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德化陶瓷占据全国八成网络市场

2016-12-05 09:08:2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唐丽萍  
分享到:

 

   2016年12月5日福建日报东南网事版主要稿件:

   德化陶瓷:占据全国八成网络市场

   东南网网友问题直达人大专题询问会

   东南网视频直播带您手机上看美丽乡村

   文明集美: “阿集”“小美”随处可见

“传统工艺触网”系列报道之四

德化陶瓷:占据全国八成网络市场

吴志勇是最早触网的工艺大师之一,2007年就开始进行“瓷艺众筹”。

东南网12月5日讯(本网记者潘贤利 颜财斌文/图)杯子、茶壶、茶盘……全国各地消费者在网上买的这类产品,基本上来自德化。德化陶瓷主要有艺术陶瓷与日用陶瓷,并以出口西洋小工艺品为主,产品占据全国80%的网络市场。

虽然成绩单很漂亮,但对于德化陶瓷电商的未来发展之路,电商经营者、厂家、工艺大师、政府等仍在积极探索。在业内人士看来,在高端产品与百年老店方面,工艺美术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将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同质化竞争仍待破解

在德化县宝美工业区的山坡上,一座八层建筑格外醒目,那是建瓷艺术馆。它背后一幢折尺型六层楼厂房,是建窑电子商务青年创业孵化园。德化县建窑陶瓷研究所艺术总监吴志勇便是在这里,一手经营电商孵化园,一手创作瓷艺作品。

1998年开设网站,尝试网络销售,2000年左右尝试线上线下结合,卖陶瓷材料起家的吴志勇其实很早就开始触网。他告诉记者,早期网站主要起到对外宣传作用,线上辅助线下,现在则完全反过来了,线上销售额已占到公司营业额的2/3。

但很多电商企业并没有走与传统企业结合的道路,还停留在拼图片、拼价格阶段。吴志勇表示,现在价格很透明,很多电商从业者既没有拳头产品,也没有稳定货源,大量时间浪费在找茶具组合件上,耗时耗力,还在走同质化竞争的初级阶段。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苏献忠也认为,一些陶瓷电商从业者缺乏长远规划,拼凑一些产品就开始卖,这样的同质化竞争并非长久之计,终归会被市场淘汰。

拓宽陶瓷电商产品类目

同质化竞争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当地业内人士认为,“高端产品+百年老店”,或许是一条不错的解决路径。

“如果电商企业走大众路线,每套茶具也就300多块钱。而要把销量做大,价格战是免不了的,一不小心就亏了。但只要把茶、茶具、茶艺等融入文化因素,每套产品可达数千元。虽然成本相对高,但做的人少。”业内人士如是说。

“某种程度上说,电商与实体是一样的。现在大量电商没有品牌意识,没有百年老店意识,在这个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里,一旦VR成熟、普及后,电商等中间商也很难生存。”苏献忠说。

如何让电商企业与传统企业更有效合作,政府部门也一直在努力。德化县商务局局长苏奕垲告诉记者,该局在今年6月份就创新开展电商企业与传统企业“手拉手”活动,推动传统陶瓷企业将“线下”商品供应给电商企业,进行“线上”营销,德化陶瓷电商产品类目已向日用瓷、工艺瓷、大师瓷延伸,市场份额日益提升。

探索“工艺美术+互联网”

对于工艺美术与互联网的结合,德化很多工艺美术大师一直在尝试。“现在在电商推广产品,除了产品好,还要会讲故事。只要你拥有大量粉丝,产品就不愁卖。”苏献忠告诉记者,他的产品,很多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创作的,因而也获得了线上线下消费者的认可。

而吴志勇则秉承着“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维,早在2007年就开始进行瓷艺众筹。他组建了艺术团队,整合雕塑、绘画人才,目前有9位省市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共建瓷艺平台——德化建瓷艺术馆。瓷艺众筹的平台以私人博物馆荟萃大师作品,抱团创作、展销。从这个平台成长起来的瓷艺新秀目前已达到二三十人。

为了让德化陶瓷等工艺美术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泉州市城镇工业联合社积极搭建行业服务平台和电商服务平台,在德化县筹建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陶瓷类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国国际电商中心培训学院泉州分院落户德化,实施打造十家超亿元零售网商、培育百个网货品牌、引导千家传统企业上网开设旗舰店、培训万名网商人才的“十百千万”工程。此外,泉州市城镇工业联合社还组织全市的工艺美术大师们分别赴德国、美国、波兰等地参展交流。

网友问题直达人大专题询问会

东南网12月5日讯(本网记者冯川叶)日前,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我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情况,东南网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如图)。专题询问会现场,来自东南网网友的两个问题得到了回复。

11月29日开始,东南网通过微信公众号“东南网播报”邀请网友提问。经过两天的征集,专题受到了近600名网友的关注,共收集到网友提问136条。这些内容涉及垃圾分类处理、危险废物的管理、农村垃圾处置、畜禽排泄物污染及电子垃圾回收等。

在专题询问现场,来自东南网网友的两个问题,被带进了会场,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

网友“董林”提问:“小区经常出现建筑垃圾或某些人家里购置新家具后丢出的旧床垫、沙发等,长时间不运走,扫垃圾的工人表示不是他的职责范围。请问,有没有规范清运和处置的措施?”

