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桃梨有了“数字身份证”
2025-05-16 07:54: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5月16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徐尔文 付哲文) 12日,在建宁县里心镇千亩桃梨园,农技人员与果农手持手机,穿梭林间。在这里,手机成了果农手中的“新农具”。 “果子的成长档案全在这手机里。”农技员姜爱莲指尖轻点,将剪枝时间、灌溉方式、有机肥使用等农事细节精准录入福建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待果实成熟,专属二维码将成为每颗桃梨的“数字身份证”,贴在果箱上送往全国各地。 去年以来,里心镇政府携手种植大户启动“溯源工程”,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织就一张数字化管理网。果园施肥、打药、采摘的全程数据得以留痕,种植环境、农事操作、质检报告等信息一目了然,每颗果实都拥有自己的“成长日记”。 “有了‘一品一码’,我们的桃梨肯定好卖。”种植大户王德金说,消费者只需扫码,桃梨的“前世今生”便尽在眼前。看得见的品质保障,不仅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更架起了果农与市场的信任桥梁。 目前,里心镇果园的600余条生产数据已同步更新至溯源系统,尚未成熟的桃梨,已吸引众多收购商和买家预订。 里心镇的实践,是建宁县全域智慧果园建设的缩影。去年以来,建宁县锚定“一园一码、一户一证”目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果农受益的模式,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县。专业科技团队带来了智能传感器、无人机巡检等设备,实现了环境监测、病虫害预警的自动化;农产品快检设备、农产品抽检车定量抽样检测,动态跟踪农药残留量;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全县果园数据,为科学管理提供精准依据。 “目前,全县9个乡镇均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并配备了乡镇农安监管员与村级协管员。216家桃梨生产主体入驻溯源系统,去年累计赋码出证4395批次。”建宁县农业农村局质检站站长乐训权介绍,“一品一码”筑牢了桃梨的品质防线,提高了竞争力。 去年,建宁县“一梨两桃”种植面积达13万亩,总产量17.4万吨,总产值19.62亿元。特色水果产业已成为当地绿色富民支柱产业之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