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清晨6点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7点就能把厦门特产打包发往世界各地,其间无需走报关等流程。这是自由贸易区如果形成后,可轻易享受到的便利。自去年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自由贸易的畅想拨动人心。作为角色重要的经济体,中国在努力适应新一轮全球贸易规则。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需要一个更为全球化的成长方式。因此,不止一座中国城市看好自由贸易背后的机遇。

在日前落幕的福建省两会上,厦门自贸区话题就备受热议,正在进行中的厦门市两会,它又持续掀起高潮。用市人大代表王荣江的话来说:“有良好经济基础、区位优势的厦门,面对自由贸易的机会,应当积极争取,稳步前进。”在他看来,厦门可在投资环境国际化领域先行先试,实现我们对投资贸易体系的完善。

建议1  学先进  借鉴新加坡模式 先建立自由港

参加此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邓飚提出了诸多建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邓飚觉得厦门可借鉴新加坡自由港的发展模式,先建立一个厦门自由港,一步步走稳自贸区建设步伐。“从实际考虑,厦门经济腹地较小,制约了航线、航班的增加。因此,学习新加坡的经验,先把发展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作为厦门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有力支撑,是较为现实的做法。”邓飚说,既然厦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那就努力把周边乃至台湾中小港口的货源吸引到厦门港,再进行国际航运中转、配送,从而把厦门港打造成为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港,为整个自贸区的建设提供保障。

建议2  抓项目  构建综合型园区 服务跨境电商业者

这种从现实出发,寻找个性化自贸区发展方向的提议,在本次两会上不断涌现。民盟厦门市委认为,厦门要建立自贸区,需形成贸易便利化、通关一体化、信息透明化和行政精简化的商业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在近期找到现实需求、抓手项目,撬动各方面配套要素的转型和升级。市政协委员齐晓玲说:“构建专门服务于跨境电商业者的综合型园区,并以此为自贸区抓手项目,将有利于推动厦门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叠加和资源整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升级为具有涉台特色的自贸区。”


建议3  拓领域  着眼更宽领域 扩大区域影响

在参会代表、委员有关自贸区的建议中,无不涉及厦门对台的区位优势。不过,大家也表示不能仅限于对台,而是要着眼更宽的领域。市政协委员、香港中银集团发展规划部经济研究处高级经济研究员王春新认为,开放重点要扩展到东盟和香港、澳门、台湾等,打造多功能自由港。注重制度创新,为自贸区增加动力。要借助自贸区建设,迅速扩大厦门的区域影响。

建议4  转职能  降低服务门槛 提高办事效率

建设自贸区,需要相应的政府服务提升。吴永华代表认为,自贸区是一个国际平台,打破多个壁垒。既然要设立自贸区,就应该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由监管转为监督。参与讨论的在厦全国政协委员柯希平也提到,厦门要降低服务门槛,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在制度探索方面,厦门可以试行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能踩的禁区,从而放开更多的领域。市政协委员杨毅融则认为,厦门要建立以自贸区为支点,辐射漳泉等周边地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市场监管模式创新等工作,今后这些还可在漳泉等推广,让其分享“溢出效应”,以带动本区域的全面发展。

本报记者 郭睿 江海苹 蓝碧霞

当前,我市自闭症患者康复工作存在着突出问题:一是康复训练机构和师资匮乏;二是康复工作相关保障体系缺失。建议建立自闭症儿童诊断、评估的干预体系;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引导、扶持、规范社会兴办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争取每个区都设立一家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对于症状程度较重、融合教育困难的儿童,建设九年一贯制的自闭症学校让其入读;建立大龄自闭症患者的托养服务机构,提高自闭症康复机构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

(文/本报记者 李晓平 整理 图/本报记者 陈立新)

厦门的发展,关键还是考虑品质而不是总量。厦门是个不适合把量做大的城市,而适合做高附加价值的东西,这更符合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当然,美丽厦门还应体现在空气、秩序等方面。其中,秩序的重点体现在交通,厦门的交通秩序还尚未尽如人意,一方面是有关部门没有监管到位,另一方面是驾驶员没有正确的开车意识。交警必须上路,严管严查。我觉得可以尝试这样做,比如列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法规进行约束。(文/图本报记者 陈冬 整理)

“智慧社区”是“智慧厦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推进情况看,一些市民对此知之甚少、理解片面。建议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强部门沟通协调,集约建设,分类别、分层次、稳步推进,减少信息“孤岛”。智慧应用类产品的研发,要针对居民需求,真正体现出无线网络覆盖面广、可提供免费网络服务时段长的优势。

(文/本报记者 陈镌娟 整理 图/本报记者 陈立新)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拓宽投融资渠道,对于厦门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议发起设立“厦门城市发展基金”,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保险资金、境外资本等期限较长且成本较低的资金,为厦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资本金融资,满足项目银团贷款等后续融资所必须达到的资本金要求。目前,上海、苏州两地已通过城市发展基金这一较为先进的融资模式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有益的资金补充,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报记者 江海苹 整理)

