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南靖爱和素食餐厅:每天5元,供养一位贫弱者

2016-11-11 10:08:35 张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老人正在免费餐厅领取午餐。

用餐前志愿者在宣导环保理念。

东南网11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郭碧燕 文/图)11月9日一大早,六旬老人蔡阿建扛着一筐香蕉,来到南靖爱和素食餐厅。这些香蕉将成为食客们的餐后水果。

爱和素食餐厅,是南靖县第一家免费素食餐厅。每天中午,餐厅准点 提供超过200份午餐,服务对象主要为老弱群体。一个月前,蔡阿建第一次在这里享用了免费午餐。感念于公益人士的付出,他也加入了志愿者团队,每天准时到场帮工,不时带来自产的蔬菜作食材。

为免费餐厅提供支持的,是南靖爱和生命关怀公益协会,其前身是本土草根公益组织——“携手未来”。2006年,南靖人温巧兰与丈夫黄炳生,集结当地公益人士,联合发起成立“携手未来”,并在之后的10年里广泛开展助学、助残、助老活动。今年8月,他们在南靖县城成立了这家免费餐厅。10年公益实践积累下的经验,温巧兰相信,财务公开、人才专业化,必将让免费餐厅走得更远。他们的愿景是,在更大的公益平台,推行他们的公益主张。

“免费午餐”背后的公益逻辑

“你只需要每天捐赠5元,便可供应一餐素食,它给贫弱者一次饱餐的机会,给普通人一次健康饮食的机会。”这是群主黄炳生在“日日行善”微信群发布的公告。

今年6月,黄炳生发起“每日一餐”计划,并动员身边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如今,参与该计划的成员已经超过200人。群成员的微信红包,构成了爱和素食餐厅最重要的经费来源。

免费餐厅计划,始于两年前。彼时,温巧兰与黄炳生已是南靖有名的公益夫妻档。自2006年发起成立“携手未来”后,越来越多的南靖人加入他们的队伍,教师、机关干部、企业家、司机等无所不包。最多时,超过百人共同参与同一场爱心活动。

助学、助老、助残是他们最初的公益实践。2014年,他们有了新的公益蓝图——将健康饮食理念与公益扶弱相结合,但囿于场地等条件的限制,迟迟难以成行。

今年年中,他们的公益合伙人、一位来自泉州的企业家,买下南靖县城的6间店面,免费提供爱和公益作为餐厅的场地。8月13日,爱和素食餐厅开张,每天按照四菜一汤的标准,供应200份左右的免费素食午餐,每份成本约5元。7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残障人士,是优先服务对象。

免费仅仅是爱和素食餐厅的一个举措。发起人希望,能够将环保、节约等公益理念,植入餐厅日常运作中,获得更多南靖人的认同。

简秀兰是爱和餐厅的常驻志愿者。她得知温巧兰团队的公益计划后,向单位递交了一份“霸气侧漏”的辞呈:“我要去当义工!”“从迎宾、引导、打饭、收拾,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不厌其烦地向食客传递环保理念。”简秀兰说,在食客排队候餐时,她便反复强调“餐巾纸尽量只用一张”等注意事项。每一张餐桌上,都配备了一瓶凉白开水。其作用是让食客用餐过程中实现“光盘”,吃完后用水荡一下吃下,不浪费一粒粮食。

在免费餐厅公益氛围的带动下,不少食客转化为志愿者。年过六旬的蔡阿建曾经对免费午餐将信将疑,最终成为餐厅年纪最大的志愿者。“实验小学有个学生,吃过一次免费午餐后,每个周末都要父母带着来做义工,自己没法儿来,也催着妈妈到餐厅帮忙洗碗。”温巧兰说,“不少人遇到结婚、做寿等喜事,也愿意到餐厅请客,资助全天的免费午餐供应。”

