶段,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第一,食品衣着类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交通通信和住房的支出大幅提高,逐渐成为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产品的支出比重较低,不及全部支出的20%,自2002年以来这两类支出占比还出现下降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住房、交通通信等现阶段居民主要消费项目占比提高带来的挤压,另一方面也与这些服务产品本身的供给机制不畅、价格高企息息相关。

在今后十年内,随着中国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十三五”期间人均名义GDP将突破1万美元)过渡,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出现新一轮升级转换。国际经验揭示,随着一个国家逐渐由中等收入国家向更高收入国家跨越,以住房消费、汽车消费等为主的重型消费结构将逐渐被现代服务消费所替代。这就意味着,如果中国能在未来5年内顺利跨过人均GDP 1万美元的大关,住房消费的需求将随之减弱。一般消费品产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它们的上游产业,也面临着壮士断腕式的去产能。在“去”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加”。在需求结构转换的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另一个关键是根据需求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加有效产能,开辟投资新领域。

在居民消费结构由以实物消费为主,转变为服务消费与高质量的实物消费并重,渐趋服务消费为主转换的过程中,在制造业出现一般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我国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却由于体制障碍而面临着严重的有效供给能力不足。这种供需结构不对称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满足以及消费率的提高。然而,造成现代服务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改革滞后。因此,强调供给结构调整,并不是意味着脱离消费。相反,是要求下一个阶段的供给调整必须围绕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借助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市场开放等相关措施,用市场之手,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能够满足新消费结构的产品和现代服务供给体系,形成有效供给,重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作者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省经信委副巡视员 兰文

精准施策 改革创新做好公共服务供给

兰文

我省产业供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够优、生产组织不够先进、创新活力不够强、资源配置不够到位、供给成本不够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去年以来重点从产业供给侧发力,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是完善政策体系、去落后产能、补产业短板、铸创新链条、降企业成本。下一阶段应进一步突出精准施策、改革创新与公共服务供给,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因企施策”优化产能结构。强化对各类企业的分类帮扶,稳妥、精准化解无效低效产能。做好落后产能及产能过剩行业特困企业摸底调查,分年度制定我省淘汰落后与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重点推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明显过剩行业违规项目的清理。针对石油化工、钢铁、船舶、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聚焦市场开拓、要素配置、政策环境等瓶颈,实施“一业一策”,帮助行业走出困境,实现转型发展。

二是降低供给综合成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降低供给侧综合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压减行政审批前置事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全面开展涉企收费的清理和规范工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物流成本。

实施“一业一策”补产业短板。开展新一轮产业梳理,聚焦产业短板,明晰提升路径。石化产业重点延伸下游产业链,提高精细化率,拓展氟、硅等特种橡胶产品、ABS树脂等产品。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突破高世代面板、高端集成电路芯片等,解决“缺芯少屏”问题。机械装备工业重点促进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总成零部件与主机形成配套,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配套能力;提升船舶行业研发创新和省内配套能力;提升工程机械整机开发与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提升电机硅钢片、电机冲片、漆包线等产品质量,突破高压、超高压开关配套件;提升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础工艺水平和关键零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冶金工业重点提升钢铁深加工及应用开发能力,拓展冷轧硅钢板、厚钢板、高合金钢等高附加值生产用材。纺织工业重点提升产业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占比,提升高端面料供给能力。食品工业重点加强精深加工、功能食品开发以及食品包装配套等环节。物流业重点发展现代仓储、多式联运转运,扩大保税仓储面积,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完善冷链物流体系。软件业重点提升工业领域服务能力,加强系统集成和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

扩大中高端产品供给。支持企业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提高供给质量,实现“去库存”。扩大信息消费供给,发展互联网经济,提升传统工业产品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品质供给,以国际同类产品质量为标杆,在安全实用、舒适易用、可靠耐用、品位格调等方面全面提升竞争力。增加绿色供给,赋予传统产品生态、节能、环保等绿色内涵。丰富服务型供给,引导工业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个性化供给,在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同时,针对更高层次个性需求,提供功能可配置、外形多样化、服务人性化的定制化产品。

提高创新活动效率。推动创新要素开放共享和双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部署,提升创新活动效率。建立开放式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解题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突出政府对创新活动的公共服务供给,加大财政资金对关键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培育多元化创业孵化载体。利用存量空间改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整合高校资源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基地,鼓励科研院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由“技术源头”向“创业源头”转型,打造一批支撑乡村创业的“星创天地”。

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生产要素向有效高效供给集聚,提高要素资源产出效益。在土地资源方面,建立科学的用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促进闲置、低效存量土地二次开发,推广“零地招商”。在金融资本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市场前景好、产品适销对路、诚信经营企业的支持,引导资本向成长型、创新型企业集聚。在人才保障方面,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培养一批紧缺的跨学科、高学历、复合型人才,壮大新型职业技术工人队伍,开展职工在岗、转岗技能培训。在载体保障方面,加快园区整合提升步伐,加大园区公用基础设施和信息化设施建设力度,搭建综合型、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行政服务、信息化、金融、创新、中介、人才等方面的服务能力,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优质软硬环境。   

(作者为省经信委副巡视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省科技厅副巡视员 黄威

科技创新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黄威

省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创新为主引擎,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构建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为主要目标,积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数控技术示范,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一是实施“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通过集中优势科技资源,以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扶持泉州企业开展鞋业、卫浴、服装等行业数控装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示范。二是先后出台“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行动计划、示范工程(二期)工作方案,整合各类资源支持泉州市打造“数控一代”应用示范样板。三是加快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数控一代”,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十三五”期间,加快传统产业生产变革。重点支持精密、高速、智能、复合数控机床,以及伺服装置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研发,培育和完善我省相关行业的数控产品产业链。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点区域,采取省市联动模式,扩大数控技术创新应用的产业覆盖面和区域覆盖面。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产业发展。一是支持中央企业、中央在闽科研机构和引进的重大研发机构在闽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二是积极推进重大研发机构的引进。省科技厅从2012年起启动重大研发机构引进,目前共引进落地15家重大研发机构。三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支持建设创新平台。目前,全省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7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00家,其中国家级9家。“十三五”期间,将做大做强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载体,培植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加大科技金融支持,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一是科技与银行合作。省科技厅通过设立风险补偿金,推动与省内各银行合作成立科技银行(支行),目前已在7个设区市建立科技银行,并推动各地科技支行共为全省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5.04亿元。同时投入专项经费1000万元,与省建行合作在全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助保贷”业务,专项扶持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科技与保险合作。设立出口信用保险等8类科技保险险种,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三是科技与创投合作。省生物与新医药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启动运行,省创新创业企业股权融资与交易市场加快建设,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台湾创业园孵化基金。“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鼓励银行资金、创投基金、保险资金和民间资本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创新活力。一是制定扶持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以及科技服务业等政策措施,支持个人创业和“草根”创业创新。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由企业牵头实施或参与实施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经费占新上项目总经费的79.8%。三是落实推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在科技改革创新上先行先试。认真贯彻国家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将认真实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以“五新”为抓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抓好省政府和各部门已出台支持“双创”政策措施的宣传落实,激发创新潜能和创新活力,形成创新合力;加快高质量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化激励创新政策供给,充分释放改革政策红利。

(作者为省科技厅副巡视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明旺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明旺

当前,福建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要做大总量,又要做优结构,必须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互为支撑、互促共进,加快形成“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以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通过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实现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以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品牌提升为核心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进一步解决现有供给体系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中低端产品过剩的状况,促进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构建起具有更强竞争力、支撑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以创新驱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用好科技创新券等政策工具,着力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和新医药、海洋高新、节能环保等高成长性新兴产业中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更好地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大力发展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融、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加快建设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专利代理、专利转化交易服务机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机构等专业化的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方式。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生产组织模式转变,推进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运用,推动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以智能技术与装备应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项目合作方式逐步引进吸收智能装备产业的关键技术,分行业重点培育一批系统集成企业,实现系统集成企业、本体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以现代工业理念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突出绿色健康,推广物联网技术运用,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智能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农业产出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新媒体、新平台、新渠道的应用加大闽货的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提高“福建制造”“福建农特”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快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联盟。

以提高综合效益为重点推动投资结构升级。进一步优化资本投向结构,在力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全面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促进现代服务业与一产、二产融合发展,着力解决“投什么”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快整合不同资源和创新要素,引导各类资本更多地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力争在一些有基础、有条件的领域中率先取得突破,抢占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必须全面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不断扩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规模,加快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同时,继续扩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区域结构,在加快海洋经济、山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新型城市化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支撑,着力解决“投哪里”的问题。应不失时机地大力推动全省新型城市化进程,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着力提升福州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加快厦漳泉同城化步伐,提高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吸纳能力,创建一批特色小镇,促进中小城镇与农村融合发展,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在巩固政府投资、深化央企合作、对接国际资本的同时,全力激活民间资本,着力解决“谁来投”的问题。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实体经济和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激发社会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推动政府服务升级。各级政府应以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和生活服务便利化为主线,不断探索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的新做法、新机制,推动服务升级,努力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着力降低企业成本,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严格按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程序清单和负面清单,把并联式服务、清单管理和“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行政审批、项目推进、产业培育、市场拓展、公共服务等领域,最大限度地简化审批流程,规范中介服务,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优化政府服务平台,完善线上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将政府服务资源、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和商业便民服务资源聚合,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加强线上线下互动服务,形成“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服务平台;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着力推进政策落实,建立健全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的政策传导机制,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做好政策评估工作,对已出台的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完善,提高政策制定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作者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何福平教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意在为民谋福

□何福平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应该是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的矛盾与问题,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实现供给(包括劳动力供给)收益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及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居民、企业、社会、国家的多赢,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民谋福。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独特性和丰富内涵。增加供给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居民需求,改善民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抓住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同时通过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推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推进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我省产能过剩的问题虽然不是很突出,但产业发展水平与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产业竞争力亟待增强。2015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为8.1∶50.9∶41.0,同期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为4.6∶44.6∶50.8。2015年全年我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而同期这一比重江苏省为2.55%。R&D投入的加大显然与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有着正相关作用。我省提出到2020年R&D投入占GDP的比重要超过2%,虽然与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的投入力度相比还有差距,但只要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布局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创造条件把增量做优,并且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创新企业科技能力和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研发模式,无疑将进一步优化我省产业结构,提升我省产业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推进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随着要素成本逐步提高,加上面临全球经济弱增长和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要求我省从供给侧发力,拓展多边贸易市场,着力保障外贸出口发展。推进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建立更加适应市场环境的行政制度与市场环境。简政放权改革的推进将使政府审批越来越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的责任弱化,相反,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责任愈加突出,所以要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要善于做“减法”,减少行政审批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促进淘汰落后产能。更要善于做“加法”,加大有效产品供给,加快补齐短板,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分配的公平性。还要加强政策制度的协调性,有效防范风险,做好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资产和负债的平衡、去产能和新产业的平衡。推进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合理化配置。要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推进“福建制造+互联网”,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可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来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要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前提下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安全性。要加快福建企业兼并重组,引导资本向技术创新领域投放,增加优质高效供给,减少劣质低效供给。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生态美是福建的一大优势,实现低碳生态是改善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持绿色导向,推进绿色布局,加快绿色转型,增进绿色福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在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法”的同时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作者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建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吴肇光

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

□吴肇光

在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的跃升,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

