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社区观察点 一线解民忧
2025-05-12 09:44: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5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陈莉莉) 5月9日,三明市三元区列东街道高岩社区居民陈延军早早来到社区观察点,向三明市人大代表、社区观察员吴亚琴反映近期的问题。 “小区水沟的盖板被压坏了,最近路灯也是时常不亮,大家出行很受影响,希望社区能够尽快帮忙解决……”收到意见后,吴亚琴当即作出反馈,“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处理,如果社区层面不能协调,我们会通过观察点渠道及时向上级反映,尽快解决你们的诉求。” 2022年以来,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在全市设立11个社区观察点,实现社会建设社区观察点县(市、区)全覆盖,并组建观察员队伍,聚焦群众关心的小区安全、邻里纠纷、家庭教育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居民夜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多形式集民意 4月29日,三元区列东街道办事处和圳尾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到圳尾社区新村附近,协调工人拆除小区门口影响居民和车辆进出的水泥台柱,并将裸露在外的管线移至地下。 “这里原来安装了一个电子停车杆,我们作为业主把车停进自家小区,却要向洗车行缴费,大家心里都很不是滋味。现在,这根停车杆终于拆除了。”家门口的变化,让家住绿岩新村101幢的市民余女士欣喜不已。 两年前,三明市区某公司向三明市供销储运公司承包了绿岩新村场地建洗车场,并擅自扩大承包使用范围,将居民共有地块圈占,私设停车杆向小区业主收费。 “我在接到居民反映后,就开始深入各小区走访,面对面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将了解到的信息向列东街道办、三元区城管局等相关部门反映。”吴亚琴告诉记者,在梳理事情来龙去脉后,三明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将相关内容形成社区观察信息,送交三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经多方持续努力,私设的电子停车杆最终被拆除。 高岩社区观察点是三明市人大常委会首批设立的社区观察点之一。走进高岩社区各小区,花儿轻轻摇曳,树上鸟儿啁啾,健身角里居民在锻炼,科技室里孩子们在游玩……然而,前几年的景象并不是如此。 “老旧小区柴火间的安全隐患问题,常常有居民向我反映。”吴亚琴告诉记者,他们以居委会为主要力量,成立工作团队,邀请柴火间主人一起召开“周末恳谈会”,请来三元区和街道的专业人员,详细解读提升改造方案,并让业主也参与讨论。最终,根据多数居民意见,出台设计修改方案,并完成整个社区全部柴火间拆除协议的签订。 多手段保民生 5月初,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滨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志愿者带着血氧仪、血压计、便携式吸氧机等设备,跟随社区网格员来到晏公小区居民刘阿婆家中,为她提供每月一次的上门免费体检、吸氧和用药指导服务。这是江滨社区“移动医疗站”带来的助老便利服务。 江滨社区是永安市人大设立的一个社区观察点。“去年,我在走访社区群众过程中,了解到一些行动不便的高龄独居、失能老人存在居家医疗服务需求,于是我将这一情况反映至燕北街道人大工委、永安市人大。”永安市人大代表、社区观察员唐燕英说,经过街道、社区和永安市人大集思广益,创新推出“移动医疗站”医养服务模式,并协调了江滨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三明市永安总医院等资源,每个月定期为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社区老年特殊群体提供送医上门服务,不定期在社区“家门口”开展义诊活动。 “针对江滨社区老旧小区多、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情况,永安市人大、燕北街道人大工委、江滨社区观察点三级联动,通过人大代表接待日、网格化走访等渠道,零距离了解和收集老年居民在医疗康复、就餐服务、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唐燕英告诉记者,他们整合多方资源,推动形成“社区学堂+长者食堂+普惠医养”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我们差不多每天中午都会来这里用餐,这里离家很近,我们也不用自己煮饭,特别方便。”5月7日,在江滨社区长者食堂,68岁的赖阿婆和90岁的母亲点了一份番茄炒蛋、一份豇豆炒肉、一份清炒冬瓜,津津有味地吃着。一旁的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医生耐心地为90多岁的许大爷和老伴测量血压、预约健康体检。在附近的社区乐龄学堂,民乐班的老年学员们有的拉二胡,有的弹扬琴、月琴,有的唱越剧,弦音绕梁,戏腔婉转。 截至目前,三明市人大社区观察点共收集基层意见建议270余条,70余条建议吸纳进人大常委会相关调研报告和审议意见,整理11期《社区观察信息》送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 “我们将继续深化社区观察点建设,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现在一线、协商在一线、解决在一线,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三明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负责人说。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