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文化 > 正文

连城收藏热:在回味往事中升温

2014-09-09 09:29: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获全国金奖的根雕“领头羊”,收藏市场中根雕的升值属于慢热型。

藏品中的原乡记忆

连城根雕艺术始于宋末元初,在这个林区县,许多不引人注目,待抛弃或烧掉的乔灌木及竹、藤等废根,因经代代巧匠精心雕刻而“化腐朽为神奇”。今天,当地一些稍有门面的店铺,总要摆上几件根雕,店里人跟你泡茶拉呱,也能讲出根雕制作“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道道。

今年48岁的江道荣矮壮敦实,面方肤黑,不像位“大师”,但人不可貎相,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过由他创作,也是唯一代表福建入选的两件根雕作品,其中的《孔子》以天然枣木树瘤为材料,按天然纹理稍加雕琢,圣人形象就出来了,原有的根气、根味和根韵也留住了。“忌雕琢痕迹过重,太过逼真则为匠气”,江道荣的制作过程颇能说明连城根雕的这个传统。

上世纪90年代初,连城根雕3因台湾商人追捧而价格抬高,江道荣大致上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搞根雕。20年了,可否赚个钵满盆满?他憨憨地说:“前些年一年可雕个七八十件,挣个三四十万,现在一年只能雕个七八件喽。”虽然张超忠等人在旁笑他“藏富”,但这番表白也透露个实情:根雕固然不存在“赝品”一说,但在收藏市场中的升值属于慢热型,不会红极一时,也不会跌落千丈。

逛逛冠豸山脚下的步行街,日渐增多的古玩店俨然也成了当地的形象代言,里头的匾额楹联、古家具、古籍善本、古雕版到契据、票证,乃至反映民间信仰、婚嫁寿辰的民俗文物,不一而足,几乎涵盖整个客家人的文化习俗。

“四堡手工银艺发达,这与当地民俗、服饰密切相关。”作为当地收藏业的年轻一代,罗淑卿说往事值得回味:过去以“耳大如轮,眼大有神”为美,妇女喜欢戴一副耳坠;女子“于归”、小孩“过周”,打扮讲究“金装银饰”……在这位客家妹眼中,四堡古装样式奇特,顽强地保存着中华古代服饰传统,展示了客家先民精致生活的一面。这些藏品体现了连城民俗文化的精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