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福建日报》今日推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资  讯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南平篇】“武夷”之光,点亮绿色南平路

即时 | 2018-12-18 09:46

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美誉。 游庆辉 摄

  南平风貌 罗光耀 摄

7月26日,中国南平“武夷品牌”建设发布会在武夷山太伟风景酒店会展中心举办。黄傑敏 摄

  建瓯建成从城区到小松镇的31公里的水美绿道。 魏剑生摄

  印象大红袍 游庆辉摄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郑雨萱 通讯员 林梦琳 林文婧)围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南平孜孜探索,全力打响“大武夷”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胜势,把口碑优势转化成品牌优势,推动点绿成金、乡村振兴、富民强市

近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落下了帷幕,参会海内外嘉宾和客商1万多人,来自西班牙、英国、印度等576家客商参会,真正将茶博会办成我省对外茶业经贸交流的重要窗口,让“大武夷”品牌走向了五洲四海。

清新福建,绿色南平,因“双世遗”而名动天下。1979年,我省批准成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1999年,武夷山成功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成为全球第23处、我国第4处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品牌风行世界。如今,南平进一步放胆开拓,打响“大武夷”金字招牌,发展具有闽北特色的旅游业、现代农业等相关产业,为南平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跨越赶超插上品牌的翅膀。

世纪赶考 打造世界金字招牌

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之美誉,这里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这里文化璀璨斑斓,“古闽越”“闽越族”文化遗存是业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也是朱子理学的摇篮。

当历史的时针回拨到1979年前。彼时,武夷山虽是世界公认的生物资源宝库,但是资源无序开发。1959年,武夷山脉核心区设立了桐木国营伐木场,年采伐量在6000立方米,当地村民采伐量也超过6000立方米,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极大破坏。1978年11月,一份内参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案头:福建农学院教授赵修复紧急呼吁保护名闻世界的崇安县生物资源。邓小平当即做了“请福建省委采取有力措施”的重要批示,并在“保护”二字下面划了重重的两条杠。

由此,保护成了武夷山接续奋斗的不变主题。接到批示后,福建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1979年4月,福建省批准成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7月,国家批准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从那时起,生态立市成了武夷山的发展根基,40年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武夷山市委书记林旭阳说。1986年,武夷山提出了“以山兴市”的目标,选准与人文历史、生态资源相得益彰的旅游、茶叶等产业,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时间很快到了1993年。这一年,武夷山决定走向世界,申报自然和文化“双世遗”。但是,市里对申遗的程序、材料知之甚少,可谓“两眼抹黑”。时任武夷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阮雪清挑过重担,开始了一场长达6年的“世纪赶考”。“申遗之前,武夷山已有了许多‘国字招牌’,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但是要想建立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必须摘取世界级的金字招牌,申遗成了武夷山的必经之路。按照《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同一个项目只有一次申报机会,不得复议。因此武夷山申报‘世遗’是一项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工程,背水一战,退无可退。”阮雪清参与了申遗全过程,被武夷山人亲切称为“世遗太”。

从1996年开始,阮雪清带着7个人四处征集资料,开始了一年时间的文本编写工作。1997年6月,好消息传来,武夷山正式列入1998年申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武夷山再接再厉,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申报文本。“从500多张挑出了145张照片,50张幻灯片中挑出20张,制作了15分钟的申报录像,在全国50多个预备清单单位中,武夷山是第一家呈送文本到建设部。” 阮雪清说。

1998年5月,文本五易其稿,正准备付梓待审。不料国际世遗委员会新推出了文本格式,文本需要从头再来。阮雪清清楚记得,5月19日——26日是最紧张、最劳累的一周,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在中央电视台制作幻灯片时,幻灯片做不出来,我们不吃饭。大家一起连续作战,就着矿泉水吃干粮,下半夜喉咙冒烟,每天要吃掉五六公斤的黄瓜。”回忆昔日的激情岁月,阮雪清记忆犹新,26日下半夜终于完成了第六稿。

此后,为确保申报一次成功,武夷山举全市之力,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综合整治紧锣密鼓展开,保护武夷山大美画卷的美丽与完整。当时武夷镇负责土地、建设的杨一鸣参与整治全过程。他说,大家都有“背水一战”那股劲,从1998年8月到1999年3月,共完成了406户2008名村民的私人建筑和23个公建单位的搬迁,拆除14万平方米建筑,整修168公里旅游公路……仅仅8个月,保护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9年12月1日,经历了漫长的6年长跑,武夷山正式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对外展示的一扇窗口。

“武夷山能申遗成功,得益于得天独厚、无可比拟的自然与文化资源,这是武夷山双世遗金字招牌的核心元素。”武夷山市委书记林旭阳说,40年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武夷山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生态 品牌 生态优势化为产业优势

“双世遗”品牌,其核心内核之一是生态。南平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正是生态。40年来,从建设“绿、旅、新”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到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再到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南平厚植绿色发展优势。缘此,南平巧用“大武夷”品牌,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质量品牌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品牌建设,2002年到南平调研时,嘱咐要发挥比较优势,打出名牌,创出特色,要突出打好“大武夷”品牌,开发具有闽北特色的旅游产品、生态产业,带动旅游农业、绿色食品业、旅游工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农业无疑是南平最具基础的产业。40年来,南平农业农村改革创新频频:1981年3月,一场在建瓯召开的东峰公社包产到户队长座谈会正式拉开闽北农村改革的大幕;1989年5月,南平地委、行署在全地区推广“芝、麻、观”农业开发模式,这是以建瓯芝城镇、顺昌洋口镇麻溪村、延平西芹村观音坑为代表的山田互补、山垄多元化立体开发的农业综合开发典型;1999年2月,南平首批225名科技人员下派进驻215个村,成为首批科技特派员,在闽北大地上掀起一场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和创新浪潮。

四十载耕耘,南平从单一“福建粮仓”变成多点开花,初步形成了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68.6亿元,是1978年的12.4倍。但是,农业大而不强,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一直是制约南平农业发展的瓶颈。

南平市委书记袁毅说,南平山清水秀、生态优越,是福建的农业大市、资源大市,好山好水生产出诸多绿色优质的好产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大多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急需通过品牌建设,改变农产品质优价低、有口碑无名牌的状况,以品牌建设提升产品价值,推动绿色产业加快发展。缘此,南平创新思路,在全省率先推出“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把一手生态好牌打出好局。

今年7月,就在“双世遗”所在地武夷山,南平从优质农产品入手,36家企业作为首批使用“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15家企业成为营销渠道授牌企业。

以区域品牌赋能精品农业,正是山区农业升级切实可行的路径。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步贵说,创牌并不容易,小品牌无人问津,大品牌需要资金和时间积淀。2007年企业就申请了“政名”等牌子,苦于没有自己的品牌策划团队,一直小打小闹。“现在有了区域公用品牌,对于我们这样中小企业绝对是一个大大的利好。”

品牌赋能,为南平农业转型升级铺路垫石。目前,来自光泽生态食品城的武夷纯然系列农产品已入驻盒马先生门店,售价比普通同类农产品贵了一倍,真正让好产品卖出了好价钱。记者了解到,今年政和白茶、南平竹笋、浦城大米、建阳橘柚4个农产品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武夷星茶业和享通蔬菜2家企业入围福建名牌农产品,596家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现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18个。

不仅是农业,南平七大产业体系中,借力“大武夷”品牌比比皆是。在闽北山区光泽,一款矿泉水红遍了大江南北。这款注册为“武夷山”的矿泉水自带流量,成为第一届全国青运会、海峡论坛的指定用水。短短3年多,在全国28个省(市)区中石油加油站便利店销售。“武夷无疑是最靓的一张名片,让武夷山矿泉水飞进全国的千家万户,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武夷山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罗旌西说。

文化 品牌 闽北风助力扬帆新时代

文化,无疑是“双世遗”品牌的另一核心内核。打好“大武夷”品牌,文化不可或缺。

1999年,“双世遗”花落武夷山,全市旅游业为之一振。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平调研时,深刻指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这个无形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很快带来旅游上的一个热潮,并仔细叮嘱要做好武夷山旅游这篇文章。南平抓住这面金字招牌,让“大武夷”旅游提质增效。改革开放初,南平全市旅游接待人数不足6万人次,1997年,南平游客首次突破10万人次,到了1999年,有了“双世遗”金字招牌,数字一下子突破了300多万。

但是,依赖于自然生态的长期惯性思路,武夷山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停留在传统观光游,游客白天游山玩水,晚上蒙头睡觉。“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和线路,都是围绕文化、自然两方面去挖掘、提升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副秘书长严晗认为,文化的挖掘是武夷山乃至南平提升旅游含金量的关键。

2007年,武夷山开始探索文旅结合的新路子,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内涵。2010年《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正式公演,标志着武夷山正式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转变。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彬说,《印象大红袍》瞄准的正是本土文化,选准了武夷山最具代表性的茶文化,深入挖掘和展示大红袍的历史、制作技艺、茶艺,并将祭茶喊山、敬茶等当地民俗融入演出,接地气的表演很快成为游客爬天游、乘竹筏后的必选项,开演近10年来经久不衰,每日首场上座率达90%,至今已接待近500万人次。

“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源于深挖当地文化,文化成了武夷山旅游业提档升级的‘强引擎’。”武夷山市副市长张贤军说,整合“万里茶道”起点、朱子文化发源地、红色文化、柳永文化等资源,做活夜游、体验游、红色游等新业态,武夷山旅游从以往价格低廉的“到此一游”转变为有特色、重质量的休闲度假游,实现了跨越式升级。

与此同时,南平以武夷山为龙头,共打武夷牌,共享“双世遗”,打造大武夷旅游圈。2000年,南平提出了“大武夷”新理念,让“北山”“南水”比翼齐飞。2002年,“北山南水”大武夷框架初步拉开,改变“北热南冷”一边倒现象。新时期,呼唤理念升级,南平矢志不移开发“大武夷”旅游,并适应特色消费、品质消费的需求升级,从2017年开始,南平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让10个县市区各美其美,以文化为魂,丰富旅游产品层次。

邵武旅游资源丰富,是全省A级景区最多的县市之一,一直稳坐南平旅游业“第二把交椅”。然而,夹在武夷山和泰宁之间的邵武旅游业始终未形成大气候。

“以往旅游多以打造景点和业态为主,如今邵武侧重从‘客户端’出发,以邵武特色文化打造好的旅游产品,与客户接轨。如和平古镇,我们邀请上海景域集团鲸鱼文创团队,在深入挖掘古镇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和平‘家’的核心文化主题,设计‘和老爷幸福一家人’IP形象。” 邵武市旅游局局长黄庆平说,300多款具有当地特色的“和心合意”系列文创产品,由和平傩舞、张三丰太极、黄峭《遣子诗》等文化元素通过深度挖掘、二次创作得来,成为游客大爱的“爆款”。

水美城市是文旅结合的“点睛之笔”。“发展旅游最忌讳的是千篇一律、同质化,关键要以‘特’制胜。”南平市委书记袁毅说。2016年南平率先在全国提出“水美城市”建设理念,以文化来穿针引线,推动“水美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

水与文化的融合,打破了旅游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在武夷山度假区,“夜游崇阳溪”项目点亮了武夷夜色。夜幕降临,崇阳溪在河岸投影、绳幕投影等灯光效果的扮靓下,溪水、山峰、自然景观成为表演舞台和布景,游客在船内品茗听古的同时,欣赏两岸演员带来的庄周梦蝶、柳永吟诵《雨霖铃》等表演,在45分钟的时间内 “穿越”古今。

如今,南平市各地纷纷以“水”破题,结合历史、地域、民俗等文化元素,一地一韵,打造一批城景相依、山水相融、风格各异的旅游产品。如建阳考亭书院文化、松溪湛卢文化、建瓯的酒城文化等,有机嵌入水美城市建设,二者交相辉映,成为南平旅游的“引爆点”。

截至去年年底,南平市全域旅游多点开花,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增至16家,接待旅游人数增至4149.76万人次,40年间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也由1986年的0.37亿元增加至去年的592.11亿元。

四十载栉风沐雨,继往开来谱新章。打好“大武夷”品牌,做好“生态 ”“文化 ”的品牌文章,绿色南平走出一条有别于沿海地区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不断书写着绿色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生态治水,看木兰溪沧桑巨变

即时 | 2018-12-18 09:45

编者按

千百年来,木兰溪水患一直都是莆田人民的心头大患。根治木兰溪,是莆田人民的殷切期盼和夙愿。“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面对这份沉甸甸的嘱托,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科学治水”的战略理念不断推进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历经近20年久久为功探索实践,如今木兰溪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经济全面发展、生态品质全面提升,书写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样本。

作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始终注重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通过木兰溪试点实践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初步形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优化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强化水管理”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福建经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保障水安全

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流域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治理前,下游河段防洪能力不足两年一遇,洪水频发;河道千回百转、弯多且急,地基都是淤泥,治理难度罕见。1999年10月中旬,一场台风过境,暴雨猛涨,木兰溪转瞬成灾,倒塌房屋近6万间,被淹农田45万亩,近3万名群众寄居他乡,2万名学生被迫停课……

面对木兰溪洪水肆虐、重创百姓的灾情,当年省委省政府痛下决心:“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在科学治水理念指导下,木兰溪“裁弯取直”难题被破解,“软基筑堤”世界级难题被攻克。原16公里行洪河道被裁直为8.64公里,实现两岸防洪堤闭合、洪水归槽,防洪标准一举提高至50年一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福建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久久为功、锲而不舍治水。20年来,从“谈洪色变”的历史创伤,到“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木兰溪治理成为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提升水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理木兰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水质为目标,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水环境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水生态环境新期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治水,首先要斩断污染源头。为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率先在全省主要流域干流流域内禁止新建水电站、石材加工、矿山开采、投饵类、施肥类网箱养殖等各类污染项目,工业园区外严禁审批工业企业项目,逐步将沿岸食品加工厂等污水排放企业进行退出或搬迁。严格环境执法,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无证排污、超标排污、偷排漏排、私设暗管等处置废水的典型违法行为;对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视频监控设备,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控;实行监管“四必查”,对直排木兰溪的排污企业每月必查,对超标点位区域每周必查、风雨天必查、周末节假日必查,对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强力震慑。2017年以来,共关停“五小”行业企业2079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案件812件。

为加强流域城镇污染防治,莆田市各镇(街道)、村(居)均严格按照“五有标准”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常态化保洁机制,推进“五清楚”作业标准,加大清理陈年垃圾的处置工作;实施木兰溪流域沿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提高至一级A标准,其中闽中污水处理厂今年底完成提标至类Ⅳ类水标准,实现中水回用。

为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莆田市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广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转变农民施肥观念,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大力推广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剂量。莆田市率先在水源地保护区周边禁止新建畜禽养殖场,将木兰溪干流两岸1公里和汇水支流两岸500米划为“禁养区”,原有养殖场全部取缔,流域内累计关闭拆除畜禽养殖场2.42万户、面积760万平方米。

同时,构建木兰溪水质监测体系。在木兰溪流域设置6个干流监测断面、9个汇水支流监测断面、31个内河监测断面和1个省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实现水质监测全覆盖。每月公开木兰溪流域水质状况,及时公布流域重点监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优化水生态

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在治理木兰溪的过程中,我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着力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裁弯取直”提升河道水生态。为解决洪水灾害,木兰溪河道实施“裁弯取直”工程,“裁弯取直”后采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将原始河道水面实施最大限度保留,形成城市内湖,湖心水域面积超过700亩,不仅有效增加和提升了城区水域面积和蓄洪能力,而且丰富了城市生态内涵,同时新河道减轻了洪水对沿岸土壤的冲刷,改善了水质,提升了水生态。

实施河道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推进“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结合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等手段,恢复河流自然形态,提高水体净化能力,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近年来,已累计完成40多条、100多公里城市河道治理,同时以城带乡开展乡村河道清水行动,治理乡村河道695.38公里,建成延寿溪景观坝、后卓溪水质提升、北渠下黄段清淤、涵江城区生态补水、龙桥溪、荔城区企溪安全生态水系等6个生态项目;北洋水系、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全市城乡一体化等省安全生态水系治理项目正在实施。

加强水土保持治理。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如今莆田市森林面积近3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8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73%;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强化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治理与流域治理并重,将木兰溪全流域规划为西北山地水源涵养区、西南丘陵土壤保持区、中部丘陵水质维护区、沿海丘陵人居环境维护区4个水土保持功能区;开展重要江河源头区水土保持工程,将仙游全县划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建设莆田西北山地水源涵养区;对于25°以上的陡坡耕地和茶果园,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或建成水平梯田,严格控制茶果园面积再扩大。

强化污染的生态治理。在多年的治理中,我省坚持安全与生态相结合、探源与活水相结合、景观与文化相结合,首创“防洪保安、生态治理、文化景观”立体治河理念,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污水治理、岸坡绿化、生物净化、引清活水等各项措施。

坚持继承传统文化

弘扬水文化

自古以来,凡是滨水之地,常常历史悠久、文焕鼎盛,木兰溪也不例外。治理木兰溪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并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传说。莆田市通过挖掘、宣传传统文化,修建特色景观建筑,展示治水成就,营造浓厚的治水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治水热情,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反哺桑梓,让市民享受治水成果、提高城市宜居性。

继承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深入挖掘钱四娘治水故事、传统工艺美术等传统地域文化,为纪念修建木兰陂者的功德,木兰溪南岸建有钱妃庙、李长者庙、冯大师庙,其中钱妃庙现已辟为“木兰陂纪念馆”。

高起点规划实施木兰陂保护规划。创建“一心一廊四区”,“一心”即木兰陂历史文化中心,“一廊”即木兰溪生态文化绿廊,“四区”即历史文物保护区、水利文化展示区、湿地生态景观区、滨水休闲活动区,进一步传承水文化,保护水资源,展现水景观,让古老的木兰陂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焕发青春活力。

全面打造木兰溪百里风光带。建设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及景观工程项目,全长约75公里,覆盖莆田市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仙游县,让现代水利文明与木兰陂古代水利文化融为一体。发展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莆田立足工艺美术产业实际,把木兰溪打造成特色工艺产业带,相继建成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强化水管理

