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文教 > 正文

3年后的新高考: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才是需要真正关注的

2018-06-28 11:13: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6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参与采集 周明太 图)

2018的高考已经过去了,但是风扫叶落,雁过留声。

无论是业界还是社会,都对于今年的试题方向和形态表现出更多的敏感,更多的关注与思考。面对3年后新课标下的新高考,我们需要面对什么?我们应该准备什么?

这种准备不是简单地基于应试的研究,而是对于现有教育之殇的面壁思短,未来的教育之求的目标变革。

具体地说,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都需要面对一个目标和话题,那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造化,这种基础的建立会十分有助于人才从过多地强调知识向更强的创造能力转变。

我们邀请了省内富有特色的专家和学校学科“榜样”,见智见仁,共享见解思考。

从“解题”中学会“解决问题”

立足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联系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形成一种专业的化学素养和技能。

厦门一中教研室副主任 化学组组长 梁弘文

厦门一中化学教研组老师在指导课程学习

2018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化学试题重视经典基本概念考查的传承,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人文性”;将化学知识与信息,以数据列表、实验装置、结构模型、工艺流程图、电化学装置等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注重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能力立意的要求。突出主干知识,立足基本知识与方法,突出了化学学科价值,并能联系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从“解题”中学会“解决问题”,也对中学化学实施新课标、新高考教学改革和素养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回归本源 落实教材掌握 试题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与课本的联系增大。大部分试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理原型,体现回归本源、落实教材、夯实基础。

注重过程 提升思维能力 试题注重以过程为出发点,以信息为导向,全面地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对新信息分析与应用的素养和能力。所以平时指导解题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逐渐积累和感悟怎样提取信息、怎样整合信息、怎样从化学原理上分析问题。

关注实际 重视动手实验 命题背景或设问总是与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实际问题相联系。试卷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2018理综化学试题中,有6个题涉及社会生活、工业生产、科技进步的相关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如何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要重视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形成一种专业的化学素养和技能。

研究课标 结合教材研究 《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是教师和学生把握高考命题角度调整的“风向标”。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注意《考试大纲》中对各知识点的要求,吃透《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并结合教材进行研究,才能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取得好成绩,进而达成素养目标。

梁弘文,省化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带领2017届高三备课组取得高考化学均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曾指导学生获得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三等奖和高中化学竞赛全国一、二等奖。

厦门一中化学教研组是省中学化学教研基地。多次取得高考均分全省第一名和全省化学单科最好成绩,至今已有69人次获高中化学竞赛省一等奖,其中26人次获得国家级奖牌。获得“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先进学校”等称号。

重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积极的“学习者”。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陌生环境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厦门双十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 于飞

厦门双十中学师生课余学习交流

2018年高考化学落实了“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真正推动了素质教育,体现出化学的核心素养。

变化观念和科学精神上体现了科学、社会及“绿色化学”的思想,体现出可持续发展观 如第13题的背景是我国化学家设计的“对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硫化氢的高效协同去除转化装置”研究的最新成果,不仅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化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落实了弘扬爱国精神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方面,重视思维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这一点在第28题上就充分表达出来,从氧化还原反应到读图,再从图表信息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方面做到情景真实,聚焦探究创新能力,这是今年高考化学命题的重要导向 每一个题目的来源都尊重科学,以事实为依据,“培养学生在学科视域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26题问题设置则说明学生实验的重要性,指引我们在平时教学要重视学生实验,引导中学在教学中开设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此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方面则注重对基本化学概念考查。

总体来讲,试卷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动手实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整份试卷贯穿绿色化学观念,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针对今年高考,可以看到今后的教学及新高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课程目标锁定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

构建一个能够良性循环的“有机体”,充分利用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力量,加强教师的教研能力及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师专业知识必须不断更新,进一步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必须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角色的转变。

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积极的“学习者”。

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陌生环境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

厦门双十中学化学学科至今已取得了两块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高考化学成绩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2016年福建省恢复使用全国I卷,学校化学取得平均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课题驱动引领提升实践教学

重视对生物学事实及规律的深度思考以及科学精准的文字表达能力。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创新,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教学创设多样实践活动与平台。

泉州七中生物教研组组长 陈金财

泉州七中生物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户外观察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生物试题命制充分体现指向检测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生物学科育人功能,促进树立生态文明观和健康生活观。

导引教学应注重学科核心知识 以学科重要概念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科必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导引中学教学应注重抓住学科核心知识,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开展教学。如第2题以DNA-蛋白质复合物存在形式为载体,将染色体(质)的成分以及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等核心知识进行整合考查,有助于引导教学聚焦重要概念的建构,逐步养成生命观念。

