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文化 > 正文

走向大海,福建续写光荣与梦想

2015-02-10 10:06:14 陈文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丝海梦寻》剧照(资料图片)

东南网2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文波 文/图)

“闽在海中”,“海者,闽人之田也”。

这是两句流传颇广的话,往往用来描述福建与海洋的关系。前一句,来自先秦古籍《山海经》,后一句,则出 自明代思想家顾炎武所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两句话相隔两千多年,但都揭示了一个事实:从古至今,福建与大海的缘分,密不可分。

面朝大海,是福建的地理优势,港口众多,是闽人创造辉煌的起点。如今,随着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福建,这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又一次站在历史机遇面前,准备续写光荣与梦想。

丝路帆远,港口兴起盛极一时

【毫无疑问,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航线,而福建,在这条航线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0年11月的一个凌晨,一条造型独特的独木舟缓缓停靠闽江,岸边等待的人群发出一阵欢呼。从独木舟下来5个船员,他们都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是南岛语族的后人。4个月前,他们从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出发,航行来到福州,以此证明:独木舟可以横跨太平洋,南岛语族的根在福建,而福州就是他们祖先出发的地方。

历史考古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今天,步入福建博物院,仍然可以看到福建先民使用过的独木舟。福建人在海上的光荣,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书写的。

新石器时代,福建沿海的古越先民就“习于水斗,便于用舟”,他们通过独木舟渡海到台湾定居。

  开元寺

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闽台两地的原始先民继续顺着海流南下,足迹遍布太平洋上的每一个岛屿。

西汉时期,闽越作为汉王朝南方的一个诸侯国,已经和海外地区有贸易往来。福建文史专家卢美松介绍,随着东冶港的设立,福州很快成为当时全国四大对外港口之一。据《后汉书》记载:“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汛海而至。”由此证明,东汉时期,福州已成为我国对中南半岛地区沌口贸易的重要转运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中原移民大量南下,促进了福建沿海的开发。三国时期,孙吴政权曾在福建设置“典船校尉”。西晋时期,政府又在福州建立“温麻船屯”,专门管理造船事宜。可见当时,福州地区的造船水平,在国内已是首屈一指。

到了唐代,由于“怛逻斯”之战的失败,“安史之乱”的折腾,中国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对外经贸交流重心渐渐向海上转移。福州适逢其会,发展起繁盛的海外交通和经济贸易活动,成为唐朝南方三大海上贸易中心之一。

南宋时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政府非常注重对外开放,国家的财政支出,很大一部分要靠海外贸易的收入来维持。元代时,泉州已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福建经济日益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泉州街头出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

明代,泉州港地位衰落,福州对外贸易则进入鼎盛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大都在福州太平港增加给养后扬帆出海。这趟伟大的航程中,少不了福建人的参与。在浩大的船队中,来自福建的水手不可计数。而福建漳平人王景弘,更是与郑和职位相当的正使。

然而,辉煌过后却是持续近百年的海禁,直到漳州月港的出现。月港最初是民间私人海外贸易的港口,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在漳州月港开放“洋市”,月港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商人出海贸易港口,号称“天子南库”。那时的月港,贾肆星列,居民数万家,俨然东南一大都会。

明清战乱,加上之后清代统治者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尽管偶有昙花一现的繁盛,但福建港口渐渐衰落,扬帆海上的日子,渐渐远去。

风帆再起,海丝品牌走向世界

【学术的推动、政府的促进,让福建一系列与“海丝”有关的人文品牌为世界瞩目,福船技术、妈祖信仰、闽茶、瓷器等“福建骄傲”,随着风帆的再度扬起,送至世界各地……】

美国当地时间2月4日,联合国总部会议厅响起悠扬的乐声,一台来自福建的舞剧《丝海梦寻》正在上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来自俄罗斯、英国、西班牙等安理会成员国及其他联合国会员国的100多位使节、官员、华侨华人等约2000人观看了演出。从电视画面上的那些镜头,可以获知,这场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而且,嘉宾们显然对海上丝绸之路并不陌生。毕竟,在去年的12月15日,由福建博物院策展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文物图片展”,已经提前给联合国的朋友们做了一场“海丝”的普及。

一台演出,一场展览,是福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阶段性成果。

  福建省博物院内的独木舟

从中央确定“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以来,福建省深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积极配合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战略,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福建文化、“海丝”文化的影响力。

目前,我省一方面积极参与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信息化平台”建设,将海上丝绸之路目录、图像、文本、关联数据等相结合,支持数据分析与智能检索。

与此同时,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上的研究,我省也奔跑在前。

据省社科院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陆芸介绍,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活动,此举掀起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热潮。而我省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一批研究机构群的建立,一系列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使得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研究,具有国际性和代表性。

学术的推动、政府的促进,让福建一系列与“海丝”有关的人文品牌为世界瞩目:福船技术、妈祖信仰、闽茶、瓷器等“福建骄傲”,随着风帆的再度扬起,送至世界各地……

“从当下来说,就要重视‘福建制造’的力量和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谢必震说,“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挖掘和打造的海丝品牌。”

省文化厅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海丝文化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质,也拥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海丝人文品牌,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发扬。福建将充分发挥我省“侨”和海洋文化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提升福建海丝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海阔天空,璀璨未来值得期待

【海不是天堑,不是屏障;海是纽带、桥梁,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通道。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我们开辟新的通道,通过海去连接世界,去探索未来。】

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福建准备好了么?

