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1日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我省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大家纷纷表示,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

 资  讯 

福建力跨“融资的高山”系列报道⑥ 小微金融债:放大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能力

即时 | 2019-03-26 07:37

东南网3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戴艳梅)上月,福建海峡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19年第一期小微金融债券,发行规模15亿元,3年期固定利息品种,发行利率3.54%,较上期大幅下降0.45个百分点,创下2017年以来全市场同评级同期限金融债券发行利率新低。

本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A+,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和踊跃认购,申购总规模57亿元,全场认购倍数3.8倍。

此前,海峡银行获准发行5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去年12月已成功发行35亿元,吸引了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以及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大量机构投资者参与。

“小微金融债直接降低了银行中长期负债融资成本,缓解存贷比压力,同时有效放大我们服务小微企业的规模和能力。”海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各界对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去年以来,小微金融债这一专项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工具,再受青睐。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能较有效解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不足和期限不匹配的矛盾。早在2011年,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在我国破茧而出,兴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总额300亿元、期限5年的全国首只小微金融债。

发行小微金融债,一方面拓宽银行融资渠道,有效解决银行小企业贷款资金来源不足问题,另一方面相比吸收存款或借款的负债方式成本较低,还可享受存贷比考核上的放松政策,商业银行发行动力较高。然而,2014年以后,受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暴露等因素影响,小微金融债遇冷并一度处于“暂停”状态。

去年下半年以来,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全社会的焦点,有关部门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央行和银保监会明确表示,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募集资金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小微金融债重出江湖且受到市场热捧。

海峡银行等我省多家地方法人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去年10月,厦门农商行圆满完成30亿元小微金融债发行工作,实现省内农商行在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领域“零”突破。去年12月,泉州银行成功发行2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继去年发行60亿元小微金融债后,今年1月,厦门银行发行60亿元小微金融债已获厦门银保监局批复。

小微金融债在利好银行的同时,也让小微企业迎来及时雨。

“筹集的资金将使我们更好地落实‘精准聚焦’与‘增量扩面’策略,切实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与获得感。”泉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8年末,泉州银行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8.14%,小微贷款客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73万户。

截至2月末,海峡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7.63亿元,同比增加16.67亿元;贷款户数16888户,同比增加1552户。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再次明确鼓励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并放宽小微贷款不良率容忍度。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发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预计未来市场上会有更多专项债来服务小微企业,这将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CRMW加持,福建民企债券融资迎春天

即时 | 2019-02-27 07:53

福建力跨“融资的高山”系列报道④

CRMW加持,民企债券融资迎春天

东南网2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戴艳梅)

“公司于去年12月获得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公司AA主体评级,成为福建省内首家获得AA信用评级的非上市民营企业。在此基础上,我们正积极推进银行间市场的发债工作,首次启动了15亿元短期融资券、15亿元中期票据的注册和10亿元私募债的备案工作,将根据需求择机发行,迫切需要得到有关方面的进一步支持。”元宵节下午,在福州举行的民营企业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对接推进会上,福建永荣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华新表示。

永荣控股集团是一家以石化尼龙新材料为主业的产业集团,2018年实现产值380亿元,位列福建民营企业百强第九。“有了充足的资金,我们将力争2021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的目标,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石化尼龙新材料产业集团。”吴华新说。

债权融资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一种重要途径。2016—2018年,全省企业债券融资金额分别为3118.8亿元、2068.1亿元、3078.08亿元,分别占当年全省直接融资的83.55%、88.42%、93.89%。

但是,由于民营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担保增信,评级较低,发债难度远大于国有企业。特别是受近两年个别企业债券违约事件的影响,民营企业债券存在发行难、成本高问题,即使成功发行,发债成本也远高于国有企业。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融资效率低等问题,去年底,人民银行推出了“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以更有效地借助市场力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要求,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创设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类似于投资人为信用债购买一个违约‘保险’,如果债券发生违约等信用事件,CRMW创设机构就要向债券投资者支付损失补偿或者按原值买入该债券。”参加对接推进会的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和省金融监管局建立了“双牵头”工作机制,收集汇总了100多项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需求,并加强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金融机构的沟通,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各金融机构利用这一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加大民企发债项目储备和推进力度,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兴业银行为新华都成功注册超短期融资券15亿元、中期票据10亿元,并拟创设信用缓释工具。该行还积极参与全市场民企支持工具的认购,目前持仓金额约10亿元,是市场上最为活跃的CRMW投资人之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目前已为省内十多家民营企业成功注册总额超300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后续将在福建进行创新产品先行先试。

厦门银行在对省内12家民营企业重点营销推进的同时,持续探索其他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并以厦门合兴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为试点,加快首单CRMW的落地。

中国银行牵头为福建永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在银行间市场注册总额30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还储备了福建七匹狼、福建龙净环保等债券项目,均已获得注册通知书,正在积极为企业寻找发行时机。

国泰君安目前正与省内几家行业龙头民营企业洽谈债券承销业务,将配合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以降低产业类企业融资成本。

对接推进会上,民营企业家们还纷纷呼吁,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提供担保增信,让更多民营企业实实在在地得到政策的红利和甘露。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即时 | 2018-12-26 07:54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8年12月24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要求,加快我省民营企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国资、民资、外资一视同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要求。放宽企业准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推进项目建设,壮大民营经济规模;加快创新转型,促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公平竞争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提高精准服务水平,破解“堵点”“痛点”,推动民营企业聚焦实体、做精主业,创新发展、做强做优。经过三年努力,力争实现我省民营经济规模跃上新台阶,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转型有效推进,绿色制造能力得到加强,形成“亲商、安商、富商”良好环境,打造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企业。

二、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

(三)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条件。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外,一律对民营经济开放。加大民用机场、基础电信运营、增量配电和售电等领域开放力度,禁止排斥、限制和歧视民间资本行为。鼓励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养老、医疗、教育、文体等事业,参与盘活政府性存量资产,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外,各地不得要求跨区域承揽业务的省内企业在当地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

(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及时发布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改组的项目信息。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营经济与国有资本共同设立发展基金。

(五)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和后勤保障领域。研究出台加快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推动“民参军”“军转民”,鼓励和引导“民参军”企业承担武器装备分系统和配套产品研制生产任务,参与航空航天、卫星应用、海洋工程、核心材料、关键元器件等军民融合产业。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军需食品、军队被装、通用装备制造维修、营房及水电设施建设、物流配送等部队后勤保障服务。

三、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六)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认真落实好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等政策。地方权限内的有关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税费政策,在国家规定的法定税率幅度内下降到合理水平。推广简明易行、操作便利的办税服务方式,扩大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加快落实退还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现行房产税按房产原值减除30%后的余值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按税额标准下调20%计算缴纳,但最低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税额标准下限。允许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稳定社保缴费方式,延用社保缴费基数,平稳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社保补贴政策,确保总体不增加企业负担。国家规定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按下限标准执行,除赔(补)偿性质外的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收费”。政府部门组织企业参加的培训班,未经批准不得向企业收取培训费。加大涉企保证金清理力度,凡不在公布的福建省政府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内的项目一律取消(完全市场化行为产生的保证金以及金融机构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除外),对违规收取以及逾期未返还的保证金应及时全额返还企业。严肃整治政府部门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乱收费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七)降低民营企业用地用电用气成本。对我省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可实行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应方式;鼓励工业用地使用权人在符合城乡规划、不改变原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不再补缴土地出让金及相关费用。扩大民营企业直接交易电量规模和参与范围,降低准入条件。简化用电报装流程,推行100KVA以下低压接入。根据福建天然气购气成本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城市门站气价,加强成本监审和气价监管,降低中间环节加价,支持中间供气企业与用气大户企业自主选择上游资源方和供气路径。

