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1日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我省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大家纷纷表示,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

 资  讯 

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即时 | 2018-11-01 20:59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11月1日)

习近平

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是听听大家对经济发展形势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我向在座各位民营企业家和全国广大民营企业家,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几位民营企业代表发了言,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收。下面,结合大家发言和关心的问题,我讲几点意见。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1980年,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到1987年,全国城镇个体工商等各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达569万人,一大批民营企业蓬勃兴起。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兴起了新一轮创业兴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很多知名大型民营企业都是这个时期起步的。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

2016年3月4日,我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专门就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发表了讲话,阐明了党和国家对待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今天开这个会,目的是集思广益、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保持和增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今年10月20日,我专门就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

一、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从来没有动摇。我国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积累了大量财富,这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让其不断保值升值,决不能让大量国有资产闲置了、流失了、浪费了。我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惩治国有资产领域发生的腐败现象,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同时,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的人发表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有的人说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等。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

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不要听、不要信!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总之,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二、正确认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近来,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这些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问题碰头的结果。

一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抬头,给我国经济和市场预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民营企业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5%,一些民营出口企业必然会受到影响,那些为出口企业配套或处在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也会受到拖累。

二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结果。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扩张速度会放缓,但消费结构全面升级,需求结构快速调整,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压力。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行业集中度一般会上升,优势企业胜出,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正常竞争结果。市场有波动、经济有起伏、结构在调整、制度在变革,在这样一个复杂背景下,部分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是难免的,是客观环境变化带来的长期调整压力。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都需要逐步适应。

三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结果。近年来,我们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不少落实不好、效果不彰。有些部门和地方对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不应该有的政策偏差,在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有些政策制定过程中前期调研不够,没有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对政策实际影响考虑不周,没有给企业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有些政策相互不协调,政策效应同向叠加,或者是工作方式简单,导致一些初衷是好的政策产生了相反的作用。比如,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过程中,有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惜贷不敢贷甚至直接抽贷断贷,造成企业流动性困难甚至停业;在“营改增”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规范征管给一些要求抵扣的小微企业带来的税负增加;在完善社保缴费征收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征管机制变化过程中企业的适应程度和带来的预期紧缩效应。对这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解决,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

应该承认,当前一些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是现实的,甚至相当严峻,必须高度重视。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落实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民营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更大发展。

三、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这些都是前进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面对困难挑战,我们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胜信心。一是我国拥有巨大的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我国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阶段,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蕴藏着可观发展空间。二是我国拥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和物质基础,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总储蓄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三是我国人力资本丰富,有9亿多劳动力人口,其中超过1.7亿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就有800多万,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仍然明显。四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土地总量资源丰富,集约用地潜力巨大,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支撑。五是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增长仍居世界前列。六是我国拥有独特的制度优势,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发展动力,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整体呈现复苏回暖势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潮流。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同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总额均实现增长。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加快推进,成为我们外部经济环境的新亮点。

总之,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就一定能够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此,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

第一,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要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各项工作,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要加大减税力度。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而且要简明易行好操作,增强企业获得感。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可以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要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稳定缴费方式,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既要以最严格的标准防范逃避税,又要避免因为不当征税导致正常运行的企业停摆。要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降低企业成本。一些地方的好做法要加快在全国推广。

第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要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要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发挥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股权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作用。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关方面和地方要抓紧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发生企业所有权转移等问题。对地方政府加以引导,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财务救助。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可以自筹资金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在严格防止违规举债、严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前提下,帮助区域内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关键重点民营企业纾困。要高度重视三角债问题,纠正一些政府部门、大企业利用优势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行为。

第三,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要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第四,完善政策执行方式。任何一项政策出台,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实际执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别,考虑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叠加效应,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加强政策协调性,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去产能、去杠杆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执行同样标准,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落实政策,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对民营企业断贷抽贷。要提高政府部门履职水平,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在安监、环保等领域微观执法过程中避免简单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执行政策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改革督察工作,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的产权保护、弘扬企业家精神、市场公平竞争审查等利好民营企业的改革方案专项督察,推动落实。

第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不能成为挂在嘴边的口号。我们要求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可以对民营企业家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予保护,而是要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各相关部门和地方的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听取民营企业反映和诉求,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支持和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创新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要纳入干部考核考察范围。人民团体、工商联等组织要深入民营企业了解情况,积极反映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企业改革创新。要加强舆论引导,正确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对一些错误说法要及时澄清。

第六,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稳定预期,弘扬企业家精神,安全是基本保障。我们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是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为了惩治党内腐败分子,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坚决反对和纠正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贪污贿赂、吃拿卡要、欺压百姓等违纪违法行为。这有利于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健康环境。纪检监察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时需要企业经营者协助调查,这种情况下,要查清问题,也要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对一些民营企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我多次强调要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最近人民法院依法重审了几个典型案例,社会反映很好。

