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一直以来,三明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立足生态资源特色和自身基础条件,始终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念好山海经、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 坚持生态优先 一个理念统领发展全局 三明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兴的工业城市,人们逐水而居,沿溪设企。2017年,三明市GDP总量首超2000亿元,且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三明也是闽江源头,辖区内青山盈翠、河网密集,肩负着为闽江下游保护好生态的重任。 如何在保护好闽江源头的绿水青山的同时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百姓过得更具幸福感?如何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坚决不要弄虚作假“带水的GDP”,坚决不要危及生命“带血的GDP”,坚决不要损害生态“带污的GDP”……三明市始终以生态优先这一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07年,三明印发《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2009年,首次提出“生态立市”发展战略;2012年,启动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工作; 2016年,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三明先后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国字号荣誉。2017年,成功列入国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并入选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 权威监测数据显示:三明市区环境空气 质量自2010年以来连续7年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2017年空气质量状况(AQI)“优、良”天数比例为98.9%,10个县(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辖区三条主要水系1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96.4%;全市森林覆盖率76.8%。 如今,“中国绿都”、福建“绿色宝库”已是三明的烫金名片,绿色发展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坚持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在逆风飞扬的追赶中,如何乘势而上?三明在思考,三明在探索。 三明,先有工业后有城。提起三明,人们常想起三钢。 三钢建于1958年,是目前省最大的钢铁企业。曾几何时,三明市粉尘污染严重。“一年吃进一块砖”,当地百姓在谈到空气质量时曾颇为无奈。然而,近几年,这座企业竟然出人意料地开始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底气从何而来? “必须让空气质量‘脱胎换骨’!”面对污染,当地政府痛下决心,“搬迁”一度成了三钢的选择。 “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是唯一出路。”三钢深刻地认识到,环保问题事关企业生死存亡和百姓生活质量,不转型不行,转慢了也不行,必须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三钢在淘汰落后装备上大做文章,先后淘汰4台30平方米烧结机、3座30吨转炉等,主体装备基本实现全面大型化。与此同时,炼焦干熄焦、烧结机尾电除尘、高炉干法除尘等先进环保工艺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冶炼系统烟气无组织排放、湿法除尘难以解决的二次污染问题。 数据彰显决心。“十二五”以来,三钢累计投入环保资金7.75亿元,实施了110余项环保治理项目,即便是在2015年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的情况下,仍然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污染治理项目实施。 三钢目前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环保标准。20多年前三明本部年产钢50万吨,如今已达650万吨;5年前厂区每月降尘量26.33吨/平方公里,如今仅为10.02吨/平方公里。 一增一减,正是三明产业生态化的缩影。与此同时,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也让三明的优良生态正在加快实现产业化。 闽江源头建宁县经济开发区内的明一国际生态高新科技园项目,总投资26.7亿元,主要建设加工园区、“云上牧歌”田园综合体万 亩生态牧场、配套设施和产业链延展3个板块。到2025年,园区乳业加工可实现产值50亿元,牧场实现产值5亿元,延展产业链配套建设实现产值15亿元。 为何落户建宁?“我们主要生产婴儿专用乳制品,对水质有严格的要求。这里空气好、水质好,有利于我们企业的发展。”明一国际集团总裁林强说,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大项目的落户,还将有力推进当地畜牧养殖、包装、现代物流等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农副产品种植加工、旅游观光等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发展以生态为前提,生态为发展添动力。 坚持机制体制创新 绿色发展有力量 “自从被公布为环保不良企业后,银行立即取消我们贷款资格,公司资金链面临断裂。”三明蕉溪流域的一家公司负责人说,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制度让企业下决心“洗心革面”,最后重获新生。 原来,在企业成立前,环评及批复要求其废水排放总量为零,实际上公司未能达到零排放的要求。环保部门屡屡采取行政处罚、责 令整改等措施,公司就是无动于衷。 2014年初,三明市环保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细则》,根据企业环保状况,将其环境信用分为从“优秀”到“不合格”4个等级。被公布为环保不良企业后,公司被取消贷款资格,很快就投入150多万元,对污水处理设施、危废收集管理、废气无组织排放等进行全面整改,1个月不到,达到零排放要求。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仅是三明深化环境保护机制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截至目前,三明首创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三项改革先后被中央、省深改办肯定。 以机制体制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以深化改革夯实绿色发展之基,这是三明多年来的宝贵经验。 一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并被复制推广。 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生态执法改革有序开展,“河长制”实现四级河(段)长全覆盖;率先推行市区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并逐年提高补偿标准至400万元,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积极探索生态执法体制改革,市、县法院、检察院均成立生态审判庭和生态检察处,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尤溪县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生态侦查大队,永安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生态环保警察队伍。 截至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30项重点任务中有28项形成成果并进入实施阶段,今年推动的6项改革任务中工业排污企业推行排污权交易等4项已形成初步成果,环境治理监管职能整合方案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2项任务正组织实施。 新的号角已经吹响。三明正在推进闽江上游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和整体修复,实施五大重点工程,认定第一批试点项目60个,总投资3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3亿元。朝着水更净、河更清、天更蓝、地更绿、居更怡的目标前行,三明的明天令人期待。 |
相关阅读:
- [ 12-17]三明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小戏小品文艺调演
- [ 12-17]三明展示绿水青山 共享生态红利
- [ 12-16]三明举办“安愉人生杯”广场舞大赛
- [ 12-16]三明科技特派员推进工作会议在市农科院召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