(八)减免缓征困难企业税费。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土地集约利用要求、纳税确有困难的企业,可申请减征或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已按规定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暂时困难企业(“僵尸企业”除外),经批准可缓缴医疗、失业、生育保险费,缓缴期限暂定12个月。

四、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

(九)健全金融机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努力尽快实现国家相关政策目标。建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与银行内部考核、薪酬等挂钩的激励机制,建立尽职免责制度,明确授信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做到不减少信贷规模、不釜底抽薪、不提高续贷门槛、不随意抽贷、不随意压贷。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保监局负责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年度考核,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按照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要求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给予监管正向激励。督促各金融机构清理废除不公平的民营企业融资限制条件,严格落实普惠型小微企业“两增两控”目标,即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水平(包括利率和贷款相关的银行服务收费),逐步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降低对民营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加大无还本续贷推广力度,提高无还本续贷笔数及金额占比;大力推广应收账款、特许经营权、政府采购订单、收费权、知识产权等融资方式,拓宽银行抵(质)押物范围,并将其纳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内容。

(十)设立政策性帮扶资金。省级分期设立和发行总规模150亿元的纾困基金和20亿元的纾困专项债。各地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在严格防止违规举债、严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前提下,帮助辖区内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实体经济领域上市公司、高成长性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等关键重点企业纾困,化解股权质押等风险。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的财务救助。将全省政府应急周转金规模逐步提高至100亿元以上,加大对民营企业“过桥”转贷支持。开展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企业不履约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清欠行动,对已发生的拖欠款项“限时清零”。对不诚信履约的企业依法依规列入诚信“黑名单”,取消财政性项目资金申报资格。

(十一)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产融对接,抓紧建设面向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新挂牌交易的小微企业,省级财政给予不超过30万元补助。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规模,支持民营企业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实施债转股,创设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充分发挥类金融机构作用,提高担保风险容忍度,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尽职免责和激励机制,降低担保费率,提高政策性担保机构对民营中小微企业担保比例。省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3亿元以上(含中央奖补资金),作为政策性担保机构用于代偿补偿、保费补贴等奖补资金。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总结推广厦门市产业引导基金、马尾基金小镇等基金运作好的经验做法,鼓励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向优质、重点民营企业。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尽快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妥善处理民营企业补办不动产权属登记问题。

五、鼓励民营企业创新转型

(十二)激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完善与企业产值、研发投入等生产经营情况相挂钩的创新激励机制,支持民营企业享受研发经费分段补助、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普惠性政策。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申报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符合条件的享受相关政策。对新认定为省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分别给予50万元资金奖励。筹建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支持民营企业牵头组织实施重大产品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专项补偿资金作用,推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无抵押贷款试点。

(十三)优化民营企业创新服务体系。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行业中介机构等开展产学研用合作,通过协同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和产品质量。对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的牵头单位给予100万元资金扶持,对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给予1000万元资金扶持。创新“制造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为创业创新提供支撑。落实科技创新券等奖励政策,促进各类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创新资源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加大民营企业人才培育支持力度,在人才引进、评定及人才公寓申请、科研支持等方面享受与国有、外资企业同等政策待遇。

(十四)支持民营企业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谋划、落地和开工建设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补短板项目以及新兴产业项目,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五个一批”项目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我省企业技术改造等各类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一轮技改行动,实施智能化改造。深化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对技术改造、智能制造予以重点扶持。

(十五)推动民营企业品牌与标准建设。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分行业树立一批质量标杆企业,打造更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对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的企业给予经费补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标准制(修)订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补助标准上浮50%。

(十六)支持民营企业兼并重组与拓展市场。鼓励民营优势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做大做强。对重大企业兼并重组项目前期费用及并购贷款利息予以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制度拯救功能,对于虽然丧失清偿能力,但仍能适应市场需要、具有营运价值的民营企业,要综合运用破产重整及和解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再生。细化已出台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外经贸发展的相关措施,严禁各类采购招投标违规设置对民营企业不公平条款,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加大国际产能合作。

六、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十七)全面开展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活动。主动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广厦门优化营商环境做法和经验,大幅压减行政审批前置事项;对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前置条件,一律予以取消;严禁随意增设办理条件、办理流程等,取消不必要的关联证照(卡)和证明项目。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90%以上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实现各类投资审批在线并联办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与审批时限,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在行政审批中的运用。

(十八)深化行政审批和执法制度改革。推进工商领域“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试行“容缺预审”,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和“最多跑一趟”。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跨部门联合抽查制度化常态化,推行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对诚信守法企业实行“无事不扰”。在安监、环保等领域微观执法过程中避免简单化,不搞“一刀切”。

(十九)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加快清理废除现有政策措施中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内容,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查处并公布一批行政垄断案件,严厉打击滥用垄断地位、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加大对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打造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环境。

(二十)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建立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版权等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和机制,推动完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审理专门化程序规则和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构建知识产权“大服务大保护”发展模式,依法严厉查处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案件,对重大典型案例予以曝光,提高违法成本。

七、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二十一)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纪检监察机关以及执法、司法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要注意保障民营企业经营者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民营企业合法经营,依法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对一些民营企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让企业经营者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对侵害企业产权及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错案冤案,各级人民法院要加快甄别纠正;对涉及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的案件,要平等保护、尽快办结;及时公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和好做法、好经验。推动涉及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诉讼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建立普惠金融诉调机制。对涉及企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案件,要积极进行调解,依法及时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功能,组织引导律师、公证机构等创新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建立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积极做好民营企业员工的法律援助。设立投诉举报热线,建立投诉受理督办机制。

(二十二)进一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加大对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宣传报道;鼓励民营企业家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参照全国工商联做法,发布我省年度民营100强企业名单,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推广“晋江经验”,发扬老一辈民营企业家艰苦奋斗、敢闯敢干精神,引导企业家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为建立良好政治生态、净化社会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多作贡献。

八、强化组织保障

(二十三)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重要性,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领导要定期听取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重大问题。严格防止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中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当干扰与不利影响,除涉及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及安全、环保、食品药品、税收等必要性的法定事项检查外,一般不对民营企业进行检查、督查、考核,减少检查人员、检查时间、检查频次,检查之前尽量与企业沟通,给企业“宁静时间”生产经营。对严重干扰、影响、破坏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公职人员,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执纪问责,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

(二十四)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与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听取民营企业反映和诉求。建立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重点商会制度,健全“政企直通车”制度,真心真意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做到企业诉求有渠道反映、能得到及时解决。加强民营经济统计工作,及时了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人民团体、工商联等组织要深入民营企业了解情况,积极反映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企业改革创新。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作风,开展帮扶民营企业专项行动,各地要建立重点帮扶企业名单,实行“一企一策”、点对点精准帮扶。加强舆论引导,正确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对一些错误说法及时予以澄清。各级领导干部在与企业交往过程中,既要严于律己、把握底线、清正廉洁,又要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接触交往,为企业服务。

(二十五)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水平。研究出台涉及民营企业的重大政策措施,要广泛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加强政策前后衔接、相互协调,留足企业适应与调整期,防止政策效应叠加共振或相互抵消。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舆论引导和执行情况督查,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研究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补偿救济机制。将支持和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创新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考察范围。

