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11日,思明区莲花二村的一家活禽店已经早早收摊

东南网1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文 吴晓平/图)昨天,思明区政府发布通告称,从今天(12日)开始,全辖区要暂停各类活禽交易。也就是说,活鸡活鸭在市场上暂时买不到了。

近期国内多个省份陆续报告了多例人感染H7N9病例,厦门也逐渐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冬春季节。据统计,84%感染H7N9的病例有活禽相关暴露史,其中活禽市场暴露史占77%。研究显示,吸入宰杀活禽时产生的含病毒气溶胶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暂停活禽交易,就是为了预防和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公众健康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法规作出的决定。

自2015年1月12日起,在思明辖区范围内,暂停各类活禽交易。恢复活禽交易日期由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经评估后另行通知。

工商部门负责关停各类活禽交易市场(含固定门店,下同),违反通告规定继续经营的商户将依法查处。市场开办单位将对交易场所实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工商部门负责督促落实。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对市场外流动活禽交易摊点进行查处。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将加强禽流感疫情监测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加强相关防控知识宣传和教育,做好对相关人员的监测和观察。

思明区各街道将根据本区域内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暂停活禽交易管理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工作。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违反通告规定的非法活禽交易行为,可以拨打相关举报电话:区工商行政管理局0592-5816315,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0592-5991854。

提醒

减少接触活禽及其污染场所

疾控中心有关人士说,人感染H7N9禽流感可防可控可治,切断传播途径是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疾控中心建议市民尽量避免散养家禽,减少接触活禽及其污染场所,尤其不要直接接触病死禽。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的禽类接触史等,并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鸽子被关在木屋里。

厦门日报讯(文/图记者 吴海奎)从昨日开始,白鹭洲公园鸽子广场的300多只鸽子被关进一间小木屋里,不能外出活动和觅食。记者了解到,此举和防范禽流感有密切的关系。

厦门近日报告了两例人感染H7N9 病例,均为散发病例,卫生医疗部门已经采取有效措施,目前病人的病情稳定,得到有效的隔离救治。疫情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松懈,减少人与活禽的接触,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防控手段。平日里,在白鹭洲公园鸽子广场上,鸽群密集,人与鸽子亲密接触的现象普遍存在,专家说,这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昨日上午,白鹭洲公园鸽子广场的养鸽人魏志海接到通知说,鸽群暂时要关在小木屋里。于是,魏志海昨日就没把鸽子放出去。去年春天发生禽流感疫情时,这群鸽子也被整整关了4个多月。虽然不能自由飞翔,但鸽子在小木屋里有吃有喝。不过昨日,白鹭洲鸽子广场仍然有近百只鸽子在草地上觅食。魏志海说,这些鸽子大部分是无人管理的“野鸽子”。

疾控部门提醒广大市民,近期要尽量减少和活禽及其污染场所的接触,如果接触活禽后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

相关

禽类蛋品交易量

有所减少

受禽流感影响,最近一个月,厦门的禽类交易量有所下降,价格小幅上涨。

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家禽交易量为690吨,环比下降0.14%,同比下降9.33%。蛋品批发交易量为403吨,环比下降0.74%,同比下降15.16%。黑正番鸭、土鸡、三黄鸡的价格比去年同期小幅上涨。

业内人士预计,受禽流感影响,直到春节前夕,厦门禽蛋的价格或将继续下跌。

小巷长约50米,有好几个活禽摊。

厦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袁舒琪)窄窄的巷弄,两旁摆满竹笼,笼内全是鸡鸭等禽类。昨天,市民陈女士致电本报热线,反映开禾小学附近有一条这样的“鸡鸭巷”。看着小朋友上下学都要穿过成堆鸡鸭笼,陈女士和其他学生家长都很担忧。

记者昨天来到现场实地走访。这条小巷长约50米,有好几个活禽摊。装有鸡、鸭的竹笼全都摆放在巷子两侧,让本就不宽敞的巷子更加逼仄,粗略估计,这些竹笼不少于30个。地面的卫生状况也很糟糕,除了鸡、鸭食用的菜叶等食物散落一地外,还可见到鸡鸭的粪便。

陈女士说,这些摊点没有固定店面,宰杀禽类全都在户外。家长们担心卫生问题,曾向多个部门反映,但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鹭江工商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摊点都是临时摆摊,属于占道经营,由于没有店面,不可能取得合法的营业执照。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鹭江中队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基于这些摊点有违法占道经营行为,执法队员将到现场责令其进行整改。