我说过,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希望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民营企业家要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民营企业家要讲正气、走正道,做到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守法经营,这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长远发展之道。要练好企业内功,特别是要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民营企业还要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激发市场活力 坚定发展信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观察

即时 | 2018-11-01 19:26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激发市场活力坚定发展信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安蓓、姜潇、许晟

税收贡献超过50%,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占比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90%……撑起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蓬勃创新活力和强劲发展动力。随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将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赢得更多发展机遇。

发展态势良好 活力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在整体投资增速有所下滑的形势下,民间投资增速保持在8%以上。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部投资1.4、2.4和3.3个百分点,呈领涨态势,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动力之一。

“当前民间投资运行呈现增长势头稳、占比稳,投资结构优、部分地区增长趋势优的特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说,近5年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保持在60%以上,成为投资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5%,比制造业整体投资增速快0.8个百分点。浙江、广西等多省份民间投资增速超过10%,其中陕西、湖南等省份民间投资增速超过20%。

上市企业表现印证民间投资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上半年沪市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购建长期资产和研发费用支付的现金同比分别大幅增长38%和33%。

与此同时,非公经济新动能、新活力不断迸发,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力量。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平均每天新设企业1.84万户,其中私营企业占比超过九成。从更长时段看,过去5年,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近80%,其中私营企业数量增幅高达146%,注册资本增长近5倍,贡献率分别达到98.9%和69.8%。

抓住“互联网+”、分享经济、人工智能等带来的机遇,机制灵活、贴近市场的2700多万家民营企业、65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不仅为自身赢得发展空间,也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过去5年,民营企业完成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应对挑战,多方发力优化发展环境

为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近期各地、有关部门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了1222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截至9月底,民间资本已有合作意向的项目投资超过2500亿元。

“要发挥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明确支持措施,持续做好跟踪调度和后续服务,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

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各类市场主体面临内外环境变化、经济转型升级新挑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升级、债务压力陡增、融资支持偏弱等困难相互叠加,一些企业发展面临较大考验。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挑战,近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顶层设计为民营经济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力度减税降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重点领域融资机制,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支持包括民资、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降低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能源、环保等重点领域门槛,改革不断迈向纵深……

今年上半年,我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杭绍台铁路线路正式获得批复。可以预计,随着更多领域向民间投资放开,这样的项目将越来越多。据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已中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中,民营企业牵头或单独中标的项目约3800个,占比接近47%。

“近年来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开放、健康,希望能进一步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实,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北京东方雨虹副总经理谭文彬说。

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 坚定未来发展信心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在深化,新动能加快成长,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挑战虽然不小,机遇同样巨大。

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靠改革来解决。

全年减税降费预计超过1.3万亿元,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即将全面实施……一系列政策信号加快释放,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成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金融领域一系列实招相继落地,精确瞄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关键要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

“政策稳,企业才能预期稳、信心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马骏建议,一方面应通过进一步减税降费为制造业减负,另一方面应加强政策统筹协调,提高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

孟玮说,下一步将突出问题导向,切实为民营企业解忧纾困。下大力气破除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隐性障碍,取消、减少各类阻碍民间投资的不合理附加条件。鼓励地方通过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开展“银税互动”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当前一系列政策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是破解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臧跃茹说,民营企业对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适应能力强,把握市场机遇准,相信通过多方努力,民营企业必定能够战胜眼前暂时的困难,实现更好发展。

习近平: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即时 | 2018-11-01 19:13

综合施策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即时 | 2018-11-01 09:19

今年以来,一系列旨在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政策陆续出台。目前这些政策效果如何?在30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以及多家银行机构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应。

王兆星介绍,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7个百分点。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30.4万亿元。18家主要商业银行三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经控制在6.23%,较一季度下降了0.7个百分点。1—9月,信用保险和贷款保障保险累计服务的小微企业达到50万家左右。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特别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尽职免责机制,激发银行基层机构人员服务民营企业内生动力,降低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抵押的依赖,更多地根据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信用记录、市场竞争能力、财务状况等,发放更多的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同时,也要提高贷款审批时效,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及时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王兆星说,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银行要区分情况,按照市场化原则,分类施策,稳妥处置。比如一些中型、大型的民营企业遇到了暂时的流动性的困难,如果企业是有前景的、产品是有市场的、技术是有竞争力的,未来也有一定的订单和现金回流,对于这类企业银行不要停贷、压贷。相反,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粗放,产品缺乏竞争力,技术也落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被淘汰,有些甚至可能是“僵尸企业”,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就需要逐步退出。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说,根据前段时间对民营企业调查分析,这一轮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新的特征和成因。融资难主要不是难在民营企业经营出现大面积实质性的变化,不是难在银行体系的断贷压贷,而是难在流动性的压力。而融资贵不是贵在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渠道,而是贵在各种新金融、类金融、民间融资等渠道,抬高了整个企业的债务成本。解决问题,要分清楚难在哪里、贵在哪里,才能够分类施策、分类指导。在加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要坚持“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优劣”,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介绍,商业银行要依靠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提升信贷管理能力,同时要打通“信息孤岛”,让商业银行便捷获取税务、工商、用电量等数据,建立起先进的风控模型,增强风险识别能力。银行要主动转变思路服务小微企业。