各级党委和政府、省直有关单位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明确工作要求,分解落实各项任务,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有更多获得感。省政府办公厅要建立政策落实协调机制,督促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执行情况将定期组织“回头看”。

长汀民企得到高质量发展 到11月全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

即时 | 2018-12-21 07:29

通过不断落实惠企政策、完善服务机制等,山区县长汀近年来民营企业得到快速、高质量的发展。到今年11月,全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民企最集中的纺织业,前10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增长11.9%

民企乐栖山城的三个为什么

东南网12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必然 黄筱菁 张杰 通讯员 陈天长)

四面环山的长汀,多年来吸引了安踏、盼盼、经纬集团等一大批民营企业来此安家落户。透过民营企业的成长历程,写满了当地党委政府细致的关心和服务。通过落实惠企政策、完善服务机制、提升营商环境等一套组合拳,长汀努力做到“围墙内的事企业自己干、围墙外的事政府帮助做”,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让民企得到快速、高质量的发展。

为什么落户长汀

在长汀汀州大道南路,谊美吉斯光电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的业务红火。这家生产智能玻璃显示屏的高新企业,在落户长汀的背后有着一个生动故事。

长汀县委书记廖深洪告诉记者,谊美吉斯总经理潘水华决定到长汀投资建厂前,曾和自己约好来实地考察的时间。但因计划有变,潘水华一行人提前就到长汀踩点。

“廖书记并未和县经信局、管委会的领导打招呼,因此那天接待我们的是毫不知情的工作人员。面对我们这些陌生的外地客商,他们不但详细全面地介绍了长汀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而且连我们没有提出的问题,也一一主动告知。”潘水华笑着说,“如果说我们来之前还有些许疑虑,那么听完介绍后任何顾忌都烟消云散了,当即拍板决定把企业落户长汀。”

次日,潘水华找到廖深洪,表示通过“突击”考察,他感受到了长汀在服务招商时体现的求真务实和企业文化完全契合,“在这里投资,是综合考察后的结果”。

去年3月,投资1亿多元的谊美吉斯公司落户长汀。一个月不到就办完了所有手续,同年9月公司就建成投产。

“从落户到投产,县委书记、县长至少在这里开了4次现场办公会,解决了我们不少问题。平时遇到什么困难,就直接找管委会和经信局,总能得到热情接待和妥善处理。”公司副总经理曹延名说。

2016年以来,长汀出台加快工业企业发展激励措施、工业及贸易企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多项扶持民企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了大批县外优质企业来汀考察洽谈。据统计,截至11月,长汀已签约86个项目,总投资140.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6个。

此外,长汀建立了“一对一”帮扶企业机制,与金怡丰、亿来纺织、中意铁科、华平纺织、盼盼食品等重点民企签订“一企一策”帮扶协议,从项目招引、市场开拓、税费帮扶等方面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对全县规模以上民企落实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用“马上就办”的优质服务,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难题。

为什么敢投巨资

政策组合拳打得好不好、具体举措落地实不实,企业最有发言权。

在河田镇,年末的晋江(长汀)工业园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园区内新旧厂房交错坐落,这是企业不断发展的痕迹。

走进福建亿来实业有限公司,二期10万纱锭项目正紧张施工。“该项目10月份动工,明年四五月即可投入生产,从动工到投产只需半年时间。”公司总经理许腾云介绍说,整个二期工程,三、四号厂房的建设就要投入1.8亿元。

巨大投资背后,是民营企业家底气十足的信心。“我在长汀打拼多年,政府各级部门为企业兜底服务,让我们毫无后顾之忧。”许腾云表示,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2017年,公司实现利润2100万元,吸纳400多人就业。

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开枝散叶”的空间向谁要?“除企业的联络人,每年县领导都会到厂里调研好几次,对情况摸得透、吃得准。对我们提出的用地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当场就解决,需要协调的征地、拆迁,也在第一时间帮忙联络省、市、县各级部门办结。”许腾云说。

采访中,许多企业家告诉记者,长汀县领导的现场办公让他们更能畅所欲言,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忧纾困。

用工贵、招工难的问题曾长期困扰劳动密集型企业。“不会等到企业找上门,而是主动靠前服务,多管齐下,打破民营企业用工瓶颈。”县人社局局长丘洪兴介绍,一方面及时下调社会保险费率,累计为163家纺织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85万元;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招聘会、网络招聘、劳务协作等形式,向纺织企业推荐就业3000多人。

看得见的短板要全部补齐,间接的制约因素也要努力消除。“从子女就学、医疗救助、住房补助等方面发力,吸纳外出务工人员返汀和外来务工人员来汀就业,为企业扩张提供充沛的人力资源。”县经信局局长邱文发说。

纺织业是长汀民营企业最集中的产业。如今,它已成为长汀龙头支柱产业,纺织产业园区由腾飞园区向晋江(长汀)工业园突破,产业链由下游向上游延伸。除亿来实业,还有华平纺织、南祥纺织、荣耀纺织等民企纷纷增资扩产。今年1—10月,全县纺织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3.51亿元,同比增长11.9%。

为什么能快速发展

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提升地方整体竞争力,必须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长汀十分注重加快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让民企轻装上阵。纺织产业被列为技术改造的重点产业,长汀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政府政策引领作用,指导企业对接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纺织服装产业向生产高端纺纱、高端面料延伸拓展,纺织服装设备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升级。截至目前,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采用全自动电脑针织机,重点纺织骨干企业均技改增资、转型升级,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可贵的是,还培养出一批新生代企业家,提升了他们创业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邱文发说。

传统企业的面貌从旧到新,高新企业也是捷报频传。

“今年10月量产以来,产品质量比预期更加理想,最近已接到来自成都、南京的大单。”曹延名高兴地说,“政府帮忙打理好围墙外的事,我们就能专心搞好产品研发。”

据了解,谊美吉斯已拥有国际发明专利12项、申请中的专利发明5项,居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长汀为企业精心策划申报各类知识产权项目,以创新释放企业活力。在政府带动下,元创木工成为省专利导航试点企业;卡鑫隆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得力机电被评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长汀不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对涉及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关键课题、核心技术、行业标准等进行集中攻坚。并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到目前已有3家企业入选第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名单,还有8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备案。

针对民企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长汀建立健全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并拿出真金白银,加大对困难企业应急还贷帮扶力度。今年1—11月,长汀累计使用还贷应急资金29次,使用金额1.83亿元,保障企业24家。同时,还为19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资金622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还贷资金压力,降低还贷成本。

在11月28日的长汀名城保护日上,长汀还授予杰出企业家“荣誉市民”称号。“通过营造崇商重企的氛围,让全社会更加关心关爱民营企业家,激发民企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廖深洪说。

晋江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企业所需 即我所为

即时 | 2018-12-17 07:18

晋江坚持当好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企业所需 即我所为

东南网12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齐玉波)

民营经济是晋江发展的绝对主力。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晋江拥有5万多家民营企业、2个超千亿元5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43个中国驰名商标、46家上市公司,民企创造的经济总量占全市的95%以上。

民企是晋江的一张名片,也是晋江经济的活力源泉。长期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企业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理念,当好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让民企这辆“跑车”马力十足、飞驰在宽敞明亮的快车道上。