用硬制度管出好生态。在长期治水实践中,我省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始终保持治水的常态长效,用建章立制的形式明确起来、固化下来、坚持下去,形成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推进机制,确保治水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立以市长为主任的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入河排污口监测、河流管养制度,加强工业园区废污水排放、水域蓝线和重要流域保护管理,切实保障水安全,强化饮用水源地水质和中心城区主要河流水质监控能力建设。

实行最严格的“河(湖)长制”。在保留原来流域河长的基础上,增设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第一河长、河段长,实行市县两级“双河长”,制定定期通报、公开曝光、有奖举报、服务外包、严肃问责等五方面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每月20日设为莆田市河长日,由市级河长现场召开月度推进会,县区轮流“坐庄”现场推动,推动河长制工作“见河长、见行动、见成效”;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在全国率先设立企业河长,推动企业履行控污减排责任,实现“政企共治”。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有序推进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木兰溪流域生态补偿,加大木兰溪流域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力度。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出台了《莆田市木兰溪流域生态补偿办法》,鼓励上游地区保护生态和治理环境,为下游地区提供优质的水资源。

加快配套立法,依法保护生态绿心。制定《莆田市东圳库区水环境保护条例》《莆田市生态绿心保护条例》,将东圳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库区水环境保护,绿心保护条例全面指导和协调绿心的保护和利用,实现生态绿心范围“多规合一”、统筹协调,保护绿心的荔枝文化和历史文化。

实施生态文明考核责任机制。出台《莆田市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体系,提出每年一评价、五年一考核;作为福建省首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试点,健全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办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主要成效

历经20年的治理,如今木兰溪成为造福百万莆田人民的生命之水、安全之水、生态之水、金银之水,全面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目标。

提升城市生态品牌形象,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木兰溪治理后,先后成为福建省“万里生态安全水系”建设样板、“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水利工程木兰陂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民生幸福高指数。木兰溪治理后,流域水灾频发的状况实现了根本扭转,生态综合整治干流河道比例超过70%,形成了完整的生态水循环系统,下游399条内河与木兰溪互联互通,形成面积超过60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城市绿心中水面率达15%以上,流域水质功能达标率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农村小流域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发展高素质。木兰溪的综合治理,曾经沿岸的水患“洼地”如今蜕变为经济发展“高地”,有力地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2017年莆田GDP突破2000亿元、比1999年增长7倍多,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比1999年增长15倍多。木兰溪综合治理后,425平方公里的南北洋地区全年农业灌溉都得到有效保障,直接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涌现出利农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及荔枝、桂圆、枇杷、文旦柚等四大名果,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崛起。与此同时,工业产业绿色低碳。华林工业园区、仙港工业园、黄石工业园等一批园区横空出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一批新产业,人均生产总值增加近3万元,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华丽转变。另外,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也焕发生机,2007年,在木兰溪流域黄石段建成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2010年,在木兰溪上游仙游段建成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工艺美术品产值从1999年的1.55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465.7亿元。

构筑绿色生态家园,实现城乡建设高品质。木兰溪治理后,开启了城市沿溪跨溪、东拓南进的新时代,大幅拓宽了城市发展空间,建成区面积从1999年的28平方公里扩展至93.5平方公里。围绕“水”的文章提升城市品质,中心城区立足南北洋生态优势,加强65平方公里城市生态绿心”保护,打造“城市之肺”。围绕木兰溪两岸建设发展,连片推进莆阳新城、木兰陂片区等重点区域,打造多元共生、城乡共荣的人居典范。坚持空间均衡,利用木兰溪流域旧河道开挖成人工湖——玉湖,并结合周边公共绿地,建设中心公园,实现了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城市宜居性不断提高。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改建了一批学校、卫生院、文化设施,受灾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了极大提升,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更加丰富。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宁德篇】东侨开发区:崛起的产业新城

即时 | 2018-12-18 09:44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范陈春 通讯员 茹捷 林凌玲)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电池模组生产车间 东轩 摄

每到傍晚时分,已退休15年的谭万超都会和老伴沿着东湖木栈道散步健身。两岸林立的高楼,与40年前归国时的景象形成强烈的相比,曾经的滩涂已转变为一座新兴的产业之城,老谭由衷欣喜。

1997年8月,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在东湖塘华侨农场基础上成立;2006年4月,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与闽东工业园区整合并更名为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成为宁德市本级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平台。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短短20多年时间,东侨历经了沧桑巨变。

平地起高楼

谭万超是越南归国华侨,1978年回国后,曾任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副调研员等职,亲身参与了东侨“蜕变”的全过程。

“1998年至1999年,逸涛房地产、闽东路、东侨大道、商贸街、天湖路、广电大厦等10个大项目开始动工建设。”谭万超说,眼看着昔日的洼地渐渐被楼房和马路填充,然后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衔接通联,东侨新城的基本框架日渐清晰起来。

从广西防城嫁到东侨的苏永英感触颇深。在她的记忆里,上世纪90年代初,她所居住的塔山南只有一条窄窄的泥土路通往城里。2006年,东侨开发区发展的脚步已经来到了距离苏永英老家塔山南7公里远的东湖塘南岸片区。苏永英等2000名归侨及家属住进了占地6.5万平方米的华侨新村,新建的公园和楼房雨后春笋般在这片土地上快速生长。

如今,图书馆、艺术馆、会展中心、市医院等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布局东侨,这个区域愈发生机勃勃。东侨新城的崛起,让宁德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面积从1978年的4.6万、5.91平方公里增长到2018年的27万、34.03平方公里。

园区兴产业

从2003年引进第一家工业企业,到2017年入选福建省十大重点开发区,东侨抒写了宁德工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东侨工业园区发展的亲历者,安波电机人力资源部经理曾宪东感触颇深。2004年,安波电机决定在东侨工业园区建立安波电机(宁德)有限公司。10多年过去了,扎根东侨这片沃土,安波电机茁壮成长。目前安波电机生产的产品畅销全球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的东侨已是企业林立。新型锂电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也正上演着激情与活力,2017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358亿元,时代新能源科技、新能源科技两家企业在动力电池和消费类电池领域产能分别跃居全球第一,29个上下游产业项目也在此落地开花。

今年初以来,宁德时代EV、厦钨镍钴锰正极材料等15个在建重点项目超序时进度;“五个一批”在库项目218个,总投资1570.35亿元……截至目前,东侨已落户工业企业124家,其中规上企业39家,电机电器、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各具特色,逐步形成集群发展格局。

宜业更宜居

如今,东侨已成为宁德一个新兴的城市新区,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国字号”名片。

东侨工业园区内的赤鉴湖公园,绿荫环湖,波光粼粼;新能源社区内,一栋栋楼房装载着每个家庭的甜蜜;网球中心、学校、商业中心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由“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型,产城深度融合不断提速,东侨正变得宜业又宜居。

东侨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周祥祺表示,依托锂电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东侨正全力打造锂电新能源小镇,有机融合产业、社区、文化、生态功能,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打造集科研培训、企业生产、居住服务、科普教育、文化休闲及生态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世界一流锂电新能源产业创新先导区”“国家锂电新能源产业集聚示范区”“福建省双创孵化基地”。

“现在在园区上班,安家有房子,上学有学校,休闲有公园,锻炼有体育馆,去市里有4路公交车可以选择,医院也在规划建设了。”东侨工业园区员工徐国平开心地说。

社区化的建设模式和一流服务留住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为后续发展积聚能量,东侨腾飞正当时。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宁德篇】福安:新兴产业崛起时 百姓幸福看得见

即时 | 2018-12-18 09:41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林耀琳 吴庆堂)

福安湾坞半岛崛起不锈钢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图为不锈钢冷轧车间。郑廷裕 摄

年内有望形成不锈钢千亿产业集群

连日来,在福安湾坞半岛,青美能源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正在进行清表平整和基础勘察中,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据悉,这一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80亿元,分三期建设年产20万吨、产值达300亿元的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系统。

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将有力推动宁德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建设,还将为福安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改革开放40年来,福安在做大做强电机电器、船舶修造、大健康、食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选择南部沿海布局不锈钢新材料和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工业经济不断“强筋壮骨”。

早在2008年3月,福安发挥湾坞半岛的区位、港口、交通等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青山钢铁旗下的青拓集团落户湾坞,投资建设鼎信实业。

10年来,青拓集团迅速“开枝散叶”,鼎信科技、青拓实业、青拓物流、青拓设备等十余家子公司蓬勃而生,并吸引了宏旺、甬金、克虏伯、海利等一批产业链重大项目在此集结,建成集镍铁加工、不锈钢冶炼、棒材热轧、板材热冷轧以及海运物流码头于一体的综合性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园,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和深加工基地。2017年,以青拓集团为龙头的福安不锈钢产业完成产值871.4亿元,2018年将超过千亿,有望成为宁德市首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作为闽东电机和中国按摩器的发祥地,福安已拥有“中国中小电机之都”“中国中小电机出口基地”“中国按摩保健器具生产/出口基地”等10多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正向创新驱动的“智慧型产业”转型。

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福安工业生产总值只有2.54亿元,而2018年的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200多亿元,40年翻了近500倍。

如今,福安正在深入实施“一个定位、两城建设、六大工程”的“一二六”行动计划,凝心聚力踏上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新征程。

大力提升城乡老百姓的幸福感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福安改善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改革开放的40年,福安市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000多万元增加到今年的40多亿元,实现从“吃饭财政”到“建设型财政”的转变。仅今年以来,福安市政府用于重点民生事业的投入就达近30亿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福安市委书记叶其发说,40年来,福安市加快补短板、强弱项,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些年来,福安在大力实施校安工程、扩容工程、农村薄弱校改造、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同时,投资5.2亿元建设福安一中新校区,投资9700万元建设福安师范附小溪北洋校区,还建成了奥体中心综合馆等一大批体育场馆设施,满足全民健身需求。

为解决居家养老“最后一公里”需求,福安市在城区“三办一镇一乡”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并采用“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全力打造“15分钟养老圈”。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乡村的变化更是沧海桑田。福安曾经是闽东地区连家船民最为聚集的县市之一,共有连家船民1889户8810人。

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同志带队到闽东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后,向省委建议尽快解决闽东地区“茅草屋”和“连家船”问题。福安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由此开启,由政府免费提供土地并负责“五通”,一幢幢渔家新院拔地而起。至2016年底,全市连家船民全部告别海上漂泊史,实现了“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安居乐业之梦。

改革开放40年来,福安发展特色农业,为农民增收、乡村发展注入生机活力,茶叶、葡萄、水蜜桃、脐橙、杨梅等众多农产品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尤其是5万多亩的福安巨峰葡萄,更是成为千家万户的“脱贫致富果”。

同时,福安以建设乡村生态景观和美丽乡村为契机,实现了75%的乡镇和村庄至少有1处公园绿地,人均面积达5.6平方米,初步形成多条乡村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游持续升温。

眼下,福安致力走“农业+”的发展模式,按照三产融合、城乡一体的思路,建立全域农业公园,打造“一心八带、五核多园”的乡村振兴福安路径,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漳州篇】木麻黄还在讲述他的故事

即时 | 2018-12-18 09:41

  沿海成片的木麻黄守护着东山岛。

“入冬后,海风较大,就要沿着海岸装上挡风网,保护后面的木麻黄幼树。”12月1日,在东山县的“百里木麻黄”海湾公园,一排排坚固整齐的挡风网已全部安装完毕。

遥想当年,在波涛浩渺的大海边,东山是风口,是“沙漠”,是饥馁之地。谷文昌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以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帮助东山百姓解除风沙之苦,带领群众植树造林、根治风沙、修筑海堤、兴建海港、兴修水利,把一个荒漠化的海岛建设成海上绿洲。

如今,东山岛变了,山山披绿,田田吐翠,水水生烟。青山不语,已成记忆。木麻黄不语,已成丰碑。几十年过去了,谷公虽然早已不在了,但是木麻黄还在讲述着他的故事。

谷书记的二三事

“每天都有几百人来参观、瞻仰、学习。”11月30日下午,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馆长林文旭又送走了一拨参观者。

林文旭说,许多群众、游客刚进馆时,或许还能兴奋,但出馆时,都神情凝重,甚至眼睛红红的,流泪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被谷文昌的事迹感动了!”

1950年5月12日,东山岛解放,谷文昌随长江支队来到东山。当时的东山,森林覆盖率仅0.12%,外出当苦力、当乞丐的十之有一。“要挖掉穷根,必先治服风沙”,但几十种树轮种了个遍,无一存活。

林文旭介绍说,谷文昌当时就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信念,坚持与技术人员翻遍资料、大海寻针,终于找到了适合在当地生长的先锋树种——木麻黄,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一个沙漠化的荒岛变成了绿洲。

初冬的阳光,打在铜陵镇南门海堤上,海风习习,游客众多,这里已成为当地一个热门景点。海堤上的展板上,向游客们展现当年谷文昌率领群众修建南门海堤水利工程的事迹。

“以前的南门湾,咆哮的巨浪经常冲上防沙堤,摧毁民房。”铜陵镇桥雅社区党支部书记谢婉丝说。1960年6月9日,百年不遇的强台风正面袭击东山岛,铜陵镇损失惨重,民不聊生。时任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心急如焚,下定决心修建南门海堤防御风浪。历经4年,在谷文昌的带领及千百民众的齐心协力下,破解了资金、技术、施工等难题,终于在海边筑起一道坚强的堤防。

60多年来,南门海堤坚守在东海岸上,横卧在铜山古城下,用它厚实的身躯,一次次抵挡了台风的袭击,一次次抵御了巨浪的侵蚀,阻止了海潮逐年入侵的步伐。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谷文昌的故事,从东山传遍漳州,传到全国。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对谷文昌给予高度评价。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讲到,东山县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

“对于谷文昌的爱戴之情,东山的老百姓可以说是‘刻进去的’。”林文旭说,这些情感都融入他们的血液里了。

林文旭记得前几年的春节期间,遇到低温极寒天气,纪念馆过道两排花圃冻死了,于是临时请了两位农妇帮助种植花卉,其中一名是本地人,另一名是外地的。外地农妇嘀咕道:“这位谷书记有什么好,值得给他建纪念馆,在大冷天里还要我们过来种花。”这句话马上引起本地农妇的强烈不满:“没有谷书记,就没有我们村,就没有我们全家,这是我们亲身的体会与经历。”

“谷公恩情,身在台湾的我们代代铭记。”今年4月6日,当年被抓到台湾当壮丁的后代数十人专程赶到谷文昌纪念馆,站在坟墓前敬献鲜花,默哀鞠躬。现年57岁的台北东山同乡会理事蔡万华说,随着时光流逝,当年被抓到台湾当壮丁的东山青年现大多已不在人世,他们中的不少人留下遗愿,要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谷文昌为民造福、为台属着想的恩德。

“看见木麻黄,想起谷文昌。”东山县乡村讲师团宣讲员刘博娴深情地说,她从认识一棵树开始,亲身经历了家乡的变化,深切感受到东山百姓对谷文昌发自内心的怀念和敬仰。在东山,每到清明节,“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已经成为一种习俗,谷文昌在东山老百姓心中已经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木麻黄就是他的丰碑”

冬日的暖阳下,走在东山的海湾公园,壮阔无边的蔚蓝海面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放眼望去,海岸边林涛翻滚。当年谷文昌带领百姓种下的那批木麻黄,早已粗壮挺拔。在它们旁边,套种的一批幼树苗开始吐绿成长。郁郁葱葱的木麻黄高低错落,犹如一道绿色的城墙迎风矗立。“百里木麻黄”“谷文昌绿道”等,无不镌刻着这位老县委书记的印记。

“谷文昌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位优秀领导干部。特别是他在担任东山县县长、县委书记期间,领导全县人民创造出光辉业绩。60多年来,对他的先进事迹和精神的宣传,一直延续不断。”东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斌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学习谷文昌精神进入高潮。东山县强化谷文昌纪念馆、谷文昌干部学院和文昌学村等阵地建设,立体呈现谷文昌精神;锻造文艺精品,以报告文学、电影电视剧、话剧、东山歌册等多种文艺形式鲜活展现谷文昌精神;打造旅游专线,现场体验谷文昌精神;积极探索研究,宣传宣讲谷文昌精神,让谷文昌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谷公虽已不在,但木麻黄就是他的丰碑,历久弥新。”东山县委书记陈云水说,当前,东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为动力,打造“传承谷公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党建品牌,实现党建与红色文化同频共振,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致力于建设生态旅游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富美新东山。“在谷文昌精神的影响下,相信东山县的发展一定会蒸蒸日上,东山县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富足、更有品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浯屿岛:海上桃源的变革之路

福建日报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周志荣 郭高杰 文/图

浯屿岛一景

黄昏的浯屿岛似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海水载着夕阳浮浮沉沉,港口停泊着的船只斑驳,就像一个见证者,见证着浯屿40年来的风风雨雨,述说着关于大海的故事。

浯屿岛位于龙海港尾,全岛面积仅有0.96平方公里,如今岛上的常住人口有6445人,流动人口也有近6000人。在这个面积狭小、资源贫乏的小岛上,岛民们日日与海相伴,讨海而生,大海为他们带来了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也带走了世世代代捕鱼人的岁月。

然而,在40年前,浯屿岛上远没有现在的规模。当时岛上的常住人口仅300多人,渔船只有13艘。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这个独立海中的小岛上。当时的浯屿村党支部书记方天顺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浯屿“一无模式、二无经验”的情况下,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大胆开拓奋进,开展“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制”“集体财产投标下放”等一系列改革,掀起了“合股热”“选船热”,闯出了一条适应渔村发展的新道路。

到了1993年,浯屿村渔业总产值已达到1.02亿元。成为富甲一方的“亿元村”,渔村面貌发生可喜的变化。1995年,浯屿渔业达到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当时全岛已有300多艘渔船。高速的发展下,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村民们出海捕鱼用的都是木质渔船,这种船排量小,质量较差,无法适应远距离的出海捕鱼,更有发生火灾的风险。

