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省委省政府日前召开推进高质量发展和落实赶超工作督查视频会议强调,要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推动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中实现赶超目标。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必须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

 资  讯 

武平重点打造百香果产业:一粒果,一条致富路

即时 | 2018-09-13 07:29

武平近年来重点打造百香果产业,目前百香果种植规模近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9500多吨,产值近1.2亿元,带动越来越多农民脱贫致富

一粒果,一条致富路

东南网9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赖志昌 通讯员 王发祥 谢进发)

1日,“武平百香果”公益广告登上央视8大频道,在黄金时段轮番滚动播出。武平百香果吸引了众人目光。

近年来,武平县重点打造百香果这一绿色产业,带动越来越多农民脱贫致富。如今,武平百香果种植规模近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9500多吨,产值近1.2亿元。

种下致富树 结出致富果

走进位于城厢镇东岗村的“开心田园”农场,80多亩黄金百香果长势正盛,沉甸甸的果实垂挂枝头,工人忙着采摘,一派丰收的喜悦。

“进来坐,快来尝尝。”梁野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场主吴才英端出刚摘下的黄金百香果,开心地笑着。

2017年,从厦门打工返乡的吴才英种植10亩黄金百香果,小赚一笔。由于看好黄金果前景,今年她把种植面积扩大到80亩,预计亩产1000多公斤。“今年行情比往年还要好,由于果质好,收购价每公斤6元还供不应求,很多订单只能推掉。”她说。

百香果园遍地花开,像吴才英一样发展武平黄金百香果产业的农户不在少数。

由于地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丘陵地貌多,生态条件良好的武平非常适宜种植百香果,所产果子色泽鲜亮、味甘醇、香味独特。

在武平高速路出入口,矗立着一块块醒目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少养猪多种果,种果就种百香果”的标语。

2016年,闽粤两省签署汀江—韩江水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武平全面掀起生猪养殖污染整治。为保护绿水青山,带领养猪户脱贫致富,武平将目光投向百香果,将其作为养殖户转产转业的新路子,并及时出台优惠扶持政策。

百香果易管易种,行情好、见效快,武平不少乡镇将其作为推动产业扶贫的新项目。“目前,全乡有27户贫困户参与种植,户均2至3亩,以亩产1500公斤计算,每户每年有6000至9000元的收益。”民主乡副乡长赖守垣说,当地引入竞争机制,贫困户认领种植片区,由当地农业公司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帮扶,并对贫困户进行日常生产量化考核。

“百香果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副县长刘德龙说,经两年发展,全县百香果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600多亩发展到今年的9500多亩,预计总产量9500多吨,产值近1.2亿元,带动越来越多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延展产业链打造特色品牌

眼下正值百香果集中上市时节,通过“互联网+百香果”线上销售,武平百香果香飘全国各地。

8月25日,在福建百香果产销联盟武平百香果分拣中心,工人们忙着分拣、包装百香果。该中心首期占地2000多平方米,7月投运,每天从这里分发销往全国的武平百香果最高达5000公斤。

“为让消费者吃到最佳品质的武平百香果,这里严格按福建百香果行业标准分拣,设有冷链、温控室、选果包装车间、自动选果机、装卸车间等设备,日分拣量最高达2.5万公斤。”分拣中心负责人林勇进说。

在武平县优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电商部,工作人员余小莉正忙着为客户发货。截至当日16时,通过严选、淘宝等网络销售平台,她已发出500多个订单,“订单量太大了,这段时间经常要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

“武平百香果现在不愁卖,今年销量呈爆发性增长。”优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秀珍说,去年公司通过网络平台销售5万多公斤精品黄金果,销售额逾百万元,今年销量预计是去年的10倍,销售额将超千万元。

“互联网+”让武平百香果插上腾飞的翅膀,武平还着力引进百香果深加工等项目,延长产业链,大力引进百香果果汁、百香果果脯等企业落户,而由专家团队研制成功的百香果酒产品也已准备试生产。

此外,武平着力进行“武平百香果”品牌创建,注册了“林改第一果”“武平百香果”等商标,通过统一产品收购、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销售,促进武平百香果品牌整体提升。

“我们的目标是将武平打造成为‘中国黄金果之乡’。”刘德龙说,6月,福建百香果联盟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着重打造武平百香果出海项目,拓展海外市场。目前,武平百香果产区已申报通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下一步将着力完成“武平黄金果”商标注册等工作,进一步打造具有武平特色的百香果品牌全产业链。

福建8县市入选“2018中国营商环境百强”

即时 | 2018-09-13 07:22

东南网9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近日,《求是》杂志社创办的中央级大型政经类月刊《小康》杂志发布了“2018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排行榜”,我省有8个县市入选,分别是:晋江(第15位)、石狮(第45位)、南安(第46位)、福清(第54位)、连江(第66位)、罗源(第76位)、惠安(第90位)、德化(第93位)。入选数仅次于浙江(14个)、江苏(11个)、山东(10个)和广东(9个),排名第五位。

在同期发布的“中国五大区域营商环境指数”排行榜上,沿海六地(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得分遥遥领先,高居榜首;京津冀鲁四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位列第二。

百舸争流更奋楫——从第二十届投洽会看中国企业“走出去”

即时 | 2018-09-12 10:21

新华社厦门9月11日电 题:百舸争流更奋楫——从第二十届投洽会看中国企业“走出去”

新华社记者董建国、黄鹏飞、何凡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11日在厦门落幕,本届投洽会上,来自欧洲、非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的客商频频向中国资本和企业投出“橄榄枝”。种种信息显示,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中国制造”“中国资本”不断给世界经济带来新活力。

世界各国向“中国资本”频抛橄榄枝

在世界经济阴影笼罩的背景下,投洽会吸引了世界各地客商的目光,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2万名客商参会。

适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投洽会重要内容。

作为本届投洽会主宾国,捷克在会展中心现场设立500平方米展位。“现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到捷克投资兴业,我们预计未来增长态势会进一步加强。”捷克贸易促进局中国地区总监艾磊石说。

展会上,2000平方米的“海丝”国家馆吸引了包括东盟10国在内的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联合国工发组织也设立6个展位,展示“海丝”国家绿色工业合作各方面内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我们见证了它从点到线到片的变化过程,沿线国家都主动尝试融入,特别是对中小国家来说,这是一次共享发展的机遇。”马来西亚厦门总商会总会长郑培植说。

专程到投洽会寻找中国投资伙伴的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总会中国首席代表托马斯推介了德国的新能源汽车和游艇等近十个项目。他说:“德国和中国有很多潜在的合作机会,我们敞开怀抱欢迎中国资本以各种形式来德国投资。”

联合国贸发会议在投洽会上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18(中文版)》显示,2017年在国际投资普遍黯淡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虽降至1250亿美元,但仍是全球第三大和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国。

