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乡村振兴进行时

省委、省政府近日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围绕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意义、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提要求,是谋划我省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资  讯 

经济随笔: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经济?

即时 | 2018-04-19 08:18

福建日报 邱建生

开栏的话

商海泛舟,经世济国,几许衷肠,几多文章?传播心得,分享经验,我们为您寻觅良师。

财经万象,谄谗流弊,几许暗流,几多浮华?针砭时弊,匡正视听,我们为您追索本真。

素心一片,壮志满怀,漫随意趣,笔走龙蛇。福建日报推出《经济随笔》专栏,携手专家、学者、实务人员,与您共话八闽经济,随笔商海春秋。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

在从事乡村经济振兴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发展什么样的经济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如此,才有可能使乡村经济向着正确的轨道振兴起来。

清明回老家,顺便去了家乡附近一个自然保护区内的村庄。一眼望去,田野里金黄一片。走近一看,才知道是村民要准备种菜了,先用除草剂把地里的草给喷了下,这金黄的一片是这些被除草剂杀死的草的尸体。进一步了解,对这个村庄的上千亩竹林,村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除草的。在这个村子的上游,一个快速养鸡场正在扩建中。

这是典型的在传统经济学思维下呈现出来的经济形态,属于不考虑代价的经济,是有数量但没有质量的经济。这种经济使我们从缺衣少食的时代走了出来,但同时也把我们带入了恐“毒”的时代。

现在,是到了进行调整的时候了。因为,如果再不进行调整,过去以牺牲环境和人心完成的积累,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归零。那么,如何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向是什么?

自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上,中央已有了非常明确的调整方向,就是经济的生态化转型。而乡村经济振兴,则意味着乡村生态经济的振兴。这种经济形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

一是这种经济在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互利共生的。以农业为例,如果农民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环境的承载率,一味地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这种农业在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掠夺性的,是不符合生态经济的要求的。

二是这种经济是服务社会的,而不是损害社会。以我家乡的速成鸡养殖企业为例,他们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在闽西山区发展了大量的速成鸡养殖场,且不说这种养殖场对当地土地、空气、水源造成的巨大污染,这种通过饲料和抗生素长大、39天出栏的鸡,更是对社会的一种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损害社会的。

三是这种经济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意味着这种经济尊重人的主体性,尊重劳动,资本的地位是从属的,而不是反过来,资本凌驾在劳动之上。

明确了乡村经济振兴应该振兴什么类型的经济后,笔者对振兴这类经济,也即生态经济,应该注意什么,也有一些个人浅见。

首先需要明白农业的生态化转型,其责任主体不仅是农民,还有政府。政府需要调整农业补贴的方向,从过去一味支持龙头企业的方向转到支持农业生态转型上来,由财政和社会来主要承担农民进行农业生态转型的成本。

其次需要下大决心对明显反生态的经济形态加以取缔,社会上下需要树立起“硬发展是没道理”的思维,对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经济业态果断说“不”。

第三则需要树立起乡村经济振兴不能一蹴而就的观念,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片面求“快”的思维可能使乡村经济的振兴走向其反面。

两岸专家学者聚首厦门探讨乡村振兴

即时 | 2018-04-18 08:55

新华社厦门4月17日电(记者 付敏)2018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17日在厦门海沧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为乡村振兴与社区治理建言献策。

台湾村里长联合服务总会总会长陈建良表示,两岸一衣带水,同气连枝,在城镇化高速推进的今天,都面临着乡村社区凋敝、优质劳动力流失的困扰。因此,如何激活乡村造血功能非常值得重视。

陈建良分享了南投县埔里镇桃米社区的做法:在生态资源丰富的桃米社区,村民们维护湿地河道,兴建民宿,发展特色餐饮、文创工艺,推广新故乡旅游,成功为乡村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我们希望在复制推广这样的乡村振兴模式上,和大陆同胞多交流学习,请大陆同胞多来参观指导,共同进步。”陈建良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夫认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峡两岸从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乃至后工业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走过了相似的发展路径,但发展进程存在阶段性差异。

“台湾在农村产业转型和乡村建设方面有许多经验,尤其是近10年来台湾农村在再生发展和社区营造方面的做法,可以为当前大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有益参考。”赵一夫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罗京辉表示,农村是两岸同胞乡愁的共同载体,是凝聚两岸亲情的共同记忆,因此乡村振兴在某种层面上,对于促进“两岸一家亲”具有特别的意义。

“期待两岸能持续加强在乡里建设上的交流,常来常往,共同实现两岸乡村重焕光彩、村民安居乐业。”罗京辉说。

【乡村振兴进行时】书记县长忙什么

即时 | 2018-04-17 09:00

永春县达埔镇各香厂的工人在空地忙晒香。近年来,永春县积极发展香产业,拥有制香企业300家,从业人数超过3万人,产品行销国内外。 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连日来,莆田市秀屿区全面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图为东庄镇马厂村党员干部、老协会长、村民代表等100多人在移风易俗倡议书上签名。 福建日报记者 周明太 摄

东南网4月17日讯

脱贫攻坚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通讯员 王双季 发自德化县

“对久在贫困线下挣扎的德化县贫困户来说,这轮脱贫攻坚战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机遇。”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表示。

7日,梁玉华一大早就来到德化县龙浔镇丁墘村建档立卡省定贫困户、鲜花种植基地的主人林生平家,了解他们一家脱贫后的新生活。

2016年,梁玉华到德化县工作,许多农村的贫困现状和群众渴求改变的眼神深深触动了这位女干部,她暗下决心,要让贫困户都过上好日子。

林生平介绍,丁墘村靠近县城,有能耐的人早就弃田从商,到城里开店办厂。患有癫痫症的林生平以前只能靠打小工、种几分薄田养活生病的妻子、年幼的儿子和年长的老人。他对改变生活现状有着强烈愿望,却颇感无力与无奈。“就在一年多前,我们的花圃种植基地还不到半亩,一年收入也就两三千元。”林生平回忆,“记得前年梁书记第一次来我家时对我说,要让所有贫困户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这么快生活就真的改变了。现在,我的花圃基地扩大到2亩多,收入也明显增加了。”说起现在的生活,45岁的林生平很知足和幸福。

据介绍,近两年来,德化探索建立对象精准、措施全面、全程纪实的“全程式”扶贫体系,有力推动精准扶贫攻坚。

“德化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居多,农村土地撂荒严重。怎样把村里荒废的土地变废为宝,让留在农村的贫困户借此致富,是我们这两年考虑最多的。”梁玉华介绍,经过县领导和相关部门深入调查分析后形成共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突出产业扶贫、稳定脱贫。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帮助各村招商引资,建成一村一品的种植基地或合作社。

“书记,马上要播种了,小农机设备不够用怎么办?”在上涌镇下涌村精准扶贫大棚蔬菜基地,负责人向梁玉华反映困难。梁玉华当即用手机连续拨打几个电话后回复负责人:“明天上午10点前,会到位一部分。”

上涌镇党委书记黄振宇告诉记者:“梁书记现场办公,帮这个基地解决了电力、灌溉设施、土地流转等问题。”

