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福建日报》今日推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资  讯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农信:牢记红色初心,深化改革谱新篇

即时 | 2018-12-18 10:25

  全省农信系统推广绿色信贷产品“福林贷”。

   首投新型迷你移动自助柜员机

  走进田间地头提供金融服务

  送贷进企业

  福州农信系统老党员讲农信故事。

40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全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客户的关心、支持下,砥砺奋进、成长壮大,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变革和发展。

尤其是2005年省农信联社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福建农信发展速度、质量、效益三者有机统一。至2018年10月末,全省农信系统总资产增长了15倍、达到8200多亿元;存款增长了10倍、达到近6300亿元,存款市场份额提升了5.54个百分点、占比达到13.91%,人民币存款市场份额跃居全省银行业首位,县域农信社、农商银行存款市场份额均位居当地银行业首位;贷款增长了8倍、达到3800多亿元。纳税增长了40倍,连续6年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超1%。

进入新时代,全省农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更有质量地打造“四好”银行,建设升级版福建农信,开创了福建农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深化改革 优化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

与全国农村信用社一样,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历经多次变革。2005年7月29日,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多次的改革推动着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当前的“小法人、大系统”体制机制。“小法人”就是县(市、区)农信联社、农商银行,“大系统”就是以省农信联社为主导的包括行业系统、党的系统、科技保障系统等在内的福建农信系统。“小法人”贴近市场、反应敏捷、决策迅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在广大县域的短兵相接的竞争中优势明显;“大系统”有效克服了“小法人”势单力薄的劣势,可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办大事办难事。

以省农信联社远程集中授权中心为例,截至目前,共上收远程集中授权平台的交易125个,建立授权交易规则274个;1930个网点、15个村镇银行网点接入远程集中授权服务平台,可为全省节约1500余个人力成本,又有力保障了临柜业务的合规性与完整性。

更可贵的是,“小法人、大系统”体制机制有效营造了争先恐后的发展氛围。省农信联社持续优化对67家行社的绩效薪酬管理模式,分类“赛马”,计算得分,算出薪酬总额,然后再按系数进行民主评议,分配到人,有效激发了全省农信系统的经营发展活力,67家行社在“比、学、赶、帮”中向前发展。

良好的体制机制,搭建了全省农信系统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顶着“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人员素质低、业务手段落后、管理基础薄弱”的帽子艰难前行的全省农信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不忘初心 当好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

红色农信社最早于1929年10月在闽西创立。农村信用合作社建社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农村,帮助农民,发展生产,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努力。历经89年风雨,尤其是改革开放的40年来,红色农信的初心在福建农信系统持续传承和发展,愈加牢固。

多年来,全省农信系统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坚持支农支小、扶贫扶绿,切实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主力军作用。

2005年省农信联社成立以来,连续13年均以一号文件聚焦支农支小工作,明确支农支小目标和举措,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

2017年,出台了《福建农信普惠金融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高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定位,深入推进支农支小“十百千万”、金融扶贫“1550”、绿色金融“1357”、助力民生“863”等四大工程。随后又出台“十三五”金融扶贫工作规划,建立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挂点联系制度,与省扶贫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率先在全国农信系统和福建金融机构中出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发布服务乡村振兴四大系列105款金融产品,实施12项金融支撑工程,全力满足乡村振兴各领域、各环节的金融需求。

今年11月,出台《福建农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指导意见》,从七个方面、25项措施,扎实打好“组合拳”,精准帮扶、纾解民企融资困境,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这些亮点行动背后,有着福建农信一系列的基础工作作为支撑。

紧密对接客户需求,围绕“打好特色牌、扶好小农户、唱好融合戏、组好工作队”,创新金融产品。这些产品中有许多受到表彰或肯定,其中“福林贷”获得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并且独家获评2017年度福建省金融创新一类项目。

开展客户建档并持续优化信用环境。截至10月末,完成客户(自然人)信息建档达955万户、小微企业信息建档14万户;累计创建5808个“信用村”、321个“信用镇”,评定170万户“信用户”,为精准、优质服务客户打下坚实基础。

“小额、流动、分散”成为农信系统贷款的最大特点。截至目前,全省农信系统贷款覆盖面达23.36%,贷款总客户数达243万户、户均贷款15.58万元,以13.91%的存款发放了全省银行业54.49%%的农户贷款、23.07%的小微贷款、22.29%的涉农贷款、31.94%的涉林贷款以及134.07亿元民生类贷款和18.89亿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转型升级 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之基

改革开放40年间福建农信的发展历程,是全省农信社(农商银行)各方面持续升级的过程。

科技力量的升级是最显著的标志之一。犹记得,原来的农信社只会办传统的“存、贷、汇”三项业务,办业务基本上都靠手工操作。省农信联社成立之初,近2万人的队伍,一天业务量只有8万~10万笔,没有银行卡和ATM等自助设备,业务办理电子替代率为零。

省农信联社成立后,坚持科技兴社(行),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在人才使用和薪酬上坚持向科技人员倾斜,常年安排产品研发的科技人员有近600人,每年新上、更新、优化的项目超百个,构建了安全稳定、功能全面的信息科技系统。

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为福建农信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省农信系统在“指尖上”发力,主动布局移动金融,建立起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等11个电子渠道,形成覆盖线上线下,立体式、7×24小时的电子渠道服务体系,全面填补农村金融服务薄弱点,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从“存贷汇”和手工操作时代,迈入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 金融服务新阶段,在机构网点“乡乡通”的基础上,实现了便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互联网周刊》2016年度银行APP排行榜,福建农信手机银行位居全国农信系统第一位。

截至目前,全省农信系统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用户双双突破一千万,电子交易替代率达到92.6%,位居全国农信系统首位;自主研发建设的“福e购”电商平台已入驻本土合作企业213家,上架名优产品288种,初步打造了福建农信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另一个代表性的升级,是福建农信干部员工队伍素质的显著提升,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农信“铁军”正在形成。

省农信联社成立以来,全省农信系统坚持“逢进必考”,严格招聘标准,创新方式方法,公开、公平、公正面向社会招聘。仅近五年来即累计面向社会统一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新员工4212名,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提高9.52个百分点;引进清华、北大等高端人才担任行社及省农信联社相关部门要职8名,引进各类专业性人才82名。

全省农信系统还坚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仅近三年来,共举办现场和视频培训242期,共培训52.1万人天;举办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和延安、井冈山、古田等干部学院党性提升培训;举行赴美国、德国金融业市场营销及合作金融实践专题研训;开展高级管理人员赴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和浙江农信学院业务拓展培训。此外,推动福万通网络学院建设,学员学习总学时年均超过200万小时;持续推动全省员工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资格考试,以考促学,员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高举旗帜 扎实抓好党建引领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对于福建农信来说,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根”和“魂”。

2010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批复同意,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含农村商业银行)党组织由市、县(区)党组织领导转为省农信联社党委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省农信联社党委不断加强全省农信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抓好党建促发展。

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迅速把党建工作写入省农信联社及各行社章程,将党建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有效发挥各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等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以及廖俊波、戴国榕、红色初心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赴中央党校、井冈山、红安、大别山、焦裕禄、延安及古田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支部书记轮训活动,增强党性修养;建立福建农信“手机党校”和党建微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全天候、开放化、菜单式”的党员教育新模式。探寻红色农信诞生地,开展红色农信诞生地课题研究,深入挖掘红色农信基因。

各级党委积极探索“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融合发展模式,扎实推进党的领导与现代公司治理有机结合,推进“党建金融”双基联动。创设“三有”书屋、党建书苑、“狗不叫”客户经理、“党员信贷快车”、“垄上行金融服务队”、“乡村振兴金融轻骑兵”特色党建品牌,丰富了党建在福建农信的生动实践。2017年,省农信联社党委作为八家发言代表单位之一在省直单位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福建农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汇聚八闽农信人的无穷力量,从定位、客户、科技、文化、党建五大方面展现新作为,以新的姿态、新的举措推动福建农信发展迈上新征程,为福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贡献新业绩!(福建日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篇】变革改变福建教育

即时 | 2018-12-18 10:22

美丽的厦门大学附中校园

变革改变福建教育

□木颂

小苏是一位来自永定的农村孩子,198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著名高校,是村里最早的名校生。这一年,他身边的不少同伴也考上了其他大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一直到今天,他说起这样的经历,骄傲又感慨。他说,过去他们村的孩子初高中毕业后就基本没有升学机会了。改革开放后,高校多了,机会也多了,乡村孩子有了更好的出路。

小苏只是千千万万因为变革而获得更好教育机会的受益者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实施一系列变革,教育事业的成长和变化令人耳目一新:改革开放初期,全省只有7所高等学校。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逐年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78年的2.05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75.10万人,全省财政性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九年居全国首位。

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进步明显。1998年,福建在全国率先通过了“两基验收”,全省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率先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建立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助学体系。

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努力,正走出具有闽派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路,发出教育革命的福建声音。

因侨而建、为侨而办的华侨大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在高端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综合发力。

福建教育,因变革而改变,为改变而选择,目标只有一个,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慷慨”的合作公办学校

□姚跃林

随着漳州中银开发区的建立,2008年,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也随之诞生。这是我省唯一一所由政府、大学、央企合作办学的公办学校,在体制机制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用好体制机制优势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厦大附中之所以能够快速跻身优质学校行列,成为闽南知名学校,与这种优势便于促进创新有很大关系。

厦大附中最初选址占地不到60亩。作为寸土寸金的开发区,管委会拿出60亩土地办学校已经很“慷慨”了。但是,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快速提升的今天,60亩地的新建学校很难办成优质学校。漳州市教育局和厦门大学明确表示要增加用地。特别是厦门大学,将200亩用地作为合作办学的前提。厦门大学原校长朱崇实教授要求生均占地按大学标准,学校建设要对标上海中学和人大附中。最终学校占地278.43亩,规划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分别超过50平方米和30平方米,大大超过省颁标准。今天,当我们面对被一幢幢30层高楼团团围住的美丽校园时,对当年的决策者由衷钦佩。

厦大附中的办学目的,也从最初职工子弟学校,重新定位于“力争将其办成全国一流的品牌中学”。作为厦门大学史上第一所正式冠名的附中,厦大与各方联合成立了校务委员会,领导和推进学校建设。“全国一流的品牌中学”是厦大附中建设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核心动力。

漳州市教育局给予厦大附中相对宽松的招生政策。建校之初,开发区户籍人口只有1万多人,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中适龄学生每个年级不到300人。为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教育局给予厦大附中高中面向全市招生的政策,即在完成区内定向招生的基础上,剩余学位面向全市择优录取。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创新高中招生模式。2010年秋季,漳州市教育局在厦大附中进行“六年一贯制”教学实验,学生不参加中考,直升高中。这项创新举措,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

近五年来,厦大附中中高考质量稳居漳州全市前列。中考综合比在全市170余所公办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高考平均一本达线率超过80%,本科达线率趋近百分百,进入全省先进行列。2016年以来,获得奥赛省一等奖29个,占全市一半。获得奥赛国家级金银牌5块,为漳州市所仅有。2018年5月,学校被破格评为省一级达标高中,并首批进入省示范高中建设学校行列,真正办成了学生喜欢的学校,办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为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华侨大学校园里的外国学生

办好华侨大学是福建的事

□张罗应 整理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华侨大学复办40年。我是华大复办的受益者,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回忆1978年,作为华侨大学复办后第一届学生的副校长彭霈如是说。

华侨大学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1960年,为适应归国华侨青年回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华侨大学创办。1970年,学校因“文革”被撤销停办。

据资料记载,1977年底,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提出复办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1978年4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务院侨办《关于恢复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继续担任华侨大学校长。

当时的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指示:“全国只有华大、暨大是面向海外招生的大学,办好华侨大学不仅是泉州市、晋江专区的事,也是福建的事”;“要千方百计复办好华侨大学,把她当作掌上明珠那样关心爱护办好”。福建省成立了由省委书记处书记林一心任组长、厦门市委第二书记汪大铭任副组长的复办华侨大学筹备领导小组。

“学校非常重视这些学生,老师亲自到车站去接每一名同学。”彭霈至今清楚记得,他是1978年10月20日来校报到的,随后参加了开学典礼和复办挂牌仪式。“当年仅招收了181名学生,分别就读数学、化学、土木三个系,其中历届生近3/5,土木建筑工程系暂时寄学在福州大学。我们班最大的1949年出生,最小的1963年出生,大部分是归侨、侨眷子女。”

党和国家同时给予华侨大学特殊的办学政策,明确规定学校的办学方针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对华侨和港澳台学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并将华侨大学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作为教育战线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福建省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文件精神,把华侨大学作为重点大学给予支持和扶植。

华侨大学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探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路:1980年1月8日,学校成立以协助政府办好华侨大学为宗旨的华侨大学董事会,成为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之一;1980年10月,校方组团第一次大开眼界出访香港,学习境外先进办学经验,为以后与国际接轨打下了基础;1981年6月开始,华侨大学实行弹性教学管理模式,全面试行学年学分制,并推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中期选拔制等;1981年9月,华侨大学招收台湾籍预科学生26人,是第一个向台湾招生的大陆高校;华大率先推出“考试与推荐相结合”招生办法,完成复办后首次港澳招生。

40年过去了,华侨大学已经拥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学生,形成学科门类齐全、层次完善的学科体系,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

泉州理工智能制造工程中心

先行探索店校学徒制

□吴滨如

不久前,泉州理工职业学院获教育部同意升格本科,并被选为全国首批、我省首个“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改革试点。至此,吴金营先生的“办学30年计划”宏伟蓝图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吴金营,一位参加过抗美援越的伤残军人,改革开放使其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但是在他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一种基因,回荡着一种壮志豪情,像陈嘉庚先生那样爱国兴学。因为他坚信“科教兴国”。

1986年,他首创“以企养校”模式,坚定地走上了民办教育之路,并形成了自己一套十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向:坚持公益办学;坚持让学生家庭负担最轻;承诺所投入资金全额捐赠给教育事业;以学生学习成效为考核目标,要求技术过硬、人人过关,在职业教育中先行探索前店后校、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面对逐渐向好的外部环境,学校不忘初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努力办成有特色、高水平的民办高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为学校进行差异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健康长寿心灵美,就业创业能力强,造福社会贡献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很真实、很接地气。“早起床早锻炼”坚持了32年,这一习惯成了学校育人品牌;科研必须是应用性的,必须能落地转化的才是好科研;下一代的接班人,不是一个,而是一个群体。我们不再顾虑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正是这种不同使得我们的事业焕发着不一样的生命力。

近年来,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利好政策。其中对分类管理、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绿色生态的高度重视,与学校近年来精心凝练形成的“非营利民办高校、产业伙伴型大学、创业者的摇篮、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校”等标签式办学特色不谋而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多年来深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探索实践和执着追求,也许在当时不为人所理解,如今逐渐都有了最好的“正名”。“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改革试点的机会,不仅是对我们过去32年办学实践的最大肯定,也让我们站在历史节点上,为国家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先行先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民办教育作为促进教育改革重要力量的一个有力例证。

(作者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副董事长、执行校长、博士)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闽派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

□程思岳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四十年,高校教育技术手段从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大规模在线课程教学的变革,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特别是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在线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利用信息技术监测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学情分析、学习诊断、教学评估,建立健全全程化、多维度的评价机制,推动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

2016年5月,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正式成立,由省教育厅授权开展全省在线开放课程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应用。联盟秘书处设在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在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部署要求,按照“政府推动、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扎实推进福建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可喜的成绩。

我们大力推进课程共享,开展跨校课程共享互选工作,通过423门上线共享课程,在34所高校中进行互选,选课人次达21.2万,目前近16万人次获得学分,跨校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取得阶段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38所成员高校已累计投入约5000万元用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建和在建课程700余门。

正如互联网一样,连起来才有力量。福建高校在线教育联盟,正汇聚更大的力量,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努力走出具有闽派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路,发出教育革命的福建声音。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侨建公办”的黎明职大

□陈宝色 整理

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人们对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巨大需求,也唤醒了泉州黎明高级中学(1929—1934)师友中断了40多年的教育报国理想。1981年4月,爱国侨领梁披云先生召集黎明师友在原址复办了集技术培训与文化补习为一体的黎明学园。这就是1984年升格后的黎明职业大学,是目前全国仅存的9所职业大学之一。

“建校之初,学校没有教学办公用房,将泉州市公交公司旧址候车厅临时改造为2间教室,董事会也只是在武庙残留的一间老房子办公。”退休老师蒋郁斯回忆学校初办的艰苦。

为了学校发展,梁披云、梁灵光、胡平等为学校理顺办学体制奔走呼吁,梁良斗、李尚大等海外侨亲慷慨捐助两个校区的基础建设,巴金先生捐赠了7000多册图书,黎明高级中学师友为学校校企合作与国际化办学牵线搭桥……如今的黎明职业大学,有鲤城、丰泽、石狮三个校区,从不到11亩的“小菜园”发展成为占地1000多亩的高职名校。泉州市图书馆原馆长许兆恺先生回忆在黎大学习的日子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有一股要把耽误的青春夺回来的冲动”。黎大的应运而生,在泉州掀起了“黎明热”。

世纪之交,恰逢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扩张,黎明职业大学坚持深耕职业教育,适当控制规模,走出了一条质量与特色并进的职教道路。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金聪介绍,学校办学体制经历了从“侨建公助”到“侨办公助”再到“侨建公办”的转变,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收费、走读、成人学历、不包分配”办学模式,招收“实践专科生”开展实践教学,召集全省职业大学校际专业协作会,率先推行选择性学习、未就业毕业生召回、学分制改革、订单式培养、本专科联合培养试点、学生导师(团)制,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三全育人”模式,是福建职业教育探索前行和改革发展的缩影,形成了系列具有开创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办学经验。

坚持“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服务师生成长成才创新创业”办学定位,黎明职业大学近3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 2016年、2017年学校蝉联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潜力综合排名第一名,入选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重点校。黎明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松柏说,黎明正在朝着具有福建特色、国家水平、国际视野的高职教育品牌迈进。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建”证八闽40年,我们一起走过

即时 | 2018-12-18 10:19

  ▲2018年,科技感十足的建行网点为客户提供智慧服务。

   1989年,位于福州北大路的建行储蓄所客户正办理存储业务。

▲上世纪90年代,建行支持建设的福建水口水电站,装机容量140万千瓦,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的水电站。

▲由建行福建分行承担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2015年作为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主会场。“海螺”亮灯,惊艳全城。

40年风雨同舟!40年砥砺前行!

