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企业成长需要充足的资金。钱从哪里来?省发改委提出

全力拓展企业融资新渠道

东南网3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连日来,针对鑫港纺机、紫山集团等龙头企业期盼解决的“融资难”问题,省发改委提出,全力畅通融资新渠道,为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继续推进‘三维’对接,吸引更多的央企、民企、外企和台港澳资金进入重点项目领域,改进省级预算内资金安排方式,发挥新兴产业创投基金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此外,大力推动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募集资金。”

自2012年起,我省设立了5只国家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总规模约10亿元,共吸引社会资本6.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项目9个,投资额2.2亿元。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推动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加快投资,其中红桥新能源、永益物联网两只国家级基金争取今年完成2亿元投资任务;红桥节能环保等省级创投基金争取今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继续安排预算内资金,设立新的省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

股权融资方面,省发改委将会同证监部门和各市企业上市办做好三个“积极引导”。一是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目前,我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达600余家,其中3家企业已通过上市审核待发行,19家企业已提出上市申请,43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二是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到“新三板”挂牌。三是积极引导优质企业到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将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优先纳入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并积极促进我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与全国性市场的转板对接。

债权融资方面,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将企业债券预审工作正式下放省级发改委,并扩大可续期债、债贷组合试点,发展收购兼并债,加大对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增信集合债的政策支持力度。“近日,我们专门举办了相关培训,并要求各地紧盯国家政策,根据地方企业实际融资需求,拓展债券发行种类,推动具备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申请发行债券,实现多渠道融资。”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他还表示,省发改委还将建立重大项目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对接机制,多渠道增加社会资金供应。

东南网3月2日讯(福建日报 记者黄如飞)一马当先,龙岩汽车产业迎来了又一重大突破——

新龙马首款微客车型被列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名单,近日,首款微客产品正式上市。以新龙马为龙头,龙岩作为福建重要汽车产业基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项目突破

曾几何时,作为资源型城市,龙岩的天空常常一片灰蒙。县县乡乡建立窑小水泥厂,大规模养殖生猪,粗放发展,环境污染,成为闽西人的心头之痛。

出路在于转型。但是,转型需要龙头带动,龙岩可以发展什么样的龙头?

闽西从上世纪就期盼发展汽车产业,并进行过种种努力。但闽西汽车业一直缺乏龙头骨干项目拉动,规模小、层次低,未形成产业链。

2010年,龙岩市提出发展“产业龙岩”的战略规划和“1+2”主导产业的目标,第一次明确把以新龙马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打造。

龙岩市的这一构想,与福汽集团构建全省三大汽车生产基地的战略布局不谋而合。双方果断决策,以新龙马为载体,共同投资建设年产30万辆汽车、年产30万台发动机项目,拉开了龙岩汽车产业大发展的序幕。双方共同增资,把新龙马的注册资本金提高到10亿元。项目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实施,第一期先行建设年产15万辆汽车扩建项目,总投资20.275亿元。年产30万台发动机项目总投资15.369亿元。

这是闽西近年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福汽集团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

新龙马15万辆汽车扩建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是全省20个重中之重的项目之一。2012年8月20日,新龙马跨产品类别生产微型客车和发动机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核准,成为龙岩汽车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新龙马跨出历史性的一步。


建设奇迹

2011年5月27日,年产15万辆的新龙马汽车扩建项目,以EPC总承包的方式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签订合同;7月22日,施工单位进场,打下第一根桩;2012年5月2日,新龙马汽车首台手工样车下线;9月29日,首台白车身下线;10月22日,首台工装样车下线;12月18日,首款微客新车下线……

龙岩市对新龙马项目全力支持,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项目建设指挥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的各种问题。出台专门支持新龙马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资金、用地、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

福汽集团把项目建设作为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调动资源,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商和经销商四大体系建设。特别是在技术、人才等方面,在集团系统中统筹协调,集全集团之力,支持新龙马项目建设。由院士和国内顶级汽车专家组成的集团高层专家委员会,为新龙马项目出谋献策。此外,由集团牵头,从福汽研究院、东南汽车、福建奔驰公司等企业抽调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重点项目专家委员会,为项目提供技术和管理咨询服务。

项目所在地高陂镇、黄田村、西陂村、北山村的群众,对项目建设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当地党委、政府不遗余力地为项目建设解难题、办实事,较快地完成交地任务,先后组织清挖土方220万立方米、征迁房屋25万平方米、迁移群众780多户。

从打下第一根桩到新产品正式下线,仅17个月,新龙马汽车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整车生产厂,其中包含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四大工艺车间。在第三届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期间,参观福汽新龙马工厂的国内汽车业专家不由赞叹:“这是了不起的成绩,是中国汽车整车厂建设速度的一个奇迹!”


决胜未来

自筹建开始,新龙马就明确规划好了战略目标,即以微客车型为基础、微卡车型为补充,以发展MPV车型为生力军、SUV车型和轿车为未来发展方向。新龙马的四大车间生产装备处于国内微车行业领先水平,为产品战略分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一款微客下线的同时,第二款MPV产品的研发已进入实质阶段,不久将面市。

新龙马总投资5亿元的汽车工程研究院,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上为新龙马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撑。新龙马选定微车作为突破口,在借鉴国内主流微型汽车技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全新设计开发。

在福汽集团和龙岩市各级的大力支持下,新龙马从福建东南和福建奔驰引进有多年生产轿车和奔驰商务车经验的精兵强将,来自国内各大车厂的优秀人才同时加盟,形成一个汇集五湖四海的闽西汽车人才高地。

新龙马这一龙头的横空出世,使汽车产业作为闽西龙头产业变成现实。目前,龙岩在永丰新区规划了8000亩的汽车工业产业园,出台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新龙马公司的重卡、微车、客车的生产资质,大力招商引资,目前已入园22个项目,总投资135.24亿元。全市拥有整车、专用车生产企业11家,零部件生产企业100多家,拥有载货车、客车、环卫专用车、应急电源车等130多种产品。另外,围绕汽车整车生产,龙岩市内形成了近百家汽车协作配套企业,汽车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达70%以上,缸套、皮带轮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与克莱斯勒、奔驰、宝马等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建立了长期配套供应关系。

有了初具规模的配套产业链,新龙马底气十足。在启腾品牌及首款新车发布会上,福汽集团董事长廉小强雄心勃勃——新龙马的目标,是打造福建最大的微车生产基地。


采访手记

不能“等靠要”

在闽西老区,之前汽车工业的基础很薄弱,现代汽车产业,对于闽西来说,似乎遥不可及。但老区人几经努力,终于把福汽集团新龙马项目引进来。紧接着,专门出台一系列政策,引进项目、吸纳人才,抓住机遇,分解目标任务,明晰操作路径,创新工作举措,体现出放开手脚大干的雄心壮志。

“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抓龙头、兴产业,关键在落实、在实干。我们一定要破除“等”的观望思想、“靠”的依赖思想、“要”的功利思想,积极主动求作为,做具体项目的破题人、推动者、实干家。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发挥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东南网3月2日讯(福建日报 记者黄如飞)前不久,新龙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款微客产品启腾M70正式上市。以新龙马为龙头,龙岩建设福建重要汽车产业基地迈出关键一步。2月23日,新龙马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文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步之时新龙马以微车切入市场;下一步,MPV、SUV等多功能乘用车已在设计研发,同时不排除未来与东南汽车、福建奔驰等在研发、技术甚至产能上开展进一步合作。公司力争3年左右实现盈利。

新龙马面对的市场并不乐观。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目前微车市场几乎被上汽通用五菱、长安微车和东风小康垄断,三者占据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新龙马的竞争力在哪里?

“目前微车的品质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主打德系品质。”吴文彬说。启腾M70的设计师是有15年奔驰造车经验、上汽英国研发中心MG5项目主设计师安德鲁杜菲尔,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延续德系标准。根据规划,新龙马以微客车型为基础,以微卡车型为补充,以发展MPV车型为生力军,以SUV车型和轿车为未来发展方向。新龙马四大车间生产装备处于国内微车行业的领先水平,为产品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款产品在借鉴国内主流微型汽车技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全新设计,在造型、比例、线条等方面融入奔驰设计元素,是目前主流微车产品的一个升级。

产品的核心发动机,也是新龙马一大优势。新龙马30万台发动机项目与柳机五菱合作,产品由国际著名的设计专家团队担纲设计,开发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小排量微车用汽油发动机系列产品。

“新龙马还拥有较大的政策优势。”吴文彬说,龙岩是全国唯一所辖县、(市、区)均为原中央苏区县的地级市,新龙马既拥有东部的区位优势,又享受西部的优惠政策,国家新一轮小排量汽车下乡政策有望近期出台,新龙马产品可谓生逢其时。此外,龙岩市已就打造自主汽车品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省政府也已开始研究相关政策。

据悉,新龙马微车及发动机两大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30亿元、利润11亿元、税收7亿元,提供9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同时,可带动50家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及其他行业投资30亿元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提供1万个以上就业岗位。