“我是全村第一个换铁壳船的人,我换的第一艘铁壳船有300吨重,后面大家就都跟着我把木船换掉了。”老渔民林国棕皮肤黝黑,身材瘦削,有30多年的讨海经验。这30多年的大半时间,他都生活在船上,渔船是他的第二个家。1995年,在浯屿海洋渔业发展的高峰期,林国棕将目光放到了遥远的外海,那里有更多的渔产与更广阔的天地。从他开始,浯屿人开始了由木船向铁船的变革。到了2005年,岛上的400多艘渔船已不见一艘木船的身影。渔民们的捕捞海域也从最初的台湾海峡扩大到了江浙一带,最远可达南海。到了2014年,北斗卫星、GPS导航系统开始普及……小船不断地升级,为渔民们保驾护航。

远洋渔业经过高潮期后慢慢开始走下坡路,相较于10年前,如今的海洋资源已趋于紧张,传统的远洋捕捞业正面临着衰竭,这时候需要改变。浯屿前海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渔排,开始向养殖业转型,岛民们在不断尝试中向前迈进。

“我们希望将浯屿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海上资源相结合,发展包括海上旅游观光、渔家乐餐饮、渔家休闲民宿等业态的休闲渔业综合体。”海上田园的项目经理马宝表示。该项目位于浯屿前海海域,包含养殖、垂钓、帆船、摩托艇、咖啡茶座、海鲜自助餐厅等业态。这是近年来浯屿紧跟发展的一大转型,休闲渔业的发展吸引来自厦门等地的游客,浯屿这个“海上桃源”也慢慢地被人们所了解。

老人不老,在和大海的相处中,浯屿人从不固步自封,改革开放40年,他们在不断的变革与创新中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海水常新,在碧波宽广的未来,浯屿这艘坚强的小船能够风雨兼程,开创全新的明天。

记者手记>>>

渔船的“变革”浯屿的“命脉”

福建日报记者 尹孟迪

与大浪搏击,获得海的馈赠,是一代又一代渔民的生存之道。一艘安全、稳固的渔船是渔民的“第二生命”。渔民林国棕作为岛上第一个摒弃木制渔船的人,他这艘300吨重的铁壳船开启了浯屿渔业的变革。

的确,1995年之前的木制渔船是浯屿村民出海捕鱼的主力军。而如今,当数千艘铁壳船浩浩荡荡地向大海进发时,犹如一支气吞山河的军队咆哮而下,在烟波浩渺里骁勇前进,而往日老旧木船的形象已日渐淡出,恍如隔世。铁壳船的抗风能力强,稳定性更好,更符合渔民对渔船“安全、节能、经济、环保、适居”的要求,再加上之后每条渔船上配备的北斗GPS导航系统,更是为渔民推波助澜、保驾护航。

浯屿岛有脉连沧海、气势恢弘的侠情,也有“落日西下余晖艳”“渔舟唱晚炊烟袅”的柔情。这座“海上桃源”在顶峰时期全村年产值10亿元的傲人成绩,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如日方升。560多艘渔船,60多家造船厂、机修厂、制冰厂等配套企业,以及运输公司的出现,无疑都是浯屿产业转型的见证。我们相信,这座岛的明天将更加绚丽而美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漳州110:为民旗帜永不褪色

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黄小英 白志强

漳州110民警扶起摔倒的老人。

长短枪互换应用射击、狙击精度射击……日前,在2018年全省“公安特警五项”相关科目比武中,漳州参赛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综合体技能和突击攻坚两个单项团体总分第一、狙击枪精度射击单项团体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充分弘扬了漳州110“敢于拼搏,勇争第一”的精神。

28年过去,漳州110已成为漳州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成为漳州人民的光荣和自豪。在漳州,110早已深入民心。无论何时何地,有危难、有警情,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拨打110。110服务,早已融入漳州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坚守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警民情

“积水已进房间了,我女儿患有残疾,动不了,赶紧救救我们。”不久前,漳州市区3小时内降雨量就达100毫米,市区多处被淹。下午3时许,芗城区待御新村,多处房屋被积水包围。接到报警后,漳州110立即赶往现场,此时积水已过膝盖,受困群众或在阳台呼喊,或在高处等待救援。眼看着就要漫过残疾女孩的病床,中队长游文明一个“公主抱”,迅速将女孩转移到安全地带,其他队员也将群众一一救出。

十多年前,超强台风“珍珠”正面袭击漳州,带来狂风暴雨。同样在待御新村,数十名群众被积水围困。面对齐腰积水,也是漳州110民警,逆水前行,他们或背或抱或扶,救出一个又一个群众。“因为地势低,每次下暴雨,我们待御新村经常成为受灾点,可每一次110都及时出警,或背或抱救出受灾群众。”大桥社区居委会主任说。

“为民情怀坚定不移,赤子初心始终如一。”支队长李海林说。

创新

新勤务模式,1分钟到场

日前,漳州110民警接指挥中心通报,有群众报警称在龙文区万达A区大门口被飞车抢夺一部手机。民警帅云飞、林聪等人接到指令后,迅速沿江滨路向东展开围追。仅15分钟,就抓获嫌疑人陈某。

1990年,110报警服务台初创时,只有一部简单的接警电话。如今,群众拨打的110报警电话,背后是系统完善、功能强大的110指挥情报平台。

今年7月1日,漳州110新勤务模式全面启动。新勤务通过梳理漳州市区历年来的警情分布,将芗城、龙文两区划分为11个警区,24小时保证16个110警组网络化布防。指挥情报中心指令直接下达到路面的110执勤警组,实现就近处警,做到“重点场所部位的核心区域1分钟、重点区域3分钟、一般区域5分钟之内到达现场”。

同时,通过健全完善指挥通信基础设施,实现指挥调动可视化、智能化。在执法执勤中,每位110民警可以通过个人移动警务终端实时与指挥情报中心保持联络,及时反馈情报信息,准确收发指令命令,实现快速精确调度;指挥情报中心也通过接处警一体化车载终端等数字化装备,实时定位每部巡逻警车和警员位置,动态掌握警力分布、监控处警现场。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三明篇】改革开放不停步致力全面奔小康

即时 | 2018-12-18 09:40

三明林改是全国林改的一面旗帜,经多年探索实践,创造了一系列经验和做法。林文斌 摄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三明是一座富有改革精神的城市,精神文明创建、林改、医改、金改等一系列改革创举在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三明印记,为全国全省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在40年的砥砺奋进中,三明因改革而闻名、因改革而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乡发展不断提速、人民生活迅速改善,一步步从一个“电灯不明、道路不平、电话不灵、社会不宁”的山区小城蜕变为美丽的闽中明珠。

回望来路、展望未来,三明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仍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深化林改

探索生态得绿林农得利的共赢之路

三明森林资源丰富,全市农民人均拥有的林地是耕地的11倍。三明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改”已成为三明一张亮丽名片。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三明就探索成立的林业股东会,实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让广大林农开拓性地从改革中得到分红。

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行“分山到户、均林到人”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从2014年开始,探索林业金融改革,把金融的活水引林业,实现了“林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得益于一系列改革探索,三明林业实现了生态的“高颜值”、产业的“高素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8%,森林蓄积量达1.68亿立方米,占全省(6.43亿立方米)的26.1%,成为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之一。

但随着改革越深入,改革的难度越大。

家住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的林农余克铨,前不久通过办理“福林贷”这一林权抵押贷款解决了育林发展资金难题。“以前要找人联保,最起码要找四五户肯担保的熟人,贷款很难也很贵。”

是金融机构不肯吗?其实不然。通过广泛调研,三明市针对银行在林权抵押贷款中遇到“评估难、监管难、处置难”等问题,创新林权收储机制,全市成立了各种所有制的林权收储机构12家,承担不良抵押贷款林权收储兜底功能,并与银行合作建立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林权监管、快速处置、收储兜底“五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解除银行的后顾之忧。同时,创新融资支持体系,从政策上鼓励林业金融创新。

同时,三明市财政预算安排3000万元,设立林权抵押贷款风险准备金,支持银行创新林业金融产品。此外,针对林业经营周期长、银行贷款期限短的问题,三明在全国首推15—30年期的林权按揭贷款新产品;其中,市农商银行推出普惠林业金融新产品“福林贷”,给每户林农授信10万—20万元,年限为3年。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发放林权按揭贷款、林权支贷宝、“福林贷”等林权抵押贷款总额达118.2亿元,占全省的57%,林业金融新产品运行至今没有发生不良情形。

全面深化林业金融创新,用金融的活水浇灌林业,使资源变资产变资金,实现林改新的飞跃。据测算,三明市森林经济和生态价值达1842亿元。2017年,林业总产值达918亿元,其中林产加工业产值达807亿元,成为全市第一大产业集群;农民人均涉林收入达4595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2%。

党的十九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新党章,为新时代深化林改明确了方向。三明将在林权流转机制、林业金融、森林资源管护机制、林业产业发展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途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明市第一医院启用智能导诊机器人,正式开启医疗系统人工智能新时代。              周志鸿 摄

深化医改

朝着全民健康再出发

三明医改,勇闯改革深水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成功的模式可复制,可以说三明医改是趟着激流、摸着石头过河——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切入点,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推”和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先后经历了治混乱、堵浪费,破旧立新、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和“治已病”与“治未病”并重,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2012年,三明开始了医改。从“看病难、看病贵”入手,探索形成了“三医联动”“两票制”“三保合一”等做法,并上升到国家层面在全国推广,比如,国家医保局成立就是参照三明医保局模式。

三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释放出来的红利,实现了让患者、医生、医院、财政(医保基金)等多方共赢,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深改组第21次会议听取了三明医改情况汇报;在中央深改组第27次和33次会议上,又充分肯定了三明医改的做法。先后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全国医改暨医保制度改革现场推进会、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会上作典型发言。

然而,三明医改其实是一场倒逼的改革。由于三明是老工业城市,退休人员比重较高,财政压力比较大。还面临着药品流通混乱、药价虚高,医保多头管理、重复参保,基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2010年,三明城镇职工医保实现市级统筹,当年统筹基金亏损1.4亿多元,到2011年,实际亏损量达到2亿多元。这个亏损量当时在全省排在前列,占全市当年本级财政近15%,财政无法兜底。三明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启动医改。

突破口在哪里?

第一个动作,破除“以药养医”的药品流通旧体制,取消药品加成,切断医院与药品、医生与医药代表之间的利益链条,建立医药费用管控机制。

第二个动作,就是取消“以药补医”,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

第三个动作,通过药品联合限价采购,建立跨地区药品采购联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行最低价采购,并严格执行“一品两规”“两票制”和药品采购院长负责制、提升医疗服务价格等有利举措,斩断药品和医院之间的利益链条,挤掉从药品到进入医院过程中的“利益水分”。

医院耗材的价格降了,医生的劳动比以前值钱了,患者的负担减轻了,这正是三明医改带来的红利。

如今,三明医改已进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第三个阶段。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优质的医疗资源整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的牢筑,让不少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上级医疗专家的服务。

近两年来,三明市积极响应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号召,以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总医院)为载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去年底,已在全市组建了12个紧密型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数和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49%、16.17%。同时,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从今年开始,三明实行(C-DRG)收付费改革,在二级公立医院首次实现“同病、同治、同价、同质”,初步解决了医疗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村级融资担保基金进一步创新扩面,农村金融普惠制改革成为全国试点。              周志鸿 摄

金改升级为农民铺好致富路

今年,沙县村级融资担保基金2.0版正式上线,高桥镇官庄村村民徐道平成为首批受益者。他一举获得30万元的贷款额度,为他扩大苗木种植规模解决了资金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土地、财税等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三明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但由于农村缺少新型金融机构,农村担保抵押品受法律限制,农村信用环境不容乐观等影响,相当大部分的农户在资金需求上难以得到满足。

2011年12月,沙县成为全国6个农村金融改革实验区之一,为解决农民担保难问题,推出村级融资担保基金,在官庄村进行试点。

6年多来,村级融资担保基金贷款推广覆盖了全县120个行政村。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发放贷款6917笔,6.55亿元,缓解了“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众多农户受惠。

2017年底,沙县农商银行全面总结了村级融资担保基金的经验,并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升级,创新推出村级融资担保基金2.0版。

2.0版的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更加快捷、简便、优惠、安全。

实行基金统一管理,追加农村产权作为担保,并有村委会协助处置,更有保障。不仅盘活了“沉睡”资产产权,而且让银行贷款更加安全。为广大农民进一步缓解了创业、兴业过程中的资金难题。

沙县的变化,仅是三明农村“普惠制金融改革”的一个缩影。通过大力发展以服务“三农”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三明又推出了“福田贷”“福茶贷”“福菌贷”乃至“福房贷”等多个特色“福农贷”产品。

以“福田贷”为例,永安市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在金融机构7.08%的年利率基础上,财政每年给予2.5%贴息,农户实际只要承担的贷款年利率为4.58%,比农信社农户联保贷款等品种利率低近一半。目前,“福田贷”在永安、沙县、清流推广,已完成授信9037户、授信金额4.8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7384笔(户)、发放金额3.3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来面向农村的普惠制金融改革还在向工业领域拓展。借鉴林权收储按揭贷款成功经验,推出了园区企业资产按揭贷款,为有产品订单、有市场,但因资金周转不畅,影响产销经营的企业带来了金融“活水”。这一做法入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金改”深入实施,不断增点扩面,让广大三明农民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明机场 周志鸿 摄

动车三明站 周志鸿 摄

开放热土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连日来,200多名建设者奋战在南龙铁路三明站现场,为工程最后扫尾“添砖加瓦”。南龙铁路全面竣工通车后,三明到龙岩只要50分钟,到厦门只要2个小时。

随着公路、铁路、航空建设的快速发展,昔日藏在深山的内陆三明已经实现通江达海、联南接北,成为我省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得益于此,钢铁、水泥、机械、汽车、纺织、林产化工等三明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在“引进来”方面,围绕三明产业布局和“一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在“走出去”方面,做大一般贸易、做强加工贸易、发展服务贸易,发展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等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改善出口结构,促进外贸出口动能转换。在优化贸易通关环境方面,深入开展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行动,推进跨境贸易“优流程、减环节、减单证、降成本”,进一步提升三明市的营商环境。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三明陆地港跨关区电子关锁联动模式取得历史性突破。五年来,共为全市出口企业减免各类费用超过1亿元,节省通关时间15万小时。5年来,全市外贸出口累计达600.8亿元,年均增长3.3%。其中出口“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达56个,累计出口33.3亿美元,年均增长6.7%。

三明正在以多年来积累工业基础和青山绿水两大优势,积极地响应、融入闽西南经济协作区的建设大局。

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主动融入协作区。一是抓项目策划,总共谋划13个总投资527亿元的重大项目;二是抓工作对接,目前和厦门共对接52个总投资108亿元的产业投资项目;三是抓好规划的编制,积极参与闽西南经济协作区的战略规划编制,并同时启动三明市各专项规划的编制。

如今,三明正在加快开展以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门槛最矮、诚信最优为主要内容的“六最”对标活动,营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成为投资兴业、就业创业的理想家园。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宁德篇】工业腾飞见证闽东大跨越

即时 | 2018-12-18 09:36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东侨经济开发区建设锂电新能源特色小镇。 李向娟 刘忠忠 摄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今年4月开工,创下前所未能的“宁德速度”。 李向娟 范陈春 摄

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及深加工基地、世界纯度最高的氧化锆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产品线最全的生产基地……

这一连串的全国乃至全球之最,无不见证改革开放40年来闽东工业的发展巨变。

“冲出山门”,工业发展迈开步

宁德地处福建东北部,北接温州,南连福州,西傍南平,东望台湾,独具“北承南连、西进东出”的区位优势。然而,改革开放初期,这里山隔水阻,发展困难重重,产业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被称作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

自第一台仿苏JQ交流电动机在福安诞生后,闽东从此告别没有工业的历史。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闽东电机“冲出山门”,在福州成立闽东电机集团公司,从而带动了福安电机电器业蓬勃发展。

宁德抢抓发展机遇,扩大改革开放,实施项目带动,推进工业迈开步伐。到20世纪80年代末,闽东拥有冶金、拆船、电力、机械、电子等特色行业,初步形成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轻型工业结构体系。

2000年宁德撤地建市后,工业发展迎来最好的转机。宁德市委、市政府确立“工业立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等系列发展战略,加大对重点行业更新改造,找到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当时,东侨工业园区、福鼎星火民营工业园区、古田食用菌加工区等园区蓬勃发展,涌现出大唐火电、闽东电力股份等一批中型骨干企业,成为宁德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

工业的发展为环三都澳开发打下良好基础。2007年宁德提出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2008年环三战略规划得到省政府正式批复实施。2011年,“环三都澳发展区”写入国务院《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国家、省市的战略部署,给宁德发展注入“强心剂”。福建省和宁德市多方筹资上百亿元,打通宁德连接福州的飞鸾双洞,改造104国道,修通罗宁、福宁高速公路,建设温福铁路。特别是温福铁路福建段开通试运营,将宁德从边缘状态,一举提升为国家铁路大干线上的前沿地带。

“四梁八柱”,挺起新宁德脊梁

建设新宁德,关键要发挥项目带动的作用。

“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寄语闽东。宁德新能源科技、时代新能源、青拓集团正是闽东抱回的最早几个“金娃娃”。

业内人士评价,这些“金娃娃”,“个头大、颜值高、气质佳”兼具。比如,宁德时代一举夺下2017年度全球锂离子动力电销售冠军,成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巨头;新能源科技的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2017年产值排位世界第一。

龙头企业带动性强,发展迅猛,对整体产业的贡献也大。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为龙头,宁德引进36家配套企业,形成锂电新能源产业集聚区,辐射带动福安、福鼎、古田、屏南等周边区域协同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以青拓集团为龙头的福安不锈钢产业集群去年实现产值871.4亿元,今年有望成为闽东第一个千亿元产业集群。

作为宁德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项目,上汽宁德基地项目自今年4月开工以来,全速推进,首批30个核心供应商也落户宁德,未来可望形成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对此,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表示,在“金娃娃”带动下,宁德铸链条、建集群,迅速集聚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锂电新能源产业、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铜材料产业等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力争2020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成为宁德赶超发展的“四梁八柱”。

改革开放40年来,闽东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真正实现了大跨越。到2017年,宁德实现工业总产值3149.89亿元,是1978年的557倍。广生堂药业、三祥新材、宁德时代先后在主板上市。

