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绿色转型”,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当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利好:福建山好水好空气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生态优势有利于加快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为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发展,我省民营经济可以大有作为。 “在加快‘绿色转型’方面,我们提出,一是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二是加强生态工业园规划与建设;三是制定有效的产业绿色发展保障措施。”郭铁民教授认为,当前,我省首先要把生态工业园区搞好,做出示范。“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起步展开,国家环保部公布的通过验收批准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有20家,我省应当把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好。同时,应鼓励福建民营企业‘抱团’转型,与所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研究、开发和建设‘社区友好型’生态工业园区。此外,为保护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我省还应从严控制高污染产业,实施更加严厉的污染排放标准。” 为应对民营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本挑战,郭教授建议可以从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有效引进省内外人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入手。当前,应该更好更快地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推进民营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深度对接。他说:“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保证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除了推动民间资本对职业技术教育投资外,更重要的是落实学校与企业‘理实合一’的战略合作关系,以‘零距离’办学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本地区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储备人才,逐渐形成稳定、成熟的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供给模式,有效克服由于外地技术工人迁移而造成的发展障碍。” 郭教授说:“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人力资本主要来源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但办教育是要投入的,我省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应当有新的突破,首先要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
相关阅读:
- [ 09-04]福建以“系统工程”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 [ 08-08]福建省财政厅提出七项措施力促下半年经济稳定发展
- [ 07-30]福建:生态经济向绿色要效益
- [ 07-25]央企舞龙头 福建上演转型好戏
- [ 07-24]福建企业家:“政府想在前头,给了我们信心”
- [ 07-19]福建经济“稳中求进” 优化预期需强调三大举措
- [ 07-15]福建:稳中求进打造经济“升级版”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