谈到新龙马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吴文彬表示,龙头企业的培育,关键是人才。新龙马作为一家新企业,急需大量高精尖人才。龙岩是山区市,条件相对艰苦,要吸引高端人才到山里来安家立业,光凭企业自身的努力还不够,希望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比如,对引进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给予资金奖励;将紧缺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纳入市优秀人才管理,制定人才户籍管理、社会保障、职称评定、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优惠政策。

新龙马:打造福建最大微车生产基地

东南网2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针对纺织化纤行业龙头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在产业规划、土地供应、技术支撑等方面予以扶持的要求,长乐市政府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大力推进抓龙头兴产业战略,引导、扶持纺织化纤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做大做优,使其继续保持在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2013年,长乐市纺织化纤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我省乃至我国县域少有的千亿产业集群。长乐也是中国最大的经编产业基地,经编产业年产值超过700亿元,是长乐纺织业的核心。长乐市政府负责人说,市里将以质量为先,提升和完善经编、花边

产业链,继续保持这一产业的领先优势。下一步将紧紧抓住近年来内衣外穿、花边产品需求不断上升的机遇,改变“成本导向”的发展模式,不断尝试新材料的应用,加大贴近市场新花型的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与国内外经编、花边发达地区相比,构建起差别化竞争优势。

同时,要提升经编、花边产业的配套能力。加大力度整顿提升印染业,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印染企业引进电脑环保印花技术和世界一流的印染实验仪器设备,配置高标准的恒温恒湿工作间。扶持长乐本地的纺织机械企业开发性能更先进、成本更低的经编、花边机和分丝整经机。启动建设电商及物流产业园区,建设一流的专业交易市场和现代供应链系统。

针对鑫港纺机负责人提出的牵头建设经编装备产业园的初步设想,长乐市政府负责人说,经编花边装备制造业在长乐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企业生产的设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长乐花边及经编市场设备年需求量超过1000台,建设经编花边园区的条件已经具备,他们将积极考虑、谋划此事。

此外,长乐市政府负责人表示,该市也将以创新求变,做强化纤行业。首先,实施“百亿工程”。以美国杜邦、台湾远东、仪征化纤等化纤巨头为标杆,扶持恒申合纤、力恒锦纶、锦江科技、金纶石化等企业向上下游延伸;其次,提升长乐化纤产品差别化和功能性比重。鼓励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引进成熟的高新技术,在异形纤维、吸湿透气、抗菌除臭、抗静电、舒适性等新型功能纤维方面加大探索和研究尝试,积极与下游纺织企业的仿毛、仿真丝、仿棉麻、仿兽皮等产品实现一条龙开发链接,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

要卖花,更要“卖”核心竞争力

花卉龙头企业春舞枝着手全产业链拓展和跨行业整合

东南网2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带动做大做强花卉产业,春舞枝龙头再舞。“新公司已办完手续。”16日,虽是周末,福建春舞枝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裕长依然奔忙着,谈起春舞枝,他在电话中快人快语,“今年将投5亿元,在三明市郊建苗木市场电子商务基地,打造苗木交易的区域中心市场,同时集中整合三明的电商,帮助做培训、物流、物业、推广等。”

春舞枝在清流成立两年来,除传统批发市场外,还建起电商销售平台,鲜花销售配送覆盖全国2800个县级以上城市、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11亿元,间接带动清流及周边县市销售花卉苗木超10亿元。

“我们不仅拥有全国最强大的销售渠道、平台,而且开始进行全产业链拓展和基于电商销售平台的跨行业整合。”肖裕长说,公司已分别在三明清流和梅列、连城、武夷山市、福州等地布局项目。

在全产业链拓展方面,目前,春舞枝已建立近万亩的花卉苗木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投资茉莉、玫瑰、桂花等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的清流花卉温泉乡村游、武夷山花世界等项目,把花卉与观光、体验、度假相结合,丰富了花卉产业的内涵。

“延伸产业链就是增强核心竞争力。”肖裕长认为,产业链越长、越完善,被复制的可能性就越低。去年,春舞枝除了花卉苗木销售外,深加工与产业链延伸创造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0%,今年有望达50%。

基于强大的电商销售平台和经验,去年以来,春舞枝频频把触角伸向别的行业。其中,销售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淘宝特色中国”广西馆、龙岩馆和三明馆,将于今年建好,预计3年后销售额可达百亿元。春舞枝还将向电商培训与整合进军,推动地方电商做大做强。

如今,春舞枝已是集花卉种植、花卉旅游、花卉深加工、全球配送、电子商务、花店联盟等为一体的新型综合龙头企业,以“基地+公司+市场”的产业模式和“花卉苗木种植+电子商务+实体花店”的经营模式,在全国花卉企业中独占鳌头。在其带动下,清流已成为海西最大的鲜切花基地,1.44万花农年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花卉是朝阳产业,我省气候、自然条件很适宜发展这一产业。”肖裕长说,希望政府对此能有更大的支持。比如,尽快设立花卉苗木电子交易平台,为花卉苗木种植企业找客户,为客户找货源;建立花卉苗木交易中心,推动福建花卉苗木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全国乃至全球。他还建议政府着力培育福建自己的支付公司和门对门物流公司,推动福建电商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采访手记

创新是魂

短时间内快速崛起,春舞枝靠的是创新。

在2008年,电子商务还是新鲜事,绝大多数花卉企业还在走传统销售渠道,春舞枝就在国内首创“电话预订+网络预订+全国配送”的鲜花速递模式。不走寻常路,让春舞枝异军突起。此后,从B2C到B2B,春舞枝紧扣市场脉搏,不断完善电商平台,并基于此建起强大的配送网络。

企业领导者和团队的创新精神,不仅使春舞枝在销售渠道上拥有话语权,在产业发展上也独树一帜,闯出一条现代农业之路。比如,其建设的武夷山花世界和清流花卉温泉乡村游项目,以一产为基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个项目就形成一个产业链,打造出全新的业态模式。

身处变革时代,求新求变、敢想敢干,才能抓住发展机遇。当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春舞枝顺势而为,以全产业链拓展和基于电商销售平台的跨行业整合,打造核心竞争力。这样的大动作,说到底,还是创新意识使然。

有理由相信,做着“美丽事业”、以创新为魂的春舞枝,定能编织出花一样的未来,发挥更大的龙头作用。

相关新闻

春舞枝:一枝花的传奇

东南网2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花令人充满浪漫想象,许多传奇因此发生。

作为“送花使者”,春舞枝每天为人们送去温馨与祝福,成就着自己的传奇——

成为全国花卉行业的龙头企业;

即将成为全国首家上市的花卉企业;

鲜花销售配送覆盖全国2800个县级以上城市、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

迅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并基于电商平台和优势开始跨行业拓展与整合;

……

围绕小小一枝花,做成集花卉种植、花卉旅游、花卉深加工、全球配送、电子商务、花店联盟等为一体的新型综合龙头企业,春舞枝快速成长的奥秘何在?

董事长肖裕长说,春舞枝把营销至上作为核心理念和行为准则,关键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勇立潮头用好电商平台;二是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主攻电商,行销全国

清流虽是山区小县却在花卉行业拥有全国影响力,每天有成千上万条销售信息从全国各地汇到总部设在此的福建春舞枝公司花卉电子交易平台。

“人家是造船出海,我们是借船出海。”肖裕长说,公司开始围绕销售这一核心,建立起花卉交易市场、电商等平台、渠道,产品则定位为“买全国,卖全国”。

2012年回归福建前,肖裕长的云南春舞枝公司拥有花卉交易市场、花卉种植基地等,做批发、配送等传统综合销售,奠定了在花卉行业的地位。

网络时代到来,电子商务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改变着市场规则。肖裕长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抓住这机遇。

他迅速调整战略,把电子商务作为销售渠道发展的首要目标。2008年起,春舞枝“触电”,探索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模式,先后构建“531314鲜花电子商务平台”“全球鲜花速递中心”等电商平台,并与多个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还基于自营平台发起成立天下花盟暨全国花店联盟。这样的战略布局,使春舞枝在营销模式上实现转型升级。

2012年2月,福建春舞枝公司成立。当年11月,春舞枝投资2亿元在清流建设海西花卉电子交易中心及总部大楼。

“交易中心重在整合所有渠道,形成强大的营销能力,提升服务水平。”肖裕长说,总部大楼今年底建成后,春舞枝所有业务将汇集清流,辐射全国乃至全球。

福建春舞枝成立第二年,花卉电子交易平台交易量就达86万单,营业额2.11亿元,间接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花卉苗木销售10亿元。

“这样的销售额和带动力,在春舞枝到来之前是不敢想象的。”清流县委书记梁奕章说,春舞枝的进入,突破了当地花卉种植靠天吃饭这一瓶颈,并使花卉苗木得以行销全国。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春舞枝还向上下游发力。两年间,除清流外,还在三明梅列、连城、武夷山、福州等地布局项目。

