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厦门大学附中校园
变革改变福建教育
□木颂
小苏是一位来自永定的农村孩子,198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著名高校,是村里最早的名校生。这一年,他身边的不少同伴也考上了其他大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一直到今天,他说起这样的经历,骄傲又感慨。他说,过去他们村的孩子初高中毕业后就基本没有升学机会了。改革开放后,高校多了,机会也多了,乡村孩子有了更好的出路。
小苏只是千千万万因为变革而获得更好教育机会的受益者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实施一系列变革,教育事业的成长和变化令人耳目一新:改革开放初期,全省只有7所高等学校。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逐年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78年的2.05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75.10万人,全省财政性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九年居全国首位。
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进步明显。1998年,福建在全国率先通过了“两基验收”,全省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率先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建立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助学体系。
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努力,正走出具有闽派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路,发出教育革命的福建声音。
因侨而建、为侨而办的华侨大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在高端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综合发力。
福建教育,因变革而改变,为改变而选择,目标只有一个,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慷慨”的合作公办学校
□姚跃林
随着漳州中银开发区的建立,2008年,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也随之诞生。这是我省唯一一所由政府、大学、央企合作办学的公办学校,在体制机制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用好体制机制优势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厦大附中之所以能够快速跻身优质学校行列,成为闽南知名学校,与这种优势便于促进创新有很大关系。
厦大附中最初选址占地不到60亩。作为寸土寸金的开发区,管委会拿出60亩土地办学校已经很“慷慨”了。但是,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快速提升的今天,60亩地的新建学校很难办成优质学校。漳州市教育局和厦门大学明确表示要增加用地。特别是厦门大学,将200亩用地作为合作办学的前提。厦门大学原校长朱崇实教授要求生均占地按大学标准,学校建设要对标上海中学和人大附中。最终学校占地278.43亩,规划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分别超过50平方米和30平方米,大大超过省颁标准。今天,当我们面对被一幢幢30层高楼团团围住的美丽校园时,对当年的决策者由衷钦佩。
厦大附中的办学目的,也从最初职工子弟学校,重新定位于“力争将其办成全国一流的品牌中学”。作为厦门大学史上第一所正式冠名的附中,厦大与各方联合成立了校务委员会,领导和推进学校建设。“全国一流的品牌中学”是厦大附中建设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核心动力。
漳州市教育局给予厦大附中相对宽松的招生政策。建校之初,开发区户籍人口只有1万多人,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中适龄学生每个年级不到300人。为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教育局给予厦大附中高中面向全市招生的政策,即在完成区内定向招生的基础上,剩余学位面向全市择优录取。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创新高中招生模式。2010年秋季,漳州市教育局在厦大附中进行“六年一贯制”教学实验,学生不参加中考,直升高中。这项创新举措,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
近五年来,厦大附中中高考质量稳居漳州全市前列。中考综合比在全市170余所公办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高考平均一本达线率超过80%,本科达线率趋近百分百,进入全省先进行列。2016年以来,获得奥赛省一等奖29个,占全市一半。获得奥赛国家级金银牌5块,为漳州市所仅有。2018年5月,学校被破格评为省一级达标高中,并首批进入省示范高中建设学校行列,真正办成了学生喜欢的学校,办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为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华侨大学校园里的外国学生
办好华侨大学是福建的事
□张罗应 整理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华侨大学复办40年。我是华大复办的受益者,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回忆1978年,作为华侨大学复办后第一届学生的副校长彭霈如是说。
华侨大学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1960年,为适应归国华侨青年回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华侨大学创办。1970年,学校因“文革”被撤销停办。
据资料记载,1977年底,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提出复办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1978年4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务院侨办《关于恢复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继续担任华侨大学校长。
当时的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指示:“全国只有华大、暨大是面向海外招生的大学,办好华侨大学不仅是泉州市、晋江专区的事,也是福建的事”;“要千方百计复办好华侨大学,把她当作掌上明珠那样关心爱护办好”。福建省成立了由省委书记处书记林一心任组长、厦门市委第二书记汪大铭任副组长的复办华侨大学筹备领导小组。
“学校非常重视这些学生,老师亲自到车站去接每一名同学。”彭霈至今清楚记得,他是1978年10月20日来校报到的,随后参加了开学典礼和复办挂牌仪式。“当年仅招收了181名学生,分别就读数学、化学、土木三个系,其中历届生近3/5,土木建筑工程系暂时寄学在福州大学。我们班最大的1949年出生,最小的1963年出生,大部分是归侨、侨眷子女。”
党和国家同时给予华侨大学特殊的办学政策,明确规定学校的办学方针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对华侨和港澳台学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并将华侨大学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作为教育战线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福建省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文件精神,把华侨大学作为重点大学给予支持和扶植。
华侨大学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探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路:1980年1月8日,学校成立以协助政府办好华侨大学为宗旨的华侨大学董事会,成为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之一;1980年10月,校方组团第一次大开眼界出访香港,学习境外先进办学经验,为以后与国际接轨打下了基础;1981年6月开始,华侨大学实行弹性教学管理模式,全面试行学年学分制,并推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中期选拔制等;1981年9月,华侨大学招收台湾籍预科学生26人,是第一个向台湾招生的大陆高校;华大率先推出“考试与推荐相结合”招生办法,完成复办后首次港澳招生。
40年过去了,华侨大学已经拥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学生,形成学科门类齐全、层次完善的学科体系,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