厦门日报讯(福州站记者张珺)昨日,省卫生计生委通报了我省2014年12月传染病疫情,上个月全省共有6例人感染H7N9的病例报告。

根据通报,2014年12月,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11363例,死亡19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淋病、艾滋病,占发病总数的98.29%;报告死亡的传染病为:艾滋病、肺结核。12月份,全省共报告人感染H7N9病例6例,无死亡病例。

省卫生计生委提醒,人感染H7N9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病毒的传染来源。

表现症状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摄氏度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预防措施

●避免直接接触活禽

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如果发现病(死)禽、畜,不要自行处理,应报告有关部门。

●不要自行宰杀       

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要烧熟煮透         

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要做到生熟分开     

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加强锻炼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少到人多拥挤场所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去医院要戴口罩     

去医院时就诊或去看望病人时要戴口罩。

●有症状应尽快就医   

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小贴士

传染病如何分类?

国家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不同类别的传染病,其响应机制和防御措施也有所区别。

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等。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3年11月4日,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 (张珺 整理)

家禽生意惨淡商贩打盹

东南网1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一度让市民谈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的禽流感再度来袭,昨日,厦门发布了两例人感染H7N9病例的消息。虽然这一消息昨日才发布,可鸡鸭市场已提前“寒意阵阵”。

昨日,导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家禽养殖和相关产业已一落千丈,订好的鸡苗退货了,好不容易涨上去的鸭苗价格又降了,连开姜母鸭餐馆的都因生意骤减而改卖海鲜了。

不敢养了 卖禽苗的降价还送药

“本来订好的3000头鸡苗,今天一大早打电话说又不要了,真是气人。”江苏人李先生在厦门专做鸡苗、鸭苗批发,一大早接到客户的退订电话,让他的情绪产生不小的波动。他告诉导报记者,本来鸡鸭感冒是常有的事,但禽流感一出,市场一下子就冷了,估计至少这半年是没好日子了。

同安内山一家鸡鸭养殖公司里,老板告诉导报记者,禽流感给市场带来的“寒意”远比想象的要大,前年禽流感时两三元的鸡苗,短短几天就降到几毛钱,还不如废纸值钱,这次估计也好不到哪去,所以他们公司已经停了几条孵化设备,提前给一些员工放了假。

退订的人多了,价格自然就降了

同安五显镇一位鸡鸭养殖户说,7天大的鸡苗、一斤左右的鸭苗,前一天的价格还是2元和3.5元,到了昨天下午,就分别降到了1.5元和3元,“一天时间就降这么多,估计还会更低”。

不仅如此,做鸭苗批发的胡先生还表示,为了应对禽流感,现在卖鸡苗、鸭苗,他们不仅免费送药,还会承诺对死禽做出一定赔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敢吃了 开餐馆的忙着改菜单

鸡苗、鸭苗卖不动了,吃鸡鸭的也少了。

受禽流感疫情影响,这几天厦门市场上的禽类产品摊位也开始门庭冷落,很多人“望禽色变”,避之唯恐不及。导报记者昨日在莲花附近的一家菜市场看到,以前装满鸡鸭的笼子,现如今空空如也,主妇们的菜篮子里鸡鸭也被猪肉所取代。

同样因为禽流感,在莲花路口一家餐厅里,一对情侣就明确不要鸡鸭菜品,尽管专家说鸡鸭煮熟可以吃,但他们显然不想冒险。“这几年姜母鸭的生意不好做,禽流感隔年来一次,再不转型就要关门了。”厦禾路一家姜母鸭餐馆里,一落千丈的生意让老板揪心,他已经让员工做新菜单了,姜母鸭不再是主打菜品,而是引进海鲜等闽南菜来撑场面。

同样生意冷清的,还有不远处的鸭肉粉丝店。老板告诉导报记者,往常中午,附近白领都会来他店里吃,有时候没有位子还得外面摆桌,但昨天这样的场景没有再现。

不敢投了 “抄底”的那些亏大了

距离前年的禽流感才过去一年多,现在又来了禽流感的消息,这让灌口的养殖户老冯眉头紧锁。

老冯是去年听人家说“抄底”赚钱,才投了不少钱又养鸡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投的钱也就刚刚回本,禽流感再次“来袭”,他的那些鸡鸭怎么处理成了问题。“最贵的时候是6.5元一只,禽流感之后2元,很多人都觉得划算,所以去年一年不少人投资养鸡鸭,现在赚钱的梦是碎了。”同安做鸡鸭批发的胡先生说,去年,鸡鸭养殖户“抄底”的心理比较强烈,他当时就觉得风险很大,现在真是应验了。