“走出去”完善全球产业链布局

在埃及首都开罗街头,随时可见一辆辆金龙轻客呼啸而过;在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所有城市公交运行系统的车辆均为金龙客车……2000年以来,借助投洽会平台,总部位于厦门的金龙汽车集团着手布局海外市场,至今已成功开拓16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位居我国客车出口第一名。

这只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到大海中游泳”,在提升自身核心技术、品牌效益的同时,也深度整合全球资源。

投洽会上,一些国家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普遍认为,目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正从能源类投资向高端制造、品牌和技术类投资转变,更加注重全球产业链布局和本地化运作,中国企业“走出去”正迈向更高层次。

今年7月,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和德国图林根州政府签署协议,将投资2.4亿欧元设立德国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此举将中国的动力电池技术带到德国,通过在欧洲形成本土化动力电池供应能力,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宁德时代新能源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黄世霖在投洽会上表示。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认为,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全球产业链竞争、合作,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相关技术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走出去”打造互利共赢“升级版”

投洽会期间举行的国际投资论坛、国际产能合作论坛等多场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投资合作、国际产能合作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交流。

一次次头脑激荡的风暴,一场场思想共鸣的盛宴,折射出世界经济对中国动能的企盼。

“未来可以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领域拓展合作。”东盟秘书长林玉辉说,中国是东盟仅次于欧盟和日本的第三大外商投资来源地,也是东盟的重要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东盟国家欢迎,这可以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更好对接。

“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了和东道国的互利共赢。”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朱宏任说,中国提升了整合外部资源能力,也补充了东道国资金缺口、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中国企业“出海”给世界经济带来外溢红利,也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便利。

“早在2008年九牧就已进入阿联酋市场,2010年进入沙特市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孝发说,目前,九牧已与印尼、卡塔尔、阿联酋等十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并开设“海外展厅”,为当地百姓带去更加健康、智能的厨卫生活。

“中国双向投资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也对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投洽会上表示,商务部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双向投资协调有序发展。

【经济观察】看莆田鞋业的长跑突围

即时 | 2018-09-12 08:08

东南网9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陈荣富)

鞋业作为莆田市的传统主导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近年来,莆田市通过政府搭台、政策引导、企业抱团等举措,加快平台经济打造,推动鞋企在树品牌、提品质、强技术上下功夫,在个性化、融合度、附加值上做文章,力争鞋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莆田鞋企订单明显增多,东方猎狼、三威、力奴等多家鞋企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近两成。今年1至7月,莆田市规模以上制鞋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3.2%。

从代工生产到研发创新

想要一双专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鞋子?在莆田双驰实业旗下的鞋业品牌“良鞋记”专卖店内很快就能实现。顾客只需花几秒时间测量3D脚型数据,双驰个性化定制系统据此设计出满意鞋款,下单后在专卖店内立即进行生产。不到半小时,顾客即可穿上“量脚定制”的鞋子。

个性化定制只是双驰实业智能化发展的一个新成果,作为莆田鞋业的龙头企业,双驰一直走在自主创新的前沿。双驰实业副总经理程丽波介绍,凭借一系列创新智能产品,双驰已获得多项国内外知名设计大奖,包括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德国红点奖、有着“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IF设计大奖及国内最权威的设计奖项中国红星奖等。

创办于1989年的力奴鞋业是安踏的战略核心生产商,公司组建了150人的研发设计团队,并且实施“机器换工”策略。据此,力奴与安踏从产品研发、采购到成品达成深度合作,年订单800多万双,产值近5亿元。

有“中国鞋城”之称的莆田,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一直是耐克、阿迪达斯、安踏等品牌的重要代工基地,2017年全市规模制鞋产值超过800亿元,从业人员50多万。几十年来,莆田沉淀了可媲美世界一流水准的造鞋工艺与经验。近年来,莆田很多代工鞋企通过技术、材料、设计和管理模式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为了鼓励、引导企业创新,莆田市出台鞋业转型升级七条措施,提出要集中要素,培育龙头企业和鞋业品牌,引导企业走“机器换工”智能化生产道路,在品牌、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打出莆田好鞋的好名声。

据悉,莆田市采取“高校+企业+机构”的合作模式,组建由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参与,并面向全行业服务的研发机构。华峰集团与东华大学、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等开展合作,建设石墨烯面料研究院、华峰研究院,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端面料、石墨烯鞋材、鞋机装备研发机构。

打造区域化和细分行业品牌

青春之家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办不到5年时间,不过,该公司却是莆田当地一家明星鞋企,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年产值超亿元。青春之家董事长郭景告诉记者,公司组建了一个30人的研发团队,专注设计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运动鞋,自创的玩觅品牌产品有20项外观设计获得国家专利。2015年,在阿里巴巴“中国质造·莆田好鞋”促销活动中,面世不久的玩觅连续两期取得销量冠军。

自创品牌,除了过硬的生产技术和创新的设计外,更要有强大的推广渠道。为了培育、孵化更多的电商团队,青春之家公司创立了莆田市青春之家互联网+青年创业基地。目前,已有40多家鞋类电商企业入驻。“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出口额占了总产值的三分之二。”郭景说,分销商的力量不可小视,在玩觅品牌的跨境电商销售额中,分销商占据了大约一半的份额。

记者调查了解到,虽然目前莆田鞋业尚无成为行业龙头的品牌企业,但在细分行业和电商方面,已涌现出玩觅、莫蕾蔻蕾、吉普森、走索、洛克米兰等上百个本土自主品牌。而自创品牌的线上推广,也推动了莆鞋电商的快速崛起。如今,专注网销“莆鞋”的电商网军已超过20万人。

莆田市经信委经济运行科科长李季称介绍,立足当地鞋业发展特点,莆田鞋企着重打造区域化品牌和细分行业领域品牌,在工装鞋、功能鞋、个性化定制、电商等领域培育细分行业“小巨人”。比如,双驰联合华米运用先进材料,嫁接智能芯片,开发羚羊系列跑鞋;易捷乐以图案定制为突破,成为国内最大的个性化定制跨境电商品牌;祥冠等企业在登山鞋等开发生产上取得突破。此外,莆田市还将引入中国电子集团,与莆田龙头制鞋企业组建军鞋研究院,整合军鞋研发机构和制鞋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

抱团发展打造供应链服务平台

在城厢区华林工业园区入口处,由力奴鞋业投资的华林智汇项目已初显规模,一期工程预计年内建成。力奴鞋业总经理林金星透露,作为华林鞋艺小镇的核心项目,华林智汇占地约50亩,总建筑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有全球运动鞋研发中心、鞋艺博览馆、众创空间、共享工厂、会展中心、创意生活街区等功能板块,集产业、创业、金融、生活等功能于一体。

近年来,莆田鞋业受劳动力、原材料、融资等成本上涨制约,行业对资源整合、集聚发展、降本增效的意愿迫切。去年,莆田市探索政银企协合作模式,由双驰、华峰、鑫龙等7家鞋业龙头企业抱团发起,国有企业参股,首期投资1亿元,成立混合所有制的众协联鞋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开展集合采购、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帮助鞋业降本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年多来,该平台共入驻制鞋企业108家、上游供应商561家,实现交易额43.4亿元,已为100家上下游鞋企提供2.79亿元融资服务。