当好引路人——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

在日前召开的中共晋江市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代表市委再次提出:旗帜鲜明支持民营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力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紧盯创新能力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高成长型企业,分行业扶持,分梯队培育,发展一批“隐形冠军”,打造一批新的龙头企业。

同时,晋江还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减轻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强化配套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进入新时代,晋江提出国际化战略,以企业国际化为导向,鼓励龙头企业并购国际知名品牌,把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向全球布局,在更高平台参与国际竞争,构建企业在晋江、资源在全球、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格局。

2016年,晋江出台《关于扶持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十四条措施》,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国(境)外同行业企业,整合国(境)外研发团队、设计资源和销售渠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今年4月,晋江出台《关于加快资本市场和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又对企业加快品牌国际化的扶持措施进行完善,明确对收购海外企业的奖励最高可达500万元。

在政策扶持的同时,晋江还注重打造国际化平台,引进国际化项目,综合保税区、国际邮件互换局分别获批设立运行,国际马拉松赛、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等重大赛事、商务活动成功举办,体博会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功申办2020年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开创全国县级城市承办大型国际综合赛事的先河。

就在不久前,在晋江市委、市政府的牵线和推动下,安踏、利郎、盼盼、舒华等4家晋江企业与国际中体联签约,将借助国际中体联的资源和优势,不断推动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化。

在晋江国际化战略的引领和支持下,近年来,晋江众多企业通过赴境外开厂、并购、上市,加快实现品牌国际化。恒安集团斥资1.45亿元收购马来西亚上市公司皇城集团过半股权,以1166万欧元认购芬浆发行股本约36.46%的股份,规划在芬兰库奥皮奥建造大型生物纸浆厂;安踏利用募集资金3.14亿元收购斐乐,1.5亿元与迪桑特国际体育品牌合资,从单一品牌转型发展成为多品牌体育用品集团;七匹狼先后0.7亿元收购肯纳服饰、3.2亿元买下“老佛爷”,成功拓展中高端服装市场……截至目前,晋江赴境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95家。

在国际舞台“与狼共舞”,与国际企业竞争靠什么?创新!创新则离不开人才支撑。近年来,晋江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促进院士工作站建设的相关意见,积极引进高端智力资源服务经济社会,目前全市共有15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院士工作站,获批国家级示范站1家,省级示范站2家,拥有49个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除引才引智,加强人才培育也至关重要。今年10月17日,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区举行2018年秋季开学典礼,福州大学与晋江校地合作办学开启新征程,园区将借助福州大学的教学资源和优势,为晋江企业培育更多精准、顶尖的专业人才。

当好推车手——助力企业爬坡过坎

企业爬坡过坎,关键时刻需助推一把。晋江市委、市政府就充当了这一重要角色。

最近,晋江一家纺织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这家能制造超轻薄、防辐射等高端功能性面料的纺织企业,4年前却濒临倒闭。2014年,由于转型倒逼、竞争加剧,包括该公司在内的部分晋江民企面临困境。“当时出现资金链断裂迹象,公司一旦倒下,还将影响上下游数十家公司。”企业负责人回忆。

面对企业危局,是回避求稳还是直面考验?针对困境,晋江成立企业风险防控领导小组,一周内为企业办好土地证和厂房产权证,协调银行为企业成功拿到救命资金。

据统计,2016年以来,晋江累计处置不良贷款近200亿元,迅速止住风险蔓延势头,金融运行逐步恢复正常,一批有产权专利、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得以重生。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晋江出台一揽子的实用政策。每一年的千企大会,晋江都会送出政策大礼包。如今,这份大礼包已修订完善至11份。

这些政策讲究“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通过领导挂钩、部门走访、征求意见会等多种渠

道,倾听来自企业一线最真实的声音,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及时修订完善,促使整个政策体系更加突出“一行一策”“精准滴灌”。据统计,仅2017年,晋江就兑现政策资金15.5亿元。

另悉,2017年,晋江为小微企业减免税款1亿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1.89亿元;全年审批办理退税7330户次,退税额52.68亿元。同时,针对各类民营企业打造精准服务,帮助企业把成本控制在生产前端,推出用电设备租赁、优化用电方案、清洁电能替代等定制化服务,2017年通过这些服务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超过1500万元。

当好服务员——提升企业幸福感

在企业发展中,晋江市委、市政府还当起服务员,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服务理念,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

在晋江行政审批中心的60多个窗口中,华宇铮莹集团总经理苏成喻最熟悉两个窗口——并联审批窗口与优惠政策兑现窗口。

苏成喻的企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企业发展中最担心的就是厂房、土地审批跟不上,时间意味着商机。并联审批窗口的出现,让一个工程项目从设立到发放施工许可证的过程,从此前的33个环节240个工作日,压缩到6个环节37个工作日。

苏成喻同时也是优惠政策兑现窗口的熟面孔。最近一次他受惠于政府的优惠政策是在年初,晋江市政府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最多可获得300万元补助。他的企业一直致力推行自动在线监测和信息化传输,在车间改造的过程中,按流程,企业先后共享受100多万元补助。

这些优惠政策,更多的时候是主动“找上门”的。苏成喻说,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经常主动消化政策,往往不需要企业“捕鱼”,而是直接把“鱼”送到企业面前。

目前,晋江30个部门、542个审批事项的办事时限全部压缩在10个工作日以内,91.77%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当场即办率80.36%。

许志是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学术带头人。他说,把石墨烯项目带到晋江,主要是看重晋江的创业环境好、企业多、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政府给我们搭建平台,解决资金问题,书记和市长亲自带队和企业对接,对人才非常重视,说到做到,效率还很高。”

更让他感动的是,项目落户不到一年,晋江市委市政府说到做到,向他兑现了各项承诺,如200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80万元的购房补贴,还有每月1万元工资补贴,甚至还帮这位美籍华人办了医保。“我现在在晋江安了家,还把父母接过来了。”他高兴地说。

省领导调研省民营企业商会

即时 | 2018-12-07 08:12

东南网12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宇熙)5日,省委常委、统战部长雷春美在福州调研省民营企业商会,并与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

雷春美向为新福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民营企业家们表示感谢。她说,多年来,省民营企业商会在开展理念信念教育、服务商会会员、引领行业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雷春美强调,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商会建设是今后经济统战工作的重点。希望省民营企业商会强化政治功能,突出思想政治引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新创业、回报社会的典范,助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要强化发展功能,创新商会服务工作,注重开展政策研究、提升建言献策水平、搭建发展平台,助推企业创新发展;要强化自律功能,引导会员企业自觉履行经济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和“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要强化管理功能,提升规范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高标准、职业化、具有广阔视野的人才队伍,促进“两个健康”,为谱写新时代福建发展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于伟国:全力支持民营企业越过创新转型这道“坎”

即时 | 2018-12-07 07:34

编者按: 《求是》2018年第23期刊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国的文章《全力支持民营企业越过创新转型这道“坎”》,本报今日予以转载。

全力支持民营企业越过创新转型这道“坎”

于伟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共同支撑着福建经济发展。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96.2%是民营企业,132家境内上市公司89家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7.2%,提供了70.5%的税收、贡献了73%的科技成果、吸纳了82%的就业。在今年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前三季度,全省民间投资仍增长19.2%,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77.8%。同时,福建民营企业多数成长于改革开放初期,进入的大多是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产业,创新积淀不深、创新能力先天不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必须爬坡过坎,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福建民营企业面临最大的“坎”、最陡的“坡”就是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就是要支持帮助民营企业爬坡过坎、创新转型,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一、推动创新发展的理念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要练