改革开放40年来,八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高速公路的延伸,一栋栋城市高楼的崛起,一座座工业园区的屹立,一个个主导产业的打造……探寻福建“扬改革之帆”的建设脚步,“因建设而生”的建行,带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情感,紧贴时代脉搏服务,深度融入八闽大地。

与改革同步!与八闽同进!建行福建省分行始终在路上。在八闽大地改革开放的宏伟画卷中,建行福建省分行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金融角色。

服务大建设大项目的金融“大气魄”

“闽道更比蜀道难”。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从一个交通闭塞、只有一条通往内陆铁路的省份,发展成为全国首个“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从末梢到枢纽,翻开福建交通的“逆袭史”,无论是梅坎铁路、赣龙铁路、温福高铁、福厦高铁、合福高铁、龙三高铁等铁路干线的形成,还是罗宁高速、福泉高速、厦漳高速、漳龙高速等县县高速网的铺就;无论是厦门高崎机场、福州长乐机场、泉州晋江机场、南平武夷山机场、福州江阴港、福州马尾港、莆田秀屿港等机场港口的建设,还是福州环绕高速、福州江滨中大道、琅岐环岛路、福州地铁等城建项目的落地,都印刻着建行倾力服务的足迹。

1956年,鹰厦铁路工程兴建,建行根据工程进度,在铁路建设沿线的县市设立办事处,提供全线就地金融服务,一直持续到铁路顺利竣工。

1981年,根据铁路建设需要,建行成立了铁路专业支行,有效保证了铁路建设资金的调配和供应。

1993年,福建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全面铺开,建行利用在中长期贷款上的优势,全力支持横南铁路、漳泉肖铁路、武夷山机场、泉厦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建设。

2005年,福建首条高速铁路(温福厦深高铁)项目动工,建行为项目建设提供贷款、造价审核等综合化服务,助力纵贯福建沿海交通大动脉建设。

……

40年来,建行福建省分行广筹资金,服务我省大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为打造福建“三纵一横”的现代综合交通网路,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力。

紧贴大型国企、央企和重点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产业升级“增底气”,是建行福建省分行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家具有支持建设传统优势和专业优势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建行福建省分行每一步发展都紧扣服务实体经济,全力支持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对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该行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制定行业和产品审批指引,适时先后为京东方、福建液化天然气工程项目、炼化一体化项目、华佳彩高世代面板生产项目等省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仅2015年以来就向省重点项目投放信贷560亿元。

在服务产业转型方面,该行在加大传统信贷支持的同时,积极创新,借助贸易融资、票据债券等综合融资工具募集资金,先后支持福建雪津啤酒集团、福建省三钢集团、福建炼油厂等一大批重点企业,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对绿色能源建设的支持不遗余力,从南平市峡阳水电站、棉花滩水电站、漳州后石电厂等传统发电项目,到福建城网、厦门城网、泉州城网等城市电网的改造和建设,再到福清核电、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闽侯青圃岭风电场、国电仙游风电场等新能源发电项目。

“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这是建行福建省分行的庄严承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服务百姓圆梦住房的安居乐业“大助力”

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从“解困型购房”到“改善型购房”的时代变迁中,建行福建省分行始终参与住房制度改革、助圆百姓安居梦。

回望历史,建行福建省分行有一个与八闽住房改革“同龄”的发展样本。

1980年,漳州市根据中央城镇住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决定在漳州市延安北新村专门开发商品房,建行福建省分行敢为人先,为漳州市政府统建办发放全国银行业第一笔商品房贷款,支持建成住房小区及4万平方米的商品房。

1983年,福州市政府决定在废弃的旧机场上建设王庄新村,从工程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建行福建省分行为其提供财务管理、工程咨询等服务,并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据统计,从1983年至1991年,建行福建省分行为福州市提供土地开发及商品房建设贷款6.2亿元,支持建成住宅223万平方米。

1998年,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开启,福利分房时代结束,商品房时代到来。作为最早开办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银行,建行福建省分行积极发挥住房金融优势,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百姓住房需求,促进住房市场健康发展,在八闽大地上点亮了一张张服务住房改革的“金融名片”。

从大力支持城镇居民经济适用房建设、支持福建的国家安居工程项目实施,到率先开办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业务、个人二手商业用房贷款;从创新推出“房易安”房屋交易资金托管服务,到在当地同业独家推出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

目前,建行福建省分行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超过4100亿元,为超过116万户居民家庭提供了购房资金支持;对各类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发放贷款累计达43.7亿元,帮助逾2.5万户中低收入居民实现了安居梦。

锐意创新加码惠民安居,建行走在全省前列。

1992年,建行福建省分行受托开始承办全省住房公积金业务,受理住房公积金缴交业务;1995年,该行推出国家安居工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普通百姓利用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就可以进行购房;1999年,建行福建省分行率先推出个人住房组合贷款业务;2007年,在全省第一家推出住房公积金自动还贷业务。

伴随着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行福建省分行依托金融科技优势,创新住房金融服务,努力为百姓创造出更多便民、惠民的公积金产品与服务。从率先推广公积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公积金服务,首家开办住房维修基金业务,到创新推出公积金龙卡联名卡、住房公积金小额跨行支付,再到搭建新版住房公积金系统,让市民享受“互联网公积金 金融”一站式服务,建行人用行动铸就金融惠民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

全面发力支持租购并举,建行在行动。

2016年底,建行福建省分行紧跟省委、省政府和总行的号召,发挥住房金融品牌基因和科技创新优势,全面发力“住房租赁”业务,解决住房租房痛点难点,助力百姓安居乐居。

2017年底,建行福建省分行便率先与福建省住建厅签署《住房租赁工作战略合作协议》,并与福建辖内9个市、区(含平潭综合实验区)签署协议,实现监管服务系统和企业租赁服务管理系统全省一次性上线。

此外,建行福建省分行还积极探索符合福建实际的“存房”模式,深化与福州、泉州等多地市房地产企业的合作,推进企业房源面向租赁市场,同时注重长租文化的引领和培育,积极倡导“长租即长住,长住即安家”的住房新理念。目前,该行“建融家园”品牌社区已在福州、龙岩、宁德等多地落地,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房源超过15万套。

助力民营经济的普惠金融“大支撑”

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推动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如今,民营经济已占福建省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福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和有力推动者,建行福建省分行因时而变、锐意革新,助力营商环境改善,聚焦融资痛点“开方”,打造普惠服务生态,全力支持八闽大地民营企业“穿越风雨”壮大发展。截至11月末,该行服务的对公信贷客户中,民营企业占比95%;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96.9亿元,当年新增50.3亿元,增速34.3%,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7.2个百分点。

“与客户同发展,与福建共繁荣”,对于建行福建分行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一句宣示,更是立足时代、融入地方、服务发展的一种承诺。而这种承诺,也使得建行福建省分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更为有力有效,对助力营商环境改善更为主动积极。

1988年,在福建民营经济萌芽之初,建行福建省分行便为具有营业执照、正当经营的个体企业提供了账户服务,为其生产经营创造方便的条件;1992年,建行福建省分行代理石狮市7家中小型企业联合发行债券,为福建省中小企业型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开创了先河;2009年,建行福建省分行推出“信贷工厂”模式,成立16个专业化“小企业信贷工厂”,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2017年,建行福建省分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推动普惠金融业务专营;2018年,建行福建省分行在推进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下沉全辖网点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经济特点,设立普惠金融特色支行。

回应企业开户难的企盼,建行福建省分行依托自身物理网点、结算网络的广覆盖和先进性,首批联手原福建省工商局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推出了企业开户服务“账易行”,让客户只需到就近建行网点就可享受从工商登记到开户的一站式服务。

多数民营企业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成长的桎梏。依托金融科技的优势,建行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了一批特色普惠“武器”。如,基于其拳头产品“小微快贷”构建的“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信贷模式,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一分钟”融资,即一分钟以内完成从贷款申请到支用的全流程操作;“一站式”服务,即可通过“建行惠懂你”App实现在线测额、预约开户、贷款申请等一站式办理;“一价式”收费,即除贷款利息外,无担保、过桥等费用,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真正做到“一次定价,费用全清”。自小微快贷上线以来,已为2.2万户福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超过252亿元。

回溯建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画卷,“合作共赢、共同成长”服务模式不胜枚举:2012年9月,为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题,建行福建省分行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与省级政府合作推出小微企业“助保贷”;2013年12月,为支持闽北种植产业发展,建行与建瓯市绿瓯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引入政府担保公司,为服务“三农”量身打造“助商通”产品;2014年8月,建行与税务部门合作,推出全国首笔“税易贷”,打开了“诚信即可贷”的融资新模式……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2018年5月,建行明确提出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以开放共享的理念整合资源,增强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能力。从举办产品推介会、民营企业专题培训,到成立建行大学,建立职业教育联盟;从推行“劳动者港湾”,搭建公益平台,到与专业媒体、高校合作研究发布普惠金融蓝皮书和普惠指数……一系列新思路、新模式,都是建行积极推进与政府、金融同业、企业等机构合作,带动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民营、服务实体的不断努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改革创新金融服务的“大力度”

从柜台到指尖,多元渠道加温金融服务,这是建行福建省分行的不懈追求。

1987年2月4日,建行福建省分行第一家储蓄所在福州正式开业。几十载物华换眼,经过几轮的升级嬗变,建行网点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高高的柜台、排队等候、手工填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科技感”与“亲和力”气息十足的“金融驿站”:柜台内,员工简单操作几步,就能快速为客户办理各项业务;智能服务区,客户在智慧柜员机前操作,短短几分钟便能满意归去……

网点的变迁,不仅是科技创新、流程再造和客户体验相融合的成果,也是建行服务大众经历几十年点滴积累,在改革开放的变革与创新中迅速崛起的时代缩影。

从1992年布放第一台取款机,到1997年在当地同业中率先建立自助银行;从1996年开通电话银行业务,到2000年启用全国统一号码“95533”客户服务热线;从2000年推出网上银行,到2004年推出突破PC互联网时空限制的手机银行;从2008年的一站式短信金融服务平台,到2013年的涵盖微金融、悦生活和信用卡三大移动服务的微信银行;从2016年推出业内领先的业务处理智能终端—“智慧柜员机”,到2018年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信贷服务的“建行惠懂你”APP,建行福建省分行不断创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渠道,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目前,建行福建省分行营业网点已达472个,布放智慧柜员机超过2800台;个人网银客户达到1200万户;手机银行客户超过1170万人,用户规模、交易规模领先当地同业。

从单色到多彩,创新产品助力消费升级,建行福建省分行一直在探索。

自1995年推出首张龙卡储蓄卡以来,建行福建省分行紧跟客户存取、结算、消费、代收代付等金融需求,不断丰富龙卡种类。数据显示,建行福建省分行借记卡发卡量突破2900万张,信用卡发卡超过500万张。

围绕大众关于购车、装修、子女教育、旅游等消费需求,建行福建省分行不断完善金融产品线,陆续推出购车分期、装修分期、分期通、账单分期、随付贷等拳头产品,构建了信用卡消费信贷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2017年以来,该行累计为10.2万名客户提供109亿元购车及装修消费信贷。而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全流程线上的个人快贷,则在许多百姓家庭的重大消费中实现服务承接。2018年以来,该行累计为超过13万户的客户发放个人“快贷”,累计发放金额达219.5亿元。

从有形到无形,智慧支付点亮美好生活,建行福建省分行一直在创新。

依托建行智慧支付,把过去独立的金融服务分散地嵌入到一个个生活应用场景中,为广大百姓追求美好生活添上金融韵脚。

过去,缴交水电煤气等生活费用必须通过柜台缴交、银行托收等方式实现,所谓的“钱存在折上让它自动扣”;而现在,依托建行的“悦生活”服务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建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自助渠道随时随地完成物业、话费、学费等费用缴纳;建行还引入健康体检、高考咨询、共享雨伞等场景,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生活服务需求。

自2010年11月首创客户无需开通网银也可在线支付的“账号支付”以来,建行的智慧支付正在不断突破场景应用的“阈值”,为百姓美好生活赋能。在智慧出行方面,从最早的福州地铁线上充值和龙岩出租车的“移动支付绿色出行”,到福州、南平、宁德的公交车和三明长途客运,再到全省各地智慧停车场的无感支付,建行的智慧支付便民工程,提升了生活效率,让金融更普惠、出行更智能。

建行智慧支付的运用不仅落脚在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上,还体现在解决民生痛点上。得益于建行“聚合支付”的运用,三明尤溪县总医院实现了智能诊间支付结算服务,使每个医院窗口、每个科室、每位医生、每个护士站都能成为缴费节点,有效缓解了医院人工窗口挂号、缴费的压力,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福建日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中行服务产业助推实体扎根八闽倾力民生践行改革勇于创新

即时 | 2018-12-18 10:16

40年光辉岁月!40年春华秋实!

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0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经济的活水,40年来,中国金融业不断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家百年老店,高度浓缩了一个时代精华。中国银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持续经营百年的金融老店,在改革开放40年的大潮中取得了长足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展成就和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生动缩影。

中国银行总行于1914年1月5日在福建省设立机构。截至今年11月末,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共有机构网点407家,下辖8家地市分行以及9家直属行,员工人数9500多人,全行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均超3000亿元,各项主营业务指标在四大行中保持领先,是近三年福建省内唯一保持持续盈利的大行,2017年在省银监局对国有大型银行考核中排名首位,连续9年被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年度考核评级为A。

福建中行见证了八闽金融的沧桑变迁,凭借业务全球化、服务综合化优势,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等重点行业,为福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当前,面对海丝核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等多区叠加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中国银行全力支持福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全方位优质金融服务水平,努力打造福建自贸试验区首选银行。

添力企业发展与产业转型推动实体经济“登高望远”

实体经济,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大厦的根基和依托。而服务实体经济,是福建中行一以贯之的追求!

40年来,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公司金融业务始终紧跟国家各阶段发展战略,积极助力福建经济发展、服务当地民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在福建金融发展史上留下了绚烂的篇章。

中国武夷是一家上市公司,也是福建省推行“走出去”战略的领军企业,代表着福建的实力和形象。而与福建中行的携手,则推动了这家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

近年来,福建中行与中国武夷强强合作,福建中行累计为其开立数百笔境外保函,累计开立金额超数亿美元,并与其签订了“走出去”企业信息咨询顾问协议,针对公司境外业务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产品咨询顾问服务。

助力中国武夷“出海”,是福建中行服务福建企业的一个生动案例。

作为一家有着丰富海外金融运作经验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福建中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充分运用全球化优势服务福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拓宽企业境外投融资渠道。2017年以来,该行境外债券承销市场份额始终保持第一,已协助厦门象屿、紫金矿业、漳龙集团等多家龙头企业成功发行境外债券合计18.75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几乎从无到有,厉兵秣马,构建起了一整套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福建中行始终不遗余力。在该行推动下,厦门建发、厦门国贸、厦门象屿、福建高速、福建冶金、南孚集团等一大批重点企业、龙头企业获得巨额融资支持。

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实体经济领域一个显著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是福建中行的“特色项目”。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福建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福建中行率先垂范,在普惠金融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举措——

精准对焦实体经济,加大投放力度。重点支持授信金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群体。截至2018年9月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接近85亿元,普惠户数超过8700户。

构建灵活便捷、量身定制的产品体系。除了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等产品外,还深入探索研究小微企业产品创新,立足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该行累计批复试点方案授信客户超过200户,信用及类信用授信额度合计近10亿元,信用及类信用余额合计超过5亿元。福建中行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案被省金融办评选为2017年度福建省十大金融创新项目之一。

快速审批,便捷用款。该行为满足小微企业用款“短、频、急”的需求,为普惠金融客户开设了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处理其融资申请,保证在五个工作日内出具批复,在时效方面极大满足了小微企业的需求。

在创新提还款方面,中国银行总行和福建省分行已经先后研发了中银快易贷、中银网融易、中银循环贷、中银接力通宝、中小企业优质客户无还本续贷业务等创新产品,让更多小微企业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其中无还本续贷产品为广大小微企业避免了转贷环节的资金占用,降低了融资成本,产品推出后广受好评。

正是在福建中行的支持下,一家家企业茁壮成长,一个个产业奇迹缔造,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八闽大地的经济基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助力改革创新与先行先试力促经济社会“稳中向上”

作为沿海开放省份,40年来,改革创新,福建引领、领跑全国。这其中,福建中行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金融角色。

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了福州片区、厦门片区和平潭片区。

推动自贸试验区经济发展与改革攻坚,福建中行责无旁贷,身先士卒!

近几年来,福建中行充分发挥自身国际化、专业化、综合化的优势,积极打造跨境业务主渠道行、自贸区首选银行,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服务实体为目标,为八闽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跨境金融服务是先决条件。作为具有外汇业务专业优势的银行,福建中行深耕跨境业务,国际结算市场份额长期稳居当地市场第一,连续九年福建省外管局外汇管理考评为A。自2010年福建省中行成功办理福建首笔跨境贸易人民业务以来,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约6000亿元,连续八年保持经常及直接投资项目市场份额第一。作为福建省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牵头行,福建省中行带头宣传践行展业自律规范,持续营造合规经营的展业氛围。

在推动自贸试验区创新方面,福建中行在市场培育、政府合作方面发力。福建中行联动海外机构走进基层走进企业,先后组织了十几场大型的政策宣讲会、产品推介会、业务撮合会,有效地搭建起政银企三方“融资融智”的合作平台。自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福建省中行大力协助省政府、商务厅在推动我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项目上牵线搭桥,先后与香港、越南、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海外机构合作,开展经贸投资推介会,加大与“海丝”沿线国家项目的撮合服务。

福建中行依托自贸试验区金融政策实现多项业务首发,陆续办理了福建自贸试验区首单区内A类企业经常项目结算直入账业务、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福建自贸试验区个人跨境直接投资首笔交易;配合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汇总征税等创新监管机制改革,叙做了省内首笔集中汇总征税保函、“泛珠”四省通关一体化保函、全国首例“同业联合担保海关税款保函”、福建省首笔“单一窗口”税费支付业务、厦门市首笔“网银发起单一窗口取数”新模式进口付汇、福建省首批电子汇总征税保函等多项首单业务,跨境本外币资金池市场份额稳居当地市场第一位。

一系列第一的背后,是福建中行助力改革开放事业的大气魄与大智慧。

福建省中行还结合自贸试验区新型业态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整车进口企业、跨境电商企业、进出口企业外包服务平台、交易所等新型业态跨境结算、跨境融资、资金划转、保值增值、全球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需求。福建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累计发布7批金融创新案例,涉及银行业案例中60%的案例都有中行的身影,部分项目是中行首创。

此外,在推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福建中行是全省境内唯一一家开展海峡两岸人民币现钞调拨的银行。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至2018年9月末,已累计调拨资金154.04亿元人民币,为6家在闽设立机构的台资银行各类账户合计64户,累计办理人民币清算达806.72亿元。

顺应改革开放大时代,助力八闽大地改革创新与先行先试,力促经济社会“稳中向上”,始终是福建中行的不懈追求!

聚力民生福祉与惠民福利力促八闽民生“蒸蒸日上”

改革开放40年,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40年来,服务民生福祉,为八闽民众创造美好生活,福建中行一直孜孜以求。

近几年来,该行紧紧跟随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变化,积极把握消费升级、利率市场化、需求多元化、金融移动化、服务场景化等带来的发展机遇,以惠民金融、跨境金融、财富金融、消费金融为重点,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全量个人客户。

面向农村,将涉农业务放在战略性的高度,抢抓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机遇。

2010年,福建中行从政府公开招投标中胜出,成为漳州社保卡项目的合作银行,并明确提出要把社保卡业务作为战略业务来抓。自2011年开始,充分利用社保卡建设的契机,加大与政府36个涉及民生服务部门联系,积极促成政府将社保卡作为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伤残、计生、大病统筹等民生服务重要的支付结算工具,真正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同时扩大在农村地区社保卡支付、结算、资金归集的渠道和网络建设,整合存款、固话POS、理财、益农贷等服务,逐步搭建起农村金融服务平台。

截至2018年9月末,该行设立了超过1200家农村金融服务点,累计交易金额达3.62亿元,实现400多万农村百姓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小额取款、缴费、转账、查询以及新农合、新农保年度个人交费、水电、煤气、广播电视费缴交等金融服务的目标,开辟出独有的农村市场业务拓展的渠道和平台,为不断提升农村居民金融服务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面向城市,主动适应金融与科技融合的趋势,不断优化城市居民金融生态环境。

近年来,福建中行在IC卡、二代支付、远程操作、手机支付等基础业务上加快创新速度,相继推出了密码汇款、扫码取款、在线开户、聚合支付、AI慧投、云缴费以及个人保证金业务等,并大力拓展在市政、交通、校园、医院等特色领域的应用,为城市居民美好生活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面对城市化的浪潮和住房市场的蓬勃发展,在住房金融领域,福建中行顺应“促消费、扩内需”政策导向,密切关注房贷政策导向及市场变化,紧紧围绕民生需求,加大一手房住房贷款投放,同时在省内重点区位建立专业化二手房按揭贷款服务网点,积极推动二手房贷款发展,截至9月末,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1214亿元,有效地满足了全省个人购房消费需求。

聚力民生福祉与惠民福利,力促八闽民生蒸蒸日上,改革开放的40年来,福建中行一直在努力!

