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福建造福工程走过二十年:造就一番新天地 福到农家感党恩

2014-05-29 08:19: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晓夏  
分享到:

泰宁县搬迁户居住的优美环境。

闽东开先河,造福工程让一部分人短期内摆脱贫困,是一项“消除绝对贫困”的有益探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省委出台各项扶贫政策。闽东大地,人们在奋力摆脱贫困。到1988年底,全区脱贫率已达87.3%。然而,对“山高坡陡石头多,居住分散村庄多,基础薄弱灾害多”的闽东地区,处在恶劣环境中的一部分人脱贫则难上加难——

1987年9月11日,受当年12号台风影响,蕉城区九都镇九仙村顷刻间山洪暴发,整个村庄被夷为平地。人们眼睁睁地看着依靠扶贫刚刚起步的这一村庄又陷入困境。专家勘测后建议:这里的土层是公元前300年前的堆积物,结构不稳定,最好举村搬迁。

与九仙村类似的村庄还很多。这些村庄基本为“七无”(无自来水、无电灯、无公路、无广播、无医疗卫生所、无学校、无供销社),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对于这些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特困村和村里的特困户来说,政府的救济只能维持他们最简单的生活,无法根本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年年扶贫年年贫,年年救济年年救”。

曾有一名群众发出这样感慨:“不是我们不勤劳,也不是党的政策不好,实在是这里种地不长粮,海没鱼捞呀……”这话发人深思。

闽东也试图从改变基础设施入手,把公路向深山延伸,将电网铺向人迹罕见的海岛,企望降低其迈出贫困的门槛,但对于极其分散的千余个自然村,建起公路网、电网那得花多少钱?这不现实,只能另找出路。

当时,闽东几任领导,一任接一任地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搬迁”成为一个很好的出路。早在1985年扶贫工作刚起步时,闽东就开始对一些偏远地方的受灾户实施“救灾搬迁”工程,迁出的群众较快地脱了贫。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期间,经常深入灾区,走访偏远山区、海岛的乡村,继续探索闽东脱贫致富的路子。他强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发展闽东。从上世纪80年代末,闽东开始对“七无”村以及一些贫困村、受灾村和草房村(户)进行搬迁。到1993年,全区已有76个村1289户6235人完成了搬迁。

“断穷根我离旧屋,奔富路党引新途”。搬迁后的群众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1987年人均收入才130元、人均口粮不足200公斤的福安市溪潭乡马山村,搬入公路边的新村后,1992年全村种植生姜100多亩,加工出口新加坡,大部分村民仅生姜一项年收入就达6000多元,很快脱了贫,告别了年年领救济款的日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