做好“加减法”,迈向高质量发展

一张蓝图画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力供给侧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40年间,宁德工业总产值实现了从亿元到百亿元再到千亿元的历史性跨越。闽东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0.4%提高到2017年的40.4%,整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宁德出台“锂电新能源七条”“冶金新材料六条” “生物与新医药五条”“金融支持实体五条”等系列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为企业发展营造暖环境。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宁德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2016年全市研发经费19.55亿元,是2012年2.47倍。

“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德决策者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实施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等,吸引优质项目接连落地。

做好“加减法”,则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加法”,即在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绿色清洁能源业,加快推进宁德、霞浦核电站建设,推进周宁抽水蓄能电站等,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减法”,即淘汰落后产业,全市累计淘汰皮革行业落后产能3300万标张;取缔“地条钢”企业18家,占全省一半以上;关停221家石材企业……

可见,工业快速成长为闽东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据统计,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1.2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709.43亿元;197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3.7%,2017年占比提升至40.4%。

新时代,福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新号角在环三都澳吹响了。宁德正全面实施“一二三”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大力推进环三都澳开放开发,为打造福建“新增长极”迈出铿锵豪迈的步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脱贫攻坚的宁德实践

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宁德,曾是典型的“老、少、边、岛、贫”地区,被列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宁德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集各方之智啃“硬骨头”,举全市之力攻坚拔寨,创造了脱贫攻坚的“宁德模式”,交出了一份最美的答卷。

据统计,宁德市贫困面大幅下降,贫困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77.5万人下降到目前907名,贫困发生率从31%下降到0.028%。2017年,宁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22元,比1978年的98元增长149倍,年均增长13.7%。

脱贫攻坚,一任接着一任干

脱贫致富是闽东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1985年,闽东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29.65元,为全国水平的83%,其中收入低于160元、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农村贫困人口就达77.5万;9个县中有6个县被认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20个乡镇中有52个被列为省级贫困乡镇。

为了摆脱贫困,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宁德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谱写了一曲曲扶贫开发的辉煌篇章。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宁德脱贫攻坚主要以解决温饱为基本任务,尤其在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坚持把摆脱贫困摆上重要位置,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组织“经济发展大合唱”,大念“山海田经”,推广“种养加”,推动工业、农业两个轮子一起转,基本解决绝大多数贫困户的温饱问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宁德抓住国务院批准闽东为“开放促开发扶贫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精心组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并在福建省率先开展“造福工程”,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超常规发展措施,顺利摘掉“连片特困地区”和6个“国定贫困县”的帽子。

2000年以来,宁德主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全面组织实施整村推进、小额信贷、“造福工程”搬迁等扶贫工程。仅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全市就有25.68万人实现脱贫。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更是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出台扶持政策,大力推动扶贫脱贫工程,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建好机制下实功

面对历史的责任,宁德市建立一套有力的机制推进脱贫攻坚。

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领导责任、一线帮扶、政策保障、财力投入、督查考评、执纪监督等6个工作机制,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

首先是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责任链”,宁德市领导每月“四下基层”,并与各县(市、区)签订“十三五”脱贫攻坚《责任书》,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行动”。

实行“领导挂县包村联户、干部驻村包户”,认真组织实施“六个一”包村工程和“五个一”包户工程。全市34名厅级以上领导率先垂范,带动1.28万名干部挂钩2.27万户贫困户,选派1640名干部驻村蹲点,实现贫困户、贫困村挂钩帮扶全覆盖。

脱贫攻坚,财政优先给力。市、县两级财政预算支出向脱贫攻坚倾斜,仅2017年就争取中央和省级扶贫资金投入4.75亿元,市县两级投入扶贫领域资金4.17亿元。从2016年起,市里每年还安排本级财政收入新增部分的80%用于增加扶贫投入。

率先成立市、县两级“精准扶贫督导室”,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日常督导。对100%的乡镇开展扶贫领域监督、对100%贫困户开展入户访查、对发现的问题100%处理到位。

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促增收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

宁德市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打造山区绿色产业带、沿海蓝色产业带和城郊高优农业示范区,探索形成政策推动、龙头带动、能人引路、定制产品、入股分红、旅游增收以及电商扶贫、地标扶贫等8种产业扶贫模式。全市1.8万户6.28万贫困群众都有一项稳定的产业增收来源。

寿宁县下党村推出“下乡的味道”定制茶园,帮助贫困户解决增收问题;福安市通过搭建领导聚合、国企龙头、创业引领、利益联结四个平台,为9.5万个农户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户均增收近3000元;古田县推行食用菌“县域工厂化”模式,破解缺引导、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缺规范难题……

发展特色产业,关键在资金。屏南县创新“五个融合、三级联动、三项增收”的金融扶贫机制,被农业部确认为改革试验政策成果转化项目;古田县深化“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福安、霞浦实施“农户自立工程”开展放贷工作,项目覆盖23个乡镇365个建制村等。

如今,宁德各县(市、区)均成立小额信贷促进会,建立1.4亿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资金池”,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缺资金、贷款难的问题,全市扶贫小额信贷累计贷款额达6.4亿元,累计扶持1.1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总量全省第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数说宁德

(宁德市统计局供图)

 

人物故事

郑金兴:见证闽东天堑变通途

福建日报记者 范陈春

“看到如今宁德交通运输事业的兴旺繁荣,内心感到很欣慰。”75岁的郑金兴虽然退休多年,谈及闽东交通的变迁,仍然激情澎湃。

1962年,18岁的郑金兴分配到家乡福安公路段工作,从此便与闽东公路事业结下不解之缘。40余年的交通系统工作经历,郑金兴见证了闽东公路事业从“一穷二白”到全面繁荣的全过程。

“闽东老少边,公路绕山边;铁路沾点边,坐车一直颠。”郑金兴介绍说,这是上世纪70年代群众形容闽东交通闭塞的顺口溜。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很长一段时间闽东交通发展处于滞后状态。至1978年,宁德仅有公路2598.7公里,港口码头散、小、弱,综合交通运输不成体系,交通保障能力十分低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宁川大地,宁德交通事业也进入了开创新局面的大好时期。在郑金兴等老一辈闽东公路人的努力下,一批有分量的交通干道陆续建成,为闽东交通运输事业的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赛岐公路大桥项目是郑金兴印象深刻的工程之一。在1991年赛岐公路大桥通车以前,赛江两岸的通联是靠轮渡进行的。“这个码头还是寿宁、柘荣、福鼎以及福安城区等地前往宁德、福州的必经之路,两岸来往的人流、车流、物流量巨大。大桥的建成结束了闽东汽车靠轮渡过江的历史。”郑金兴说。

在中央、省、地、市各级的共同努力下,赛岐公路大桥于1988年6月20日正式开工,全桥长487.86米。

“穷人穿破裤,补了又补,补不甚补。”这句话形容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闽东主干道104国道。郑金兴说,当时宁德到福鼎开车要爬越湄洋岭、东昆岭、郑家山岭等多座连续高山,弯多路窄,要一天时间才能到达,真正是“天亮出发灯亮到”。为此,郑金兴主持进行了道路拓改提升工作。

1995年11月,飞鸾岭南段隧道工程摆上了日程。这条隧道全长3155米,为当时全国第二长、华东第一长的公路隧道。当时,郑金兴带领工程人员研究技术难题,最终采用小管棚打入切面体的措施,护住山体不下塌。奋战15个月,终于促成隧道贯通。

完成了飞鸾岭隧道建设,福宁高速公路建设又全线开工。老郑又一次临危受命,出现在工程第一线上……

如今,闽东公路总里程从1978年的2598.7公里延伸到2017年末的1180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87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占92%。其中,高速公路450.3公里、普通国省道 2176.6公里、农村公路9880公里。

曾经“铁路沾点边”的闽东挺进了高铁时代,高等级公路东西顺畅、南北通达,“县县通高速”也从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些让老郑由衷地感到高兴。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三明篇】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

即时 | 2018-12-18 09:34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一直以来,三明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立足生态资源特色和自身基础条件,始终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念好山海经、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

坚持生态优先

一个理念统领发展全局

三明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兴的工业城市,人们逐水而居,沿溪设企。2017年,三明市GDP总量首超2000亿元,且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三明也是闽江源头,辖区内青山盈翠、河网密集,肩负着为闽江下游保护好生态的重任。

如何在保护好闽江源头的绿水青山的同时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百姓过得更具幸福感?如何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坚决不要弄虚作假“带水的GDP”,坚决不要危及生命“带血的GDP”,坚决不要损害生态“带污的GDP”……三明市始终以生态优先这一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07年,三明印发《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2009年,首次提出“生态立市”发展战略;2012年,启动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工作;

2016年,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三明先后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国字号荣誉。2017年,成功列入国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并入选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

权威监测数据显示:三明市区环境空气

质量自2010年以来连续7年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2017年空气质量状况(AQI)“优、良”天数比例为98.9%,10个县(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辖区三条主要水系1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96.4%;全市森林覆盖率76.8%。

如今,“中国绿都”、福建“绿色宝库”已是三明的烫金名片,绿色发展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坚持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在逆风飞扬的追赶中,如何乘势而上?三明在思考,三明在探索。

三明,先有工业后有城。提起三明,人们常想起三钢。

三钢建于1958年,是目前省最大的钢铁企业。曾几何时,三明市粉尘污染严重。“一年吃进一块砖”,当地百姓在谈到空气质量时曾颇为无奈。然而,近几年,这座企业竟然出人意料地开始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底气从何而来?

“必须让空气质量‘脱胎换骨’!”面对污染,当地政府痛下决心,“搬迁”一度成了三钢的选择。

“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是唯一出路。”三钢深刻地认识到,环保问题事关企业生死存亡和百姓生活质量,不转型不行,转慢了也不行,必须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三钢在淘汰落后装备上大做文章,先后淘汰4台30平方米烧结机、3座30吨转炉等,主体装备基本实现全面大型化。与此同时,炼焦干熄焦、烧结机尾电除尘、高炉干法除尘等先进环保工艺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冶炼系统烟气无组织排放、湿法除尘难以解决的二次污染问题。

数据彰显决心。“十二五”以来,三钢累计投入环保资金7.75亿元,实施了110余项环保治理项目,即便是在2015年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的情况下,仍然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污染治理项目实施。

三钢目前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环保标准。20多年前三明本部年产钢50万吨,如今已达650万吨;5年前厂区每月降尘量26.33吨/平方公里,如今仅为10.02吨/平方公里。

一增一减,正是三明产业生态化的缩影。与此同时,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也让三明的优良生态正在加快实现产业化。

闽江源头建宁县经济开发区内的明一国际生态高新科技园项目,总投资26.7亿元,主要建设加工园区、“云上牧歌”田园综合体万

亩生态牧场、配套设施和产业链延展3个板块。到2025年,园区乳业加工可实现产值50亿元,牧场实现产值5亿元,延展产业链配套建设实现产值15亿元。

为何落户建宁?“我们主要生产婴儿专用乳制品,对水质有严格的要求。这里空气好、水质好,有利于我们企业的发展。”明一国际集团总裁林强说,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大项目的落户,还将有力推进当地畜牧养殖、包装、现代物流等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农副产品种植加工、旅游观光等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发展以生态为前提,生态为发展添动力。

坚持机制体制创新

绿色发展有力量

“自从被公布为环保不良企业后,银行立即取消我们贷款资格,公司资金链面临断裂。”三明蕉溪流域的一家公司负责人说,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制度让企业下决心“洗心革面”,最后重获新生。

原来,在企业成立前,环评及批复要求其废水排放总量为零,实际上公司未能达到零排放的要求。环保部门屡屡采取行政处罚、责

令整改等措施,公司就是无动于衷。

2014年初,三明市环保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细则》,根据企业环保状况,将其环境信用分为从“优秀”到“不合格”4个等级。被公布为环保不良企业后,公司被取消贷款资格,很快就投入150多万元,对污水处理设施、危废收集管理、废气无组织排放等进行全面整改,1个月不到,达到零排放要求。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仅是三明深化环境保护机制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截至目前,三明首创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三项改革先后被中央、省深改办肯定。

以机制体制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以深化改革夯实绿色发展之基,这是三明多年来的宝贵经验。

一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并被复制推广。

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生态执法改革有序开展,“河长制”实现四级河(段)长全覆盖;率先推行市区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并逐年提高补偿标准至400万元,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积极探索生态执法体制改革,市、县法院、检察院均成立生态审判庭和生态检察处,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尤溪县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生态侦查大队,永安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生态环保警察队伍。

截至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30项重点任务中有28项形成成果并进入实施阶段,今年推动的6项改革任务中工业排污企业推行排污权交易等4项已形成初步成果,环境治理监管职能整合方案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2项任务正组织实施。

新的号角已经吹响。三明正在推进闽江上游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和整体修复,实施五大重点工程,认定第一批试点项目60个,总投资3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3亿元。朝着水更净、河更清、天更蓝、地更绿、居更怡的目标前行,三明的明天令人期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钢:打造全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三钢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略

  三钢圆棒生产线

  三钢正在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 林智雄)1978年,三钢的钢产量仅为13.51万吨,当年的销售收入为8022万元,利润亏损365万元,企业基础管理非常薄弱,生产经营状况极为不佳。

2017年,三钢集团产钢1119.41万吨,与1978年相 比增长 了8185.78%;销售收入达到了510.58亿元,增长了63547.52%;实现利税108.64亿元,取得了建厂以来的最好经营业绩。

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三钢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勇于改革,锐意创新。目前,三钢正以“打造全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为目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转型升级和内部降本增效,加强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为我省以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贡献三钢力量。

自1988年以来,三钢连年进入中国500强企业行列,成为福建省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在全国钢铁行业对标企业中,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入全行业先进水平。去年,三钢集团资产总额排第24位,钢产量排第17位,利税总额排第3位,利润总额排第2位,总资产贡献率排第2位,吨钢利税排名第1位。今年1—11月,三钢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25.58亿元、同比增长16.44%;实现利税总额123.78亿元,同比增长36.85%。且在2018年1至10月的全国钢铁企业对标中,工业增加值率排名第1位。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机制不断创新完善

从1958年建厂到1978年期间,三钢仅有三年体现盈利、三年合计利润为500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三钢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企业实际,不断改革创新,先后进行企业整顿与完善健全经济责任制、投入产出承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集团化运作,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增添了企业活力。

1979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三钢列为全省第一批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单位,实行“全额利润包干分成制”,即把企业利润包干留成的比例确定为30%(其中发展基金7%、职工福利基金12%、职工奖励基金11%),从人财物和产供销方面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1982年3月,三钢以完善和落实经济责任制为突破口,进行劳动纪律整顿、领导班子调整以及企业劳动组织和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整顿,使企业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1980年钢产量跨上了20万吨台阶,企业从1979年开始连年实现盈利。

一石激起千层浪。1984年3月,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举,联名呼吁为企业“松绑”放权,为企业投入产出承包的改革尝试造出了声势。三钢的两轮投入产出承包就此走上历史舞台。

1985年7月,省政府批复同意三钢实行第一轮投入产出承包,至1990年期间,三钢进行了加快改革、搞活企业等方面的有益尝试,重点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在继续试行厂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成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厂长办公会议制度;其次是进行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尝试设立了厂内效益工资。取得了明显成效,1987年钢产量跨上30万吨台阶,1985年至1990年的利润累计达1.58亿元。

1991年至1995年,三钢又进行了第二轮承包。1991年钢产量跨上了50万吨台阶。但是,就在这五年,三钢的钢产量始终在50万吨徘徊,企业缺失了再发展的动能。

如何破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三钢的发展重开篇章。

2000年3月,省委、省政府批准三钢改制组建为国有独资公司,同年4月,省政府下文,福建省三明钢铁厂改组为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三钢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其他八家发起人,设立并由三钢集团控股(占总股本比例的90.87%)的福建三钢闽光股份公司,2007年1月26日,三钢闽光股份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开发行股票。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快速健康发展。1998年钢产量突破百万吨,2003年跨上200万吨台阶,2005年跃上300万吨台阶,到2014年具备了年产钢1000万吨的能力。

二深化供给侧改革工艺装备、品种结构脱胎换骨

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先后两次到三钢调研指导。三钢牢记嘱托,始终坚持不懈地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按照“经济、先进、适用”的原则,三钢在关键工序进行重大技术改造,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间断地对工艺装备进行改造,遵循钢铁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持续不断地发展先进、淘汰落后,推动工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了工艺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自动化、绿色化、智能化。三钢现在的很多工艺装备都是当前福建省内最先进的装备,成为福建省内唯一一家从焦化到轧钢的全流程钢铁企业,实现了企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了发展质量。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三钢产品主要以螺纹钢和普通线材为主,被戏称为“面条裤腰带”。2000年,三钢成立新产品开发办公室,成立了跨部门跨单位的研发团队——优钢项目部,形成了具有上百个钢种的优质建筑材、金属制品材、中厚板材、工业用材圆钢等四大系列产品。实现从生产单一建材向生产多品种、多规格的高端钢材转型升级。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2007年,三钢集团兼并重组了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同时,省政府将长期亏损的三化公司整体划入三钢集团,成为三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14年成立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收购福建三金钢铁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漳州闽光有限责任公司收购福建省正和钢管有限公司,构建起了三明本部、泉州安溪、福州罗源、漳州正和四地的钢铁生产基地,已形成年产钢1100万吨和以钢铁业为主、多元产业并举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

目前,三钢正在根据“适度发展多元化产业”的战略定位,拓展除钢铁主业及上下游外的贸易、金融、IT、物流等产业。

三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40年来,三钢始终从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打造绿色三钢。

早在1976年,三钢就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机构,并设有专职办事人员。同时从资金上加大环保投入,积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提升污染防治水平。1979年至1995年三钢共投入环保治理资金11035.5万元,完成了143个污染治理项目和省、市下达的第一批、第二批治理任务,1996年被评为福建省工业污染防治十佳企业。

1998年至2007年三钢共投入环保治理资金65513万元。2008年至2017年三钢共投入环保治理资金117392.1万元,其中“三同时”环保配套项目投资62795万元,环保技改项目资金54597.1万元。