据了解,众协联平台通过创新性融资服务,全方位为链条上的多个企业提供融资,实现覆盖原材料、生产能力、工厂仓库、库存等多个方面的资源共享。同时,该平台具有大数据分析预判功能,可为重点鞋企及其上游供应商提供信息化建设方案,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有了这个供应链平台,莆田鞋企面临的困难得到有效化解。”作为发起人,莆田市鞋业协会会长、莆田双驰实业董事长陈文彪告诉记者,众协联平台通过集中采购,交易上线透明化,物料品名标准化,最大化降低采购成本。仅采购一项,就至少降低一成的成本。而经过整合,3到5年内,全市鞋业在线交易规模有望达300亿元,节约成本30亿元。

今年6月下旬,莆田市举办2018首届莆田鞋业供应链集采节,众协联鞋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签约合作,首期签约31.2亿元。

写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闭幕之际

即时 | 2018-09-12 07:20

 

今年投洽会专门设立2000平方米的“海丝国家馆”,集中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特色产品。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携手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写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闭幕之际

东南网9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在平 潘抒捷 /文 记者 施辰静 摄)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昨日落幕。本届投洽会共吸引了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5个工商团组、约5000家企业的12万多名客商;13万平方米6000个国际标准展位的2500多家境内外机构登场;617位嘉宾在87场投资促进主题论坛研讨分享智慧;2万多个优质项目通过对接洽谈,1982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协议总投资额5275亿元人民币。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投洽会始终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建了务实、高效的投资合作平台。

本届投洽会,“一带一路”依然是关键词。大会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促进双向投资”为主题,更加深入地把深化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贯穿在展、谈、会等各大板块中,形成独特的亮点。

作为投洽会的焦点活动,本届国际投资论坛主旨论坛展示宣传了“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以及在互联互通、经贸往来、海洋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此外,大会还举办了“一带一路”发展高层论坛、第二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一带一路·数字城市论坛等6场专题论坛、研讨会。这些论坛,为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提供了智力支持。

展区充满“大写意”。大会专设2000平方米的海丝国家馆,吸引了包括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盟10国,以及巴基斯坦、约旦、西班牙等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全面展示其国家形象风采、招商引资信息、特色产品及文化,促进了合作交流。联合国工发组织设立专门展区全面展示海丝国家绿色工业合作成果和产业政策。福建省团与厦门馆、服务业馆、开发区馆采用“三合一”联合布展,展位面积约2000平方米,充分展示了福建改革开放40年和21世纪海丝核心区建设成果。

在对接方面,大会期间举办了新丝绸之路发展交流会、福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经贸合作对接会、“一带一路”侨资项目对接会、海丝国家专场信息发布对接会、海丝科技论坛暨项目对接会等专场对接洽谈活动,以及举办合作项目推介路演、对接洽谈、投资计划发布等多种形式,为双方投资合作客商提供合作交流大平台。同时,组委会依托“网上投洽会”,为“一带一路”国家相互投资提供网上对接等常态化服务,实现双向投资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和延伸拓展。

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贸易交流与合作。据介绍,本届投洽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双向投资合作的项目有600多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打造双向投资促进平台

坚持“双向投资促进”的主题,投洽会已成为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一个重要促进平台。本届大会继续深化“精对接、细洽谈、大平台”理念,把展览、论坛、对接有效整合融通,着力打造三位一体的专业服务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引进来”对接精准有效。500多家投资意向明显、符合各地热点产业需求的投资商设立洽谈台,与来自各成员单位的招商机构和项目企业进行对接洽谈;11场境内各地政府推介会,集中推介各地投资环境、政策和优质项目。其中,主宾省云南对接洽谈现场签约500亿元人民币,上海市在展位对接中达成10多个意向项目。

“走出去”对接广受欢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境外政府机构、工业园区、企业和中介服务商参加“走出去”对接会。其中捷克、日本、埃及、印尼、菲律宾等13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举办了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推介会,吸引了来自云南、浙江、河北、山东、内蒙古和福建等地的1320位“走出去”企业代表参会。

同时,做细热点专题对接。突出行业特色,在中心展区及周边设置了360平方米产业对接洽谈区,每天安排40多家实力投资机构设洽谈台,撮合对接超过600批次;凸显地区特色,举办了主宾国、主宾省和海丝沿线国家的十多场对接活动,组织超过400多家投资机构参与对接;引领热点趋势,设立3000平方米专题对接洽谈区,举办17场专题热点对接,涉及生物医药、海丝、现代服务、都市农业、PPP项目专场、投资基金、农业企业、人才项目等专题,撮合对接超过20000场次。

此外,首次应用“网上投洽会”进行数据精准匹配,现场引流参加“大对接、大洽谈”数据86230条,6856人次在网上投洽体验区进行注册、匹配,参与对接洽谈。数百家各地政府招商机构及产业园区、1000多个项目方参与对接,其中有不少跨国公司如微软、美国百威集团、麦当劳、拜耳国际等参与。网上投洽会与主宾国捷克、主宾省云南共同举办《七彩云南杯·全球投洽好项目大赛》,吸引了包括国际和国内客商、产业园区、政府招商项目参与,捷克、巴西、美国、英国、津巴布韦、波兰、意大利等二十几个国家代表团参与。

借势望远,福建加速迈向更高层次开放

即时 | 2018-09-11 08:03

东南网9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对外开放兴,福建兴;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福建兴旺繁荣的机会越大。”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正是在“9·8”投洽会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说出上述一番话。

第二十届投洽会开幕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再次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福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竞争新优势? 国际投资论坛上,省委书记于伟国用三个“进一步”阐述了福建将如何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走出去:进一步提高实效性

投洽会期间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德经济合作对接会,请来了科技“独角兽”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黄世霖。

今年7月,宁德时代和德国图林根州政府共同签署协议。前者将投资2.4亿欧元,设立德国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这标志着福建与德国的经贸合作上升到了更高层次。

目前,德国的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电气、高品质服装等行业,已经吸引了众多福建企业前往投资。

来自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共对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投资,备案(核准)项目13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合计20亿美元,同比增长1.7倍。实际对外投资1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4.1%,实际投资规模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位次由上年的第13位提升为第10位。

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是大势所趋。除了企业的主动作为,政府也需要适时“添一把柴”。

今年5月,《厦门海丝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出台,助力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作为全国首只地方政府主导的海丝投资基金,围绕厦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砖国家、对台的投资项目。

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系列政策,成为厦门企业出海的坚强后盾。姚明织带赴印度安得拉邦建立加工工厂,成为福建出境加工业务的首个“吃螃蟹者”,并正在为厦门企业走进印度市场打造平台;万里石布局南非市场,成为中国石材企业走出国门创办的第一家加工工厂。