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和质量效益为中心,努力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构建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工业发展格局。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坚持做大产业规模与优化产业结构互动并进,着力推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融合催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二是发展智能制造,培育形成生产新方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促进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推进我省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三是加快绿色发展,形成低碳发展新模式。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低碳产业,推行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共生产业群模式。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开辟持续发展新空间。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推进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和综合实力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服务有效供给,扩大服务消费需求,实现潜在需求向现实增长动力的有效转换,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立足我省自身产业基础和现实需求实际,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五大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分工协作体系和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生活性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二是促进融合发展,培育产业创新力。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重点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资源型产业、装备制造业的融合。现代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重点是拓展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生产性服务需求,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全价值链。三是推进集聚发展,增强产业支撑力。以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为路径,突出集约化、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带动示范效应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四是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产业驱动力。系统调整财税、金融、投资、土地、人才和环境政策,形成有利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推进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

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要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以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为目标,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二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三是深化精准扶贫工作,全力补齐产业短板。四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莆田市政府副市长 陈志强

立足产业特色提升区域竞争力

陈志强

莆田市提出“336”工程(即打造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工艺美术等三个千亿元支柱产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三个500亿元新兴产业,着力建设六个新兴拓展园区),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协调供给和需求矛盾。围绕产业定位,加大产业链招商,政府出台奖励措施,激发企业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供给侧改革。

促升级。从产业链填平补齐、加大招商引资着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整体竞争力提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技术改造倍增作用、两化融合提升作用,促进有市场、有订单的企业降本增效、产能扩张。一是产业链填平补齐。推动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通过龙头项目引进,做精、做细、做大、做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二是鼓励企业技改。促进存量企业提升,推动提高企业竞争力。出台技改补助政策,加大“机器换工”支持力度。去年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带动30多家企业新增设备投资5亿多元,实现减员增效。三是促进两化融合。推动企业实现管理提升,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引导企业实施生产装备与过程智能化、自动化改造,实现生产线智能化管理,对实施“两化融合”企业投资额按照10%补助。

促创新。围绕产品、技术、材料、质量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产品创新。支持企业以实用为基础,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二是技术创新。扶持科技小巨人企业,引导企业研发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占领行业制高点。三是材料创新。支持企业研发新型材料,突破前沿高端材料瓶颈,提升行业竞争话语权。四是质量创新。开展院地合作,借助中科院、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力量,提供科技创新动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鼓励企业制定标准,对主导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分别给予每项最高10万-50万元的奖励,抢占产业竞争标准制高点。

促市场。鼓励企业进行营销模式创新,通过“互联网+”、建立营销联盟、互相采购配套、外出参展办展等方式,建立营销渠道,拓展新兴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一是支持“互联网+”发展。培育电商平台。围绕医疗互联互通、房地产去库存、银饰采购需求,积极打造三大平台。促进制造业与电商联动,创新营销模式,通过互联网拓展市场。对制造业企业分离成立电子商务企业的,予以20万元补助。支持个性化定制。鼓励企业通过“互联网+”,主动应对客户需求,开展柔性制造和个性化定制。二是支持企业参展办展,加大拓展境内外市场力度,促进企业扩大产品影响力。三是引导企业互相配套。鼓励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形式带动市内制造业企业进入产业链或采购系统。政府搭建平台,做好点对点服务对接,引导市内企业围绕产业龙头,相互协作配套。

优环境。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导向,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企业成本、优化金融环境、加大问题协调,打造成本洼地,扫清企业发展“减速带”,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一是着力简政放权。开展行政审批项目集中清理工作。取消审批项目90项,下放62项;审批服务事项压缩到法定时限60%以内,平均承诺时限从11.6天压缩至4.7天,审批效率整体提高59.5%;即办事项由清理前89项增加至197项,即办比率提高121.3%;总计共减少1621个时限、401个环节、619个材料。梳理一批优化提升的服务事项。二是降低企业成本。从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加大企业融资支持、提高企业融资抵押能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方面出台降本减负六条措施。三是优化金融环境。成立政府性担保公司,去年为企业提供应急转贷147亿元。今年又再追加2亿元政府担保和转贷资金,规模扩大至5亿元。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国开行低息贷款。建立企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信贷客户的异常情况“三天一报”制度。对企业金融信用和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四是及时解决问题。

(作者为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泉州南安市政府市长 林荣忠

打造南安“泛家居”产业联盟

□林荣忠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引领企业在生产端开展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在供应链推进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突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和困难,培育发展新动力,既是适应供给侧改革应有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南安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

整合资源,加快打造“泛家居”产业联盟。具体是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跨界联盟;两端融合、集成体验;机制灵活、保障有力;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发展思路,将石材、水暖洁具、厨卫、石材工艺摆设、家具搭配以及物流配送、电商平台等各个环节进行融合互动,通过设计创新引领、产业抱团联盟、渠道整合拓展、模式创新提升、线上线下结合,推广“政府+联盟+企业”的南安“泛家居”产业联盟及体验营销新模式,提供“厂家直销、一站式采购、一体化服务、个性化定制”的新型家装解决方案,以此引领消费、升级消费、创造消费。

顺应供给侧改革,加快打造发展的新动力,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因势利导,精准施策,进一步转变公共服务方式,加快形成更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营商环境。

以精准施策替代普适政策。一是制定石材、水暖厨卫、机械装备三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出台产业专项扶持、鼓励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梳理整合使用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努力降低企业成本。二是相继开展“促进项目落地,帮扶企业发展”等系列活动,选派765名干部“一对一”动态帮扶企业,提供个性化、保姆式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困难。三是通过清理“两张清单”、推动网上审批、提速联审联批等措施,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四是通过完善政银企会商机制,设立应急保障周转资金、政府主导融资担保公司,推广银企供应链合作模式等金融创新措施,化解企业资金难题。

以主动谋划替代被动接纳。一是按照“一区多园”思路,启动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区转型,转变园区的经营理念、运营模式、招商方式和盈利模式,推动园区资产化、股权化,提升园区的运营力、承载力和集聚力。二是采用全新的股份制方式,整合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展示、营运于一体的高端阀门产业回归创业园。三是积极探索跨区域园区共建,与厦门火炬高新区商讨合作共建高新技术园区,发展微电子、锂电池等新产业、新业态。四是大力发展虚拟(电商)产业园,打造配套齐全的专业化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以间接引导替代直接支持。通过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引导激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向实体经济。一是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由市政府主导成立,社会资本、创投机构和央企、金融机构参与,下设阀门产业基金、“泛家居”产业基金、海外投资基金三个子基金,初步募集70亿元资金规模,主要用于支持阀门产业创业园和泛家居数据平台、线下体验店建设,以及赴境外设立建材市场,推动建材产能“走出去”。二是组建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基金,首期募集资金5亿元,用于支持优质困难企业启动重整改造、并购重组和清算程序,让有实力、有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焕发生机。三是整合、改制一批集体和国有公司,新组建南翼港区发展公司,承接区域整理开发和基础投资主体,以整体打包上市为目标,争取打造成为泉州最大的国有投融资企业。

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一是持续加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激励创新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结合,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二是持续抓好国家石材建陶、水暖洁具产品质检中心、石材博物馆、石材产业展示运营中心、设计选材中心、石材指数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作,为产业创新转型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支撑。三是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平台的作用,加大产业急需高端研发人才、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四是通过依托清华大学厦门荷清教育机构联合培训企业家队伍、举办总裁高级研修班等方式,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作者为南安市人民政府市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华峰集团项目总监 李天源

做高端鞋服面料的领跑者

□李天源

福建华峰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把目光瞄向高端鞋服面料领域,走自主研发高附加值面料道路。2015年,许多鞋服面料厂商举步维艰,华峰集团却逆势而上,平均利润率比同行业企业高出10%。

华峰集团重视从供给端入手打造支撑发展的新机制,强调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加快供给侧改革解决结构问题,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长期繁荣;加强需求侧管理,开拓市场,实现适销对路和供需平衡,为稳增长“点火”,进而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用创新驱动的供给侧新结构应对新的需求升级。华峰集团的市场竞争优势靠的是创新。通过创新带动工艺和技术不断升级, 走出更多依靠科技、人才为支撑的创新发展新路,赢得市场竞争的底气,筑巢引凤,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先进设备,生产高端产品,发展自主品牌。秉持创新驱动这一发展理念,华峰集团注重研发创新、舍得投入,集团成立以来,用于科研的资金已经超过亿元。

华峰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产品升级,人才先聚。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加大引进和培育人才、组建科技创新平台、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手段,实现产品技术升级、拓展国际高端市场的发展战略。华峰这些年一直重视借智、借力。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以研发和质量为先导,形成强大的研发能力与完善的营销体系。二是专注高端产品。华峰主动放弃常规产品市场,专注于研发生产高端鞋服面料, 做精做专做强。技术创新让华峰站在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凭借超前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创新,华峰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世界前三大著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新百伦认证的面料供应商。发展高端产品和高端客户不仅获得稳定订单和丰厚利润,而且有资金保障,避免了国内众多企业资金链问题。三是领先的产品创新模式。以市场供需为导向,推行“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创新模式。华峰关注运动鞋服面料流行与发展趋势,建立开发和研发队伍,分别开展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储备,提前开发储备新产品,抢先占领市场,缩短产品交货期。华峰每年开发新产品300多种,避开了同行的模仿竞争,以高品质、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四是发展全方位的供需平衡观。华峰重视包含供方和需方及其影响企业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的供需平衡。依靠科技创新,实行全面改革,推动智能制造,减少能耗及用工,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引进设备旨在提高生产效率。

“让产能更高效”,这是华峰执着的追求,也是打造华峰市场竞争力的一把利器。华峰企业将更加重视产业创新升级,在后工业化中加快智能化;制造业创新升级,从制造向“智造”转变;服务上创新,在改造传统中走向现代化,以提高供给效率。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产业,正研发纺织品从纤维到纤维的全新循环利用技术,破解纺织品回收循环利用难题,努力做绿色高端鞋服面料的领跑者。

(作者为福建华峰集团项目总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建日报泉州站记者 何金

用全新、多元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何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乎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命运的重大决策。作为记者,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较关注,尤其对这一命题在泉州产业界的影响保持了较高的敏感度。

当前,中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速开始相对放缓。这一重大转向,对产业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包括泉州民营经济和传统制造业,开始面临过去从未有过的高库存、产能过剩、销售难、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的考验。泉州经济需要重新构建盈利模式和发展路径。这无论对企业家还是当地决策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挑战。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的主体,其出发点和利益支点或许不同,但是总的一个方向是,必须以全新的视野和多元的角度看待。

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它要考虑一个相对大的、长远的宏观产业布局。过去,由于传统制造业处于规模扩张期和发展上升期,政府关心的是土地、融资、用工这些要素的价格和供应。现在情况变了,传统制造业企业日子普遍不好过,你给他再多的土地,他也不愿意去建厂房扩充产能了。那么,政府该做什么呢?从泉州的经验看,泉州在做高端智能装备、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总部经济。和传统的制造业相比,无论是高端制造业还是现代服务业,其发展周期都相对较长,所以,这两年,泉州的经济增速和财税增长速度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对于一个地方来说,这是必要的代价,必须以短期的低速增长和痛苦调整,才能换来长期、长线的发展红利。因此,对于地方的主政官员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就是要求他们在经济新常态下,从优化结构的角度出发,重构一个地方的产业版图。