事实上,春舞枝的发展壮大有着典型的网络信息时代特征,一、二、三产界限模糊,更多时候是融合发展。

产品是营销的基础,也是春舞枝的另一抓手。在清流,春舞枝率先引进花卉新品种树状玫瑰、观赏玫瑰、食用玫瑰,在嵩口马排村、赖坊姚家、余朋东坑建立3000多亩的玫瑰示范基地。

去年初夏,肖裕长准备上马花卉深加工企业,清流提供了马排方案。根据市场态势和马排村的地理条件,1000亩的基地被定位为“清流花卉温泉乡村游”——既有玫瑰花种植,提供鲜切花和深加工原料,又有花卉深加工企业,生产玫瑰精油、花果茶、护肤品等系列产品。基地融合了一二三产,上半年将建成投产。

武夷山花世界,则寄托着肖裕长“赏花、吃花、喝花(花果茶)、穿花(人体花艺作品)”的产业构想。去年开工的第一期,主要功能有休闲旅游、观光、花艺表演、花卉深加工,是一二三产融合的又一大手笔。

当然,在春舞枝的业务方阵中,一、二、三产布局清晰——既有花卉苗木种植基地(一产),也有深加工企业(二产),鲜花电商、实体花店、旅游度假等属三产。这样的布局,推动春舞枝朝着全产业链发展迈进。据悉,去年春舞枝通过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所创造的产值已占总产值的30%,今年有望达50%。

梁奕章说,春舞枝的电商模式使清流花卉与全国市场无缝对接,花卉种植面积迅速逼近万亩,成为海西最大的鲜切花基地。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展的全新模式,已对清流花卉产业产生深远影响,更多农民成为花农,40多家花卉苗木企业着力转型升级,一批全国性或省内物流企业入驻清流……

去年,落地清流第二年的春舞枝纳税1621万元。


不仅“合纵”,也在“连横”

如果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合纵”——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完善产业链,那么“连横”则是春舞枝又一个发展重点——基于强大的电商平台优势和经验,跨行业整合与销售。

目前,春舞枝不仅拥有电商自营平台,还与21家电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淘宝、京东、当当、移动等巨头。

1月,春舞枝在淘宝聚划算开展红豆杉营销活动,限时限量提供的2万株红豆杉不出三天即售罄;2月8日,再次携手淘宝开展“又是一年情人节·‘爱不用等’”主题活动,限时限量提供3000份鲜花产品,第三天售罄。“这样的营销故事比比皆是,春舞枝在淘宝已形成品牌效应。”肖裕长说。

“淘宝特色中国馆”是淘宝新推出的网店模式,只有省级和地级市级馆,全国已开16家。了解到这一信息后,春舞枝迅速取得广西、三明、龙岩三地政府的授权,与淘宝达成合作协议,建设“淘宝特色中国馆”三明馆、龙岩馆和广西馆。“特色中国馆是土特产产业转型突破的高速通道,也是春舞枝横向拓展的一个着力点。”肖裕长说,三个馆建成后,三年内计划做到百亿元产值。

清流拥有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众多台企在此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一些企业产品销售不畅。为此,春舞枝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利用自己完善的电商平台帮助开拓市场。

在三明市郊陈大镇,春舞枝也有“连横”的大动作——今年将投资5亿元,建设三明市花卉苗木市场电子商务基地,意在集中整合三明所有的电商,帮助做培训、物流、物业、推广等工作,在推动他们发展壮大的同时,使自己成为三明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导者。

肖裕长说,自己的人生有三大事业目标:做产品,把企业发展好;做资本市场,把企业培育上市,并帮助别的企业上市;做金融,更多地服务别人。目前,春舞枝已完成德国主板上市的准备工作,即将成为全国首家上市的花卉企业。此外,春舞枝参与筹备清流村镇银行,占股10%。

“作为回归闽商,春舞枝将立足福建、辐射全球,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我省花卉行业发展和推动现代农业方面贡献力量。”他说。

“浪漫E时尚,鲜花春舞枝。”一路与花为伴,肖裕长色彩斑斓的人生梦想离现实越来越近。

相关新闻

花卉龙头企业福建春舞枝着手全产业链拓展和跨行业整合

东南网2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刘文标) 本报一版《抓龙头 兴产业》栏目先后报道了对紫山公司和圣农公司的专访,引起了省农业厅的关注和重视,省农业厅负责人近日表示,我省各级农业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发挥引导服务职能,解决好龙头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题,为培育更多更大更强的龙头企业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省目前农业龙头企业不少,但从规模上看,大多是‘小龙’,真正有强大带动能力的不多。”省农业厅负责人说,我省现有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428家,其中,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只有35家,超100亿元的仅有1家,规模总体偏小。

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我省今年将着力培植园艺、畜禽、林竹、水产等四大主导产业,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在各产业中培育一批理念超前、前景看好、潜力较大的企业,扶持现有上规模、高档次、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培育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00家以上,带动60%以上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省农业厅畜牧业处处长林加土表示,我省具有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良好基础。以畜牧业为例,通过近年来努力,畜禽产业已成为我省最具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如,我省作为生猪南方主产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水禽养殖量居全国前三。今年将以提高生产标准水平为抓手,在原有80家的基础上,再建100家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在种业方面给予扶持,加快祖代场建设;在资金扶持上,坚持扶优扶大扶强,重点向龙头企业等倾斜;做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


融资渠道不畅是农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将全力保障资金投入,着力构建业主为主、财政引导、金融支持、保险保障的投入机制;整合集中有关涉农资金,倾斜支持重点项目;市、县(区)政府要从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出台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谋划和生成好项目、大项目,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做优做大做强。

省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总站罗凤来介绍,作为国家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第一批试点省之一,我省将有10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获得1亿元以上的低息长期贷款,解决资金难题。在设施农业方面,今年进一步落实《关于金融业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八条措施》,省级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4.2亿元,支持新扩建设施农业重点项目500个以上,带动各类投资40亿元以上。省农业厅正在制定今年设施农业的项目申报指南,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不搞平均化分配,将优先扶持集中连片、科技含量高、配套较完善的重大项目。

在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方面,在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我省将进一步引导工商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实行保价收购,为农户提供生产贷款担保;鼓励农民和合作社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入股企业,分享加工流通环节增值收益。对与农户建立了利益机制的龙头企业,在项目资金安排和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评审上给予倾斜支持。

东南网2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雷光美 郑长辉通讯员 郭东福) 抓龙头兴产业,企业有期盼,政府如何作为?13日,本报一版报道了对紫山集团的专访,在漳州和龙海引起热烈反响。就紫山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提出的问题和期盼,漳州、龙海有关领导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漳州即将出台产业龙头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问题,并营造“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软环境。

据悉,春节前,漳州专门研究了产业龙头促进计划,从石化、不锈钢、机械装备、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13个产业中,初步筛选确定40家产业龙头企业,并即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从企业数的比例看,食品加工就占10家。作为南方首个“中国食品名城”,漳州走得蹄急步稳。

针对龙头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漳州市领导表示,要整合用好各类资金,充分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市委、市政府已责成市重点项目服务办公室,要求注重组织协调,强化要素保障。在企业发展融资渠道拓宽方面,争取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继续推进“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增强市属重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能力,特别是要抓住今年IPO重启的契机,加快推动企业上市,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

在扶持龙头产业上,漳州市要求,市级以下也要明确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局面,加快打造“一县一业一特色”。

在营造软环境方面,今年,由纪检监察、组织部门牵头负责,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对产业龙头企业实行“绿色保护”,进一步优化服务,搭建无障碍绿色通道。

龙海市领导表示,近年来食品工业已重点培育成为龙海第一个产值超两百亿的产业集群。为培育和壮大食品龙头企业,龙海将持续做好“五个突出”:突出搭建原料基地,目前共建立农业各类示范基地46个,面积近20万亩;突出对台合作交流,目前共引进台湾优良农业品种八大类100多个,引进高效种养技术和栽培模式42项,推广面积36万亩,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2万亩;突出政策服务扶持,注重在税收减免额度、企业融资、技改、上市以及营销拓展、品牌创建、要素保障等一系列方面强化扶持力度;突出人才培育力度,力争到2017年食品产业人才资源总量达1.54万人;突出做好长远谋划,谋划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展销为一体的“千亿食品工业园区”。

舞动龙头强实力 调整结构促升级

——省经信委负责人解读《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

东南网2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 谢贤伟)

日前,省政府正式印发《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并购重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两化融合、市场开拓等,在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

<<<相关新闻:福建省20个产业全面实施龙头促进计划

由此,以培育龙头为抓手,做大做优增量,实现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成为实现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和重点突破口。

为何要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龙头企业和重点行业、区域如何确定?又有哪些举措为龙头培育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省经信委负责人在解读《方案》时表示,产业龙头促进计划体现了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推进产业发展,在抓龙头上迈出更大步伐,解决发展中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的总体思路,突出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出了龙头培育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规模实力、质量效益,明确了龙头培育发展的主要目标;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选准了龙头企业培育的实施重点;突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强化了龙头培育发展的保障举措。