“这个基地覆盖多个行政村,带动脱贫能力强,这些问题涉及多个部门。靠他们自己去协调,几个月跑下来,多耽误事啊。”梁玉华介绍,为让贫困群众分享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县委、县政府和多个部门的领导干部,利用出差机会取经观摩,研究形成了适合德化农村产业发展带动的方案。对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需求的贫困户,除政府小额贴息贷款外,给予每户3000元到1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模式,让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党员带头结对帮扶,解决技术、管理、资金、市场等难题,带动增收;按照“让农民土地变资产、让财政资金变股金、让贫困人口变股东”的思路,采取“参股入社、配股到户、按股分红、脱贫转股”的方式,通过“规模种植、土地入股、保底分红、返聘务工”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51岁的李水冰,因肢体残疾,大半辈子都在龙浔镇英山村种庄稼,年毛收入最多时不过千元。作为贫困户,李水冰是第一批参股加入村里合作社的村民之一。李水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加上和老伴一起的打工收入,他家前年年总收入近5万元。

入股村民每家都成了老板、赚了钱,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尝到了甜头。目前,德化各乡村的贫困户大都有专业合作社的股份,或在合作社工作。“农户变股东,这一扶贫模式可将贫困户从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按照持有股份获得稳定的股份收益。”黄振宇告诉记者,去年6月,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牵头出资100万元,在上涌镇下涌村的鑫义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大棚蔬菜扶贫基地,从年收益中取出15万元分红给贫困户,并为扶贫对象提供就业岗位,使该项目成为“发展高效农业、推广休闲采摘、实现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的样板。同时,通过与农村电商和实体经销商对接的方式,合作社去年收益都不错,有些合作社的农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还有的合作社通过“一带一路”,把土特产卖到国外。

梁玉华介绍,通过多元化、立体式的产业发展思路,如今的德化乡村已成为“工厂”,各个合作社成为“生产车间”,群众成为“产业工人”和“产业主人”,既在助推产业发展中获得工资报酬,又在产业入股中分享产业红利。

目前,全县共有合作社1100多家,推动带动2.1万户4.25万人共同发展。2016年,德化发起全省首家以“三农众筹”为主题的农业合作社,在760亩“稻米众筹计划”中,与城市中高端消费群体成功对接,每亩增收500元,每户增收2000元。以农村电商实现营销创新,建成全省首家基于“基地生态种植+社区O2O仓储配送”的电商便民服务工程“憨鼠购”。

梁玉华的计划里,下一步,要把工作重心转到提高脱贫质量上,节点推进2020年消除薄弱村工作,巩固提升扶贫成果。她信心满满地说:“未来的德化农村将会越来越美丽,村民将会越来越富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爱满拗九孝暖永泰”拗九节活动在永泰县南湖广场举行,主办方准备500份拗九粥,送给老人和孩子。 福建日报记者 周明太 摄

2017年,莆田秀屿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安排新型社区建设等13类项目130多个。图为马厂村自筹上千万元资金建设的妈祖生态公园。 福建日报记者 周明太 摄

打造“农业+旅游”乡村经济新生态

福建日报记者 薛希惠 庄严 通讯员 邱慧敏 发自尤溪

“我们企业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县长廖金辉上周又专程到我们公司调研,帮助解决万亩生态旅游观光基地的土地流转问题,这让我们更有信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8日,尤溪久泰公司总经理陈显果说。

尤溪久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目前已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流转土地5000多亩用于果园种植基地开发建设,种植各类猕猴桃、黄桃、脐橙等果树超10万株,以及樱花、野鸦春、罗汉松等绿化品种约1万株,并建成温室大棚、玻璃大棚15亩;集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科研教学、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已初具规模。

尤溪县县长廖金辉说,尤溪是传统农业大县,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被列为国家第三批现代农业示范区。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抓住产业兴旺这个重点,充分发挥尤溪农业自然生产条件优越、农业种植资源丰富的生产优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结合,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将现代农业融入休闲旅游业,重点培育生态娱乐、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产业,以此加快一产“接二连三”“跨二进三”步伐,将尤溪打造成我省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和产业融合的新高地。

做好“优、转、变”

福建日报记者 薛希惠 庄严 通讯员 薛敏灵 发自漳浦

近日,漳浦县县委书记戴平忠带领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漳浦县官浔镇和石榴镇,实地调研乡村经济发展情况。

官浔镇康庄村拥有水田2843亩,该村种植模式为“稻-稻-马铃薯”,一年三熟,是漳浦建设“福建省粮食产能区工厂化育秧”和“农业部育秧基地”项目的核心示范片。

“现在都是机械化耕种,省时省力,我今年种了1000亩的水稻。”面对戴平忠的询问,康庄村种粮大户王坤山说。在田间地头,戴平忠详细了解了春耕备耕等方面的情况,要求镇农技人员要积极推广农业“五新”技术和有机肥使用,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品质和效益。在官浔镇溪坂村,戴平忠鼓励继续做大花木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前头、做示范。

在石榴镇漳浦县(石榴)田园综合体,戴平忠察看了扬基生物科技组培育苗基地建设情况,希望企业积极探索花卉绿植配送、租摆服务等新模式,努力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线上线下相互结合,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重塑价值链。

“漳浦作为农业大县,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做好‘优’‘转’‘变’三篇文章。”戴平忠说,要“优”产业,把乡村产业发展摆在中心位置,做大做优做强水果、蔬菜、食用菌、水产、花卉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依托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载体,努力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产业格局,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转”民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要下力气培育素质高、观念新的新型农民,激励懂农业、爱农村的优秀人才下乡创业,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的主体,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要“变”机制,推动传统农业滞后、低效的经营模式向集约规模化转变,深化农村土地确权、不动产登记等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激活农村发展活力,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近年来,永春县一都镇打造多个精品美丽乡村,并建成福建首个以山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现已成为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福建日报记者 林双伟 摄

近年来,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通过全域旅游规划,依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图为该镇樟脚古民居。 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通讯员 庄国辉 刘泽阳 摄

把群众受益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

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通讯员 杨开长 黄柳青 发自三明

近日,三明市三元区区委书记郑清华,带领乡村振兴战略调研组走访省控蔬菜基地该区岩前镇忠山村。蔬菜种植是忠山村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2000多亩,每年从村里拉出去的蔬菜有2万多吨,仅此项人均年收入可达万元以上。

在村口,装载蔬菜的大大小小运输车堵住了道路。郑清华随即下车,和农民聊开了。

“蔬菜种植技术没问题,生产也没问题,就是交易装车只能在村道和村口,不但堵路也影响干活效率。”“原来的蔬菜交易场所太小,不够用了。”农民朋友你一句我一句道出了难处。

郑清华当即与镇、村干部商议在村里建个新的蔬菜交易市场。他实地看了几个场地,并要求有关部门的干部早日补齐市场基础设施不足这块短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主体是农民。”郑清华说,要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受益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乡村振兴成效的根本标准。

在福瑞达黄金富硒百香果生产基地,田间地头一派生机盎然。农场主杨裕其介绍,去年,在农技部门的帮助下,产品品质提升,在全市百香果鉴评会上获得金奖,亩产值2万元以上。“今年正计划扩大种植面积60多亩,预计可带动周边种植百香果500亩以上。”他高兴地说。

“富硒产业是朝阳产业。三元地处城郊,富硒土壤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4.3%,被列为首批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我们的农业产业要发挥资源优势,注重品牌意识,打造健康、特色、高端农产品,切实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郑清华说,要时刻突出三元乡村的自然地理和生态条件,走出一条有三元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做好山水文章 打造最美画乡

福建日报记者 吴恩儿 通讯员 袁野 发自浦城

浦城县枫溪乡,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山贫困乡镇。7个行政村中,1个是省级贫困村,5个是县级贫困村。全乡7000多人口,超过4000人常年在外打工。基础薄弱,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3日上午,浦城县县委书记周永和带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来到枫溪乡实地调研该乡的乡村振兴工作。