从企业家角度看,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微观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过去的企业盈利模式行不通了,该怎么办的问题。这就要求他们从企业实际出发,重新找到更好的盈利路子。这几年,传统制造业一直在进行转型升级和结构性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产业自身市场化调整的过程。拿泉州运动鞋服行业来说,安踏、特步、361度这些龙头企业,这几年的日子特别好过。因为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一两百元的运动鞋,大多数国民都能消费了。相比之下,那些无牌、质弱的小企业日子就难过了,淘汰了一大批,主动让出了产能。这种市场化的自发调整,代价最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创新。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产业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光靠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可能还不够。国家层面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政策导向等方面,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构建一套好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和创新保护机制,给企业家吃更多的定心丸。

(作者为福建日报泉州记者站记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社社长蔡小伟

创新宣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蔡小伟

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宣传工作,是我们新闻界的重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中国疗法”,其相关的理念为我们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创新宣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首先要创新宣传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进行九大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第一条就是理念创新。供给能创造需求,需求也能倒逼供给,二者相互配合又相互统一。从这一角度看,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思维、一种理念。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宣传工作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存在着一些失衡。如,重大众轻分众、重数量轻质量,往往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看起来热闹轰烈,实际效果却常是雨过地皮湿;还有重“怎么看”轻“怎么办”,当下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成长的烦恼”,在引导人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些现象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致力于回答“怎么办”“怎么干”方面,还显得不足。这些都表明我们需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创新运用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发挥供给端必须具备的引领力和影响力,来宣传社会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极其契合,本质一致,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宣传中要抓住五大发展理念这个根本性的、战略性的问题,突出宣传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宏观调控创新的一个重要部分。党报要通过系统性、针对性地宣传这一思想理论体系,进一步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落实到福建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宣传还要着力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核心,我们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工作大局,坚持内容制胜、思想引领,不断改进创新主流媒体的原创内容、权威信息、深度报道、言论评论等,用主流思想引领时代,用正面能量推动发展,用生动故事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过去,我们习惯于从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来挖掘宣传内容,主要从需求拉动角度来看问题。而现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从供给角度出发,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当然,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二者是相互配合、协调推进的关系,不可片面强调一个手段。当前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实现由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的跃升,实现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宣传中认真领会贯彻,尤其要准确把握宣传的时、度、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旨在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而五大工作重点,则是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宣传内容的层次性,更精细调控,提升引导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

要做足经济发展“创新”这篇大文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就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对于福建来说,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难点是产业转型升级,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的宣传工作特别要从源头性、基础性、生产性的问题入手,增强宣传的针对性。着力于报道好政策施行、产业调整的针对性、精准度,及时反映各级政府和企业制度创新、综合施策,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用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带动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我们报业经济也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型升级作为自身创新的主要抓手,优化资源配置,变“+互联网”为“互联网+”,确保新闻主业和经营产业双发展。同时,要加快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媒体融合,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构建新的舆论引导格局,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意味着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并催生更深入的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党报宣传与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新传播格局,根据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强化正面宣传的新闻化改造,在讲究权威性、严肃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趣味性、生动性、艺术性;必须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突出媒体特色,精准定位受众,善于设置议题,同样主题、融合传播,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唱响供给侧改革主题曲;必须在补齐技术短板和组织管理体系上求创新,要认真打造“新福建”、《福建手机报》、官方微博微信为龙头的“一省一报、两微一端”和集团网站群,全力以赴建设融媒体集成平台、全媒体大楼、中央厨房综合作业中心等,开发“一县一端”“一县一网”工程,着手传播力评价系统建设,以融媒体指挥中心中央厨房为轴心,改革创新原有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等,推动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真正相融,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推出新型融媒体产品,有效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宣传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作者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社社长)

 

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为供给侧改革搭台

即时 | 2016-03-14 07:30

自贸试验区,为供给侧改革搭台

东南网3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游笑春)足不出户,就能申领税务发票,并享受快递送票上门服务,这个和互联网购物一样方便的模式,如今也运用到纳税上。

李先生是福州一家从事户外用品销售公司的负责人。3月10日,他打开手机,登录福州国税O2O涉税事项办理中心,准备申领增值税专用发票。李先生注意到,这套发票申领系统,在选择发票领取方式时多了一个“EMS快递送票上门”的服务。只需半天,他申领的发票就到了手上。

制度再造,为企业降成本

李先生享受的便利税务服务,发端于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的一项税务制度改革。

2015年12月22日,福州片区在全省首创O2O办税模式,纳税人可用手机等终端通过互联网申请涉税事项,申领的发票可通过快递物流送至纳税人手中。

这项率先在福州片区推行的改革,很快便推广开来。今年1月1日,福州全市范围开始实施O2O办税模式,用户快速增长。截至2月底,福州市共有485户次纳税人通过网上申领发票13.21万份发票,平均每天2200份。

“中心城区交通相对拥堵,纳税人更愿意上网领取发票。”福州国税局法规处处长范建立说,目前福建省有超过17万户被纳入增值税发票系统,O2O办税模式复制推广后,按照每月每户一次购票测算,全省一年可节约纳税人时间25.5万小时左右,节省交通费约204万元。

先行先试,是自贸试验区与生俱来的“基因”。按照国务院批复方案,“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福建自贸试验区的任务之一。如何转变?福州片区着力制度创新,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

按照《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工作实施方案》,福州片区共拟定了3年113项体制机制创新试验任务。福州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阮孝应介绍,挂牌第一年,福州片区共推进86项试验任务,目前已实施75项。经第三方机构毕马威评估,已推出54项体制创新举措,其中14项属全国首创。

这些创新举措,涵盖了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法治化和金融创新等多个领域:福州片区率先实行并已在全国推广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让企业设立时间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简化CEPA以及ECFA下货物进口原产地证书提交需求”及“放宽ECFA项下海运集装箱货物直接运输判定标准”这2项全国首创举措,已在上海、天津、广东等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3A一掌通移动税务平台”“改革和简化原产地签证管理”等17项创新举措被列入福建省改革创新成果在省内复制推广。

制度创新带来的便利,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驻自贸试验区。截至3月13日,福州片区新增企业9096户,注册资本达1226.3亿元。


金融创新,缓解企业融资难

宝中海洋是福建一家从事机械设备修理的公司。去年3月,宝中海洋股票在新三板挂牌,采用协议方式转让。但由于流动性不佳,融资需求未得到满足。

如何融资?宝中海洋找到了互联网金融企业中金在线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这家位于福州自贸片区内的企业,主要从事P2P网贷、私募股权投资和基金管理销售等业务。

公司副总经理吴宁君告诉记者:“针对宝中海洋这样的优质新三板挂牌企业,我们推出了股权质押贷款服务。会员可以通过我们的P2P平台,投资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股票。对宝中海洋这个标的,我们为其募集了将近500万元的贷款。依托中金在线网站和资本平台天信投资平台,我们已为中小企业融资金额超8亿元,3年内融资总额可达125亿元。”

改革传统的金融供给模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已成为福州片区进行金融改革的方向。除了互联网金融机构,更多的金融创新举措正在先行先试。

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管委会财政金融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福州片区正鼓励企业使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展应收账款融资试点。“有融资需求的应收账款债权人,可通过平台上传账款信息,推送融资需求,通过应收账款质押或转让等方式实现融资,这一项金融创新取得较大进展。”截至2015年底,全省(不含厦门)融资笔数1244笔,融资金额达592亿元。

更多金融机构的引进,正为片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记者了解到,中国银行福州片区分行通过与海外分行的自贸联动服务平台,累计为区内企业提供境外人民币融资2.6亿元,外币融资3500万美元;建行推出“银税互动”项目,在纳税人授权的前提下,税务部门将纳税信用信息无偿提供给银行,银行根据企业纳税信用情况给予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平安银行牵头设立江阴港整车进口贸易产业基金,规模达100亿元。

截至目前,福州片区已引进金融及类金融企业340家,其中互联网金融53家。这些金融机构,正依托福州片区两岸金融合作示范区、金融小镇、多层次资本交易中心等载体,成为片区的“金袋”,服务各类企业。


扶持“双创”,激发企业活力

福州开发区互联网游戏产业园坐落于马尾济安路,是福州市第一个民营资本创业团队与开发区政府合作建设的专业产业园,其互联网游戏产业项目于2014年9月正式运作。产业园董事长助理林晓槟告诉记者,在自贸试验区的“东风”之下,产业园有了新活力。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注册的公司多了。”林晓槟说,目前注册的企业总数已有156家,很多都是在自贸试验区挂牌后被吸引过来的。

为何福州片区能够吸引创业企业和人才?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人力资源局局长王珉告诉记者,片区正大力落实省里出台的很多扶持“双创”的政策,给了创新创业者不少信心。

这些政策,正在互联网游戏产业园内显效。林晓槟告诉记者,园内16家游戏公司已有3家在新三板挂牌,另有2家正在合并重组,进入股改阶段,同样拟挂牌新三板。而这16家入驻企业,已实现营收1.837亿元。

在利用已有的产业园吸纳“双创”人才的同时,更大的计划正在施行。据介绍,福州片区正建设台商投资园区,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包含两岸青创基地、台商服务基地。园区主要引进文创、互联网金融、两岸电商、教育培训等企业,为台湾创业者定制一片创业乐土。3月10日,两岸青创基地入驻签约仪式在福州举行,意味着该台商创业园正式落户福州片区。

“我们计划在5月正式开园,目前招商情况非常好。”福州片区管委会开发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透露,青创基地已确定入驻48个项目,台商服务贸易基地已确定入驻的企业有7家。预计年内将招商50个项目,2017年上半年内园区入驻企业不少于100家。

福州片区管委会领导表示,福州片区计划用政策吸引台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落户,开展人才引进、中介和培训业务。同时,完善片区的服务配套,做好人才公寓、学校、医院、超市、公共交通等服务配套,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瞭望智库对话尤权 谈了福建发展哪些干货?

即时 | 2016-03-11 11:06

3月6日,新华社瞭望智库对话福建省委书记尤权。

尤权认为,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尤权同样提到了日本的马桶盖,他是这么说的:“福建处于中低端水平的产业比较多,很大一部分需要升级改造,但有些企业,如泉州九牧生产的马桶盖不比日本差。”

【干货版】

福建再上什么样的新台阶?

尤权认为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

二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比重有较大提高,企业实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四是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去年的34.7%提高到48%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去年的61.8%提高到67%左右。

五是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六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七是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福建GDP保持8.5%左右增长,这个速度是不是有点高?