引进来:进一步提高含金量

本届投洽会上,福州市共签约合同项目96项,利用外资18.9亿美元,按同口径计算,比去年增长21.4%。

签约项目利用外资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外资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现代服务业项目利用外资占比超过八成,高端制造业成亮点;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合同项目占比超过九成……

这些特点,与全省外资利用的新趋势同向而行。而这,得益于利用外资新局面的形成。

2017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三份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利用外资政策的文件,进一步促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今年6月,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式发布,在22个领域推出开放措施,限制措施减少到48条,减少近四分之一,金融业和制造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尤其引人注目。

服务更优,门槛更低。今年6月30日起,我省全面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只需通过登录福建省“网上工商应用平台”,点击进入“外资企业登记”这个“单一窗口”,在线填写“单一表格”,同时提交办理工商登记和商务备案的信息,就可以同时办理两项业务。

2017年,我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41家,实际使用外资5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得益于联芯集成电路、美图移动科技、飞毛腿(福建)电子和华映科技等高新企业投产(增资),去年,全省三大主导产业合计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8%,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38.2%。

优服务:进一步提高满意度

9日,刚随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代表团亮相投洽会的俄罗斯REAL RK公司负责人赶赴泉州,与位于南安的中国花岗岩现板集中采购平台签订谈判内容备忘录,就开采天然矿石、提供石材加工产品方面达成合作意愿。这标志着双方在石材开采加工等相关领域合作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去年11月,福建省与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缔结友城关系。作为我省的友城“朋友圈”新伙伴,卡累利阿拥有丰富优质的花岗岩矿藏,而南安通过进口全球石材,并将加工好的石材销往全球各地,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世界级石材生产交易中心。

这项合作,发端于福建与金砖国家的缘分。此外,近年来,海丝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等多区叠加优势,进一步提升了福建对外开放的范围和层次。

占据天时地利,更需主动作为。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委托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福建在全省范围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通过对标发现差距,找寻问题倒逼改革。今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提升营商环境行动计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41条改革举措,明确到2020年,各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公认标准的先进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招商工作已悄然发生变化。省商务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现在,全省招商工作着眼点从低成本要素招商向全面改善营商环境转变,从巩固港澳台侨向突破欧美日转变,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围绕完善产业链、壮大产业群,我省把工作重点放在吸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投资、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上,着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龙头项目、配套项目、补链强链项目。

聚焦投洽会: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进一步落地生根

即时 | 2018-09-11 07:48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如何进一步落地生根、行稳致远——

共绘“工笔画”的潜力与空间

东南网9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投洽会上,与会嘉宾纷纷出谋划策,推动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进一步落地生根、行稳致远。

产能合作

一开始,与基础设施项目相关的长期投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项特色。如今,“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正逐渐拓宽至贸易、制造业、互联网和旅游业等领域。

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认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在宏观层面上布局清晰,微观上热情高涨,但是缺乏中观的组织设计。必须要做好可行性论证,扎实推进项目,实现点线面结合。而海外园区,就是“点”的一种重要形式。

目前,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已经建设了8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入区企业近4000家,上缴东道国税费累计20.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4万个就业岗位。如何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监督管理,增加就业机会,充分尊重当地民族文化,把园区建设成为让当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都有改进的空间。

早在2016年,中国与东盟已就国际产能合作发表联合声明,部分鞋服、电子产品制造关系密切,已经实现了在不同生产环节的分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认为,当下,这样的产能合作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地区产业升级,也有利于重构产业链,共同应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他建议,加大双方之间产业政策规划对接和协调,借助行业商协会灵活性、桥梁性、代表性的优势,推动双方行业商协会的合作落实。同时要更注重发挥双边经贸合作联委会的作用,切实推动海外园区发展壮大。

金融服务

非洲西海岸的毛里塔尼亚,福州宏东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在这里开展捕捞、水产品加工合作,计划在该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努瓦迪布的保税区内租用6万多平方米土地进行渔业基地建设,总投资6000万美元。然而,基地建设不比远洋捕捞,企业十分担心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中国信保在得知企业的困难后,通过海外投资股权保险,全面保障了企业在海外的投资风险,并用保险带动融资,帮助企业解决了赴毛里塔尼亚投资的资金需求。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今年首次将展馆设在了投洽会最醒目的中央展区。对于福建中行近年来融入“一带一路”,助力“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具体举措,杨展鹏行长介绍说,归结起来主要就是两条,服务好“走出去”“引进来”及当地企业发展;支持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各不相同,对金融的需求差异较大。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项目投资具有资金需求大,投资周期长,金融风险高的挑战。尽管目前已有多边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筹集专项资金,国内政策性及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发挥各自优势,为“一带一路”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但金融供给与需求仍不匹配,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较欠缺。

对此,专家建议,要综合运用跨境资本运作、金融避险工具、结构化融资、国际银团合作等多样性、立体式、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人才交流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表示,在“一带一路”的贯通中,人力资源工作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应成为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发展战略,这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副局长戴晓初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对既有全球标准和国际规范,特别是劳工标准和所在国劳动法规,存在“不了解、不在乎、不适应”的“三不”现象。他建议政府层面应将劳工问题纳入“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和战略中,在政府双边经贸协定和投资协定等谈判过程中统筹考虑。

中国黄金集团从2012年起,成功并购了多个境外项目。结合自身经历,公司国际合作部总经理童军虎概括了企业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政府商务管理、跨文化宗教管理、多语言沟通、专业以及公共外交管理能力。

针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他认为,员工本地化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选择,除聘请外部国际专业机构对项目团队进行高效、有针对性的培训外,还要注重项目所在国当地人才选拔与培养,打造多元国际化人才团队,一类是成熟度高的一线操作人员,另一类作为储备管理人才,充实到管理岗位,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带动作用。

“老9·8”眼中的投洽会:闪光金钥匙 澎湃开放潮

即时 | 2018-09-10 09:47

闽港合作的好平台

    ——访香港投资推广署署长傅仲森

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宏雄)

“投洽会是为投资‘穿针引线’的好平台,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好平台,也是闽港经贸投资合作的好平台。如今,投洽会越办越好了。”前来参加活动的香港投资推广署署长傅仲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9·8”投洽会。

傅仲森说,香港投资推广署连续参加17届投洽会,他自己则是第10次来厦门,算是“老9·8”了。他此次是率投资推广署前来主办投资香港座谈会的,旨在鼓励内地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潮下,利用香港的独特营商环境,拓展海外市场。

傅仲森介绍,近年来,经由香港投资推广署协助到港开设公司开展业务的福建企业项目有24个,其中来自厦门的企业项目有13个。

他说,利用投洽会这个平台,不仅可以接触福建企业,还可以接触全国各地企业,并把它们介绍到香港和海外投资。推广署提供开业前、中、后全程服务,让内地企业“走出去”少走弯路,并取得更大的利益。