好内功,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福建积极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路径依赖,转变到拼创新、拼技术的发展新路上来;积极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坚守主业,真正认识坚守主业就是坚守优势、坚守根基,把专注主业作为创新发展之基,用新技术新模式等改造主业、提升主业、壮大主业;积极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实施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营销、管理等全面升级。比如,位于泉州的嘉泰数控科技股份公司作为一家在机床领域起步较早的民营企业,把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作为主攻方向,推出智能化全自动生产线,机器就像佩戴了智能手环,生产多少零件、花费多长时间、故障率等数据都清晰可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效益明显提升。

二、完善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细化量化政策措施,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福建研究出台了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系列配套措施,以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支持民

营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完善自主创新政策。建立完善与企业产值、研发投入等生产经营情况挂钩的创新激励机制,筹建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推动民营企业全面享受研发经费分段补助、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二是完善技改创新政策。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打好技改设备投资补助、技改完成投产奖励、技改基金投资、龙头企业两化融合等政策“组合拳”,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实现“机器换工”。三是完善协同创新政策。鼓励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共服务平台、行业中介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对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给予1000万元资金扶持。

三、优化创新发展的资金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福建多措并举全面落实,优化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资金供给。一是突出实质性减负。对企业税收“能减全减”,地方权限内的有关税费政策以法定标准的最低水平落实;对社会保险费“能降全降”,全面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社保补贴

等政策;对行政事业收费“能清全清”,全面施行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二是突出多渠道融资。健全金融机构考核激励机制,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与银行内部考核、薪酬等挂钩,着力解决惜贷、抽贷、过度慎贷等问题;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加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推动全省“产融云”平台上线运营,鼓励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向优质民营企业。三是突出纾困性帮扶。设立总规模150亿元的省级纾困基金和20亿元的纾困专项债,用于帮助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将全省政府应急周转金规模提高至100亿元以上,省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3亿元作为政策性担保机构奖补资金,帮助民营企业降低“过桥”融资成本。

四、强化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

习近平同志2010年来福建考察时强调,福建要提高经济的层次,一定要牢牢地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要素。我们牢记这一要求,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一是坚持向企业放权、为人才松绑。建立健全以企业使用为标准,

以人才能力、质量、贡献为主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企业在引进创新人才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完善人才流动、激励等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归属成果完成人及团队的比例不低于70%。二是坚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和特支人才“双百计划”、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信息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形成“一个人带动一个团队、带来一批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的辐射效应。三是坚持出“干货”、见“真金”。5年内全省投入100亿元,每年引进1000名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对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安家补助,对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按企业税前支付薪酬60%给予聘用补助;对预期能实现重大产业突破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统筹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支持。

五、提升创新发展的服务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福建着力实施“两个彻底清除”和“三个水平提升”,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两个彻底清除”:一是彻底清除思想障碍,坚持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二是彻底清除政策障碍,坚决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推动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三个水平提升”:一是提升主动服务水平。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倡导的“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推动党员干部自觉主动地服务企业家。二是提升精准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帮扶民营企业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党政领导与企业家恳谈会、重点帮扶企业名单和党政领导干部挂钩民营企业等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并联审批,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和“最多跑一趟”。三是提升廉洁服务水平。完善行政审批、工程项目、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的预防腐败机制;加强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对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搞权钱交易的,严肃问责;坚决制止对民营企业一切不必要的检查、督查和考核,确保企业有“宁静时间”生产经营。

 

三明市成立市级非公企业服务中心 “一门式”服务民企“少跑腿”

即时 | 2018-11-30 07:43

三明市成立市级非公企业服务中心

“一门式”服务民企“少跑腿”

东南网11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罗联浔) “按理我们办这个证得去市住建部门办事窗口跑三趟,没想到认了一次服务中心的门,后面两次把材料寄过去,他们办好免费寄回来。”近日,收到从市里寄到大田县的快递,福建省江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成玉说,中心就像娘家人,省了我们来回跑的各种麻烦。

不仅是代办证件,去年5月,三明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非公企业服务中心,为在三明的民企提供政策咨询、审批代办、司法调解、用工需求、融资对接、教育培训等六大项服务。

“我们长期驻点这里,民企有诉求都可以告诉我们。我们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腿。”26日,三明市非公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候和平告诉记者,作为线下服务平台,中心有两名常驻人员,每周还有一名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直属商会负责人轮值,现场为民企“跑腿儿”,能代办的全程代办,能解决的当场解决。

原总部在福州的福建万皇金融外包服务有限公司,因业务扩大迁址至三明,人生地不熟,公司负责人找到了中心,希望能帮助办理公司经营地转移手续。中心指派出专人全程跟踪服务,第三天手续就全部办完。

“我们是无偿服务,选择三明发展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面对企业的致谢,候和平这样说。

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涉及众多部门。此时,中心就启动信息联享、部门联动、诉求联办机制,将诉求件或情况上报市非公办,协商相关部门给予解决,按照时限回复、办结。

目前,三明市非公企业总数4.16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近90%。“我们发挥市非公办设在工商联的优势,与金融办、银行、法院等部门协商,已帮助市区某集团公司实现转贷7笔次约1亿元、化解不良贷款5200万元。”市工商联负责人说,该公司面临资金断裂危险,中心了解后及时将问题提交市非公办。

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三项联动机制、六大项服务,服务民企的“一门式”服务机制由此构成,11月获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

民企只进一个门,中心还主动上门,邀请市领导、部门负责人与民企“零距离”交流。8月开展专题调研,梳理汇总民企反映的问题78个,意见建议49条。

中心成立以来,受理诉求件68件,已协调解决65件,办结诉求满意率达100%,为部分民企协调新增贷款约5亿元,更好地构建起亲清政商关系。据初步统计,去年以来,已有126位在外明商回乡投资兴业,实施项目115个,总投资近130亿元。

福州部署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即时 | 2018-11-30 07:31

抓住机遇做大做强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福州部署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东南网11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29日,福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王宁出席并讲话,副省长郑新聪出席会议。

60家受表彰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在主席台上就座,近1000位民营企业家出席会议。恒申集团、中景石化、比特大陆、网龙网络、海源复材等5家企业负责人在会上交流发言,福州海关、中国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以及福州市法院、税务、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表态性发言。

王宁指出,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民营经济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特别是这次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突出位置,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福州市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王宁说,当前,福州民营经济发展迎来了大好机遇,希望全市民营企业家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当好建设有福之州的主力军。要保持定力,做精主业,坚守实业,注重改革创新,加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把具备领先优势的纺织化纤、机械制造、汽车玻璃、电子信息等产业做强做优,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要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攻坚克难,着力破解要素、融资、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瓶颈问题。要扎根福州,勇闯天下,既要把好项目、新项目留在福州,把事业发展与家乡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要大胆“走出去”,努力在融入“一带一路”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要担当责任,回报社会,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文明、和谐、进步。

王宁表示,福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将全力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持续用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推出一批民间投资项目,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积极使用首台(套)技术产品,为民营企业在福州新区开发、滨海新城建设、城市提升改造、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提供更广阔的施展舞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推行“政企直通车”制度,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将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里是创业的热土”

即时 | 2018-11-29 07:37

东南网11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罗鸣灶 沙观球)