枫溪乡地处偏远,却有着高山、瀑布、梯田等自然景观,还有古村落、旧民居、红色文化等鲜活的人文景观,一直是画家、摄影爱好者的创作好去处。对于枫溪乡,周永和思考过很多,他告诉记者:“浦城籍著名油画家张定钊在枫溪写生后曾经和我说,走过这么多梯田,最美还是家乡。”

2016年6月,枫溪乡成为武夷学院写生实训基地。随后,依托位于岱后村的浦城县第一个党支部——1927年成立的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支部遗址,该乡建立了红色文化展示馆。另一方面,引导乡里的农民在种植梯田时,尽量不破坏原有梯田风貌,保持原生态景观。此外,乡里还逐步完善了旅游配套设施。

“枫溪乡的原生态风貌是我们的优势。另外,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著名油画家张定钊等都是我们浦城的乡贤,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好山水文章,全力打造最美画乡?”周永和对乡村振兴道路有着自己的思考。

“目前,中国美院的学生们正在帮助我们进行详细的项目规划,各项基础设施改造也在进行当中。”周永和详细了解了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通过现场办公的方式,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安排部署。“枫溪乡和武夷山吴屯、岚谷两个乡镇相邻。打通到武夷山北站的道路,枫溪就可以融入大武夷旅游圈。”周永和说,“我们还可以利用旧卫生院、村小等设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改造成为民宿和接待场所,进一步提升乡里的接待能力。”

【乡村振兴进行时】福建九市一区在行动

即时 | 2018-04-16 08:51

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实施定点精准扶贫,打响“下河杨桃”品牌,加快发展杨桃采摘观光旅游业。福建日报记者 林双伟 摄

特色农业献力振兴

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发自宁德

近日,宁德市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宁德乡村振兴把方向、谋思路、立目标、明任务。

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宁德市将做大做强茶叶、食用菌、水产、果蔬、畜禽、林竹、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到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41亿元以上。同时,建设一批农业特色小镇,打造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休闲农业全产业链。

促进产业项目集聚。大力提升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福安)、9个福建省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11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和128个市级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建设水平,扎实推进古田食用菌、福安葡萄、福鼎白茶等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打响宁德特色农业品牌。持续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培育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坦洋工夫”“福鼎白茶”“福安葡萄”“古田食用菌”“柘荣太子参”“宁德大黄鱼”“霞浦海参”“霞浦海带”“福安油茶”等公共品牌,大力推进“全国福鼎白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等。

农村产业冲锋在前

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发自三明

2日,三明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吹响了新时代三明乡村振兴冲锋号。

在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一度沉寂的食用菌产业正在重新崛起。后楼村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以资源消耗型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式已经疲态尽显。

近年来,尤溪县借力我省打造省级农民创业园的春风,重新把食用菌确立为主导产业,把后楼村作为核心区,引进龙头企业和关键技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后楼村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条,正在朝着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方向发展。

放眼三明,后楼村只是缩影,各地正在推进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现代烟草等五大特色产业和20条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到2020年五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增加值达到320亿元。

与此同时,三明将加快培育、创建一批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福建名牌农产品和出口食品农产品品牌,打造“尚书品”“食尚三明”等公共品牌,打造一批区域公共品牌,抓好尤溪金柑、建宁黄花梨等特色果类品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07年起,罗源县霍口乡大力整治养猪业,取得显著成效。如今的霍口乡风光秀丽,处处鸟语花香。 福建日报记者 林双伟 摄

村民当股东,分红齐致富

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通讯员 郭妮妮 刘平 发自厦门集美

英村社区位于厦门市集美区西北部的后溪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片区内聚集了一批院校。然而,由于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又缺少必要商业配套,4万多名高校师生和周边村民的消费需求一度难以得到满足。

城市化的另一面是,当地不少农村土地房屋被征收,农民的转产转业、安置生活保障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对此,集美区提出,在高校集中区建设名为“集美旺角大学城商业街”的商业综合体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按区村共同投资分享收益模式,由区国有公司和村(居)民共同出资建设,按投资比例分享项目经营收益。

商业街于2015年投用,租金年收益800万元,3000名村民股东每人每年可获得1300元分红,现在商业街创业开店的大约有三分之一是英村村民。

统计数据显示,集美区已建成村居集体发展用地建设项目31个,其中有26个已产生效益,年均实现收益5156.26万元。

今年,集美区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区有经营性资产的村居股份合作制改革。

乡村旅游好抓手

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王凤山 发自平潭

依托“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三区叠加优势,平潭坚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近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已起草。

面对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机遇,平潭如何精准发力?

平潭提出,要打造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深入挖掘、开发、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平潭将逐步完善并强化乡村旅游的基础配套,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完善城乡防灾减灾体系等,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按规划,平潭将深入挖掘、开发、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推进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建设进程,重点推动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爱在山水间、海坛古城二期、北港文创村、磹水风韵古村等项目。其次,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培育一批乡村生态旅游品牌。此外,积极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打造绿色环保的生态旅游产业链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按照“疏林密草、景观花带”打造的生态护岸,让龙海市东泗乡安全生态水系南溪段堤防更加牢固,也更具颜值。 福建日报记者 周明太 摄

乡村刮起文明风

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发自莆田

前几年,莆田个别乡村出现了高价聘金、攀比炫富等陋习,聘金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影响了社会风气。

从去年10月起,莆田在全市范围掀起移风易俗行动,同年11月又下发《莆田市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方案》,每个县(区、管委会)都有各自的侧重点。

作为全市唯一的移风易俗工作省级试点单位,北岸经济开发区组织人员深入各建制村,征询群众对移风易俗的对策和建议,把高价聘金问题作为整治重点,还谋划了“三年行动”。

在不良风气逐渐退去的时候,热心公益的良好风气慢慢兴起。今年春节前,莆田健康产业总会执行会长詹阳斌回乡给儿子办婚宴,按照惯例,保守估计要办60桌酒席,花费百万元以上,但得知了移风易俗的相关政策之后,他决定婚事简办,将节约下来的100万元捐作公益基金。

今年1月,在莆田市两会期间,《移风易俗倡议书》对外发布。全体参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承诺以身作则的同时,向全市人民倡议婚事新办、喜事俭办、节事廉办、丧事简办、好事多办。

美丽乡村建设开启三年行动

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发自福州

近日,福州市委出台“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五个方面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福州将科学制定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年),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县委书记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今年起,福州市将实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率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根据福州市日前出台的《福州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从今年起,福州市将对剩余的774个行政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在往年已打造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工程的项目中,每年选出总量10%的村庄(约100个)提升优化为美丽乡村示范村,3年共打造300个可学可复制的示范典型。

2014年以来,福州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2191个行政村已实施了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工程101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6.46%,全省排名第一;打造了5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45个市级幸福家园工程示范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霞浦县沙江镇,渔民们每日随着潮汐出海收紫菜。 目前,霞浦的紫菜种植面积已有4100多公顷,去年收获紫菜11423吨。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创意旅游开辟别样天地

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苏益纯 发自漳州

每当夜幕降临,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土楼之王二宜楼又是另一番景象。新投用的土楼裸眼3D灯光秀让游客充分领略土楼这一古老建筑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之美。

