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文教 > 正文

尤溪县实验小学:这里的孩子,畅享“机器人梦”

2019-07-03 08:53:5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自2010年以来,尤溪县实验小学学生在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8项。2018年、2019年,该校连续两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并在全县普及机器人教学课程

这里的孩子,畅享“机器人梦”

东南网7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洪新瑜 陈杰)

“神枪手需要子弹喂出来”

2日上午,虽然已是暑假,但尤溪县实验小学机器人教室一如既往地热闹。

“我们从1日开始就每天开课,上午9点到11点半是普及班的孩子上课,下午是竞赛队员训练。”指导老师蒋际君说,这几天,一直有家长和孩子打电话给他,申请参加机器人培训,“人数比较多,我们计划8月份再开一个班”。

机器人教育,是指通过设计、组装、编程、运行机器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机器人教室里,兴趣小组的成员们发挥奇思妙想,将大大小小的零件组装成形态各异的机器人,进行可视编程、设置参数、调试数据等,让机器人完成伸缩、提物、转向等各种动作。他们还可带着自己的机器人,参加各种比赛,进行创意、实用比拼。

“比赛时细节很重要,要精准、快速。”13岁的詹宇轩对记者说。他是兴趣小组的老队员,曾2次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该校的机器人科学兴趣小组成立于2010年,当时只有蒋际君一名指导老师。他第一次接触比赛,是参加在三明举办的福建省青少年机器人比赛培训。

回忆起第一次参赛的经历,蒋际君记忆犹新:“这是一项全新的科目,比赛时间定在2010年4月。我们2009年11月收到比赛通知,当年12月份才开始培训学生 。”准备时间紧迫,拥有的条件也很简陋——两台机器人设备、一台电脑。普师专业毕业的蒋际君,要自己先学会,还要教会学生。

“读懂规则就花了20天,紧接着设计方案、改方案。这是与时间的赛跑。”他说,“神枪手需要子弹喂出来,机器人比赛也一样。赛场上只给三次机会,不能出差错。我们没有经验,所以更要勤快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群热爱机器人的小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机器人的组装、编程,还玩出了成绩。从2010年4月开始,他们一路过关斩将,接连获得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市、省、全国冠军。作为当年福建省唯一的代表队,该校首次参赛就取得全国一等奖,一时传为佳话。

此后,该校机器人参赛队再接再厉,共在国家、省、市各级赛事中获得196枚金银铜牌,连续多年包揽省、市机器人竞赛小学组基本技能和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项目的冠亚军。

“大家都能玩,才是真教育”

早在2010年,尤溪县就将“开展机器人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纳入教师小课题研究立项。

然而,在山区县,当时机器人教育的状况是:学校缺乏专业教师、设备,校外培训机构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培训费用,让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望而却步。

“机器人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玩的。大家都能玩,才是真教育!”尤溪县实验小学校长吴章文说。

为此,该校投资近30万元,装修出200多平方米的机器人创客空间,并配备6个指导老师、30多个学习套件,可容纳60个学生同时上课。“每期都有200多个学生,每个周末免费为孩子开课,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对机器人的喜爱。”蒋际君说。

多年来,该校一直秉持“普及为主,竞赛引领”的理念,以竞赛作为载体,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成为小创客。目前,该校的机器人教育已自成体系,学校编制了《简易机器人制作》低、中、高3本教材,开发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通过图文、视频、实操等多种方式教学,在科学课上开展机器人相关的普及教育。

“我们希望不仅仅是实小的学生,而是全县的孩子都来学机器人知识,让机器人创客活动走进每一所学校,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吴章文介绍,为了在全县普及机器人课程,去年7月,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开发出Li-Robot创客机器人套件,包含了40课时的机器人普及课程,足够满足一整年的教学。

今年3月,该校举办全县“我家在景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共有60支队伍200人参赛。比赛结束后,实验小学向全县每所学校都赠送了Li-Robot创客机器人学习套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