发力制度建设和革新引领谋求自身角色“与时俱进”

党建,是40年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的核心,也是一家金融机构发展的灵魂和指引。

近年来,福建中行党委按照中央和总行要求,紧紧围绕“抓党建 带队伍 促发展”这一主线,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全行共识,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促进党建融入业务、融入基层、融入人心、融入社会,把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党建融入业务促发展。省行党委将党建工作与业务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有力促进了经营绩效的提升,近年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均明显好于同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7年以来,福建中行全辖积极开展党建共建,银政企携手抓党建促发展,在省行党委带动下,至2018年7月底,全辖15个党委层级均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各二级行、直属行均与客户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全辖共与471家外部单位党组织建立共建关系、与208个外部单位建立廉洁伙伴合作关系,开展了党建共训、红歌合唱比赛、党章党规知识竞赛、红色生日主题活动、惠民晚会、志愿公益、警示教育各类共建活动,推动共建双方共同提高党建水平、深化客户关系、提升合作格局。

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近年来银行也进入跨境、跨业、跨界经营的新阶段,风险呈现新型化、复杂化、交织化特征。对于一家金融机构而言,构建一套完整、完善的金融风险管控机制,十分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点。福建省委、省政府在2018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中也提出,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高度重视金融领域风险。

在防范风险过程中,福建中行以身作则,打响了八闽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成为八闽金融风控的标杆。在风险管控机制方面,福建中行推出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形成了全新的“三位一体”科学授信决策制度以及各负其责、人人尽责、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中行还推出实施新资本协议、优化资产结构及集团客户管理、创新风险管控工具、设立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中心等一系列举措,全面管控风险。

创新引领,首先体现在省行营业部。

作为全省首家智能银行旗舰店、连续三届蝉联银行业协会全国“百佳”先进单位,福建中行营业部近年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优化客户服务,充分发挥“金融先行军”和“服务桥头堡”的引领作用,树立起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标杆,让越来越多的客户享受到中行的优质金融服务。

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手机银行综合金融门户,是福建中行的另一个创新目标。2015年,福建中行营业部于省内同业中首家推出智能银行旗舰店。

私人银行是针对最高端个人客户量身定制的银行服务,是银行业务中最为顶尖的部分。2009年1月15日,福建省内第一家私人银行——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在福州正式开业。

……

创新不断!改革不止!40年来,福建中行一直在路上。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回首40年,勇于变革、善于创新已成为福建中行不竭的发展动力。

岁月更迭,改革未有穷期。40年,从新中国到新时代,福建中行走过了一段筚路蓝缕、创新思变、不断超越的光辉历程。如今,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银行,已经更加成熟、更加充满自信,会因时而变、因需而变,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福建中行也将按照福建加快赶超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金融服务新需求,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大局,更好地服务新福建建设。(福建日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变奏

即时 | 2018-12-18 10:13

2014年12月26日,1000千伏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福建电力进入特高压时代。

2015年12月17日,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正式投运,是当时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并首次采用真双级接线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国网福建电力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清洁替代,支持服务光伏发电发展。

  国网福建电力员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国网福建电力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清洁替代,风电发电小时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

电网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经济社会要发展,电力须先行。改革开放40年来,国网福建电力勇立潮头,奋勇当先,积极融入福建发展大局,不断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升供电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致力于为福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安全、优质、经济、绿色、高效的电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

40年福建电力沧桑巨变。从1978年到2017年,全省发电量从40.74亿千瓦时到2185.58亿千瓦时,增长53.65倍;社会总用电量从29.49亿千瓦时到2112.72亿千瓦时,增长71.64倍;年人均用电量从120.24千瓦时到5401.99千瓦时,增长44.9倍。截至2018年11月,全省装机容量从128.75万千瓦发展到5756.2万千瓦,增长44.7倍;电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从111.56万千伏安发展到18159.62万千伏安,增长163倍。截至目前,全省35千伏及以上线路4.5万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14.24万公里;城网供电可靠率99.9486%,农网供电可靠率99.8315%。

从薄弱分散到统一智能

福建电网变电容量增长163倍

天朗气清,冬日暖阳。位于霞浦县崇儒畲族乡的崇儒500千伏变电站,正源源不断地为宁德地区输送着电能。这是福建电网版图上的第23座500千伏变电站。

摊开福建电网地理接线图,由1403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5万公里35千伏及以上线路、14.24万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组成的坚强智能电网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回首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历史、财力、燃煤供应等因素的制约,1978年福建全省发电装机容量仅128.75万千瓦,发电量40.74亿千瓦时,社会总用电量29.49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120.24千瓦时,人均装机容量、用电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都少一半以上。当时的福建电网分为闽北电网和闽西南电网,主干电网电压等级为110千伏,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仅143座。福建的电源、电网规模在全国处于倒数水平,与改革开放前沿省份极不适应。

“当时不仅电网薄弱分散,而且全省发电装机水火电比例大约为7∶3,这70%的水力发电装机比例中,大部分是农村小水电站,几无调节能力,供电几乎完全‘靠天吃饭’,三天不下雨,就被迫大范围拉闸限电。”1977年入职福建安砂水电厂高压试验班,已退休的国网福建电力原副总经理许新生对福建当时的缺电窘境记忆犹新。

直面痛点谋发展。沐浴着改革春风,福建电力人负重奋进,掀起了电网建设热潮。

1980年2月,110千伏莆田至泉州输电线路投产,闽北电网和闽西南电网联网运行,福建统一电网形成,并跨入全国13个百万千瓦级电网行列。

1983年,220千伏永厦线的永安至漳平段建成,全省首次形成110千伏电磁大环网运行。

1994年6月,220千伏永安—漳平II回投运,全省220千伏主干网实现双环网。

1998年3月,水口—泉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福建电网迈进超高压时代。

2001年11月,福建电网与华东成功联网,结束了“电力孤岛”的历史。

2009年12月,福建电网实现全省500千伏大环网,主干电网实现电压等级由220千伏到500千伏的再次历史性跨越。

2014年12月,1000千伏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福建电力进入特高压时代。福建与华东电网的电力交换能力由原来的170万千瓦提升至450万千瓦,有力促进了福建能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消纳。

2015年12月17日,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正式投运,是当时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并首次采用真双级接线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更高、更大输送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提供经验,也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先行实践。

40年高歌猛进,福建电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孤立到互联、从落后到领先,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1978年到2017年,从只有143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全省还不统一的薄弱电网发展成拥有1403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的坚强智能电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从1978年的111.56万千伏安发展到2017年的18159.62万千伏安,增长163倍。流光溢彩的福建电力画卷成为东海之滨美丽的底色,助力福建跑出加速度,迈向新高度。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从缺电用到用好电

可靠电力助力乡村振兴

天蒙蒙亮,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铜钵村村民吴会基走进厨房,将淘好的米放入电饭煲,按下“煮饭”键,就到村里的公园晨练去了。

今年63岁的吴会基退休前是村里的中学教师。他说,铜钵村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上电,那时候用电是按灯泡数量来计算电费的。1999年,家家户户才装上电表,那时他家里一个月的用电量大约是50千瓦时,主要用来照明。现在家里各种电器一应俱全,一个月的用电量达300多千瓦时。

改革开放初期,福建大部分乡(镇)、建制村的低压供电网络都是自筹资金兴建的,有的是以乡、镇或私人水电站自发、自供、自成独立的低压供电网络,输电导线线径小、供电半径长,供电质量极不稳定,电价高,农民负担重。

改革开放40年来,国网福建电力通过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农村“户户通电”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等一项项“民心工程”,让广大农民亲历了从“缺电用”到“用上电”再到“用好电”的时代巨变。

启动农村电网大规模改造。2002年,完成全省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涵盖全省81个县(市、区)14961个行政村,改造面积达94.65%,受益农户达618万户;全省实现了一县一价的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农村生活用电平均电价从“两改一同价”前的0.863元/千瓦时下降至0.54元/千瓦时,仅2002年就减轻农民电费负担11.08亿元。

由于受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2006年在我省偏远山区和海岛仍有4296户还过着油灯照明的生活。2006年4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与福建省委省政府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海峡西岸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拉开了福建“户户通电”工程的序幕。2006年9月27日,随着宁德市北礵岛10千伏海缆竣工投运,福建提前一年实现全境“户户通电”。

2007年,启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累计投入28.34亿元,建成新农村电气化村4045个、电气化乡镇346个、电气化县34个。“十二五”期间,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省县域电网实现至少II回110千伏线路与省级主网联络,全省乡镇100%实现双电源供电,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

2016—2017年,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攻坚战,累计完成1765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2998个自然村(涉及贫困村982个)通动力电,惠及农村人口超过430万,涉及贫困村人口超过30万,显著改善了农村农业农民的用电条件。

随着农网供电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城乡用电差距不断缩小,可靠电力正助力着福建脱贫攻坚,助力着福建乡村振兴,助力着福建美丽乡村建设。

从客户上门到上门服务

客户办电“神速”又“实惠”

改革开放之初缺电常态下,供电服务的主题只能聚焦于供上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国网福建电力把目光从供上电及时转型聚焦到服好务。从20世纪80年代的关注行风建设,到90年代推行“微笑服务”,再到21世纪推出“真诚365”“阳光业扩”优质服务活动,再到现在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紧跟时代步伐的优质服务措施,让客户不断收获满满的获得感。

“从申请报装到用上电,仅仅用了4天,没想到在厦门办电会这么省时省力省钱。”厦门翔国农贸市场开发有限公司林志国说。今年11月,他所在公司申请了120千瓦的用电容量,按照以前他们在外地的经验,类似规模的办电起码得2个月左右才能送上电,现在国网福建电力提高了小微企业低压接入电网的用电容量额度,帮他们节省了不少办电成本。

这样的“神速”与“实惠”,源于国网福建电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创新推出的系列服务举措。

今年,国网福建电力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战略,迅速响应福建省提升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发布《提升电力营商环境行动方案》,采取了24项工作措施,着力打造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的办电服务新模式。目前,通过深化市县公司业扩联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高、低压客户的办电手续已从5个、4个环节减至4个、3个环节;10千伏、400伏非居民业扩报装项目平均时长分别压减至52.52、5.29个工作日,同比分别下降36.41%、32.33%;推行“一码办电”,推动全用电业务线上办理,实现19项常规业务“一趟不用跑”,8项业务“最多跑一趟”。

减轻企业负担是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为协助客户降低用能成本,国网福建电力提高了小微企业低压接入电网的用电容量额度,无偿接入容量标准由50千伏安提高至100千伏安,厦门地区甚至将低压接入标准提至160千伏安,小微企业办电成本普降40%~80%。按照2017年100千伏安以下的企业用电报装数量测算,2018年减少小微企业用电报装成本约0.75亿元。国网福建电力还加大业扩配套项目投入,规划建设供配电设施到省级及以上园区新增客户的红线,缩短客户接电距离,优化客户投资。

此外,国网福建电力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最大程度释放了改革红利。今年,分四批落实国家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价政策,目录电价平均降低7.2分/千瓦时,降幅10.03%,共承担降价金额19亿元。同时,大力推进大用户直接交易,今年1—11月促成直接交易电量527.39亿千瓦时,减少企业用电成本18.56亿元。

从能源自然储备“小省”到清洁能源“大省”

绿色电能让福建“更清新”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目前全国唯一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福建加快发展核、风、水、气等多种清洁能源,至2018年11月,全省发电装机5756.2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55%,昔日能源自然储备“小省”已蜕变为清洁能源“大省”。

国网福建电力高度重视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接入电网工作,超前规划建设配套的供电线路和变电站,确保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及时并网发电;研发了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监测与调度系统,对全省79座风电和光伏电站的单机发电信息、测风塔数据、太阳辐射量、16300多座分布式光伏电站电量进行实时监测,在全国首次开展未来7天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能力预测,有效构建起了多种电源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确保清洁能源优先发电,提高了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福建多年来实现了清洁能源全额消纳,无弃水、弃风、弃光现象,风电发电小时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2017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52%,相当于每两度电就有一度清洁电。

电能具有清洁、高效、便捷的特点,实施电能替代是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国网福建电力以港口岸电、空港陆电、电动汽车、电锅炉(电窑炉)、农业电气化、家庭电气化等6大领域为重点,“海陆空”全方位推进以电代柴、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电能替代。2011年至今,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276.9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1118万吨燃煤消耗,减排2761.2万吨二氧化碳。

坐落于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内的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是全国第一个零排放、全电动、全自动的现代化码头。2016年12月,由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负责建设实施的一套容量3兆瓦船舶高压岸电系统在这里投运,每年可实现替代电量150万千瓦时以上,替代燃油消耗300吨,减排二氧化碳951吨。

与此同时,国网福建电力将绿色发展理念与电网发展有机结合,全面推广“两型一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变电站和“两型三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线路建设,将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融入电网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打造生态环境友好型电网。福建电网线损从1978年9.8%降至2017年4.65%。现在建设一座同等规模的220千伏变电站,与1978前相比占地面积减少200%以上。

从能源供电侧到消费侧,国网福建电力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电力需求,为建设清新福建不懈努力。(福建日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篇】华侨大学 全面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平台

即时 | 2018-12-18 10:12

   华侨大学龙舟池校区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

   华侨大学泉州校区嘉庚广场

“‘一带一路’建设为侨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推进科学研究、深化社会服务、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12月3日,在汕头大学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侨资四校工作交流联谊会上,华侨大学校长徐西鹏倡议,四校可以充分发挥国际化及侨务优势,秉承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联合成立“侨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盟”,发挥华侨高等教育的枢纽作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徐西鹏的倡议,得到了其他高校的积极响应。这也是“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侨大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所作的新探索。

华侨大学办学58年来,始终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积极发挥工科优势和华文教育特色,坚持为侨服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项工作。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进入“新时代”发展阶段的关键一年,同时还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5个年头。正是在“一带一路”新机遇下,为侨而办、因侨而兴的华侨大学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地缘优势,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攻方向,在英才培育、学术研究、决策服务、高端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综合发力,全面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平台。

打造海丝研究学术高地和重要智库

11月中旬,由华侨大学与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马“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马来西亚举行。每年一届、两校轮流承办的该研讨会,在中马两国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两国智库深入交流、推动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自2014年3月成立国内首家“一带一路”高校智库——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以来,华侨大学充分发挥侨校优势,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精准发力,构筑起“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高地和提供决策咨询的重要智库,得到政府和国内外学界的一致认可。

五年来,华侨大学积极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前沿性课题研究,共承担相关课题11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项(重点项目2项)、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30项,并资助了一批海丝研究专项课题。

学校还积极打造学术交流、凝聚共识的高端平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端论坛”、中泰战略研讨会、“中马‘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等,已成为华侨大学常态化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

华侨大学还致力咨政建言工作,组织开展实地调查,提交研究专报。2015年8月,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许培源教授与新华社驻斯里兰卡分社组成联合调研组,前往斯里兰卡开启建院以来首次海外调研。此后,学校还组织人员先后赴斯里兰卡、缅甸、老挝、马来西亚、丹麦、德国、瑞士等国家进行专题调研。

2017年9月,在外交部政策研究司协调安排下,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关一凡、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林宏宇、副教授黄日涵等人员赴波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访问,与三国政府、智库、媒体就中国经济前景、“一带一路”倡议等进行深度交流。

今年年初,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海丝蓝皮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17)》,成为首部关于海丝研究的年度报告。该校华侨华人研究战略性工程《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自2011年开始已连续出版七部,在国内外引起较大的反响,得到积极的肯定。

目前的华侨大学,是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网络的三个牵头单位之一。今年9月,在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公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8》中,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入选“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高校智库,排名第二。

“华侨大学创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城市厦门设有校区,拥有丰富的华侨华人资源,与海丝沿线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都意味着,打造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高地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智库,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徐西鹏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培育“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使者

“在未来的一年里,我希望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中国人民,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更深地感悟中国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传递者和中外友好的使者。”前不久,来自泰国的演胜如此憧憬今后的学习生活。

当日,华侨大学第十四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开学,来自泰国、印尼、菲律宾、老挝、阿联酋、柬埔寨、越南等7个国家的105名政府官员,正式开启在华侨大学为期一年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

据悉,华侨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由“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更名而来。自2005年创办至今,该班已为泰国、印尼、菲律宾、老挝、安哥拉、马来西亚、柬埔寨、苏里南等8国政府培养了800余名高级汉语人才。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兴起中文热。华侨大学也特别加强面向海丝沿线国家的高端人才培训与培养,先后打造了“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安哥拉政府青年科技人才班”等一系列声名远播的华文教育品牌项目,致力于培育“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使者。

学校高度重视这些教育项目,为全面提高学员的中文水平,还开设中国传统音乐、舞蹈、武术、绘画、民间手工艺等各类文化课程和讲座,让学员了解、修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毕业后来中国学习的卫宇达是华侨大学“安哥拉政府青年科技人才班”的第2期学员,起初他一点中文都不懂,现在已经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他特别喜欢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现在的卫宇达,已是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

由华侨大学与安哥拉总统基金会合办的“安哥拉政府青年科技人才班”,致力于将项目学生培养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青年科技人才,毕业后能够成为安哥拉国家建设发展的栋梁,成为中安友好合作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卫宇达说:“我很感谢华侨大学,希望能在中国学有所成后,回去后服务我的国家。”

而政府官员班的许多学员,在经过华侨大学的学习之后,运用掌握的汉语知识和了解的中华文化在本职岗位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所在国和中国的交流贡献力量,并逐渐成为所在国政府在经济、文化、教育、外交领域的中坚力量。

国务院侨办文化司相关领导曾经评价称,“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已经成为中国与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此外,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下,华侨大学面向海外承办“一带一路”贸易畅通高级研修班。2年来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近100名政府官员(包括菲律宾前内阁部长、泰国国会议员、马来西亚拿督等)、商界精英、专家学者参加。学校积极加强“一带一路”专业人才的培养:先后面向全校开办泰语、印尼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选修课,为“一带一路”培养外事人才和文化传播人才;应用经济学博士点设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方向,积极培育高层次经济管理类人才;依托国家旅游安全基地,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机构合作,合办泰国农业大学孔子学院、泰国普吉中学孔子课堂、缅甸福星孔子课堂等,继续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华文教育基地……“长期以来,华侨大学一直致力于培育更多的促进‘民心相通’的使者。”徐西鹏说:“58年来,学校为海内外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近20万名,其中超过5万名校友分布在境外各地,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加强民心相通的友好使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五湖四海

徐西鹏说,华侨大学是国务院侨办领导的华侨高等学府,一直致力于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11月底,华侨大学又承办了新一期海外文化社团中华才艺(合唱、广场舞)培训班。来自美国、加拿大、奥地利、阿联酋、新西兰、墨西哥、法国、日本、智利、英国、澳大利亚等21个国家的40余名海外华人艺术社团文艺骨干,在该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学习。

华侨大学是国务院侨办中华才艺(音乐·舞蹈)培训基地。基地培训内容以中国民族舞蹈、民族声乐、民族器乐、户外乐舞文化等中国传统乐舞艺术为主,以书法、国画、剪纸、陶艺、茶艺、武术、太极等中华才艺及采风和文化考察为辅。

据介绍,培训基地自2013年5月落户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五年来先后举办了7期中华才艺培训班,培训学员遍及30余个国家和地区。

而2010年7月1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揭牌的“中华才艺(龙舟)培训基地”,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在全国设立的第一家培训海外华侨华人龙舟竞渡选手的基地。自设立以来,已承办了五期培训班,来自泰国、美国、缅甸、安哥拉、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多个国家或地区240余名海外学员受益。

统计数据显示,华侨大学两个国务院侨办中华才艺培训基地,近年累计举办了14期培训班,培训海外华人文化社团骨干近800名。“通过这些海外学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惠及更多的海外民众。”徐西鹏说。