三钢积极开展环境体系认证与清洁生产审核,2004年5月和2007年12月完成第一、二轮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14年4月启动第三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6年3月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验收。与此同时,三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发展与钢铁冶金相关联的产业,完成一批如矿渣微粉、煤气发电等循环经济项目,最大限度回收焦炉、高炉、转炉煤气等清洁能源,减少一氧化碳排放,实现从传统型工业向节能环保型工业转变。三钢循环经济工业区被列为福建省四个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12月,三钢跻身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14年11月,三钢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通过由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7个部委联合验收。

1997年与2017年相比,三钢集团三明本部钢产量由82.44万吨增长到651.8万吨,厂区面积由2.72平方公里增加到4.03平方公里(增加三化公司),而降尘量却由1997年的43.37吨/平方公里·月降到2017年的11.72吨/平方公里·月。

钢产量增加了7.9倍,但降尘量却缩少了3.7倍,实现增产不增污、增产不增废、增产不增能耗的“绿色钢铁”目标。2009年,三钢荣获“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

今年,三钢发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工厂,打造绿色生态新三钢”的动员令,推进三钢由钢铁制造型企业向钢铁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漳州篇】踏上生态路 走向“生态 ”

即时 | 2018-12-18 09:31

  北江滨路,绿意葱葱。

  市民在南湖观赏天鹅。

  三角梅花海

  九龙江夜景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苏益纯 白志强)改革开放40年来,漳州市依托绿水青山,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定位,从“生态佳”迈向“生态+”,努力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

田园风景依旧,旧貌已换新颜。如今,围绕经济发展高素质、生态环境高颜值的改革探索,漳州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8.91亿元增长到3528亿元,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31亿元增长到318.08亿元,城市人口增加了166万。

潋滟山水中,漳州踏上生态路,向“生态+”大步前行。

生态环保,培育践行绿色新生活

九十九湾,这条漳州市区流域最广的内河,自古就是漳州水路运输的重要通道。沧桑变迁,昔日的海丝古道也曾经历河道淤积、水体污染的黯淡时光。经过持续综合整治和提升,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的“闽南水乡”风情重现世人眼前。

九十九湾的蜕变,是漳州强力推进环境整治提升的缩影。2014年9月,漳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把保护生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新路。一场关系到人民福祉的深刻变革,就此开启。

2015年3月,漳州提出以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围绕打造绿城、花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制定并实施“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同年7月,《漳州市“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获得审议通过。

2017年,漳州提出要坚持以“七个五”行动计划为抓手,保护生态、保护历史、保留文脉、传承文化,促进绿色发展。2018年以来,漳州市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有力推进“三铁治污、提升三质”专项整治。一场从水里到岸上、从大气到土壤的环境整治提升战役在漳州大地全面打响。

冬日的南湖,碧波潋滟,天鹅游弋,三角梅园姹紫嫣红,美人蕉、日日春等绿植烂漫盛开。南湖生态园,融合山、江、湖、寺、城为一体,现在是市民们最爱的“发呆”之地,从黑臭水体遍布、废弃厂房林立到碧水环青山、花海拥古刹的美景,这里的变身只用了10个月。

“真想不到,家门口多一个生态园,好像就是一转眼的事。”家住胜利东路怡秀园小区的郑惠珠老人漫步在市区人民广场花海,言语间透着惊喜。这个闲置多年的工地,仅用不到半年时间,便以五彩缤纷、风情万种的姿态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流连。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沿着清晰的路线指引,漳州坚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积极构建美丽空间格局,实现全市一本规划、各县一张蓝图,让“清新的蓝”“怡人的绿”成为漳州人恒久的骄傲。

人文之美,厚植城市生态新底色

“生态+”模式改变的不仅仅是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加快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在南湖,可以见到许多富有闽南特色的红砖建筑。这些特色建筑是原“十三厂”的厂房,采用红砖建造,富有漳州特色。南山文化生态园的建设,对这些建筑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并综合利用,通过“生态文化”模式转型升级,引入新业态。

洪树德陶艺展览馆项目的场所就是依托这些特色建筑设立的。“山清水秀,还有天鹅,这是生态环境给我们最丰富的材料。我的陶艺作品融入自然山水之中,为生态增添几分艺术灵动。”洪树德说。

“甲骨文双创园区就是利用原先停产的蜜饯厂的旧厂房改建的。”漳州高新区科技局工作人员刘恺告诉记者,利用现有木材公司、木材加工公司等工业遗址,南山文化生态园打造艺术创意园。

国庆期间,一场以“泛舟龙江,邂逅南湖”为主题的游船试航活动开启,市民们从漳州南湖码头出发,沿着母亲河九龙江,一路观赏江上四桥、两岸霓虹璀璨,从全新的角度,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巨变。

蜿蜒的彩虹飘带桥连接闽南味十足的南山桥,串联起了隔江呼应的侨村、古城、古寺和生态园,夜间璀璨的灯光点亮“一江两岸四桥”,“生态城市建设 文化”,加旺了人气,加活了产业。

而与南湖生态园隔一条九龙江而隐的华侨新村,是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仿西式建筑群。今年4月份启动的“城市会客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让这个一度脏乱差的城市一角重新焕发魅力。这生态“ 产业”“ 旅游”“ 文化”的模式,使漳州产生出源于第一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的叠加效应。

这种叠加效应还让精神文明深深嵌入城市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漳州市以文化凝聚合力,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培育树立和宣传学习漳州110精神、谷文昌创业精神、龙江风格大局精神,及漳州工商315,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黄志丽,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阮文发、赖水顺,全国优秀检察官刘龙清,全国最美法官陈少华、全国“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林建德等先进典型,让文化的力量内化为文明自觉,常态长效。

如今,老人摔倒众人扶、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等文明行为已经内化为漳州市民的习惯,体现在举手投足之间。

生态引领,构筑经济发展新高地

7天时间,一位农妇净赚2.6万元。这究竟如何做到的?

“没啥窍门,全靠物美价廉的农家菜。”今年国庆假期,南靖县梅林镇居民简两菊十分忙碌。每天从早上9时到晚上10时,时刻都有游客到家里吃饭,农家乐生意异常红火。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简两菊一家和其他村民一样,为了搬出土楼走出大山而忙碌。丈夫和叔伯们到县城谋生,孩子们初中时也到外面上学。虽然响应当地政府号召,镇村里数千座荒废的土楼、13棵古榕和灌溉风车、河道等风貌被很好地保护了下来,但这些资源要怎么利用,基本还是一片茫然。“从来没想过开发老宅,十几年没住了。”简两菊说。

200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当年,东山成为漳州首个国家4A级景区。2005年,土楼的原生态风貌引起了电影《云水谣》剧组的注目。就在这部以南靖土楼为主要拍摄地的电影获得金鸡奖的第三年,福建土楼申遗成功,越来越多游客慕名来到南靖。简两菊一家敏锐地发现商机,率先将自己的土楼老宅改造,成为村里第一批民宿,在广东和厦门工作的儿子和侄子也相继回乡帮忙。

山清水秀的生态成为漳州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短短十几年间,漳州市建成A级景区16个。漳州市接待游客数量从1999年的395.21万人次上升到2017年的3268.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999年的8.15亿元升至2017年的389.75亿元。

蓝绿满城、绿沁于心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漳州的吸引力,让漳州成为国内外大企业发展布局的重要选择。在碧湖生态园,好生态向好业态的转换通道悄然开启。融信写字楼内,平安普惠、平安人寿、恒丰银行、民生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及中石油、中国医药集团等企业陆续进驻并成长,“金融楼”“总部楼”等楼宇经济群快速崛起。

西院湖、西湖等的生态开发,有效带动了城市西部商圈的形成与发展。南湖片区从几年前的一片空白,到现在已引进企业74家,包含科技、创意、金融服务、现代先进服务业等4个业态。“我们逐渐从以前的传统招商模式走向平台招商、产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这一种新模式。”漳州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廖毅敏说。

百姓的感受,也体现在了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字里。今年前三季度,漳州市发展态势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增幅位居全省第二;12个主要经济指标有6个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三,7个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打开人才流动的阀门

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杜正蓝

肇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才流动热潮,冲击着旧有的人才制度,曾引起激烈的讨论。

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依旧为人们所热议。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更大力度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不唯地域、不拘一格,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地集聚人才,也为人才的使用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近年来,为争夺人才,诸多城市纷纷抛出“送房子”“送户口”“送钱”等措施,以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可以说,人才如何“引得准”“用得好”“留得住”,成为当前各地开展人才工作面临的共性难题。如何看待人才流动,成了其中关键。

过去5年,是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冰的5年。从中央到地方,改革多措并举,政策创新亮点频出。各地政府也积极推进人才工作改革和政策创新,为人才送去礼包,为当地赢得未来。而作为三线城市,漳州毗邻厦门,存在厦门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是漳州需要正视的问题。

那么漳州又该如何开展人才工作?对此,漳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脱贫攻坚成为紧迫任务的当下,往“低处走”的人才流动成为“时尚”,比物质更重要的人生境界吸引着人才;还有一种人才流动,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智力、知识和技术的流动。

人才流动起来,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获得多样经历,能够最大程度激发人才的内在潜能。因此,当以开放心态对待人才流动,不应该设置层层关卡、重重阻碍,而应该让人才流动起来。

基于此,近年来漳州打开了人才流动的阀门,坚持差异化的引智之路,围绕重点产业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理念,建好平台引才,积极推进漳州市“蓝火计划”等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各类众创空间,坚持项目引才,拓宽渠道引才,柔性汇聚国内外人才资源。

据统计,目前漳州市已建立31家院士专家站,争取到28名院士,158名专家为漳州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这一做法打破了户籍、地域、人事关系等传统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柔性引才”使得这些人才突破制约地区发展的短板,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成为可能。

今年,漳州市更是坚持积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加强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将人才工作纳入“三抓三比、十项竞赛”考评内容,成功举办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项目资本对接活动,并深入开展重点企业和高校科研人员“双向挂职”,在全省率先实现科技特派员建制村全覆盖、乡镇工作站全覆盖。这一系列做法,让漳州的人才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神秘“药水”攻克世界难题

福建日报记者 杨凌怡 白志强

“这种神秘药水,攻克了被国外垄断了20年的无毒无害电镀技术。”在央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中,是这样介绍的。这种药水,来自于宏正化工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叶金堆凭借这项技术创新,成为福建省第一批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电镀是全球三大污染行业之一,造成的不可逆污染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宏正化工主要生产贵金属电镀配方,通俗来讲属于电镀的“工业味精”,其最大的优点是无毒无害,从根源上解决了数十年来我国电镀行业污染的问题,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神秘药水”是如何在这里诞生?其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这一切,都离不开叶金堆的坚持创新。

“刚开始,我无法在企业中接触到本专业的高精尖技术,所学的知识毫无所用。”叶金堆于1990年获得厦门大学化学系电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刚一毕业,他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到外企工作。

3年辗转外企的工作经历,为叶金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及开拓创业的“第一桶金”。随后,他毅然从外企辞职,开始了创业之路。

“我国作为电镀大国,当时的电镀技术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我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叶金堆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以及不服输的精神。他于1993年在长泰创办宏正化工,改变以往通过复制解析进口药水来制造新药水的老路。

当时传统市场上的进口电镀药水有几个弊端:一是电镀行业的污染现象一直是阻碍本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不能牺牲环境来发展工业;二是进口药水十分“脆弱”,只能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加大了运输与保存成本。

明确了自己的研发与创新方向,叶金堆于1994年开发出酸性无氰光亮镀锌工艺。这种药水克服了传统工艺中醛类体系耐温性差、芐叉丙酮类体系深镀能力差且分解产物多的缺点,完美解决了传统药水的两大痛点。药水甫一问世,引起了市场上的轰动,打破了当时市面上由德国、日本药水的垄断局面。这一创举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更重要的,是那份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外国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们中国人自己也可以做到!还要做得更好!”叶金堆受到了激励,更加一心投入研发创新。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工业不断往国际化、现代化迈进,而叶金堆的创新与琢磨,推动中国的电镀技术不断前行,走在世界前列,为电镀产业写下属于中国制造的全新篇章。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泉州篇】安溪:砥砺奋进谱新篇

即时 | 2018-12-18 09:13

  安溪县城鸟瞰 陈达水 摄

  国际信息技术(福建安溪)产业园 刘伯怡摄

  安溪茶山美如仙境。 叶景灿 摄

  安溪三安光电产业园是全省最大光电基地。 吴清远摄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吴清远)时间,是载今记往的刻度,也是丈量发展的标尺。

40年,一个稚童可以挣脱慈母的怀抱,从蹒跚学步走向青壮之年;40年,几许风霜与韶光,几多梦想与辉煌。40年是一座丰碑,她铭刻着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不平凡成绩单;40年是一个坐标,她昭示着茶乡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未来走向。

置身改革开放大潮,回顾披荆斩棘的发展历程,40年,安溪穿越历史,迎接荣光——这个祖国东南本不起眼的山城,实现了从国定贫困县向全国百强县、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从温饱不能解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回望来路,我们豪情万丈:改革开放40年,是安溪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40年。

远眺未来,我们意气风发:砥砺奋进、风雨兼程,而今沧海桑田、硕果累累。这段波澜壮阔的时光,不只是一个梦想的实现,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安溪正以全新的姿态,风生水起地演绎属于自己的芳华。

做强实力大拼盘

翻开1978年到2018年的经济日历,那一组组看似枯燥的数字,却恰似时光之足,踏出了这座城市40年来快速发展的铿锵之音——

国内生产总值由0.85亿元增长到574亿元,增长675.2倍;财政总收入由732.82万元增长到50亿元,增长683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不足百元分别增长达到22450元、32733元、16659元;家庭由基本没有余钱增长到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60亿元;民企由寥若晨星增长到3万多家,注册资本965亿元……

数字无言,生动诠释着底蕴与活力。这一组组数据无不展示着安溪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

县域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63位、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居第23位、绿色发展百强县第56位、中国茶叶品牌影响力十强县、中国电商示范百强县、国家级妇幼健康服务示范县、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丽县、中国十大最美茶乡、十大醉美县城、福建文明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

荣誉有声,有力彰显着耕耘和奉献。这一项项殊荣无不书写着山城茶乡改革开放40年的壮美篇章。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从“得病易,看病难”到“得病难,看病易”再到医院美如花园;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再到小轿车“飞入寻常百姓家”;从仅限于救助城市的孤、老、残、幼人员和农村的“三无”人员到包括养老、医疗、就业、救助等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布裘九斤重,一双木屐度十冬”“四房看厅中山装”到琳琅满目、成色全新的服饰格局;从“横直三条街、一间小百货、两处饮食店、最高二层楼”有县无城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商圈;从取暖靠抖、照明靠火、通信靠吼到空调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从缺衣少食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亿元……

一个个改变无不见证着茶乡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持续提升。40年风雨历程,40年沧桑巨变。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踏着开放的步伐,安溪抢抓发展机遇,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打好产业组合拳

一大批“安溪造”的笔记本电脑从龙门镇出发,漂洋过海。“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满员运转。”大成海尔项目部负责人庄聪成难掩兴奋。

“产销两旺,订单如雪花片般飞来。”晶安光电总经理助理谢斌晖喜上眉梢。

百度云营销中心、360营销中心、抖音认证中心等20多个项目入驻百度(安溪)创新中心孵化。

若干年前,如果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光电这些高大上的时髦名词与安溪连在一起,简直难以想象。然而,短短几年间,理想照进现实。

石材、水泥、钢铁,曾是安溪的主导行业。然而,高耗能、高污染、高剩余,产业一直蜷缩在价值链底端。安溪人深思:如何调优产业结构?

为保护青山绿水,腾笼换好鸟,从2011年开始,安溪在全省率先完成石材行业退出,立窑生产线、黏土机砖厂、造纸生产线、小水泥线,全部淘汰……砍掉了生财树,倒逼出梧桐苗,无中生有引进了信息技术、光伏光电、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电商、数控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建成我省规模最大弘桥智谷电商园、湖头光电产业园、信息技术产业园。

对于每一个安溪人来说,安溪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在记忆中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在这些耀眼的光环背后,所承载的是胆力、勇气和智慧。脱胎换骨的安溪,俨然成为泉州乃至全省发展现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名词。

湖头光电产业园形成涵盖衬底—芯片—封装—应用产业集群,中科生物开创全省光生物产业先河。EC产业园成为我省目前最大的数据中心,投入使用标准机柜4600个,新华社大数据中心等50多家单位入驻。

此外,安溪在全省率先推行集中开竣工的项目推进模式,连续举行9轮,实施项目690个,完成投资404.36亿元。

今年以来,安溪县主要领导开展10场招商对接活动,对接项目有25个,投资总额近270亿元。“将军奋勇”引来“三军用命”,安溪项目建设呈现“既星斗满天,又众星拱月”“既蚂蚁雄兵,又大象跳舞”的生动局面,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生态正在形成。去年以来,全县共引进项目227个,总投资416亿元。

传统产业“三铁”——铁观音、藤铁、钢铁是安溪的老功臣,但安溪并不忘本,破立结合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茶业方面,巧做加减法,延伸产业链,推动接二连三发展,连续10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连续三年安溪铁观音位居品牌价值茶叶类第一、茶业总产值增至175亿元。福建女排冠名“安溪铁观音”、举办大师赛、入选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官方用茶、成为博鳌亚洲论坛指定用茶等一系列创新之举,更是让业界眼睛为之一亮;家居工艺业抢抓“互联网 ”先机,形成了“国际国内、线上线下”竞相发展的格局,产值再攀新高达150亿元;三安钢铁完成技改扩建,今年纳税有望达10亿元。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发展是实干出来的。伴随着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勤劳勇敢的茶乡人民必将在时代鸿篇巨制的大戏中书写新的传奇;在活力发展与美好未来的全新时空坐标之上,演绎新的精彩;在跻身“全市发展第一方阵、全省山区第一县、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的美好愿景中续写新的华章。

改革开放是一次永不停歇的远征。发展的力量生长在每一个安溪人的心里,美好的未来掌握在每一个安溪人的手中。对于百万茶乡而言,就是要一如当年的激情与豪迈,投身新的探索与奋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织密民生保障网

安溪境内群山连绵,千米以上的高山2461座。40年前,蜿蜒的盘山土路,拉大了时空距离,让山村与贫困落后齐名。

“现在村里都修了水泥路,货也可送到家门口!”在祥华乡白坂村开杂货店的詹长福乐呵呵地说。

路通则畅,畅则人聚,聚则业兴。如今,安溪路网四通八达,公路总里程数4937.67公里,乡村道路硬化率达100%,高速公路里程达148.5公里、落地互通11个,为全省最多。

“走进学校跟走进花园似的,踩在橡胶跑道脚底很舒服。”说起家门口的县十五实验小学,蓬莱镇蓬溪村的柯发明赞不绝口。

为了破解“上学难”,近年来,县级以上资金投入20多亿元,新建校舍近100万平方米,新扩建中、小学27所,205个校安工程项目全面完成,全县普通高中100%实现达标;共有幼儿园及附设学前班318所。

“县医院医环境好,地板比家里还干净,服务态度更是没得说。”近日,手骨骨折康复后出院的西坪镇西坪村王臻枝逢人便说。

据了解,近年来,该县完成县医院住院综合楼等25个卫生项目建设,新增床位2000张达3929张,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7个,个体诊所716个,群众就医满意率92.9%。

行路难,读书难,看病难,在安溪成为历史。

摘下“贫困县”帽子的百万安溪人民至今对“贫穷”二字有着切肤之痛。2013年,安溪尚有10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108个市级扶贫重点村、5.18万贫困人口,占泉州市三分之一。

“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九个字,字字力透纸背,安溪党政孜孜以求。

面对这道“必答题”,县委县政府下足“绣花”功夫,做到十个率先:开展百企联百村帮千户精准扶贫行动,成立扶贫开发协会、组建农民讲师团和乡村振兴服务队、与中化集团共建新农村综合服务点、启动因病因灾致贫返贫对象帮扶工程、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村集体收入壮大工程、解决村级组织无址办、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完成国定省定造福工程易地搬迁。截至目前,全县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面实现脱贫。

涓涓的细流,可以汇成壮阔的大海;平凡的脚步,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数据是最好的注脚。十八大以来,各项民生支出达200多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0%。安溪主政者意识到,金光闪闪还不够,更要幸福绵绵!经济蛋糕大了还不够,民生奶酪也要同步!