既要规模实力又要质量效益

近年来,全省上下全力推进“三维”对接,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产业龙头发展迅速。但总体上,我省产业龙头数量偏少、实力不强仍是制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实力的突出问题。

抓发展,就抓主要矛盾。去年底,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抓龙头兴产业”作出部署。随后,省“两会”提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

省经信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省委提出的“必须通过龙头带动做大增量实现结构调整优化”的要求,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明确“四个着力”,即着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着力实施项目带动,优化资源配置,壮大企业规模实力;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着力营造发展环境,完善政策体系,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进而充分发挥产业龙头骨干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为推进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提供重要支撑。

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提出了龙头培育发展的“三步走”目标,到2020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要达到150家,产业龙头自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要达到3%以上。“这些主要目标的确定,既注重规模速度又突出质量效益,既关注近期目标又兼顾中长远期发展。”该负责人说。

明确目标,首先基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省经济总量不大、实力不强,特别是龙头带动力仍显不足,必须强化龙头企业的支撑和拉动,才能保证比全国更快一点的发展速度,赶超东部平均发展水平,加快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明确目标,同时还基于我省具备龙头加速崛起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省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煤电油运气等生产要素保障有力,三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拓展格局初步形成,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十大新增长极集聚态势明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远洋渔业产量和产值位居全国第二,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壮大提升,龙头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只要我们继续扭住龙头,集聚要素资源,加大培育引进,实现产业龙头做大做强的目标就可以实现。”该负责人表示。


选好龙头分类指导滚动推进

产业龙头促进计划确定了龙头培育发展的二十个重点产业,分别是:石化、电子信息、汽车、船舶、机械装备、钢铁、稀土及有色金属、建材、纺织鞋服、轻工、医药、能源、建筑、现代农业、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服务、旅游、文化产业。

“培育发展龙头的首要前提,就是要选好龙头。”省经信委负责人说,“既要引进龙头,扩大增量,又要培育龙头,提升存量。因而,我省在筛选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名单时,立足不同行业的实际特点和发展阶段,既注重规模总量上的筛选又兼顾质量效益上的衡量,既考虑现有发展基础又着眼未来做大做强的可能。”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龙头企业必须是符合产业发展导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具备较强规模实力、较高品牌知名度、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大发展潜力,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能够发挥主导支撑和引领示范作用。

在计划组织实施中,又结合不同的行业和区域发展实际,组织龙头筛选,实施分类指导滚动推进。

譬如,对处于产业链上游且集中度高的石化、不锈钢等基础工业,重点发挥现有龙头作用,延伸拓展下游产业链,石化集中打造“二基地一专区”,不锈钢重点壮大“三基地一园区”;

对产业配套性强的汽车产业,着力培育福建奔驰、东南汽车、厦门金龙、重汽海西等龙头,重点在发动机省内生产、新车型开发、整车规模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福州、厦漳、闽西北三大集聚发展格局;

对造纸、食品等传统消费产业,选择恒安、联盛等为龙头,进一步强化引领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集中度;

对纺织鞋服等竞争力较强、品牌较集中的行业,选择金纶高纤、七匹狼等为龙头,重点推进品牌创新,引领市场扩张;

此外,对生产性服务业、旅游、文化创意等发展前景广阔、具备较大空间和潜力的产业,则将目前规模较小但成长性比较好的企业纳入龙头培育发展,加大扶持开发,促进快速成长。

市场主导叠加政府引导强化保障

“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要正确处理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关系,在确保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省经信委负责人表示,用好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两只手”,对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的保障才更加有力。

《方案》从七个方面提出了产业龙头促进计划的保障举措。该负责人认为,归纳起来,强化保障将主要从三大方向加以着力。

首先是强化方向引导。要求对接海西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保与生态建设规划、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等重点规划,以及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加强龙头企业布局和投资引导,统筹布局、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并建立起培育产业龙头的分级管理、动态跟踪机制,实现协同推进、梯度发展。

其次是强化改革创新。建立主要以产业龙头为主导的创新项目承担机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完善项目评价和资金分配制度,引导创新要素向产业龙头集聚;推进兼并重组、壮大主业,加大税收、财政、金融和土地扶持力度,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按政策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完善产业龙头海外并购的“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专项扶持政策;推动龙头企业与相关联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集聚,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局面。

第三是强化服务保障。着力从市场开拓、要素保障、优化环境等方面,强化龙头服务保障。积极帮助产业龙头开拓市场,鼓励产业龙头牵头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专业展会,支持产业龙头参与省外大型项目招标投标,推动在我省设立自由贸易园区,鼓励产业龙头“走出去”开发国际市场。加强运行监测和跟踪服务,强化产业龙头项目用地、用海、用林保障,完善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审批事项,落实取消、下放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将企业项目立项、生产许可、用地、环保、外经贸、资质资格认定等审批核准手续全部纳入网上审批办理范围,限时办结。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规定,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制定企业收费手册,营造尊重、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我省20个产业全面实施龙头促进计划

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企业要达150家

东南网2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贤伟) 省政府日前印发《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在石化、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鞋服、金融、物流、信息服务、旅游、文化等20个产业全面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达150家,其中超500亿元企业25家;进入中国500强企业力争达25家;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达30个,其中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20个。

为突破我省产业龙头数量偏少、实力不强的瓶颈,方案要求,加强规划引领,完善“三维”对接,大力引进世界1000强、台湾百大、全国500强企业及全国500强民营企业。省、设区市共同重点支持年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设区市重点支持50亿元以上企业,县(市、区)重点支持10亿元以上企业,形成梯度发展态势。

方案提出,产业龙头要全面提升质量效益。自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持续提升,到2020年达到3%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明显增加,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支持产业龙头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化融合等项目,建立主要以产业龙头为主导的创新项目承担机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推进企业商业模式、品牌、管理和组织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向产业龙头集聚。

方案还从推进兼并重组、促进市场开拓、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相关新闻

舞动龙头强实力 调整结构促升级——省经信委负责人解读《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龙头促进计划重点

◎石化产业

——湄洲湾石化基地。以福建联合石化、中化泉州等企业为龙头,推进联合石化“脱瓶颈”、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等重点项目投产达产,加快建成基地化、一体化、集约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

——古雷石化基地。以腾龙芳烃、翔鹭石化等企业为龙头,推进腾龙芳烃向上延伸建设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拓展芳烃、烯烃及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生产有机化工原料、三大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形成5000万吨/年炼油和500万吨/年乙烯能力,打造基地化、一体化、集约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海峡两岸产业深度合作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

——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以东南电化、耀隆化工等企业为龙头,推进东南电化聚碳酸酯、天辰耀隆己内酰胺、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中国软包装集团丙烷脱氢及聚丙烯等项目建设,形成以盐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为主的石化专区。

◎电子信息产业

——新型显示产业。以宸鸿、友达、捷联、冠捷、华映、捷星、天马微等企业为龙头,着力突破面板前段工艺、驱动和控制IC设计封装、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等关键技术;大力开发3D显示、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整合资源引进OLED生产线,保持新型显示整机制造全国优势地位。

——计算机网络及通信产业。以戴尔、联想移动、星网锐捷、万利达等企业为龙头,加快推进新型智能移动信息终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先创电子开展通讯核心器件研发,加快对讲机“模转数”产业化进程,壮大泉州数字对讲机产业规模。

——软件产业。以中海创、上润仪表、三元达、福富、瑞芯、优迅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工业控制系统、通讯网络、金融终端、服务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等优势产业;发挥福州软件园、厦门软件园的集聚效应,形成在全国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海西软件产业集群。

——LED产业。以三安光电、开发晶、华联电子、立达信、鑫晶刚玉等企业为龙头,着力突破高功率外延片和芯片制造、高性能LED封装及驱动电源、LED照明灯具设计、中大尺寸LED背光源等关键技术,完善厦门、漳州、泉州等地LED产业链,提升品牌和竞争力。

◎汽车产业

——以福建奔驰、东南汽车、厦门金龙等企业为龙头,突破整车设计、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等关键技术,加快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电池、电控电机等研发和产业化步伐。推进新龙马汽车年产15万台发动机、厦汽车身、重汽海西车身、正新轮胎、正兴车轮、宁德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以福汽集团和金龙为核心,以福州、厦漳、闽西北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为依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争取2-3年内突破东南汽车发动机省内生产,增加乘用车、商用车新车型,形成全省10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省内零部件配套率达到60%以上。


◎船舶产业

——以省船舶集团为龙头,鼓励优势船舶企业实施联合兼并重组,发展海洋工程辅助船、大型汽车滚装船、液化气运输船等,开发新型特种船舶。支持豪氏威马等企业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推动游艇制造水平提升。建设国家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机械装备产业

——工程机械。以厦工、龙工、三明重机、南方路机、林德叉车等企业为龙头,加快高性能、高可靠性关键零部件核心制造技术研发,开发大型化、智能化、新能源和节能型工程机械新品种,保持优势产品居全国行业前列,整合形成工程机械大集团企业,建成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