每年的寒暑假,在华侨大学,还有一批境外生团队,返回自己的住在国,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汉语口语课上,队员们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汉语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中华文化课上,他们将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剪纸、书法、脸谱、茶艺、武术等艺术形式带到境外小学生面前;他们还精心筹备中国文化展,向当地民众展示中国剪纸的灵巧、书法的奥妙、茶艺的典雅和拳法的气韵,让境外民众大为赞叹……

这个团队,就是华侨大学“华文星火”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实践团。自2016年7月组建以来,团队足迹遍及4个国家的21个城市,海外受益青少年达8000余人。12月初,该团队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的第一个金奖,这是华侨大学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15级泰国学生张志宏曾是实践团团长,自团队成立起参加了全部5次实践活动。今年已经近40岁的他说:“是汉语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希望让汉语改变更多远在异国、热爱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学生的命运。”

同时,华侨大学积极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中华文化大乐园、中华文化知识竞赛、中华才艺培训和比赛等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开展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培训。近五年,组织在校境外生冬、夏令营40余次,近3000人次参与。仅2017年,就为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17个国家的3251名华裔青少年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研习活动,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承并推广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探索打造一系列具有影响力和高显示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品牌,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战场,是华侨大学的目标。”徐西鹏说。

“面向未来,华侨大学将坚持‘侨校名校’发展战略,牢记大学使命,加快建设特色鲜明、海内外著名的高水平大学,进一步增强为侨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关一凡表示。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建设网络强国的追梦路上

即时 | 2018-12-18 10:08

建设网络强国的追梦路上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

1980年12月24日,福建省邮电管理局与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在福州签订万门程控电话系统引进合同。

  1981年福州万门程控电话安装现场

  福州电信局万门程控机房工作场景

  中国电信天翼网络覆盖动车沿线

  消费者体验中国电信智慧家庭产品。

  中国电信东南云基地机房

  突击队员抢修台风“莫兰蒂”中受损的通信线路。

  为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提供网络保障。

  消费者代表现场体验10000号服务。

1 万门程控改革开放的福建名片

1982年,福州率先开通中国第一个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以下简称“万门程控”),实现了从“摇把子”到“全电子”时代的历史性跨越,引发全省乃至全国的通信大发展、大跨越,成就福建通信史上的一段传奇,也成为福建改革开放的一张名片。

福州连通世界进入秒级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通信基础状况普遍落后,通信设备陈旧、交换机容量不足,导致当时的福州市内电话普及率仅仅0.86%,市民打长途电话至少需要15分钟才能接通。市话难打,国际电话更是难上加难,许多华侨、外商来福州考察投资项目,纷纷因通信条件落后而失望地离去。

经济要发展,通信要先行。特别是福建作为我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省份,随着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国内、国际电话业务量大幅上升,福建省委、省革委会(后改省政府)决心要对通信基础设施进行彻底改造,以适应国际经贸合作的要求。根据指示,福建省邮电管理局“打破常规”,提出向国外引进先进的程控电话交换系统,一步到位解决通信落后的设想,随即得到了邮电部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并迅速获得批准。

1980年12月24日,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和日本富士通公司签订了全套数字式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合同。1982年1月30日,万门程控设备从日本横滨发货,3月开始安装,4月12日安装完毕,11月27日零点正式投入试运营。

一夜之间,福州市话跨越了纵横制、步进制通信技术,由第一代交换机,直接进入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第四代交换机。由于万门程控使用电脑程序控制、指挥交换机,原本人工操作需要十几分钟的交换程序,现在数十秒内就可完成。身处福州,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家里都可以直拨国内、国际长途,而直拨国际长途的时间仅需20秒至30秒。1986年正值国际羽毛球公开赛在福州举行,近百名外国记者通过国际长途电话把赛事消息传播到世界各地,电话接通率达到了98.95%,记者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福州的通信,世界一流!

福州万门程控电话的引进开通,不仅便利了通信,也带动了人才的培养。为了保障通信顺畅,解除运维部门后顾之忧,福州电信局在引进交换技术的同时,也派出人员到日本接受培训,并在福州成立了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由此,福建富士通通信软件有限公司诞生,实现了技术的消化吸收,从而逐渐掌握了程控电话的核心技术。

   福建彻底甩掉摇把子

    福州万门程控的开通,开创了福建通信发展的新纪元,引发了福建全省的通信建设热潮。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福建省各级政府以极大的热情支持邮电发展,通过财政拨款、发动社会集资、提供地方贴息贷款等多种办法集中财力搞通信建设,各地采用省、县(市)、乡、邮电各出一点的“四个一点”来发展通信。全省邮电干部职工则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全员上阵建设通信,跑贷款,争取社会资源支持;定设备,争取厂家尽早供货;当民工,亲手卸车搬运到货的设备;抢时间,加班加点安装调试,争分夺秒极力满足全社会压抑已久的通信需求。用户普遍反映说:电话打得通,打得好。

万门程控的良好效应掀起了福建邮电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序幕。1985年1月20日,厦门市引进的万门程控电话系统投入使用后,通信能力提高一倍半,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个市话网全部采用最新数字通信技术的城市,对厦门特区建设、闽南“金三角”的开发和全省经济的振兴发挥了重大作用。1987年,泉州建成全国第一家市县镇程控电话本地网。

福建通信业在沿海突破的基础上,分层次逐步推进。通过带动和促进中间地带,扶持贫困地区,以市话为重点,带动农话,促进长话,实现了全省城乡邮电的协调发展。1990年9月26日,随着泰宁县长途电话交换系统割接开通,福建所有市县全部进入国际国内自动电话网,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县以上城市长途电话自动化的省份。同年12月30日,全省地市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

全国通信大发展引力波

福州万门程控电话的引进和开通也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从1982年起到1987年,福州先后接待了23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门程控引发的轰动可见一斑。万门程控电话的开通也成为福建对外展示的一扇窗口,截至1985年5月,全国各地就有7100多人前来参观学习,连台湾和香港的电信公司都慕名而来。香港电话公司总裁来参观考察后,称赞“福州走在了香港的前面”,决定引进30万门程控电话系统。

万门程控对福建省通信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带动效应也引起了兄弟省份的关注。时任福州市电信局局长的张奇萍回忆,当时福州电信局办了8期培训班,为兄弟省市的邮电员工讲解程控技术,他总共接待了21个省市的主要领导。广东省委领导参观福州电信局机房后,当场拍板:广州也要装,要装就装26000门!并电话指示相关负责人赶紧组织人来福州取经,急迫的心情一览无余。当时程控机房每天都有大量的参观者前来学习经验,用人满为患来形容也毫不夸张。

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在发展,通信技术也在更新迭代。现如今,随着2017年中国电信最后一个TDM程控交换端局下电退网,福建告别了程控交换,迎来了全光高速新时代。可以说,正是有了福建的开头,各地竞相效仿,程控电话才很快在全国风起云涌,短时间内大大改善了通信状况,说万门程控是中国现代通信的开路先锋也不为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 基础网络 从落后到全国前列

经济发展,通信先行。回首改革开放40年,从“摇把子”到“村村通电话”、到“村村通宽带”,从电话线上网的K级网速到千兆光宽带,以及无处不在的4G移动通信网络和各种信息化应用的全面推广,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作为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以先进的技术、畅通的网络、丰富的信息化产品,助力福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从落后省份走到了全国前列。

缩小“数字鸿沟” 2005年电话村村通

自1982年率先引进开通我国首套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之后,在省会城市福州的引领带动下,福建通信建设蓬勃发展。不仅彻底甩掉了“摇把子”,还将一条条电话线通向偏远乡村,于1992年10月实现乡乡通电话。

据中国电信福建公司退休职工曾榕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电话的需求极大,在福州长乐,整个乡镇仅有一部自动电话机,一年的话费可达上百万元,村民们经常要熬夜排队打电话。“乡乡通电话”显然远远不够,为此当时的邮电部门以电话网改造为突破口,大力推行建制村通电话建设。

邮电分营后,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作为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同步推进城乡电话网建设,实现农村通信与城市接轨;二是把村通工程列入年度建设计划,逐年考核;三是先易后难,在需求较急迫、投资相对较省、施工难度较小的村先行建设电话网,再稳健推进周边地区。四是因地制宜,在能搭设有线网络的村镇,实现光、电缆一步到位,对受自然环境限制、有线施工难度极大的村,则选择无线接入技术,加快建设速度。

2005年9月28日,随着清脆的电话铃声在边远老区、少数民族建制村——福建省光泽县寨里乡江源村响起,福建省14595个建制村全部通上电话,正式了结束福建偏远农村长期信息闭塞的历史。2006年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测评,打电话方便程度被八闽百姓誉为最满意的三个项目之一。到2009年,福建进一步实现了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

助力“数字福建”2016年建成全光网省

2000年,福建省启动“数字福建”项目,开启了福建信息化建设新篇章。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持续推进基础网络升级,构建信息“大动脉”,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在农村偏远地区,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深耕普遍服务,全力推进宽带网络“村通工程”。2012年,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实现全省建制村全部通宽带,2017年底,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承担建设的2289个试点建制村又全面实现100兆带宽接入能力,全面覆盖4G网络信号,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

在城市,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大规模进行有线无线网络覆盖。2016年10月,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率先建成“全光网省”,光纤通达全省各县区、乡镇、行政村,光缆线路总长65万皮长公里,光端口、光用户占比均超过96%;同时建成4G网络基站超过6万个,覆盖所有行政村。2017年5月,又率先建成覆盖全省的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目前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85M,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M)。

为进一步提升对“数字福建”的支撑能力,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2017年9月29日,正式建成并启用东南云基地——厦门海峡通信枢纽中心,拥有集团星级IDC云谷13座,机柜1.2万个、IDC出口带宽14.3T,云堤防攻击能力达到3000G,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达到国家要求的高等级标准。

服务“数字经济”信息化应用各行各业

有了信息通信网络的强力支撑,围绕“数字福建”建设,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主动承担起政务信息化骨干网重点工程的建设,而且积极推出一系列信息化产品,广泛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

由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承建的福建省政务内外网及云平台,整合各部门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有效助力行政部门提升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截至2018年底,政务网和政务外网云平台(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承建部分)已承载了48个单位共计92个信息化应用项目。

福建民企众多,中国电信福建公司通过“网络 平台应用”,使信息化成为企业注智注能、产业提档升级的加速器。2017年6月18日,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与省经信委共同建设运营的工业企业服务云平台上线,至今已服务了1715家工业企业,有效形成服务对接超过38万次。

为助力智慧城市发展,2017年以来,大力推进物联网全场景应用,打造了福州水系联排联调、智慧水务、智慧小区以及厦门智慧烟感、雾森降尘等全国最佳实践。在马尾国际名城小区,依托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打造的涵盖智能水表、智能井盖、智能停车、智能门禁等13个窄带物联网技术应用,让社区服务更安全,居民生活更舒心。

此外,中国电信福建公司还搭建有公共信息化平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发数据平台、福建省区域影像诊断中心云平台等众多信息化应用,全面服务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民生领域,助力打造更便捷、更美好、更智慧的社会生活,促进“数字福建”蓬勃发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 通信保障 从人海战术到装备精良

对防灾抗灾和重大活动的通信保障能力,是电信运营商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从闽北洪灾、莫兰蒂台风,到卫星发射、海峡两岸首次直航、厦门会晤,每一次重要通信保障现场,都能看到电信人的身影。改革开放40年,尽管通信手段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总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应急通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开始从单纯的战备通信向“平战结合”的通信模式转变。地处我国东南的福建,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面对多发的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和卫星发射等通信保障任务,为确保通信不中断,那时的电信人靠的是架空明线传输、十二路载波系统等老办法、老设备,以及“小米加步枪”的战斗精神。

“福建沙县等地是我国卫星发射运行轨道的重要观测点之一。每次重要通信任务下达,我们都十分振奋。”如今谈起这些重要而又神秘的任务,中国电信福建公司退休干部徐荫奎依然充满自豪。80年代,通信主要利用架空明线来传输。为了确保整条线路畅通,长途一级干线架空明线的电杆下,可以说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除了线务员日夜坚守巡逻,还通过当地党政机关发动沿线民兵日夜护线,确保了一次又一次重要通信任务的胜利完成。

福建是一个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每一次狂风肆虐、大雨倾盆中,电信员工总是冲锋在前。“如果说现在的应急通信保障还可以靠光缆线路‘迂回调度’,那么80年代的应急通信就是靠‘抢修’,一旦线路中断,只能靠电信员工争分夺秒地跋山涉水、人力接续。这与当时通信线路主要是铜轴电缆和明线架设有关。”徐荫奎说。直到当年沙溪口水电站建设,福建电信面临通信线路搬迁,才从意大利引进了全国第一条地下长途光缆,大大提升了通信线路的安全稳定性。1988年1月,福州经南平、三明、永安、漳州至厦门的光缆通信工程第一期南平至永安段竣工,掀开我国光纤时代新篇章,随着一条条光缆蔓延开来,应急通信保障奠定了新的基础。

90年代 应急通信“特种兵”

1996年11月,根据国家“九五”规划,福建机动通信局正式成立,福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

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的十二个大区机动通信局之一,福建机动通信局成立二十多年来不辱使命,已经成长为华东地区护航重大活动通信安全和保障灾区通信畅通的核心力量。

作风优良打造过硬技术。福建机动通信局以“政治合格,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为标准,锻造出一支冲锋在前、作风顽强、技术过硬、敢于担当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全局30名应急通信人员按照军事化管理,苦练基本功,钻研创新技术,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装备精良提升抗灾能力。如今,该局拥有卫星、微波、光传输、交换和各种接入设备等应急通信装备160余套,以及应急指挥、卫星设备、油机、传输、电力等通信车辆20多辆。利用中国电信有线与无线、空中与地面相结合的多种现代通信手段,可在任何地方快速将高质量的视频、数据、话音传达到各个角落,形成“全天候、全时段、全地域、天地一体、灵活机动”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抢险救灾、重大活动等提供应急通信保障。

经过一次次洗礼,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已经建立起一支涵盖福建机动通信局、各市县应急预备队伍、长途线路局等在内的应急通信保障“特种兵”,以及一整套完善的防汛抗灾、重大活动应急通信预案,凭借应急通信车、卫星通信应用、超级基站等各种通信装备,在社会公共安全和应急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仅2017年,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应急通信队伍就完成了196项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出动应急人员1163次、应急车辆353辆。

关键时刻 中国电信从不缺席

关键时刻,为重大活动提供重要通信保障;危急关头,为灾区抢险、突发任务打通信息孤岛。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应急通信队伍自组建以来,在厦门金砖会晤、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一个个重大场合从未缺席,在闽北洪灾、莫兰蒂台风等抢险救灾中冲锋在前,充分展现了国企的担当和实力。

2016年9月15日正值中秋假期,第14号台风“莫兰蒂”叠加天文潮,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最强台风,福建厦门、漳州、泉州、莆田等地多处通信设施受损。灾情发生后,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快速响应,广大员工放弃休假,集中全省力量,全力打响通信抢通、抢修攻坚战,为灾区防汛指挥部紧急开通互联网千兆链路,大型应急通信车驻点进行信号保障,迅速恢复受灾地区通信。

2017年9月3日—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中国电信投入3万多人次,以卫星、宽带、数据、视频、移动、话音等“天空地一体化”的全方位通信能力,圆满完成各项通信保障任务,近7000项重点保障业务无一失误。

2018年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中国电信累计出动保障人员一万多人次、各类保障车辆122台次,圆满完成保障任务。为了保障“数字经济·闽江夜话”活动顺利举行,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出动应急通信车,并安排专业应急通信人员携带各类设备,连续工作10个小时,直至活动结束才撤离。

作为中国电信华东区应急通信队伍的核心力量,福建机动通信局在全国一盘棋的统一调度下,还与兄弟省(市)单位携手,出色完成了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海峡两岸首次直航等多次通信保障任务。

面对每一个特殊使命,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应急通信队伍以通信铁军精神铸造起天翼网络坚强的堡垒,诠释了人民通信为人民的初心和担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 电信服务 从高高在上到就在你身边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的通信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时刻把用户放在心上,坚持聚焦用户需求,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不断缩短与用户间的距离,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

90年代 柜台服务从高到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信营业厅几乎‘无所不能’,挂长途电话、缴话费、新装电话啥都能办,每天到营业厅里申请业务的市民非常多,总是熙熙攘攘地排着队,站在一米多高的柜台前,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大着嗓门与营业员对话。”柜台高、队伍长,这是现已退休、曾任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市场部主任的戴行金记忆中,最初的电信营业厅形象。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通信技术的提高,提升营业厅对外窗口服务水平迫在眉睫。1994年5月,福州电信局率先对营业厅进行柜台改造,拆掉了封闭式的高柜台,改为70厘米的开放式矮柜台,还在所有客服台席前配置了用户座椅。曾经“高高在上”的电信柜台,成了营业员和用户坐着面对面的交流平台。

作为亲身参与“矮柜台”诞生的工作人员,戴行金一脸骄傲:“矮柜台服务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举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连银行业都向我们学习经验。”这不仅仅是用户从踮着脚尖到坐着的变化,更是电信企业走向市场、贴近用户的一次重大突破,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服务时代——以用户为中心。

此后,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开始不断加大营业厅建设升级力度,统一营业厅装修风格与功能划分,相继推出开放式包厢服务、“五个一”服务承诺、“总经理服务接待日”、社区服务体系等举措,打造舒适整洁的环境、亲切体贴的前台服务,为用户排忧解难,切实提升用户满意度。

现如今,电信营业厅网点遍布全省各地,服务“触角”延伸到了社区居民身边,现代化的营业厅内设有智慧家庭体验区、终端区、受理区、服务区等,可为用户提供从产品体验、业务办理、装维售后到生活缴费、便民服务、金融理财等“一站式”服务。对此,退休后的戴行金每到营业厅办理业务,总是感到满满的自豪:“电信营业厅可不只是个办业务的地方,它更像是用户一个温暖的家。”

语音服务时代 统一客服号

要做好服务工作,仅有微笑、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贴心上下功夫。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中国电信福建公司针对用户查询难、投诉难、缴费难等客服热点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特殊服务热线,如:电话障碍报修拨打“112”、电话查号拨打“114”、服务投诉拨打“180”、业务咨询拨打“189”、人工信息服务拨打“160”、话费查询拨打“170”等,电话客服的雏形开始出现。

在当时,丰富的服务热线确实解决了不少客服难题,只是随着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服务热线分类太细、服务单一、容易混淆、不便记忆等问题也逐渐突显。用户时常在电话故障需要维修,或想要查询电话时,因为遗忘了服务热线而不得不辗转询问,反倒浪费了时间。

因此,2001年,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本着“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经营理念,将各类电信特殊服务热线集为一体,正式开通“中国电信服务热线——1000号”。自开通之后,用户仅需拨打一个“1000号”,就能实现话费查询、业务咨询、业务办理等多种功能服务,客户服务越变越方便。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客户服务体验,“1000号”后来又升级为“10000号服务热线”,随之一起升级还有中国电信的方便服务。据统计,福建全省10000号服务热线现设有1600个人工客服座席,月服务量约500万次,可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在线咨询、投诉、故障申告、业务新装、业务受理等服务,还可在线解决80%以上的宽带网络故障诊断。一条服务热线,已经成为中国电信与用户联系的重要渠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 多渠道服务客户

从2G话音到4G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始终把服务作为生命线,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自我革新。为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用户消费行为的变化,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经过多年布局,全面建构起新型服务能力,打造了网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福建电信”微信客服、10000号IVR、欢go、微博客服、IM客服、10000直播、机器人小知等多媒体客服渠道。

借助高效的移动互联网,小到固话手机查费、缴费,大到宽带故障排查、办理套餐,无论何时何地,用户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一方式”,快速方便地选择所需的服务。据统计,目前,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互联网服务渠道月服务量近800万次,占总服务量70%,用户可以足不出户获取各类电信服务。