一笔笔真金白银,一个个惠民工程,一项项为民举措,一幅幅民生图景、一张张灿烂笑脸……正在点亮“幸福安溪”的万家灯火,生动诠释着县委县政府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曾经离它如此之远,现在从未离它如此之近。”安溪生动实践告诉人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理念,县委县政府念兹在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城乡发展一盘棋

在词汇量巨大的“百度”网站上点击搜索,在烟波浩渺的辞海中搜寻着,在思如潮涌的脑海中追寻着,在重峦叠嶂的绿席上找寻着……

改革40年,弹指一挥间。该用怎样一个恰到好处的词语,去概括今天安溪那一方3057平方公里的江山?该用怎样一个短小精悍的字眼,去描绘茶乡那一片曾经的沧海桑田?

终于,我们找到了!只有一个字——变!山,变得更加青翠妩媚;水,变得更加清澈摇曳。青山绿水间,一个个村落,一座座集镇,一个个公园、一幢幢高楼、一处处厂房,宛如镶嵌在山水田园上的千万颗宝石。

几经变迁,沧桑留痕。“石板房,土打墙,下雨泥泞路难行”“借着吃,打着还,守着石磨过个年”“一间屋子半间炕,三代人挤一间房”……这些都曾是改革开放前,安溪广大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初冬时节,穿行在安溪城乡大地,“变”给人带来的震撼是如此强烈,“变”给人带来的冲击是如此明显。

吆喝声、叫卖声、说笑声,将蓬莱镇龙居村农贸市场烘托得热闹非凡,临街林立的铺面百货齐全,购销繁忙。

“以前买点东西还得等镇上圩日,走1小时路。现买东西在家门口,家里盖了五层楼,小轿车都买了一辆了。”眼下的日子,让龙居村村民林志固非常满意。

行走在安溪的乡镇,在青山绿水间,在水泥村道旁,漂亮的农村小洋楼映着蓝天丽日,鳞次栉比。统计资料表明,如今,安溪农村已有90%的农家建起了楼房。可是,谁曾想到,40年前,遍布茶乡的还是一群群低矮潮湿的“土碉堡”,世代见证着安溪农村的落后、贫困与辛酸。

乡村在巨变,城市的巨变更是突飞猛进。改革开放初,安溪城区仅0.86平方公里,且“横直三条街、一间小百货、两处饮食店、最高四层楼”,可谓有县无城。

近年来,随着中心城区“东拓、西进、南扩、北提”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民广场、宝龙城市广场、金融行政服务中心、万达广场、安溪一中校门片区、三安大桥东侧、“三馆”(青少年宫、科技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一批现代商圈、场馆所建成,300多幢18层以上高楼展示着安溪的形象之美。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同时,实施扩权强镇、以产兴镇、多元建镇、品位立镇,加快龙门、湖头省级小城镇建设。

过去,安溪人穷,渴望发家致富。现在,安溪人富,向往生活幸福。围绕“慢生活”理念,安溪县先后投入11亿多元,新增城市慢道50公里和建设休闲广场20万平方米;先后投入15亿元,建设一批公园;投入近近10亿元,建设大龙湖诗词长廊、茶都木栈道、湾美景观长廊、茶文化长廊、自行车道、步行道、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了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健身好去处,徜徉其中,“越来越有现代城市气息”几乎成为所有市民的共识。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奔腾不息的蓝溪水目睹了两岸人民的苦难和忧患,求索和奋斗。今天,她见证了茶乡人民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豪迈。“城乡一体化”这个有些抽象的词,在安溪人的生活里直接触摸。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厦门篇】自贸引领 破浪前行

即时 | 2018-12-18 09:11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潘抒捷 通讯员 叶欣 文/图)

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东渡港区

港阔水深,风轻浪静,吊桥从国际货轮上将集装箱吊起,而后整齐码放,开阔的海面上,船舶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以港立市,因港而兴,一湾湛蓝环抱的厦门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回望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程,自贸试验区从无到有的发展是一个不得不说的里程碑。

从自由港的设想,到保税区的建立,再到2015年4月,最终圆梦自贸时代,厦门在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中开辟了自己的改革开放新路径。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城市的创新发展、开放发展迈上新台阶。

如今,成立三年的厦门自贸片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调研、策划、制定厦门自贸区创新试验任务和项目清单,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厦门经验”。三年多来,厦门片区积极探索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改革创新工作机制,推出361项政策措施,其中全国首创52项,复制推广全市263项。厦门片区推出的最佳实践案例占全国自贸试验区的1/6。国务院四批次复制推广89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厦门经验22项,约占1/4。“一照一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管互认、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一批改革典型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或学习借鉴。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厦门改革创新的高地和推动厦门转型发展的引擎。

梦起自由港

今年7月,厦门获批建设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图为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

厦门与“自贸区”早有渊源。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春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特区时指出:厦门经济特区不叫自由港,但是可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从此,在厦门人心中播下了“自由港”梦想的种子。

1985年6月29日,国务院批复福建省政府《关于报审厦门经济特区实施方案的报告》,批准厦门特区扩大到厦门全岛和鼓浪屿。此后,厦门城市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986年8月,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进行了以厦门自由经贸及厦金经贸合作为主题的专题研究。

经过一年半的研究,厦门制定出全国最早的一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21个专题研究报告。这一发展战略规划,成为厦门发展战略的历史性突破。

2004年,厦门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就是新办保税区实施保税政策;第二步把保税区转为自由贸易区,实行自由贸易区的政策;第三步就是在厦门全岛实施有限的自由港政策。

2005年,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一期工程通过验收、封关运行,被视为厦门“自由港”实现突破的开始。

2013年9月份,上海自贸区成立,再次激活了厦门尘封已久的“自由港梦”。随后,厦门迅速成立自贸区申报小组,最终在2013年12月,将自贸区方案呈报到国务院。

2014年12月12日,福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列入中国第二批自贸园区试点;12月26日,福建自贸区版图划定,包括福州、厦门和平潭三个片区,面积为118.04平方公里,厦门片区面积最大。

2015年4月21日,包括厦门在内的福建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同时揭牌,厦门由此正式跨入自贸区新时代。从“自由港”到自贸试验区,虽然厦门走了整整31年,但时代的使命赋予了它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内容。

从2.5平方公里到131平方公里,从湖里到全岛,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片区,以厦门自由贸易片区为引擎,厦门市委、市政府用了数十年的时间,扎扎实实地走好厦门改革开放的创新之路。三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主动对标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风险防范为底线,大胆试、大胆创、自主改,有效解决了制度创新系统集成问题。

“如今,自贸区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艰巨。”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构筑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敢为天下先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挂牌三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全国首创改革举措52项。其中,“一照一码”更是打响了改革的“第一炮”。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项跨部门的行政审批流程改革,涉及工商、质检、税务及其他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应用部门,且相关部门的系统不兼容、信息不共享、业务不协同。

面对困难,相关部门没有退缩,而是立下了“军令状”。彼时,在没有国家顶层设计的情况下,厦门自贸片区大胆改革创新,于2015年2月15日率先推行“一照三号”模式,核发载有“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号”“三号”的营业执照。一个多月后的3月26日,又采取24位证照编号规则,把“三号”升级为“一号”,实行了“一照一号”。很快,厦门自贸片区试行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照一码”。当年6月1日起,在全省复制推广,随后复制推广到全国。

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精神,早已深深融入自贸片区的血液里。

不同部门之间,摒弃利益寻求融合,借以释放改革红利。如,厦门自贸片区与厦门检验检疫局推出的入境大宗工业品联动检验检疫新模式,减少企业流通成本20%;与市环保局试行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使企业等待时间缩短22个工作日。

更重要的是,改革措施还有延续性。去年初,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联合厦门海关与厦门市口岸办,以“单一窗口”为支撑,推出“互联网+自主报关”改革,实现各类海关业务的全天候在线自助申报、自助预约、自助办理,被商务部评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八个“最佳实践案例”之一,成为自贸区改革创新的一大亮点。

城市竞争的关键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栽好梧桐树,就能引来金凤凰。这也是从成立保税区到自贸片区挂牌以来,一脉相承的做法。

全球物流(厦门)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伯灵顿物流(厦门)有限公司,1998年在厦门注册成立,扎根象屿保税区,为戴尔公司及其近80家供应商提供专业物流服务。“在厦门,我们能够保证只要戴尔要货,90分钟内物料就能直接上线。”公司总经理张晓兵介绍说,受益厦门的改革创新,企业的进出口额从1999年的5000万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17亿美元。

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厦门从10个领域入手,推进落实51项目标任务。经第三方评估,营商环境排名从厦门片区挂牌时相当于全球第61位提升至38位。在今年8月份国家发改委的营商环境评估中,厦门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两岸深融合

在位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的台湾佳格葵花籽油项目的仓储物流车间内,一箱箱葵花籽油沿着传送带快速传输、分拣,它们将分拨销往广东、广西、江西、云南等省份。

2015年,得益于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政策,台湾佳格葵花籽油项目落地,成为厦门自贸片区首个由台企独资的食用油脂加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年产20万吨,它也是目前大陆最大的全自动精炼葵花油生产线。

在中国现有12个自贸试验区中,福建自贸试验区是唯一将“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当作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的自贸试验区。找准功能定位,立足区位优势,厦门自贸片区持续在政策上探索闽台交流合作新的突破口,助推两岸深度融合。

雄狮(福建)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是首家在厦门自贸片区注册的台资旅行社,也是受惠于福建自贸试验区旅游业开放的首批台资旅行社之一。

“拿到赴台游资质对我们而言非常宝贵难得。”在雄狮(福建)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经理徐坚铭看来,一个1000人的旅游团,在台湾是超级大团,在人口基数大、消费需求旺盛的大陆却稀松平常,这其中蕴含的商机不言而喻。

自厦门自贸片区挂牌成立以来,市场准入不断放宽,对台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除了台资旅行社之外,大陆首家台资海员外派机构——厦门台塑兴公司、大陆首家台资人力资源机构——沛亚人力、台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台湾大陆通商专业事务所等也先后在此落户。不仅如此,厦门自贸片区还率先建立跨海峡人民币代理清算群,清算总量约占大陆同业的1/10;率先实行“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的两岸商品快速通关模式,厦门口岸台湾水果分别占大陆的80%,厦门口岸台湾食品进口货物批次占大陆的50%;上个月,首批来自台湾的散货在厦门与本地货物拼箱后搭载中欧(厦门)班列运往欧洲地区,标志着“台湾—厦门—欧洲”的散货拼箱业务正式启动。

事实上,厦门自贸片区推出的一系列对台先行先试措施,不仅为台企台青“开门”,更针对台企台青的需求做好附属专业服务,为他们“引路”,培育台企台青在厦门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2017年4月,厦门自贸片区出台了首个综合性人才政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关于进一步激励自贸区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吸引高层次、专业化创新创业人才,其中有多项举措鼓励台湾人才来厦门自贸片区创新创业,打造台湾人才集聚高地。片区还率先全国建设2个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出台促进台湾青年创业就业10条措施,吸引台湾青年就业创业。截至9月,基地入驻企业953家,台湾团队151个。

据统计,自挂牌成立至2018年10月,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新增台资企业1198家、注册资本204.09亿元人民币。

开放强产业

位于厦门自贸片区的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航空维修业务蓬勃发展。

自2015年8月起至今年11月,从厦门自贸片区始发的中欧、中亚班列累计发运近400列,货值超过66亿元。

作为中欧安智贸计划的首条铁路线试点,中欧(厦门)班列前已有波兰波兹南、德国杜伊斯堡、俄罗斯莫斯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4条国际线路,通达12个国家,运行水平稳步提升。率先试行海铁联运拼箱业务,推动更多越南、韩国等国货物通过海铁联运班列运往欧洲,实现“海丝”与“陆丝”无缝对接,打造“一带一路”国家物流新通道。

不断扩大开放发展,厦门自贸片区以搭建产业平台为抓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发展路径。以制度改革创新助力产业发展,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大力打造航空维修、中欧(厦门)班列、融资租赁、进口酒、跨境电商、国际航运中心等一批重大产业发展平台。

以航空维修为重点,做大高端现代服务业,带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这是厦门自贸片区不断开放发展,强化产业创新的又一个重要阵地,也是国家大飞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厦门航空维修业产值122.5亿元、同比增长11.2%,约占国内25%、全球2.5%,超过80%为境外业务。

开放是厦门自贸片区的胸怀,平台是厦门自贸片区的支点。在越来越多领域的勇于探索、勇于争先,激发了这片改革“试验田”的深度活力。

近年来,厦门把跨境电商作为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引进龙头企业、配套扶持政策等措施,加快培育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自今年7月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厦门已经就如何更好地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方面作出规划,复制推广杭州“两平台、六体系”建设经验,在搭建通关系统、建立金融体系、对接海关等方面都进行了规划布局,并提前预留了保税备货的空间。

据统计,今年1—10月,片区实现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5132.38万件,同比增长39.71%,其中对台海运邮快件615.51万件,同比增长64.89%。厦门邮快件业务量居全国第6位。

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厦门自贸片区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双千亿”工作部署,加大联动招商协作、精准招商。1—10月,厦门片区新增企业8940家、注册资本879亿元;其中,新增外资445家、注册资本235.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00.7亿元。目前,片区在谈重点项目共39个,拟投资总额89.9亿元。世界500强企业壳牌福建加油站总部项目、美国邦吉、法国硕达,国家税务总局“千户集团”成员企业深圳影儿东南结算总部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并运营,沙特阿美中国化工品结算总部项目、亚马逊厦门跨境电商园、橙联等正式签约。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龙岩篇】绿水青山长伴红土地

即时 | 2018-12-18 09:08

  武平中山镇松花寨生态观光茶园(危力云 供图)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戴敏 通讯员 陈威 陈天长 温连光)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在我省的生态版图中,龙岩以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清新福建”生态品牌的一抹亮色。生态,已成为闽西最大的优势和品牌之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位于福建西部的龙岩,持续紧抓生态文明建设不放松,创造了“长汀经验”及“武平林改”等多项全国典型经验。今日的闽西,一片片绿水青山随处可见,一幅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闽西初冬,绿海依旧。

行走在闽西大地上,一层又一层的绿在眼前展开,抬眼望去,远处的青山上,山坡上的枫树伸展出绿色,银杏树发出金黄色的光,马尾松一年四季常青。低头看去,身边的江河水干净清澈,在阳光下倒映出岸边美丽的投影……而今,这绿意盎然、山水和谐的旖旎风光,在闽西已是十分寻常。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是龙岩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闪耀着可怕的血光……在那儿,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毁灭了的闪灵。”这段描述摘自1941年一份对长汀县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报告。从那时起,长汀人民就开始了治理水土的艰难征程。

几代人梦想,几代人奋斗,咬定荒山不放松,山河不绿不罢休。四十年来,几代长汀人筚路蓝缕,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与百万亩荒山作战,创造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成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和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始终牵挂在心头。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他先后两次对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进则全胜”的更高要求,从此开启了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的新篇章。

几年来,高举“进则全胜”这面旌旗,长汀县继续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努力打造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升级版,全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画卷。

巍巍群山,雄踞闽西,绵延千里,万峰叠翠。

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已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被誉为全国最绿的省份,而龙岩则在省内占据翘楚。这得益于一场被称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01年,武平在全省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2001年12月30日,武平万安乡捷文村村民李桂林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号林权证。

“林改的方向是对的,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2002年6月,在这场改革的关键时刻,时任省长习近平在武平考察时现场作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重要指示。

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受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幕由此正式拉开。2008年,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武平林改创举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

今日闽西,人与森林和谐共处,绿水青山美卷回到闽西人民的身边。据统计,龙岩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63%上升至78.9%,继续位居全省首位。

今日闽西,林下经济方兴未艾,“不砍树也能致富”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目前,龙岩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967.7万亩,实现产值155.9亿元。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2万亩,实现产值60.3亿元。全市森林旅游已接待游客635.3万人次,直接收入6.4亿元,实现社会总产值25.4亿元。

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岩市拉开了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役的帷幕,全力推动闽西生态文明再上新台阶。在生态环保战役实施过程中,龙岩集中力量打好水、大气、土壤三项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提升环境质量,筑牢生态“防护墙”。