泉州理工智能制造工程中心
先行探索店校学徒制
□吴滨如
不久前,泉州理工职业学院获教育部同意升格本科,并被选为全国首批、我省首个“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改革试点。至此,吴金营先生的“办学30年计划”宏伟蓝图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吴金营,一位参加过抗美援越的伤残军人,改革开放使其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但是在他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一种基因,回荡着一种壮志豪情,像陈嘉庚先生那样爱国兴学。因为他坚信“科教兴国”。
1986年,他首创“以企养校”模式,坚定地走上了民办教育之路,并形成了自己一套十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向:坚持公益办学;坚持让学生家庭负担最轻;承诺所投入资金全额捐赠给教育事业;以学生学习成效为考核目标,要求技术过硬、人人过关,在职业教育中先行探索前店后校、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面对逐渐向好的外部环境,学校不忘初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努力办成有特色、高水平的民办高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为学校进行差异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健康长寿心灵美,就业创业能力强,造福社会贡献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很真实、很接地气。“早起床早锻炼”坚持了32年,这一习惯成了学校育人品牌;科研必须是应用性的,必须能落地转化的才是好科研;下一代的接班人,不是一个,而是一个群体。我们不再顾虑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正是这种不同使得我们的事业焕发着不一样的生命力。
近年来,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利好政策。其中对分类管理、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绿色生态的高度重视,与学校近年来精心凝练形成的“非营利民办高校、产业伙伴型大学、创业者的摇篮、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校”等标签式办学特色不谋而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多年来深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探索实践和执着追求,也许在当时不为人所理解,如今逐渐都有了最好的“正名”。“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改革试点的机会,不仅是对我们过去32年办学实践的最大肯定,也让我们站在历史节点上,为国家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先行先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民办教育作为促进教育改革重要力量的一个有力例证。
(作者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副董事长、执行校长、博士)
闽派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
□程思岳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四十年,高校教育技术手段从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大规模在线课程教学的变革,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特别是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在线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利用信息技术监测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学情分析、学习诊断、教学评估,建立健全全程化、多维度的评价机制,推动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
2016年5月,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正式成立,由省教育厅授权开展全省在线开放课程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应用。联盟秘书处设在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在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部署要求,按照“政府推动、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扎实推进福建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可喜的成绩。
我们大力推进课程共享,开展跨校课程共享互选工作,通过423门上线共享课程,在34所高校中进行互选,选课人次达21.2万,目前近16万人次获得学分,跨校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取得阶段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38所成员高校已累计投入约5000万元用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建和在建课程700余门。
正如互联网一样,连起来才有力量。福建高校在线教育联盟,正汇聚更大的力量,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努力走出具有闽派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路,发出教育革命的福建声音。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侨建公办”的黎明职大
□陈宝色 整理
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人们对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巨大需求,也唤醒了泉州黎明高级中学(1929—1934)师友中断了40多年的教育报国理想。1981年4月,爱国侨领梁披云先生召集黎明师友在原址复办了集技术培训与文化补习为一体的黎明学园。这就是1984年升格后的黎明职业大学,是目前全国仅存的9所职业大学之一。
“建校之初,学校没有教学办公用房,将泉州市公交公司旧址候车厅临时改造为2间教室,董事会也只是在武庙残留的一间老房子办公。”退休老师蒋郁斯回忆学校初办的艰苦。
为了学校发展,梁披云、梁灵光、胡平等为学校理顺办学体制奔走呼吁,梁良斗、李尚大等海外侨亲慷慨捐助两个校区的基础建设,巴金先生捐赠了7000多册图书,黎明高级中学师友为学校校企合作与国际化办学牵线搭桥……如今的黎明职业大学,有鲤城、丰泽、石狮三个校区,从不到11亩的“小菜园”发展成为占地1000多亩的高职名校。泉州市图书馆原馆长许兆恺先生回忆在黎大学习的日子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有一股要把耽误的青春夺回来的冲动”。黎大的应运而生,在泉州掀起了“黎明热”。
世纪之交,恰逢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扩张,黎明职业大学坚持深耕职业教育,适当控制规模,走出了一条质量与特色并进的职教道路。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金聪介绍,学校办学体制经历了从“侨建公助”到“侨办公助”再到“侨建公办”的转变,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收费、走读、成人学历、不包分配”办学模式,招收“实践专科生”开展实践教学,召集全省职业大学校际专业协作会,率先推行选择性学习、未就业毕业生召回、学分制改革、订单式培养、本专科联合培养试点、学生导师(团)制,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三全育人”模式,是福建职业教育探索前行和改革发展的缩影,形成了系列具有开创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办学经验。
坚持“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服务师生成长成才创新创业”办学定位,黎明职业大学近3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 2016年、2017年学校蝉联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潜力综合排名第一名,入选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重点校。黎明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松柏说,黎明正在朝着具有福建特色、国家水平、国际视野的高职教育品牌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