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1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高楼是越建越高了,但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疏远了”、“社区治理至关重要,其关键是要打造独具特色、引以为傲的街区文化”、“居民进进出出,微笑是最美的问候”…… 15日下午,两岸社区工作者、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代表会聚厦门,分享经验和成果,共同探讨社区治理新办法、新理念、新体制。 政府角色: 从“婆婆”变身“保姆” 以往,社区居委会承担着繁重的行政任务,无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对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毛丹认为,当前的社区治理问题,政府要减轻居委会的行政负担,使其从主导者转向协调组织者,而社区居民需要加速变身为主动建设者。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认为,社区的发展最终需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与人的感情交融。 未来的社区治理,政府部门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蒋昆生指出,今后在社区治理的初期,要发挥居委会的组织协调作用,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热情,整合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多元化参与,共同推动社区治理。之后随着社区治理日趋成熟,专业性的社会组织就要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居民角色: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在毛丹教授看来,居民是社区的主人。因此,现代的社区治理模式实际上就是以社区为核心,整合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资源,发动居民共同推动社区建设。 在昨日两岸嘉宾参观的厦门金安社区,目前注册登记的社区志愿者有1286人,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在这里,金安社区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开设“救急难”服务窗口,实行预约服务、周六错时服务,专门开展“便民服务日”为居民提供帮扶、咨询、办证、就业等均等化服务。对于困难群体,金安社区建立了厦门首家“邻里互助中心”。这里的慈善驿站、健康加油站、志愿者工作站,让社区居民邻里守望,互帮互助,解了燃眉之急,增进了邻里情。 最近厦门兴隆社区推出了手机APP,社区的居民只要通过二维码扫描加入平台,成为会员,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社区活动动态,参与互动交流,实现网上投票、评议等,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 社区魅力: 打造独特的社区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治理要实现各具特色,让居民有归属感,挖掘不同的社区文化无疑是个关键。台湾“中正大学”社会福利学系主任吴明儒指出:“每个社区营造时,特别要关注它本身的文化方面。”要把社区的搬迁发展历史、传统记忆、周边文物等,演绎成社区故事,运用新形式展现给居民,唤醒集体记忆,形成对社区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台中市副市长蔡炳坤看来,社区治理的关键是要打造独具特色、引以为傲的街区文化。台中市用说故事的策展方式,把城市里的10个街区独特的创意生活特质,布置成艺文与创意的角落,注入文化元素,发掘老房子的美好,呈现街区的多元化。 台北中山区剑潭里里长毕无量介绍说,剑潭里不仅在“绿化美化”、“节水节电”费尽心思,更是通过“落叶堆肥”、“果皮制酵素”等社区产品的销售获得社区治理基金,从而开展文化服务。比如中秋节自制月饼,发给社区老人;春节搞团拜,促邻里和睦等。 记者手记 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两岸一家亲,根基在民众,动力在基层,依托在社区。 第六届海峡论坛首设两岸社区治理论坛,与会的两岸专家、社区工作者为此纷纷点赞。参会的一位台湾专业人士说:“以往,两岸主要探讨经贸、文化方面的合作,如今扩展到探讨两岸社区治理问题,一起为提升民众幸福感出谋献策,具有特别的意义。” 本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迎来了两岸的基层村里长,还有社区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他们面对面交流,积极互动,分享经验和成果,希冀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不仅增进了两岸民众之间的友谊,也升腾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台湾在社区营造方面比大陆起步早,有许多社区治理经验可资借鉴。一位台湾的与会嘉宾说:“台湾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社区中相对富裕人群对于公共事务的热情,社区的基本原则应是‘自助’和‘人助’,激发社区居民的自主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动性。”又比如,台湾的志工服务很盛行,一大批充满爱心与热情的志工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奉献才智。台中市副市长蔡炳坤称:“台湾的社区自助服务理念已走到了前面,以前人们常说,等我退休了就去当志工,而现在大家更多的是说,我下班有空就去当志工。” 坐而论道,起而行。相信不久的将来,两岸社区会有越来越多的合作单位共建、结对,建立常态化的联系交流机制,共同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居民活动,一起为民众的幸福努力。 |
相关阅读:
- [ 06-15]台中市副市长蔡炳坤:政府服务一定要感动民众
- [ 06-15]首届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开幕 两岸交流社区治理经验
- [ 06-13]罗源社区“四点半”学校受欢迎 解家长后顾之忧
- [ 06-12]厦门厦港街道“创新帮扶模式”:感召吸毒人员回归社会
- [ 06-06]福州拟聘47名村(社区)主干享有事业编制 正公示
- [ 05-26]网上网下“种”愿望树 爱心人士帮孩子实现愿望
- [ 05-15]榕18社区将推广健康小屋 可检测9个项目费用全免
- [ 05-14]“摆渡人”司法协理员的乐与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