2017年,龙岩市生态环境再取得亮眼成绩单:龙岩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2%;城市内河、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重点湖库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根据计划,龙岩市提出,从2019年开始,利用一年时间,到2020年,全市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5%以上,小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90%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5%以上,主要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60%以上,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目标。

可以预见,山常绿、水常清、空气常清新,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将成为闽西今后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永定振成楼  谢顺昌 摄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邱妤 通讯员 刘琦)在永定区湖坑镇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振成楼里,土生土长的楼主人林日耕是这里最受游客欢迎的导游。对于土楼,他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土楼从刚开始只有零星的几个游客来,到后来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游客来这里参观旅游,我有时候一天给上百个游客讲解。旅游业的发展给整个村子都带来了很大变化。”谈起洪坑土楼的旅游业发展,这位被大家亲切称呼为“阿耕”的楼主林日耕,感慨万千。

从一个落后的山村到旅游业蓬勃发展。阿耕回忆,上世纪70年代前,为了生存,土楼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到广东、漳州等地打工,土楼里面也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只有农忙时,年轻人才回来帮忙。当时,土楼里面只住着4户人家,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因为落后,全村更是看不到一辆自行车。

改革开放初期,阿耕从漳州南靖一带打工回来,是当时振成楼里唯一的一个年轻人,在那个时代,偶尔也会有个别游客前来振成楼参观,这让阿耕觉得奇怪。“有人来看土楼,我就跟进来,不知道他们来看土楼什么。这个跟我说你这个土楼很漂亮,那个游客也给我建议说你可以搞旅游,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旅游。我们农村比较落后,外面的人来,有知识,眼光远,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提了一些建议。”阿耕说,外面的专家学者来参观土楼,说的土楼的一些知识内容,他每天整理记录下来,这些渐渐地也变成阿耕的导游词,开启了阿耕的导游路。

但旅游业要发展,首先要有路,当地老百姓便自发组织用锄头开始慢慢开路,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1991年洪坑村通了公路。

同年,适逢当时的永定县成立旅游局,并聘请阿耕为土楼的第一位管理员兼宣传员。之后,当地政府又举行了首届永定客家土楼观光节,邀请了海内外游客来参观,永定土楼开始渐渐被大家所熟知。

土楼旅游业的发展,也让阿耕先尝到甜头。“游客多了,没地方住,没地方吃饭。我带头开始开起了阿耕饭店、阿耕民宿。旅游业发展起来真的太好了,因为旅游开发,我是第一个富起来的。”阿耕说。

近几年,随着洪坑村的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好,这里的村民从原来的农村走向城市,现在则变成了城市迁回农村。村里年轻人回村当起了导游、开起了农家乐,老人们则在家里卖些土特产等,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腰包也越来越鼓,在家里坐享着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发展旅游事业对大家都好,我们住,政府负责给我们打扫卫生、修缮土楼,政府每年还给楼里的住户租金,真的非常好。旅游业发展起来,整个村庄也变得非常干净整洁。”阿耕说。

得益于改革开放,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当地村民搭上了致富的快车。如今,阿耕的孩子们也回到家乡,全家吃起了“旅游饭”。“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中学教书,儿媳也是老师,现在也都回来当导游,女儿女婿也回来办起了农家乐,全家都做旅游业了,吃旅游饭。”讲到如今的幸福生活,阿耕的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龙岩:传承与保护红色文化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赖志昌)

初冬时节,位于上杭古田镇的红色旅游景区内,游客接踵而至,其中不乏党员干部、国内外专家学者。

如今的古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圣地,今年1至11月,古田红色旅游区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与此同时,为迎接古田会议召开九十周年和新古田会议召开五周年重要纪念节点,从2017年起,古田会议旧址群还开展了新一轮修缮工程,包括会址、政治部、司令部等12处革命旧址的修缮。此外,当地政府还规划建设古田中央苏区公园,并结合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存,形成多元文化体验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实际上,古田红色文化保护只是龙岩市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的一个缩影。龙岩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素有“二十年红旗不倒”之誉。这里共有古田会议会址等革命遗址475处,其中41处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是龙岩的底色与特色,更是其宝贵的资源财富。为了把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好,龙岩市出台了《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并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这也是福建省首部由设区市制定的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地方性法规。龙岩还因地制宜,编制了《古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规划方案》《龙岩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规划》《龙岩市中央红色交通线保护利用规划》等,对全市重点革命旧址的保护修缮、内容展呈、周边整治、宣传开发等作出全面规划。同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对全市295处革命旧址实施保护利用。

2017年,全市共投入近5000万元实施了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代表的36个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和提升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由龙岩市委宣传部牵头,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校、古田会议纪念馆精心收集整理了100篇红色故事,汇编成通俗易懂的《闽西红色故事100篇》,让红色故事更好地为社会熟知。此外还编辑出版了《古田会议精神读本》《古田会议文献资料》《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等30多部100多本红色文化专著,组织编撰大型书籍《中央苏区(闽西)文献资料丛编》10册,全方位、多角度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

此外,红色培训产业目前在龙岩方兴未艾。近年来,龙岩市充分发挥古田会议精神、才溪乡调查精神、苏区精神等革命传统资源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社会化人性教育中的作用,积极开展铸魂育人工作。目前已形成以古田为轴心、97个红色现场教学点组成的闽西干部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来古田、来闽西,穿红军服,吃红军饭,走红军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台胞谢东庆的“第二故乡”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凌生 通讯员 陈晓霞)

12月4日,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在厦门举行。作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重要代表,65岁的台商谢东庆应邀参加峰会。

谈到这次峰会,谢东庆告诉记者,此行一个大收获是见到了自己极为尊敬的企业家郭台铭。郭台铭与他约定,如果有空,一定到永福参观自己的樱花园。

实际上,向每一个新认识的“老乡”推介永福,已经成为谢东庆的一种习惯,“来到永福二十多年,我们早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这里的变化发展也见证了我们台湾茶农的发展”。

谢东庆是台湾彰化县人,到大陆发展之前,主要在台湾南投县从事家居家具生意。由于父辈和朋友有着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他很早就有种植高山茶的想法,但苦于岛内土地有限,这个计划一直无法实施。1987年两岸放开限制,看到岛内越来越多人到大陆发展,谢东庆终于找到了机会。

1996年,谢东庆踏上漳平永福这片热土,并成为当地第一个台湾茶农。“永福原来是种反季节蔬菜的地方,海拔、气候、温度都非常适合种植高山茶。”谢东庆说,他带着专家团队,几番考察,最后承包了后盂一片600多亩的山坡,创办了台品高山茶场。

当时的永福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山下开路、山上平整土地,谢东庆请了300多人,连续奋战近三个月,才把荒山开垦出来。由于是半路出家,谢东庆刚开始在茶叶种植和产品加工方面一窍不通,于是,他从老家请来专家组成团队,一点点学习、一步步摸索,其中的艰辛和困难,只有他自己清楚。“这里以前的采茶方式是直接用手指拧,费时、费力又伤手。”谢东庆说,为了规范采茶方式,培养茶工带刀片作业习惯,他们曾专门在当地小学租用教室开展技能培训,从小范围接受到现在标准化普及,用了五六年时间。

随着事业的发展,谢东庆先是在永福租用镇里的粮站作为临时茶厂,后来又在邓家坊和华安分别拿下400亩地扩大种植规模,继而又在兰田、福里正式建厂制茶。谢东庆在永福干得风生水起,在他的推介和影响下,来永福投资兴业的台商多了起来。

“道路硬化、节水灌溉、电费优惠等方面,政府对我们的服务非常好。”谢东庆说,近年来,两岸交流更加密切,在大陆方面强有力的惠及台胞政策刺激下,台商到永福种茶成为一种风潮,这里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大陆阿里山”。2006年7月,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在永福镇挂牌成立,并于2008年2月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阿里山、日月潭、梨山都是产茶区,台湾茶产业发展好很重要的是结合了观光旅游。”在谢东庆看来,休闲观光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美化环境、吸引游客非常重要。正是在这种思路下,2003年开始,谢东庆陆续从台湾引进8000株樱花树套种在自己的茶园。谢东庆的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几年发展,樱花园成为永福乃至漳平著名的景点。

“以前从台湾到永福需要整整两天时间,现在只要半天就够了。”谢东庆说,大陆这些年的变化非常大,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如今,他的家人也生活在永福,这里成为他真正的家。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厦门篇】擎高新“火炬” 立改革潮头

即时 | 2018-12-18 08:24

厦门软件园三期(资料图片)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管轩 陈智明/文 记者 施辰静/图) 2018年,注定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科技部实施火炬计划、建设国家高新区步入30周年。在一群三十而立的国家高新区“青年”中,27岁的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昂首阔步,朝气蓬勃。

从厦门岛东北一隅贫土瘠地上崛起,27年间,厦门火炬高新区与厦门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同频共振,逐步成为“一区多园”、跨岛发展模式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如今,厦门的这把“火炬”,愈加熠熠生辉。火炬高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园区开发建设、集聚高层次人才、两岸产业对接和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成为国家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以占厦门1%的土地,实现厦门41%的工业总产值;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出163亿元工业产值,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国领先;成功培育出6家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厦门市四成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以上。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厦门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813.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68.3%。142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收1404.8亿元、增幅12.7%。

厦门火炬高新区负责人介绍说,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全国三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火炬高新区也是地方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行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探索,在厦门市实施跨岛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成为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点燃火种 绽放光芒

厦门火炬高新区汇聚各类人才。

20多年前的大胆坚持和探索,如同在厦门点燃了一颗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种”,从此,小东山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厦门高科技产业化的“试验田”,一条条产业链在这拔地而起。

在友达光电位于厦门的产品展示厅里,可弯折的曲面屏、无边框的全平面、高分辨率的电竞屏等多元化的产品,将参观者带入了一个超强体验的平板显示世界。“目前友达光电在电竞监视器面板和电竞笔电面板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球第一,且拥有完整的3.5代至8.5代生产线。”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符春坤说。

上世纪90年代,友达光电便是在火炬高新区的主动谋划下,来到厦门这片沃土。

“当时,正值台湾光电向大陆进行产业转移。”在火炬管委会创新创业处调研员洪奋新的记忆中,火炬高新区充分发挥厦门的对台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的优势,主动承接这一溢出效应,引入了友达光电等一批企业。

平板显示巨头友达光电的落户让与之配套和关联的众多企业纷至沓来,冠捷、晶宇光电、达运等一批台湾光电企业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扎根、成长。如今,厦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触控显示屏研发生产基地。2017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平板显示产业产值1223亿元,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光电显示细分行业排名第一。

作为厦门市首条千亿产业链,平板显示产业的集聚发展只是火炬高新区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27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始终把发展主导产业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破题之术,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 在对标厦门市打造12条产业链群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电力电器、软件与信息服务、微电子与集成电路、LED等六大重点产业集群。

产业链加速完善、产业集群快速崛起的背后,是火炬高新区招商的强力支撑。“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火炬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眭国瑜介绍说,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集群,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并将“补链强链”作为关键抓手。

针对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缺芯弱屏”的短板,抢先布局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引进联芯、紫光展锐、三安半导体、碳化硅等优质龙头及配套企业;引进入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多晶硅生产线(天马微电子),并延伸柔性显示项目;引进全球导电玻璃基板龙头企业电气销子。进入“十三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新引进企业增量超过300亿元。

主导产业支撑,新兴产业加速。多年来,火炬高新区始终坚持以开放的胸襟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创新创业,较早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数字文化创意等国家新兴产业方向进行布局,成为国家新兴产业集聚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创新驱动 加速前行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和长城战略研究所《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8》,厦门火炬高新区2018年瞪羚企业数达到60家,瞪羚企业数排名位列全国第八,较上一年度前进3个名次,新认定瞪羚企业数35家。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近三十年快速发展的背后,专注创新、强化核心研发始终是园区的重要驱动力。

多年来,高新区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统揽,充分发挥全市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作用,全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日前,火炬高新区企业厦门天马微电子又斩获了一项创新大奖,入选2018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以软件园为载体,一批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在厦门成长起来。

创新主体活力显现,离不开园区以服务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的营造。

园区出台“创新十条”和“智能制造十条”等扶持政策,从技术、人才、金融、孵化、技术交易等全方位促进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科技金融体系,着力打造“一个资本平台+四个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的“1+4+X”科技金融体系;全面推行“火炬创新券”,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企业使用市场化的技术、金融、人才等服务给予最高35%的支持。园区还持续推进IC及软件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专业加速器等专业孵化器建设。

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从业人员近20万人,每万人拥有本科(含)以上学历2700多名,培育市级及以上各类重大人才工程786人(次),居厦门市首位。园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大多为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人才创办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培养,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产生了一批符合园区发展方向,前景较好,后劲足的人才企业。

加速前行需要更广阔的视野。高新区组织企业在全球布局研发中心、商务中心,依托厦门火炬高新区硅谷创新创业基地、厦门中以协同创新中心,对接硅谷、以色列等创新高地优秀技术、项目。打造“一带一路”加速器等国际化双向协作平台,助推国内企业“出海”,帮助境外企业“落地”。2017年,厦门火炬高新区产品或服务出口总额达到520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高于厦门市13.2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底,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累计拥有境外授权专利1649件,其中欧、美、日专利664件,拥有境外研发机构11个。

协同联动 跨岛腾飞

不久前,ABB厦门工业中心正式启用,这个位于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的项目,是目前ABB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制造基地。这一全新的工业中心,整合了ABB从研发、制造、工程到销售和服务的全产业链业务。ABB全球最大的低压电气系统研发中心和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的实验室均落户于此。这里还拥有ABB在华设立的第一个实现数字化互联的远程服务中心。

从1992年ABB集团第一家企业落户,到7家ABB企业、1家分支机构及2家R&D技术中心相继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生根开花,如今,ABB公司又将散布在厦门市的子公司和分公司整合到火炬(翔安)产业区,建设ABB厦门工业中心。这样的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ABB的跨越发展,也是厦门产业跨岛发展、升级壮大的又一生动范例。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之初,跨岛发展便是园区成长壮大的题中之义。2005年6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扩容”为13.75平方公里,为产业发展争取了更大的空间。经过多年发展和优化调整,目前火炬高新区共有7个园区分布在厦门岛内外。

多年来,火炬高新区按照跨岛发展的战略要求,坚持实施“一区多园”模式,根据产业发展和园区管理需要,搭建“一区多园”发展大平台,明确园区范围和发展定位,形成了厦门岛内、岛外一体发展的良好格局。

目光投向岛外软件园三期这块加速崛起的产业新热土,厦门软件产业蓬勃发展的蓝图便徐徐展开。厦门软件园三期的规划面积是软件园二期的10倍,是厦门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千亿产业链的核心载体。今年,软件园三期工商注册企业数首次超过软件园二期,跨岛发展、产城融合的平台载体作用凸显,并加速夯实厦门在数字经济领域的软实力。

在同安翔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集成电路、平板显示、LED、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重点,园区着力打造一个公共配套设施齐全、产城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目前,产业基地一批产业项目和园区配套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

立足对台 助力融合

多家台企参与的第十一届厦门国际动漫节在厦门软件园三期举行。

“借助‘一带一路’,我们把创业项目落在了厦门。”今年,来自台湾的创客周宏达带着自己的创业梦想扎根厦门软件园爱特众创空间。团队专注于新材料的研发,通过将新材料涂料与耳机等应用相结合,实现更好的音质效果。如今,依托众创空间正在着力打造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孵化器,他的项目也能加速“走出去”。

不仅是周宏达,越来越多的台湾创客和企业在火炬高新区的平台上找到了创新创业的归属感。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是两岸交流合作的桥头堡,而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其中承担起了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与促进协同创新的重任。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厦门火炬高新区大力打好“对台牌”,打造两岸创新要素重要聚集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厦门火炬高新区设立了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面对创业人群,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最初运作模式是学习台湾新竹工业园,不仅以当时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契合留学回国创业的“大部队”,更为台湾同胞到厦门火炬高新区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厦门火炬高新区已集聚各类台湾企业132家,包含友达光电、冠捷显示、宸鸿科技3家百亿级台资龙头,行业排名前十的台湾知名企业11家。这些企业的落户又产生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更多的台资企业来高新区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园区的光电产业链条。

充分用好两岸智力,厦门火炬高新区出台并落实《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落实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创业就业政策的实施细则》,全面支持台湾青年来厦就业创业。不断提升协同创新形式与质量,支持高雄市青创协会等机构在高新区设立育成中心。

2015年,厦门市与北京清华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三方共建清华海峡研究院,构建一个产学研综合创新平台。2016年,园区引进高雄市青创协会在创客汇设立大陆首个育成中心——“高市青创(厦门)育成中心”,并与台湾青创总会合作建设“台智青创”众创空间,采取台湾股东、台湾团队运营的模式,营造更为宽松便利的环境。

20多年的努力探索,让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累计吸引台资投资额达85.3亿美元,引进台资企业约3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吸纳就业人数61139人(其中台籍人员超过3000人)。台湾创客团队在厦门火炬高新区不断涌现,在孵台湾创客项目数已突破200个。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泉州篇】项目带动,跑出“泉州速度”

即时 | 2018-12-18 08:13

推动数控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是泉州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方向,更是泉州产业升级的亮点。图为石狮伊妮斯服饰公司引进的高端智能设备车间,正在生产无缝贴合、一体织等产品。该公司一体织产品具有3D功能,电脑设计编程,输入机器上一次性成型,智能制造产品做到仿生、功能性、高科技等品质,走在同行业前列。 刘益清 摄

  绚丽多姿的的泉州环湾新城夜景 戴艺 摄

  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泉州西湖公园,湖光山色,风景迷人。李惠兴 摄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项目是工作的抓手,更是发展的载体。改革开放四十年,正是泉州一批又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建设的四十年,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泉州经济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创造了海内外瞩目的发展奇迹。

正是仲冬时节,天气渐冷。但位于泉州市晋江池店南片区一期市政道路项目建设工地,却是一片热腾。

沥青面层施工缝留置、土方分层填筑、箱梁喷淋养护、装配式预制排水沟、人行道透水混凝土、装配式钢板便道……这个晋江市投资1.6亿多元、千易建设集团承建的市政道路项目,以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正在加速推进中。