——电工电气。以厦门ABB、福州天宇、太阳电缆、力源电机、闽东安波等企业为龙头,发展智能化输配电设备、特种电线电缆、高效节能电机等,壮大福州、厦门输配电设备及南平电线电缆、闽东电机电器产业集群。加快完善闽东电机电器产业协作配套,提高产品就地配套率。

——节能环保装备。以龙净环保、新大陆环保等企业为龙头,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处理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国防科技工业。加速军工和民用技术相互转化,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和军工优势产业,推进龙溪轴承加大航空关节轴承研发生产,支持火炬电子发展高端关键元器件。

◎钢铁产业

——不锈钢。壮大宁德、漳州、福州基地及武平工业园区,以宝钢德盛、鼎信、福欣、联德、吴航等企业为龙头,带动不锈钢复合材及深加工、标准和非标配件以及成套设备、厨卫设备、建筑装饰等精深加工发展。

——普钢。以三钢、三宝等企业为龙头,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

◎稀土及有色产业

——稀土。以厦钨为龙头,参与全国稀土资源整合重组,做强做大南方中重稀土集团。围绕“一龙头、两园区”,延伸稀土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快龙岩和三明稀土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磁性材料、贮氢材料、发光材料等稀土新材料,打造稀土精深加工及应用生产研发基地。

——有色金属。以紫金、奋安、南铝、厦顺铝箔、中铝瑞闽等企业为龙头,鼓励进口原料,加快建设上杭铜产业园,推进铝、钨、铜精深加工及应用产品发展。

◎建材产业

——水泥。以华润、红狮、金牛、福建水泥、龙麟为龙头,加快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成为行业能效及综合对标的标杆企业,推动龙头企业产业集中度达60%。

——石材。以东升、溪石、华辉等企业为龙头,发挥南安石材区域品牌优势,推动石材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时尚产业转型升级。

——玻璃。以福耀、旗滨等企业为龙头,推动玻璃深加工等产业链配套企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安全玻璃和光伏玻璃产业基地。

——建陶水暖。以华泰集团、晋江腾达、南安九牧、中宇、辉煌等企业为龙头,研发生产建陶新产品和高档水暖洁具产品,提升晋江、南安建陶水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纺织鞋服产业

——福州以金纶、力恒、锦江、经纬、金源、长源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发展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高档针织面料及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形成长乐千亿纺织产业集群,建成全国重要的纺织化纤生产基地。

——泉州以百宏、海天、凤竹、九牧王、七匹狼、柒牌、劲霸、大帝等企业为龙头,推进差别化聚酯纤维、生态功能性面料开发等项目建设,提升泉州千亿纺织产业集群,建设国际先进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

——加强山海协作,提升永安、尤溪、长汀等特色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推进莆田赛得利(福建)年产20万吨差别化化学纤维项目尽快达产、二期开工建设。

——制鞋业以特步、安踏、361度、匹克、鸿星尔克、清禄、沃特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开发高性能鞋材,推动传统制鞋业与文化创意、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泉州、莆田两大鞋业集群,打造全球最大的休闲运动鞋制造中心。

◎轻工业

——食品产业。支持达利食品、厦门银鹭、盼盼集团、明一集团等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强化全国市场布局。推进银鹭集团60万吨/年饮料、盼盼休闲食品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强闽台产业合作,推进现代先进加工技术应用和标准化生产,健全食品生产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网络和质量可追溯体系,构建绿色食品先进配送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建立无公害原料基地。培育漳州、泉州等2个千亿产业集群。

——造纸产业。推进临港大型制浆造纸项目建设,支持恒安、联盛、玖龙、优兰发、恒利等龙头企业继续扩大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推进龙头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60%。

——工艺美术。支持集友艺术框业、华昌珠宝、泉州顺美、佳美陶瓷、三福古典家具、省工艺美术工业总公司等骨干企业,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拓展品牌营销。支持省创意设计中心,推动福州寿山石和漆器等专业产品市场建设,做大莆田工艺美术城、宁德工艺博览城等一批工艺美术产业园区。

◎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加快引进国内外药品生产高端企业。将漳州片仔癀打造成为复合型健康产业集团。支持力捷迅、广生堂、福抗药业、厦门特宝、南方制药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推进福州、厦门生物医药基地和诏安金都、石狮、东山海洋生物产业园建设。发展明溪紫杉醇、柘荣太子参等深加工特色产品。鼓励新药开发生产,重点推进疫苗等生物技术药物加快发展,支持开发缓释、靶向等新剂型药物。

——医疗器械。支持梅生医疗、大博颖精、英科新创、泰普生物等企业,发展口腔治疗设备、人工骨、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等系列产品。

◎能源产业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调整电源结构布局,以国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各央企在闽发电企业、省能源集团等为龙头,加快构筑以1000千伏特高压为支撑、500千伏超高压为主干,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海西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的东南沿海重要能源基地,强化电力能源保障。


◎物流业

——港口物流。推动省交通集团、厦门港务集团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公共码头运营商和港口物流综合服务商。支持以省轮、厦轮、东方海运为主体组建福建海运集团,拓展远洋航运,提升我省海运竞争力。加快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发挥福州保税港区江阴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功能,支持在湄洲湾北岸建立煤炭、铁矿石储备中转基地。

——公路物流。支持省高速公路公司加快高速公路主干网和集疏运主通道建设。建设一批具有综合物流服务功能的公路货运枢纽。培育象屿集团、盛辉物流、盛丰物流、建发物流等龙头企业,提升货运效率。

——航空物流。以厦航为龙头,依托福州、厦门枢纽机场组建空港物流园区,实现在省内民航运输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以翔业集团为龙头,加快福州、厦门等机场(扩能)建设,提升机场服务能力。

——海铁联运。推动省交通集团、厦门港务集团发展省外陆地港,拓展港口腹地;加快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湾、三都澳等重点港湾疏港铁路建设,充分利用向莆、赣龙厦、峰福等铁路大通道的运能运力,构建结构完整、成本低廉、高效快捷的海铁联运物流体系。

——供应链物流。支持福建中邮、宏捷、海翼、蓝海、迅通等企业进一步融入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冷链物流。支持名成集团、信运冷藏、源香冷储等企业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以厦门市获得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为契机,扩大闽台冷链物流产业合作。

——快递物流。支持福建邮政速递、福州顺丰速运等企业,完善快件处理中心、航空及陆运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建立和拓展城乡速递服务网络,拓展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等业务。依托“海峡号”对台滚装航线和福州国际空港,打造平潭海陆空联运的对台快递总包中转中心,提升平潭对台邮件、快递物流集散能力。

——物流节点城市。加快厦门国家一级和福州、泉州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点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形成厦门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及福州、泉州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加快三明“公路港”和三明物流产业开发区建设。支持福建八方、飞远传媒物流、福州华威等加快完善配送体系,培育形成城市物流配送龙头企业。

◎信息服务业

——电子商务。重点培育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四大电子商务中心城市,扶持发展电子商务集聚区,推进垂直细分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工业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等特色平台建设。支持环球鞋网、茶多网、名鞋库发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平台的带动作用。积极引进菜鸟网络等重大电商项目。加快建设中兴通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建设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

——信息消费。以美亚柏科、国脉科技、厦门游家等企业为龙头,推进软件服务、平板显示、信息安全、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信息消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重点推进国家安全可靠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等专项,支持基于智能终端的应用产品开拓市场。

——平台建设。建设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区、海峡云计算数据和信息服务中心。加快中国(安溪)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园、航天星联北斗卫星应用平台、长乐数字福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以移动、电信、联通、广电为龙头,推动三网融合业务双向进入,支持开展4G商用网络建设和业务运营,完善“无线”城市门户平台接入方式,加快重点保障区域无线网络覆盖。

——示范应用。加强“数字福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促进南平、莆田、平潭、福州仓山、泉州台商投资区智慧城市建设由试点示范转入全面建设。加快厦门、福州、石狮“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依托福建省数字家庭创新与应用推广联盟,3年内在全省建设不少于100个具有特色的数字家庭体验中心(屋)和30万户以上应用示范工程。

将传统养鸡业发展成现代产业集团,圣农的关键是——

全产业链打造良心事业

东南网2月1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刘辉吴柳滔通讯员高德运)

同花顺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的近6个月内,共有22家证券机构对圣农发展的2014年度业绩作出预测并拟作投资意见,其中6家选择“增持”或“买入”,9家选择“推荐”,2家选择“中性”,足见机构投资者对圣农发展的期待。

花了31年,成为国内白羽肉鸡生产加工行业龙头,圣农集团如何把传统养鸡业改造得风生水起?