“现场正在施工的是开发区公租房,高6层,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11月23日,在将乐县积善工业园区,工人们正在一处建筑工地进行基础施工,承建单位硕尔邦科技集团董事长仲维水介绍说。

硕尔邦科技去年4月签约落地将乐,6月在积善工业园区租赁闲置厂房投产,从签约到投产速度之快让人刮目相看。

“装配式建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和将乐县达成共识,合力推动企业加快发展。”仲维水说,县产业发展扶持基金以土地、厂房和资金入股等形式,极大地减轻了公司前期投入压力。

立足将乐,撬动装配式建筑市场,是硕尔邦科技发展的愿景。“目前公司处于饱和生产状态,已完成将乐县水上运动基地项目建设,开发区公租房明年3月可以竣工。”仲维水说,将乐县大力支持,为公司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宝贵时间。

边生产边建设生产基地,硕尔邦科技蹄疾步稳。仲维水说,公司投资1亿元,在积善工业园建设200亩产业园,明年3月可投产。

多渠道筹措资金扶持企业,是将乐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福建通海镍业有限公司2010年10月入驻积善工业园,从事镍合金生产。去年年底,公司实施技改,转型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

“县里通过金森小贷公司,为我们提供2000万元应急保障周转资金,手续非常简便。”公司办公室主任夏国平说,有了资金保障,公司技改顺利进行,年底新的生产线可投产。

截至目前,将乐县产业发展扶持基金通过现金、土地折价等方式入股8家企业。前10个月,将乐县金森小贷公司向17家企业提供应急保障周转资金17笔1.77亿元。

钱从哪里来?将乐县积极向上争取债券资金,2017年度向上争取新增债券资金16500万元,同比增长7.84%;2018年度向上争取新增债券资金36300万元,同比增长120%。

与此同时,县里认真策划生成项目,向上争取补助资金。争取国家发改委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5000万元建设妇产儿科大楼,是近年来将乐县争取到单体最多的一笔资金;抓住国家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机遇,策划并通过认定项目9个,总投资4.9亿元,项目个数和资金量均居三明市首位。今年通过财政部、工信部争取“双创”升级版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目前已通过审批,可以撬动金融贷款5亿元扶持开发区企业发展。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要更多更实的举措。将乐县充分发挥县重点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中心作用,对签约落地项目采取一套人马全程跟踪、全程代办的保姆式服务,全面为项目落地排忧解难。

去年8月,贝诗特(福建)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申请化妆品生产许可,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0月即顺利走完审批流程,企业如期投产。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将乐县积极对标三明市“六最”营商环境活动,全面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取消县级行政审批事项131项,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50%以内。同时,出台《扶持轻合金产业发展六条措施》等招商优惠政策,通过购房租房补助、经营贡献奖励、人才激励、招商奖励等措施,吸引、鼓励和扶持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就像一粒粒种子,成长环境非常重要,这里是创业的热土。”谈起在将乐的创业经历,仲维水感慨地说。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排水抢险中打造行业标杆

即时 | 2018-11-24 08:13

侨龙应急装备依靠自主创新,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并不断做精核心业务

在排水抢险中打造行业标杆

东南网11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筱菁 刘必然)在福建侨龙应急装备有限公司的展厅里,整齐地摆放着80余项专利证书,它们代表了侨龙在国内抢险救灾装备领域的先进水平,也是侨龙立于应急装备行业不败之地的重要依据。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侨龙将创新进行到底,不断打破行业壁垒,已成为行业的技术标杆。如今,侨龙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以系列拳头产品为抓手,以自主创新为立足点,在“制造+服务”中探索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向行业领先的应急装备企业前进。

敢为人先,填补市场空白

侨龙的前身为创办于1993年的龙岩汽车改装厂。改革开放后,日益活跃的运输市场对自卸车、厢式车、货运车的需求激增。企业创办者林志国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先是办起汽车修理厂,从汽车维修和配件销售做起,随后转向新车改装。

未受过高等教育和系统培训,却挡不住林志国对汽车的钻研。长期在生产一线的不断学习和动手实践,让他逐渐掌握了专用汽车的生产和管理,成为汽车方面的能人。

2008年,上海的一场特大暴雨带来了严重的内涝。林志国回忆说,当在新闻中看到普通的消防车被用作排水工具,且排水速度很慢时,自己坐不住了。随后他查询得知,在国内并没有大流量的排水设备研制出来,而市场又迫切需要这类产品。

此后,侨龙技术团队便专注于抢险装备研发。研发过程并不容易,但最终林志国和团队克服困难,陆续研发出“龙吸水”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垂直供排水抢险车、高空供排水抢险车等,并走下生产线。

“龙吸水”系列排水抢险车采用液压驱动技术,属国内首创。该产品机动灵活、部署安全快速,可运用于城市抗洪排涝防汛、公路排水、围堰抽水、消防供水等,填补了国内大流量排水车的空白。自2010年投入市场以来,“龙吸水”排水应急救援抢险装备已销往全国28个省份,并远销东南亚地区,成为抗洪排涝的神兵利器,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9.96%。

聚力创新,做精核心业务

在侨龙公司的生产车间外,停靠着几辆不同类型的排水抢险车。工作人员手持操作设备,按下按钮后,大量的水从排水管内喷涌而出,让现场的参观者切身感受到了“龙吸水”的威力。不远处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对今年新研发的消防远程供水加压取水车进行检查,技术人员介绍,车上功能可以通过遥控设备一键启动,改变了以往按照程序一步步操作的过程。

“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我认为只有创新一条路。侨龙25年的发展历程,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就是因为坚持自主创新,侨龙才一路爬坡过坎走到今天,成为独具特色的应急装备企业。”在总结侨龙发展历程时,林志国这样说。

创新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多年来,侨龙公司专注于应急抢险救灾装备的研发,已拥有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垂直供排水抢险车、子母式排水抢险车、高空供排水抢险车、履带式移动排水泵站(车)和便携式排水抢险车等六大系列产品,供排水量范围广且品种多样。值得一提的是,产品均以电子模块化操作,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目前,侨龙已拥有8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产品核心专利“大流量排水抢险车”获得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移动式应急抢险泵站技术”连续8年列入水利部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并成为《排水抢险车》行业标准起草单位。这些,是侨龙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最好诠释。

侨龙常务副总陈荣华说,要保持技术领先,人才是关键的一环。在加强自身研发团队建设的同时,侨龙在产学研方面加强交流,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上海交大等多所科研院校在水泵研发、结构优化、数值模拟仿真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针对山区城市引入技术人员较难的现状,侨龙还在厦门成立了研发中心。

上下齐心,扛起社会责任

作为应急装备生产企业,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使命。近年来,侨龙员工携装备奔赴全国各地灾区一线抢险救援达80余次。

今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袭击广东,多个城市的道路及小区被淹。侨龙在接到通知后,紧急征调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前去支援,仅在广州,就完成了城区19个点的排水排涝工作,排水量接近70万立方米,超过一个小型水库的库容量。

“救灾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包括董事长在内,几乎所有侨龙员工都常年义务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救灾。”侨龙副总经理林立伦说,为更好地进行救灾,侨龙还在办公大楼设立了抢险救灾指挥中心,对救灾现场进行遥控指挥。林志国说,未来,侨龙将主动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在防灾、备灾、减灾、救灾领域全方位开发应用高科技的应急产品,争当应急产业的排头兵。