“从我们行目前经营区域看,小微融资难相对而言不是特别明显。经营情况良好的小微企业,一般都有多家银行在服务,我们也会主动上门营销。近些年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形成了良性的竞争环境。小微贷款的可获得性和覆盖面有很大的提升,银行的金融科技服务能力也在提升。”浙江泰隆银行董事长王钧说。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董事长缪建民介绍,一方面,集团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另一方面,也在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GDP占比超60% 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强

即时 | 2018-11-01 09:12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激发市场活力 坚定发展信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安蓓、姜潇、许晟

税收贡献超过50%,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占比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90%……撑起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蓬勃创新活力和强劲发展动力。随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将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赢得更多发展机遇。

发展态势良好 活力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在整体投资增速有所下滑的形势下,民间投资增速保持在8%以上。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部投资1.4、2.4和3.3个百分点,呈领涨态势,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动力之一。

“当前民间投资运行呈现增长势头稳、占比稳,投资结构优、部分地区增长趋势优的特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说,近5年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保持在60%以上,成为投资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5%,比制造业整体投资增速快0.8个百分点。浙江、广西等多省份民间投资增速超过10%,其中陕西、湖南等省份民间投资增速超过20%。

上市企业表现印证民间投资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上半年沪市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购建长期资产和研发费用支付的现金同比分别大幅增长38%和33%。

与此同时,非公经济新动能、新活力不断迸发,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力量。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平均每天新设企业1.84万户,其中私营企业占比超过九成。从更长时段看,过去5年,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近80%,其中私营企业数量增幅高达146%,注册资本增长近5倍,贡献率分别达到98.9%和69.8%。

抓住“互联网+”、分享经济、人工智能等带来的机遇,机制灵活、贴近市场的2700多万家民营企业、65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不仅为自身赢得发展空间,也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过去5年,民营企业完成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应对挑战,多方发力优化发展环境

为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近期各地、有关部门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了1222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截至9月底,民间资本已有合作意向的项目投资超过2500亿元。

“要发挥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明确支持措施,持续做好跟踪调度和后续服务,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

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各类市场主体面临内外环境变化、经济转型升级新挑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升级、债务压力陡增、融资支持偏弱等困难相互叠加,一些企业发展面临较大考验。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挑战,近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顶层设计为民营经济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力度减税降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重点领域融资机制,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支持包括民资、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降低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能源、环保等重点领域门槛,改革不断迈向纵深……

今年上半年,我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杭绍台铁路线路正式获得批复。可以预计,随着更多领域向民间投资放开,这样的项目将越来越多。据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已中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中,民营企业牵头或单独中标的项目约3800个,占比接近47%。

“近年来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开放、健康,希望能进一步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实,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北京东方雨虹副总经理谭文彬说。

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 坚定未来发展信心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在深化,新动能加快成长,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挑战虽然不小,机遇同样巨大。

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靠改革来解决。

全年减税降费预计超过1.3万亿元,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即将全面实施……一系列政策信号加快释放,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成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金融领域一系列实招相继落地,精确瞄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关键要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

“政策稳,企业才能预期稳、信心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马骏建议,一方面应通过进一步减税降费为制造业减负,另一方面应加强政策统筹协调,提高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

孟玮说,下一步将突出问题导向,切实为民营企业解忧纾困。下大力气破除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隐性障碍,取消、减少各类阻碍民间投资的不合理附加条件。鼓励地方通过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开展“银税互动”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当前一系列政策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是破解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臧跃茹说,民营企业对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适应能力强,把握市场机遇准,相信通过多方努力,民营企业必定能够战胜眼前暂时的困难,实现更好发展。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余额增了 利率降了

即时 | 2018-11-01 07:38

今年以来,一系列旨在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政策陆续出台。目前这些政策效果如何?在30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以及多家银行机构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应。