屡战不败的全产业链模式

“圣农全面开工啦,需大量工人,一对夫妻工一年能挣五六万元!”7日,马年上班第一天,浦城县劳动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就在城区繁华路段发放招工简章。

虽说去年全国养鸡业遭遇寒流,不过圣农浦城项目仍快速推进,当年年底实现投产,圣农异地扩张迈出关键一步。

“圣农在发展中的跨越,哪一次不是在行业危机中实现的?”圣农董事长傅光明反问记者。

1998年,全球不少地方暴发禽流感,大批家禽被销毁,一时间人们谈“鸡”色变。圣农反而借此猛然发力,当年扩大60%的生产规模;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养鸡业腾出一大块市场,圣农先人一步在市场、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做好准备,日宰杀量翻番;

2013年以来的行业危机,不少小企业倒闭,圣农迎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好机会;

……

“禽流感有什么好怕的?有光泽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可控的防疫体系,圣农不怕。”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去,傅光明轻松道来。

鸾凤乡下朱溪自然村,离光泽城区车程半个多小时。在这个偏僻山坳,就有一个圣农的养鸡场。

“这个山坳自然形成,对空气、水、野禽有一定隔绝作用。可以说,青山绿水就是我们防范疫情的天然屏障。”圣农副总裁傅细明说。

小陈夫妇是这个养鸡场的工人,两人照看6万只鸡。“正如浦城招工,我们养鸡场招工以夫妻工为主,因为员工一旦进入养鸡场,就要吃住跟鸡在一起,直到一批鸡(即一座鸡场的鸡)出栏(平均45天)。这能有效防范疫情。”傅细明说。

不同于业内流行的“公司+农户”模式,圣农采用的是自繁、自养、自宰上下游一体化经营。

圣农的产业链有多长?以种鸡养殖、种蛋孵化、饲料加工、肉鸡饲养、肉鸡加工、深加工、快餐连锁的纵向主业链;以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生物质(鸡粪)发电和鸡的废弃物开发利用、包装材料、天然气、储运物流等横向配套产业链……除了祖代鸡培育、疫苗及饲料上游粮食产业,几乎所有的环节都齐全了。

眼下,圣农还在延伸完善周边配套产业,包括原料码头、电站、冷链物流、包装等配套工程,集成周边相关产业链。

日益完善的产业链减少了中间环节利润的流失。傅光明向记者分析了圣农降低成本的优势所在——南平的生态环境好,有助于降低肉鸡饲养死淘率;福建及南平对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进行了长期、大力的宣传,营销广告成本低;圣农产业链拉得长,成本低;今后饲料输入可依托福安码头,产品输出成本也会降低……现在,圣农的生产成本足以跟美国同行竞争。

“圣农鸡肉的优良品质,是闽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圣农独特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所决定的,其他企业模仿不来。”傅光明说。


良好品质造就了良好销售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食品行业更是如此。食品即人品,做食品就是做良心,圣农就是要提供最可靠、最安全的食品。”傅光明说。

产品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技。投产不久的圣农浦城肉鸡加工厂,从丹麦引进自动生产线,可自动打毛、自动清洗、自动掏膛,还可自动分割鸡体,节约了大量劳动力。这是目前国内同行业唯一可自动分割鸡体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世界领先。

产品质量需要可靠的管理。2010年,圣农投资600万元成立农兽药残留实验室,化验师可化验食品兽药残留、食品微生物、食品理化及抗体水平。圣农内部还成立独立于生产部门的品控部门,对全部加工工序在线检测,实现生产和监督分离。

11日,光泽圣农第三肉鸡加工厂,一队消费者正在参观屠宰生产线。这里已成为光泽的一个景点。将生产全程曝光在消费者面前,圣农有这样的勇气和自信。

在加工厂仓库,一批拟发往上海的货已包装好,外箱上打印着一行批次标签。生产批次(追溯代码)由生产日期、饲养场代码、工厂代码组成。“圣农采取同行业独一无二的自繁、自养、自宰全进全出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所有饲料厂、孵化厂、祖代及父母代种鸡场、商品代肉鸡场、宰杀厂均为公司自有,可追溯每一只鸡从加工到宰杀、饲养、孵化、种蛋、饲料的生产全过程。”副总裁李文迹说。

在圣农的一座冷库里,记者看到了许多整鸡样本。这些鸡没有开膛破肚,标签上写着宰杀时间。李文迹说:“我们每宰杀一座鸡场的鸡,该场每栋鸡舍都要留下一只宰杀后的整鸡样本,在冷库保存半年。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检测样本,追溯症结所在。”

正因为从农场到宰杀全过程的可控制可追溯性,圣农于去年底获得瑞士通用公证行(SGS)颁发的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LOBAL GAP)认证。这意味着圣农鸡肉获得了“全球通行护照”,为中国首家。

据了解,SGS是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是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Global GAP认证特别强调可追溯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在去年底,圣农食品第三加工厂在日本以“零不符合项”注册,获得圣农的第二个对日出口许可。据此,今年圣农食品出口额有望达6000万美元。

良好的品质造就了良好的销售。目前,圣农已形成由出口、大客户、商场超市、批发市场构成的多层次销售网络,许多产品供不应求。

一个发展蓝图已在傅光明心中成形——圣农将依托闽北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发挥圣农模式的优势,通过复制圣农模式,向光泽周边县市发展,力争在2020年之前,肉鸡养殖加工总量达10亿羽,拥有15%至20%的中国鸡肉市场份额,做到1200亿元市值和400亿元的销售值,成为世界一流的鸡肉食品加工企业。

相关报道

圣农:释放活力,向世界第三进发

东南网2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辉 吴柳滔 通讯员 高德运) 去年,全国散养的小型家禽养殖企业倒闭近30%,圣农集团却逆势逞强,产值260亿元左右,销售额63亿元,食品出口超4200万美元,均创历史新高。在光泽、浦城、政和、松溪等地完成约30亿元的投资,在全球白羽肉鸡企业中排名上升到15位。

从一个小小的养鸡场成长为全球唯一拥有从祖代鸡饲养到深加工完整产业链的肉鸡养殖加工企业,圣农集团用了30多年。获得如此大的发展,圣农的核心竞争力何在?

在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光明看来,这得益于公司独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集饲料加工,种鸡饲养,种蛋孵化,肉鸡饲养、加工、宰杀,产品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全程自主控制,养殖数量全国第一、完整产业链全国唯一、食品安全连续三年全国第一、销售渠道全国最好。

去年,圣农在光泽白羽肉鸡的饲养规模达2.5亿羽,浦城实现6000万羽,政和公司今年可投产,这种快速扩张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

“圣农目前拥有的全国白羽肉鸡市场份额仅8%左右,随着一大批小企业退出,圣农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去年美国人均消费鸡肉48公斤,中国只有10公斤左右,双汇、肯德基、麦当劳等成千上万家企业都需要白羽肉鸡。基于良好的市场前景,我们计划5年内肉鸡饲养规模达7.5亿元,10年内成为世界第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占到20%。”谈起今后的打算,傅光明信心十足。

圣农是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下一步,如何延长产业链,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

“圣农在发挥龙头作用上空间很大。除复制光泽模式以扩大规模,圣农要跳出鸡肉做食品,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将继续加大对肉鸡产业链和食品深加工的投资,让60%的产品变成熟食品,进一步平衡产品结构;另一方面,探索引进无土栽培技术,以鸡粪为营养液种蔬菜,延长产业链。”傅光明说,随着圣农食品销售范围扩大和影响力提升,未来可望在南平打造物流城。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历次行业危机都变成圣农发展的契机。比如,光泽生态环境的承载量是养殖5亿羽肉鸡,但只养2.5亿羽。喝无污染的水,吸清新空气,在这里成长的鸡自然身强体壮。

谈起项目推进情况,傅光明深有感触地说:“项目推进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观念问题——圣农猛、快的发展理念与山区相对保守的思想观念时有碰撞。希望政府部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政策执行力,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美国和以色列的大型肉鸡企业已进入中国,圣农面临的竞争更激烈,期望政府在用电等方面予以支持。”

采访手记

圣农之“机”

养鸡的圣农,也是抓机遇的高手。上世纪80年代,傅光明扔掉“铁饭碗”,开始养鸡创业。去欧美和国内其他地方考察后,他发现,生态环境优越的光泽是最适合养鸡的地方。现在,圣农又跨出异地扩张第一步,抢滩浦城。这里,也有着优良的环境。圣农抓机遇,占下地利。

近年来,肉鸡行业多次受禽流感和“速生鸡”“激素鸡”传言冲击,但圣农以过硬的品质为后盾,每每化危机为良机,逆势上扬。2012年,南平提出打造食品千亿产业,圣农获得支持。抢抓机遇,圣农又一次占到天时。

圣农在发展中不忘社会责任,以循环发展为特征的全产业链模式,把一只鸡开发到极致,把污染排放做到最低。同时,热心回报社会,近年来,圣农在光泽的公益捐款累计3000多万元。傅光明常说:“今后每养一只鸡,就回报社会一毛钱。”现在,他已是南平市慈善总会会长。