同安的大型养殖户陈先生也说,当时就觉得,消费者不可能永远不吃鸡鸭,随着禽流感影响的减退,后市家禽市场很可能出现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暴涨的情况,所以他大量补充存货,待禽流感过后大赚一笔,结果现在不少鸡鸭“砸在”手里。

入冬以来,省内外多地相继出现多例人感染H7N9病例。昨日下午,记者从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2014年12月厦门也报告了2例人感染H7N9病例,均为散发病例。卫生行政部门已采取了有效措施,目前病人病情稳定。据了解,市政府已部署了防控工作,各项防控措施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据了解,这2例人感染H7N9病例为一男一女,均是退休老人,在菜市场购买活禽后,分别于去年12月29日、30日因不明原因肺炎就诊于厦门某医院。后经省、市、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复核,确诊为人感染H7N9。目前,2名患者正在接受积极治疗,病情稳定。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苏成豪说,市民应掌握家禽及其产品安全消费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身防护,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记者昨日从市农业局了解到,目前厦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已全面加强监测工作,对活禽的抽样检测由每月一次增加至每月两次。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厦门暂未有禽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相关报告。

近日,农业部门加强部署,厦门的活禽交易市场、家禽屠宰场、家禽养殖场、野生禽类栖息地和生猪屠宰场等都被列入监测范围,并提高了在全市6区进行动物抽样检测的频率,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抽样检测。另外,农业部门也向所有监测对象发放了消毒药品,用以对环境进行卫生消毒。

据悉,目前岛内的大型禽类批发交易市场仍在正常运营中。

【市场反应】

部分市场仍卖活鸡 市民“怕生不怕熟”

市民对活禽还是持谨慎态度。

昨天下午和前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厦门多家菜市场发现,部分菜市场禽类店已关门,但仍有部分菜市场禽类仍正常销售。

在浦南菜市场,记者看到,一间规模较大的禽类店已经关门停业,据市民介绍,这家店原本生意很好,每天门口的鸡笼都是满满的,但最近已经停业好几天。记者拨打了该店电话,经营者否认因人感染H7N9而歇业的传言。他表示,老婆刚刚生产,因此暂时歇业一段时间。

记者看到,几家规模较小的禽类店仍在正常经营。一经营者告诉记者,他家的鸡鸭不会有禽流感,“每天都经过严格检疫的,你放心。”此前,浦南市场禽类店曾歇业几天,接受统一消毒,引起部分市民恐慌,“最近几天每天都有人问我关于禽流感的事”。

在凯旋农贸市场,两家禽类店已大门紧闭,平日摆在门口的鸡蛋也消失了。在文塔菜市场,部分禽类店还在经营。在第八市场,几家禽类店已经关门,但宰杀好的鸡仍有销售。

记者随机询问了5名买菜的市民,他们均表示近期不会购买活禽。市民陈女士说。“新闻说的人感染H7N9的老人,都是因为接触过活鸡活鸭。”

在餐饮店,受访者的反应却比较“淡定”。在江头某连锁餐饮店,市民张先生在就餐时点了一份“口水鸡”。“煮熟的应该没事吧,只要不接触生的就不怕。”他说。

鉴于H7N9型禽流感相关特性,专家建议市民养成食用“冰鲜、白条、分割”家禽的消费方式,以减少接触活禽感染的机会。

1.少接触活禽

海西晨报讯 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如直接接触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此外,也可通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市民在买菜时,应避免前往爆发禽流感的地区,少去活禽市场。如果所在区域已发现疫情,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避免接触染病的禽类,如鸡、鸭。此外,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家长、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

2.禽肉蛋煮透

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避免食用活的或未经煮熟的鸡鸭,煎鸡蛋一定要煎透。

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杀死,如果未煮熟煮透就食用,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

3.勤洗手多锻炼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市民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