王兆星介绍,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7个百分点。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30.4万亿元。18家主要商业银行三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经控制在6.23%,较一季度下降了0.7个百分点。1—9月,信用保险和贷款保障保险累计服务的小微企业达到50万家左右。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特别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尽职免责机制,激发银行基层机构人员服务民营企业内生动力,降低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抵押的依赖,更多地根据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信用记录、市场竞争能力、财务状况等,发放更多的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同时,也要提高贷款审批时效,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及时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王兆星说,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银行要区分情况,按照市场化原则,分类施策,稳妥处置。比如一些中型、大型的民营企业遇到了暂时的流动性的困难,如果企业是有前景的、产品是有市场的、技术是有竞争力的,未来也有一定的订单和现金回流,对于这类企业银行不要停贷、压贷。相反,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粗放,产品缺乏竞争力,技术也落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被淘汰,有些甚至可能是“僵尸企业”,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就需要逐步退出。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说,根据前段时间对民营企业调查分析,这一轮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新的特征和成因。融资难主要不是难在民营企业经营出现大面积实质性的变化,不是难在银行体系的断贷压贷,而是难在流动性的压力。而融资贵不是贵在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渠道,而是贵在各种新金融、类金融、民间融资等渠道,抬高了整个企业的债务成本。解决问题,要分清楚难在哪里、贵在哪里,才能够分类施策、分类指导。在加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要坚持“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优劣”,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介绍,商业银行要依靠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提升信贷管理能力,同时要打通“信息孤岛”,让商业银行便捷获取税务、工商、用电量等数据,建立起先进的风控模型,增强风险识别能力。银行要主动转变思路服务小微企业。

“从我们行目前经营区域看,小微融资难相对而言不是特别明显。经营情况良好的小微企业,一般都有多家银行在服务,我们也会主动上门营销。近些年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形成了良性的竞争环境。小微贷款的可获得性和覆盖面有很大的提升,银行的金融科技服务能力也在提升。”浙江泰隆银行董事长王钧说。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董事长缪建民介绍,一方面,集团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另一方面,也在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即时 | 2018-10-30 09:34

【财经论语】

10月24日,全国工商联发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柳传志、任正非、周海江、马云、李书福……一个个名字背后,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生动实践,是民营企业家破茧化蝶、笃志成城,从个体小规模经营到跨国大集团发展的奋斗历程,是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沿,不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探索。

一段时间以来,唱衰中国民营经济的声音此起彼伏。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以及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的显现,一些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压力。新的时代,还要不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面对舆论和社会的疑虑,最近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发表的讲话中,反复强调和阐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这些生动而深刻的论述,给部分处于一时困难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民营经济风雨激荡的40年。40年来,中国的民营企业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同时更是受益者。40年间,民营企业厚积薄发,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撑点。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一个个数字,折射出民营经济给中国发展带来的强劲动力和无限可能。

实践充分证明,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没有高质量的民营企业体系,就没有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要关口,既是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也是大有作为的窗口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面临着“应战—成长”的发展转型。任务固然无比艰巨,机遇却也蕴于其中。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坚定发展信心,深刻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和新内涵,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走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深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抢占市场变革的“风口”。

迎接时代挑战,靠企业单打独斗不行,还需要政府这只“手”的有力支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决摒弃民营经济仅仅是“配角”或“补充”的错误认识,以“店小二”精神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改善和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市场主体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确保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加法;要加大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无形资产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民营经济发展撑起保护伞。

观大局,察大势。在众多利好政策的助推下,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这是变革的时代,呼唤不畏崎岖、攻坚克难的自信。这是开放的时代,呼唤拥抱明天、开创未来的勇气。秉持新的理念,承载更多期许,民营经济将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民营经济:吃下“定心丸” 聚力加速行

即时 | 2018-10-30 09:34

【经济界面】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异常复杂严峻,中国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民营经济遭遇不少困难,舆论场的杂音也不时出现。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贡献是什么?民营经济的历史、当前、未来是怎样的?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对民营经济进行重要阐述,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重申了党中央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贯立场。

消除杂音、传递信心、指明路径。民营经济吃下“定心丸”,将迎来聚力加速前行。

1.民营经济吃下“长效定心丸”

“民营经济发展一直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在一线的民营企业,感受最为真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鲜明提出,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勉励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让大家感到很振奋。”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表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人们用“56789”来为民营企业勾勒总体形象: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候达到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简政放权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获得了比以往更为优越的发展条件。

“但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压力,民营企业融资遇到很多困难,无论是银行表内间接融资还是表外影子银行融资都大幅缩窄。”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指出,我国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包括四次降准,有利于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稳定,市场利率出现回落,但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民营企业融资面临压力较大,其中一些民营企业出现了违约事件。金融市场和部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风险的偏好有所下降,而且这种风险偏好的下降,在金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定的“羊群效应”,一些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也遇到了融资困难。

“面对当前发展的阶段性问题,要切实稳定发展预期,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稳定信心,进一步明确民营经济的性质定位,给民营经济发展吃一颗‘长效定心丸’。”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表示。

