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建日报特刊•文化建设】闽韵悠长 精彩纷呈
2019-09-28 10:28:2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 我来说两句 |
公共文化服务——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东南网9月28日(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漫步在福州永泰县嵩口古镇古渡口,你会遇到不少飞檐挂瓦的古民居,再往里走,一座黛瓦白墙的两层古厝就出现在你面前,它就是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 这是一座共建共管共享的乡村图书馆。内设儿童阅读区、成人阅读区、静读区、沙龙区、农家书屋、老人诗社等。藏书上万册,均是各大高校、社会公益团体所捐献的。图书馆还和嵩口镇区的幼儿园和学校共建阅读联盟,并将阅读活动推广到社区。在这里,有嵩口的公益团队老师每周举办各式各样活动,如儿童绘本阅读、主题阅读、诗歌演讲、周末观影会、嵩阳诗社吟诗会友等,为嵩口的社区儿童、留守老人提供了精神家园。 嵩口镇还打造出月洲村“月溪花渡”最美乡村图书馆。改造废弃的发电站为新型图书馆,功能区丰富,包括图书馆、亲子绘本屋、陌上花开咖啡吧、艺术展厅、乡创课堂和朝花夕食轻餐吧等,为月洲村保留一处文化、精神传承之所。嵩口镇改造了旧医药公司为民俗博物馆,展现嵩口的耕读文化,展出的农耕用具均是嵩口本地人自发捐赠而来的。 这是我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整合资源,把公共文化设施建在基层群众身边的一个缩影。 2016年,我省印发《福建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征途的“最后一公里”。 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我省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25家,实现全覆盖;全省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功能整合的有10808家,占全省村(社区)总数的65.3%,还确定支持430家作为示范点,助力提升服务效能。在建设过程中,我省鼓励各地建设特色化文化设施,建设或提升地方戏台、文化村史馆、乡贤文化馆、小型特色博物馆、非遗传习场所、农民文化小公园等,给百姓带来了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