尤权说,我们深入分析研究后,认为这个速度是可以实现的,福建有这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福建投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补齐交通、通信和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短板,加大公共服务产品供给;

――这几年,福建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上了一批好项目,明后年将形成生产力。

――向深化改革要潜力,福建有些改革试点走在了全国前列,具有福建的一些特点。比如,自贸试验区的“一照一码”,三明的医改、林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政府简政放权,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等。

特别是高度重视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健全完善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千家万户的民营企业迸发新一轮创业热情。

特别是要用好自贸试验区这个平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新模式,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推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以海丝核心区建设为重点,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争取现有的70多万有劳动的扶贫对象,每年脱贫20万左右,确保到2018年国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省定扶贫人口全部脱贫。


福建如何创新、如何“互联网+”

尤权说,福建的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但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关键是产品有没有创新,是不是适应市场的需求。

莆田的华峰纺织新材料,投入科研资金超亿元,在全球拥有超过120人的设计与开发团队,拥有国内外专利50多项,通过创新带动工艺和技术不断升级,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世界前三大著名鞋类运动品牌(阿迪达斯、NB、耐克)认证的面料供应商,产品订单已排到2017年后,其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Haptic签约订单排到2020年。

从供给侧入手,通过技术、产品、业态、营销、管理等创新,传统企业才能从容地应对困境、突破重围。

创新能够发掘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互联网+”时代占据先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颠覆的时代,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科技、信息的广泛运用以及资本的大力推动下,企业创新需要花费的时间大幅减少,成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过去我们去商场买东西,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买东西;过去我们打的,现在我们用手机软件叫车;过去我们讲“百年老店”,现在不少企业从创立到市值巨大所用的时间也不长。

泉州的品尚电商,在国内首创“B2B鞋服产业链电子交易+P2P互联网金融支持平台+征信”模式,打造面向鞋服产业链的垂直电商平台,截至2015底已经完成880亿元的交易额,成功重构了整个鞋服产业链的交易生态。

福建继续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比如,依托厦门大学建立的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采用校企联合共建模式,与英国BGT材料公司和福建辉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吸引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诺沃肖洛夫加盟,这有望推动以石墨烯为核心、涵盖触摸屏、储能、机电和生物等领域产业集群的形成。

未来的方向是,我们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成为“参与者”甚至是“领跑者”。

福建将继续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经济与科技的关键结合点,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福建的民营经济发达,目前89.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4.2%的R&D(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5.7%的省级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

创新是“放”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原文】

尤权:前进道路上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在供给侧

文/瞭望智库宏观经济观察员 庞清辉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2015年福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不少指标处在全国前列。

中央对福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厚望,赋予了“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一系列先行先试的重大政策。那么,福建的十三五规划有哪些基本考虑?如何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瞭望智库就这些话题专访了福建省委书记尤权。

在谈到福建“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时,尤权说,福建“十三五”期间不仅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同时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不仅是定性要求,也是定量要求。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福建有基础、有空间、有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和政治环境),确保“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

谈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权说,“福建的重点难点是产业转型升级”,“要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过程”。在他看来,福建首先要推进产业转型,把增量做优,做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同时要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福建处于中低端水平的产业比较多,很大一部分需要升级改造,有些企业,如泉州九牧生产的马桶盖不比日本差。”尤权为福建的产品做了一个广告。他认为:“前进的道路上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十三五”再上一个新台阶是什么含义?

瞭望智库:福建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有何基本考虑?

尤权:在年初召开的福建省“两会”上,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五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未来五年,福建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使之进入一个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新的发展阶段。

新台阶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2020年接近4万亿元。

二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比重有较大提高,企业实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四是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去年的34.7%提高到48%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去年的61.8%提高到67%左右。

五是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六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七是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实现“十三五”再上新台阶的目标,关键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我们重点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努力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具体讲就是GDP保持8.5%左右增长。这个速度是比较高的,但我们深入分析研究后,认为这个速度是可以实现的,福建有这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为此,要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促进作用。抓投资重在选准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补齐交通、通信和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短板,加大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抓消费重在培育和释放农业转移人口等新兴群体的消费潜力,拓展旅游、养老、健康、信息、教育等新的消费热点。抓出口重在加快产品换代升级,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速服务贸易发展,进一步增强出口竞争力。

二是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十三五”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坚持做大增量与优化存量并举,以创新驱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通过优选产业、优选项目,策划生成和引进建设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形成能够影响全局、有利长远发展的新增长点。这几年,我们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上了一批好项目,明后年将形成生产力。

另一方面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互联网+、工业4.0、机器换工等为手段,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进一步激活存量。前段,我们在莆田、泉州调研时,看到了一批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渡过了难关,有的甚至逆势增长。

三是通过深化改革,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们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有些改革试点走在了全国前列,具有福建的一些特点。比如,自贸试验区的“一照一码”,三明的医改、林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政府简政放权,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等。这些改革举措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未来五年,我们还是要紧紧抓住改革这关键一招,突出市场导向,坚持放管结合,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让福建的投资环境更加公平、更加高效。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健全完善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千家万户的民营企业迸发新一轮创业热情。特别是要用好自贸试验区这个平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新模式,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推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四是以海丝核心区建设为重点,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福建在古代海丝发展上有过辉煌的历史,现在我们也有海洋,海外(华侨)的优势,特别是与东南亚经贸关系很密切。我们将充分发挥平潭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等新的对外开放平台的作用,把全面、双向、共赢的开放大门打得更开,不断提高外贸和利用外资的水平,同时也积极稳妥地扩大走出去,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努力构建开放新格局。

五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的关系,把财政投入的重点放在保基本、保公平上,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推进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健全扶贫开发体制。争取现有的70多万有劳动的扶贫对象,每年脱贫20万左右,确保到2018年国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省定扶贫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福建重点难点是产业转型升级”

瞭望智库:我们注意到,在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去年福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不少指标处在全国前列。您如何看待福建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

尤权: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牢牢把握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中心工作,突出以改革强动力,以开放拓空间,以创新促调整,发展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全省GDP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中央分析的“四降一升”的情况在福建也不同程度存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出现分化。

特别是从行业来看,福建处于中低端的传统产业增速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升与订单减少、产品不好卖、利润下滑“两头受压”的情况,而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5个百分点左右;投资类行业增速持续回落,投资边际效益呈现递减趋势,钢铁、水泥、石材、工程机械等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持续低迷。

而受居民消费刚性需求拉动,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消费品工业增长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低端产能普遍过剩,高端先进产能明显不足,企业所需要的工业软件90%以上依赖进口,居民赴海外购买的商品正从奢侈品向马桶盖、电饭煲、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品延伸,进一步压缩了省内产品的市场空间。

我们还关注到,当前多数企业成本负担依然比较重,资金成本、物流成本、电价、各种税费、环保投入等仍在高位。

总体而言,我省经济持续增长仍有良好的支撑基础,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瞭望智库: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做了具体阐述,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您是怎么看的?福建在这方面有哪些考虑?

尤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统筹国际与国内、着眼当前与长远、兼顾战略与战术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针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中国疗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为我们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明了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使供给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既涉及到重要的制度改革,也涉及到重大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推进这项改革,必定会加快发展“动力切换”进程,推动经济“升级换档”,从而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

由此可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福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的是全面落实中央部署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在具体实践中也会有所侧重。对于福建来说,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难点是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我们召开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专门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对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相关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发展动力、制造模式、资源利用方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认识到,在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拖不得、等不起。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省企业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现象,大部分发展比较好的企业,都是比较早地、主动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实施了产业转型升级;反之,那些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就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状况,我们在推进转型升级中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深入推进我省“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下更大力气去“抓龙头、搭平台、铸链条、建集群”,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增长极,促进生产从粗放向集约、产品从低端向高端转变,真正打赢产业转型升级这场“攻坚战”。


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过程

瞭望智库:您曾经说,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过程。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过程中,您认为创新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尤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创新基础上的效率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发动机”,无论是制度变革,还是结构优化,抑或是要素升级,其核心都是创新。创新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动力问题,这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所在。

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就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福建能否在“十三五”时期后来居上、弯道超车,成功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创新能够提高传统产业的供给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福建的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但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关键是产品有没有创新,是不是适应市场的需求。

莆田的华峰纺织新材料,投入科研资金超亿元,在全球拥有超过120人的设计与开发团队,拥有国内外专利50多项,通过创新带动工艺和技术不断升级,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世界前三大著名鞋类运动品牌(阿迪达斯、NB、耐克)认证的面料供应商,产品订单已排到2017年后,其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Haptic签约订单排到2020年。

从供给侧入手,通过技术、产品、业态、营销、管理等创新,传统企业才能从容地应对困境、突破重围。

创新能够发掘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互联网+”时代占据先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颠覆的时代,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科技、信息的广泛运用以及资本的大力推动下,企业创新需要花费的时间大幅减少,成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过去我们去商场买东西,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买东西;过去我们打的,现在我们用手机软件叫车;过去我们讲“百年老店”,现在不少企业从创立到市值巨大所用的时间也不长。

泉州的品尚电商,在国内首创“B2B鞋服产业链电子交易+P2P互联网金融支持平台+征信”模式,打造面向鞋服产业链的垂直电商平台,截至2015底已经完成880亿元的交易额,成功重构了整个鞋服产业链的交易生态。

事实证明,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瞭望智库:福建下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尤权:首先,要在制度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关键的就是要通过破除各种制度性瓶颈、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走出更多依靠科技、人才为支撑的创新发展新路。所以,制度创新松绑的程度,决定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

福建是改革开放先行省份,在这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也要力争走在前头,创造更多有特色、可复制推广的做法经验。我们将以福建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突破口,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开放环境,拿出更多像“一照一码”“电子台胞证”等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

我们还将在国企、财税、金融、资源价格、市场准入等改革领域加快突破,切实打破制约要素在城乡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升配置各类要素与市场资源的能力。

其次,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持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国内外知识产权资源向福建集聚。

这方面,我们目前有一些积极探索。比如,我们依托厦门大学建立的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采用校企联合共建模式,与英国BGT材料公司和福建辉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吸引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诺沃肖洛夫加盟,这有望推动以石墨烯为核心、涵盖触摸屏、储能、机电和生物等领域产业集群的形成。

未来的方向是,我们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成为“参与者”甚至是“领跑者”。

最后,要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经济与科技的关键结合点,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福建的民营经济发达,目前89.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4.2%的R&D(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5.7%的省级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

近年全省引进的四批共51个高层次创业创新团队中,企业引进数高达48个、占比94%。作为政府来说,我们能做的就是营造一个好的创新环境,这个“好的创新环境”评价标准是什么呢?企业和一切创新主体的感受是标准,各类创新人才能否真正集聚也是标准。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就应该多方施策、肯下血本。

创新是“放”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福建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即时 | 2016-03-09 08:05

内外强动力,福建劲道足

东南网3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昭)

去年“双11”购物狂欢节,三棵树涂料公司单店销量13小时破千万元,当天成交量排名涂料类第二位,增幅同比高达1917%。全国人大代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说,通过增强发展动力,三棵树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去年销量和利润逆势上扬,双双同比超20%。今年电商的销售目标是1个亿。

与三棵树一样,去年,我省30.7%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增速20%以上。全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5%,增幅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在上年增长102.3%的基础上,去年进一步增长63.8%;全省外贸出口7013.24亿元,同比增长0.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福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要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要抓住机遇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在全国两会上,我省代表委员纷纷围绕发展如何强动力建言献策。大家认为,福建应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改革、开放、创新中获取强劲动力。

改革,激发新活力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过去一年,我省“三张清单”公布运行。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到314项,省级核准的企业投资事项保留30项,全省80%以上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预审或办理,在全国率先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2%,民营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7.3%……

“我们要以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加法’。”全国人大代表、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道出改革的真谛。目前,泉州正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规则和评价体系,主要从影响企业开办、营运、退出等10个领域入手,实现部门权力、责任目录化和监管网络、监管机制全覆盖。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福建省委主委郑建闽提出,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企关系。建议出台措施,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步伐并实现担保行为的规范化,扩大中小企业担保的受惠面,支持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上市,拓宽其融资渠道。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和前置审批,全面实施清单管理,推行网上并联审批,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扩大“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对此,代表委员们表示,政府简政放权要解决好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的问题,在有效破解“最后一公里”、消除“中梗阻”上下功夫。