“传统式的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二宜楼需要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来留住游客。”大地村村主任刘坤强告诉记者,这几年,市里经常组织培训课程,让他们找到了思路。“通过3D,让建筑投影、舞美光影秀、雾森、气爆、水喷等多种表现手法与土楼相结合。”

而在漳浦县长桥镇潭阳村,一座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水力发电站旧址经过改造,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农家乐。

“我们将发展特色民宿,增加水车,建成漳浦的‘云水谣’。”潭阳村村委会主任黄国柱说。

如今,在潭阳村,100间旱厕、牛棚和猪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错落有致的小菜园和美丽的公共厕所。在潭阳村草坂社的一些小角落里,村民还很有创意地将家里废弃的磨盘和石头整齐摆放,休闲泡茶场所便应运而生。

“我们希望给有想法、有创意的村民一片热土,长出全新的乡村旅游体系。”漳州市旅发委党组书记洪海涛告诉记者。

生态兴农,相得益彰

福建日报记者 吴柳滔 发自南平

4日,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2万多亩茶园正在抢茶。

近年来,该镇着力建设生态有机茶园,茶叶品质越来越受市场认可,许多农民因茶脱贫、因茶致富。

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南平市找准了农业产业这个最佳结合点。

去年12月,南平市被评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南平先从招牌产业——茶产业开始,开展茶产业无农药、无化肥行动,力推生态有机茶园建设。

近年来,南平大力发展品牌农业。3月30日,省海洋与渔业厅公布第三批“福建十大渔业品牌”名单,闽北稻花鱼和建瓯弓鱼榜上有名。同日,政和白茶、南平竹笋、浦城大米、建阳桔柚4个品牌入选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

乡村产业要兴旺,南平更加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旅结合。3月,武夷山市申报了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并先行启动了国家级茶叶检测中心、茶叶交易市场建设,打造“中国茶乡”“中国茶旅小镇”等金牌项目。

大项目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抓手,南平市已策划89个产业项目,总投资672.74亿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医改后,建宁县的乡村卫生所变得更加规范、专业,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保。 福建日报记者 林双伟 摄

组织创新,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福建日报记者 戴敏 发自龙岩

“村里一些种植基地的产业升级补助政策已经明确,大家都忙着流转土地增加种植面积。”近日,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霞青说。

捷文村是“全国林改策源地”,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诞生在这里。

在日前我省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治理有效,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龙岩市就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提升农村带头人队伍上创新方式,走在前列。去年11月,龙岩市遴选出21个市级农村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并向这21个村派驻第一书记。

龙岩市林业局绿化办副主任科员陈霞青便是其中之一。陈霞青不仅要服务农民群众,更重要的任务则是指导协助该村党支部开展工作,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陈霞青说,今年初,捷文村被确定为乡村振兴县级示范点后,村“两委”已发动全体村民投身乡村振兴行动,以“一景、两带、三基地”为发展规划布局,计划通过三年努力把“林改策源地”捷文村打造成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远近闻名的改革村、小康村、富裕村,全国有名、全省全市有位的乡村振兴战略示范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政和县石屯镇石圳村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从“垃圾村”变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并发展旅游产业。 福建日报记者 林双伟 摄

顺应发展规律 营造发展态势

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何金 发自泉州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泉州市推出三年行动方案,通过了该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意见》。

泉州的起步发展源于乡村工业化,目前全市城镇化率已达65.3%,按每年提升1点几个百分点速度,2022年可以达到国际普遍认可的70%稳定阶段。泉州市提出,顶层设计必须顺应这个规律。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要对接全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继续抓好山海产业协作、“三百工程”、光伏扶贫等,探索国有平台统一运作扶贫资金等方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稳定粮食生产前提下,促进农业生态化、标准化、专业化、设施化生产,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全链条严监管。

眼下,泉州立足“大市小农”基本市情,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搞经营、闯市场;围绕小农户需求有效服务,实现对小农生产的多元化、专业化服务保障。

永安致力于乡村振兴 强村富民的“福田贷”

即时 | 2018-04-15 10:39

●三明日报通讯员 吴继良

“就叫‘福田贷’吧!希望你们为老区建设当个样榜!”

“村两委来挑这大梁,镇里一定做你们的坚强后盾!”

“现在有这么多优惠政策,大伙儿赶紧撸起袖子加油干!”

3句话,分别出自永安市委书记蒋先东、小陶镇党委书记张金铭和五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

3位书记的话都直奔一个主题:做好“福田贷”强村富民这篇大文章。

突围

“习总书记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日子,老区人民绝对不能掉队!”永安市委书记蒋先东在去年初赴小陶镇调研农村工作时,对镇党委书记张金铭说:“小陶镇要拿出当年红军游击队冲破白军封锁创建红色根据地那样,在强村富民上作出一篇新文章来!”

蒋先东一一走访了农田连片的麟后片、洪砂片的多个村,最后来到五一村。五一村位于的大陶片有11个村,其中八一村曾受到了时任总书记胡锦涛的眷顾并提出了“政策好,天帮忙,还要人努力”的殷殷嘱托,走出强村富民之路的八一村给了五一村以极大的激励。近些年来,五一村在许光园率领的村级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个昔日低矮破败的小村落建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蒋先东对现已是十九大党代表的村支书许光园说:“过去你凭着公心带领班子让五一村旧貌换新颜,可由于靠农田吃饭的你们终究摆脱不了发展的短板。”接着,对张金铭说:“去年来三明市正铺开‘福林贷’这一模式,一个个山区林农们解决了山林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承包到户的山林逐渐成了林农们眼中的金山银山。你能不能就在五一村搞个‘福田贷’试点,把一块块农田也像山林一样变成村集体、村民们发展的钱袋子,组织起分散经营的农户成为有规模的利益共同体,补齐短板,实现强村富民?”

之后,蒋先东又对张金铭、许光园说:“小陶镇就先行一步,大胆尝试,希望从五一村撕开个强村富民的口子来,为革命老区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表率。市委会支持你们的!”

尝试

“光园,村两委不能成为融资与经营的合法主体,这样吧,就以你个人名义创建一个村级农业合作社,村两委其他成员作为合作社领导成员,争取动员有意愿有条件的村民加入进来成为股东,把试点的台子先搭起来!”张金铭对许光园说,“周边许多农业合作社是能人牵头,与村集体建设跟发展没太大关系。这个合作社是你村书记牵头,‘福田贷’的试点工作由镇党委来策划,经营风险由镇里来承担,因为走的是强村富民的路子,村财和村民增收纳入合作社经营目标,你和村两委的同志可要作出牺牲的。”

许光园表示:“五一村强村富民的事本来就应该由我来牵头、率领班子一起来做的,乐于奉献本来就是我们村两委班子上任时的初心。有了“军令状”,又有了坚强后盾,我没有理由不为老区建设干出点样子来!”