南平市对圣农的支持更有力度,光泽和浦城更喊出“集全县之力助圣农发展”的口号。抢抓机遇,圣农占尽人和优势。

如今,又遇我省抓龙头兴产业的良机。圣农责任重,必有更大作为。

相关报道

将传统养鸡业发展成现代产业集团,圣农的关键是—— 全产业链打造良心事业

东南网2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雷光美 郑长辉 通讯员 郭东福)

长假并没有冲淡热腾的生产。10日,龙海,紫山集团。流水线上,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车间外,大小车辆运送着原料和成品;实验室里,测试员把关从原料到成品的农残标准;接待室内,一批批金发碧眼的客户签下订单……

在客户接待名单里,记者看到一位叙利亚客户的名字。“这位是老客户了,当地动荡的局势没有打断和我们的合作。这靠的是长期形成的相互信赖,这种信赖基于我们始终坚守的质量、信用和度量。”紫山集团董事长洪长水说。

对质量、信用的坚守,正是紫山集团持续领跑漳州食品工业的法宝。

质量之上,即是信誉

嘀!嘀!紫山蘑菇厂房入口处安放着两台电子检测仪,工人持卡进出,仪器上显示持卡人信息。

门禁仪内是一排双层洗手槽。“双手先在下层浸泡10秒以上,再用上层的清水洗净。这是我们按国际标准配置的消毒剂。”紫山集团品管部经理吴燕玲带记者顺着生产工序一步步体验。洗完手,戴上密实帽、穿上白大褂、套上长筒雨靴,能够透气的只剩下眼睛、鼻孔和一双洗净的手。

走出换衣间,听到隆隆的机器声。窗外,上百吨新鲜蘑菇在自动清洗池内滚动,输往车间。

第一道要过的是金属探测室,工人和生产原料中夹杂的大小金属物件在这里被喊停。“按照国际行业标准,有金属探测室就够了,但我们觉得还不够。”进车间,指着和探测室相连的滚动履带,吴燕玲说,那是金属吸带,另外生产线的起始位置还有一部小型金属探测仪,可测出细小的金属碎屑。

“没有质量的生产就是败家子行为。”紫山的口号朴实而深刻,标语牌就立在集团办公楼前的花圃。15年前,检验检疫专业出身的吴燕玲到紫山实习,此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从普通的车间品管工成长为业务骨干。洪长水说,集团授予品管部一票否决权,产品再光鲜,过不了吴燕玲这道关,就要全部视作废品。

质量是紫山的生命线,安全则是质量的生命线。这从金属探测程序可见一斑。同等重要的还有农药残留、微生物检测等。“这是蘑菇原料样品,这是包装前样品……我们最慢两天内出结果。结果没出来,不能上线。”在检验检疫实验室,检测员林小虾对记者说。这里是漳州食品行业目前唯一的检验检疫实验室。

“按食品安全标准,抓源头就够了。但我们自加压力,原料、半成品、成品都要检测。”林小虾说,通过检测,即可从源头开始,一条龙指导和校正生产环节。在这基础上,实验室履行保障产品竞争力的第二责任,检测调剂成品的色香味。

“作为龙头企业,质量都把握不好,何以示范带动?”洪长水说。紫山集团率先在全国罐头行业通过ISO9001认证,获得美国FDA组织的对中国罐头出口企业考核最高分,在全国第一家通过全球食品技术标准、国际食品标准认证……30年来,紫山的速度也许不是同行中最快的,但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坚实的。

春节前后,在紫山,除了工人,最多的就是来自全球的新老客户。他们考察生产线,与总部联系授权,当场下订单。记者注意到,他们共同提到一个词——Q51。

“Q51是我们的出口代号,在国际市场上已演化成一种品质象征、品牌概念。前两年,东南亚许多新客户就是循着这个代号找上门下订单的。”洪亚鸿说,在美国、日本等蘑菇罐头市场,提到Q51可以说无人不晓。在日本市场,Q51蘑菇罐头保持60%的占有率。在一些国家,紫山顺势将Q51注册为商标。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市场不振,许多客户说,紫山能不能降低一点品质以求低价位,我说肯定不行,Q51没有第二标准。”洪亚鸿说,在一些特定市场,紫山出口量有些下滑,份额却保持不变。坚守品质,紫山微利甚至贴本,却赢得了后危机时代的市场。

创业30年来,紫山从未出现过一例交货不及时或退单事件。“质量之上,即是信誉。春节前后来的日本客商都还未签合同,就凭着谈判备忘录下单。打拼国际市场积累下过硬的伙伴关系,让我们有这样的底气。”洪亚鸿说。


标准输出,舞动链条

“菌种把关、喷药、施肥、采收等,他们都全过程监管。以前我们种蘑菇,哪有这么多讲究。现在看来,按国际规则做是对的。”正是蘑菇采收旺季,在角美镇紫山集团合作基地,种菇大户郭亚鼻对记者说。

基地管理员周志勇正带着几名技术员,在郭亚鼻领头的蘑菇基地抽取送检样品。“采收前的样品,要通过集团实验室和检验检疫部门双重检测,如果客户有要求,还要进行第三方检测。”周志勇说,紫山集团已建立可追溯的“产品身份证”制度,原料源头把关至关重要。

“我们还要教会基地和农户在生产全过程怎么做,管控好每一个环节。”周志勇说,这实际上是生产标准的输出。与国际接轨的紫山工业化生产理念,改变了农民的传统生产观念,让他们与紫山融为一体,合力闯市场。

目前,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紫山集团在全国的16个蘑菇原料供应基地(大多数在漳州)和基地所带动的1000多户农民,已全部实现未种植前就有了国际订单。“只要按标准做,紫山就给保护价。我们只管生产。”郭亚鼻说。目前,他领头的基地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万多平方米,每天产出近10吨鲜品。

创新始终是紫山集团与时俱进的动力。紫山集团研发部总工程师林东说,每个新产品研发,都要事先对照数十项国际和国家标准,还要把新产品的生产方式、标准从产业链源头开始输出。2012年以来,紫山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3项技改,并把这些标准和技术细节输送到生产链条的每个环节。

紫山的标准输出还面向同类企业。国际金融危机中,作为食用菌出口大市,龙海蘑菇出口量不减反增,占全省近50%。“同行来学技术,学国际标准的应用,我们都慷慨接纳,还派员上门指导。国际市场是广阔的,不应拘泥于漳州一地的竞争得失。大家共同发力,才能把漳州食品工业做强做大。”洪长水说。

紫山还推动生产模式和人才的输出。“紫山是漳州食品工业当之无愧的‘黄埔军校’。”同发食品集团董事长江永康说。他原是紫山的员工,带着从紫山学到的本领创业,将同发集团带入中国罐头工业十强榜。绿宝食品集团的带头人也是从紫山走出来的,创造了同样的好业绩。目前,包括紫山、同发、绿宝在内,中国罐头工业十强,漳州拥有3家。海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海山,是紫山股份制改造后的分家股东,他把紫山精深加工的模式发扬光大,进军生物高科技领域,研发了食用菌多糖等产品。“洪长水真正是我们的老师、老大哥。”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立兴食品董事长林解本说。

“他们来考察,看到我们的规模和质量,当年就投资龙海。”洪长水所说的,是以制罐业为下游的凯景钢铁公司。凯景来了,统一马口铁、福贞制罐等企业也跟进。在漳州食品工业集中区域龙海,以紫山集团所在的颜厝镇田址村为圆心,发展出农产品种植加工、纸制品、包装、彩印、制罐、物流等一系列产业,形成了全省最完备的食品产业链。2013年,漳州市食品工业总产值近500亿元;龙海食品工业实现产值268.6亿元,比国际金融危机前翻了一番。

“近年来,我们先后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中国食品安全十强。这些荣誉,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迎接紫山和漳州食品工业的第二次腾飞,洪长水又肩负起沉甸甸的责任。

相关新闻

紫山集团:抓住机遇铸好链条 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东南网2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郑长辉 雷光美 通讯员 郭东福)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都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这对紫山来说是重大的利好消息。紫山对这一政策充满期待。”近日,紫山集团董事长洪长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扶持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紫山集团将抓住这一机遇,再上新台阶。

紫山集团创办于1984年。那时,中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洪长水带领13位村民,集资5000元筹办副食品厂,从事农产品初加工。历经30年创业,如今紫山集团已成为拥有10个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总资产8亿多元,员工4000多人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

紫山的成长,离不开各个层面的政策扶持。洪长水说,中央连续10多年出台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国家政策持续大力扶持农业发展,紫山从中受益匪浅。同时,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对企业的服务越来越好,“吃拿卡要的少了,送服务、送政策、帮助解决问题的多了”。

紫山集团产品以出口为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尽管受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企业效益仍稳中有升。“这与两个转型密不可分。”洪长水说,“首先,我们在稳住出口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内销,这一转型让企业有更多的市场选择,规避了单一市场的风险。”他期望政府在龙头企业市场转型上给予相应的扶持。

“同时,我们进行技改,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洪长水说,在国际市场不振导致企业销路不畅的背景下,企业更要通过自主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研发新产品。在技改和自主创新上,各级政府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希望力度能够再大些。

