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今日要闻 > 正文

【网事】东南网会客厅:品民俗 寻年味

2018-02-27 10:48:22 江茗茗 冯川叶 林旻煜 陈佳丽 蔡秀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赵舒文  
分享到:

2018年2月27日福建日报网事版(9版)主要稿件:

东南网会客厅:品民俗 寻年味

@网友 这些年俗 你知道吗?

评论:年俗可“走样”过年须走心

东南网新春大拜年火热今冬

东南网会客厅:品民俗 寻年味

图1:《品民俗 寻年味——“我们的节日”》节目视频

东南网2月27日讯(本网记者 江茗茗 文/图)日前,福建日报全媒体推出《品民俗 寻年味——“我们的节日”》春节访谈节目,获得网友普遍好评。这期节目中,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福建省闽台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林蔚文两位嘉宾做客东南会客厅,为大家讲述福建各地的春节习俗。

餐桌上的年味

在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具传承性、最富有人情味的,就是中国年俗文化,而饮食习俗一定是年俗的“主旋律”之一。

在福州年夜饭里,有几道菜是必不可少的,“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说的就是“太平燕”。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图2左)说:“‘太平燕’中必备的元素是鸭蛋,福州人称蛋叫‘卵’,而‘卵’和‘乱’同音,‘鸭’和‘压’同音,‘鸭蛋’就是‘压乱’。” “太平燕”由此得名,这反映了福州人希望太平、厌恶动乱的心愿。

在泉州等闽南地区,过年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或“韭菜”,“韭”与“久”谐音,寓意长寿。吃这些菜时,通常不用刀切,整条蔬菜洗净后连根煮熟,以祝父母长辈长寿,福建省闽台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林蔚文(图2)介绍道。

而在闽西,鸡肉是客家人过年的重要菜肴,吃鸡肉在这里有特别的讲究。按客家人风俗,鸡头应由长者吃,鸡翅膀要给出门做活的男人吃,鸡腿通常要留给读书的孩子吃。

习俗里的年味

闽山巷曾是福州三坊七巷最热闹的小巷,内有闽山庙,每年元宵节,除了每家每户挂出的花灯,还有很多制作精巧的花灯集中在这里展出,形成盛大的灯会,也称庙会。在卢美松看来,这非常具有福州地方特色。庙会上,会有不少文人雅士抱着自家的各种宝贝前来,相互品鉴“斗宝”,其中甚至还有颜色鲜艳的荔枝。没有冰箱的古人是如何保存荔枝的呢?卢美松解释,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刚剪摘的新鲜荔枝蒂端用蜡封住,放进竹篮垂吊在水井里;另一种办法是将新鲜荔枝浸在纯净蜜水里,可以保存半年以上。

而在旧时的漳州,每逢春节,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贴上武将、门神之类的木版年画,意在镇守门庭、驱逐鬼魔、祈福纳祥。漳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它集南北方年画的特色和东南沿海古朴神秘的年俗魅力于一身,是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漳州木版年画和我们的台湾,尤其是和台南民间年画有着渊源传承的关系,台湾地区的年画基本是从泉州、漳州传过去的。”林蔚文讲解道。

 

图2:东南会客厅访谈现场

馆藏中的年味

年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表达的是对来年好运的期盼。传统的年俗文化所负载的丰富内容,需要大家去重视和守护。

福建民俗博物馆内展示了近千件闽派各时期的古典家具、木雕木刻、福建各窑口瓷器、名人字画、工艺精品等民俗文物,全面反映了富有福建特色的民俗文化。

今年春节期间,福建民俗博物馆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辞旧岁,迎新春”活动,有精彩绝伦的京剧表演、吉祥喜庆的年画拓印、余音绕梁的古筝演奏、精致不俗的茶艺表演……目前正在馆内展出的展品是极具代表性的吴文化精品青铜器,有礼器、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车马器、兵器等。在形制、纹饰及合金、铸造上,既吸收融合了中原青铜文化,又具有浓郁的江南吴国地域风格。这些浓缩着中国文化的活动,让大家更加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扫码观看《品民俗 寻年味——“我们的节日”》访谈节目

@网友 这些年俗 你知道吗?