2017年4月,“福田贷”引进了五一村。根据市里推出的“福田贷”普惠金融举措,人均耕地在0.4亩及以上的有贷款意愿、且不在特定“黑名单”上的农户,即给予授信资格,贷款年利率仅为7.08%,市财政每年给予2.5%的贴息,农户申请贷款不承担除利息以外的任何费用,有用款才计息,没用款不产生利息。小陶镇党委、政府积极创造条件做好“福田贷”的试点推广及保障工作。镇财政专门设立了300万元的村财增收发展基金,支持五一村成立“五一花世界花卉专业合作社”;协助先期流转63亩因劳动力缺乏近乎闲置的农田,一租12年;通过相关程序预借给五一村100万元作为项目启动发展基金,还通过市直有关部门向省林业厅、财政厅争取到100万元的现代农业(花卉)项目专项资金补助,用于鲜切花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增强了项目推进及贷款农户的还款保障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取得农户抵押的土地经营权后,采用雇工形式将有意愿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原土地承包人雇用到合作社从事鲜切花种植或蔬菜种植等农业生产活动,以保证农户在失地情况下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仅仅经过两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与建设,占地63亩的基地大棚建起来了,首批引进种植的非洲菊长势良好,一到上市期全部按订单合同包销。比常态化农田增收多了层资金保险的抱团发展模式,引起了含五一村在内的远远近近的村民三五成群结伴前来参观,有意愿加入“福田贷”的行政村及农户越来越多。

增收

2017年7月17日,永安市“福田贷”金融改革现场推进会在小陶镇召开,仅距蒋先东、张金铭、许光园3位书记确定“福田贷”五一村试点不到5个月时间。积极投身五一村“福田贷”的大陶信用社,已授信五一村189户农户1135万元,先期发放贷款102万元,惠及农户18户。

目前,“福田贷”已成为全镇上下的共识共为,不仅农户手中小块土地及小额农业资产得到了盘活,还解决了农田种植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像五一村这样走强村富民道路的村与村民越来越多。全镇34个村已获授信的有30个村,授信额度已达2896.5万元,其中已发放贷款1198.5万元,惠及农户152户。以“五一花世界花卉专业合作社”为发展龙头的五一村,仅用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实现了15万元的村财收入,入股合作社的村民也从每亩收入七八千元增加到现在的1.5万元。

“书记,您希望我们村先做的‘福田贷’,大家如今初步尝到了甜头。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不仅村财逐步有了一年几十万元的收入积累,办好村里发展的事、民生的事更有底气,村民利用贷款走规模经营的劲头也更足了!”近日,许光园向蒋先东汇报说,“镇里的其他村纷纷来我这里取强村富民的经,有的干脆想搭上我们的快车一起走。这不,近期我正跟桐林村的村两委班子一起商议合作共赢的方案呢!”

蒋先东哈哈一笑说:“‘福田贷’真是一条造福村民的好路子!希望你们带动更多的村加入进来,镇里的张金铭书记可以好好总结经验,市里要将这一经验向全市推广,以带动更多的老区乡镇一起走上强村富民的幸福路!我们这3位书记一齐给力哟!”

红色小陶,老区永安,“福田贷”已拉开了新时期乡村振兴惠民的大幕!

清流:乡村振兴战略拉动项目建设

即时 | 2018-04-15 10:37

4月13日,清流县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在进行园区的绿化工作。

清流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是市“五个一批”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1.85亿元,项目将太阳能发电与设施农业有机结合,实现棚顶光伏发电、棚内设施种植、棚外休闲观光,建成集光伏发电和高效循环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光伏精准扶贫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园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光伏年发电量1700多万千瓦时,发电总产值1700万元,创税300多万元,农业种植总产值1000万元,可带动当地200多名农户就业。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1.4亿元。

为了加快项目推进力度,清流县农业部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实行项目挂包责任人负责制度,让定人定责主动对接,服务项目一线,按时间节点进行督查,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提供保姆式服务,实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确保各项目能早日建成投产。

此外,该县农业部门还重点做好澳洲鳕鱼现代渔业产业园、现代茶叶产业园、现代闽台农业合作、花卉苗木以及农产品加工等一批项目建设工作。同时,今年计划启动项目32个,其中,续建项目15个、新开工项目17个,力争完成项目投资近7.75亿元。争取谋划3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签约项目10个、开工项目10个、竣工投产项目9个,全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

(三明日报清流记者站 杨 颖)

漳州开展省市派驻村及“乡村振兴”村书记培训班

即时 | 2018-04-14 11:39

全市第五批省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和“乡村振兴”示范村、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示范班开班

4月13日,全市第五批省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和“乡村振兴”示范村、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示范班在漳州市委党校开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沈金水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把握新精神、新要求,增强做好新时代农村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把脱贫攻坚、富民强村、乡村振兴作为履职的重中之重,勇挑责任重担,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用心用情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要聚焦职责任务,建强基层组织,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健全规范“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推动精准扶贫,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办好惠民实事,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发挥头雁效应,重点在强化政治引领、完善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上下功夫,重视抓好农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村主干职业化管理,健全完善制度机制,通过创办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开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领跑”和“破壳”两项行动,想方设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丽家园。

此次培训为期3天,共有143名省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示范村、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涵盖农村基层党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精准扶贫等。(记者廖瑜婷)

仙游乡村振兴:瞄准资源优势 主攻特色产业

即时 | 2018-04-12 08:57

仙游县委书记郑亚木(左一)在钟山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郑志忠 摄

东南网4月12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郑志忠 林志)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莆田市将全面激活现有农村资源、要素和主体,积极推动资本、人才和技术下乡,努力提升产业支撑水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兴农理念,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从今日起,《莆田观察》分别从产业、人才、组织等不同视角,推出一系列乡村振兴报道。本报全媒体记者将深入乡村基层一线,挖掘各地典型做法,寻找有代表性的实践成果。本期且看仙游县如何通过产业来振兴乡村——

擘画顶层设计

“乡村产业振兴,顶层设计要走在前头。”近日,仙游县委书记郑亚木说,通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等途径,促进产业兴旺,注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整体上看,仙游的农业、林业、旅游资源丰富,是乡村产业振兴的要点所在,但如何精准发力?以竹子为例,仙游具备一定规模,竹子种植面积约14万亩,但与真正的竹子大县相比,又不算大,如果发展深加工,产量不够,如果不做深加工,又消化不完,这就需要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从摸清自己家底做起,仙游县盘点出几大优势资源,然后进行整体布局,瞄准发展方向。以农产品为例,有度尾文旦柚、金沙薏米、书峰枇杷、仙游郑宅茶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另有一个农产品正在创标,就是分布在游洋镇、石苍乡和菜溪乡等地的油茶。

去年6月底,仙游县邀请来自省农林大学、农科院、林科院和品鉴公司的专家,为北部山区产业发展进行统筹性、整体性规划,建设富美乡村示范带。经过多方论证修改,去年12月底定稿。

按照规划,西苑乡、钟山镇、石苍乡、游洋镇、菜溪乡、书峰乡、社硎乡等北部七个乡镇将实施12个特色产业项目,其中已有9个项目基本完成,包括万亩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基地、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千亩油菜花示范片、特色水果示范基地、万亩油茶基地、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现代毛竹产业基地、珍贵用材树种基地、花卉产业基地,另外,休闲观光旅游农业项目正按序时推进,欧中种源生态谷项目和晚晴(福建)养生养老项目也在推进当中。

郑亚木介绍说,构建以钟山镇为核心的田园综合体新平台,依托环山区公路,打造北部山区产业轴,把菜溪、游洋、石苍等乡镇产业资源串联,以农业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农业旅游为带动提升,形成北部山区“农旅”东翼;将书峰、社硎、西苑等乡镇产业资源串联,以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林业旅游为带动提升,形成北部山区“林旅”西翼;依托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北部山区每个乡镇筛选1至2个村,进行产业建设示范,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林下经济,建成北部山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接下来,仙游将启动全县乡村振兴规划方案设计,眼下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比起北部山区发展规划,其内容将更加全面,不单单是产业,还要结合乡风文明、环境整治等诸多方面,全盘考虑。