海沧人口及机动车开始进入较高速度的增长期,海沧港口货运量也迅猛增长,建议加快集疏运道路体系建设。希望政府今年加大力度,推动芦澳路及连接海沧海底隧道与厦成高速的通道建设。鉴于马銮湾新城建设已启动,建议协调并加快推进地铁2号线一次性建成。同时兼顾实现与厦门北站和新机场两大集散中心便捷来往,换乘次数最多不超过一次。要加快海沧海底隧道前期报批工作,争取于年底动工建设。建议加快翁角路与角美连接段建设,方便客运疏散;加快海翔大道孚莲路以西报批建设,争取全路段一次性建成,方便货运疏散。

(文/本报记者 江海苹 整理 图/本报记者 王火炎)

2016年起,厦门将取消购房入户政策,此举将大大缓解厦门人口承载压力。为吸引或留住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他们中的专业、高端人才,建议试行积分入户政策,作为全面户籍改革实施之前的过渡性政策安排。试行积分入户政策,可将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时间、服务年限、参保情况、从事工种、专业特长、遵守市民文明公约情况、受奖励情况等纳入积分指标,设置具体分值,指标体系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用政策有计划地留住优秀外来务工人员。

(文/本报记者 陈镌娟 整理 图/本报记者 王火炎)

厦门日报

从来没有这样一个规划,如此牵动全市普通市民的心,从党员干部到市民群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来没有这样一个规划,如此广泛地采纳市民的意见,百姓的声音始终伴随着规划编制和试点的全过程。

这就是《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草案)》。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发动、群策群力、科学论证,《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草案)》昨日正式提交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战略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总纲。这次提交审议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草案)》,首次提出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要实现我市发展目标、用地指标、空间坐标的“三标衔接”,是规划的系统集成,将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动,对引领全局发展意义重大。


12关键词带您深读“美丽厦门”

交 通

1

大三角

我市将通过整合交通枢纽体系,提升厦门区域客货运输枢纽地位,打造全国乃至国际重要门户枢纽,发挥厦门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能。将集中于厦门岛内的重大交通设施跨岛转移,东渡港西移海沧港区,航空港东移翔安机场,铁路客货运站北移集美(北站和前场物流园区),在岛外区域构建“大三角”的大交通格局,形成大都市区沿海交通走廊的主要节点,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紧密结合和便捷转换。

2

多元交通

最后一公里,出行有保障。我市将建设高品质慢行专用道,增加片区间慢行通道连接,完善过街设施,形成舒适、安全、连续的慢行交通环境。结合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站点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解决“最后1公里”出行问题。

积极发展水上交通,发挥轮渡对跨海交通出行的补充作用。发展集约型旅游交通方式,建设环岛旅游轻轨、旅游集散中心、停车换乘系统、水上观光线,减少旅游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冲击。转变“以车为本”的道路建设方式,加强街道功能空间布局,美化街道景观环境。营造“人性化”街道空间。

3

高崎枢纽

在厦门岛北部的高崎建设厦泉漳区域交通枢纽,结合东渡港区功能调整和高崎机场外迁,整合调整本岛北部片区的用地功能,引入城际轨道交通,结合城际轨道交通衔接厦门新机场的优势,建成高崎城市航站楼。形成集国铁、城际轨道、地铁、旅游轻轨、城市航站楼、水上交通、停车换乘等多种交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4

三条交通主轴

未来,厦门的道路系统将更加完善,根据不同需求服务客货集散。

滨海旅游道路:在沿海一线构建滨海旅游道路,主要包括岛内的环岛路和岛外的滨海大道,直接展现美丽湾区和优雅岸线。

生活客运通道:串联大湾区各生活和服务功能组团,形成生活客运交通轴,满足环湾客流交通需求。

产业货运通道:依托海翔大道形成产业货运通道,沿线连接港区、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工业区等,形成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交通动脉。同时,加强厦门岛、岛外新核心区、铁路厦门北站之间的衔接道路,完善海沧港区、翔安机场、铁路客运站和物流园区的集疏运系统。

5

公交都市

厦门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只有大力发展公交优先战略,才能让城市散发更加美丽的气息。为此,我市将构建以“地铁+旅游轻轨+BRT”为骨架、以常规公交为网络、以出租车和水上公交为补充的大公交体系,组织一体化换乘衔接系统,推行“走廊+枢纽型”的运输组织方式,依托公交枢纽进行综合开发,形成公交引导城市发展模式(TOD),打造“公交都市”。


6

骨干轨道交通

厦门跨湾发展应依托大运量、快速的轨道交通,串联岛内外各组团,连接各重要交通设施,覆盖城市客流走廊。规划建设4条骨干轨道交通线路:厦门岛到集美1号线、海沧-厦门岛-翔安新机场2号线(预留城际轨道衔接)、岛外环湾3号线以及环岛旅游轻轨4号线。