傅仲森表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政府发布实施方案,确定发展方向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海丝核心区创新发展试验,构建海丝协同创新网络,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深化两岸科技交流合作。香港可从多方面与福建省携手,在国家“一带一路”蓝图下,共商发展。

全方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访津巴布韦电力公司行政助理道格拉斯·钱戈卡

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宇熙)

9日上午,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C3馆,津巴布韦展位人气满满,两场对接洽谈正在进行,津巴布韦旅游局、投资局、电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为有意投资的中方企业介绍情况。

“‘9·8’投洽会已成为津巴布韦展示风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吸引双向投资的重要平台。”津巴布韦电力公司行政助理道格拉斯·钱戈卡已连续参加了三届“9·8”投洽会。

他告诉记者,此前,与绝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一样,津巴布韦电力严重短缺,阻碍了外资进入和扩大生产规模。“投洽会这一平台,为津巴布韦带来了部分中非合作水电站项目,受到政府和人民的广泛欢迎。”道格拉斯说,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帮助津巴布韦完成包括机场扩建、水电站扩机等基建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

道格拉斯掏出一摞名片,本届投洽会上,已有不少中国企业前来洽谈。“津巴布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勤劳的人民,需要来自中国的投资、技术、设备和经验,以帮助实现经济增长。”道格拉斯说,去年11月以来,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大大改善了营商环境和投资便利性。

“我们将借助投洽会这一平台,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津巴布韦投资兴业。”道格拉斯说。

学习并获得很多资源

    ——访陕西省秦商联合会会长刘阿津

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

7日,陕西省秦商联合会会长刘阿津率团出现在今年“9·8”投洽会现场。和往年一样,他习惯先到本省的展位中逛一逛,再到各地展位和推介会中看一看,“摸一摸好资源好项目”。

对于投洽会,刘阿津可谓是“熟门熟路”。

1978年起,他先是在陕西省外经贸厅工作了20余年,之后又在陕西省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担任会长近10年,退休后任秦商联合会会长,目前还兼任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我是‘老9·8’了,从第一届投洽会开办我就开始参加了。”刘阿津说。在不同岗位上的刘阿津几乎年年都带队赴厦门参与投洽会。去年初,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中央批准建设,当年他们就组织代表团在投洽会上对其进行重点推介。

一路走来,刘阿津见证了投洽会的办会场所的“国际化”转变,也看到展会规模不断扩大,对接平台和内容日渐充实。

刘阿津说,陕西省非常重视,每年都派高规格代表团参会,很多投资招商机构在这个舞台上得到了学习,获得很多资源,这对当地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他说,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对陕西而言,更要充分利用好“9·8”投洽会这样的机遇。

在投洽会现场,注意到越来越多如世贸中心协会等知名境外投资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刘阿津认为,投洽会是我国对外展示改革开放新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外国人开启对中国新认知的一个起点,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在吸收利用外资上的突出表现,许多国外政府、机构正越来越重视把握投洽会这个舞台。

“我觉得改革开放能有这么丰硕的成果,投洽会也功不可没,我们会继续积极参与到投洽会当中。相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福建省、厦门市的积极努力下,投洽会还会对双向投资、对外交往开放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刘阿津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投洽会依然独一无二

    ——访福建省商务厅美洲大洋洲处调研员苏建雄

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省商务厅美洲大洋洲处调研员苏建雄,第一次参加投洽会是在1989年。当时,他是原省外经贸厅的一名工作人员,而投洽会还只是省内区域性的投资贸易洽谈会。此后,除了驻外工作的五年时间,他就再没缺席过这一盛会。

在苏建雄看来,投洽会能一路发展壮大,成为福建甚至中国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关键在于与时俱进。

首先,功能上不断拓展。苏建雄说,投洽会原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单向地吸收利用外资;现在,不仅我国企业“引进来”,国外客商也来这里寻找“中国合伙人”。除了双向投资促进,这里还成为权威信息发布、投资趋势研讨的平台。

其次,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展示推介、对接洽谈自然是少不了,苏建雄对国际投资论坛印象深刻——每届都有中外政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企业及经济学界知名人士与会演讲,全面介绍中国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的最新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最新动态,丰富了投洽会的内涵。

长期与外商打交道,苏建雄的一个明显感受是,投洽会平台大了,品牌效应形成了,邀请跨国公司、龙头企业参会,也变得容易不少。

“以前,每年投洽会最热闹的就是集体签约;现在,各地不比拼签约数量、签约金额了,我们的工作重点也转为更务实地为客商和项目牵线搭桥,让投洽会回归洽谈本质。”苏建雄说,项目未必是在会上谈成的,但客商在短时间内能够接触到大量项目,寻找可能的合作意向,这样的投洽会才是有实效的。

今年投洽会,福建省代表团围绕“一带一路”合作、产业项目招商、跨国公司对接等重点,组织举办跨国公司座谈会、现代服务业专场对接活动、第十一届中德经济合作对接会、“清新福建”旅游投融资合作与重大项目对接专场等多场活动,100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任务已经提前完成。

尽管招商引资的平台不少,但在苏建雄看来,投洽会的平台,依然独一无二。

是压力,更是动力

    ——访厦门贸促会法律事务部部长王青

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15张洽谈台,占据了会议室绝大部分空间。没有冗长的领导发言和致辞,也没有形式化的会议流程,现场只有阿里巴巴、亚马逊、eBay等电商大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贸易、物流、制造业等中小企业一对一的热烈交流……7日下午,一场跨境电商产业资源对接会,成了如今投洽会盛行务实之风的缩影。

厦门贸促会法律事务部部长王青拿着参会机构和企业名单,穿梭于会场中,忙前忙后,为前来对接的企业提供贴心服务。王青说,自己既是“老贸促”,更是“老9·8”。1990年就开始从事贸促工作的她,曾参与到“9·8”的前身福建省投资洽谈会的工作中。从1997年起,王青服务投洽会至今,整整20届,见证了“9·8”的辉煌历程。

“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国际化,参会人数也一届比一届多,参会嘉宾从最初只有经贸行业到现在遍布各行各业。”在王青眼中,“越来越专业”是她身为贸促机构工作人员对投洽会的切身体会。

王青说,已经“成年”的投洽会功能更齐全,从单向招商引资逐步转向双向、多向式的国际投资促进;平台也越来越大,从2000年诞生国际投资论坛发展到如今每年80多场专业论坛研讨会。而王青和她的伙伴们也从过去什么都要做,无暇顾及,到如今需要不停地思考如何让自己团队承办的活动在形式各异的各类活动中脱颖而出。

她说,比起以前喜欢搞的集体签约这样的活动,现在大家更多将精力放在如何办出有特色、够专业的对接活动。今年,厦门贸促会和厦门国际商会就选择了跨境电商和区块链这两个比较前沿的主题,提前策划,有重点地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客商,并在促成对接上下足功夫,细化服务,突出实效。

“投洽会更专业了,对服务投洽会的我们而言,是压力,更是动力。” 王青说。

布展越来越专业

    ——访契合展览董事长刘宏

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契合展览,是厦门乃至我省最早成立的专业化会展服务企业之一。从第四届投洽会起,这家企业便承揽投洽会公共布展及多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展台布展。

“最初,大家对布展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并不十分明确。记得当时,组委会希望我们在设计上能展示福建对外开放形象,布展有气势。我们的理解自然就是怎么好看怎么来。”契合展览董事长刘宏告诉记者,那一年,他们在中心展馆做了一个起航的造型。“很气派,光布展就花了整整一个月!”