引导重视非模拟真实验教学方式 如第4题第6题第31题第32题第37题都是用设计实验或者是实验现象的分析来命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或设计方案,考查逻辑推理与信息加工能力,引导中学重视实验教学,有助于改善当下存在的黑板上做实验等模拟实验的教学方式。此外,注意创设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探究等问题情境,重视对生物学事实及规律的深度思考以及科学精准的语言文字表达交流能力。

注意学科育人功能测量社会责任 注重对生态学问题的考查,如第29题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这有利于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社会责任。

今年是新课程标准修订后的第一次高考,考试评价目标由“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试题命制由“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所以,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应积极有效引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养成。

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思考质疑 教学的作用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创新,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停留在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或答案上,即实现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

课题驱动创设实践活动引领提升教学 通过申请各级学科课题研究,驱动教师改进原来单一教学模式,以“少教多学”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创设多样实践活动与平台,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实践、小课题研究、学科竞赛活动、实验设计与实施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又动脑完成各类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陈金财,高级教师,连续多年参加省高考、省、市质检理综生物命题。2005年以来共有74人次获中学生生物联赛省一等奖,获全国金牌8枚。11人被清华、北京大学录取。2018生物竞赛又有两名学生入围8名组成的福建省队。

“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过渡

加强学科核心主干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加强实验教学,引导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内容解释或解决常见的生物学问题,正确评判分析生产生活实践中相关问题。

厦门一中生物教研组组长 特级教师 许桂芬

厦门一中生物老师在实验室与学生研讨

2018高考理综全国卷生物试题设计,突出对生物学科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关注生态环境 考查生态学核心问题 如,理综Ⅰ卷29题考查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作用,有利于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选取我国杰出生命科学技术成果为素材进行试题设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如理综Ⅲ卷38题,选取我国科学家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的封面文章为素材,考查核移植技术及应用。此外,回归课堂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考查。强调“必备知识”内化与融会贯通。注重实验基础考查,引导重视实验课程。

注重科学思维 考查科学的探究维度 关注学科素养 突出学科思想和方法,体现生命观念与社会责任,重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维度的考查。通过试题背景的渗透和问题设置切入点的变化,由“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过渡。

科学探究:理综全国Ⅰ卷实验探究的题目所占分量较大,例如对于小鼠细胞增殖、植物光合作用、动物水盐平衡等的探究。第32题遗传题考查了实验设计,即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科学思维:理综全国Ⅰ卷38题(3),选取基因工程经典研究工作作为素材,考查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科学结论;37题(4),以马铃薯浸出液为背景进行设计,评价两位同学的结果,并说出评价理由。

突出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的知识转化 引导教学回归本质。加强学科核心主干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内容解释或解决常见的生物学问题,正确评判分析生产生活实践中相关问题,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顺利转化为合理的证据或理由。

许桂芬 特级教师,省首批教学名师,省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教育部重点课题领军人物,曾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厦门一中生物组 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生物奥赛成绩雄踞全省之首。在刚刚揭晓的2018生物竞赛省队选拔赛中,学校包揽总分全省前三名,入选福建省代表队。

突出学科的探究实验应用

培养学生对综合性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和解决社会实践中的真实问题。

莆田第一中学副校长 陈国文

莆田一中老师指导学生用3D打印技术制作“磁体磁场分布模型”

2018年高考物理课标Ⅰ卷试卷在深化学科能力、丰富素材选取、注重科学探究、渗透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彰显育人功能。

立足必备知识 注重学科能力 试题突出考查了高中物理的力学和电学主干知识,在学生熟悉的情景中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试题聚焦学科必备知识,强化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学中加强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炼和升华,创设真实情境,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学科能力非常重要。

联系实际问题 考查创新实践 试题素材选择范围丰富,注重在联系实际问题中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第20题以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为素材,要求学生构建“双星”模型。解决这类试题,需要较高的物理建模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教学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所学的物理模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综合性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强化探究能力 突出实验应用 探究能力是高考物理考查的重点,今年高考物理在实验题的设计中,注重主要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读数,注重对实验操作的考查,注重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考查,强调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比如第22题将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和练习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整合,用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解决新颖的实验问题。实验题以考纲和课本实验为基础,设置新的物理情景,强化探究能力考查。在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实验原理并进行拓展、迁移和创新,通过观察、发现做出有依据的假设,会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形成合理结论。

体现能力立意 创新素养培育 试题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在物理观念方面,要求学生从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的视角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科学思维方面,考查了学生建构物理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考查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在科学探究方面,考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否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探究方案。同时,使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解释和评估实验探究结果的能力。在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和解决社会实践中的真实问题等。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体现了学科能力立意和核心素养导向的统一,试题在体现核心素养的考查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引导高中物理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助推物理核心素养培育。

陈国文 正高级教师。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省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