石狮:小商户在家门口就能出口了

即时 | 2018-11-23 07:49

东南网11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程枝文 通讯员 许晓城)

11月15日,泉州石狮服装城市场国家级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在全国6个试点市场中率先启动。当天,石狮市市场采购贸易首单在石湖港完成出口通关,这标志着石狮、泉州及福建在外贸新业态领域方面迈向全国同行业前列,将有力推动石狮、泉州和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参与全球竞争。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新抓手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在经国家认定的专业市场内采购的出口商品,由具备资质的经营者直接办理出口的贸易方式。相比一般贸易方式,它使不具备国际贸易能力的中小商户也能简单地参与外贸,并实现便利化通关,解决中小微企业出口难、出口慢问题。

2002年开始,来自也门的采购商小法到石狮从事服装贸易,现在已是服装城的老顾客。要把采购到的服装销往也门,小法的工作不仅是要找到满意的货品。按一般贸易方式,货物出口要经过商检、报关、结汇、退税四个环节。而服装商品单价通常不高,小法打交道的商户规模也不大,因此,每次看中货后,小法只能找货代公司,由货代公司办理出口手续,并帮他申请出口退税。这不仅费时,还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

随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启动,现在,小法不用再通过货代公司,而是直接在服装城办理出口手续。以前通关时间长的要一个礼拜,现在只需两三天即可。

石狮是闽派纺织服装的策源地和大本营,也是全国服装市场的集散地,去年,石狮服装城的市场营业额超过100亿元,吸引了中东、非洲、东盟等地的采购商常驻。现在,石狮服装城内的市场经营户达2万多户,以中小微规模为主。通过这些中小商户的交易,每年,大量的石狮服装漂洋过海,出口到世界。但由于货代公司时常没在泉州办理报关手续,这影响了相关部门对泉州出口格局的判断,也影响着中小企业融资。

“以前中小企业会通过一些货代直接走,导致没有留下销售数据。当企业需要融资时,却苦于没有销售数据,非常不利。而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后,销售数据留下来了,方便了这些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取得融资。”石狮市商务局局长林金场说,为给中小微商户提供更多的便利,试点启动后,相关部门在石狮服装城市场内设置了贸易服务中心,实行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一条龙服务,为商户提供快速通关、增值税免征不退等服务。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利器

很多出口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难,难在商业模式创新难。而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很大程度上就是为破解这些难题。

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范围为其市场集聚区,东起石龙路、南至同兴路、西至南洋路、北至南环路的四至范围内,占地1100亩,这也为泉州创新外贸工作提供了思考。背靠泉州制造业雄厚的产业基础,超过2000亿元的纺织服装产值,周边晋江的鞋业、德化的陶瓷、安溪的茶叶产业发达,相关部门也正考虑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推动福建乃至国内外的各行各业都入驻服装城区域从事市场采购贸易,放大试点的辐射效应。

“以外贸来带动内贸,同时我们也在探索是不是能够引入跨进电商模式,在石狮服装城打造一个一般贸易、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三位一体的贸易新形式,来推动实施纺织服装产业外向度的发展。”林金场说,如果把这个市场采购贸易做大做强,就可以传导到实体产业发展;实体产业订单完成更快,港口就会更顺畅,有更大的吞吐量。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新业态,无疑将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在全球拓展商机。

在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石狮市不遗余力。近年来,石狮先后出台进一步完善工业投资鼓励、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加快发展智能产业等系列优惠政策,在财税扶持、减税、创新引导等近百个方面强力扶持,推动一大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贸易新业态和强力扶持政策,必将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并大步迈向世界。

福建省打造财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加强版”

即时 | 2018-11-23 07:46

减税降费 政策引导 资金融通

我省打造财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加强版”

东南网11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戴艳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应当在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近年来,我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营造有利于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发展良好财政政策环境。从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到出台民营经济发展七条措施,从开展民企产业项目对接到实施工业企业技改奖励等,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民营经济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星星之火发展到如今相互配套、上下链接、集群挺进的规模态势,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全省经济总量中“三分有其二”,2017年民营经济提供了全省70%以上的税收。

上述负责人表示,当前全省上下正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省财政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书记于伟国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提出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为民营企业走向更广阔舞台打造更优更佳的财政支持“加强版”。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着眼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放水养鱼”意识,以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乘法效应。2018年,在落实增值税税率调整、企业所得税优惠、提高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等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落实好、执行好中央出台的其他减税降费政策。按现有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省新增减税降费规模290亿元。

——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完工奖励政策作用,用好用足技改基金,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施产品升级换代。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带动作用,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做大做强。统筹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总部经济联席会议作用,指导各地建立总部企业后备库,对引进龙头骨干企业设立的总部、区域中心及其他特别重大企业,给予“一事一议”综合扶持政策。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创新驱动。建立与企业产值、研发投入等相挂钩的创新激励机制,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设立80亿元规模的企业技改基金,带动投资640亿元,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落实财政奖补措施,重点支持重大研发机构引入、行业领军企业研发扶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等。实施创新正向激励,发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对三个片区实行分档奖励。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支持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

——发挥财政引导作用,缓解融资难贵问题。省级设立总规模150亿元的纾困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设立20亿元的纾困专项债,首期10亿元,用于帮助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全省政府应急周转金规模逐步提高至100亿元以上,降低民营企业“过桥”融资成本。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安排省级扶持企业上市专项资金,用于各地加强上市工作奖励和新增发行企业债券补助。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金融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设立专项代偿补偿资金,为全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风险补偿和增信支持。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开展应收账款融资试点,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龙头企业兼并重组、企业股份制改革,推动小微企业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和发行增信集合债等。

——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优化流程的同时,统一市场准入,降低审批门槛,提高办事效率。全面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明确政府采购活动不得以注册资本金、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等供应商的规模条件对中小企业实行歧视待遇。破解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政策壁垒,除法律法规规章有禁止性规定外,只要社会资本愿意投入,原则上给予优先考虑。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跟踪和服务,深入了解和掌握规模民企运行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政策、对策送进企业,支持企业改革发展。

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降本增效,提升城市投资吸引力

即时 | 2018-11-20 07:47

降本增效,提升城市投资吸引力

    ——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二

东南网11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廖丽萍)

对于市场主体来说,行政服务效率、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也关系到其投资意愿。对此,厦门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找准企业痛点、优化改革举措,通过打通堵点提高效率、聚焦需求降低成本等,不断增强城市投资吸引力。

打通堵点 提升效率

上市公司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与厦门达成投资意向,在当地设立子公司——厦门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市政务服务保障中心副主任王秀荣说,通过“多规合一”工作机制,市环保局从产业和环境准入方面,对该企业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初审,为落地提供保障。

厦门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志炎说,项目落地后恰巧遇上厦门市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今年7月26日,企业提交了环评文件报批申请,当场就拿到了批文。“我们感受到了‘厦门速度’,特别是对环保部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和高效率审批印象深刻。”他表示,集成电路项目的环评审批,当天能拿到批复,“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通富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厦门一直在采取措施,找准企业痛点打通堵点,提升效率。以“办理建筑施工许可”为例,这曾是厦门排名最靠后的一项指标。当地以此为重点,首创“五个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即“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该体系被国务院认可并作为标准在全国推广,并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8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作用明显。“供电业务流程已全面嵌入厦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主流程,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孔瑞忠说,企业在办理工程建设许可,就可以同步提交用电需求,不用再次向供电公司递交申请、提交资料,剩下的工作由供电公司内部流转,“数据跑路”代替“客户跑腿”,实现办电“免申请、免资料、免等待”。