开放,释放新推力

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

去年,福建自贸试验区全面落实总体方案,186项重点实验任务已实施139项,126项创新举措中49项为全国首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步伐加快,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同比增长4.9%,新增对外投资同比增长2.7倍。

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长杨益民表示,福州要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进一步扩大金融、通信、运输、旅游、商业服务等对台开放,支持台湾个体工商户和专业人士入区创业。

今年,我省将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促进平潭、厦门、福州三个片区彰显特色、差异发展,确保在国家一年期评估时交出合格答卷,并推动试验区内外联动发展,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推进产能和装备制造国际并购。

代表委员们认为,扩大对外开放,要更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

创新,塑造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连日来,无论是在全体会议还是分组审议、讨论,“创新”都是代表委员口中的一个高频词。

去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快发展智能制造9条措施,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承担重大科技专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一大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实施,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62.8%,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60家……

创新是赢得主动的先手棋。全国人大代表、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鹏对此深有感触。去年,三祥利润同比增长9.9%,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公司不仅获得13项专利授权,还在世界首创,将锆用在汽车刹车片上,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我们在管理、产品、设备等方面都进行创新。”

“对国有企业而言,也须始终坚持创新。在厦航的发展历程上,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在行业先后取得数十项第一。”全国人大代表、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尚轮表示,体制创新是激活国企内在发展动力、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根本途径,要按现代企业制度来经营、管理、发展和提升厦航。

今年,我省将支持以企业为主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等创新项目,建设好中科院海峡研究院等国字号研究机构,打造一批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新型众创空间,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

代表委员们认为,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加快制度建设,让创新的发展理念变成具体的行为准则,也必须确保创新改革具有稳定性,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

尤权代表: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过程

即时 | 2016-03-09 07:56

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过程

——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委书记尤权

人民日报记者 蒋升阳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如何将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过程,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日前,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委书记尤权。

记者:在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去年福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不少指标处在全国前列。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福建的发展状况?

尤权: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牢牢把握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中心工作,突出以改革强动力,以开放拓空间,以创新促调整,发展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全省GDP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中央分析的“四降一升”的情况在福建也不同程度存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出现分化。特别是从行业来看,福建处于中低端的传统产业增速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升与订单减少、产品不好卖、利润下滑“两头受压”的情况,而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5个百分点左右;投资类行业增速持续回落,投资边际效益呈现递减趋势,钢铁、水泥、石材、工程机械等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持续低迷,而受居民消费刚性需求拉动,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消费品工业增长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低端产能普遍过剩,高端先进产能明显不足,企业所需要的工业软件90%以上依赖进口,居民赴海外购买的商品正从奢侈品向马桶盖、电饭煲、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品延伸,进一步压缩了省内产品的市场空间。我们还关注到,当前多数企业成本负担依然比较重,资金成本、物流成本、电价、各种税费、环保投入等仍在高位。

总体而言,我省经济持续增长仍有良好的支撑基础,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记者: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做了具体阐述,进行了全链条部署,这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您是怎么看的?福建在这方面有哪些考虑?

尤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统筹国际与国内、着眼当前与长远、兼顾战略与战术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针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中国疗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为我们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明了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使供给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既涉及重要的制度改革,也涉及重大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推进这项改革,必定会加快发展“动力切换”进程,推动经济“升级换挡”,从而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由此可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福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的是全面落实中央部署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在具体实践中也会有所侧重。对于福建来说,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难点是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的跃升。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拖不得、等不起。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省企业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现象,大部分发展比较好的企业,都是比较早地、主动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实施了产业转型升级;反之,那些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就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状况,我们在推进转型升级中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深入推进我省“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下更大力气去“抓龙头、搭平台、铸链条、建集群”,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增长极,促进生产从粗放向集约、产品从低端向高端转变,真正打赢产业转型升级这场“攻坚战”。

记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过程中,您认为创新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尤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创新基础上的效率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发动机”,无论是制度变革,还是结构优化,抑或是要素升级,其核心都是创新。创新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动力问题,这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所在。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就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福建能否在“十三五”时期后来居上、弯道超车,成功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创新能够提高传统产业的供给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福建的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但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关键是产品有没有创新,是不是适应市场的需求。莆田的华峰纺织新材料,投入科研资金超亿元,在全球拥有超过120人的设计与开发团队,拥有国内外专利50多项,通过创新带动工艺和技术不断升级,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世界前三大著名鞋类运动品牌(阿迪达斯、NB、耐克)认证的面料供应商,产品订单已排到2017年后,其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Haptic签约订单排到2020年。从供给侧入手,通过技术、产品、业态、营销、管理等创新,传统企业才能从容地应对困境、突破重围。

创新能够发掘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互联网+”时代占据先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颠覆的时代,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科技、信息的广泛运用以及资本的大力推动下,企业创新需要花费的时间大幅减少,成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过去我们去商场买东西,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买东西;过去我们打的,现在我们用手机软件叫车;过去我们讲“百年老店”,现在不少企业从创立到市值巨大所用的时间也不长。泉州的品尚电商,在国内首创“B2B鞋服产业链电子交易+P2P互联网金融支持平台+征信”模式,打造面向鞋服产业链的垂直电商平台,截至2015年底已经完成880亿元的交易额,成功重构了整个鞋服产业链的交易生态。事实证明,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记者:福建下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尤权:首先,要在制度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制度创新松绑的程度,决定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我们将以福建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突破口,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开放环境,拿出更多像“一照一码”“电子台胞证”等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我们还将在国企、财税、金融、资源价格、市场准入等改革领域加快突破,切实打破制约要素在城乡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升配置各类要素与市场资源的能力。

其次,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持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国内外知识产权资源向福建集聚。这方面,我们目前有一些积极探索。比如,我们依托厦门大学建立的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采用校企联合共建模式,与英国BGT材料公司和福建辉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吸引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诺沃肖洛夫加盟,这有望推动以石墨烯为核心、涵盖触摸屏、储能、机电和生物等领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未来的方向是,我们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成为“参与者”甚至是“领跑者”。

最后,要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经济与科技的关键结合点,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福建的民营经济发达,目前89.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4.2%的R&D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5.7%的省级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作为政府来说,我们能做的就是营造一个好的创新环境,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就应该多方施策、肯下血本。创新是“放”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记者:影响和决定创新驱动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科技人才。福建如何为创新驱动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尤权: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高层次的创业创新人才,往往联结着优质科技资源。所以,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的创业创新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所在。目前福建各地普遍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种状况直接制约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决心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切实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方面,我们将紧贴福建产业发展之需,继续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集聚计划,重点培养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将大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包括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服务留人,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动局面。

定位高端向技术加资本转型 科华恒盛一路领先

即时 | 2016-03-07 07:22

在成本制造端做减法,在技术服务端做加法,向技术加资本转型

定位高端,科华恒盛一路领先

东南网3月7日讯(福建日报 谢嘉晟 林世雄) “我们的UPS设备拿到了‘核级’资格证。”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软件总工程师易龙强说,公司自主研制的核电厂IE级K3类UPS设备FR-UK31HD系列设备,刚拿到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颁发的鉴定证书,成为该领域我国首家获此殊荣的内资企业。这项技术不仅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且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这也是我省制造业的一项殊荣。据悉,因此前受制于国外技术垄断,我国核电厂IE级K3类UPS设备长期依赖进口,此次获颁证书,意味着我国核电厂控制系统保护电源,在实现完全国产化征途上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这也从侧面证明,科华恒盛在不间断电力保护技术领域已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和批量制造能力。

去年被视为能源互联网元年。由科华恒盛控股子公司北京科华智慧与张家口建设发展集团合资的“智慧能源科技(张家口)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它将承建张家口市政府的能源交易平台,这是国内首个由地方政府建立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系统。

据科华恒盛副总裁吴洪立介绍,公司创业之初,国产UPS电源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落差悬殊,就像国产手机的发展历史一样,UPS也经历自主研发力量由弱变强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科华恒盛同样面临产业转型升级。

基于这样的背景,科华恒盛向高端市场转型,并向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延伸。经28年发展,科华恒盛已成为国产UPS电源行业第一品牌,是中国电源行业的领跑者,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中,位居前三。

“在成本制造端做减法,在技术服务端做加法,向技术加资本转型。”吴洪立说,科华恒盛在推动战略转型之际,正好赶上国家强化信息安全、推进节能环保以及倡导大数据应用的大好时机,未来将变身成一家生态型能源互联网企业。

科华恒盛现已明确以高端电源、新能源和数据中心等三大解决方案业务为基础,以新能源、数据中心、交通事业和金融事业为“四驾马车”,驱动并引领其他业务实施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在互联网思维下,科华恒盛从单一提供能源产品转变为提供综合能源服务。依托不间断电源UPS的深厚技术优势,公司推出多系列高品质、高性能的节能逆变器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针对光伏储能的未来趋势,推出了储能变流器;通过高端电源和逆变器产品,科华恒盛逐步进行纵向扩张,布局了光伏电站和IDC数据中心。

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再升级到业务平台,科华恒盛由此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稳增长福建有底气有信心 实体经济是根基所在

即时 | 2016-03-07 07:18

东南网3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琳)新春伊始,位于晋江安海的盼盼食品集团生产基地迎来95%的返岗一线员工,同时也迎来源源不断的订单。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我们更要坚定信心,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消费需求,创新产品服务,才能保持住稳定的增长趋势。”全国人大代表、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蔡金垵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其他代表们一样高度关注稳增长,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深有感触。

“稳增长就像数字‘1’,没有这个‘1’,后面有再多‘0’也没用。”“稳增长是实现发展的前提。”“只有保持均衡的增长速度,咱们的经济大车才能平稳安全地行驶。”“有了稳增长,惠民生才有强大的保障。”……代表、委员们纷纷表达观点。

稳增长,福建有底气。

过去一年,我省出台促进工业创新转型稳定增长、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开展“三比一看”,落实“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推进机制,巩固经济基本面:扩大有效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587亿元,在建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16亿元,7大重点领域完成投资比年度计划增加700亿元以上;增强消费拉动,信息消费增长18%,旅游总收入增长16%,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40%,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培育。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2.1%,企业直接融资2920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稳增长,福建有信心。

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委书记尤权提出,全力落实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突出做好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要努力保持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左右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速度,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近年来,我们面临着市场‘两端挤压’:发达国家需求萎缩;东南亚等后发国家的低成本、零关税竞争,抢走不少订单。国民出境购物热、‘海淘热’,这种‘需求外溢’折射出我们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症结。作为民生产品制造大市,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全国人大代表、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认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十分紧迫。他说,今年,泉州将坚持从生产端发力,兼顾需求端拉动,持续大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地方样板,不断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以泉州品牌“境外行”“海丝行”,推动合适产能和企业“走出去”。

为找准供给侧改革切入点,我省已开展全省性的产业梳理,细分行业,摸清家底,列出清单,理清每个产业的短板在哪里、怎么补,行业库存、产能和市场状况怎么样、怎么办。在产业梳理的基础上,采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分类指导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支持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的龙头企业加快做大做强;支持一批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的高成长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培育一批“单打冠军”“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支持一批现代服务业企业和现代特色农业企业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支持一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保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扶贫攻坚等短板项目加快建设……