度尾镇湘溪村文旦柚种植基地 本报记者 王毅 摄

注入金融活水

在度尾镇湘溪村的文旦柚种植基地,几位农民在忙着劳作,树下树上,各有分工。

“现在是春季施肥、保花保果的时候,主要任务是疏花,喷洒驱虫药物。”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湘溪村党支部书记刘坤泳说,以前村里的果农都是各种各的,技术、品质、品牌等方面的缺陷明显,严重影响了市场销售以及规模的扩大,于是在2006年成立了仙游县度尾仙溪果业专业合作社。

湘溪村现有800户左右,人口3600多人,以文旦柚和红木艺雕为主业,劳动力大都就地就业。“合作社有152户成员,文旦柚种植面积约5000亩,每亩产量约20吨,去年市场平均价格每吨约5000元。”刘坤泳说,通过合作社,将好品种、好技术向农户推广,而且统销统购,更能卖出好价钱。

2015年,刘坤泳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将一个1000多亩的桔柚种植园盘过来,需要600万元资金,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合作社成员经过自筹但还是不够,怎么办?2016年,在同村一家红木艺雕企业无偿担保以及仙游县风险补偿金的支持下,合作社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向仙游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借得100万元。

“去年把本金还清了,现在正在办续贷手续。”刘坤泳说,“这笔钱帮了大忙,利息也不高,总共才8.2万元,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2015年,《仙游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仙游县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制定了“两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明确了贷款申请和抵押登记履行等步骤程序。仙游县财政出资5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数据显示,去年全县共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43笔,贷款金额22652万元。

如今,有不少金融产品供仙溪果业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选择。去年,合作社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仙游支行贷款50万元,用于购买肥料、设备等生产资料。村民刘国忠是合作社成员之一,今年计划扩大10多亩果园,向中国农业银行仙游支行申请10万元贷款,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这是专门针对农户的小额贷款,全村现有10多户从中受益。”刘坤泳说。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将原有的金融产品整合起来,进一步降低授信群体准入门槛和利率,让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享受到更大的优惠。”仙游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潘才学说,今年准备选择10个乡村作为服务对象,开展试点工作,以后再逐步推广,目前已经选定大济镇乌石村等4个乡村。

在度尾镇云水村采摘园,小朋友们忙着采桑葚。 本报记者 王毅 摄

共享发展红利

“这个基地是村里的精准帮扶项目,每年至少拿出10万元,分给村里的贫困户。其中有提供政府小额贴息贷款的,每户6000元;没有提供政府小额贴息贷款的,每户3000元。”度尾镇云水村党支部书记林瑞欣说,全村有800多户,人口4300多人,贫困户20户、64人,目前均已脱贫。

作为云水村的致富带头人,林瑞欣是村里的养鳗能手,养殖规模达20亩。前几年,他看到了休闲农业的商机,从村民手里流转土地,引进优质果蔬品种,发展精致农业,目前种植规模有225亩,基地里种植树葡萄、巴西樱桃、台湾莲雾、美国苦菊、羽衣橄榄菜等30个农产品。

“每一样都种一点点,量不是很大,全部供采摘,果树最高不超过3米,站在地上就能够得着。前不久的清明假期,每天都要接待游客500人左右。”林瑞欣说,以桑葚为例,市场上售价每斤10元,但是游客自助采摘的可卖到15元,中间还省了包装、运输、采摘工钱等成本,收入相当可观。

在果蔬采摘的基础上,林瑞欣又投资兴建了自助式柴火灶野炊体验项目和农家乐饭馆。土鸡、土鸭等食材可以就地取用,为村民创造收入。村民也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获得劳动性收入。“整年都需要工人,每天需要30人左右,工钱在80至120元之间。”林瑞欣说,“村民还有一笔土地租金收入,前十年每亩每年450元,后十年每亩每年500元。”

近年来,仙游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突破口,在对每个村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研判的基础上,通过扶贫资源整合和产业整体规划,探索“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发展红木家具、文旦柚、金线莲等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已建成扶贫产业基地103个,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有645户贫困户入股,创造893个就业岗位。

度尾镇砺山村多方筹资,为全村18户贫困户统一租地、统一购苗、统一搭架,并交由同村拥有200多亩百香果产业基地的种植大户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收购,让贫困户“不愁钱、不愁种、不愁卖”。

“全镇有50户贫困户、176人,虽然都已经脱贫,但大都处在年收入4000至5000元之间,比较不稳定,一旦家里出现什么变故,就可能返贫。”度尾镇党委书记官晶华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继续探索更多帮助村民和贫困户增收的途径。”

上杭:通贤镇汇聚社会力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即时 | 2018-04-10 17:57

东南网龙岩4月10日讯(记者 李凌生 通讯员 邓招福 国玉 玉华)连日来,上杭县通贤镇上村村口,工人师傅们持续进行桥梁土建施工,一座新建的大桥初具规模。这是通贤镇近年来广泛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大力实施交通、扶贫、文化、教育等相关项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一个场景。

据了解,去年,通贤镇引导上村村两委、村公益事业理事会及广大热心乡贤倡议成立了水口桥筹建委员会,通过乡贤和村民热心捐资,目前已筹集资金43.8万元,确保了新建村口大桥项目顺利实施。而在通贤镇秀坑村,村民们则希望通过拓宽村里的道路,有效解决当地交通瓶颈问题。为此,通贤镇引导村里成立了民间项目理事会,成员从群众中有威信、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中产生,自筹资金25.5万元。目前,秀坑村正在实施通往南阳镇官余村道路的拓宽工程建设,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村民交通出行难的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据悉,去年,通贤镇还广泛引导社会人士筹资450万元建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并通过社会捐资投入乡村道路、文化、扶贫、旅游及相关公益事业的资金达46万元,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漳墩信用社:举办白茶知识讲座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即时 | 2018-04-10 16:26

东南网讯(通讯员 曾铭聪)近日,建阳区漳墩镇农村信用社组织镇种茶大户、茶企近30余人,举办白茶知识讲座,为加快实施白茶优质产业提质升级,助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发挥农村信用金融特点,用心服务“三农”,打造生态绿色高品质“亮丽名片”,获得大家一致好评与认可。

白茶知识讲座特邀请高级工程师、高级(国家一级)品茶师吴麟老师主讲,主要围绕茶树的管理与白茶的制作加工技艺展开。培训中吴麟老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倾囊相授 ,特别是从白茶制作、品鉴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和针对性讲解,就如何提高白茶提质升级与在座茶农展开共同探讨,并认真回答了在场茶农们的疑难问题。

讲座后镇信用社周益军主任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福E贷”、“福E购”、手机银行等一系列益大众的金融产品服务和金融知识,为“三农”朋友提供来自农村信用社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现场与茶企和茶叶大户达成合作意向。

据了解,漳墩镇是著名“中国小白茶”发源地,茶叶产业是漳墩镇“旅游兴镇”的重大项目之一,也是农民增加创收的主要手段之一,2018年茶叶产业是漳墩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项目突破年”的主要抓手,是推动漳墩镇当地特色农业的“亮丽名片”,目前全镇茶园面积共有1.65万亩,产值达亿元。

泰宁:小茶叶铺就乡村振兴路

即时 | 2018-04-10 09:36

●杨爱英

春光明媚,驱车前往位于泰宁县大龙乡饶山村的晟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放眼望去,连片茶园仿佛绿颜料打翻在这片大地上,与远处的农庄相映成趣,好一幅田园风景画。