作为对接晋江与泉州城区的重要市政建设项目,晋江池店南片区市政道路项目,是泉州“五个一批”项目高质高效有序推进的一个缩影。

聚力项目谋求突破

2016年3月,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的意见》,提出“五个一批”的项目化管理意见,泉州市迅速贯彻落实,当年4月份即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五个一批”项目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五个一批”工作目标任务。自“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以来,泉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市“五个一批”项目工作部署,坚持长中短期项目统筹、大中小项目配套、政民外项目齐抓,把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全部入库管理,“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项目形成滚动发展态势。

截至11月底,泉州市亿元以上“五个一批”入库管理项目3438个、总投资3.1万亿元(谋划项目900个、总投资1.2万亿元;签约项目526个、总投资4835亿元;开工项目1262个、总投资1.1万亿元;投产项目649个、总投资2899亿元;增资项目101个、总投资419亿元)。

今年来,泉州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763个,新增总投资1.6万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326个、总投资1.1万亿元,项目数和总投资分别占新增项目的75%、68%)。1—11月,132个列入省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全省第一)。在今年“五个一批”正向激励考评中,一季度泉州市列全省第4名,二季度列第2名,三季度列第3名。

泉州市长王永礼介绍说,在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建设中,泉州持续实行战役式攻坚。围绕“项目攻坚2018”,该市对投资进度滞后、征迁久拖未决、议定事项未落实的“五个一批”项目,实行挂图推进、销号管理、兵团式作战。特别是针对共性制约问题,分主题连续开展专项攻坚活动,更精准、“点穴式”解决阶段性问题。

泉州市把招商选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官亲力亲为抓招商,建立“三个三”机制,由三位市领导相对固定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成立三个招商小组常驻北京、上海、深圳,重点抓重化、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三条产业链的招商选资。泉州市委书记康涛对记者说,泉州产业三大板块正加快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前重化产业围绕联合石化、中化两大龙头,加快中下游项目集聚,已签约和在建项目110个、总投资1071亿元,正在洽谈项目11个、总投资1468亿元。

在项目管理上,经过多年摸索,泉州已形成台账化管理制度。通过台账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督查项目,也督查人。今年来共分析梳理审批流程中的“堵点”“痛点”问题192个,已解决151个,完成78.6%。

“下一步,泉州将继续努力实施产业板块支撑、新动能引领、创新能力突破等七个专项行动,以良好精气神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泉州市委书记康涛如是表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新旧切换动能转换

近年来,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传统制造业进入调整期。在新的时代和经济大背景下,泉州推进项目建设,重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种种迹象显示,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当下,以传统产业闻名的泉州市,正迎来新兴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多个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泉州产业经济新增长极。

走进位于泉州丰泽区城东的海西育成基地,泉州华中科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福建环保产业研究院等国家、省级重大科研机构在这里落户,为泉州产业转型提升注入强大动力,以智能装备、数字对讲机、软件信息为代表的三大高新产业强势崛起。

“对于泉州来说,加快产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在现有产业经济基础上,推出一批有分量的新兴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更多的新兴产业企业,提升泉州经济的科技含量。”泉州市发改委主任陈文堃说。

今年初以来,一批重点项目跑出了“泉州速度”。总投资50亿元的晋江矽品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是晋江打造集成电路千亿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安溪天电光电二期建设项目,将建设LED封装应用生产线,提高LED封装应用生产能力;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物流泉州综合物流园区项目,用地392亩,将建设公铁联运物流集散、仓储、信息平台……

此外,泉州成功推动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履约落地。一季度,泉州市新备案外资企业28家,投资总额106.4亿元,合同外资41.1亿元,投资质量持续提升,集成电路、石墨烯制品的生产等先进制造业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投资总额占比79.5%,合同外资占比78.6%,利用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据统计,泉州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超500家,33家企业先后入围省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名单,172家企业列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常态化监测工作样本企业。

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一系列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泉州取得突破——安溪光生物研究院与植物工厂完成投资4亿元,申请发明专利9项;嘉德利电子成为全国第一、省内唯一的专业电子薄膜制造企业,电子薄膜产品系列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同时,泉州新兴产业不断书写传奇: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是目前国内民用微波通信射频组件的最大生产基地,射频部件的研发和制造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无线对讲机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优化环境高质赶超

在项目审批、征迁、服务等方面,泉州各级各部门,合力为项目建设、转型跨越,促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各出妙招,成效斐然。

“仅花两小时,我就在家门口办好了投资手续,真是太方便了!”返乡创业大学生李聪鑫在安溪县湖头镇办好创办米粉厂相关手续,开心之余,更加坚定了创业信心。在乡镇一级就能办好投资手续,得益于当地政府将审批事项下放乡镇。

据了解,近年来,安溪对审批事项和流程进行了6轮“瘦身”,审批服务事项集结办理,1945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申报材料289项、下放审批权108项,推行政务服务代办制和行政审批“容缺预审”机制,向乡镇下放行政审批事权108项,占县行政服务中心全部事项的22%,24个乡镇全部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开展集中审批,提供一站式服务。

安溪县简政放权,是泉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

记者从泉州行政服务中心获悉,去年以来,泉州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在全国率先对行政审批服务领域的自由裁量权实施改革,从压减事权“弹性空间”、量化细化技术规范、梳理现场踏勘标准、强化社会中介管控、织细权力约束“笼子”等五个方面入手,全面细化规范,取得了较好成效。另外,逐个事项细化不同的申报材料、审批环节、审批标准、审批权限、注意事项等内容,规范窗口“一口清”办事清单,对每个流程岗位细化职责、权限、程序,每个岗位时限细化至0.5个工作日。值得一提的是,泉州还鼓励下辖各县市区行政服务部门进一步压缩审批流程,精简环节,甚至将部分审批权下放到乡镇。

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和企业发展呵护有加。泉州市税务局对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纳税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研究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税收帮扶措施,并帮助纳入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中,扶持企业更好发展。今年,他们推行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在证件齐全的情况下纳税人只要跑一次、一小时就能办好。

征迁难被称为“天下第一难”,如何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效破解征迁难?泉州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项目落地,推进泉州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企助企,泉州全方位行动

四十年前,晋江陈埭镇坊脚村林氏三兄弟集资创办晋江首家联户办企业——纺织机械配件厂,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最早的民营企业。四十年来,在改革开放浩荡春风中,这颗民营经济的“星星之火”,在泉州大地上迅速燃成燎原之势,泉州由此发展成为全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晋江经验”的诞生地。

目前,泉州拥有民营企业法人单位数22.2万家,个体工商户数54.4万家。依托民营经济强劲发展态势,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9年领先全省各设区市。数据显示,泉州民营经济增加值2004年方才突破1000亿元,201 7年已突破6000亿元,全市生产总值突破7500亿元。在泉州引以为傲的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等六大千亿产业集群中,除石油化工外,民营经济规上工业产值占比均超过96%。

泉州民营经济一路乘风破浪,屡创奇迹,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呵护与扶持。

11月初,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后仅仅几天,泉州市迅速响应,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全力助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推动泉州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民营经济是泉州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活力源泉。目前泉州民营经济呈现出“八八九九九”的特征,即贡献了八成以上的税收、八成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九成以上的研发创新、九成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九成以上的企业数量。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明确,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作用,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政策加码、务实管用、含金量高,是该《行动方案》的最大特点。《行动方案》从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五个方面,共列出了32条具体措施。“这32招,招招靶向民营企业发展痛点,将成为破解民企困难,助力民企实现新发展新跨越的良药。”相关人士如是评论说。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经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等成为制约民企发展的主要因素。泉州市在这一背景下打出《行动方案》32招“组合拳”,首要在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除全面落实涉企税收优惠和收费减免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外,《行动方案》特别针对企业关注的用地问题,提出了适当降低工业用地的土地出让价格、妥善处理建设用地历史遗留问题、鼓励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允许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等举措。其中,对该市列入省重点项目的工业项目,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的70%确定土地出让底价。

为缓解融资困难,《行动方案》明确,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积极盘活困难企业闲置资产等7条具体措施,以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各银行业机构要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明年起全市制造业贷款增速达8%,力争达到同期全市GDP增速水平;二是加强政、银、保联动合作,将“助保贷”贷款规模增至5亿元,高新技术发展基金贷款规模增至30亿元;三是支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1+X”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体系,打造一条覆盖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的政府投资基金链条;四是积极化解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支持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总规模30亿元上市公司纾困基金,通过股权、债权等市场化方式为辖内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提供流动性支持。

为提升民企竞争力,《行动方案》从多方面发力,特别是对民企创新的资金奖补比例、额度,在原有基础上再度提高,可望释放更多政策红利。例如,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各级各类研发中心,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财政分别给予150万元、80万元、30万元奖励。

《行动方案》明确支持民企拓展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出台鼓励支持民营投资项目清单,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城乡公共交通、城市公共停车场、防洪排涝、生态保护、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

政企互动是泉州的优良传统。《行动方案》明确,为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建立党政领导与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对于恳谈会中反映的意见建议,建立台账限时办理。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原则,及时向企业反馈办理情况,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员,一查到底,严肃问责。

为切实营造全市上下关心、支持、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暖环境,泉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亲赴一线,问计基层,现场问诊企业发展难题。泉州市委书记康涛率队到晋江,调研民营企业增资扩营、技术改造等情况,要求市、县两级按照中央、省和市委部署,进一步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在落实好党政领导与企业家恳谈、非公有制企业诉求受理处置反馈等机制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聚焦主业;要抓住关键环节,为破解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开药方”。市长王永礼在南安协进建材、东升集团工程加工中心、石材产业展示运行中心调研时,开门见山就说:“我们今天来,就是要听听大家遇到哪些困难,对高质量发展有什么建议,需要政府部门提供什么帮助。”他表示,政府部门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将积极主动作为、尽心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主动靠前服务,探索政企互动新模式,全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让企业有更大获得感。

惠企助企,泉州各级各部门,纷纷出招,全方位行动。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晋江,出台了4大类26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措施,干货满满;在安溪,政府不仅靠前服务,还出台1 0条减轻企业负担的措施,率先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为33家企业解决过桥资金3.6亿元;石狮市则大力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加快抱团出海,再续发展辉煌……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福州篇】幸福之城:一城温暖润民心

即时 | 2018-12-18 08:11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段金柱)

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宜居宜业,魅力无限。福州日报供图

改革开放40年,榕城儿女敢闯敢拼,闯出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有福之州。这40年,既是福州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40年,也是民生事业突飞猛进的40年。

住有所居、幼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补齐民生事业短板。2017年,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事业支出达746.64亿元,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占比近八成。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福州市始终聚焦民生热点问题,把群众所思所想、所呼所盼作为工作目标,组织实施了旧城改造、水系综合治理、老旧小区整治、治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一个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让市民引为自豪。

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福州从改革公共服务入手,不断为群众探索“全省率先”“全国率先”的优质公共服务,让改革的春风吹拂城乡大地,把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打造成有福之州的一张亮丽名片。

有福之州,既“福”在发展成就,也“福”在民生改善。如今,全市上下正持续提振精气神,加快建设有福之州、幸福之城,让幸福看得见!

大手笔提升城市品质

建设一座引以为豪的生态都市

近年来,福州持续推进水系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改造提升后,晋安河水质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福州日报供图

正如一滴水能映射出太阳的光辉,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也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一个个普通福州人身上。

家住仓山区金凤新苑的高玲,就是从改革开放中受益的“一滴水”。如今,坐在窗明几净的新房里,望着绿意盎然的小区花园,原来住在高宅村旧屋的高玲感慨不已:“过去的老房子破旧窄小,门口垃圾满地,对比现在的新家,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种强烈的对比,源自旧改攻坚。近年来,福州市持续推进包括连片旧屋区改造在内的旧城改造提升。2017年11月,福州全面打响城区三年旧改攻坚战,计划用3年完成五城区106个连片旧屋区改造。

随着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今年以来,福州市城区连片旧屋区改造推进顺利,目前已有34个项目进场征迁,鼓楼、台江、仓山、马尾将15个明年项目提前至今年启动征收,争取让群众早日搬进新居。

从幸福感满满的新家走出门,门外的生态福州,更多幸福扑面而来。

2016年9月,福州启动城区水系综合治理,以系统治理、标本兼治为目标,多部门通力协作,数千人奋力攻坚,终于消除了43条内河的黑臭水体。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联合举办的2018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竞争性评审中,福州脱颖而出,成为20个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

这个来之不易的“示范”,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治水过程中,福州采取“拆违、建路、种树、亮灯、造景”5项策略,提升沿河人居环境。目前,已建成绿道406公里、串珠公园168个,整个内河水系成为遍布城市的全新生态空间。

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全国最绿省份的省会,福州的生态文章越写越精彩。近年来,福州先后开通12条城市绿道、开放12座生态公园,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有福之州,正在向全世界亮出一张深以为傲的生态名片。

老城区改天换地,品质实现了跃升;与此同时,正在快马加鞭建设的滨海新城,让福州城市品质迈上新高度。

今年9月,福州滨海新城融侨赛德伯学校开学,迅速成为当地优质教育的代名词。“我们学校正朝着打造‘百年名校、全国一流、福建第一’的目标大步前进!”该学校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福州滨海新城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推进,大开发、大建设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已生成3批共180个项目,数字中国会展中心、福州实验学校、滨海新城综合医院、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一个生态、产业、城市高度融合的美好新城即将完美呈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全方位补齐民生短板

打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2018年春节前,福州市12个生态公园集中开园。图为景色怡人的鼓楼福山郊野生态公园。                  郑江晶 摄

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是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过程中产生的普遍性难题,也形成了民生事业中的短板。

面对难题,福州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办法积极破解,吹响了全方位补齐民生事业短板的嘹亮号角。“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是市委、市政府努力的方向。”福州市领导表示。

今年9月,我省首家普惠性民办社区精品幼儿园——鼓楼区温泉街道传初幼儿园正式开园,送孩子就近入园的家长刘女士十分高兴:“家门口办起了软硬件条件这么好的幼儿园,孩子能就近入园,这件实事很贴心!”

这是鼓楼区为破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难题作出的探索,惠及众多家长和孩子。目前,鼓楼48家民办幼儿园中,有39家被认定或自愿申报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大大减轻了家长入园压力和经济负担。

放眼福州全市,一场为孩子们打响的教育补短板攻坚战进展迅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40所,新增学位数万个,让越来越多的福州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看病难”背后的医疗短板,也正在加速补齐。

今年7月1日,福州市第一医院琅岐分院试营业。这是马尾区第一家三甲医院,和福州市第一医院实行同质化管理,为患者提供无差异、同质化医疗服务,成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代表作”之一。

近年来,福州市不断加快医疗卫生项目建设。目前,全力推进的13个卫生重大项目都取得新进展:福州市妇幼保健院新院、福州市中医院病房综合大楼等正在有序推进中,拟于2019年底建成投用;肺科医院医技楼、市二医院改扩建等补短板项目已动工建设,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满足不同区域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期盼。

养老服务是民生补短板工作的重要内容。据统计,福州现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17万,约占全市常住人口15.6%,补齐养老短板,刻不容缓。

目前,全市已建成44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并投入运营,建成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438个,提供了社区养老床位745张、社区日间照料床位299个,实现了五城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同时,加快建成一批农村社区养老项目,建成农村幸福院1131个、乡镇敬老院58所。“福州乡镇敬老院的床位使用率和社会化运营率均位居全省第一。”福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全方位补短板的一系列努力,为福州赢得高度认可。今年10月18日,首届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推选结果在北京发布,福州获评“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根据同时发布的2017年健康城市综合指数,福州在26个省会健康城市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能够获评年度标志城市,表明了福州近几年在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改革举措多、理念领先,体现了榜样和示范意义。”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评价说。

高标准优化公共服务

擦亮一张改革惠民的亮丽名片

2018年10月,位于三江口的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首演,状如茉莉花,惊艳世人。俞松 摄

改革开放40年,福州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何让群众从改革中更多受益?

近几年,优化公共服务的改革创新在福州持续不断,用一个APP就能证明社保信息、刷脸认证领取养老金……一项项全省乃至全国率先的为民创新之举,让市民的幸福感触手可及。

去年1月,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发出社保可信证明云平台。群众办理业务时,只需提供身份证,即可对社保缴费情况进行查询认证,在全国率先告别打印纸质社保证明,让群众免去排长队、常排队之苦。

今年3月,福州“掌上社保”APP上线,依托社保大数据,可以办理社保信息查询、社保关系转移等多项业务,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赶路”,用改革创新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服务。

与社保改革异曲同工的是医保改革给市民释放的一系列福利。

家门口的定点零售药店,可以直接扫码购药;缴纳参保费,只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异地就医直接刷卡,再也不用为报销来回奔波……从2001年启动医保制度改革至今,福州市已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连续打出了诸多便民利民“组合拳”。

“手机一刷,看病买药更方便,很多医保业务只要动动手机就可以完成,让老百姓从改革中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69岁的台江第一中心小学退休教师陈梅梅感慨地说。

近日,福州市又专门出台《“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推出30项便民措施,目标是到2020年使福州成为全国健康信息便民惠民示范城市。

如今,像这样的“全国率先”“全国示范”,在福州还有很多:全国首创实行服务窗口动态增减机制,解决市民办事排长队问题;全国率先推行部分办事事项服务承诺时限以小时为单位计算,而不是以工作日计算;全国率先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实行“清单之外无证明”,取消104项涉企涉民证明材料……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有福之州,在改革创新中为群众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样亮眼。

自2015年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福州将文化建设纳入改革开放的整体布局,软、硬件一起抓,文化福州不断彰显新气象,百姓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

去年12月5日,由著名慈善家曹德旺先生捐资4亿元兴建的福州市图书馆新馆(德旺图书馆)开馆,为市民打造出一处崭新的标志性文化场所。今年10月10日,投资35亿元的福建省首个PPP项目——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举行首演,世界级音乐殿堂在福州精彩亮相,未来一年,这里演出场次将超过80场,之后逐年递增,且场场有惠民票价、周周有惠民演出、月月有公益活动……

一程山水一程歌。回望40年改革开放之路,福州全市上下同心协力,砥砺奋进,用民生事业的巨大进步,让700多万群众成为令人羡慕的“有福之人”;

征衣未解马未歇。迈进新时代,福州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有福之州、幸福之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  2  3  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