投资,是稳增长的“压仓之石”“驾辕之马”。

“今年,我们紧盯福州新区、旧屋区改造、交通、能源、水利、环保、通信等重点领域,正在抓紧策划、储备和对接一批重大项目。”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长杨益民说。

和福州一样,全省各地正全力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关于2016年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明确扩大投资主攻方向,今后一个时期的投资重点将主要是现代农业、市场前景较好的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要在城市公共停车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内涝治理、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教育医疗养老设施以及危旧房改造等方面,再实施一批补短板、惠民生的工程,切实把城镇化的内需潜力释放出来。

实体经济,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根基所在。

来自福建的企业家代表、委员多是从事实业,新大陆、国脉科技、安踏、达利、盼盼、三棵树等一批企业都是专注实业的佼佼者。这些代表、委员们切身体会到年初中央及我省利好政策带来的经济暖风。同时,他们也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激活实体经济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激发整个经济增长动力。

“我们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要千方百计稳住实体经济基本盘。”全国人大代表、莆田市委书记周联清回应说,我们要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对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帮助其解决问题,促使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对盈利能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龙头企业,引导他们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挥企业内生动力。同时,要引导企业向研发和营销两个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

“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代表、委员们牢记在心。大家认为,福建设定目标求实,前进步伐踏实,出台措施实用,干部群众实干,稳增长必将取得更大实效。

福建“十三五”规划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即时 | 2016-03-06 08:37

福建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系列解读2

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

——访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

东南网3月6日报道 福建日报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福建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求,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我省‘十三五’发展要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突破。”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解读《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时表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的关键所在,要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健全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科学灵活人才体系,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要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

五指成拳

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深入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品牌企业和十亿级品牌产品,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产业转型升级有五大重点任务:

重点任务一: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需要,是用好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难得机遇的迫切要求。

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集聚化。2015年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4%。“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提升这三大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层次,

到2020年产值规模都超过万亿元。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重点突破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技术含量高的上游环节,强化核心器件和创新能力支撑,扭转我省“缺芯少面”局面;要推动石化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推进湄洲湾石化基地、漳州古雷石化基地、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发展,力争到2020年炼油能力达5000万吨、乙烯产能达300万吨、芳烃产能达500万吨;要推动机械装备高端化发展。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比较优势和特色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十三五”要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加快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十三五”时期,我省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技术依托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一代通信系统(含移动互联网)的网络设备、智能天线、智能终端。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新型轻合金材料,发展高性能纤维和无机非金属等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积极开发纳米粉体、石墨烯等材料。新能源产业,重点加快发展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以及再生能源技术、智能电网、微电网技术等的产业化。节能环保产业,重点突破能源高效与梯级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生物和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创新药物品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新品种,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研发和产业化。海洋高新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海

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等,提升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和海水淡化利用设备制造业竞争力。

推进传统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十三五”时期,要推动传统特色产业智能化改造和创新转型,提高产品功效、性能、适用性和竞争力。轻工业重点推进食品工业、制鞋业、造纸业提升发展,打造全球顶尖的休闲运动鞋制造中心。纺织业要发挥化纤、织造、染整、服装、纺机产业链优势,做大做强纺织化纤和服装生产基地。冶金业重点推进不锈钢新材料、铜冶炼及深加工等重大项目,打造中国最大不锈钢产业基地和铜生产研发重要基地。电机电器业重点推广集成制造、高效节能电机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鼓励发展高端产品。建材业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提升石材、建筑陶瓷、汽车玻璃工业发展水平。

重点任务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坚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十三五”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业物联网。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新成效,大力提高生产经营性收入,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扶持建设一批创业园和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科技、营销、金融、保险等服务体系。

重点任务三: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培育物流、金融和旅游三大新兴主导产业,到2020年,物流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超过3000亿元、320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

要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高端化,加快推进物流、金融、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重点发展旅游、健康养老、商贸流通、文化体育和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以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为路径,加快形成符合省情实际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重点任务四:加速发展互联网经济。2015年,全省互联网经济总体规模约13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6000亿元。“十三五”时期,要把发展互联网经济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和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支撑,力争到2020年互联网经济总规模实现倍增。

要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加速网络化进程和智慧化应用,实现处处相连、物物互通、事事网办、业业创新。深入推进信息惠民工程,支持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模式和服务业态;要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重点是壮大电商经济规模,做强软件产业,发展互联网金融,培育VR虚拟现实、移动支付、移动游戏、移动社交等新兴产业,打造千亿级物联网产业集群;要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应用,建设一批全国性大数据云平台。

重点任务五: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要以发展湾区经济为突破口,按照“一带双核六湾多岛”的空间开发布局,促进海洋优势产业规模化,推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力争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力争远洋捕捞产量、产值全国第一。

优化发展现代渔业,重点发展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远洋渔业、设施水产养殖和休闲渔业,培育一批知名海产品品牌,打造现代海洋渔业基地。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能等产业,打造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与海洋文化创意、港口物流、航运服务、涉海金融等,打造现代海洋服务业基地。发展专业船舶、船用机械配套产业和海工装备产业,打造高端临海产业基地。重点实施海洋科技平台、海洋产业园区(基地)、智慧海洋、海洋经济空间拓展和设施渔业示范等重大工程。


三箭齐发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我省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制造业核心技术和工艺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居全国第七位。但是全省科技基础相对薄弱、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较突出。

“十三五”规划中我们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为此,《纲要》围绕打造创新驱动的强劲动力,提出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生态,构建具有福建

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力争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5件。

一要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创建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等一批重大平台,提升“6·18”虚拟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平台,推动中科院、清华大学等来闽设立一批知名研发机构,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等一批重大科技行动,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全面激发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活力,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更多市场导向的创新型企业。

二要强化创新人才保障和机制保障。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通过开展高端人才聚集工程、人才兴企工程、闽台人才交流合作工程、自贸试验区人才建设工程,培养和集聚高端人才。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扩大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高等院校和科研事业单位去行政化,促进科研人才双向自由流动。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三要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营造良好创新生态。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等支撑平台,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发挥各级政策性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源支持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发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尤权代表: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过程

即时 | 2016-03-04 21:35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郑良 涂洪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发动机’,无论是制度变革、还是结构优化,抑或是要素升级,其核心都是创新,创新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动力问题,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所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说。

福建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难点是产业转型升级。尤权说,调研发现,福建企业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现象,大部分发展比较好的企业,都是比较早、主动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实施了产业转型升级;反之,那些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就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一双看起来不起眼的运动鞋,鞋面采用的却是3D打印技术,鞋面看不到任何胶水粘合、针车缝合痕迹,一次成型,节能环保,这样的“创新鞋”正是福建莆田华峰纺织新材料公司赢得市场竞争的底气所在。每年投入科研资金超亿元,在全球拥有超过120人的设计与开发团队,拥有国内外专利50多项,通过创新带动工艺和技术不断升级,华峰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世界前三大著名鞋类运动品牌认证的面料供应商,目前产品订单已排到2017年以后。

华峰是福建一些企业通过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强化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生动事例。尤权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为我们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明了方向,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的跃升;通过改革使供给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供给的质量,关键靠创新。”

尤权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要通过破除各种制度性瓶颈、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走出更多依靠科技、人才为支撑的创新发展新路。

尤权表示,要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福建的民营经济发达,目前89.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要为企业和一切创新主体营造一个好的创新环境,创新是“放”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要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福鼎白茶:延长开发链条 创新营销模式 推进标准建设

即时 | 2016-03-03 07:42

东南网3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国萍 通讯员 龚键荣 雷顺号)作为六大茶类的后起之秀,白茶频频以黑马之姿走俏茶叶市场。去年,中国白茶主产区福鼎市的白茶产量1.04万吨,同比增长33%,涉茶总产值29亿元。

福鼎白茶何以能逆势上扬?

延长开发链条,提升白茶价值

在激烈的茶叶市场竞争中,白茶在全国茶叶产量的占比仅1%,茶包市场被国外品牌近乎垄断,含茶饮料也早已被红茶、绿茶等大众茶类所“承包”。福鼎白茶还能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子吗?

据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茶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陈兴华介绍,过去福鼎茶企多发力白茶深加工,现在随着白茶药理作用和保健功效逐渐被认可,越来越多的茶企投入衍生品研发中。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是较早研发白茶制品的福鼎茶企,公司研发的柚子茶多酚衍生食品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夏秋茶的茶多酚含量高,提取出茶多酚,产值一下翻10多倍。”鼎白茶业总经理王传意说。

福鼎市芳茗茶业有限公司通过与科研院所作技术对接,将虫草与白茶融合,开发出虫草白茶,1公斤售价高达4万元。如今,这新产品已成功打入澳大利亚、我国香港等地市场。

郑源茶业在延伸白茶产业链上也有大手笔。2015年11月,郑源茶业在香港亚太柜台市场挂牌上市,引进1亿多元打造茶食品。目前,该公司将5000亩有机白茶园中的1000亩用作白茶提取物生产,年产量20吨。

“白茶提取物可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每公斤平均价格为1.2万元-1.8万元,这个价格是普通茶叶的几百倍。”福鼎市茶业协会会长林立慈说。

目前,福鼎已有18家企业从事白茶衍生品加工,“清叶白茶”“白茶木糖醇”“白茶益齿片”等平价白茶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超市货架上。


借道微信电商,创新营销模式

与其他成熟茶类相比,白茶知名度还不够高,消费者认可度也有限。基于此,扩大影响、打响品牌就成为福鼎白茶在市场运作中的重要抓手。

近几年,福鼎白茶卖力吆喝,尤其是在频频亮相央视、冠名动车组、组织参展各类茶博会等一系列活动的助推下,“中国白茶之乡”出产的白茶已声名远播。

在2015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福鼎白茶公用品牌价值31.41亿元,名列全国第五,连续六年进入品牌十强。

摆脱了“好茶无人识”的困境,去年福鼎茶企积极应对线下销售疲软问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除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品香、广福、誊达、康来颜等大型白茶企业已在传统电商市场站稳脚跟,以馥益堂、七碗李家、东南月明春、茶众筹等为代表的大学生创业茶企也成功分一杯羹。

据悉,纳入统计口径的福鼎40家茶叶电商企业去年实现网上销售额6000多万元,其中“双十一”当天销售达532万元,几乎占到全年销售额的十分之一。

借势“互联网+”模式,福鼎白茶产业仍在不断创新营销模式,

2015年9月,福鼎民间茶组织“华茶号”公益茶友会发起“茶众筹平台”,以众筹模式实现低风险创业,为茶友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平台。

与传统营销模式不同,茶众筹是先有客户后有项目。通过QQ群、微信朋友圈的吸附效应,再辅以线下公益活动,对白茶爱好者、茶企进行定向传播。目前,该众筹平台已

招募约1000名茶友、茶企、茶叶经营者成为核心成员,各类会员达8万多人。2015年,经由茶众筹平台推荐而达成的各大茶类销售额达1230万元。


推进标准建设,产业迎新机遇

今年初,一个好消息让福鼎白茶企业倍感振奋,历时两年制订的《紧压白茶》推荐性国家标准2月1日正式实施。

紧压白茶(俗称“白茶饼”)易于储存、方便运输,且具备一定的收藏投资价值,但由于国家标准缺位,福鼎当地的紧压白茶企业长期处于无标生产、无序竞争的情况。

“没有‘国标’,紧压白茶的理化指标、包装、运输、贮存缺乏评定标准,就会让企业生产犯难,消费者选购犯愁。福鼎是中国白茶主产区,受影响的程度最大。”陈兴华说。

“这就需要有一标准。”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陆军说,白茶分级国家标准的修订,按“国标”发展茶产业,形成标准化规范模式,势必会给当地茶叶产业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给茶企、茶农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