“当前舆论场出现了一些杂音,片面否定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动摇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习总书记的明确表态给民营经济吃了一颗‘定心丸’,打上了强心针,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发展信心。信心稳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91科技集团董事长、CEO许泽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期,国家决策层反复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向市场不断传递信号——国家政策一直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以增强民营经济信心。

针对部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出现的经营和融资困难,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政府管理,通过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定向降准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同时,把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债券、贷款纳入央行合格担保品的范围,并在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的框架中增加了对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评估的参数。

2.“有意义、有温度、能感知”的举措加快实施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致辞中谈到“民营经济”时,台下三次响起掌声。

“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融资难融资贵”“不愿投不敢投”“不知道往哪投”……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健康成长和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却始终存在。

李克强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障碍,对政府承诺的放宽民营企业准入领域,要加大力度督促推进。

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需要信心,需要实打实的措施予以支持,及时推出“有意义、有温度、能感知”的减税降费和缓解融资难的措施。

“当下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资金问题,实际上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历史‘顽疾’,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现在是爆发出来了。”许泽玮认为,如果民营企业长时间处于资金干枯状态,必然最后演变为“关门”。

许泽玮表示,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问题,要改革现行的信贷机制,完善信用评级标准,研究支持民企融资模式,治理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等问题;另外就是税费制度问题,民营经济解决了中国80%的城镇人口就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新的税费制度实行后,用工成本抵扣不足,不少企业的税负负担不降反增。

全国工商联对今年民企500强的一项调研显示,用工成本上升、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前三大影响因素。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与国企相比,社保缴费民企压力相对较大,国企尤其是上市国企在五险的缴纳过程中欠缴的情况相对较少。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有市场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提高对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人民银行今年6月增加了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在此基础上,不久前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

9月以来,国务院召开的两次常务会议都将社保改征作为重要议题,继9月6日常务会议提出“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之后,9月18日的常务会议又明确提出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人社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四部委日前齐发声称,改革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

3.政府和企业通过改革聚力前行

10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缓解企业融资难。

“这是一次完全市场化的行动,并非为民企信用风险兜底。尽管遇到暂时的困难,但国家出台的措施都是延着市场化方向进行的。”温彬指出,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是针对遇到流动性问题,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由专业市场机构按照市场化运作、防范风险原则,为有财务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的民企提供资金支持。

有关专家指出,这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又一创新举措,由央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有望成为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一招”。而本轮施策的重点则在于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金融活水向民营企业的“精准滴灌”。

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发生与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部分银行机构的“嫌贫爱富”,也包括民营企业自身经营方式粗放、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因此,要想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监管层、银行机构、民营企业三方各有措施、发挥合力才是正途。

“要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困难,唯有通过改革,不断释放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活力,为中国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许泽玮表示,当前党和政府正在努力改善、打造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简政放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是为了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给民企和国企更多同等待遇,让民营企业“有门”,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爱护。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强调,一方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加强统筹协调,财税政策要进一步发力,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当下要针对股权质押等重点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持续引入长期稳定资金,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逐步恢复市场信心,恢复股市、债市融资功能。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强调,国家政策如何落地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一系列技术层面的制约,应分行业推出具体改革举措。

“党和政府一定会面对情况,通过不断改革解决问题,相信民营经济一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周鸿祎信心满满。

“作为一家党的十八大以后成长起来的科技型企业,我们深感自己是国家利好政策的受益者,是改革开放红利的分享者,像我这样的创业者越来越受到重视。”许泽玮表示,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地持续深入,现在的中国企业有最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克服困难挑战的过程就是找到机遇的过程,这恰是企业家大有作为的阶段,有勇气、有眼光、敢作为的企业家总是会爬坡过坎,不负众望。

中国民营企业前途不可限量

即时 | 2018-10-30 08:58

“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前途不可限量”“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在广东期间,习近平乘车来到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考察民营企业研发、销售、出口、创新等情况,并发表重要讲话,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贡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是我们党写入党章的一项大政方针,也是以“两个毫不动摇”为标志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格外关心,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就强调指出,“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此番广东考察他再度强调,“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一系列重要讲话,回应了社会各界的关切,给广大民营企业家极大鼓舞和激励。

回顾历史和国情,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一批批民营企业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的进步、产品的颠覆,推动时代发展,引领行业及社会变革。民营经济在变得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差,这是不容诋毁的事实。民营经济为祖国强大和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是世所公认的结论。民营经济前途不可限量,这是基于历史、国情和现实的客观描述,也是基于“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稳定预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包含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健康发展、转型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民营企业体系,就没有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中强调:“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所有企业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奋斗。”广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加强自主创新、练好内功,一定能够既实现自身的新发展,也为祖国强大和人民幸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给民营经济再吃定心丸,民营企业当从中体会怎样的深意?