另外,建议市民加强体育锻炼,均衡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海西晨报讯(记者 钟宝坤)入冬以来,我国多省相继出现多例人感染H7N9病例,厦门市疾控中心组织预报团队根据近期疾病监测结果进行的风险评估显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感染H7N9是厦门本地需要重点关注的传染病之一。因此,民众在选购食品方面也更加谨慎。

记者走访发现,近日,肉类、水产品类罐头特别受欢迎,市民们争相购买。一位正在购买古龙红烧猪肉罐头的消费者告诉记者,“每年这段时间往往是禽流感易发季节,为预防流感,我就少进菜市场了,选择罐头产品,图个安心。”

“制作罐头的原料都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厦门某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罐头产品都经过高温高压处理,使产品达到商业无菌的状态。因此,不含任何防腐剂就能实现长久保鲜,并且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营养,市民可放心食用。”

厦门日报讯(记者 沈彦彦)昨日,厦门不少农贸市场已经难见活禽的身影,如果活禽交易市场被关闭了怎么办?市民不用担心,据记者了解,位于翔安马巷镇的闽南最大的家禽屠宰场已经建成并随时可以投入使用。投用后厦门的家禽可集中到此定点屠宰,从而改变目前活禽交易不安全的情况,为市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鸡鸭肉。

据了解,厦门每年消费家禽已达2000万羽(不含冰冻家禽产品),仅岛内年消费家禽就达1450万羽,年交易额近5.5亿元。

目前,厦门用于规范屠宰的地点只有高崎家禽交易批发市场,但其规模有限,只有6000平方米左右。比起岛内人口对家禽的需求量,市场有一半左右的禽类采用家庭作坊人工屠宰的方式加工。

这些家庭作坊往往设施简陋,屠宰、褪毛手段落后,卫生条件差,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家禽同用一桶水,有的还与病、死家禽混在一起,极易造成交叉感染,而且还普遍使用能致癌的松香、沥青褪毛。另外,加工过程中,污水、废弃内脏等也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项目介绍】

新家禽屠宰场

位于翔安马巷

新家禽屠宰场选址翔安马巷镇洪溪村,由夏商集团和厦门银谷饲料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面积为28000多平方米,仅一期工程就有13000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可随时投用。

这里刚好位于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的中转地段,紧靠324国道、沈海高速和福厦高铁,靠近同安、翔安等众多养殖基地,货源相对充足。

该屠宰场采用高科技手段,集屠宰、加工、冷冻、配送为一体,并严格监控家禽的进出和检验检疫。

据预测,项目全部启动后,年屠宰量可达2000万羽,可满足市民对健康鸡鸭肉质产品的需求。

   厦门市畜禽蛋批发市场工作人员对活禽区进行药物喷洒消毒处理。(资料图/本报记者 郑晓东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雯)厦门报告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记者昨日从市农业局了解到,目前厦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已全面加强监测工作,对活禽的抽样检测由每月一次增加至每月两次。

近日,农业部门加强部署,厦门的活禽交易市场、家禽屠宰场、家禽养殖场、野生禽类栖息地和生猪屠宰场等都被列入监测范围,并提高了在全市6区进行动物抽样检测的频率,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抽样检测。另外,农业部门也已向所有监测对象发放了消毒药品,用以对环境进行卫生消毒。

据悉,目前岛内的大型禽类批发交易市场仍在正常运营中。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厦门暂未有禽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相关报告。

凯旋菜市场的鸡鸭店已歇业。  

厦门日报讯(文/图记者 何无痕)在禽流感的“阴霾”下,活鸡活鸭还有得买吗?价格是否下降?昨日,记者走访了部分菜市场以及数家超市发现,虽然部分菜市场活禽交易关闭,但鸡鸭的价格暂时都还保持稳定,销量也未明显减少。

菜市场:多家活禽店关门谢客

昨日下午,记者再次走访了多家菜市场,结果发现,不少菜市场的鸡鸭店都玩“失踪”,但也有些菜市场仍然在售卖活鸡活鸭。

凯旋菜市场的三家鸡鸭店昨日仍旧大门紧闭,其中一家鸡鸭店虽然门半开着,但里面的铁笼子都已经空了。而浦南菜市场的几家鸡鸭店也都处于大门紧闭的状态,只有一家在门口摆着鸡蛋。