为提振茶企信心,规范紧压白茶生产,秘书处设在福鼎的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全力投入相关标准制订中。

此前,《白茶》国家标准已于2009年3月实施;《白茶加工技术规范》于2015年3月上报国标委待批;白茶标准分级样品大样于2015年5月出炉。

陈兴华表示,紧压白茶“国标”加入白茶标准“大家园”后,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茶企的生产、加工,让检验机构、质量仲裁人员有更为权威的评判依据。

近年来,在白茶标准体系建设更趋完善的同时,白茶的功能性、生物活性研究屡获突破性进展,这为开发白茶的保健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2月24日,全国茶标委白茶工作组首届五次工作会议暨白茶发展论坛在福鼎举行,多位业内专家学者携最新研究成果,对白茶保健功能作出权威认定,奠定了“白茶可长期保存”写入国标的理论依据。

与会专家强调,相比其他茶类,白茶因加工工艺特点,最大程度保留了鲜叶中的茶多酚、茶氨酸、黄酮、咖啡碱、可溶性糖等风味和营养成分。因此,无论是制成茶叶还是用于食品加工、化妆品生产,都具有良好药理作用与保健功效。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紧压白茶标准的应用,老年份白茶或将成为茶叶收藏市场下一个热点,这有利于福鼎白茶高中产品线布局。

安溪以淘汰落后产能优产业 开启绿色发展模式

即时 | 2016-02-29 07:3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转型升级,路在何方?且看安溪的做法——

“辞旧迎新”,产业绿意盎然

东南网2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吴清远)

春节前夕,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与安溪三安集团合作的LED植物工厂项目以及晶安光电扩建工程、天电光电湖头光电基地等6个项目,先后在安溪湖头光电产业园开工,总投资120亿元。

这是安溪产业“辞旧迎新”、加快转型的又一范例。

近年来,安溪北翼产业重镇湖头镇,先后关停20多家落后和污染严重的钢铁、水泥企业,规划建设1.5万亩的光电产业园,光电产业集群横空出世。安溪县长高向荣说:“安溪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维,开启绿色发展模式,坚决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剩余’的旧产业老产业,培植‘高科技、高品质、高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宽广,发展空间越来越开阔。”

辞旧

退出“高耗能、高污染、高剩余”

石材、水泥、钢铁,曾是安溪的主导行业。在安溪人的心中,这些行业为经济发展作过贡献,但也藏着隐痛,即高耗能、高污染、高剩余。

“退出或压缩老产业,要牺牲近5万个就业岗位和3亿元以上的财税收入,短期内势必影响地方GDP增长。但从长远看,却为培育新兴产业腾出了宝贵空间。”面对一些人的迟疑和摇摆,安溪县领导明确要求,壮士断腕,坚决淘汰、压减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

近年来,安溪率先在全省完成石材行业退出,关停全县742家石材加工企业、73家矿山开采企业,盘整出5000亩工业用地的发展空间。过去,安溪年产水泥380万吨,占泉州市的2/3。到目前,关停全部立窑生产线,小水泥全面淘汰;黏土机砖厂、造纸生产线、矿业落后生产线等,也纷纷被淘汰……


截至目前,安溪淘汰拆除的小钢铁、小水泥、石材等企业,没有一家死灰复燃。

采访时,记者驱车行驶在官桥镇的铁峰山下,道路两侧的树木枝繁叶茂,摇下车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山上,一个个采石坑里,一丛丛树苗茁壮成长。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遍布着石材开采遗留下来的块块“疮疤”。

“随着石材厂的叫停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的实施,采山之痛、污染之源已成为历史。”县委副书记刘林霜介绍,县里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将包括铁峰山在内的官桥龙门饰用花岗岩矿打包申报,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同意和立项,被列入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盘子。

来到技改后的三安钢铁公司生产区,记者没有听到印象中钢铁厂的轰鸣噪音,没有闻到刺鼻的气味。在回收车间,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管道几乎占据大半个车间。工程师汤聪告诉记者,这些管道是高科技碳素环保回收装置,用于吸收废气、废水、废渣。炼钢所需的电力,也都是通过这些循环技术自给自足。

“环保技术改造总投入超过4亿元,但是,依靠‘三废’收获的效益每年超过6000万元,实现了绿色突围。”汤聪告诉记者,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三安公司走内生集约化环保转型之路。在钢铁业产能过剩、利润大幅下滑的大背景下,公司去年仍纳税2.09亿元,实现利润7000多万元。

迎新

培植“高科技、高品质、高竞争力”

“淘汰‘老三高’后,要重获供给侧优势,大力发展‘新三高’,即高科技、高品质、高竞争力产业。”高向荣说。

在南翼新城,5年前,这里聚集了40多家石材加工厂,晴天石粉飞扬,雨天道路泥泞。现在,这片区域是全省最大、产业链最完整、设施配套最全的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弘桥智谷电商园。

“安溪有产业基础和电商氛围,政府政策也很优惠。”厦门弘桥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强介绍说,电商园总规划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目前,已投入4亿多元,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占地400亩;240多家企业及网店入驻,日均发货量达5万多单,日交易额410多万元。


除了“腾笼换鸟”,安溪还抢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去年初,EC产业园开始运营。这个华东华南最大的数据中心,前身却是一片石材加工厂。据了解,EC产业园拥有国际最高T4等级的高可用数据中心,已形成以云计算、数字媒体、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目前,产业园已承接泉州“金保工程”及金融数据系统等业务,苏州广和、厦门航空、省电子信息集团、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等一批企业入驻,引入南昌水利运营国际商务酒店并合作建设龙门国际数字影城。到2020年,该产业园将建成5个以上行业应用“云服务”公共平台,成为“泉州制造2025”的技术支撑、海西最大的工业制造“云服务”中心。

同时,安溪与厦门携手打造“飞地经济”模式,在石材重镇官桥镇共建13平方公里的经济合作区,开辟出思明园、湖里园。目前,完成21.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8家企业落地,厦门鹭燕集团等20多家企业近期将入驻。

同样的精彩,还在曾经的钢铁、水泥等工业重镇湖头上演。2011年9月,安溪成功引进国内规模最大的光电企业——三安光电。

围绕三安光电这一龙头,安溪上伸下延,拉长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湖头镇党委书记林志煌告诉记者,目前3家上市公司、近20家光电企业集聚湖头,去年完成产值50多亿元,纳税2.5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可达300亿元,纳税10亿元。

“‘辞旧迎新’,就是要让传统产业更新,让新兴产业更大,让优势产业更强,让创新创业活力更足,以构建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高向荣说。

记者手记>>>

以淘汰落后产能优产业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钢铁、水泥、石材业曾经占据产业半壁江山的山区县安溪,主动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淘汰落后产能,寻求发展新路。

虽然那些旧的产业企业在淘汰中未免带来阵痛,但在采访中,记者没有听到抱怨,没有看到等待,体会到的是一往无前的信心、勇气。一批水平高、效益好、辐射作用大的绿色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撑起了新的一片蓝天。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光电,五大园区……转型之后的新安溪,让人眼前一亮。这种以淘汰落后产能调优产业结构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

嘉泰数控,跟着市场动

即时 | 2016-02-28 08:07

东南网2月2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林剑波)

“市场在不断变动,企业也要跟着动。”近日,在位于泉州洛江区的嘉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亚帅说,“这样才能契合需求,不会导致供需错配,实现要素的最优化配置。”

嘉泰数控是一家在数控机床领域起步较早的民营企业,专业从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涵盖机械加工的多个方面,面向航天航空、汽车、医疗器械、五金及工装模具等,向客户提供高速精密CNC加工中心机为主的各类高端智能数控装备。

它,如何跟着市场动?

发力供给侧,优化产品结构

上世纪末,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自动化的出现,传统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机械制造受到市场冲击。

为此,苏亚帅及时进行调整,走访、参观了国内多个先进的机械制造地区,决定开发数控机床。不久后,公司开始出产三轴数控机床。2004年,嘉泰数控又开始接触五轴数控机床。

经过10年持续探索,该公司生产的五轴数控机床实现了高速化与高精度,拥有多项专利。

“目前,国内尚无此类产品。”苏亚帅说,“其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售价约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可替代进口。”

据了解,五轴数控机床产品是纯国产,具有整体刚性强、热稳定性好等差异化特点,适用于复杂曲面如叶轮、汽车增压器的精密加工,可在无须停机的情况下,进行工件的拆卸、装夹及刀具交换,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人力。2014年下半年,比亚迪从嘉泰购入500台(套)五轴数控机床,这一单,价值1亿多元。

“2015年,机床行业也面临困局,但嘉泰数控的销售额却增长了20%。”苏亚帅说,“关键就是从供给侧发力,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对设备的需求不断提高。于是,嘉泰数控又在去年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钻攻中心、雕铣机、智能玻璃加工机等国产化设备。其中,在嘉泰数控TL510高速钻攻中心,用于加工手机外壳等3C产品的数控机床从这里“走起”,被运往广东等地的手机生产企业,进入苹果、三星等品牌手机的生产线。

目前,嘉泰数控拥有8大系列、300多种产品,客户不乏比亚迪、通达集团、正兴车轮等知名企业。

自主创新,跟踪市场搞研发

“产品推陈出新,不是简单的更新,而是融入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苏亚帅说,嘉泰数控多年来不惜成本投入资金创新生产技术,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

去年初,泉州确定“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三个一千”工作目标,即一千台机器人、一千台3C钻攻中心和一千套“数控一代”装备的推广和应用。其中,“一千台3C钻攻中心”就是以嘉泰为核心,建设3C钻攻中心示范生产线。

该公司正在研发的两条智能生产线,用高速钻攻中心配上机械手,并增加云端管理、在线检测等功能。

“智能生产线最大的亮点是,凭借内置传感器和移动互联网,机器好像戴上了智能手环,生产多少零件、耗时多长、故障率多少等,数据都回传到云端平台,方便企业及时改善流程。”苏亚帅说。

“嘉泰数控能够占据机床市场高地,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靠的就是坚持自主创新、国产化,跟踪市场搞研发,对每一分用于研发的钱都负责到底。”苏亚帅说。

近20年来,嘉泰数控已掌握7个系列数控产品的量产能力,其中高速钻攻机、五轴机床、龙门加工中心等3个系列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缺乏产业人才,自己来培育

先进核心技术有了,可眼下最让苏亚帅头疼的是,五轴联动加工技术虽然发展迅猛,但相应的技术人才却日趋紧张。

业内专家表示,现在五轴机床面临着技术大于应用的问题,迫切需求五轴技术的编程、操作、维护维修方面的人才。同时,各大高校及职业院校有关数控技术及数控加工的教学及实训课程,较少涉及五轴联动的内容,相关的教材也不多见,不利于国产五轴数控设备的研制和应用。