即时 | 2018-10-28 11:39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时,再次高度清晰地重申:“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为新时代民营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这是一个月来,总书记连续第三次给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油鼓劲。

9月27号在辽宁调研考察时,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关心和支持民营企业。我们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0月20号总书记给民营企业家的回信中,又明确表示:“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党立足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40年前,珠江两岸诞生第一批个体户摊档,民营经济起步发轫于广东;40年来,中国的民营企业敢闯敢干,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

这个形象的“五六七八九”,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在我们国内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内部不适应转型升级,一些领域的民间投资出现下降,不少中小企业遇到了发展中的困难,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个别弱化和否定民营经济的奇谈怪论。

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总书记的密集表态,重申党中央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贯立场,给广大的民营企业家们,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用信心浇灌,也要以制度呵护。总书记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亲自把脉开方,要求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持续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各部门要加大“放管服”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拆除民营企业面对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促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创新发展的土壤。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采取更精准、更有效的措施,减轻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题、完善环保治理,在政策、融资、营商环境等方面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它们的实际困难。

奋进正当时,创新天地宽。

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有勇气有眼光敢作为的民营企业家,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充满信心;创新、创造、创业的中小企业更应先走一步,不负总书记的殷殷期待,聚焦主业,加强自主创新、练好内功,努力实现新的发展,为祖国强大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前途——不可限量!

(中国之声评论员:赵九骁)

各界代表齐聚厦门集美 探讨民营经济发展

即时 | 2018-10-28 09:20

东南网10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舒远)10月26日,由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市社科院、集美区政府主办,厦门市社会发展研究会、集美区工商联(商会)、集美区社科联具体承办的“厦门市第九届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厦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在集美区召开。市社科联、市工商联、集美区政府等党政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和来自厦门民营企业、相关行业协会以及厦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100位嘉宾参加了论坛。

厦门市社科联和集美区相关领导表示,近年来在实体经济面临挑战的大环境下,集美区积极扶持实体经济、主动靠前服务,以创新为驱动力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强化人才要素支撑,并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确保经济“稳中增效”高质量发展。他们寄望厦门民营经济,希望厦门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积极主动作为,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抓住“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推动“双千亿”工作等重要机遇,放心发展、放手发展、放胆发展,书写出新时代厦门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敢为人先创新业(改革开放40年·杰出民营企业家)

即时 | 2018-10-27 10:14

开栏的话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0月24日,全国工商联发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旨在宣传民营经济发展巨大成就,展示优秀民营企业家风采,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激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本报今天开始从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中选取10位进行深度报道,回顾创业发展故事,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前夕,上海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改造后全面启用,国内航班出港实现全自助流程成为最大亮点。自助值机、自助托运行李、自助登机设施等让这座近百年历史的机场焕然一新,也让旅客“尝了鲜”。这是由春秋航空联手机场打造的全流程自助服务,也是春秋航空敢为人先的又一举措。

大胆试,大胆闯!辞职创业,坚信“IT技术会深刻地改变这个世界”

改革开放之初,时任上海长宁区遵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王正华,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没要国家一分钱,辞职率领10多位知青艰苦创业,一个2平方米的办公用铁皮亭成为春秋旅行社所有的财产。

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互联网的开端。王正华坚信,“IT技术会深刻地改变这个世界。”

彼时,春秋旅行社散客成团的业务遇到瓶颈——由于全凭人工操作,手动改写票板,业务量庞大导致非常容易出错。没有IT技术的支撑,业务扩展受到很大限制。

大胆试,大胆闯!王正华聘请海外留学归来的技术专家,自主开发网络平台,实现全国联网、全国统一出票、统一财务结算,在国内开了科技兴旅的先河。

在上海运作成功后,春秋旅行社的工程师每天背着电脑去郊区和县城推广网络,一个门店一个门店安装系统,最终在全国开设4000个电脑联网的网络零售店,为招揽各地散客成团打下了扎实基础。

1993年,春秋旅行社获得上海国内旅游市场份额第一,并在美国设立分公司。时隔一年,得益于IT网络在全国门店的应用,春秋旅行社一鼓作气占据国内旅游前列,并连续保持了16年。

此后,王正华着手寻找春秋旅行社的下一个“制高点”。他先后考察学习了欧美国际知名旅行社的业务模式。旅游要发展,需要引进新的生产力。1997年开始,春秋旅行社大胆使用了包机业务——把一些航班整个飞机的座位都包下来。

当时,航空公司从欧美经上海回北京的飞机到上海后,客人下了飞机,一下子就空了一半座位。王正华冒着巨大风险,将这部分空座位包了下来。

将空余座位填满后,飞机从上海到北京基本不增加成本,一架飞机成本人均增加约20元,但是空座位卖出去的票价是几百元。一进一出之间,航空公司半年多净赚1个亿,利润有效提升,春秋旅行社也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实现了双赢。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海南的楼市泡沫让地产商纷纷撤退,当时没有一架飞机飞三亚。王正华主动包下航空公司机位,组织大批游客游海南,结果一炮打响……