渠道变宽了,服务的响应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近几年来,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先后推出了“宽带夜间修障”“宽带先装后付”“社区清单化服务体系”等创新服务举措,全面提升服务效率。2017年7月1日起,又面向全省市区和县城区域家庭用户推出“当日装、当日修、慢必赔”三项服务承诺,尽可能缩短用户等待时间。

曾经,用户装一部电话,需要托熟人、排长队,等上十天半月才能装上,而今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电信“慢必赔”的优质上门服务。而除了提供传统的上门安装和故障修复服务外,中国电信还可为用户提供家庭智能组网、智慧家庭应用、网络优化等服务,切实帮助用户解决各类上网难题。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平潭篇】七大攻坚,掀起再创业热潮

即时 | 2018-12-18 10:05

  平潭金井新城  念望舒 摄

   平潭东澳渔人码头 翁武财 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平潭协和医院念望舒 摄

由杨丽萍执导的大型舞台剧《平潭映象》开启巡演。 念望舒 摄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张哲昊 林霞)冬日平潭,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干事创业的场景。

站在金井湾片区的制高点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工地上车辆往来穿梭、人声鼎沸,一座座塔吊高耸林立,向远方延伸,施工现场吊臂挥舞、焊花闪烁……一股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

经过多年开放开发建设,平潭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从区位优势来看,平潭四面临海的自然禀赋,让这里的“蓝色”资源优势凸显;从政策优势来看,平潭兼具“实验区自贸区 国际旅游岛”独特优势,实行全岛开放。

为此,平潭拿出爬坡过坎的精气神,掀起新一轮再创业热潮。今年9月,平潭提出“大干120天 打好七大攻坚战”,围绕作风建设、产业培育、征地拆迁、景区改造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金井新城建设、民生补短板实施攻坚行动,聚攻坚正能量,谱创业新篇章。

“打好‘七大攻坚战’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是落实中央巡视问题整改的实际行动,是实现赶超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的重要举措。”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陈善光说。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要打响“作风建设攻坚战”,这对平潭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的重要举措。在“七大攻坚战”前夕,实验区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作风问题。如,一些单位内部管理不严、出勤率不高、工作纪律松懈、人员作风懒散等现象屡屡发生。故此,平潭将“作风建设攻坚战”作为考验干部的“第一战场”,为推动平潭开放开发再上新台阶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

以“提高效能、转变作风”为导向,平潭开展了一场行政效能革命,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方面是“堵”,平潭成立作风建设大督查工作组,着眼于不担当、不作为、庸懒散等突出问题,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另一方面是“疏”,平潭确保政令畅通,对造成不良影响的领导班子和个人予以问责,并形成鼓励干事创业、实业立区的良好氛围,为实验区产业布局、项目落地、民生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作风建设攻坚战”启动以来,截至11月22日,平潭共督查区直单位62个、服务窗口9个,勘察重点项目45个,走访业主单位20余家,核查议定事项12项,并对50名干部、5个单位进行问责。

建设“新平潭”,需要一批重大项目拉动,平潭打响“征地拆迁攻坚战”,定下年度目标:年底前,完成征地2524.619亩,房屋签约423座,拆除494座,坟墓迁移327宗,杆线迁移23根。

征地拆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拖不得也慢不得。平潭采用多元化工作方式,建立统筹机制和奖惩机制,强化督查巡查,实行挂图作战,攻坚战果明显、成效显著:土地征收完成率97.5%;房屋征收签约完成率97%,房屋拆除完成率96.4%;土地征收完成率97.5%;坟墓征收完成率100%,坟墓迁移完成率近97%;累计“拔钉”62座,项目征迁“清零”49个。

平潭开放开发,最根本是增进民生的福祉。自平潭实施“房票”安置政策以来,顺利安置5729户回迁群众,安置总面积达142.9万平方米,不仅满足被征迁户群众多元化的需求,解决“后顾之忧”,也让他们有了生活保障。

平潭以征迁攻坚之胜,赢得项目攻坚之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产业培育攻坚战”,是推动平潭发展的重要“引擎”。平潭围绕重点产业,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引进新产业,夯实“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根基。

产业实现振兴,企业纷至沓来,项目落地生根。据了解,“产业培育攻坚战”启动以来,截至10月底,平潭共入库“五个一批”项目201项,总投资额1542.8亿元,完成投资13.8亿元。一个个优强企业、一项项精品产业在平潭扎根,让产业发展热潮持续升温,支撑起岚岛的美好未来。

彩色城堡石头厝、美丽的海滨沙滩,这是平潭“真宝贝”。有鉴于此,在“景区改造提升攻坚战”中,平潭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使原始古朴的岚岛风光更加亮丽。

具体怎么做?平潭通过提升景区规划,提升品牌内涵,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品质等,突出改造提升仙人井、将军山、石牌洋等景区,重点整治龙王头海洋公园、坛南湾旅游经营秩序。如今,各大景区实现“蜕变”,一个更美的碧海蓝天正徐徐展开。

不仅如此,平潭还打响“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旨在惠及全区人民。实验区围绕“三点四沿”,全面加大破损路面、污水管网、排水系统、供水管网、垃圾处理系统的改造提升力度。同时,重拳整治“两违”,积极推进杆线迁改、厕所革命,改善市容市貌,实施医院、车站周边等人流聚集点大整治等,城乡“脏乱差”现象得以改善。

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不仅是为了提升岚岛环境,更在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城乡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平潭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提高全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让更多人享受更好的资源。

着眼于此,平潭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解决了一批与群众利益攸关的民生问题。双玉幼儿园、东岚幼儿园相继开学,平潭三中扩建工程(一期)、平潭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一期)陆续动工,让岚岛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协和医院全面搬迁入驻,慈心敬老院、关爱养老护理之家、安心养老院等项目提前两个月完工,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平潭持续发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攻坚成果。

经过8年的建设,平潭金井湾片区告别旧日的滩涂盐碱之地,迈向集生活、服务、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如今,新城交通干线四通八达,处处是拔地而起的办公高楼、人来人往的商业街道。

人兴业旺,才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平潭提出“金井新城建设攻坚战”,加快产业布局、完善城市配套、统筹社会管理,目前已开工建设13个项目、竣工9个项目、加快推进建设10个项目。平潭还将争取今年年底实现新城人口规模达1.5万人,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生活配套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海岛特色新城。

“七大攻坚战”打出了声威、战出了气势、干出了精气神,真正点到了平潭当前发展痛点,全面提升了平潭开放开发形象。“七大攻坚战”是一场持久性战役,平潭于不久前再次召开“七大攻坚战”阶段总结大会,对攻坚行动再动员、再部署、再鼓劲,强调要紧咬任务不放松,确保攻坚任务完成。

“必须始终保持一股劲、始终紧咬任务不放松、领导干部走前头、放眼明年大发展,打赢七大攻坚战,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明年新一轮创业热潮奠定坚实基础。”陈善光说。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立于时代之潮头,平潭谋篇布局,再次吹响冲锋号,向着“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平潭出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为了美丽乡村老党员主动让地

东南网12月18日讯(通讯员 陈丽芳 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张哲昊)

在平潭,有一位七旬老党员,为了实验区的开放开发,二话不说让出自留地支持村居改造。他说:“我们要珍惜‘千年一遇’的机遇。”

这位老党员名为丁仁生,家在平潭岚城乡上楼村。这段时间,上楼村正在进行村道建设和村居环境改造,得知消息后,丁仁生主动让出8平方米的自留菜地,并挪墙重砌为村道“让路”,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丁仁生今年74岁,是一位具有53年党龄的老党员,当记者来到他的菜地时,看到了他刚砌好的新墙,菜地里的葱、香菜、山药等农作物生长茂密,但现场仍能看到墙面挪动的印迹。“没事儿!这块地迟早也是要挖掉的。”丁仁生的回答斩钉截铁,不带一点迟疑。

他告诉记者,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座村庄,自己所居住的村居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一砖一瓦、一梁一木都倾注着自己的心血。“平潭由偏远海岛蝶变为综合实验区,我是这片土地的见证者,支持家乡建设,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是我该做的,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丁仁生说。

近年来,上楼村试点两岸社区融合,邀请台湾社区里长来到村里,组建志工队,共建两岸基层交流合作的窗口,不仅让村容村貌大变样,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这些变化,丁仁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居建设是利于长远的大好事,人不能忘本,一定要支持。”丁仁生说。

谈及这几年平潭翻天覆地的变化,丁仁生感慨道,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这些都是党和政府做出的明智决定,希望更多人能够着眼大局,不必“锱铢必较”,全力支持平潭开放开发。

在“大干120天打好七大攻坚战”行动中,像丁仁生这样的征迁“领头羊”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老干部、老党员,他们用“舍小家顾大家”的觉悟,清除征迁“死角”,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带了好头,为平潭新一轮创业贡献力量。

影视产业在岚绽放芳华

东南网12月18日讯(通讯员 丁云 翁娟 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张哲昊)

镜头下的平潭,是一副怎样美丽的模样?这段时间,不少影视公司看准平潭扶持影视产业的政策,落地岚岛以期开展影视运营、影视拍摄等相关活动。

就在上月底,平潭综合实验区文联与世纪长龙影视有限公司(下简称“世纪长龙”)签订《影视产业战略合作意向书》,当天“世纪长龙”还与首批招商企业“福建朱子”“福建长空御龙”“厦门厚德乾行”等多家影视公司分别签订《平潭影视产业合作意向书》。

该公司落地后将享受政策带来的补助,并具备在平潭拍摄相关影视作品、招商影视同业公司的资格。据了解,“世纪长龙”将力争5年内在平潭建设国家级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平潭十分注重影视产业的发展,出台诸多影视产业扶持政策,对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世纪长龙影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华说。

在此之前,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春秋时代(北京)影业有限公司签约,后者将在平潭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平潭拍摄、制作、出品相关影视作品。

春秋时代(北京)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建民表示,初步已拟定三部电视(电影)在平潭取景,下一步将安排工作人员驻扎在平潭台创园,从事影视剧生产工作。

多家影视公司入驻平潭,激活了当地影视产业的一池春水,将为平潭影视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机遇与活力,对延伸平潭影视产业链有重大意义。这得益于平潭出台的一系列影视产业扶持政策。此前,平潭相继发布《促进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版)》《促进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发展的实施细则》等,通过政策落实、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有力推动影视产业加速集聚,促进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发展。

平潭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美丽的滨海风光,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条件优越,是许多影视业者眼中的“天然摄影棚”。以影视文化产业为抓手,平潭快马加鞭打造影视产业生态链和影视产业综合服务,推进填补产业短板,提升产业层级。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篇】福建医科大学——40年跨越发展 书写福建医学教育新篇章

即时 | 2018-12-18 10:03

  二○一六年,学生代表队以第一名好成绩荣获第七届全国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

   校医学艺术馆

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历经冬寒料峭迎来了春暖花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肇建于1937年的福建医科大学,从建校初就确立了建设成为“东南医药界的柱石,改善国民卫生的先锋”的目标。它紧握发展机遇,励精图治,默默耕耘,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于一体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是福建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预防保健中心。

以生为本 教学质量筑牢立校根基

办学80多年来,福建医科大学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医学和各类人才。在蔚为壮观的校友方阵中,不乏杰出人才,其中有院士、专家、教授,许多校友都已成为医药卫生战线的领军人物,包括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姜小鹰教授,以及肿瘤免疫治疗的先驱者陈列平教授等。更有许多扎根临床一线、服务广大百姓的业务骨干分布于祖国各地。

福建医科大学将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学校是首批“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1个,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学生历年国家执业医师(护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位居全国前列。近三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87.66%,超全国平均水平16.14%,在全国184所开设临床医学的高校中居前20名,达985学校中上水平。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成绩名列前茅,连续七年荣获华东赛区一等奖,多次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2016年更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特等奖。学校还在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学技术作品竞赛、“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竞赛等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福建医科大学从改革开放之初单一医科2个专业,本科生招生数每年300人左右,发展到现在的27个普通本科专业和1个英语授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MBBS),本科生招生数每年3000人左右;研究生更是从零到现在的年招生逾800人。学校现已形成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覆盖了现代医学主要领域。

在福建医科大学,教授、副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这已经是常态。学校规定,教授、副教授原则上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学生教授一门课,连续两年不授课,不得聘任。而且高层次人才也加入了本科授课的行列,从2016年开始,学校还聘请海外知名高校专家学者来校为本科生授课。同时挖掘创新潜力,呵护学生心中创新创造力的幼苗,并且加以激励。学校各类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学校还设置专项基金,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近三年来,20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0多篇毕业论文(设计)依托学校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完成。

福建医科大学积极开展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临床医学专业(“5 3”一体化)中探索本硕住培融通,推动基础医学与临床案例相结合的PBL小班化教学,以典型案例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注重课程整合,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

大一大二,学生们就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大三开始,在教授临床基础课的同时,利用设备先进的临床技能教学中心,采用模拟技术和标准化病人开展实践教学。从大四开始,学生开始进入临床学习专业课、临床见习和实习。福建医科大学拥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 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4所临床教学医院,87个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网络。附属协和医院还入选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因此,多年以来,福建医科大学培养的学生以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广受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欢迎。近年来各专业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忘初心 服务社会扎根基层

在不断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迈进的同时,学校不忘服务基层,服务百姓,将根须扎得更深。

学校坚持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主动融入省属公立医院改革,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拥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年门诊总量接近600万人次。附属协和医院创建于1860年,是八闽现代医学的发祥地;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37年,是福建省第一所大型公立西医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创建于1881年,是福建省南部区域医疗中心;附属口腔医院创建于1986年,是我省唯一一所大型口腔专科医院。协和医院、附一医院成为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并双双进入全国医院综合实力百强榜。附属医院22个专科被列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临床医学中心纳入省高水平专科医学中心建设。附属医院在各类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榜上有名且进步明显,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改革创新奖”“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等,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今年,附属协和医院还荣膺2018年度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医疗)卓越奖,全国仅10家医院获此殊荣。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以治疗和研究肝病及感染性疾病为显著特色,服务社会。学校另有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均为所在区域的医疗中心,医疗服务覆盖八闽大地,为健康福建保驾护航。

自2006年来,学校成立百支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实践队,服务百个乡村,举办百场医疗卫生知识讲座,培训百名乡村卫生员,开展“四个一百”农村医药卫生服务计划社会实践和“健康护航志愿服务行动”,将“卫生与健康”教育融入服务全民健康的实践中。学校连续17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仅2018年,学校共组织了200多名教职医护员工和2500多名学生,成立228支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近10个省份,特别是组建10余支队伍深入省内扶贫攻坚重点贫困县开展医疗义诊实践活动。实践队累计深入乡村300余个,开展医疗义诊400多场,受惠群众超7万人次。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师生们获得了服务基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医精诚 身边典型闪耀着崇高师魂

今年10月16日,福建省神经内科学创始人之一,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慕容慎行教授与世长辞,社会各界深感痛惜和缅怀。在其身后,福建医科大学上下学习慕容老先生的热潮不减。

“我们要学习他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敬佑生命,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甘为人梯,为人师表的奉献精神;慎始敬终,力学笃行的敬业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把深切缅怀转化为不竭的精神力量,为健康福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福建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天明饱含深情地说。

作为医技精湛、医德高尚的一代楷模,慕容慎行是福建医大人精神的象征,闪耀着崇高的师魂、医魂光彩。

医科大学承担着“立德树人、救死扶伤”两大使命,福医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医相融,推动文脉、文明、文化深度融合。挖掘校史资源,探寻先贤足迹,重拾校歌记忆,弘扬校训精神。建成校史馆、医学艺术馆、生命科学博物馆三大特色文化工程,将深厚的人文教育和医学教育相融合,努力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塑造良好氛围。

学校注重道德养成,开展“六文明三道德一提升”活动,加强师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有效促进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学校推出了“福医好故事”主题宣传活动。在此背景下,福建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典型: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天使之师”教师团队、“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终身成就奖”慕容慎行教授、第七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陈列平教授、全国“最美医生”陈建屛教授团队;三个福建“最美”典型:福建省首届“最美教师”王玮教授、福建省首届“最美学生”陈志锋同学、福建省首届“最美资助人”提名奖福建医科大学美国校友会教育基金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全球视野 主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近年来,学校在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放办学取得新成效。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招收台湾学生以来,学校利用区位优势,不断扩大招收港澳台侨生规模,目前在校港澳台生数已达近200人。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目前有来自42个国家的在校留学生近400人。在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2017年在首届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中,学校4名留学生代表获得最佳团队合作奖、优异团队奖,一名同学获得妇产科基本技能单项优秀奖。

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34所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加入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和“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等四个跨国高校联盟。每年派出近百名教师出国访学、进修,100多名教职医护员工出国(境)访问交流,近200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接受近300名海外专家、学者、学生来校讲学、交流。

特别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交流,为沿线国家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先后4次赴6个丝路沿线国家举办招生展。目前我校现有来华留学学历生中,有一大半来自1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校还给予丝路国家学生资助,帮助其中30人获得我国政府奖学金,19人获得省政府奖学金,71人获得学校奖学金。

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茨瓦纳、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的4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其培养医疗卫生人才。附属协和医院与匈牙利森梅威思大学附属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先后共派出100多名医护人员参与对博茨瓦纳的医疗援助。今年3月13日启程赴博茨瓦纳的中国(福建)援外医疗队46名队员中,就有来自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的21名医护人员。这些年,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还受国家卫计委指派,到博茨瓦纳和塞内加尔开展“光明行”行动,为当地几百名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帮助他们恢复光明。这些援非医疗队的大爱事迹受到了受援国百姓和政府的高度赞扬,中央电视台也多次对福建医科大学援非医疗队抢救病人的事迹进行报道。

“福建医大今天的成就,是一代代福医人不断努力、不懈奋斗取得的。”福建医大党委书记张天明说,“我们要立足新时代,贯彻新思想,奋力新作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态度,主动适应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为‘健康福建’‘健康中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勇于创新 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40年来,福建医科大学坚持内涵发展,开启了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发展征程。学校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面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科技体制机制,在学科建设、科技平台建设、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等方面实现跨越式提升,重大成果不断涌现。8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1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459项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99项。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学科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现有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个,省高峰学科4个、省高原学科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1个。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各类实验室、中心22个,有一个数字福建大数据研究所,一个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还拥有福建省唯一的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

不久前,2017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和2018年福建医学科技奖获奖成果项目揭晓,福建医科大学获奖数位居全省高校前茅。2017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医学类一等奖(3项)、2018年福建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均花落福建医科大学。

面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学校以临床问题和重大疾病为导向,在国家级科技项目等的支持下,在肿瘤学、神经科学、血液病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心脏移植、骨髓移植、微创外科、精准放疗、神经遗传性肌病诊治、骨肿瘤诊治、聋病治疗、呼吸病介入治疗、自体牙骨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等临床技术闻名遐迩。受邀外出会诊、演示手术的专家学者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潜心科研,强化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坚持创新,提升临床医疗服务水平,一代代的福医人躬耕不辍。 “未来,我们将着力协同创新,打造合作创新平台,加大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和临床医学应用,让医学研究的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多地造福百姓,更好地助力医疗健康事业。”福建医科大学校长陈晓春说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筑巢引凤 人才强校凝聚核心竞争力

这些卓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人才这个因素,师资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也决定着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福建医科大学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坚持以学术领军人才队伍、青年师资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制度。通过外引内培,造就了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2013年,学校引进高端创新人才陈列平教授,着手组建福建医科大学免疫治疗研究所。陈列平不仅自身荣获肿瘤免疫学界威廉科利奖、“史坦曼”大奖和沃伦阿尔珀特奖,产生重大国际影响。他和团队的科技成果转化迈出可喜第一步:2017年学校和大有华夏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就PD-1、PD-L1和4-1BB三项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的转让达成共识,签署1亿元人民币转让价的合作协议,开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先河。

