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扇在手 一缕清风几许乡情 “油扇拍拍,糟菜配茶”。一把小小油扇,承载着福安甚至闽东一带许多老人难以忘怀的生活印迹。 国庆长假期间返乡的阮先生,仍不忘捎带几把油扇。这几乎是长期在外经商的他每次回福安必带的“特产”。 “我妈跟着我到上海生活六七年,夏秋两季,手摇油扇的习惯还是改不了啊。”长期在外经商的阮先生说,老母亲觉得空调房内待久了闷得慌、电风扇吹着全身酸痛,“就喜欢摇着油扇在小区闲坐,因此结识了不少邻居老人”。 像阮先生母亲一样有着“恋扇情结”的大爷大妈,在福安当地的一些纳凉广场、民房门前过道都不难见到。在80多岁的陈大妈看来,天热时一把油扇在手,扇风、遮阳、赶蚊子都能用上。 其实,官埔油扇之所以能成为福安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还在于它也是当地民间习俗中的礼器之一。 在福安,汉族新婚男女双方亲家在头三年有互送“端午节礼”习俗。男方家人会向女方亲家送鱼等礼品,而女方家人要回送油扇、小孩新衣等“红礼担”给婆家。如今仍有相当部分家庭延续着这样的传统。在约定俗成的礼尚往来中,油扇传递着温暖的亲情和祝福。 25岁的林美娇婚后三年,每年都给丈夫家的长辈送去端午节礼。“头一年几乎是被母亲‘逼’着去的,当时觉得送油扇真‘老土’。”小林说,没想到公公婆婆很受用。到了第二、三年的端午前,自然就更乐于操办了。 今年初,由福安青年小愚和闽一泓制作的视频短片《最后的油扇》,即以“端午送节”这一特有风俗的视角,展示油扇在当地民间迎亲嫁娶中的地位。目前仅在优酷视频上,这段近6分钟的纪录片点击播放量已达35万多次。 网友“@低头也要微笑”回忆道:“记得夏天总能见到摇着大油扇坐在凉亭下或门口石阶上聊天的外婆,顽皮的我们经常抢过扇子扮起孔明,或拿着扇子跑开了;外婆总是带着慈爱的笑容慢悠悠地喊,这些顽童,还我扇子……” 有的网友则呼吁多关注这项老手艺的日渐式微,别让这门绝技“失传”。他们期待,油扇这一民间手工艺品,在岁月的流逝中依然能散发出“或深或浅的光泽”,建议将油扇作为地方特色工艺品向外推介,并将这门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纳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中。 |
相关阅读:
- [ 10-08]周宁浦源镇浦源村:一溪锦鲤共华年
- [ 09-25]福鼎馄饨:小日子里的幸福滋味
- [ 09-14]宁德蕉城区:让乡愁成为增值的邮票
- [ 09-10]千年古镇武夷山市五夫镇:守住历史等待复活
- [ 08-21]土楼余韵今犹在 营造技艺盼传人
- [ 08-18]月记窑:柴烟袅袅“古早味”
- [ 07-17]漳州府埕里的市井生活
- [ 06-05]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谈总书记讲话的文化意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