位于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航空物流园的厦门万银物流仓储项目,就是受益者之一。该项目用电负责人程文说,项目递交用电申请后,按照传统做法需要15天得到相关供电方案。但当地供电人员通过“多规合一”平台得到信息后,主动联系并了解项目方需求,提前做完现场勘察等工作。因而,当场就得到了供电方案答复。

厦门不断改善提升的营商环境,企业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获得电力、跨境贸易通关等方面可感可知。此外,在商事登记、要素支撑、日常经营等多个环节也得到充分体现。

聚焦需求 降低成本

今年,总投资达200亿元人民币的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项目入驻厦门海沧信息产业园。项目工程总负责人朱利荣说,从申请到接电,企业就跑了一趟供电部门。此外,租赁施工用电箱变,按照两年的建设周期来算,这种模式比自行采购设备可节省五六万元,这还不包括箱变运维的人力成本。

“对于企业来说,早一天通电就能早一天开工,节约下来的时间和成本相当可观。”孔瑞忠说,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把10千伏公共网络建设到用电客户红线附近,确保接电路径最短、接入成本最低、接电更加快速,仅2018年就预计为厦门企业客户节约7000万元投资成本。此外,厦门在全国首推财政项目施工用电箱变租赁模式,今年至今已被100多个工程采用,平均每个工程投资节省30%以上。

其实,地方政府在降成本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志端表示,以融资成本为例,地方政府可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增强信息透明度,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促进融资成本的下降。据介绍,厦门加大“银税互动”,就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资金从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风险补偿比例从50%提高到70%,不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不只是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也是一个着力点。去年7月,厦门出台政策对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分别按规定标准的45%和80%计收,并调低引航费收费标准上限,每年为外贸企业新增减负近亿元。不久前,又推出“全流程阳光服务”,从非政府性收费部分切入,为进出口企业的降本增效拓展了新空间。据初步估算,这一举措的实施,每年预计可为厦门口岸的企业节约进出口成本约3000万元。此外,对本市货运车辆在市内的通行年费,还按规定标准的50%给予优惠。

“降成本、优环境”的专项行动不断深入开展。2016年至2017年,厦门共出台实施75条减税降费降成本措施,累计为企业清费减负约600亿元,做到改革措施与企业感受同频共振。经过努力,市场主体在厦门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中活力迸发,经济发展呈现速度逐年加快、质量持续提升、后劲不断增强的态势。

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再造流程,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即时 | 2018-11-19 07:45

编者按: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一个地区来说,像阳光、空气一样重要,是推动发展的必要条件。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国家发改委不久前发布我国首个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厦门从22个试评价城市中脱颖而出,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近年来,厦门是如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请看本报今起推出的报道。

再造流程,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一

东南网11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廖丽萍)

营商环境是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营商环境的好坏。企业则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晴雨表”“感应器”。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参照世界银行国际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标准,围绕企业从开办到营运,直至结束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查差距、补短板,涉及“放管服”领域的指标细化到办理时间、手续数量、办理成本等方面。厦门再造流程,企业注册、纳税申报、发票领用等方面实现了全程网上办理,大大提升了市场主体获得感。

自加压力,再造流程

福建象屿壳牌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在厦门新注册成立的合资企业,于今年7月落户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7月30日提交材料,7月31日上午便拿到了营业执照。”企业相关负责人说,尽管此前已知道厦门是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试点城市之一,对这里的营商环境也有所耳闻,但如此高效的服务,还是让他们印象深刻。

为什么这么快?公章刻制的细节足以说明问题。此前的流程是,办理登记注册后,凭领取的营业执照到公安部门开具印章刻制许可证,再到后者认可的刻章企业刻制,至少需要2个工作日。针对新设立企业刻章人工审批环节多、速度慢、时间长的问题,相关部门推行刻章全流程网上办理,同时让刻章公司的机器设备进驻政务中心。小小的改变,企业在厦门市政务中心办理营业执照时,就能在窗口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现场刻制印章,且立等可取。

“我们把企业开办必备流程精简为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3个环节。”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会计师吴惠芬说,原先申请人依次向市场监管、公安、税务部门提交有关申请材料的传统办事流程,再造为“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即申请人通过企业开办“一网通”平台一表填写、一次提交数据,市场监管部门统一采集推送数据,各部门业务同步办理、结果实时共享。

企业开办是衡量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厦门除公章刻制即来即办外,营业执照办理时限缩短为2个工作日内、发票申领不超过1个工作日。自加压力,实现了3个环节压缩至3.5天以内。这远低于国务院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8.5个工作日的要求,刷新了市场准入速度。

事实上,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也成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厦门形成“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服务模式,企业注册、纳税申报、发票领用等均实现了全程网上办理。

查找差距,补齐短板

再造流程,把企业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得益于厦门对标一流的决心。2015年7月,市委全委会上通过《关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参照世界银行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标准,明确提出力争通过三年努力,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的改革目标。

这套评价体系围绕企业从开办到营运,直至结束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涉及“放管服”改革的重要领域,其指标可细化到办理时间、手续数量、办理成本等方面。彼时,作为顶层设计工作的牵头单位,厦门市发改委据此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对标新加坡等世界一流经济体,厦门在施工许可、获得信贷、获得电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查差距、补短板。以办理施工许可为例,厦门从项目建议书开始到核发施工许可的审批一般要一年以上,比新加坡多10个手续,时间多167天。对此,厦门决定大力推进建设项目施工许可改革,通过两轮改革,解决部门信息不共享、系统不对接、业务不协同的问题,分别压缩财政投融资项目和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审批近60%和40%。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评估反馈,进一步将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备案类、核准类获得施工许可压缩至5~20个工作日,财政性投融资类项目压缩至8~23个工作日。

改革还在更多的领域推进中。按《厦门市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计划》,厦门市发改委牵头发动各区、政府部门和商协会等多渠道发现企业“痛点”,在商事登记、要素支撑、日常经营等3个环节先期启动25项工作任务,逐个领域提出具体改革目标、任务和措施。如今,通过持续努力,办事环节减少,流程优化,时限压缩,成本降低,大大提升了市场主体获得感。

以评促改,动态管理

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近年来受厦门市发改委委托,不断推进厦门营商环境改善提升。“厦门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获得电力、跨境贸易通关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该中心执行主任许志端说,一些指标分数上升但排名持平甚至下降,说明别的经济体改善更大。这就需要厦门进一步对标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城市继续努力。

立足以评促改,厦门从2015年起,连续三年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改革任务清单逐年滚动,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已形成“评估发现问题—汇总任务清单—落实整改提升—再次评估跟踪”的工作闭环。此外,自十八大以来已推进六轮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三轮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开展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践的做法已进入3.0版本研发阶段。

许志端表示,此次国家发改委推出的评价体系,在世行基础上结合了中国特色,用中国营商便利度对城市进行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此前既参照世行、又不唯世行,既盯住指标、又不唯指标,把提高企业满意度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世行营商环境评价要素基础上,突破案例场景限制,把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纳入改革任务清单,实现动态管理,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其获得第二名佳绩的关键所在。

随着压时限、提效率、降成本、优服务逐步实现,厦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厦门市场监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全市今年共新增各类商事主体11.4万户;共有存量商事主体57.5万户,同比增长21.3%。

1  2  3  4  5  6  7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