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住游客,自然要有配套服务。村集体牵头成立“太极农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观光自行车、竹林木屋、民宿等休闲旅游配套项目。吴元邦说,下一步,将规划建设泳池、花海、家庭农场等旅游项目,提升木屋、观光采摘园等体验项目,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有得看、有得吃、有得玩,溪池村旅游产业逐步成型,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村民们的桂花鸡、番鸭、红肉蜜柚、夏橙等农产品,摆在家门口便不愁销路。2016年开始,溪池村每年还举办香鱼文化节,一天就吸引上万人次游客,参与展销的村民日均收益3000多元。 久藏深闺,终为人识,溪池村捧得了省级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等荣誉称号。去年,村集体收入近30万元,人均纯收入约1.5万元。吴元邦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掘金!” 如果当时破坏了沙滩,还能有这幅盛景吗?村民们不敢想,纷纷庆幸当时的选择,也对守护生态这条路充满了坚定,自觉不乱扔垃圾、不私自养猪,主动圈养鸡鸭,打扫家门口卫生…… 采访手记>>> 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 郑雨桐 颜凑 朱海华 溪池村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其生态禀赋,还得益于蕉城区八都镇对乡村振兴的规划布局。 八都是山区、平原、海岛兼备的滨海乡镇,倚靠霍童溪,发展乡村游得天独厚。立足这一优势,当地通过优化布局、完善路网等举措,将美丽乡村串点成线,实现沿线乡村旅游同频共振。 如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八都镇党委书记崔向新的理解是,既不盲目模仿,也不盲目探索,因地制宜,才能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其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蕉城形成了多种多样模式,把握了因地制宜的精髓。 “乡村+生态环境”,如石后乡小岭村“养三花,种三桃,修三道,建三园一中心”,借力生态环境打造乡村游;“乡村+优势产业”,如城南镇岐头村发展大黄鱼配套产业,带动100多户村民就业;“乡村+民族特色”,如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立足畲族特色,打造3A级景区;“乡村+历史文化”,许多村深度包装黄鞠水利文化、黄家蒸笼文化、陈普文化等当地特色文化;“乡村+红色资源”,蕉城打造九贝红色旅游公路,串联沿线乡村红色旅游景点…… 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蕉城新增美丽乡村10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9个,省级传统村落26个(含国家级传统村落14个),建成一批特色乡村休闲旅游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 |
相关阅读:
- [ 07-04]【乡村振兴进行时】德化,一“路”向前
- [ 07-04]【经济随笔】乡村振兴需要三个“变”
- [ 07-02]【乡村振兴进行时】校地合作,“智助”安溪茶事
- [ 06-28]福建屏南:文化创意助推乡村振兴
- [ 06-23]沙县创新、深化林改措施 为乡村振兴添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