卢坤平教授领衔的转化医学研究团队获国家级项目6个,省级课题10余项,总经费达到2000多万元。领导的转化医学研究院成功申报福建省2011干细胞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和福建省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叶为民教授主持建立了我省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等高发恶性肿瘤的病例数据库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领衔建立了包括“福建省福清市自然人群队列”在内的慢性疾病人群队列,并以此为现场,开展包括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项目合作经费达6000余万元。

2013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系创建。短短5年,这个白手起家的学科团队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了32篇SCI论文。领头人郭政教授功不可没,他是2013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筑巢引凤,聚才引智,福建医科大学积极走出去,不仅宣讲政策,待遇留人,机制吸引人,而且在引进后管理中实施“秘书式”贴身服务,有效促进高层次人才聚集,迎来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春天。

截至目前,学校在岗特聘教授40名,其中院士4人,长江学者1人,千人计划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优青1人。

一大批高端人才的加盟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还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先后有3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位教师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计划,16位教师入选福建省优秀专家,10位教师入选福建省“百人计划”,29位教师入选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

学校还从非直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各学院的教学基地聘任兼职教授234人,兼职副教授454人,充分利用校外人才资源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民情篇】福建大医院名医生离我们近了

即时 | 2018-12-18 10:01

福州市第一医院专家深入医联体基层单位服务群众。

尤溪县总医院专家进村入户为百姓提供诊疗服务。

    以人民健康为根本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淑霞)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40年,在医疗卫生领域,从“赤脚医生”到“业内专家”,从“乡村诊所”到“专业医院”,沧桑巨变中,医疗事业飞速发展。

曾经“小病基本靠扛、大病基本靠拖”,特别是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近年来,通过打造医联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措施的推进,福建的医疗资源和服务不断下沉。如今,老百姓不仅能够在“家门口”看上病,且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福建医改稳步推进,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也大大减轻了人民群众看病负担,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

值得注意的是,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则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伴随着“大健康”理念的提出,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正加快推动。

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关切,国民健康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从“看上病”到“保健康”,虽然面临不少挑战,但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就能从变化中寻找到突破点,不断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伴随健康中国建设的一步步深化,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大大增强,全面小康建设也就有了坚实基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建着力打造缓解百姓看病难、看专家难的“绿色大通道”——

大医院名医生离我们近了

葛均波名医工作室揭牌。

福州市第一医院与基层医院进行多学科专家远程会诊。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卫生报记者 李希文 文/图)拨开头发,叶琼珍(化名)摸了摸头上的手术疤痕,一脸宁静。事情过去快一年了,这位65岁的罗源老人仍然心有余悸。

那天早晨5点多,她刚起床,突然感觉脑袋“轰”的一声像爆炸似的,接着还呕吐。原来,脑动脉瘤破裂了。通过医联体绿色转诊通道,她绕开烦琐的手续流程,不到3个小时就从罗源县医院直接转诊到福州市第一医院抢救,躲过一劫。

叶琼珍是幸运的。她的幸运背后也蕴藏着,改革开放浪潮下,福建在缓解看病难、看专家难上做出的探索与努力。

医联体覆盖三级公立医院 百姓省事省心省钱

将时光之轴回拨到三四十年前。在福建农村,看病几乎只能找“赤脚医生”。像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症严重患者,看一个病要辗转好几天,好几个医院。

据医生介绍,脑动脉瘤一旦发生一次破裂,二次破裂也很容易随之而来,而二次破裂会致命,必须立即抢救。

“要是自己‘摸’到福州市去就医,人还没到命就没了。”叶琼珍感叹道。

1988年,福建省做出了《关于加快深化卫生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专家特色门诊,加强大小医院的协作。从那以后,曾经的痛点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岁月里被逐一击破。

这些年来,福建的医联体建设着实让百姓们有了更多获得感。

“医联体对基层医院技术帮扶,让基层医院能开展许多新技术新项目,让患者家门口享优质服务;远程医疗服务,让医联体协作医院医生联合坐诊,方便了就诊群众;基层无法诊疗的病人,还可以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直接转诊到上一级医院治疗……”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医联体机构牵头单位——福州市第一医院院长张帆说道。

截至当前,我省所有的三级公立医院都建立了医联体。它们优化了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了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福州市第一医院医保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闽侯一个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手术患者,由于医联体内县级医疗机构无法医治,转入福州市第一医院救治。按照医联体组织规定,她的新农合报销比例参照参合地县级医院政策执行。在住院总费用为124629.59元的情况下,她的自付费用只花了56493元(含支架自付部分)。若其自行前往福州市第一医院治疗,则需自付86015元。

探索多种医联体组织模式构建分级诊疗有效载体

在三明尤溪县,记者看到了医联体探索的另外一番景象。

尤溪县医院和县中医医院联合组建成了总医院,下辖15个分院(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年4月21日,总医院正式挂牌运行,9月底全面接管乡镇卫生院。为扩大受惠面,总医院成立全民健康管理部,卫生院成立全民健康管理站,实现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尤溪县总医院院长杨孝灯介绍。

由县级综合医院与县(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整合的这一模式,在全国是首创之举。

“原来只能在县里看的病,现在卫生院也能解决了。”尤溪县梅仙镇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肖金华感受到了实惠,一年下来还能省去上千元的医疗费用。

去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分级诊疗制度是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而构建多种形式医联体,正是有效载体。福建在这一方面始终走在前列。

记者从省卫健委了解到,这些年来,我省在医联体的组织模式上,探索出“两个类别、三种模式”,即紧密型和非紧密型两个类别,城市紧密型医疗集团、县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和非紧密型医疗协作联合体三种模式。其中,非紧密型医疗协作联合体涵盖了省市县医联体、医疗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等模式。

截至去年底,我省构建各级各类医疗联合体302个,其中医疗集团21个,医疗共同体9个、专科联盟13个、远程医疗协作网23个。根据《福建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2020年,全省所有的二级公立医院和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

培育院士工作站名医工作室 高端技术柔性入闽

缓解看病难、看专家难,福建的探索脚步并未止步于医联体的建设上。

40岁的吴明(化名)有个很真实的经历。

今年11月16日,他被诊断为肢端肥大症,也就是得了生长激素型的垂体腺瘤。该病首选治疗为手术全切除肿瘤,但吴明的磁共振检查提示肿瘤侵袭入一侧海绵窦,很可能手术后不能缓解。

若在以前,吴明肯定得去“北上广”碰碰运气。最终,他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完成了手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王镛斐教授亲自为他“操刀”。术后3天出院时,他的生长激素值达到缓解区间。

吴明的便捷就医体验得从院士工作站说起。2016年10月20日,福建医大附一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院士签订了院士工作站协议,以“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与院士及其专家团队开展合作,并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和微信便捷会诊通道,提升治疗疑难危重疾病的技术水平。

福州、莆田、龙岩、宁德……近几年,全省多地医疗机构陆续建立起院士工作站,疑难杂症患者的长途求治之苦得到了缓解。

除了院士工作站,厦门市还摸索了一个新路径:当地部分三级医院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和学科建设规划,柔性引进国内知名医学专家及其学科团队骨干,组建以名医姓名冠名的名医工作室。

“目前,首批批准建设30家。”厦门市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姚冠华说,将名医的临床经验更好地应用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上,为厦门及周边地区的疑难重症患者带来便捷,正是其中一个初衷。

就在11月1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在厦门成功实施了两台“冠脉介入治疗”手术。

岁月无声,一条缓解八闽百姓看病难、看专家难的“绿色大通道”越发宽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温州青年在闽的重生故事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卫生报记者 陈坤 刘伟芳 李希文)

时间过去两年了,32岁温州青年小许的成人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淋巴干细胞)白血病没有再复发。她的内心深处总会念叨着一句话:“幸好从北京辗转到了福建治疗。”

那是一种治疗极为困难、预后极为不良的恶性血液肿瘤。病发时,她首先想到的治疗地是北京。然而,治疗效果却差强人意。

“去福建协和试试吧。”友人的善意提醒,给了她生的希望。在国内,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诊疗,福建协和医院血液科开展得最早、最多,拥有良好的临床基础和完整的治疗方案。

上世纪80年代,福建协和医院血液科首次发现我国有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流行区,还获得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小许的重生,是因为医生为其调整了治疗方案,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

“我们科平均每年完成150多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难治复发白血病患者的3年存活率已达到50%。国际上,这一数据不超过4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胡建达教授自豪地说道。

2016年6月,福建协和医院血液科顺利实施了首例CAR-T细胞治疗。这种技术将病人体内取得的T细胞,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激活、转染、修饰、扩增后,重新回输到病人体内,通过功能增强的免疫细胞来消灭肿瘤。在传统化疗、移植等手段效果不好的情况下,给难治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病人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和生机。

福建医学诊疗水平一直在跨越。

日前,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了《2017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和《2017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再度跻身中国医院百强榜,排名第91名。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血液学获得了全国百强提名。

“医院滴滴打车”的福建探索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卫生报记者 李希文)

“我脚崴了,明天想去你们医院检查一下。”“那我帮你预约‘滴滴打车’。”

张真(化名)体验的“滴滴打车”,是福建省立医院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创新推出的“院内滴滴打车”。如果患者到达医院时需要轮椅或推车,可以通过医院APP进行预约,运送人员会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等候,并且免费。检查结束以后,各检查科室的运送联络点,会主动派车,不用等,马上送。

“医疗服务领域的变化真的让人难以置信。”张真说。如今,患者可以精准地预约医生,可以把多个检查合理安排在同一个半天,可以直接在床边结算出院费用,还可享受一系列贴心服务。

记者了解到,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龙岩人民医院等诸多医院还推出了基于物联网的院内导航,能够精确到三步,让患者无需再为找科室绕圈了。不少医院还利用后台的数据联网共享,在患者回家后,有针对性地推送健康宣教知识。

福建是全国最早一批推出基于互联网+延伸药事服务的省份。病人回家后,开的药怎么吃、注意事项是什么,只要在手机上轻松的扫一扫,就可解决。而且福建省居民到医院就医可免去办理就诊卡或携带社会保障卡,免去窗口预交费用,享受“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码就诊”便捷就医。目前已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州市中医院等4家医院试点。这在全国范围内,算是先行了一步。

是时代改变了一切,是改革与探索给八闽患者带来了福祉。

在医疗服务信息化战线上工作了整整30年的福建省立医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张琼瑶感触颇深。

她清楚地记得,直到1993年,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这个概念才被提上议程,2006年时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才趋于完善。

从那以后,我省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加快了改革与探索的脚步。2006年,临床信息系统及区域医疗卫生平台进入建设时期;2010年,进入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改造时期。到了2014年,又是一分水岭,集成平台、商业智能决策支持、互联网+、大数据运用全面铺展开来。

“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带来了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医疗质量,助推了科研教学,更重要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优化了就医流程,让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真正惠及老百姓。”张琼瑶说。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平潭篇】平潭浪涌 向海致远

即时 | 2018-12-18 09:56

   天堑变通途 翁武财 摄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林霞 张哲昊)四十年弹指间,沧海变桑田。平潭,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从偏安一隅的海岛华丽转身为两岸共同家园和国际旅游岛。

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他殷殷寄语:“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 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中,平潭的开放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脉动。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平潭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 5年4月,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正式挂牌运作。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由此平潭成为全国具有“实验区自贸区 国际旅游岛”叠加的优势区域。

从尘封的历史走向美好的蓝图,平潭如同镶嵌在祖国东海之滨的海上明珠般耀眼夺目。如今,乘着改革开放东风,平潭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力打造“一岛两窗三区”,构建大开放大开发新格局,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对外开放全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筑巢引凤,基础设施先行

平潭四面环海,大桥通车前,非舟楫不能往来。“车等船”的痛楚,让平潭人对建桥有着世代相传的渴望。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作为台湾海峡和闽江口的“海上走廊”,平潭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究其原因,交通是最大的瓶颈。

跨海大桥,曾经是平潭几代人的梦想,打通交通瓶颈一直是平潭最迫切的需求。2007年11月30日,海峡大桥正式动工兴建,项目总投资11亿多元,平潭开始了架桥圆梦的征程。2010年11月30日,平潭海峡大桥通车,这是我省第一座跨海大桥,其中跨海峡大桥桥梁长3510米,结束了平潭依靠轮渡进出的历史。

平潭海峡大桥建设是平潭开放开发建设的一个缩影。实验区成立后,得益于开放开发带来的强大发展动力,平潭全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12月6日,在平潭苏澳码头福平高铁的入岛口,一眼可见即将成形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在建的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是福平铁路关键性控制工程,起于长乐松下镇,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从苏澳镇上平潭岛,全长16.34公里。

这是我国首座公路铁路两用跨海大桥,也是我国目前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大桥预计将于2019年10月底完工,届时平潭将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福平铁路建设,使平潭打通北通道,形成新的海陆交通优势。

两座大桥的出现,为平潭发展注入新动力,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平潭交通路网建设突飞猛进的重要代表。实验区成立以来,平潭积极构建陆、海、空、港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开通运营澳前客运码头和金井港区2、3号泊位,加紧建设国高网京台线长乐松下至平潭段,开展平潭海峡第三通道项目前期专项研究,启动平潭机场选址工作等。同时,平潭还加速形成“一环两纵三横”的岛内主干道交通体系,完成建设澳前口岸旅客自助查验通道,建成澳前客滚码头疏港道路、流水小城镇核心区路网等,串珠成线、连线成网。

一座宜居宜业的新兴滨海城市,要有好的生态做保障。平潭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从2010年起,平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工程,每年植树1000万株。实施海岛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沙滩、湿地2.5万亩,还实施“五绿工程”,优质空气质量天数达99%以上,累计完成植树造林近15万亩7000多万株。

此外,平潭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推进项目发展,岛外引调水工程、电力设施、综合管廊、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全面推进,环卫设施、农贸市场、公厕、公交场站等一批项目加速建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依托金井作业区,平潭开通对台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助力经济发展。 念望舒 摄

贯彻新理念,产业高质量发展

平潭四面环海,改革开放前,产业发展基本为零。紧抓改革开放的历史变革契机,平潭开辟了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转型升级的新征程,走出一条特色发展路。

平潭海运业的发展脉络,正是这一论断的生动注脚。靠海吃海,平潭人常年与海打交道,从事捕捞和养殖业居多。改革开放后,平潭开始出现了以自愿组合、合伙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同享为主要模式的海运联合体,海运业实现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历史性跨越。

成为“海运之乡”的平潭,却也面临着平潭运输船“外挂”的问题。据了解,2017年平潭海运业的运力达到1200多万载重吨,但在平潭注册的运力仅有221万载重吨,占拥有量的18.41%。

如何破解“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产业困局?实验区成立后陆续出台涵盖吨位补贴、规模贡献奖、税收返还补贴等在内的优惠政策,引起了平潭在外船东的热烈反响。

得益于此,平潭海运业回归不断提速。2014年,注册在平潭的海运企业仅8家,运力13万载重吨。而目前,在平潭注册的海运企业增至76家,运力283万载重吨。

在40年的改革开放中,平潭实现了以农业、渔业为主的产业向旅游文化康体、物流贸易、总部经济、新兴产业等转型升级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的转变,书写了地区经济从振兴到腾飞的壮丽篇章。

平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推出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2.0版、“三减二化一提升”、产业奖补快车道等标志性改革举措,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平潭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这从风生水起的跨境电商中可见一斑。在今年的“双十一”当天,平潭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交易票数达43.3万票,同比增长421.68%。

在平潭,跨境电商已成为进出口贸易及电子商务领域的明星业态。实验区制定奖补实施细则,对使用跨境电商公共平台、仓储租金等进行专项扶持,通过“快车道”审批模式,调动市场积极性。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平潭跨境电商零售业务保税备货进口入区出货值达5.13亿余元,同比增长304%。

近年来,平潭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全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平潭制定系列地方财税奖补政策,不断促进以内聚型为主、外延型为辅的民营经济总部基地形成;围绕“关、线、仓、配、管、商、补、业”八个字,全力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链。平潭还将传统外贸产业与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新丝路跨境电商交易中心、O2O商场等新型业态应运而生、相继落户;逐步构建以基金、创投、资产、资本为主的两岸特色金融产业集聚区,截至10月底,实验区已有金融及类金融企业1954家。

在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无人驾驶汽车在平潭顺利开跑。今年3月,全国首辆商用级无人驾驶巴士“阿波龙”率先在平潭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基地进行测试。对此,平潭出台了相关测试管理试行办法,有意打造无人驾驶产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丽娜轮”驶离澳前客滚码头,架起两岸直航黄金通道。念望舒 摄

对台开放,两岸融合迈大步

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平潭从“海防前哨”一跃成为对台交流桥头堡,经济发展从封闭之中走向充满生机的新天地。

改革开放后,平潭设立了“台湾渔民接待站”,继而开辟东澳港、南中港为台湾渔船停泊点等,作为民间经贸试点。

彼时,一些来岚避风、补给的台湾渔民随船捎带少量日用品,与当地渔民在海面上交换黄花鱼、梭子蟹等。后来,逐渐发展到需要大陆的中药材、名酒及一些土特产品,民间贸易开始复苏,并不断扩大。

这让两岸交流合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然而,由于平潭缺乏大规模建设,两岸小额贸易也渐渐衰落,平潭对台交流区位优势一直凸显不出来。

实验区成立后,平潭迎来了“千年一遇”的发展时机,区位、政策优势日益突显,不断促进两岸经济全面对接、文化深度交流、社会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台胞来岚就业创业。

来自台湾台中的李云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平潭投资创业,因为看好平潭的前景,他举家定居平潭。曾经,他的父亲李登瑞在平潭创办了第一家台资企业,如今,他的儿辈们正忙着打造一个具有浓厚台湾元素的文化广场。

台湾文化广场于2016年3月动工建设,总投资6亿元。该项目将引进台湾专业管理服务理念,打造集聚台湾元素的商业购物中心和两岸青年文创基地,预计明年上半年开业运营。

李云超说,“实验区 自贸试验区 国际旅游岛”释放了新的优势,他们希望打造一个具有浓厚台湾元素的文化广场,借此吸引台胞特别是台湾青年来平潭投资创业。

这得益于平潭为台胞搭建的政策平台与创业基地。平潭打造以澳前台湾小镇、台湾创业园、北港文创村为载体的两岸三创基地,对台湾专业人士、青年创业就业给予生活津贴、安家补助,吸引两岸青年创客入驻。此外,平潭还试点开展对台湾方面认证认可结果和检测结果的采信工作,建立两岸仲裁合作机制,设立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仲裁中心,助推台资企业在岚扎根发展。

不仅如此,平潭还建设对台邮件处理中心、两岸快件集散中心,打造“海峡号”“丽娜轮”两岸黄金通道,不断丰富两岸基层交流形式,全国首创聘请台湾村里长担任村(居)委会执行主任,举办多届两岸职工自行车赛、垒球、风筝冲浪节等文体赛事,让两岸民众越走越亲。

如今,平潭还创新性地提出“一岛两标、包容共存、融合发展、两岸共赢”发展思路,在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层面,试行大陆标准和台湾标准在平潭包容共存、互认互通,逐步融合发展、实现共赢。

为方便台湾同胞来平潭就业创业,平潭分批开展对台湾地区同类(或类似)职业资格的比对与采信工作,并发放相应的采信证明。不久前,30名来自台湾的美容师来到平潭,通过认证换取大陆美容证件,可在大陆地区享受同等待遇。拿到证件的台湾美容师林季仪说,希望今后能谋求机会,来大陆发展自己的事业。

一串串事例、一幕幕场景,印证着平潭建设两岸共同的家园,打造“台胞第二生活圈”的决心,“两岸一家亲”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在这片土地上涌动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经过多年植树造林,幸福洋已成为一片“绿洲”。 念望舒摄

打响“平潭蓝”,走向国际范

漫步于平潭,海风和煦,花团锦簇,晨起可看日 出,晚听涛声,行走于石厝间,可见农家耕作,可听燕雀呢喃。在这里,一座绿意盎然的宜居城市正徐徐展开。

平潭原来是贫困县,岛内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虽然平潭旅游资源丰富,但一直处于“深闺无人识”。1999年10月24日,在平潭调研座谈会上,时任福建省代省长习近平第三次对平潭旅游业发展提出要求。他说,旅游业对平潭来说既是现实的又是长远的课题,21世纪旅游业一定会越来越发达。

唤醒“沉睡的财富”,让其“深闺有人识”。在那之后的几年,平潭县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严打非法挖沙采石行为,修建了景点接驳公路,建设了景点配套设施。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了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循着这一思路,实验区成立后,平潭就提出国际旅游岛建设。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实施《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平潭旅游发展进入新纪元。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平潭打响“平潭蓝”品牌,彰显国际范。

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平潭又当如何创造更好条件,推进开放开发建设?