在道路两旁起伏的山坡上,满山的春茶带着诱人的气息。最近不断回升的气温,为春茶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条件,茶树抽芽迅速,密密麻麻的茶芽肥嫩饱满,不仅与春天争艳,而且助农增收。

满山春茶正飘香,茶农上山采茶忙。

早春的茶园新芽叠翠、清香四溢,采茶工正在忙着采摘嫩嫩的春芽。他们或手托茶盘,或腰挎茶篓,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熟练地采摘茶青,一粒粒清香鲜嫩的芽尖便落入盘篓中。

家住饶山村张家组的贫困户李大姐有着多年的采茶经验,春茶开采后,她每天都会与同村的采茶工一起上山采茶。“从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一天可以采摘五六斤绿茶。按一公斤80元算,一天能赚到200多元。”李大姐手捧新摘的嫩绿茶叶,喜上眉梢:“光是春茶采摘,我们每人就有7000多元的收入。党的政策真好,不仅帮贫困户脱贫,还让我们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家里。”

春茶采摘回来后,晟境公司茶厂的技术人员立即将嫩绿的新茶芽进行深加工,制成上市产品。

走访中,笔者得知,虽然年初出现了冰雪灾害,但前期气候回暖,今年春茶开采比往年略早。因有效积温较高,生长期相对延长,茶芽长得比较饱满,茶的品质自然也比往年好些。最近几乎天天有茶商来收购春茶,现在茶厂正在加紧赶制干茶。

大龙乡现有茶园面积4000多亩,茶企3家,茶叶专业种植合作社2家,茶叶种植加工家庭农场6家,茶叶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农民增收的亮点。

如今,在大龙乡,一亩亩高标准茶叶基地蔚然相连,一条条平坦的道路在茶园间纵横交错,一幢幢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房错落有致……现代化茶叶生产与原始的自然生态交相辉映,一片小小的茶叶,不知不觉描绘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兴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云霄县火田镇整治“两违”推进乡村振兴

即时 | 2018-04-08 16:04

东南网漳州4月5日讯(通讯员 洪毅军)连日来,云霄县火田镇加强辖区两违巡查力度,保持打击“两违”行为的高压态势,依法共拆除“两违”建设6宗,拆违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

在政和社区,只听“轰隆”一声,空心砖、蓝棚等“两违”建筑在挖掘机铁臂的撞击下轰然垮塌,开漳公园的违建被全部依法拆除。火田镇出重拳、扬利剑,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强势推进"两违"建筑清理整治工作,有力遏制违建蔓延势头。

“拔钉”清违,不仅要有“零容忍”的严肃态度,更要有智慧、真诚、人性化的“巧劲”。郭浦村山顶有一处面积60多平方米砖钢结构的“两违”建筑,村民为了养殖家禽,私自进行违章搭盖。镇村干部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疏导劝阻,这已是小周第6次来到村民家,“未经审批擅自搭盖,不仅影响乡容乡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汛期快来了,很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损失财产事小,危害生命事大啊。”村民听后自行拿起工具拧开了铁板上的螺丝,“你说得确实在理,我这样做不止违规,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村里还起了不好的示范作用。”

面对“两违”整治,火田镇刚柔并济、堵疏结合,将“两违”消除在萌芽状态,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愿违”的良好氛围,提升了火田镇的“颜值”,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同安李义福——从老板到农民 带动村民一起富

即时 | 2018-04-08 08:25

  

李义福在他的蔬菜基地。(通讯员 陈嘉新摄)

厦门日报讯(文/本报记者 卢漳华 通讯员 余雪燕)“我曾是一个年收入30万的服装厂老板,现在我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我是不想回到过去,不是回不去!”一见面,李义福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李义福是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创办的三秀山基地年产各种蔬菜2500吨,年产值610万元,不仅带动周边101户农民转产增收,还为近4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去年,他获评同安区农村实用人才。

掘地两米深 他把山地变良田

五显镇三秀山脚下的三秀山村东侧,春日的暖阳照进50多亩智能温室大棚里,郁郁葱葱的蔬菜舒展着身姿。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曾是种不出粮食的山坡地。

2009年,李义福来到五显镇三秀山,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承包了近300亩山坡地,开始了垦荒生涯,这在周围人看来简直是疯了。

“一锄头挖下去,只有面上10厘米是土壤,剩下的全是石头。我雇了4台挖掘机、3辆装载机,和工人没日没夜地挖了100多天,把石头挖出来又重新埋下去,才让土壤达到60厘米的厚度。”李义福说,有的石头特别大,他足足挖了2米深,才把石头埋下。

成功改良土地并没有让李义福欣喜,事实上,之后的每一天他都生活在焦灼中。李义福坦言,为了开垦这片土地,他不仅掏空了多年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五六十万元。只有小学文凭的他,除了儿时在家种过地之外,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万一地里种不出粮食,他将背上巨额债务。

“心里想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李义福摸摸鼻子说,“那两三年,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天天都在地里干活。我这鼻子到前两年还是动不动就脱皮,都是当时晒的。”当时,他每晚都会一遍一遍计划第二天要做的事情,跟技术员学习,外出参观考察,跟工人一起干活,似乎只有满满当当的活儿才能消解心中的压力。

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年鑫美园就获得了大丰收,生产的胡萝卜远销日本。到2012年,李义福投入的200万元本钱就全部收回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成立合作社 已有101户社员

有人好奇,良田沃土这么多,李义福为什么偏要大费周章开垦荒地?

原来,五显镇三秀山的村民大多和李义福一样,是南安水库移民。本着帮衬老乡的心理,李义福义无反顾选择了三秀山的石头地。事实上,这地块原租给种植户是每亩每年50元,而李义福以高出十倍的价格租了。

为了带动老乡一起富起来,2010年4月,李义福还成立了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吸纳周边50多户农民加入。李义福介绍,入股第一年,平均一户农民可增收七八千元,到2015年时已经达到2.6万元了。

此外,三秀山还有很多40到60岁的剩余劳动力,为了给他们带来新的增收机会,鑫美园的全部近40名用工都是聘请的这部分人群。

温室大棚里,三秀山村民郭金镇手里挎着一筐刚刚采摘的小番茄,笑容满满。每年他都能收到鑫美园的土地租金,2016年,他又加入鑫美园成为一名员工,一年下来,一个人的收入就有5万元左右,比以前轻松稳定许多。

如今,鑫美园合作社已有101户社员,许多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还带动周边几百户菜农开展订单生产。

菜地变花园 都市农业带动旅游

李义福又带记者参观了鑫美园高科技馆。巨大的番茄树爬满整个廊架,泰国枸杞叶、紫色香菜整齐地栽种在墙面上,杨桃、桂花在水池边慵懒地伸展腰肢——李义福居然把菜地种成了花园。

李义福说,农业生产就是赛跑,不仅靠天吃饭,更靠长远的目光。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2009年以前,整个福建地区只有翔安在大面积种植胡萝卜,求大于供的市场规律让他嗅到了商机。

2013年,胡萝卜市场急剧饱和,李义福果断建设现代农业设施大棚,引进种植荷兰优新品种辣椒。果不其然,第二年辣椒价格一斤4块多,可是胡萝卜却大多烂在地里。同时,他还引进了200多个中草药品种、50多味药食同源的药膳方、10多个中国航天育种蔬菜品种,使鑫美园遥遥领先同行。