正月初五,迎财神活动走进福州三坊七巷。 本网记者 张立庆 摄

东南网2月27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春节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有人说,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年了,许许多多在外漂泊的游子不惧路遥回到家乡过年,只为和家人享受这难得的欢聚时刻。

春节期间网友们也纷纷晒出了家乡的特殊年俗,为家乡打CALL。快来看看这些年俗,你都熟悉吗?

福建各地“招牌”年夜饭

民以食为天。吃是过年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各地的风俗不同,对于吃也有不同的讲究。

在福建的不少地区,正月初一的早餐必须吃线面。福州、莆田、宁德甚至许多闽南地区都有此习俗,主要取福寿绵长、太平如意的好寓意。不同地区吃的线面也各有特色。例如,福州人必须在线面里加上太平蛋,莆田人则在线面里加入香菇、豆腐干等辅料。在仙游地区,面里还必须配上菠菜,称为“岁面”。

“腕子筒”与“长命菜”则是闽西客家人年夜饭里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红烧猪蹄。这红烧猪蹄很有特色,不仅肉烂,而且香浓可口,采用当地的植物根茎制作配料,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香味。在客家祖地宁化,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择吉时,打开大门,燃放鞭炮,辞旧迎新。之后勤劳的客家主妇就开始准备“长命菜”、鸡腿与橘饼汤。早起的人们穿戴一新,吃下由芥菜与面条为主料做成的“长命菜”,啃一个大鸡腿,再饮一杯橘饼汤。长长的芥菜不能切碎,以求长命百岁与吉祥之意。

正月初一“逛糖果”

拜年是民间传统习俗,人们辞旧岁,迎新年,相互表达美好的祝愿。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开心的。在福清市东瀚镇的万安村,这里的孩子每年正月初一有一个保留节目,那就是挨家挨户地要糖果。

正月初一的早晨,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会穿上漂亮的新衣,拿上一个红色的袋子,挨家挨户地逛。每到一户人家,他们会甜甜地叫上一句“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再说上一句吉祥话,大人们就会捧一把糖果放到孩子们的袋子里,或者也可以由孩子们自己挑喜欢的糖果。一个上午下来,孩子们的袋子已是满满当当,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包装鲜艳的糖果。这样的习俗在当地被称为“逛糖果”。

在外人看来,“逛糖果”颇有西方万圣节时,孩子们挨家挨户讨要糖果的味道。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逛糖果”是村里特有的习俗。但至于“逛糖果”的习俗从何时兴起,有什么具体的寓意,就连老人们也说不上来,只知道这样的习俗已经沿袭了好几代人。他们说,小孩挨家挨户地串门拜年要糖果,大抵就是讨一个吉祥的兆头,图个热闹。以前生活不富裕,正月初一逛来的糖果可是孩子们的宝贝。他们把糖果拿回家以后都要好好地保存起来,作为接下来几个月的零食。虽然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也不再稀罕糖果了,但是这个习俗还是沿袭了下来。

“有孩子们挨家挨户地串门拜年,热热闹闹的,这才有年味!”老人们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聚在一起,只有多保留一些传统的习俗,才能有过年的感觉。

正月初五“迎龙灯”“迎财神”

每年的正月初五,朱子故里尤溪县桂峰村都热闹非凡。因为这一天要举办当地特殊的民俗活动“迎龙灯”。白天家家户户都在为“迎龙灯”做准备。每家都会用板凳做一个灯,外面用纸糊着,像灯笼似的,上面写着他们对来年的希望。快天黑的时候,再把他们的板凳,全部抬到一个固定的地点,等龙灯头尾来的时候,每家每户的板凳就会全部连接起来,变成一条长长的龙。龙灯蜿蜒行进在古村落,从远处看相当的壮观。据了解,“迎龙灯”活动在当地已经有百年历史,男女老少皆可参加,每年都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慕名而来。