7年时间,春秋旅行社累计包机3万架次,覆盖全国30余座城市,平均客座率保持在99.07%,营业规模从4.1亿元扩大至28.9亿元,净利润从249万元增至6603万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二次创业,自办航空公司,创造多项纪录

公司慢慢步入正轨,但经常“卡脖子”的飞机票,成为制约春秋旅行社业务发展的最大瓶颈。有时候组团成功,航空公司却说航班取消了,旅客会找旅行社闹,这时候王正华觉得“没有飞机不行”。

旅行社想办航空公司,无疑是痴人说梦。王正华没有气馁,“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97年起,春秋旅行社每季度都要向中国民用航空总局(2008年改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局)送一份报告:旅游包机是怎么回事,旅行社、旅客、航空公司各有什么收益,包机成功的关键点在哪里、怎么提高客座率,等等,被业内评价为“春秋现象”。

改革的春风接踵而来。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宣布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民航业也在改革之列。经过一年多筹备,2005年7月18日,随着春秋航空的第一架飞机冲上云霄,春秋旅行社拿着办旅游攒下的全部家当,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这一番创业走出一条新路,创造出国内民航史上多个纪录……

因为无先例可循,春秋航空迈开创新大步。在上海两大机场的支持下,春秋航空自行设计了航班离港系统,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几千万到上亿元的成本。一张简化的登机牌,成本仅0.03元,和普通登机牌的0.4元相比差了10倍,一年能节省近百万元。

除了技术创新,王正华始终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公司办公楼租用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楼,王正华和CEO合用一辆国产轿车,出差住快捷酒店,朴素本色几十年如一日。但是在全员的安全和培训方面,春秋航空舍得投入,仅在浦东自贸区就投资8亿元兴建飞行员培训中心。

2015年1月,春秋航空成功上市,是较早的民营航空上市公司,从开航的3架飞机已发展到如今的87架飞机。2017年,运输旅客1716.91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09.71亿元,净利润12.62亿元。

倡导公益,坝上种树投入2000万元,3年共种活28万棵

他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却经常在风雨里和年轻人一起搬运旅客行李;他是一个“抠门”的老板,却把省下的大笔钱投入绿化祖国的公益事业。

去年,王正华正式提交辞去股份公司董事长职务的报告。现在,他的身份是春秋集团董事长,更多关注集团的战略和规划。

“不要急于创新,先传承;不要急于发展,先稳定。”王正华希望继任者不要丢掉春秋集团的优良传统:奋斗、远虑、节俭、诚信、感恩。

在王正华看来,诚信也是春秋集团经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春秋集团不允许任何违法违纪的事情发生,不设小金库,不做两本账,从来不在应付款、税收上动歪脑筋。不允许公司欠机场、油料公司一分钱,员工工资发放一个时辰都不许拖。”正因为此,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当春秋集团付飞机尾款碰到困难时,各大银行纷纷主动伸出援手。

王正华常说,要常怀感恩之心,善待每一个人。春秋集团高层管理人员拿的是干部的平均工资,食堂里没有小灶,与员工一起排队买饭,下雨下雪天,所有干部全部到一线。

2012年,公司第一次分红,王正华对大家说:“不要认为这些钱是个人的。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哪来你们的今天?第一笔钱希望大家都献给国家,去做公益活动。”

2013年,春秋集团高管们从分红的钱里拿出1500万元,到河北张家口坝上最干旱的康保县种树。在“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的康保,春秋集团共投入2000万元资金,3年共种活28万棵树,种植的樟子松如今已长到3米多高。他们的愿望是:“让北京少几颗沙子,当地多几片绿叶,农民口袋里多几元钱。”

在停机坪上,人们或许很难再见到王正华搬运行李的身影,但在一望无际的坝上,在几十万棵樟子松组成的绿色森林里,每年还能看到这位老者忙碌的身影。未来,王正华将在此间倾力挥洒汗水,播种绿色……

支持民营经济措施有力 福建民间投资增长有劲

即时 | 2018-10-27 07:48

东南网10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1—9月,我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2%,民间投资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7.8%,民营经济成为支撑福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福建是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三分之二。2017年,我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16600多家,企业数量占全省企业数的96.2%;民营经济增加值21717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67.2%,提供全省70%以上的税收,吸纳了全省80%以上的就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发后,我省在全国率先研究出台省级配套政策,及时将中央的部署要求细化深化具体化,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