在第八市场记者看到,里面的三家鸡鸭店也都已经关门。据了解,在1日下午就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来到店里将鸡鸭带走。一名卖鸡蛋的摊主告诉记者,最近鸡蛋的价钱还没有变化,如果禽流感的影响变大,那么鸡蛋反而可能涨价:“到时鸡少了,鸡蛋也少了,当然就贵了。”

不过,在文塔菜市场记者看到,这里的鸡鸭店仍然在营业。在金榜公园旁的一处鸡鸭店也可以购买到活鸡鸭。记者注意到,这些店主在宰杀鸡鸭的时候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也未戴口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超市鸡肉价格稳定。

超市:冷冻鸡肉成“主角”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岛内数家大型超市,这里已经宰杀好的鸡鸭肉被整齐地放置在冰块上等待挑选。

不仅鸡鸭肉照样卖,在其中一家大型超市中的生鲜区中,记者发现,冷冻鸡肉更是成了“主角”,占据了极大的位置。在数家大型超市中,鸡鸭肉的价格都未有明显变化,也未做促销,挑选鸡鸭肉的市民也不在少数。

街边小店:熟制品销售不受影响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街边数家鸡排店和卤料店,发现他们的生意也并未有明显波动。厦门一家知名鸡排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鸡肉都是有经过检疫的,“禽流感对我们的生意基本没什么影响。”在街边的几家卤料摊点中,也可以见到整只的烤鸡烤鸭在卖。

在随机采访购买鸡鸭产品的消费者时,他们都表示有听说最近是禽流感的高发期,但觉得不购买活禽就没有被传染的危险,“吃煮熟的鸡鸭肉应该没事吧。”市民张先生说。

厦门日报讯(记者 楚燕)入冬以来,我国多个省份相继出现多例人感染H7N9病例,我省福州、三明等地也报告了多例病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专家苏成豪副主任医师昨日接受采访时透露,2014年12月底厦门也报告了两例人感染H7N9病例,均为散发病例,卫生医疗部门已采取了有效措施,目前病人病情稳定,得到有效的隔离救治。

这两名患者不明原因发热到医院急诊科就诊,接诊医生敏锐地察觉异常,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最终确诊为人感染H7N9病例。

各项防控工作有条不紊

据了解,市政府已多次召开防控人感染H7N9专题会议,具体部署了防控工作。各相关单位联防联控,各项防控措施正有条不紊地展开。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工作目标,各医疗机构加强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发热门诊也按照常态规范就诊流程。各级疾控机构也强化监测预警,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H7N9已属乙类传染病

人感染H7N9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已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常规报告和管理。

苏成豪介绍,我国2013年3月份首先在上海、安徽发现人感染H7N9病例,作为新发的传染病,当时纳入甲类传染病管理。经过半年多的观察,人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逐步加深,于2013年10月底正式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像人们熟知的麻疹、乙肝、登革热等都属于乙类传染病。我省对人感染H7N9等乙类传染病实行常规监测,每个月都会针对上个月的发病情况进行通报。

提醒

H7N9可防可治

远离活禽煮熟再吃

苏成豪表示,H7N9主要通过呼吸道以及接触禽类分泌物、排泄物感染,人感染H7N9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市民应掌握家禽及其产品安全消费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身防护,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主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禽肉蛋煮熟煮透再食用;

2 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通风。

3 加强体育锻炼,均衡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4 尽量减少和活禽及其污染场所的接触,如果接触活禽后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东南网1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香卉辉 李方芳/文 叶允平/制图)昨天,厦门疾控中心专家透露,上个月厦门发现2人感染H7N9禽流感。至此,厦门去年共有5人感染H7N9。对此,批发市场、各大菜市场已经加强消杀,动物防疫部门也加强检疫。专家呼吁,市民不必谈禽色变,鸡鸭仍可食用,但要注意购买时查看“一证一环”,食用时煮熟煮透。

2人感染H7N9 目前病情稳定

昨天下午,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苏成豪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入冬以来我国多省相继出现多例人感染H7N9病例,福建福州、三明等地报告了多例病例。2014年12月,厦门市也报告了2例散发病例。