今年春节的正月初五,一场“初五迎财神”的祈拜仪式在福州三坊七巷等地举行。这场活动的一大亮点便是福州财神庙祈拜仪式结束后,约30名台商台胞与福州民俗表演者所组成的榕台迎财神民俗踩街队伍,以巡游表演的方式前往台江区南公园、鼓楼区三坊七巷、仓山区上渡闽王庙等地。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为市民献上充满吉祥年味的新春民俗文化大餐。

福州市道教协会秘书长李志峰介绍,传说农历正月初五是玄坛赵真君(财神爷)下凡视察人间之日。每年这一天,商企与市民前来接财神、拜财神,除了祈福“财运”,也体现了福州人勤劳打拼、严谨实干、创新传承等独特的商道财运文化。这样的民俗活动也受到了在榕台湾同胞的点赞。台湾同胞许先生告诉记者,每年正月初五,他们也会举办类似的迎财神的民俗活动。他们表示,榕台互动的节目表演让他们倍感亲切。

“‘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上面是禾,下面是千。”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福建民俗博物馆特聘专家卢美松解释说,“年”是一个会意字,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因此尽管各地年俗十分多元,但它的共性是围绕着庆丰收、企盼来年风调雨顺等主题。

正月初九拜天公

每年正月初九,是闽南人的“大日子”。当地群众视这一天为最高神天公的生日,非常重视。天公也被称为老天爷,而农历正月初九据说就是老天爷的生日,叫作天公生,传统的风俗是要敬天公。

临近节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制作龟粿、发粿等,作为供品。红龟粿呈龟红色,打龟甲印,象征长寿。供品也有讲究,据说顶桌主要以清素斋品为主,下桌摆的五牲荤食是献给天宫的部属神明和各路大神。传说玉皇大帝吃素,而他底下的诸神吃荤,因此要各投所好。

到了正月初九零点,这一节日就正式来临。各家各户都要祭拜一番。长辈们领着一家大小跪在桌前,依长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祈愿父母添寿,跪求家人平安、五谷丰登或是其他的各种心愿。

评论:年俗可“走样”过年须走心

本网记者 林旻煜

之前,我曾询问身边朋友是否熟悉报道中列举的传统年俗,得到的回复基本是否定的。一阵阵“求科普”的呼声,折射了不少地域性年俗日渐鲜为人知的现实。

可要说年味因淡忘年俗而消散,也不见得。一来,年俗只是春节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春节所蕴含的渴望团圆美满的美好情感和文化内核,并没有消逝;二来,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等主流年俗仍然得到了比较好的传承。较之地域性年俗,前者更具有广泛意义上的春节民族文化记忆,能够引起更多共鸣。

我国曾长期处于物质相对匮乏的农耕社会,不少传统年俗带有强烈的农耕文明气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中,部分传统年俗因为种种原因,日渐走向消亡,或许难以避免。个中关键并不在于去机械捍卫或生硬传承个别年俗的表现形式,而是在传承发展经得起时代变迁洗礼的年俗的过程中,去铭记那份阖家团圆、幸福安康的“家国情怀”。

年俗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与时俱进的年俗才有活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过年放鞭炮,既危险又污染环境,而不少人觉得没放鞭炮就没有年味的精神需求也要重视,因此催生了电子鞭炮。过往拜年需要登门拜访,如今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搞定了。有人说,没有当面交流,拜年仪式感淡化了不少。可交通、通信发达的现代社会,人际社交圈无限延展,拜年年俗自然也需讲求效率和彼此方便。社会的发展,为年俗变迁带来了可能。

年俗的推陈出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于地域传统年俗,全盘继承不行,一概否定也不行。现代年俗要做好承接。在现代文明和新潮理念不断渗透进年俗的同时,也要对传统年俗中鲜为人知的内涵进行挖掘诠释和保护传承。如老福州人年夜饭中的“太平燕”和“鸭蛋”,寓意平安吉祥,现实中不少福州人已经没有了这个讲究,可那份历经千百年传承的赤子情怀不能丢。