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建立政企会商制度、各级领导与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机制、异地商会代表列席省两会制度等,完善覆盖全省的民企诉求沟通机制。发挥省外闽商作用,积极开展“闽商回归”工程。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维护民企合法权益。依托“中国福建”门户网站全面开辟“政企直通车”,利用“互联网 ”,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实时收集并精准帮助解决民企实际困难。健全民企产业项目对接服务机制,重大民营企业项目实行“一对一”服务,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基层建立领导干部挂钩项目机制,及时协调项目推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努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持续减权放权,释放市场活力,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制度,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3次修订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目前核准事项省级31项、市级16项、市县(区)5项,精简率66%;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过网上备案系统办理,投资项目备案“零材料、零环节、零上门”。出台福建省提升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作风若干规定、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开办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企业融资、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手续、降低办事成本,提升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多证合一”,开展“先照后证”改革,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完善企业便利注册和简易退出机制。今年底前,全省将实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8天以内,其中福州、厦门、泉州压缩至5天以内。

持续拓展民间投资项目。鼓励民企进入轨道交通装备、“互联网 ”、大数据和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显著的行业领域;充分运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积极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支持民企参与“数控一代”等应用示范工程项目;首期80亿元的省企业技改基金完成签约,支持重点技改项目75项,总投资超650亿元。鼓励和规范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出有竞争力的PPP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举办全省民企产业项目对接会,2017年共签约民企产业项目1464项、计划总投资8284亿元。各地也积极拓展民间投资项目,如漳州市从2018年市级重点项目中筛选100个、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的“百大千亿”民间投资项目,定期跟踪调度,协调解决问题,为项目建设全程保驾护航。

着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落实国务院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部署,研究出台我省具体实施意见,健全“1 N”降本减负政策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布行政事业性涉企收费目录和优惠收费政策“两个清单”,全面取消工业企业管理类、证照类、登记类省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停征价格调节基金。2017年全省累计为企业降本减负近700亿元。

努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担保难、“过桥难”、渠道窄等中小企业融资痛点难点,我省通过搭建“产业云”平台促进银企对接、健全担保体系强化担保服务、设立应急转贷基金帮助企业“过桥”、构筑资本集聚高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方式,推动金融活水流向中小企业。今年1—9月新增9家民企通过首发上市或定向增发、配股再融资募集资金113.86亿元,13家民企在“新三板”挂牌。完善重大项目融资对接长效机制,2017年以来省发改委共推动银企对接企业(项目)450家、融资需求逾2000亿元。省工信厅共举办政银企产融合作对接会58场、签约授信总额1560亿元。泉州市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以产业集群、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金融服务为重点,“无间贷”、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建档等一批创新举措在全国或全省推行,目前全市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2.19万户,小微企业信贷覆盖率达39.4%。

“杰出民营企业家”是荣誉更是激励

即时 | 2018-10-26 09:50

【光明论坛】

作者:王石川 (中央电视台联播部评论员)

10月24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这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宣传民营经济发展巨大成就,展现民营企业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风采,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推荐宣传的杰出民营企业家,旨在鼓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这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荣耀榜,榜上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这是一张沉甸甸的榜单,“沉淀”着改革开放40年的斑斓时光。透过这个榜单,世人既能看到杰出民营企业家的“群像图”,也能感受到他们筚路蓝缕的创业史,更能聆听到改革和开放的时代气息。

“他们把握时代发展脉搏,艰苦创业、百折不挠、坚守实业、聚焦主业,用实干改写了个人和企业的命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与繁荣。他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最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改革推动者,在推进社会结构变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樊友山在发布会上说。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

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代表宗庆后表示,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天的娃哈哈,娃哈哈是时代造就的企业,是改革开放之花结出的果实。而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看来,民营经济无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新实践,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无论大胆突破还是乘势而上,每一位杰出民营企业家都在与时代接洽中开创新天地。唯有把自身的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毋庸讳言,当前仍有少数人对民营企业抱有误解,民营企业也面临一些发展困境,在这一时代语境中,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的发布,无疑意义深远。这是一次集中展示,展示杰出民营企业家的独特风采;也是一种激励,激励他们再接再厉、砥砺奋进。

事实上,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到重申“三个没有变”,再到“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我们有理由相信,民营经济的未来一定会得到更长足的发展,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置身于新时代,民营企业家迎来了发展良机,也承担着更高的时代要求。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与价值。对民营企业来说,守法经营,创业创新,自觉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才能更有“存在感”,更加彰显自身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寄语民营企业家:“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也是民营企业家施展才华、赢得尊重的历史。不忘初心再出发,展望未来,我们有足够理由坚信,会有更多的杰出民营企业家涌现出来。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6日 11版)

福清市曹德旺跻身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即时 | 2018-10-26 09:13

10月24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榜上有名。

据悉,此次评选活动旨在宣传民营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鼓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贡献。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等100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上榜,其中福建省占4名,分别是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许连捷,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CEO张一鸣,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光明。

1  2  3  4  5  6  7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