制度管人,让公益可持续

事实上,免费午餐的故事并不少见。不少昙花一现的案例表明,开免费餐厅不难,如何可持续运营才是关键。经过10年公益探索后,温巧兰夫妇总结出了这样的公益逻辑:“不能仅靠情怀驱动,更要用制度管人。”

财务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曾让不少公益组织深陷信任危机。为了做到财务专业而透明,爱和团队首先引入了专业领域的志愿者。“财务记录得让社会公众看得懂。”温巧兰说,他们选择了最原始同时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做法——事无巨细地记录。

“厨房购买银鹭食用油,单价135元,数量两瓶;金龙鱼食用油,单价155元,数量一瓶;香菇单价32元,数量17.33斤;生姜单价4.5元,数量11斤……”“网友‘blue’通过微信红包捐款5元;肖加祥捐赠南瓜6.7斤;蔡阿建捐赠芥菜17斤……”每天的财务收支详单都在餐厅以及网络平台实时公布。

“每一分钱怎么用,都要一一列出,每一份用款都要至少3个经办人签名背书,收支两条线运作。”温巧兰说,“即使是在菜市场这样难以出具正规发票的地方,志愿者也要求商贩填写收款收据作为凭证,起初,许多菜贩不耐烦,但慢慢也认同了。买菜回来后,值班组长还对每种食材逐一称重验收,才能进厨房。”

公开透明,让爱和公益获得更多的信任与支持。10年来,这个草根公益组织未出现过“断粮”危机。捐款名录中有不少匿名爱心人士。有一位台商,在近5年的时间里,每个月都要往公益账户汇入1000元却不告知身份。

钱事之外,人事也是公益组织能够行稳致远的关键因素。有意加入爱和餐厅的志愿者,都会领到一份《义工培训手册》,并接受培训才能上岗。“公益不是头脑发热的举动,而是一项专业的事情。”黄炳生说,爱和团队对志愿者的培训细化到了一言一行。以免费餐厅打菜环节为例,他们要求志愿者必须带上帽子、口罩、手套,观察用餐者的表情,先用右手示意把碗往下递进来,右手打菜,左手托碗,全程止语。在慰问困难户时,他们则要求不做代表自己的事,不随意做出承诺,充分尊重受助者的心理感受。

思维碰撞,优化公益路径

尽管已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公益模式,但黄炳生认为,公益路径依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志愿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在不断碰撞中,寻求价值共识。

爱和志愿者最近一次碰撞,是在微信群里。免费餐厅运营一个月后,志愿者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困惑——前来就餐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不乏经济能力较好的年轻人。黄炳生认为,部分人抱着“不吃白不吃”的心态,呼朋唤友来“吃白食”,这必然导致公益资源的错配。但爱心人士蔡福昌则持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免费餐厅既然旨在推广健康饮食理念,就不应局限于服务困难群众。经过讨论,志愿者们形成了共识:在没有办法满足所有社会人士就餐需求的情况下,优先为贫弱人士提供服务,志愿者日常对前来用餐者进行宣导,倡导公益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贫弱人士提供更多享受公益资源的机会。

每周,志愿者们都会坐在一起,探讨运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为强化善款管理,爱和公益规定出纳人员必须将当天筹集到的善款存入对公银行账户。但在接收线上捐款时,不少人习惯在深夜发微信红包,出纳无法在当晚将款项转入银行。经研究讨论,他们对汇款周期进行了修订。最近的一次志愿者会议上,他们还研究确定了志愿者退出机制。

对于免费餐厅的未来,黄炳生还有很多设想。他希望在免费餐厅的基础上,创建一个面向老病残障人士的幸福家园平台,提供托老服务,为他们打造安身之地,提供专业的精神慰藉服务,同时再配套一个志愿者培训基地,定向输出专业的护工。为了保证幸福家园可持续运行,他们可以采用志愿者服务与有偿服务双轨制,具备公益与市场双重属性。实际上,这个方案酝酿已久。早在2012年,该公益计划就获得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银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