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文化 > 正文

南安高甲戏:走出涅槃重生路

2015-05-26 11:15:57 王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大幕拉开前,家丁丑角还抓紧提炼剧情

2

没落:个人承包 高甲戏风光不再

这样的辉煌一直持续到2000年。当年4月,在相关部门的决定下,尝试对剧团进行改革,实行个人承包。

“当时也是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对国有剧团进行改革。”王连福告诉记者,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事实证明,将国有剧团承包给社会人员的改革是失败的。

剧团实行个人承包后,由于只看重经济效益,不再注重原创剧目,只是单纯地迎合市场。这让张芳颂为首的一批老艺术家心灰意冷。此后,一批优秀的老演员纷纷出走,有的改投其他民间剧团,有的干脆转行。

没了优秀演员,没了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名存实亡。作为高甲戏的发祥地,在南安从来都不缺高甲戏表演的剧团,但大多是民营小剧团,与国办剧团相比,不仅规模上有差距,在剧目的原创力与演出水准上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唯一的国办剧团被承包后,南安高甲戏十多年来再没出现在各大文艺汇演的舞台上,可以说完全淡出了文艺界。

由于演出质量和场次都缩水了,这也让剧团原有的一批热心观众流失不少。2008年,个人承包虽然终止,但南安高甲戏依旧沉寂。真正让南安有关部门再次下决心改革剧团的是,这段时期,南安“戏曲之乡”的“帽子”被摘掉了。

为让南安高甲戏重现活力,2012年下半年开始,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南安市决定对高甲戏剧团进行企业化改制—成立公司,让演员来当股东,增强他们创作和演出的积极性。给演员设置保底收入,解决后顾之忧,并划拨专项资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