为了推进五轴数控技术,促进产业人才培养,去年,嘉泰数控与厦门理工学院合作成立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开办五轴联动机床应用技术的培训班,简称“五轴班”,双方各设教学点。其中,厦门理工学院教学点负责3D建模课程等基础知识的培训、机器实操的培训,嘉泰数控教学点负责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结构、调试、检测方面培训,着重培训学员的机床检修与保养能力。

为了满足机床市场高端产品需求,嘉泰数控聘请机床领域高端人才,为创新研发打造坚强后盾。去年底,嘉泰数控邀请中车、沈飞、哈飞的技术专家,加紧编制五轴数控机床的应用、维修、开发等三个系列教材。“这三本书一旦面世,整个行业的人才培养就有了系统化理论基础。”苏亚帅说,另外,嘉泰数控还专门成立分公司,与台湾业界合作共办“嘉泰学院”,为高校提供优惠的教学用机,帮助培训用户和高校教师队伍。

泉州“三维度”推动供给侧改革

即时 | 2016-02-27 07:44

加快制造业转型,催生新增长点——

泉州“三维度”推动供给侧改革

东南网2月2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何金)

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泉州进入经济转型窗口期和新旧动力转换期。泉州提出,接下来,要“三维度”推动供给侧改革,继续加快催生新经济增长点,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海丝先行区建设,打好这场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战。

技术业态创新成为经济新引擎

新春伊始,记者来到化纤龙头企业晋江百宏公司的生产车间。与印象中纺织车间工人忙碌的场景不同,这里只有一台台自动化设备在运转,操作室内几名员工正在电脑前操作。这样一条纱锭自动包装线,一年能节省员工50人,为企业节省员工成本250万元。

记者从泉州发改委获悉,今年起,泉州将推进新一轮技改、“机器换工”等转型行动,策划实施一批关键设备智能化改造项目,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0个以上,确保完成年度技改投资800亿元以上;落实新一轮智能装备应用推广计划,新建15个以上示范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在用智能装备武装传统制造业的同时,泉州将乘势培育壮大智能装备产业,建好洛江、晋江、南安等智能装备产业园区。

除了装备产业,泉州还加快其他新产业的布局。春节过后,莲花汽车、中化乙烯、国乔石化、中海油服、晶安光电等龙头项目全面展开,高端设备、石油化工和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将强势崛起。

面对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之势,今年泉州将打造“泉州购”“泉商汇”“泉智汇”“泉州仓”四大平台,尤其要做大做强“泉州购”综合大平台,依托异地商会,探索布局“泉州购”全国网络,打造互联网供销大军。

在旅游业方面,充分借助文化的力量,市县区联手推进资源整合,着手组建国有文旅集团,引进专业运营商,推动文化、宗教与旅游融合发展。

同时,培育壮大“双创”空间,鼓励并逐步规范和支持众创、众包、众扶和众筹,加快发现、支持和孵化真正有市场价值的创业创新项目。


兼并重组成为盘活不良资产利器

2月16日-17日,泉州市政府专门举办了一场企业兼并重组和破产重整的实务培训班,政府机关、银行界、人民法院、企业界等各方代表人士共数百人参加。作为泉州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宗企业重整案和我省首宗H股公司重组成功案,泉州诺奇公司的“重生”经验在培训中获得推广,成为今后可借鉴的样本,为陷入困境的一些企业提供了重组新思路。

推广债务重组的“诺奇经验”,是当下泉州推进企业化解债务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泉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一年,泉州将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打造百亿企业、巨型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融入产业生态链,围绕大企业开展配套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根据省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措施》,泉州将抓紧研究政府介入参与企业兼并重组的途径和方法,提出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抓紧设立并购投资基金,明确财税奖励细则,集中推动百家企业重整重组,依法依规督促部分深陷资金链、债务链、担保链、欠薪等问题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出让、转行、并购、重整等,整合盘活不良资产。

下一步,泉州将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具体措施。以传统产业为主攻方向,在“资源盘活型”“瘦身强体型”“强强联合型”“上下延伸型”“植入外脑型”等方面,总结推广成功案例,推动更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

“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泉州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泉州将着手摸底筛选若干试点,并做好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抓紧生成几个兼并重组的成功案例。

海丝先行区成为民企国际化推手

去年以来,众多泉州民营企业布局“一带一路”明显提速,泉州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达130亿美元,赴丝路沿线国家投资2.73亿美元,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靓丽数据的背后,是泉州加快海丝先行区建设。去年出台的《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这为泉州开展相关工作注入强劲动力,也成为民企国际化的重要推手。

作为历史上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古城刺桐港)曾经出现过“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盛景。虽已时过境迁,但是,泉州一直重视对海上丝绸之路地位与作用的传承,敞开胸怀,拥抱海丝沿线地区的新朋老友,打造新时代对外交流的桥头堡。

政策推动下,去年以来,数百家泉州企业加入了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步伐,采取了产品销售、赴该区域办厂、原料采购等众多形式。

“泉州民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将丝路国家的原材料引进来,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将性价比高的泉州制造输出去,化解过剩产能。”泉州总商会副主席蒋细宗对记者说。

新的一年,为加快海丝先行区开放合作,泉州将继续主动呼应“一带一路”建设愿景,认真实施海丝先行区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率先突破97个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早期收获项目,借势推动合适产能走出去。

如,继续组织开展品牌“境外行”“海丝行”系列活动,积极打造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提高自主品牌出口比重;建好用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秘书处,在贸易壁垒、商事调解、跨国投资、产业转移等方面开辟对话渠道;构建境外投资综合服务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到泉籍华人华侨集中地区,建立产业专区、营销中心和跨境电商配送中心等,加快推动民营企业国际化。

厦大发布报告:推进供给侧改革 适应需求结构升级转换

即时 | 2016-02-26 09:39

东南网2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世雄 通讯员 李静 崔庆炜)25日上午,厦门大学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在京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16年春季报告》,公布今明两年共八个季度的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及相关政策模拟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课题组认为,今明两年,在投资减速的压力下,中国经济增长将持续减速,但增速下降的幅度会有所减缓,有望逐步趋稳,中国经济陷入全面通缩的风险相对较小。课题组建议,通过综合运用“加减组合拳”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政,以适应中国需求结构升级转换的需要。

这是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的第二十次预测结果发布。该项研究基于厦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研制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进行,是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

 

松霖家居:“一件极品”数十万粉丝 致力走在创新前沿

即时 | 2016-02-26 07:39

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产品供给还是服务供给,松霖都致力走在创新前沿,变革商业模式

“一件极品”,数十万粉丝

东南网2月26日讯(福建日报 林泽贵 林世雄 林晓蕾)22日,松霖家居“一件极品”又推三件新品——淋浴音乐角篮、个人护理电器架、鞋凳。其中,淋浴音乐角篮独创带推拉门的Music-box,不仅可防止水花溅入,妥善保管手机、手表,更保证手机在盒内的播放音质通透自然,让人在沐浴时享受清晰的手机音乐,且保持手机通话顺畅。跟此前几次发布的新品一样,三件新品一开售,立马售罄。

“一件极品”,是松霖集团在“互联网+”时代对产品供给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重构。它站在用户的角度,把每种产品做到最好,以接近成本甚至是免费的方式来卖。这种创新,创造新的需求,并让产品自行传播,用户变成了粉丝。如今,松霖“一件极品”已发布32件产品,粉丝数量成倍增长。

松霖的转型,让人看到供给侧改革的巨大潜力。

两道考题

1993年,松霖集团创立于厦门,从卫厨行业起家,很快成为行业龙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传统制造业上仍遥遥领先的松霖,也在思考和探索转型。

“在‘互联网+’时代,99%的产品和99%的服务,需要重新定义和发明。”集团董事长周华松说。

2015年,松霖家居公司成立及其打造“一件极品”产品理念,让人看到了松霖的另一种转型探索,被业内认为将颠覆传统的家居业。

“传统意义的产品,不是物好价高,就是物差价低。”松霖家居副总经理粘本明分析说,在国内综合家居建材领域,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低劣产品大量生产,同时大量企业库存居高不下,末端销售不仅困难,毛利也极其低下;相反,高端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价格也是国内品牌的数倍。而从消费者方面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已产生一大批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群体,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有强烈的高要求,但对国内品牌的信任度却较低。

能否让更多用户花更少的钱,拥有更好产品?

松霖给自己出了两道考题:松霖能否做更好的产品?松霖能否保持价格的合理?


模式颠覆

坚持技术创新的松霖集团,本来就有“做更好的产品”的优势。目前,集团拥有近3000项专利技术,揽获包括素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奖以及iF设计奖等超过90个国际国内顶级工业设计大奖。如今,松霖家居坚持“一件极品”的产品理念,就是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寻找消费者的痛点,把每个产品做到最好。

比如书柜,就只生产松霖极品书柜一种。而为了寻找用户对书柜的痛点,松霖要做N个模式跟体验,整个流程可能非常长,由少部分人的体验到更多的人体验,到功能模型的量化体验,由原来的工程模式导入真正的用户模式,而不是像传统做产品唯设计家为主导。最后,“极品书柜”通过配备的书盒让人精准分类书籍,还能让可视的书封面随时提醒人看书,精准契合大部分书柜消费者的需求,深受欢迎。

“不仅要生产更好的产品,还要考虑怎么让消费者消费得起。”粘本明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消除干扰用户与产品直接互动的任何无效组织,以最透明的价格给到用户。

“互联网+”提供了这种可能。粘本明认为,过去卖5000元左右的卫浴出水终端产品,很快将只卖几百元,盈利模式将从“高价少量”的价格型向“平价巨量”的数量型盈利转变,这只有通过互联网营销才能实现。通过互联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所有的中间障碍完全消除,传统品牌的高成本被完全颠覆,松霖才能以接近成本乃至免费的模式把核心技术分享给所有用户。

通过唯创新、唯设计、唯品质和合理的成本定价,松霖的“一件极品”大大超越用户的期望。不到一年,粉丝达到数十万。

“当一家企业拥有巨量忠实的粉丝之后,不可预见的各种商业模式将爆炸式衍生出来。”周华松满怀信心。

场景构建

在找到两道考题的解答思路后,松霖家居接下来考虑的是:身为一家互联网化的家居公司,如何构建更好地跟用户互动的场景?

22日,在松霖家居厦门体验中心,“松粉”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夜。去年11月28日开业的厦门体验中心,是松霖家居设立的首个体验中心,由松霖联合新浪网厦门发起的“就这一个”松霖·生活家社群同步启动。设立体验中心,是松霖家居为破除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壁垒,让企业与用户直接对话的进一步探索。

粘本明告诉记者,松霖家居在IT技术的支撑下,回归以产品为核心载体,将做到传播口碑化、营销场景化、渠道多元化,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快速迭代。除了线上松霖商城外,松霖家居在2016年将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建立16个线下体验中心,提升用户的场景化体验。

“未来任何品牌和客户必须是全方位、零距离的沟通、对话和信息分享。”周华松说,今年松霖已建立起研发、设计、整个供应链、产品以及用户的体验等全方位、零距离的对接与分享。未来,松霖会在全国设定50-100家体验中心,提升“三位一体”品牌,即从产品到线上商城,再到线下体验中心,都在全方位的闭环之下形成完整的用户体验。

“核心技术和创意创新,是松霖充满活力的法宝。”粘本明说,无论是产品供给,还是服务供给,松霖都致力走在创新前沿。

1  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