年俗可“走样”,过年须走心。年俗的变化,可管窥社会发展变迁,见证国家民族的进步。突破形式的桎梏,传承发展年俗的积极精神内涵,让年俗成为一代代国人过好温馨祥和中国年的重要载体,也应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东南网新春大拜年火热今冬

东南网2月27日讯(本网记者 陈佳丽 蔡秀明)农历狗年春节期间,东南网推出的《“闽侨新征程 共筑中国梦”2018闽籍华侨华人新春大拜年》和《2018全球福建人网络大拜年 微语贺新春》专题,受到网友热切关注,获频频点赞及转发。

“闽侨新征程 共筑中国梦”2018年闽籍华侨华人新春大拜年活动由东南网联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开展。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福建侨团和近300名闽籍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纷纷通过东南网向祖(籍)国和家乡亲人送上新春寄语,表达他们的深深祝福和思乡之情。

自2013年以来,东南网已连续六年推出闽籍华侨华人新春大拜年活动,为全球海外福建乡亲搭建了书写新春祝福、共庆欢乐中国年的交流互动平台,在闽籍侨胞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今年,新春大拜年专题开设了“侨团拜年”“侨胞贺春”“侨童新语”“网友寄语”等栏目,以图文、视频、H5等形式展现了福建相关单位和海外福建侨团、侨领、华裔少年儿童的贺年祝福。专题还设置了“侨瞧新年”版块,邀请海外侨胞随手拍摄海外春节新气象,生动展现了闽籍侨胞在海外过大年的多彩故事。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长乐公会主席卢建旺表示,今年虽然不能回家乡过年,但春节仍是在美侨胞的期待,春节期间,美国的许多闽籍侨团都会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中国的春节。他希望通过东南网的网络大拜年给家乡带去美好的祝愿。

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18“庆新春”活动上,舞龙舞狮、中国功夫、旗袍展示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和独特魅力。参加活动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福建工商会会长陈孝乐接受了东南网特约记者的采访:“虽然不能回到祖国与家乡的亲人们一同过年,但海外的年味也十足浓厚。如今,春节已经不只是中国的节日,更是世界的节日。祝福祖国国泰民安,祝福家乡人民幸福安康!”

东南网《2018全球福建人网络大拜年 微语贺新春》专题自春节前上线以来,也受到了网友热捧。

中共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省农信联社等设区市、厅局领导及单位、企业通过专题向全球福建人和广大网友拜年,送上新春祝福语,收获网友点赞和微信H5扫码转发。

专题今年继续推出新春祝福语微信H5版,扫描二维码分享新春祝福语至微信朋友圈,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

“线上互动,同乐天涯”的浓浓年味,搭建起全省厅局、各设区市领导和单位与广大群众和网民的网上团拜大礼堂。

新春祝福语摘登>>>

2018年,乘着十九大的时代东风,我们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加快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努力在融入新福建建设中展现新作为。我们热忱欢迎四海宾朋莅临妈祖故里,游览文献名邦,感受“清新福建、妈祖圣地、美丽莆田”的独特魅力。在此,衷心祝愿大家新春快乐、吉祥安康!

——中共莆田市委书记 林宝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向广大网友致以新春美好祝福!过去一年,在大家关心支持下,机关党建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加快推进新福建建设中走前头、作表率。

——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宣传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去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即时跟进和深化党史研究,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为新时代的福建发展贡献“党史智慧”。值此狗年新春佳节之际,省委党史研究室向八闽父老乡亲和全省党史工作者拜年,祝各位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金鸡辞旧春风劲,玉犬迎新好运多。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向所有关心、支持福建林业发展的朋友们致以最美好的新春祝福和最诚挚的节日问候。衷心祝愿大家新春吉祥、工作顺利、阖家幸福!新时代新气象新征程,新的一年,我们将充分发挥林业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福建省林业厅

扫码浏览《“闽侨新征程 共筑中国梦”2018闽籍华侨华人新春大拜年》专题

扫码浏览《2018全球福建人网络大拜年 微语贺新春》专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