紫山集团在发展中,一直紧握两大法宝——诚信和质量。对食品行业来说,没有什么比质量更重要,有了这个源头企业生命之树才能长青。对食品质量安全,洪长水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在紫山,所有员工都乐意吃自己的产品,因为他们深知,紫山的产品质量有保证。企业生产出来的食品,老总爱吃,员工爱吃,才是放心食品。今后,紫山将继续坚守并深化这一理念,向其他企业传播这一理念,树立好、维护好漳州食品工业的良好形象。

洪长水说,龙头企业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勇于担当,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带动上下游产业更好地发展,铸好产业链条,建好产业集群。紫山的成长故事,当然少不了这一情节。上游,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食用菌种植模式,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下游,带动空罐加工、纸品包装、物流产业的发展。洪长水盼望,除支持龙头企业外,政府也对龙头企业所在产业多关注,让明细的扶持政策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每家企业,让龙头企业在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中加快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资金是企业成长的血液。洪长水说,紫山虽是龙头企业,但作为民营企业,在融资上仍比较困难。这些年,在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融资难有所缓解,但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破解,“希望政府在企业融资方面,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在贷款规模、利率等方面适当倾斜”。

相关新闻

紫山集团:漳州食品工业的“黄埔军校”

东南网2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近日,罗学瑞从鑫港纺机销售部空手而回。

罗是长乐新宇针织公司总经理,想订购鑫港纺机的产品,但对方说:“对不起!现在没法供货,要到2014年底。”

而在七八年前,这样的火爆场景,是属于德国卡尔迈耶的。过去,经编机一直使用德国设备,特别是提花经编机,由卡尔迈耶一家垄断。也就是说,要么不做花边,要做花边就必须买德国设备,没有其他选择。

故事角色变换的背后,是一家民企以创新驱动之笔写就的逆袭传奇——凭借自主研发的多梳栉提花经编机,鑫港纺机一举打破了洋品牌长期100%垄断的格局,而且依靠巨大的成本和规模优势,带动了一个产业的茁壮成长。

国际垄断的破局者

长乐是中国最大的经编产业基地。德国设备的绝对垄断,曾长期“折磨”着业者,从事20多年花边产业的鑫港纺机董事长郑依福对此记忆犹新:“价格贵,一台要1000多万元;交货期长,要一年多时间;机器坏了请他们维修,非常麻烦。”

一次,他们买的两台二手卡尔迈耶设备坏了,求助维修未果之后,精于技术的郑依福竟然自己动手修好了。这激发了他的斗志——既然自己能修好,为什么不学着制造一台呢?于是,他带领技术团队潜心攻关,在2005年自主 研 发 出 第 一 代 产 品HGF43-1-24多梳栉带压纱板(贾卡)经编机。专家鉴定之后,大吃一惊:“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填补了国内空白。”

此后,鑫港联合东华大学等科研院校,瞄准经编机最重要的技术指标——转速,投入数千万元进行改进提升。

2012年底,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等权威专家宣布:鑫港研发的XGHM43/1提花经编机,转速首次超过920转/分钟,突破了多梳栉提花经编机的运转极限,比国内外同类机型提高15%,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3年10月,经江南大学宗平生教授等权威专家鉴定,鑫港研发的XGHF51/1/26全电脑带压纱板高速多梳栉提花经编机等三款新机型,首次实现常温下转速超900转/分钟,一机可织出两种不同风格的花型。

“在全球纺机领域,连续两年都有创新成果,并不多见。”鑫港纺机总经理郑春华说。

世界一流的技术、巨大的成本优势(一台同样性能的纺机,鑫港的产品只要200多万元,而卡尔迈耶的产品被迫降价之后仍需500多万元),让鑫港纺机迅速崛起并独领风骚,目前已占据90%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原先的垄断者卡尔迈耶的市场份额只剩下约5%。

笑言自己“失业了”的长乐利群针纺公司总经理陈勇是最好的见证人。四五年前,他最大的生意是卖卡尔迈耶设备。“我从全球收集二手设备,卖到长乐、江浙等地,最高峰一个月卖600台。后来,鑫港经编机占领市场,我就失业了,因为根本没人找我买德国设备,都去买鑫港经编机了。”陈勇说。“失业”之后,陈勇从鑫港买了18台经编机,回到老本行。

2012年,鑫港卖出经编机200多台,比上年翻了一番;2013年卖出500多台。即便如此,鑫港经编机仍供不应求,销售部几乎每天都有排队下定金的客户。目前,订单已排到今年底。为此,鑫港正在扩建3期项目,达产后年出货量可达800台。


产业发展的助跑者

相较于市场份额,更让郑氏父子自豪的是,鑫港自主创新产品拉低了行业成本,直接带动了长乐花边产业的繁荣。

之前,500转/分钟的进口设备,价格约1000万元。鑫港经编机上市后,800转/分钟的进口设备,价格降至400万元左右。在长乐,每年最少需要400台提花经编机,按每台差价400万元计算,一年可降低成本近20亿元。

“9年前,买不起进口设备的经编企业,大多使用传统的链条式经编机。现在,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鑫港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经编机,供货便捷、成本降低,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利润,花边产业由此得到大发展。”长乐市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新宇针织就是受益者之一。“过去买进口设备,10台就要1亿多元,我们承受不起,无法扩大规模。鑫港的经编机上市后,我们两年就扩大到60台的规模,而且生产效率和利润还比用进口设备的高。”罗学瑞说。这样的效应,让创立仅6年的新宇针织迅速壮大,超越了许多办了20多年的老企业。那些老企业一直使用旧设备。

据估算,鑫港产值达到1亿元,可带动下游花边企业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正因如此,一个个新宇涌现出来,长乐成为中国最大的花边生产基地,现有近千家花边企业,其中较具规模的有300多家,年产值逾200亿元,花边产品占据70%以上的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松下镇还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全国唯一的“中国花边名镇”。

正是基于长乐花边在国内的重要地位,2013年12月,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花边分会落户长乐。

2013年,长乐市规模以上经编企业实现产值198.76亿元,同比增长31.7%。在经编产业,以及同样快速发展的锦纶、涤纶等产业的带动下,2013年,长乐市纺织化纤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达1100亿元,成为我省乃至全国县域不多见的又一千亿产业集群。

不仅对长乐,对整个中国花边及经编产业的持续繁荣,鑫港纺机的助跑作用同样显著。“当用1000万元才能买一台经编机时,即使花边市场前景看好,企业的购买欲望也不会太强。因为,用这样的设备织出来的面料至少要卖到100元/米,这样高的价格很难大批量推向市场。”郑春华说,采用性价比高的鑫港经编机,花边面料只卖到约20元/米,而且一台设备两年左右就可收回购机成本。

市场已经证明鑫港的贡献。2013年,在宏观经济及棉纺等其他纺织行业发展都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我国花边及经编产业却实现了20%的增长,业内人士将此现象形容为“中国花边一枝独秀”。

“如果还使用高价的进口设备,那么,在人力等其他成本都高企的市场形势下,花边及下游的内衣等产业不可能维持高增长。”已是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花边分会常务副会长的郑春华说。

采访手记>>>

颠覆者,创造者

记者 段金柱

鑫港仅用了七八年就颠覆了提花经编机的市场格局。回望鑫港的故事,可梳理几点启示。

其一,需要具备高远的战略眼光和判断。如果当初鑫港的创立者没有从维修的“折腾”经历中,当机立断决定自己也学着制造经编机,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领跑者鑫港的辉煌。做出这样的决断,是基于广阔的市场前景的考量——国内经编机每年需求量在1000台左右,即便掘金一点,也是蓝海一片。

这就是战略眼光的价值,判断准了,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遇,也许就能站上产业的制高点。一步先,才能步步先。

其二,需要培育有竞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如郑春华所说,卡尔迈耶一家能长期垄断,自有其技术优势。鑫港能超越卡尔迈耶,花边企业抢着买,除了成本优势,更关键的是技术水平可以与之媲美,而且,在一些关键环节,如采用碳纤维丝做梳栉,实现常温下的高速运行等,还领先于它。

现在一提转型升级必言创新驱动,但要明了的是,企业自身就是创新的主体,不是“等靠要”就可以等来要来创新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借智科研院所是必要的,但最终仍要靠企业自己将科技成果融于生产,不断改进、完善、提升,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创新能力。

其三,需要具备放眼未来的忧患意识。当下,科技变革一日千里。“百年老店”柯达、诺基亚一朝衰退,让人们意识到,每个企业都不敢说凭借现有技术就能永远保持领先。因而,企业家需要有清醒的认知,放眼未来,审视自身的不足,从而精益求精。

鑫港的领导者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已经以忧患之思谋划下一步,进军下游染整领域,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打造经编装备产业园……我们乐见鑫港更大的成功,因为,这不仅关乎鑫港这家龙头企业,更关乎中国花边和经编产业。

相关新闻

鑫港纺机总经理:创新做强 企业要努力政府要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