在2014年12月29日、30日,厦门一医院连续报告2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经省、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复核均被确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针对此事,厦门市政府多次召开防控人感染H7N9专题会议,具体部署了防控工作。各相关单位联防联控,各项防控措施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医疗机构加强了病例的发现及救治,各级疾控机构也强化监测预警,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卫生医疗部门已采取了有效措施,两例被感染病人病情稳定。“虽然厦门出现了H7N9病毒,但都是个案,在人群中流行的可能性很小。”苏成豪说,H7N9禽流感已被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从甲类变为乙类传染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市民只需掌握家禽及其产品安全消费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身防护,完全无须过分担心,做好预防是关键”。

鸡鸭生意锐减 两市场鸡鸭摊点关闭

厦门出现H7N9病毒,对禽类市场冲击不小。前天下午,导报记者就发现,浦南菜市场、凯旋农贸市场很多原本卖鸡鸭的摊点,店面都已经关门,甚至连旁边小巷子里的鸡鸭店也关门了,只剩下空鸡笼摆在外面。

导报记者昨日还走访了岛内外槟榔、松柏、营平、集美等菜市场,发现这些市场的鸡鸭摊位仍在,价格也没有明显下降,但是生意却冷清很多,几乎空无一人。“我要收摊了,没生意。”下午3点多,在集美菜市场,从事家禽生意20年的郑女士告诉导报记者,市场内其他鸡鸭商家早早都收摊了。郑女士透露,正常情况下,自己每天补货都要二十只左右,现在每天最多只能补四五只。

在松柏菜市场,一位鸡鸭摊主直接将消毒液、上市凭证全部摆在摊位上,以证明自己卖的禽类是安全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每天仅3000只 全市禽类销售减大半

“目前,我们20多家岛内外的农贸市场,鸡鸭销售仍然正常。”昨天,厦门市市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透露,包括松柏、营平、石亭、江头、湖里等菜市场在内,每天都会对活禽摊位及整个市场进行消杀,而且所有的活禽贩卖人员都要定期前往疾控中心体检,排除感染的可能。

导报记者采访得知,全市大多数的活禽来自中埔禽类批发市场,对于市场周边来路不明的鸡鸭,已经被基本清理完毕。

不过,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厦门目前的禽类销售量每天都在下滑,正常情况下,厦门每天能消化7000只左右,但是从前几天开始,每天的销售量只有5000只左右,到了昨天最新数据,只有3000只左右,直接减去了大半。

夏商批发:一月前启动防控预案

“我们差不多一个月前就启动了禽流感防控预案。”昨天,夏商农产品集团负责人陈裕强透露,入冬后,随着广东、浙江等地出现禽流感,夏商就启动了预案。

夏商中埔禽类批发市场供应着全市六成以上禽类消费。上个月开始,包括每天运送禽类的车辆在内,对进场的每一批禽类进行严格消杀,一天最少全面消杀4次,使用的消毒水是卫生部门特制的禽流感防控消毒水。

不单中埔市场,据透露,岛内外的禽类交易场所每天都应进行严格的消杀,至少每天3次,分别在早上8点、中午1点、下午5点进行,而且还要在休市期间分区域对市场进行彻底消毒。

动物防疫监督所:购买时查看“一证一环”

厦门市场上所有的活禽和白条鸡鸭都要经过中埔批发市场,动物检疫上环就在这里进行。动监所工作人员对于每一批上环的鸡鸭运出前都要查证验货,并目测禽类的健康体征,如有可疑,就要整批控制,并取样送检,还会定期为家禽采血化验。“鸡鸭可以吃,但是要购买安全的鸡鸭,而且要煮熟煮透。”动物防疫监督所负责人昨日表示,市民购买时要记得查看禽类的“一证一环”。

其中,“一证”就是生鲜食品上市凭证,“一环”就是标志检疫合格的脚环,脚环上还会贴有产品条码标签,包括产品的品种、生产日期等信息,消费者可以识别,而且这种脚环是特别定制的,无法重复使用。

相关链接

厦门此前发现过3例病例

●2014年1月28日:厦门市确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赖某某,男,69岁,居住在海沧区。患病前3天在农贸市场购买活鸡。

●2014年1月29日:厦门翔安区2岁余男童陈某某,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病情轻微,在厦门某医院隔离治疗。

●2014年2月1日:35岁同安男子林某,在省外一家餐馆当厨师,由上海返厦过年,回来四五天后便觉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咳痰、胸闷等症状,大年初一当日入院就诊。

 

厦门网讯 今天下午,厦门市卫计委通报,我市于2014年12月发现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均为散发病例。据介绍,卫生医疗部门已采取有效措施。目前,病人病情稳定。