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来看,华侨华人既是开创者,又是建设者。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据介绍,福建是著名的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有1264万人,其中80%分布在东盟各国。而东盟已成为福建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地,这些经贸往来中,华侨华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谢必震教授说:“海外华侨华人的数量与日俱增,重点侨商和他们所拥有的财富,足以影响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侨力资源将是我们的重要依托。”

福建侨资源明显,打好“侨”牌,显然已经成为我省各部门的共识。“闽侨文化中心”的打造,已经成为海外华人华侨和当地民众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以及福建文化走出去的海外阵地。在“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文物展”取得成功之后,福建博物院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华侨华人。院长吴志跃介绍,以华侨华人为主题的重大展览已经在策划中,这个主题也入选了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项目。

同时,2015年,“海丝”文物展和《丝海梦寻》将走进东盟各国,继续展览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由我国与海丝沿线的国家“共同营造”起来的,如今,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成为沿线各国共识。谢必震教授说,海不是天堑,不是屏障;海是纽带、桥梁,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通道。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我们开辟新的通道,通过海去连接世界,去探索未来。

福建,作为海丝路上重要的枢纽,前景海阔天空。

名词解释

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区别于路上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与友好往来的航路。

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东海起航线是从我国东部沿海到东亚地区的韩国、朝鲜和日本的航线,南海起航线则是从我国南方广东、福建、浙江地区出发到东南亚和印度洋等地的航线。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新形势下我国推进对外合作的重要构想。

海上丝绸之路之福建史迹

2012年1 1月,“海上丝绸之路”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福建省有22处重要史迹被列入。其中福州6处、泉州13处、漳州3处。以下为部分史迹:

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位于福州闽王祠内,被称为“天下四大唐碑”之一。碑文记载了王审知家世及其治闽政绩等,其中多处记载王审知开辟甘棠港,大力倡导海外贸易,福州与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进行海外贸易的相关内容,是研究唐末五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资料。

圣寿宝塔及天妃灵应之记碑:位于长乐市城区郑和公园内,俗称郑和碑,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妃灵应之记碑立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共1 1 77字,记载了郑和船队历次航行时间、船只、人员等内容,是中国仅存的记述郑和下西洋的碑刻,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东岐码头:位于马尾亭江镇东岐村,始建于唐代,宋元明清历代相继沿用。整个码头设在江边岩壁上,按岩石走势在石壁上凿4段台阶共94阶,做工独具匠心,常态下有三分之一是被江水淹没的。古码头曾对福州海上贸易做出巨大贡献。

登文道码头:位于长乐市潭头镇,修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闽江口岸商旅行人水上交通要冲之一,是重要的船舶停靠点和对外通航的一个港口。古代长乐商客出远洋的始发地,郑和船队也曾多次在这个码头出海。

万寿塔:泉州湾古航标,又名关锁塔、姑嫂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位于石狮市永宁镇塔石村。

六胜塔:为泉州湾主航道的古航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元代建筑物,在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

石湖码头:泉州古代商贸的重要码头和海防重地,形成于唐代,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

美山码头和文兴码头:沿江的集群商业码头之一,位于泉州丰泽区,形成于1 1世纪。

九日山祈风石刻:12世纪—13世纪泉州地方政府主持航海祈风祭祀活动的石刻文字记录,位于南安市丰州镇旭山村九日山。

 

开元寺:是中国重点佛教寺院,位于泉州鲤城区西街,始建于686年(唐垂拱二年),历代屡有修建。在开元寺内,印度教寺的石柱,婆罗门寺带有人面狮身雕刻的华板以及印度寺常用的伎乐飞天斗拱饰物……无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伊斯兰教寺,也是伊斯兰教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重要历史见证。位于泉州鲤城区涂门街中段,始建于北宋。

草庵石刻:世界仅存的摩尼教教主摩尼的石刻造像,位于晋江市罗山镇华表山麓。庵始建于南宋。

德济门遗址:位于泉州鲤城区天后路,古代舶来货和外销产品 皆通过此门 出入泉州城,是泉州城南的重要交通要道。

洛阳桥:中国第一座跨海湾平梁式大石桥。位于泉州洛江区桥南村与惠安县洛阳镇洛阳街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这里原为古泉州湾洛阳港。

漳州龙海月港:位于龙海海澄镇,申报遗址包括7个码头和1条古街。

平和南胜窑:位于平和县南胜镇和五寨乡,申报遗址有洞口陂沟窑等6处窑址。

华安东溪窑:东溪窑位于华安高安镇三洋村,申报遗址有马饭坑等3处窑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