坚持顶层设计,以总体规划为引领,平潭“一张蓝图施工到底”,全力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国家旅游岛建设上,培育特色产品和配套产业,包括海洋旅游、文体旅游、购物旅游、乡村旅游在内的四大旅游产品体系。

平潭还注重吸引、聚集“人流”,加快旅游与文化、体育、影视等领域跨界融合。挂牌成立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推出生活美学艺术展等精品活动,吸引《爸爸去哪儿》等节目来岚录制,不断集聚人气、提升旅游知名度。同时,还不断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建成海坛古城、北港文创村、邓丽君影视文化园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4H咖啡厅等项目。

目前,由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导演的首部海洋题材大型多媒体舞台剧《平潭映象》正开启亚洲巡演,该剧从自然、历史、人文、现代四个方面展示平潭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及人文风俗,同时配套建设平潭国际演艺中心,将在平潭实现驻场演出,将进一步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实验区共接待游客327.03万人次,同比增长24.4%;实现旅游总收入35.70亿元,同 比增长35.8%。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乐章,在不懈奋斗中奏响。今昔对比,改革开放是平潭走向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新天地的关键,在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中,平潭在对台、对外开放中已展现出强劲的动力,正朝着“一岛两窗三区”目标迈进。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见证如歌岁月 筑梦通信征程

即时 | 2018-12-18 09:50

见证如歌岁月 筑梦通信征程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牢记使命 凝心聚力建设数字福建

清晰的播放效果、丰富的内容资源、强大的互动功能,在福建,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电视给现代家庭的客厅文化增添了更多的选择和精彩。图为小朋友正在实时与远在英国的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1998年,福建漳平移动分局的营业员为客户办理移动电话BP机业务。

诚挚的笑脸,满意的服务,2017年“厦门会晤”期间,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双语台席”赢得了海内外客商的好评。

  持之以恒推进“三网惠三农”,进村入户,为老人调试宽带和互联网电视。

情系三农,中国移动开发的“二维码溯源系统”应用在永春的肉鸡养殖上,大大拓宽了农产品销路。

通信保障,责无旁贷。每次重大活动展会期间,总能看到移动“小黄人”的身影。

四十年弹指一挥,改革开放波澜壮阔。

抚今追昔,四十年通信历程,披荆斩棘、辉煌如歌:曾经,我们技术落后,网络匮乏,寻常百姓通信基本靠吼;如今,我们产业腾飞,4G网络编织八闽大地,5G网络呼之欲出!

从成功运营2G网络,到成功拨通我国第一个3G-2G的互联电话,到建成覆盖全省的4G网络,再到移动家庭宽带业务风生水起……正是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一张无形的移动通信网络在八闽这片热土上细密编织,一个精彩的数字世界逐渐呈现在八闽百姓眼前,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始终坚持信息化创新,并以之成为支撑经济发展、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信息化引擎,成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福建的中坚力量。

技术突破、网络深耕、业务创新、服务创优、保障有力、责任在心……中国移动人奋斗不息、创新不止,携手各界伙伴让移动宽带网络飞上天、潜入地、走天涯、遍海角,让缤纷信息应用影响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到与信息相关的各行各业,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为百姓带去美好信息生活。

先行先试

让精品网络覆盖八闽山山水水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通信方式从曾经“交流靠吼”,到如今“想见就见”。只需一台小小的手机,我们就可跨越地域界限,打破时差阻碍,一秒“连线”。

90年代初,是模拟网发展的最高峰,为当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国际上相继推出GSM等新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网所提供的高质量通信服务很快吸引了广大用户。

在随之而来的2G时代,人们开始习惯于通过电话和短信与亲朋好友随时连线。在与“畅聊包”和“短信拇指派”难舍难分的时光里,3G像是一道光,照进我们生活。在经历了“1G空白”和“2G跟随”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于3G时代迎来了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

2005年,中国移动提出并主导TD-LTE国际标准,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群体突破,并在全球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从“通信大国”迈进“通信强国”。2006年,中国移动TD试验项目首选福建厦门,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于当年3月18日成功拨通全国首个“3G-2G”互联电话。

从2G到3G的跨越,是一次移动连接速度“质”的提升,更是我国通信史上非凡的一步。TD-SCDMA的研发经验和海内外认可,让我国在随后全球掀起4G标准竞争热潮中占得一席之位。随之而来的4G时代,在工信部等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下,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各界克服技术、产业、组网、测试、组织机制五大困难,突破重大核心技术,提出并主导TD-LTE国际标准,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群体突破,并在全球广泛应用。

中国移动作为4G网络的主导者,始终致力于打造“更广、更深、更厚、更快”的网络覆盖。如今,在福建,已经实现了基本4G信号全覆盖,让4G“飞入寻常百姓家”。原本发送一个几十K的彩信都要等几秒,如今即使走在马路上,人们都可以惬意地实现网上冲浪。

2018年在上海举办世界移动大会上,5G已经向众人揭开其神秘面纱。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中国移动将通过大力推进5G引领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高水平的普惠接入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忘初心

提速降费改善民生福祉

从“煲电话粥”,到“拇指一族”,从黑白屏手机,到智能终端,人们通信方式的变化有目共睹。正是无线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亲密无间,城市间的互联也开始向八方延伸。

现在的我们,已经离不开移动支付、手机新闻、手游、短视频。2013年,第一位4G用户诞生,当年,人均月流量不超过100M,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超过4个G。流量使用呈爆发式增长,但是流量使用的单价却在不断探底。取消语音通话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资费、推出流量限速不限量套餐、取消手机流量漫游费……中国移动推出的一系列“提速降费”举措,使得用户流量单价较提速降费前下降幅度超过80%,人们在使用流量上不再犹豫和拘束。

随着“提速降费”的不断加码,在福建,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移动通信服务,让全省移动用户畅游信息生活。如今,遍布城市、乡镇的各级移动营业厅,开放的业务柜台,移动通信成为了百姓生活如影随形的好伙伴。“互联网 ”时代到来后,办理业务的方式总有一款适合您:足不出户的网上营业厅,24小时守候的10086,移动掌厅、微厅……更有移动工作人员走出网点,走向校园、社区、街道,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通信服务。

面向行业客户,针对高价值、高复杂度和高技术标准特征,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以手机终端为载体,主动提供集团产品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并根据集团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为其量身定做个性化解决方案。目前,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已打造涵盖了电力、工商、交通、教育、金融、商贸、科教及公共事业等行业的一系列精品信息化项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通信保障 践行企业责任砥柱中流

通信保障,责无旁贷!

越在关键时刻,越能体现中国移动的网络优势和企业责任感。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的移动网络,不仅满足了客户日常的通信需求,更在自然灾害、大型聚会和重要节假日等特殊环境和关键时刻保障通信畅通,主动承担了维护社会稳定、救人于危难的社会责任。

无论是每年一度的“两会”,还是规模宏大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无论是异彩纷呈的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还是万众瞩目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精心部署、周密安排,通过精品立体网络打造、信息安全保障、客户贴心服务,切实做好通信保障各项工作。每一次重大活动的成功通信保障,都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无数团队精心设计、反复推演、无缝保障的结果,数十个版本的预案,上百次专项演练,7×24小时值守……

在每年的台风来临前,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都提前启动应急预案,确保能及时投入抢险救灾,并向全省发送台风预警公益短信,从而确保了台风期间全省各部门及人民群众的通信畅通,保证了抢险救灾的通信需求。

2008年初,福建遭遇近50年以来最严重的冰雪灾害,中国移动人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战严寒、抗冰雪,快速抢通受灾基站,保持了全省所有乡镇移动信号畅通;2016年9月,超强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危急时刻,灾情就是命令!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紧急动员,严阵以待,省市县抗台风各条战线员工众志成城,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力抢修故障,迅速展开抗灾保通信工作,打响了一场全力确保通信畅通的保卫战。

铁肩担重任,丹心谱华章。出色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广大客户的肯定,也为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赢得了“‘十五’期间国家交通战备先进单位”、“福建省应急通信工作先进单位”和“福建省应急通信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普遍服务 用信息化工具助建“希望农场”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多年来,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铆足干劲,通过持之以恒地实施“三网惠三农”,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主动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举措,扎实推进,补齐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短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汇聚信息化力量,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民摆脱贫困、实现致富,奏响了农村小康之路的“致富曲”。

2004年1月,在八闽大地上,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启动了改善农村移动信号覆盖的“村村通工程”。由于农村基站大多位于偏远山区,自然条件恶劣,高空作业架设光缆更是有很大危险。然而,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的网络建设人员抢时间、抢进度,日夜奋战在大山深处,架起了让村民与世界沟通的信息高速路。当年全省就建成农村覆盖基站817个。

2005年,新增农村覆盖基站317个,全省行政村覆盖率提升至87%;2006年,新增行政村覆盖基站953个,全省行政村覆盖率提升至94%。2007年,全面实现了行政村移动信号100%覆盖,圆满完成村村通工程。在长汀县铁长乡,为选择最佳的基站位置,移动网络建设者们在群山之间来来回回,四次肩扛设备、爬上1300多米高的大悲山,顺利开通了大悲山基站,让铁长乡彻底告别了没有通信网络的岁月。

面对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理情况,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还创新技术运用,做强海岛信号覆盖,让“信息孤岛”旧貌换新颜。罗盘岛地处外海,岛上居住着800多位村民,岛外岛的独特位置,让罗盘岛长期处于信息相对闭塞的状态,是一座“信息孤岛”。2014年,为了实现罗盘岛4G网络全覆盖的目标,面对海雾对微波信号干扰、损耗大等问题,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采用2GE微波技术,成功解决了跨海数据传输的难题,同时,还出台优惠政策,免费为岛民提供三年的宽带电视服务和4G上网服务。如今,不少岛民做起了微商,海鲜还未出岛就被一抢而空,经济情况越来越好;上网、看电视不再是难事,与岛外的世界亲密接触,生活越来越丰富。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还根据各地农业生产和农村商贸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出系列特色信息化服务,借助4G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助建起“希望农场”。2010年,在永春,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研发出了菇房温湿度监控系统,让种植户能随时随地了解菇房的温湿度情况,并提供多种操控方式对温湿度进行调控。2011年,在漳州,“农业传感控制系统”成为“种植大棚”里的“好帮手”。在八闽农村,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因地制宜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移动信息化产品,像“农业二维码溯源系统”“三农气象信息预警”等信息化产品,已经成为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好助手”。

近年来,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积极参与省内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的实施,大力完善普服建制村的光纤宽带覆盖,着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如今,随着移动宽带网络的普及,为农村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智能生活等提供了基础条件,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产品产供销精准对接,进一步释放了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特别是随着宽带的开通,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还积极引入质优价廉的互联网电视业务,进一步满足村民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文化娱乐和教育需求。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自主创新 打造缤纷家庭数字生活

如果时间倒回去几年,当福建老百姓为短信业务的推出而惊喜不已的时候,绝不曾想象有一天还可以用手机上网、视频聊天、炒股、移动办公,甚至通过手机轻松快捷管理企业。今天,梦想照进了现实,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正力求以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实现手机媒体化和多用化,让个人和企业尽情体验“互联网 ”时代的新风尚。

从第一条短信,到第一条彩信,到全球首个运营商云VR平台,再到数字家庭业务全面开花……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将信息时代的声色画卷徐徐呈现,不仅改变了老百姓的日常沟通方式,更让“互联网 ”的精彩飞入了千家万户。2000年,正式推出的短信业务,标志着移动手机从单纯的语音通信时代进入了崭新的数据通信时代。次年,短信拜年风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八闽。随着4G时代的到来,电话会议、视频通话、无线宽带上网聊天等业务正带来更加多样的沟通选择,使人们彻底冲破时空束缚,令沟通自由无限。

数据与信息业务突飞猛进的另一重大标志,是手机成为“第五媒体”。2010年,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积极打造的手机报、移动气象站、宝贝计划等业务,因其拥有极强的本土性和多种选择性而广受青睐。2013年,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着眼民生需求,以4G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扩大信息消费为着力点来改善社会公众服务,让移动信息化发展成果真正落实到惠民利民上。

为了给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家庭视听娱乐新体验,近年来,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充分发挥用户、管道、产品方面的优势,启动“智慧家庭产业”战略,从终端、网络、平台、内容四大维度构建全新用户体验品质体系,打造拳头产品——中国移动宽带电视,它能支持4K画质和杜比音响,不仅100%有线网络接入,还能智能化“读懂”用户,让AI智能走进客厅,让智能电视会“讲课”、会“播放无损音乐”、会“k歌”、会“购物”、会“游戏”、会“看家”,同时,还开发出涉及安防监控、语音操作、体感游戏、VR等十多个领域的智能终端,一个“智慧家庭”的雏形正在形成。(伟彬)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南平篇】产城融合 千年古邑展新姿

即时 | 2018-12-18 09:49

  红色建阳绿色崛起。陈琦辉 摄

  魅力建阳,日新月异,位于建阳的万达广场车水马龙,商贾云集。 陈琦辉 摄

全域旅游渐入佳境,建阳国家4A级景区武夷(卧龙湾)花花世界美轮美奂。黄志新 摄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王柳珍 邓雪 邓忠卫)11月30日,武夷新区首个大型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正式开业,首日20万人次汹涌而至。两年前,建阳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建发悦城投入运营。如此,南有建发悦城,北有万达广场,标注着建阳这座闽北新城的城市地标。

波澜壮阔四十载,建阳从6平方公里的“有县无城”的闽北小县城,华丽变身为34平方公里的宜居宜业美丽新城,七大绿色产业集群挺起发展的脊梁,跻身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继往开来续新章,向着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域、绿色产业的新兴基地、幸福宜居的美好家园目标继续前进,一座闽北新兴中心城市正迎面而来。

绿色发展 新篇章

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是富民强区的必由之路。绿色是建阳的底色,如何不污绿水青山、不误金山银山,建阳提笔答卷,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路。

“40年前,建阳只有零星几个破旧小厂房,而且都是粗加工,现在各类企业纷纷落户建阳,大到一辆卡车,小到一块肥皂,日常生活所需都能满足。”市民张华备感慨地说,1978年建阳全县工业总产值仅为2105.48万元,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建阳坚持工业立区战略,推动全区工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迎来了“六五”“七五”“八五”连续15年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九五”期间,建阳对全区26个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进行了股份合作改制,对一些不景气的企业实行了兼并、拍卖、破产等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一轮改革持续到2002年。自2003年起,建阳工业再次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步入新时代,创新正成为建阳工业转型升级的“最强引擎”,智能制造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到“无人工厂”重大转变。“原来武夷汽车焊装线大概需要焊工60余人,自2017年下半年,自动机器人焊接上线之后,增加了6名专业的操作工,只需要20余名焊工。”武夷汽车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黄焜荣介绍道。

龙泰竹家居的自动化高新技术,当属建阳之最。该公司先后研发并投入使用竹碗产品数控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竹架系列产品数控自动化生产线等多个高新技术,操作员工数由原来的15个人减少至2人。截至去年12月,公司已获得9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项。

40年砥砺奋进,2017年规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67户,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86.36亿元,是1978年的1360倍。目前已形成数字信息、先进制造、生物科技等绿色产业发展体系,生态高颜值、发展高素质齐头并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城乡前行 肩并肩

作为我省最早设置的五县之一,千年古邑建阳由于临山带水,面临“块阜之山,营宇狭小”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城区面积只有区区6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容量小,城市承载能力有限。

出生于1950年的黄春生是建阳的“老规划”,在住建系统待了20多年。“原来城区像样的路只有中山路和303省道,其他都是鹅卵石铺成的小巷子。城里只有一座半桥,水南桥算一座,童游桥常被大水冲毁,只剩半座桥。因此每年汛期期间要拆掉桥上的木板,防止发大水时被冲走。”忆往昔,老黄记忆犹新。

建阳区政府区长魏敦盛说,建阳是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了打造绿色生态城,老城区做减法,新城区做加法。从2010年开始,将城区内青松化工、武夷白鹭等企业搬出城区,还绿于民,同时规划“十纵十横”路网,14座大桥如长虹卧波,将各道路衔接贯通,潭山公园广场、宋慈广场、西区滨溪公园等城市主题公园如明珠落盘,提升城市品质。“一个区有7个大公园,小公园更多了,随便走个500米就能遇见一座公园,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城市会客厅。”老黄说。

2005年以来,建阳北郊的南林、赤岸一带,经国务院批准为闽北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市区规划逐渐北扩至赤岸等处。此后,建阳提出了“北接西拓”的城市发展战略构想,北接武夷新区核心区,新老城连成一体;西面打造西区生态城和考亭旅游区,2009年,西区生态城新城区开发全面启动,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

多年接续奋斗,如今一座山水相融、城在水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园林城市脱颖而出,福建省十大醉美县城、全国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等桂冠实至名归。“不是一年一个样,而是一个月一个样。”长期在北京生活的黄力华屡屡惊叹于家乡的变化。

与此同时,发展同步,城乡前行肩并肩。在潭城街道溪源村,2014年荣获省级五星级美丽乡村,常年干净整洁,溪水淙淙,白墙红瓦小院,遍植花草林木。村干部王昌华说,这得归功于6年前开始的一场由里及外的颜值革命,村里做了建阳首个雨污分离、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系统,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乡村休闲游成为村里的新业态,村里已经通过了3A级景区验收,6家农家乐周末至少都有七八十人,今年元旦村里还开发了户外体验游,丰富旅游产品。”

从2014年开始,建阳在所有194个建制村掀起了一场美丽革命,实施“百千万”工程,让农村靓起来。而且,还率先对所有村编制规划,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目前完成67个行政村规划编制。现在行走在建阳乡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断向城区看齐,填平城乡二元鸿沟。

幸福建阳 魅力城

8日,市民何俊带着妻小,驱车约20分钟,从城区来到城区西侧考亭水美城过周末。从早上到傍晚,一家三口玩得不亦乐乎,各种农家美食和游乐项目让人流连忘返。“前几年,周末带孩子去玩的地方比较少,只能去步行街。现在可以到水美城的武夷花花世界里踏青,到考亭书院体验朱子文化,晚上还可以到考亭环湖栈道休闲漫步,妥妥的幸福感。”何俊说。

去年,建阳规划投资约67亿元,在城郊考亭村建设面积约2万亩的水美城市。该地依山傍水,东邻建阳西区生态城,南接建阳水南片区。目前,朱子文化园·考亭书院、考亭环湖栈道等11个项目陆续开工,考亭环湖栈道(一期)、卧龙湾旅游第二通道等已建成投用,让城区15万百姓有了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考亭水美城的建设,让建阳这座城变得更加有格调,外地来的亲戚朋友,带他们去赏花踏青、感受朱子理学、把玩建盏、欣赏建本,倍有面子。”何俊说。

