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泉州:聘任千名“乡愁河长” 守护一江碧水

2023-06-11 10:19: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作者:李向娟

探索河湖保护治理,泉州市创新机制,聘任千名“乡愁河长”

守护一江碧水……

金谷溪岸艺术园成为“网红打卡点”。黄东华 摄

东南网6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黄如莹 苏福彬)水系是一座城市的灵气所在,更是“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守护好我们的“乡愁”?泉州市创新推出“乡愁河长”机制,聘任千名“乡愁河长”,一起参与到基层治水护水中。近日,记者深入泉州多地探寻“乡愁河长”的运作机制。

乡贤出力,治水护水

金谷溪,福建晋江西溪的安溪段支流,穿山过岭,一路跋涉,流淌了千百年。

初夏,正是戏水游玩的最好时节。走进位于安溪县金谷镇金谷村的金谷溪岸艺术园,记者见到,这里的叠石与潺潺流水相映成趣,岸边艺术长廊、戏台、步行道等,古色古香,游客如织。孩子们把这里当作“游乐场”,大人们则把茶桌搬到溪流中央石头上,品茗赏景,引来一大批自媒体拍摄。

目前,金谷溪岸艺术园已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成为“网红打卡地”,并入选福建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

很难想象,金谷溪岸艺术园曾经是污水直排、废物丢弃之处。经过长期整治,金谷溪重现碧水美景。它的“蝶变”与金谷村的一位重要乡贤、著名雕塑艺术家、泉州市首位“乡愁河长”陈文令分不开。

为了河清岸绿,去年底,泉州市河长办携手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慈善总会联合建立“乡愁河长”制度,聘任包括陈文令在内的企业家、社会名流、文化名人等千名“乡愁河长”。

作为全国著名侨乡,泉州旅居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达950多万人,占福建省华侨总数的60%。

“‘乡愁河长’,就是要通过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激发乡愁情怀,鼓励华侨乡贤主动参与家乡幸福河湖建设,当好治水护水的‘有心人’‘带头人’。”泉州市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陈文令看来,乡愁就是一种故乡之爱。“金谷溪是我的母亲河,它滋养了我的艺术灵性。”陈文令说,离开故乡快40年了,为家乡做点事,是他当“乡愁河长”的初衷。

陈文令说,经过多年的整治,金谷溪变干净变美了,但更要把溪流管控到位,植入艺术元素,让村民们能够亲水、亲绿、亲众生。于是,他自掏腰包,投资1000多万元倾心打造溪岸艺术园。

溪岸艺术园取材“石跳钉”、溪流、雕塑等人文及自然元素,创造与“乡愁”“乡建”融合共生的乡村艺术公园。

在陈文令的带动下,安溪县将在现有的沿河湖公园建设10座各具特色的河湖长制主题公园。目前,安溪河湖生态持续向优向好,全县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或优于国家Ⅲ类标准。

化解水事纠纷、不定期巡河巡湖、大力宣传河湖保护治理……眼下,在泉州,活跃在各县(市、区)的千名“乡愁河长”,主动担起治水护水责任,形成一股火热的河湖管护热潮。

“五个一”,齐抓共治

“乡愁河长”是泉州市继探索设立企业河长、老人河长等民间河长队伍后的又一次创新,也是推动河湖治理保护从“政府治”向“全民治”转变的一次重要尝试。

守护一湾清水,留住点滴乡愁。行走在永春县桃溪两岸,记者见到,这里碧水清波,两岸含秀吐绿。

永春余光中文学馆馆长周梁泉是桃溪的河长。自去年底加入“乡愁河长”队伍以来,周梁泉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桃溪沿岸走两圈。

“看看桃溪水面干不干净,河道周边有没有乱搭乱建,河道内有没有网鱼电鱼的……”周梁泉说,除了这些工作,他还会借助文学馆的研学活动,向小游客介绍桃溪的治理与水“乡愁”。

“乡愁不仅是一种思乡情愫,更是故园的山水记忆。保护河流,就是守护乡愁。”周梁泉希望以文化传播者之力,用心讲好乡愁与护水的故事,践行家乡河守护人的职责。为了护水,周梁泉干脆把微信名改为“好水”,记录“乡愁河长”的工作日常,还参与创作“乡愁河长”一台戏,让河湖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在周梁泉的推动下,伟骏(永春)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在桃溪之畔捐建光中诗园。如今,光中诗园的沿岸,已从过去的“脏乱差”变为一座可亲可玩的溪岸生态公园。

与周梁泉一样,来自惠安县的“乡愁河长”林闻绿,自编自排南音、快板等,走进村庄、校园,宣传爱河、护河,寓教于乐,通俗易懂接地气。

如何推动“乡愁河长”落地见效?泉州市提出,“建设一批工作室、建立一套制度、打造一批主题公园、编排一台剧目、创新一批示范点”等“五个一”模式,从“制度”上健全保障,从“情怀”上积极引导,稳步推进“乡愁河长”机制。如今,受聘的千名“乡愁河长”,发挥所长,开展巡河调研、宣传监督、协调化解水事纠纷,参与到河湖治理中……

如今,守护好碧水清流,泉州市已凝聚起一股乡贤护河治水新力量,参与到幸福河湖共建中。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