然而,后来刘宏参加国外一些展会,发现人家在布展上从不兴师动众,材料都是方便拆卸和重复使用的,符合环保要求,展示的效果却不差。“总的来说,我们还不够专业。必须走出去,好好学!”

这几年,务实风渐盛,花架子越来越少,但布展愈发专业。

走进今年投洽会各大展馆,人们会感觉视觉愉悦、内容充实,投洽会的窗口作用愈发彰显。比如,在主宾国捷克馆,既有彰显捷克历史人文特色的展板、特色展品,也有针对投资者绘制的捷克境内投资者地图;上海展馆,则通过雾幕成像技术,展现城市的脉动与成长;中科三安,直接把植物工厂搬到现场……投洽会展馆所呈现的多元化感官体验,为了解参展方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

伴随20届投洽会,厦门的会展业也从“蹒跚学步”走向专业与成熟。“原来,厦门连专业的会展喷绘企业都没有;而现在,已延伸出AV设备租赁、会展家具租赁、同声传译等一批围绕会展业的配套厂商与企业。更重要的是,大家的理念已经与国际接轨。”刘宏说。

如今,展览公司的功能已从布展、装修向展览综合服务拓展,包括提前介入客户需求,利用公众号、微信等帮助客户推广,寻求合作机遇等。“我们与投洽会共成长,也将继续为投洽会持续释放吸引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刘宏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起见证

1987年9月7日,《福建日报》报道投洽会前身——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

1997年9月8日,《福建日报》报道第一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

2018年9月9日,《福建日报》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投洽会平潭展馆掠影:“对台对外”窗口吸睛

即时 | 2018-09-10 09:34

平潭展馆亮相投洽会 江信恒 摄

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通讯员 陈丽芳)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厦门开幕。其中,位于C3展区的平潭展馆,以蓝白为主色调,一抹清新的“平潭蓝”吸引了境内外众多客商前来参观洽谈。

“平潭展馆位置十分突出,参观者一步入会展中心C3展区即可看到。”据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发局商务处副处长康志军介绍,平潭展馆总面积有180平方米,整个展馆中以蓝白色调为主,并融入了海岛风情和公铁大桥等平潭元素。

这样的设计风格契合“平潭蓝”定位。展馆主入口设计了平潭海岛风光造景,给参观者以“身在展馆如入平潭”之感。而展馆造型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为设计原型,寓意平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仅如此,平潭展馆还设有造景互动区、主形象展示区、现场活动区等。展示内容含四大版块,分别为平潭开放开发建设成效展示版块、重点产业项目推介版块、现场接洽及互动版块和“两岸一家亲”版块,充分体现平潭特色和平潭精神。

拥有“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众多政策叠加优势,平潭正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在此次投洽会上,还新增了“大干120天 打好七大攻坚战”内容,展现出平潭掀起新一轮再创业热潮的新态势,“对台对外”窗口新形象十分吸睛。

其间,重点展示的是“产业培育攻坚战”,亮明平潭将重点培育、形成以旅游文化康体、物流贸易、总部经济、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平潭投资兴业。

“当前,实验区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全力做好抓招商、抓落地、抓扶持工作,全力培育契合平潭发展的新兴产业。”康志军表示,此次投洽会通过对两岸物流供应链、跨境电商、无人驾驶试验基地、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介绍,向客商与游客推介、宣传平潭现阶段对外开放开发成果,并对有意来岚投资兴业的客商做好招商对接。

在8日举办的2018年现代服务业专场对接活动上,平潭签下平潭动车站离岛免税商场项目,占地规模约300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达6000万元。

该项目的投资方是雅娜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这是继入驻平潭跨境保税中心O2O商场运营后,该公司在平潭的又一布局。“平潭是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试点城市,税收政策优惠,这是公司陆续投资的最大原因。”雅娜购(香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梅国基直言,他们看中了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前景,该项目将结合香港公司全球商品清仓权的优势,引入国际名品销售。

据介绍,此次签下平潭动车站离岛免税商场,契合了平潭“一岛两窗三区”中的高端服务区的定位,吸引游客在平潭利用跨境免税的优惠政策方便快捷地获取国外的高质量产品,将为平潭引来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据了解,此次投洽会期间举办重点产业对接、重点区域对接等四大类型150多场对接洽谈活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分团组织分团成员和相关企业参加了2018年现代服务业专场对接活动、两岸冷链物流产业交流论坛、2018中国(福建)服务外包论坛等专场活动,并进行集体签约和城市推介。而今年的重点招商项目中,就包括平潭“碗礁一号”海洋馆项目、平潭大嵩岛无人岛旅游项目、平潭全球奢侈品4S基地项目等多个旅游类、综合服务类项目。

在投洽会举办期间,平潭发起的新一轮再创业热潮,成为投资客商看中的重要商机,不少客商达成共识,要与平潭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台湾群益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对平潭的未来充满信心,有意与平潭签订谅解备忘录。“在金融方面,平潭发展空间大,是我们在大陆投资的首选之地。”该公司大陆区首席代表洪明男表示,群益金融集团此前主要深耕台湾、香港和大陆部分地区的资本市场,希望借助落地平潭,以平潭为媒介,辐射大陆广阔的市场。

世界投资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国际投资步入“新时代”

即时 | 2018-09-10 07:52

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9日,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WAIPA)在投洽会上举办世界投资大会。这是世界投资大会23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值得关注的是,WAIPA将会议主题定为“外商直接投资的新时代”。显然,在国际形势快速变化的今天,外商投资领域呈现出一些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特点,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也已成为各界共识。

扩大开放成就“中国流量”

这几天,在投洽会上,提及外商投资,“中国”成为国际企业代表避不开的话题。

“我们希望投资的地区或国家政策稳定、宏观经济良好、企业生态系统完善。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非常看好中国经济发展。”飞利浦照明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王昀说。

飞利浦照明对“下的每步棋”都比较谨慎。今年5月,其在华收购了城市景观照明领域的制造企业磊明科技,表明了在华投资的信心。“城市化的发展、人才的储备、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造,这些都增添了中国市场的竞争力。”王昀说。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令人忧心。参加会议的多位嘉宾指出,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地缘政治热点此起彼伏,单边主义、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威胁全球投资与贸易增长,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崛起且开放的中国,更成为全球资本看重的区域。