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美城市不仅补了城市建设的短板,而且水美经济还带动百姓富。建阳“老规划”黄春生记得,原来城区常常因水而困,2010年大水淹了一半的城区,现在水美城市建设让城区变得更灵动。“生活越来越好,原来8口人挤在30多平方米的房子,现在我们老两口住在西区生态城120多平方米的房子,别提多敞亮。”抚今追昔,老黄不胜唏嘘。

40多年来,从一个灯不亮、路不多的小县城到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城,让建阳35万百姓感到满满的幸福感。数据显示,今年,建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多元,是1979年的110多倍;教育投入5.7亿元,是1978年的390多倍;医疗投入近2亿元,是1978年的200多倍。

建阳区委书记杨新强说,按照“市区一体、绿色发展、产业强区、书香建阳”发展思路,建阳主动融入闽北新兴城市建设,扎实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推进现代化繁荣新建阳建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水平的发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向绿而行 打造生态食品城

  光泽县田园风光 黄小杭 摄

  福建圣农公司肉鸡加工二厂分割车间生产线 高德运摄

  福建武夷山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线 高德运摄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通讯员 高德运)近日,第二届中国生态食品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光泽举行,以“生态食品”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光泽模式获得一致好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地少曾是阻碍光泽发展的原因。40年来,光泽在保护与发展中探索平衡,打造生态食品城。如今,背靠绿色优势,光泽闯出一条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康庄大道。

擦亮生态牌

光泽位于闽江上游,是闽北绿洲中的一颗明珠。111条大小河流交织成网,森林覆盖率达77.85%,“双世遗”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有28万亩核心区位于光泽境内。

“光泽生态天生丽质,守护这片绿水青山却着实不易。”光泽县环保局局长曾文说,改革开放后,由于区位劣势,光泽走上以自然资源换取发展道路。

“食品加工业、传统木竹业、矿产加工业和箱包业曾是光泽县四大产业,除了食品加工外,其余三个都是环境资源消耗型产业。”曾文回忆,上个世纪90年代,100多个资源消耗型项目在光泽设厂开工。

沪千人造板公司创办于1998年,曾是光泽县支柱企业之一,产能达到峰值时,一年上缴税利2300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12.3%。“‘沪千’是林木资源消耗大户,一条年产5万立方米纤维板的生产线,每天大约需耗费木材300吨。”曾文说,由于森林资源减少,企业原材料不足的问题日渐凸显。

资源破坏导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直线下降。2008年初一场冻雨让光泽境内高海拔植被几乎“全军覆没”,全县森林覆盖率降到64%的历史低谷。在2010年“6.19”洪灾中,光泽县城近半被淹。从资源发展大局考虑,光泽县于2012年关停沪千人造板公司。

“靠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发展的方式是走不远的。”光泽县委书记陈敏辉说,随后光泽县提出不新批和不引进化工、矿产、木制品、生猪养殖等高污染高耗能的规模企业,重回绿色发展正轨。

“如今,全县山林285万亩,列入保护林超过50%。”光泽县林业局副局长龚武平说,2014年光泽创新青山补偿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将境内5.8万亩重点区位商品林划为县级重点保护林,参照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标准进行补偿和管护。

“达标减排是光泽企业环保硬指标,去年仅圣农一家企业就投入七千万元进行专项治理。”曾文说,全县新建两个监测站对特殊污染开展监测,在省内率先对县域29个河流断面进行全覆盖监测。如今,全县流域水质在二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居南平第一。去年光泽获得国家级生态县称号,7个涉农乡镇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合力擦亮生态品牌。

筑巢引凤来

守住了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产业优势?“光泽食品产业占规上工业的80%以上,我们从光泽特色中找到了生态发展的路径,就是发展以圣农肉鸡为主,水饮品、中药饮片、鱼制品为辅的‘1 3’绿色食品产业。”陈敏辉说,2014年省政府正式批复光泽县建设“中国生态食品城”。

好生态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金字招牌。2011年,中石油矿泉水项目对武夷山脉沿线16个水源地进行勘测比对后,将取水点定在光泽。“光泽地下266米花岗岩裂隙水,是国内少见的低钠、低矿化度、偏硅酸型矿泉水。”武夷山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罗旌西说,武夷山脉的优质生态成为矿泉水企业最佳代言。2015年投放市场后,“武夷山”矿泉水迅速闯入全国28个省区市市场,去年销量突破330万箱,销售收入1.1亿元,在全省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无独有偶,承天集团相中光泽生态环境和武夷山脉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投资10亿元建设承天药业种植与加工项目,种植七叶一枝花、多花黄精等10多种武夷山脉道地中药材。“七叶一枝花是云南白药等中成药主要原料,福建产的活性成分含量高。”承天集团总经办主任邱晗说,企业在光泽建立七叶一枝花良种繁育基地247亩,采用“公司基地 农户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打造1050亩林下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今年4月,福建(光泽)中药产业园项目签约,将建设配方颗粒提取车间,推动全产业链的形成,项目建成后预计三年内产值可达15亿元。

发挥资源优势,光泽县对绿色产业逐年做“加法”。全县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从2012年的3家增加至2018年的16家,产值由51.38亿元,提升至83.97亿元,总体增幅达63.43%,光泽“1 3”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产城融合谋福祉

“打造生态食品城,最终要落到‘城’字,产城融合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为全县百姓创造就业岗位和创业平台。”陈敏辉说,2016年,圣农集团和光泽县城市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的“圣农小镇”项目应运而生。

“小镇实现了产业发展、专业物流、商住休闲配套三个要素的融合。”圣农小镇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史斌介绍,圣农小镇是全省首批特色小镇,计划三年总投资17.7亿元,总体规划面积3.46平方公里。小镇除建设圣农生态食品产业项目和配套的中国生态食品专业物流园区外,还打造集商住休闲、教育医疗、智慧社区、金融配套、创客中心于一体的生活服务核心区。建成后,可实现社会总产值120亿元,税收6亿元,旅游接待3万人次。

产城一体共同发展,成为光泽县为民生谋福祉的重要抓手。8月底,司前乡东山村的王志应一家搬进了圣农小镇一期新房。“这套房70平方米,政府补贴了近十万元,我们终于住上了自家房!”王志应笑着说,去年他到圣农集团保安部上班后,全家年收入提高到四万元,购买了圣农小镇的新房。今年9月一开学,三年级的小儿子从老家的村小转到了光泽实验小学圣农分校就读,接送孩子回家的路程不到十分钟。

像王志应这样在圣农务工、在小镇居住,享受配套教育、医疗服务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一期424套住房的业主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整村搬迁70多户。”史斌说,一期项目配套的幼儿园可容纳300名学生、小学可容纳1000名学生,今年9月已全面对外招生。明年3月,配备36个床位的卫生院和中坊社区派出所将投入使用。

“以城带产,以产促城,光泽县依托生态吸引食品产业集聚,背靠龙头企业,带动城乡融合发展,从‘两山’理论中找到了光泽发展的最佳路径。”陈敏辉说。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三农篇】二十年的科特派情缘

即时 | 2018-12-18 09:49

晋江现代化控温大棚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吊挂技术让从荷兰引种的螺丝椒品相更好。 福建日报记者王毅 摄

清流出品的鲜切花远销海内外。 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制度创新是关键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淑霞)

改革开放40年来制度创新高潮迭起。

发端于福建、发源于南平,选派科技人员下乡推广科学技术的工作措施,因适应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符合农民求富求知心愿,同时满足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更好更多服务“三农”的期待,进而成为一项制度安排。这项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的制度安排,不仅影响了全国,对农村改革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国的试点推广,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形成创新示范,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农村创新创业中。

科技特派员的实践,成为科技扶贫行动、科技创业行动、科技创新行动……为深化农村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有益启示。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把服务“三农”作为出发点和原动力,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兴农创新支撑水平,需要更多的类似于科特派的探索实践与制度创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二十年的科特派情缘

吴敬才(右)与农艺师交流木薯种植方法。

吴敬才(右)和农民在田间地头交流。

人称“葡萄仙”的科特派谢福鑫(右)。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文\图)科特派,一人扶持一个产业,走出一条﹃三农﹄突围之路,这并不鲜见。二十年前,从德国莱法州进修园艺栽培技术归来的吴敬才,从农艺师﹃变身﹄为南平市﹃一号科特派﹄。如今,他的工作依然跟科特派密切相关,他见证着科特派的发展历史。

“给一根杠杆,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12月6日,在大田县均溪镇朱宝山木薯基地里,福建省农科院培训中心正在拍摄木薯实用技术的培训视频。与农民一起下田,体验自制起薯器,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吴敬才和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三明试验站站长周高山,“一唱一和”,金句频出,让技术用语直白朴实,通俗易懂。

在拍摄结束之前,得知目前木薯主要用于制粉,周高山正在尝试富硒木薯全粉烘焙产品的开发时,吴敬才恳切地跟周高山说道:“这是好东西,好好推广食用鲜木薯,让它卖出好价格。现在缺的是市场的认同,就像我20年前推广板栗南瓜一样。”

从曾经的“1号科特派”到如今的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者,20年来,尽管岗位变迁,吴敬才和科特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德国留学归来的“1号科特派”

上世纪80年代,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毕业后,吴敬才回到家乡南平,在市农业局工作。1997年,他被公派德国莱法州进修过园艺栽培技术。

1998年底,学成归来的吴敬才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到南平延平王台镇挂职镇长助理,派驻溪后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工作。谁也没想到,他的下派就是一场闽北大地“体制性的革命”的开端。1999年初,南平市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下村为农民服务。

上世纪90年代,闽北粗放型小农经济陷入困境,农民增产难增收更难。农村农业科技推广“网破,线断,人散”。

1998年秋天,时任南平市市长的李川到王台镇溪后村“驻村三昼夜”,开展三农问题调研,连续召开了几场座谈会。“你们干部下乡,就像破皮球提水,从上面看,皮球下了水,从下面看,照样浮在面上。你们没有下过水,哪知道我们的难处?”农民的一番大白话,引起了决策层的深层次思考。村基层科技力量不足和科技服务缺位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

“要让‘皮球’沉下水去,必须选派农业科技人员直接下乡为农民服务。”李川调研回去后向市委提出了建议,不久南平市政府作出了下派科技特派员的决定。

“我算是第一个驻扎到村里的农业技术人员。来年初,才有大规模的科特派正式到岗。”吴敬才回忆道。因此,他被称为“1号科特派”。

“溪后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除了粮食就是一些水果。由于品质低下,水果价低卖难,群众收入连年下滑。当时李川市长问村民想要什么,他们提出要技术、要人,我就被派到村里。”吴敬才说道。

此后三个月,吴敬才住在村里,天天到田间地头和农民交流,进行指导。正当他渐入佳境的时候,组织上把他调往新组建的大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任科特派。

4年试种834个国外优良品种

一到园区,吴敬才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是实施完成省科技厅《引进国外农业优良品种,建立闽北农业推广示范园区》的高科技项目。

以吴敬才为技术核心,园区专门成立了攻关小组。铆足劲,连续一个月的挑灯夜战,吴敬才带领小组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工作方案。

园区夏季闷热难耐,与蚊虫为伍不说,上个厕所还要跑个百米千步;冬天冷风刺骨,棉被毛毯都盖上还瑟瑟发抖。克服重重困难,吴敬才和他的伙伴们全身心投入项目实施。

当时园区的主要任务就是试种国外的优良品种,筛选出适宜闽北山区丘陵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作为技术带头人,为了掌握每一个试验数据,他白天顶着骄阳,下田间进行试验观察,数叶片、量株高;晚上忙于试验分析,整理材料、数据、翻译外文种子说明书。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不仅努力带好队伍,培养了5名农艺师,19名助理农艺师,而且从834个国外优良品种中初步筛选出96个适宜品种在当地进行

推广种植。其中就有日本网纹甜瓜、日本板栗南瓜、荷兰麝香百合、美国番茄、日本长香辣椒、玫茄一号、德国金鱼草花和非洲菊等,这些新品种都对闽北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现实的意义。

2001年10月22日,园区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鉴定,被赞为当时省引进品种最多,建设速度最快的园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艰难推广尝尽酸甜苦辣

农业科技工作者,不仅得出成果,更得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变为农民口袋里的钱。

吴敬才深谙下派科特派的初衷与用心。在科特派一线工作经历里,他印象最深的农业新品种推广有两项,一个是甜糯玉米,一个就是日本板栗南瓜。

“甜糯玉米好看又好吃,大家都喜欢,可是板栗南瓜却让我一言难尽。”农技推广的酸甜苦辣让他回味无穷。

“当时自己觉得这种南瓜品质好,营养丰实,产量也高,推广种植,农民可得到较高的经济收入。”为此,他在延平区大横、夏道、炉下等乡镇进行推广,承诺园区贴种子,他负责技术指导。

经过挨家挨户做工作后,30户农民答应试种。一番辛苦劳作,瓜熟蒂落,当年种植户全部获得成功,亩产达3500公斤。但是在市场推广阶段,吴敬才却遇到了问题,“这种南瓜表皮颜色青绿,其貌不扬,大家觉得很难吃,都不接受”。结果产品无人问津,最后按青饲料的价值贱卖给奶牛场。

亏了本的农民到园区找吴敬才出气:“种什么日本南瓜,损失了这么多,咋办?”吴敬才既感到委屈     人称“葡萄仙”的也感到痛苦,只能耐心地给农民解  科特派谢福鑫(右)。释,该品种绝对是好品种,只是市场促销不够。

有了第一年的教训,吴敬才亲自跑起了市场,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在南平各大宾馆推荐,又在糖尿病人群中游说,再后来又在报刊做广告。他还利用一些村有高山气候的特殊条件,进行夏季南瓜的反季节栽培。在试验户农民黄火旺的菜地里,吴敬才从种子、播种、定植、管理、采收给予全程指导,当年20亩日本南瓜增收1.4万元。

兜兜转转还是离不开

回顾科特派一线经历,吴敬才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农民对于农业技术的渴求。

“虽然现在通信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但是农民最需要的还是贴身服务,就是要走到田间地头,看到问题,利用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吴敬才说道。

2005年,吴敬才调入福建省农科院,在新组建的培训中心长期从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走遍八闽大地,拍摄农业技术推广视频,推动各种形式的农业培训,成为10多年来吴敬才工作的主旋律。

2009年2月5日,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正式揭牌,同时第一期科技特派员培训班开班。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网同年5月上线。9月,福建省农科院正式成立“海西科技特派员学院”。兜兜转转之后,吴敬才再度与科特派结缘。

以福建省科特派网站为依托,省农科院培训中心所设立的“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视频点播专栏”收集原创性视频资料已经超过230个,还组建了一支由省市县区专家、种养专业户、创业能手、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170多人组成的教师队伍。

随着农业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特点,科特派培训也得随之进行调整和更新补充。“近年来,课程增加了农业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模块,还有特别关注有助于区域农业发展的实用技术等。”吴敬才说道。

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引擎……科特派的角色和使命在每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精彩演绎。

从星星之火变为覆盖全国的燎原之势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

19年来,福建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福建的科特派制度,不变的是“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思想灵魂,变的是不断放活的选派方式和政策支持等机制。

1999年2月,南平市首批225名科技人员下派进驻215个村,成为首批科技特派员。

2000年后,借鉴科特派做法,南平又陆续下派村支书、流通助理、金融助理和企业助理,向农村下派干部的机制初步形成。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南平调研,对南平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科技特派员制度迅速在福建省推广。

2004年12月科技部、人事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试点。

2009年6月,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教育部、中宣部、国家林业局、共青团中央、中国银监会8个部门成立科特派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协调指导小组,出台《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召开全国科特派工作会议,并启动了科特派农村科技创业行动。

科技特派员制度逐渐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012年起,科技特派员工作被6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并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作为中国经验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推介。

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科技特派员工作做出制度安排,科技特派员工作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有力促进了全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17年11月,全国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现场会在南平召开。这是科技部在南平召开的第三次现场会,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首次召开的全国科技特派员会议,会上明确了新时代科技特派员的新定位——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如今,发源于南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已辐射全国。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宁德篇】福鼎:“中国扶贫第一村”美丽蝶变

即时 | 2018-12-18 09:48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蔡雪玲)

福鼎市前岐镇纪检监察干部到垦区柚子基地向农户了解农业扶贫资金落实情况。王文婧 摄

改革开放初期,福鼎赤溪村是一个“老、少、边、穷”的村庄,280多户村民分散住在14个“五不通”的偏远自然村。1984年《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反映赤溪贫困面貌的读者来信,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随后拉开了全国大规模的脱贫攻坚帷幕。赤溪村也因此有了“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称号。

30多年来,赤溪村弘扬和传承“滴水穿石”闽东精神、“弱鸟先飞”进取意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致力于摆脱贫困,在历经十年送钱送物“输血”帮扶、十年造福工程“换血”搬迁、十年乡村旅游“造血”开发的“三个”十年艰辛探索实践后,终于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脱贫致富路。2017年,赤溪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640元,村集体收入80万元。

从“输血”帮扶到开发“造血”

“一楼是店面,二楼是大厅、厨房,三楼是卧室,四楼是阳台,门前是长街,屋后是公园,这住宿环境都快赶上城里了。”72岁的村民李先如一脸幸福地带着游客参观新居。

李先如原先住在赤溪下山溪自然村,一个“挂”在海拔1000多米山腰上的畲家寨子里,“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苦了”。

最初的帮扶办法是“输血”:送钱、送物。福鼎各个部门筹措资金,为下山溪22户村民平均每户送来3只羊和一些树苗、鸡苗。然而这种救济式扶贫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到上世纪80年代末,整个赤溪村贫困率达90%以上。

“挪穷窝”,“拔穷根”。1995年5月,下山溪22户畲民成为福建省第一批“造福工程”实施对象,整村搬迁到处于赤溪村中心地带的新楼房。此后的20多年,12个自然村350多户畲民陆续迁至赤溪建制村所在地,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

“换血”搬迁成功了,生活环境改善了,但靠着人均不足1亩的土地,如何“稳得住”“能致富”?

农村要致富,发展产业是出路。于是,赤溪村选择旅游业这一出路。福鼎建成了杨赤旅游公路,改造杜家至界牌洋旅游公路,实现了“太姥山—赤溪—杨家溪”三地旅游线路对接、游客互流,由赤溪乘车前往太姥山景区、杨家溪景区分别仅需20分钟、10分钟。2014年赤溪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之后,又开始打造闽东畲族美丽特色村寨。

2017年,全村旅游收入共计1207万元,年均增长19.3%。旅游发展,带动形成了水果、生态茶、淡水养殖等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去年, 赤溪村特色农业收入达1536万元,150多户家庭年收入实现10万元以上,占全村总户数的37%,扶贫实现了由漫灌到面灌再到滴灌的“三级跳”。

开启“大赤溪”乡村旅游新时代

冬阳和煦,赤溪村的小溪民宿里,游客在茶室内品茶观景,怡然自得。玻璃栈道,竹筏漂流、杜家堡、峡谷乐园……一个个休闲旅游项目在这里落地开花。

赤溪村的嬗变吸引了25岁大学毕业生杜赢返乡办公司。如今,创业5年的他创建了“尚赤溪”的白茶品牌,摇身一变成为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茶老板”。在杜赢之后,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了赤溪村创业。

如今,赤溪村每年都有新动作,一年一个变。2015年,福鼎实施修好“一条路”“发展一个好产业”“建好一个厅”等“十五个一”项目,进一步增强赤溪村典型示范效应。2016年,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致力打造畲族特色旅游小康村。

2017年,福鼎市指导太姥山旅游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入驻赤溪,成立赤溪旅投公司,并成立赤溪—太姥山西南麓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赤溪旅游的规划、整合、打包和投资。目前,赤溪旅投公司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500万元,实施集散中心、玻璃栈道、野奢民宿等一批旅游项目。

2018年,赤溪村被列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未来计划用三年时间,将赤溪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村。

“‘中国扶贫第一村’是起点,未来的赤溪将会成为‘中国自强第一村’。” 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的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正是幸福生活的最好证明。

1  2  3  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