人感染H7N9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纳入乙类传染病,可防可控可治,市民不必恐慌。市政府已多次召开防控人感染H7N9专题会议,具体部署了防控工作,各项防控措施正有条不紊展开。

据悉,近期国内多个省份陆续报告了多例人感染H7N9病例,我省福州、三明等地也报告了多例病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何无痕 沈彦彦)市疾控中心组织预报团队根据近期疾病监测结果进行的风险评估显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感染H7N9是厦门本地需要重点关注的传染病之一。

最近无论是想去菜市场购买活禽,还是去大自然与小鸟亲密接触,您可都得小心了。近期国内多个省份陆续报告了多例人感染H7N9病例,而厦门也逐渐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冬春季节。

近期重点关注人感染H7N9等传染病

1月4日,厦门市疾控中心组织专家预报团队根据近期疾病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未来一段时间内厦门本地应特别注意关注的传染病有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重点关注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人感染H7N9,重点预防输入的传染病有埃博拉出血热、H6N6流感。

根据市疾控中心的统计,84%的人感染H7N9病例有活禽相关暴露史,其中活禽市场暴露史占77%。研究显示,吸入宰杀活禽时产生的含病毒气溶胶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对此,市疾控中心建议市民尽量不要散养家禽,减少接触活禽及其污染场所,尤其不要直接接触病死禽;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的禽类接触史等,并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部分商家不卖鸡鸭改卖鸡蛋

那么,应对传染病高发期,厦门的菜市场是否有所行动?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厦门多家菜市场发现,有的菜市场鸡鸭店已关门,有的菜市场中鸡鸭店还在正常经营。

在厦门凯旋农贸市场,记者看到,原本从后门就可望见的两家鸡鸭店,在昨日都已大门紧闭,平日摆在门口的鸡蛋也消失了。而常在此处买菜的居民林女士告诉记者,不仅鸡鸭店“消失”了,连原本常来门口摆摊卖干货的小贩也不见了。而在浦南菜市场,原本卖鸡鸭的摊点也都大门紧闭,有的鸡鸭店改卖鸡蛋,只剩下空鸡笼摆在外面。

不过,记者在文塔菜市场看到,这里的鸡鸭店还在经营,而且看起来生意还不错,但一名经营者表示有些忧心,“听说最近是传染病高发期,如果情况变得严重,我们也将停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家禽可以吃,但要购买安全禽

“停车消杀……”昨晚10点,在承担厦门家禽产品集中交易、屠宰的夏商农产品集团厦门鹭露水产有限公司,看管场地的负责人正忙着指导场地和运送车辆的消杀工作。这时候,正是活禽入场集中检验检疫、屠宰的时间。从2014年12月15日开始,这样的车辆统一消杀,一天有百余次,每一辆运送车辆进出都进行严格消杀。

“消毒水是卫生部门专门为禽流感配制的,我们也一直在检测禽流感,每天都要对批发市场进行彻底消毒,每一道工序的场地都要进行严格的内部清扫及消毒。”在中埔禽类批发市场,浓浓的消毒水气味让每位工作人员都紧绷着神经——这样严格的检验、严肃的工作气氛是因为这里的每一道程序都关乎全体市民的健康。

这里的一位管理人员说,去年12月,市场内就及时启动执行了禽流感预防预案,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具体措施是使用卫生部门特制的禽流感防控消毒水,对进场的每一批禽类严格进行消杀,一天最少全面消杀4次。同时,对每批次进场的活禽,严格执行检验检疫,抓好索证索票制度。

“家禽还是可以吃,但是要购买安全禽。”夏商农产品集团的负责人陈裕强告诉记者,最简单的识别方法,就是选择带有“脚环”的“白条禽”。陈裕强说,厦门的禽类产品几年前就已运用先进的电脑识别系统,启用“验讫脚环”及专用标识制度。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禽类产品进场时,都要做好记号,然后按照规定出场时,做好每批次的检疫,给合格的禽类套上“验讫脚环”,并取得生鲜食品上市凭证,有了“一环一证”后,禽类产品方可出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温馨提醒

避免接触活禽

肉蛋要烧熟煮透

入冬以来,南方多省市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我省自去年12月份以来也陆续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目前有证据提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

对此,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

2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3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4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

5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

6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若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的禽类接触史等,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