省住建厅厅长林瑞良回答,目前福建省大部分地方采取的办法,是小区不用的家具放在指定位置,小区物业通知环卫部门上门收集。由于收集量大,环卫部门上门清运没有固定的时间。计划明年参照国外的办法,定时、定点分片区收集。另外,还将落实大的处理厂,对部分家具进行适当修复处理后继续使用,少量剩余的进行分解资源化利用。

网友“道法自然”则问:“每天排放的废物、废水到哪里去?有没有管控措施?谁来具体监管?”据应询部门介绍,在高校,这些废物收集起来之后由环保部门运走。目前,我省88所高校绝大部分制定了实验室危险品的处理、回收实施细则。此外,科技厅要求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开展验收时必须符合环保要求,要有定期处理的装置。另外还组织开展了一些实验室危废处理的技术研究。

“网友问的问题很接地气,更生活化。”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陈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这个询问,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让大家都来关注固体废物防治的问题。

东南网视频直播带您手机上看美丽乡村

东南网12月5日讯(本网记者 苏琳)到壁画村看看“会发光的房子”、探访曾见证了上千名知青艰苦奋斗历史的闽北最大知青楼、和村民们比拼厨艺……近日,东南网与福建日报社《助村》栏目一起走进南平博爱村、慈口村与桂林村,首次通过移动视频直播,向网友们生动展示了这些乡村的今昔美景与乡村因驻村干部发生的巨大改变。

在南平市延平区大横镇博爱村,来自省人社厅的驻村蹲点干部黄思万领着东南网主播遍赏村里美丽的壁画。这座全国率先成立第一个村级红十字会的小村庄如今在来自法国的街头艺术家笔下变得如它的名字一样有爱。

建瓯市东峰镇桂林村伫立着一栋闽北最大的知青楼。老知青楼始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承载着知青们的青春与激情。省文化厅派驻桂林村第一书记杨哲正为这栋几近荒芜的知青楼重生多方奔走。他告诉东南网主播,村里计划依托这座斑驳的知青楼,建设一座知青纪念馆,并将桂林村打造成知青文化村。杨哲希望,知青楼的改造和重生,能留住知青们的浓浓乡愁。

如果说沉稳厚重是知青文化村的定位,那么,生动活泼就是建瓯市川石乡慈口村的关键词。在东南网视频直播的镜头前,这个村子尽显新农村魅力。这里地域文化突出,注重“慈与孝”村庄文化回归。村里将“二十四孝”故事等用图画的形式上墙。穿行于村巷,随处可见农妇们在劳作之余忙活“十字绣”,她们要把自家的厅堂扮靓。在省财政厅派驻慈口村的第一书记陈建华的引导下,东南网主播带着网友参与到雷竹笋采挖和烹饪厨艺比拼中,颇具趣味与本土特色。

欢迎广大网友登录东南网首页,浏览回看东南网视频直播,一起见证美丽乡村的华丽蜕变。

   文明集美: “阿集”“小美”随处可见

东南网12月5日讯(本网记者 邹玒 通讯员 许启明)日前,厦门市文明委召开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暨“八不”行为规范推进会,全面部署厦门“八不”行为规范推进工作。集美区委宣传部、集美区委文明办用实际行动,号召遵守“八不”规范,做文明公民,展示人文集美魅力,也为厦门建设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万人活动宣传“八不”

万人狂欢,只留下欢乐和回忆,不留一点垃圾。

今年,在集美举行的几场大型活动,让人在享受集美美景外,也多了一份对人文之美的领悟。安全出行不违规、垃圾分类不落地……每场活动,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从不缺席,“八不”宣传配合着签名、分享以及便民服务等,让文明传扬出去,遍地开花。

世界旅游小姐中国赛区决赛、集美荧光夜跑、集美草莓音乐节……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身体力行地让“垃圾不落地”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文集美”内涵。

志愿者徐美标是集美诚毅技术学校的一名学生,继参加集美荧光夜跑后,这是他第二次参与到这样的大型活动中。“有一位母亲,签了字后还仔细地给孩子讲什么叫‘垃圾不落地’,让我们特别感动。”徐美标表示。

“阿集”“小美”代言“八不”

在集美,“阿集”“小美”随处可见。

它们是集美的“形象代言人”。如今,以它们为主角的文明宣传海报、视频等,也出现在集美的街头巷尾、公共场所以及公交喷绘上。这样活泼的表现形式,也让集美人更容易把文明礼让、垃圾分类、勤俭节约等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孩子喜欢这样的卡通形象,我们也可以借机会和他们说一说‘文明’。”家住集美乐海北路的王女士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都可以看到“阿集”“小美”的形象,“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也会要求我们一起学”。

“八不”行为规范既是城市文明的外在体现,也是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如今,“八不”行为规范也通过主角“阿集”“小美”,融入集美大学尚大楼、嘉庚体育馆、集美学村、集美解放纪念碑等元素,不仅极大突出了集美的形象和文化内涵的沉淀,而且使漫画稿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极易于宣传引导。

深入社区宣讲“八不”

“这个是‘言谈举止不粗俗’!”

“我画的是‘旅游观光不任性’!”

……

孩子们在印有“八不”行为规范的画稿上涂鸦,写出该图所体现的是哪条文明行为。这是11月5日,集美街道盛光社区举办的一场活动,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八不”行为规范。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以社区书院的形式,将“八不”送到基层,接地气,深入人心。

利用集美特有的优势,集美还将“八不”融入闽南曲艺、诗歌创作中去。备受群众喜爱的“闽南曲艺进村居”活动如今在集美巡回演出,其中就有志愿者们创作的关于“八不”的文艺作品。诗歌创作更是比比皆是,从传统中汲取精华,也和“八不”行为规范不谋而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