WAIPA执行董事兼CEO博斯扬·斯卡拉尔认为,“来中国投资”“中国的对外投资”已成为全球价值链的关键一环。他表示,将今年的世界投资大会放在中国举办就是有特殊考量。“投洽会是成熟且有影响力的会展经济平台,随着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此汇聚,就能产生出很多的资本投资、商贸合作的机会。我们想借大会举行的契机,推动中国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投洽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FDI(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创下136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新纪录,继续蝉联发展中国家最大FDI流量接受地,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FDI接受地。

在世贸中心协会审计委员会主席梅尔让·艾夫特卡看来,中国带给投资者的正能量很多。他说:“中国不仅人口基数大,且经济发展迅速,当前在制造业、房地产、电子商务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机会。”

投洽会上,不少国内专家表示,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也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琦表示,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17年,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较2013年跃升18位。“今后,我国应重视外资企业合理诉求,对标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可采取缩短负面清单、保护知识产权、加快制定相关的基础性法律等有效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寻求“可持续投资”新机遇

在今年的世界投资大会上,“可持续投资”成为高频词之一。

“往常提到投资,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引进资金。”斯卡拉尔说,此次大会的探讨内容将延伸至引进技术,探讨如何通过新技术的引进——如人工智能技术、社交媒体、数据库建设等,驱动产业升级,推进可持续的投资。

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全球排名靠前的跨国制药企业,近年来其通过与中国科学家携手、提升本土创新潜力、培养本土创新人才的方式开展可持续投资,努力成为中国数字医疗健康平台的领先者。“我们主动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开发智能健康平台,将产品溯源和疾病管理整合在一起。为医生量身定制医学信息沟通管理平台,并邀请初创企业共同培育数字化医疗项目,携手优秀企业,打造医疗服务链。”公司代表在投洽会期间举行的跨国公司中国投资发展前景报告会上表示,赛诺菲将以开放的态度,在中国联合各行各业志同道合的伙伴,打造中国健康医疗生态系统。

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政府事务及联席办公室执行副总裁李洁认为,强化本土化创新是可持续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工发组织贸易能力建设司司长贝尔纳多认为,工业4.0正在对全球投资产生重要影响,改变企业投资格局和既有竞争优势。“当前,数字化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数字转型让很多行业受益,推动产品和服务升级成为可持续投资的重要一环。我们今天所说的‘高品质投资’,早已不是最初的原材料交易、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而是要与当地经济发展、重点发展领域紧密相连的投资,能够帮助当地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能给被投资国的社会、环境、人民带来好处的投资,这才是今天FDI的真正的趋势。”他强调,工发组织将建立更多有包容性的可持续的工业发展计划,鼓励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去拥抱新趋势,让更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价值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与会各界人士认为,当前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迭出,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快,机遇与挑战伴生。把握机遇,紧盯投资新领域,谋求国际投资合作的新发展,成为各国投资者的新期盼,也成为他们眼中“可持续投资”的一部分。

事实上,本届投洽会,跨境电商、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已经成为国际资本紧盯的目标。

“中国制造能力强、产能大,其本身就有产品输出的需求,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不仅可以帮助更多的中国商品‘走出去’,也能够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享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促进双边乃至多边共赢。”加拿大Shopify全球新兴市场总负责人科马拉维里表示,其团队正致力于建立一个云基础平台,帮助更多的卖家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希望能够和广大中国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和加拿大本地的支付机构、物流平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区块链技术的独特优势正被广泛地认识和开发,必将成为下一个国际投资热点。”九鼎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孙健认为,区块链最清晰的定义是自带金融属性的新一代的互联网,目前应用最大的也是金融领域。“我们预测,未来所有的资产都将到链上,真正实现信息的透明化。随着区块链技术越来越成熟,金融市场将成为区块链的主战场。”

“数字化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微软全球杰出工程师、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常务副院长张祺博士指出,有权威机构预测,AI在2030年将会给中国的GDP带来26%的增长。当前,微软正在打造“行业+AI”解决方案,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助力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

国际投资论坛:打造国际投资风向标

即时 | 2018-09-09 10:09

东南网9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深化行业开放,让中国始终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

“毛里塔尼亚投资商机无限,能够在‘一带一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走深走实,把‘一带一路’打造成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

……

9月8日,来自投洽会的重头戏——2018国际投资主旨论坛上一个个重量级嘉宾的声音,再次引起全球关注。

国际投资论坛顺应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引进跨国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普遍愿望,对改善世界投资环境、促进投资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投洽会的灵魂和重要内容之一,国际投资论坛从2000年举办以来,在全球投资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在中国举办的最具影响力的关于国际投资促进的全球性论坛。

为提升论坛的权威性和实效性,不断扩大论坛的品牌效应,2012年5月,商务部、中央电视台、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京联合签署了《共同举办“国际投资论坛”合作协议书》,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办会模式,提高国际投资论坛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水平。

作为论坛的主办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胡邦胜表示,今年是第18届国际投资论坛,而“9·8”投洽会已有20届,这两个盛会现在已经成为福建省、厦门市享誉全球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精英、数千家跨国公司代表相聚在这里,无数智慧火花在这里碰撞,万亿美元投资通过这个平台落地,一大批中国企业更是从这里走向世界……这一切都让这里成为国际投资重要的风向标,为推动国际投资合作和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围绕“全球增长新动力与跨国投资”“全球价值链重塑与创新发展”“开放、创新、共赢——全球经济园区发展之路”“智造国际投资新格局”“新理念、新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等一个个鲜明的主题,国际投资论坛18年的历程,见证了全球投资发展的变化,也见证了中国践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进程。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也愈演愈烈。同时,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集聚力量,并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如何携手应对挑战,积极把握机遇,谋求国际投资合作的新发展?这已经成为摆在各国投资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以“新挑战,新机遇,携手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主题的2018国际投资论坛,通过主旨论坛、专题论坛、信息发布和互动交流,研讨新形势下的投资机遇和可持续发展,共商如何引导经济全球化实现包容、普惠的再平衡,从而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作为中国双向投资政策发布的窗口、国际投资权威信息发布的渠道,以及各国政要、政策制定者、商业领袖和投资人的互动平台,国际投资论坛正打造新时代的国际投资风向标,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发展。

前7月福建省一、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

即时 | 2018-09-07 09:17

东南网9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按今年新口径,1—7月,我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33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64家;新增合同外资683.2亿元,同比增长12.1%;实际使用外资180.2亿元,同比增长0.7%,完成年度目标59.1%,超序时进度0.8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情况看,第一、三产业增长较快。第一产业实际使用外资3.8亿元,同比增长18.1%。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82亿元,同比增长41.6%,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45.5%。其中,增长较快的行业有,金融业(实际使用外资30.3亿元,同比增长27.5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4亿元,同比增长5.5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5.8亿元,同比增长2.3倍)、住宿和餐饮业(实际使用外资4.2亿元,同比增长67.7%)、物流业(实际使用外资3.8亿元,同比增长53.6%)。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94.4亿元,同比下降19.9%,占全省52.4%。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8.9亿元,同比下降16.4%。其中,石油化工业实际使用外资11.7亿元,同比增长17.2%;机械装备业7.4亿元,同比增长29.5%;电子信息业25.9亿元,同比下降18.7%;高技术制造业27.4亿元,同比下降35.5%。