2016年,从山东寿光学习考察回来的他,又马不停蹄进军现代都市农业,以300亩蔬菜基地为核心,打造了现代农业科技馆、生态体验馆、多肉展示馆等。他说:“这是农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未来,他打算继续完善核心区的配套项目,发展城市菜园,做好中草药文化传承、三秀山村旧民居改造、农耕文化体验、中小学课外实践基地、“大健康”养生、农游拓展等项目。

据悉,自去年开馆以来,鑫美园高科技馆已经吸引了约10万人次游客,而配套休闲农庄餐厅平均每周也能吸引120桌顾客。

【乡村振兴进行时】永春:"红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

即时 | 2018-04-08 08:08

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习近平

东南网4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戴艳梅 通讯员 苏福彬)对全县党员集中授信,发放“党员先锋贷”;对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农村党员实行贷款优先……3日,永春县举行“红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计划启动仪式,预计将投放8亿元信贷资金,为永春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今年初,永春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县农村信用社联合开展“红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计划,并进行探索与实践。根据计划,永春今年底将完成6万户民众精准信息建档,目标客户建档面达100%,评级覆盖率达100%,到2020年完成全县民众精准信息建档。同时,逐年加大林权抵押贷款、美丽乡村贷、扶贫贷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田水利设施抵押贷款等特色贷款投放力度,力争今年底符合信贷条件且有信贷需求的满足率达100%。

“贷到款了,我马上可以和乡亲们一起去植树造林。今年我承包近400亩造林任务。”2日,一都镇龙卿村村支书冯启荣将承包的近700亩山林抵押从一都信用社贷出8万元后,满心欢喜。在龙卿村,冯启荣是致富能手,除承包700多亩山林外,还经营5亩鱼塘和一个木材加工厂,带动近60位村民脱贫致富。

“冯启荣办理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红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计划系列贷款品种之一,该产品抵押免评估免费用,利率比同期同档次贷款产品优惠10个点,对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农村带头人来说,很有吸引力。”永春县农信社理事长黄文新介绍。 根据“红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计划,各乡镇每年可确定1~2个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群众参与度高的党员发展致富项目,申请信贷资金支持,县党员互助协会给予贴息帮扶;对符合条件且有信贷需求的贫困党员群体,县农信社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给予信贷规模,优先给予放款等;充分发挥党员金融服务队、小额便民支付点和流动金融服务车的作用,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启动‘红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惠及全县广大党员群众的一件好事喜事。”永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杜明星说,此举将有效支持贫困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提高农村党员带头创业致富的能力,有效提高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主脱贫能力。

乡村振兴带头人 李义福:老板到农民的“不归路”

即时 | 2018-04-07 17:34

李义福

东南网4月7日厦门讯(通讯员 余雪燕 陈嘉新 本网记者 刘玮)“我曾经是一个年收入达30万的服装厂老板,现在我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我的‘不归路’是我已不想回去,不是我回不去!”一见面李义福笑呵呵地对记者谈起他的“不归路”。

李义福是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创办的三秀山基地年产各种蔬菜2500吨,年产值610万元,不仅带动周边101户农民转产增收,还为近4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去年,他亦获得同安区农村实用人才称号。

本期同安“乡村振兴带头人”系列报道,让我们一同走进李义福的“不归路”。

掘地2米,他把山地变良田   

五显镇三秀山脚下的三秀山村东侧,春日的暖阳照进50多亩智能温室大棚里,郁郁葱葱的蔬菜舒展着娇嫩的身姿。可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曾是种不出粮食的山坡地。

2009年,李义福来到五显镇三秀山,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承包了近300亩山坡地,开始了垦荒生涯,这在周围人看来简直是疯了。

“一锄头挖下去,只有面上10公分是土壤,剩下的全是石头。我雇了4台挖掘机、3辆装载机,和工人们没日没夜地挖了100多天,把石头挖出来又重新埋下去,才让土壤达到60公分的厚度。”李义福说,有的石头特别大,他足足挖了2米深,才把石头埋下。

成功改良土地并没有让李义福欣喜,事实上,之后的每一天他都生活在焦灼中。李义福坦言,为了开垦这片土地,他不仅掏空了多年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五六十万元。但只有小学文凭的他,除了儿时在家种过地之外,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万一地里种不出粮食,他将背上巨额债务。

“心里想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李义福摸摸鼻子,“那两三年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天天都在地里干活。我这鼻子到前两年还是动不动就脱皮,都是当时晒的。”他说,当时他每晚都会一遍一遍计划第二天要做的事情,跟技术员学习,外出参观考察,跟工人一起干活,似乎只有满满当当的活才能消解一点心中的压力。

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年鑫美园就获得了大丰收,生产的胡萝卜远销日本。到2012年,李义福投入的200万元本钱就已经全部收回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成立合作社  带动百户奔致富

有人好奇,良田沃土这么多,为什么李义福偏偏要大费周章开垦荒地?

原来,五显镇三秀山的村民大多和李义福一样,是南安水库移民。本着帮衬老乡的心理,李义福义无反顾选择了三秀山的石头地。事实上,这地块原租给种植户是每亩每年50元,而李义福以高出十倍的价格租了。

为了带动老乡们一起富起来,2010年4月,李义福还成立了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吸纳周边50多户农民加入。李义福介绍,入股第一年,平均一户农民可增收七八千元,到2015年时,已经可以达到2.6万元了。

此外,三秀山还有很多年龄在40-60岁不等的剩余劳动力,为了给他们带来新的增收机会,鑫美园的近40名用工都是聘请这部分人群。

温室大棚里,三秀山村民郭金镇手里挎着一筐刚刚采摘的小番茄,笑容满满。每年他都能收到鑫美园土地租金,2016年,他又加入鑫美园成为一名员工,一年下来,一个人的收入就有5万元左右,比以前轻松稳定许多。

如今,鑫美园合作社已有101户社员,许多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还带动周边几百户菜农开展订单生产。

菜地变花园 都市农业带旅游

李义福又带记者参观了鑫美园高科技园。巨大的番茄树爬满整个廊架,泰国枸杞叶、紫色香菜整整齐齐栽种在墙面上,杨桃、桂花在水池边慵懒地伸展腰肢。记者不禁感慨,李义福居然把菜地种成了花园。

李义福说,农业生产就是赛跑,不仅靠天吃饭,更靠长远的目光。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2009年以前,整个福建地区只有翔安在大面积种植胡萝卜,求大于供的市场规律让他嗅到了商机。

2013年,胡萝卜市场急剧饱和,李义福果断建设现代农业设施大棚,引进了荷兰优新品种辣椒进行种植。果不其然,第二年辣椒价格一斤4块多,可是胡萝卜却大多烂在了地里。同时,他还引进了200多个中草药品种、50多味药食同源的药膳方、10多个中国航天育种蔬菜品种,使鑫美园遥遥领先同行。

2016年,从山东寿光学习考察回来的他,又马不停蹄进军现代都市农业,以300亩蔬菜基地为核心,打造了现代农业科技馆、生态体验馆、多肉展示馆等。他说“这是农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未来,他打算继续完善核心区的配套项目,发展城市菜园、中草药文化传承、三秀山村旧民居改造、农耕文化体验、中小学课外实践基地、“大健康”养生、农游拓展等项目。

据悉,自去年开馆以来,鑫美园高科技馆已经吸引了约10万人次游客,而配套休闲农庄餐厅平均每周也能吸引120桌顾客。

1  2  3  4  5  6  7  8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