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正文
分享到:

同安薄饼:卷出“妈妈的味道”

2019-10-11 09:41: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仁青卓玛  
舌尖上最入髓的美味,无疑是“妈妈的味道”。在厦门同安,一张薄饼、十几种食材,卷起的便是难以割舍的家乡味。2017年5月,吴招治薄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薄饼嫂”吴招治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几十年来,她守护着这份古早味,让海内外游子从卷卷薄饼的香气中体会家的温暖。

一名小顾客尝试薄饼皮的制作,吴招治(左)在一旁教授。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传承担责任 亲授擦皮技艺

说起学艺和传艺,吴招治最深刻的印象,是小时候常听祖父讲薄饼的来源典故。1997年,在北京旅游时,她发现北京烤鸭也是用一层薄饼包着鸭肉吃,这让她萌发了“美食也是一种文化”的想法。回到家,在好友的鼓励和推动下,她开起了一家简易的薄饼店,慢慢在当地小有名气。

1999年,吴招治以自己的名字申请商标注册,为自己的薄饼明确“身份”。次年,薄饼嫂传统美食店装修竣工,这座融合烹饪、文化、展示、传承教学为一体的三层饼店,为吴招治的技艺传承提供了平台。

19年过去了,吴招治已年逾花甲,但对传授薄饼制作技艺依旧毫不懈怠。今年7月底,有两位法国游客不远万里找到了吴招治的门店,希望拜访“薄饼嫂”本人,学习擦皮技艺。

“当时我刚从医院拔牙回来,脸都是肿的,身体十分疲惫。但一想到人家漂洋过海专程来学习,就立刻起身,耐心教他手艺。”吴招治说,牙龈痛得说不出话,她就拼命打手势,再配合店员的解说,尽可能让外宾感受中华美食技艺的神奇。像这样手把手教客人学做饼皮,已经成为吴招治的一份乐趣,“这也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

巧打文化牌 薄饼名声渐响

为了更好地传承薄饼制作技艺,吴招治还热衷传播美食文化,积极参与世界闽南文化节、两岸美食文化座谈会等活动,牵引着薄饼走得更远,名声叫得更响。

非遗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受到身边文化友人的启发,吴招治渐渐明白,以传统风俗为根基的小吃,更要懂得巧打文化牌。此前薄饼店开张时,不少画家、书法家前来捧场,有的题字,有的作画。厦门知名画家许文厚还早早画了一幅展现薄饼由来的作品,挂在了店内展示。有了名人书画的加持,薄饼店里的文化底蕴愈发深厚。

不久前,吴招治在朋友的帮助下,制作了一部《同安历史名人与民间小吃菜谱》。龙裤菜、闽王菜、苏颂药膳、文公菜……菜谱里挖掘的同安文化典故,每天都吸引着不少食客的目光,也让薄饼店的文化味越来越浓。

“中华老字号”“中国名菜”“福建名小吃”“厦门老字号”……一项项荣誉,让“吴招治薄饼”的名声不胫而走,“薄饼嫂”和她的店都成了网红。如今,不少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人华侨来到同安,都会专程赶来吃一口正宗家乡味。在他们的眼中,这薄饼代表的不仅是传统美味,更是一份乡愁、一种情结。

几十年的薄饼做出了文化招牌,但吴招治还不满足,她还在努力推出薄饼文创产品。最近,她正尝试将儿子庄友谊烧制的同安珠光青瓷融合到地方美食中,以此打造独特的非遗伴手礼。“在这样的时代,做这样的事很有意义。”“薄饼嫂”说,她甘之如饴,满心欢喜。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