从实际到资情况看,欧美日合计实际到资19.5亿元,同比增长28.5%,占全省10.8%,增长明显。其中,美国到资1.2亿元,同比增长1.3倍;欧洲13.9亿元,同比增长36.9%;日本4.4亿元,同比下降2.7%。香港实际到资94.1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较上月扩大7.3个百分点,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52.2%。

福建省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聚焦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

即时 | 2018-09-07 08:31

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迈上新台阶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聚焦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

东南网9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昭 林宇熙)连日来,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分别赴福州、平潭、宁德开展专题调研。看项目、议发展,代表们纷纷点赞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并围绕产业发展、生态建设、闽台交流等方面,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建言献策。

“这次调研过程,我又一次亲身感受了清新福建的高颜值。”全国人大代表郭晶晶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绝不能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要以良好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郭晶晶说,我省生态环境基础好,近年来又承担中央赋予的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重任,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很值得骄傲。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福建还有进步空间,进一步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冯鸿昌表示,这次专题调研的主题紧扣住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冯鸿昌说,做实体经济要有工匠精神。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呼唤大国工匠,更加需要工匠精神。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产品高品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实地调研中铝宁德铜冶炼基地项目、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后,全国人大代表黄茂兴认为,要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动力支撑。要进一步加快“放管服”改革,促进市场秩序有序运行,真正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展现福建更大作为,助力福建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

全国人大代表洪波表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人才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区域要为人才培育搭建平台,创造宜居宜业的环境、个性化发展的条件,让人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去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今年上半年增长8.2%。代表们认为,福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统一于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统一于新福建建设的生动实践,实现赶超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

开展专题调研是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重要方式,是代表了解社情民意、掌握一手资料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的现实要求。

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郑奎城深知每一次专题调研的重要意义。他表示,通过此次专题调研,对我省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于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和履职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为下一步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次专题调研和平时走访搜集,我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全国人大代表粟琼说,传统产业正面临着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要通过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作为一名新代表,粟琼表示,将会把在调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认真整理记录,多和其他代表交流,向老代表学习请教,抓住群众最关注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确保议案、建议反映民众意愿。

据了解,本次调研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主题形成调研报告,将代表的意见建议汇总梳理并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及省政府研究处理。

省经贸代表团泛珠大会签约项目73个 总金额592.3亿元

即时 | 2018-09-06 18:03

东南网9月6日讯(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严顺龙)9月5日,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广州召开。副省长、省经贸代表团团长李德金率漳州片仔癀、云度新能源、星网锐捷等11家福建龙头企业代表组团参会。代表团参加了大会开幕式、论坛对话及“智慧链接,科技湾区”“开放时代,文化湾区”等分论坛活动,考察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大会平台拓展经贸合作。

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省经信委依托“第十二届泛珠大会网上经贸洽谈会”平台,建立健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网上经贸洽谈会福建分馆和福建工业品展销平台,打造泛珠区域永不落幕的网上经贸洽谈会,务实推进泛珠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

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参展企业4232家,工业产品2378个,涉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建材行业、冶金行业、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医药行业等8大行业,企业发布需求416个、科技成果1388个。强化项目对接,省经信委在本届大会推介招商项目682个,投资额8375.2亿元;今年以来,已累计与泛珠三角兄弟省(区)签约项目73个,总投资额592.3亿元。

上半年福建企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做强做大意愿强烈

即时 | 2018-09-05 08:35

上半年福建企业发展情况分析显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做强做大意愿强烈

东南网9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省工商局近期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福建省企业发展情况分析显示,今年初以来,我省工商注册登记机关全面落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住所申报承诺、企业简易注销、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名称便利化改革、市场主体经营范围登记便利化改革等多项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和退出机制,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市场主体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今年上半年,全省新登记企业118125户、注册资本8468.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9%、10.52%。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实有企业1148695户、注册资本103613.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1%、25%。

第三产业增长强劲零售和批发业新增企业多

据统计,上半年,在全省新登记企业中,第三产业94835户,同比增长9.67%,占新登记企业户数的80.28%;注册资本6455.39亿元,同比增长4.4%,占全省新登记企业总注册资本的76.23%。这体现了我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趋势。同期,我省新增第一产业2705户,同比增长0.45%,占新登记企业户数的2.29%;第二产业20585户,同比增长22.68%,占新登记企业户数的17.43%。

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实有企业中,第一产业33844户,同比增长12.38%,占实有企业总数的2.95%;第二产业243789户,同比增长14.1%,占实有企业总数的21.22%;第三产业871062户,同比增长18.71%,占实有企业总数的75.83%。

具体行业来看,全省新登记企业仍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分别为41657户、17060户、11708户、10465户、9681户,占新登记企业户数比例分别为35.27%、14.44%、9.91%、8.86%、8.20%,五个行业占新登记企业总户数的76.68%。

从增长速度上看,全省新登记企业中增速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卫生和社会工作,建筑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

规模以上企业快速增长 沿海山区剪刀差现象扩大

从规模看,上半年全省新登记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500万元的有54463户,同比增长22.6%;500万元~1000万元的有10979户,同比增长18.02%;1000万元~1亿元的有22665户,同比增长19.53%;1亿元以上的有1155户,同比增长10.21%,规模以上企业增势喜人,凸显了我省企业做大做强的意愿强烈。其中,注册资金登记为1元的企业有1户,100亿元以上0户,未出现大量畸高畸低现象。

从区域看,全省新登记企业主要集中在厦门、福州和泉州等沿海地区,新增户数分别为30139户、26602户和25658户,分别占全省新登记企业户数的25.51%、22.52%和21.72%,三设区市占比近69.75%。注册资本集中在福州和厦门,分别为3412.74亿元和1832.85亿元,两设区市新增注册资本占全省的61.94%。南平、龙岩和三明等山区发展动力不足,新增户数分别为5162户、4851户、3996户,占比分别为4.37%、4.11%、3.38%,三设区市占比仅为11.86%,新增注册资本分别为299.05亿元、180.35亿元、266.69亿元,占比分别为3.53%、2.13%、3.15%,三设区市占比不足8.81%。

从增速看,新登记企业户数增长较快(增速10.53%以上)的设区市是宁德、南平、莆田、泉州和三明,分别为36.93%、30.58%、24.75%、21.46%和20.33%;新登记企业注册资本增长较快(增速2.79%以上)的是三明、南平、福州、泉州和宁德,分别为48.22%、33.9%、30.8%、27.63%和15.55%。

1  2  3  4  5  6  7  8  9  10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