生 态

7

十大山海通廊

未来,厦门将重点“保育”10大山海通廊,分别是万石山生态廊道、五缘湾生态廊道、马銮湾生态廊道、杏林湾生态廊道、美人山生态廊道、同安湾生态廊道、下潭尾湾生态廊道、东坑湾生态廊道、九溪生态廊道、蔡尖尾山生态廊道。岛内外依托山体、丘陵、溪流、湖库、海岸形成山海连接廊道,构建“山、海、城”相融共生的空间格局,避免城市空间蔓延。

8

八百平方公里

生态保护区

建立严格的基本生态控制线,保障北部山体“绿色屏障”,合理开发低山丘陵等浅山区;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维护高水平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9

237公里

海岸线

强化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沿海湾构建海岸生态岸线。

10

848公里

绿道

未来的厦门将建设多层次、全覆盖的绿道系统。我市将深入组织实施绿道系统建设,沿着山体和海岸线构筑环山环海绿道,并依托溪流水系形成山海连通、全长848公里的绿道网络,实现城市、海洋、河流与山体的有机连接。

格 局

11

一岛一带多中心

未来,厦门将构筑“山、海、城”相融的空间格局,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所谓一岛是指厦门本岛。一带是指环湾城市带,串联漳州开发区、角美、龙海、海沧、集美、同安、翔安、金门、南安等区域;多中心是指厦门岛市级中心、东部市级中心、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区级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厦门将有两个市级中心,这意味着厦门的规划发展不再是过去的单纯以岛内为中心的格局。厦门开始向多中心组团的格局转变。

信 息

12

信息高速

公路枢纽

未来厦漳泉城市群将推进城市群信息同城化。依托标准统一的光纤信息网络建设,率先建立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打造区域“信息高速公路”枢纽,实现区域信息设施与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建立厦漳泉各城市间的信息合作机制,拓展信息服务领域,推动区域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区域经济合作。

本报记者 吴晓菁


美丽厦门。(本报资料图)

13项指标让您领略“美丽厦门”

备注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三项指标因目前无法准确预测2049年人口数,相关具体数值暂缺。

2012年全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优良。从2013年起开始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由2012年以前的API(环境污染指数)改为AQI(环境质量指数),相应增加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三项指标,并收紧了PM10和NO2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因此,2012年的监测数据与2013年之后的监测数据不具可比性。

2021年为建党100周年,2049年为新中国成立100周年。

“美丽厦门”内涵

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各方面,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概念,是时代之美、发展之美、环境之美、人文之美、社会之美的总和。

“两个百年”愿景

●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将厦门建成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人均GDP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达到或接近台湾同期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单位GDP能耗、空气质量优良率、市民平均预期寿命等指标全国领先

●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在全国率先成为集中展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样板城市,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和单位GDP能耗等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五个城市”定位

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

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

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

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

“三大城市”战略

区域协作的大海湾战略

跨岛发展的大山海战略

家园营造的大花园战略

“十大行动”计划

产业升级行动

机制创新行动

收入倍增行动

健康生活行动

平安和谐行动

智慧名城行动

生态优美行动

文化提升行动

同胞融合行动

党建保障行动

“共同缔造”理念

实现“美丽厦门”,关键在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共同缔造的理念。共同缔造,既是“美丽厦门”建设的重要依靠,也是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战略规划明确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基本内涵、工作步骤、工作内容,提出坚持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培育精神为根本,以奖励优秀为动力,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分类统筹为手段,着力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完善群众参与决策机制,通过市民对城市建设管理的深度参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步

思明海沧

试点成果受肯定

去年7月开始,厦门开展了美丽厦门试点工作,并确定思明、海沧两区作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全面试点区,分别选择老城区、新城区、“村改居”、纯农村等不同类型的典型性社区,梳理确定并启动了第一阶段310多个项目,从房前屋后和居民身边的小事实事做起,逐步推开试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思明区的小学路、曾厝垵、前埔南社区和海沧区的兴旺社区、海虹社区、西山村等社区取得了各具特色的试点成果。试点工作营造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浓厚氛围,为2014年全面实施战略规划积累了经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4年元月,厦门被民政部批复确认为“第二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厦门经济特区争创新优势,往哪里去、怎么走,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里做了全面的回答。”在昨日的人大、政协分组审议讨论中,大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热烈发言,一致认为,通过前一阶段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美丽厦门建设已经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全面实施后将带给人们更多的美丽期待。

关键词  1 转型升级

加快提高城市承载力宜居度

有关经济领域改革方面,提出了不少措施,比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在兼并重组、项目投资过程中引入民间资本等。“这些措施都很好。”方金龙代表说,现在,发展地方工业经济,除了通过招商引资提高增量,更要盘活存量,让老旧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能有所作为。

“对厦门来说,招商引资应该是选商引资,找好商、选好商非常重要,必须是符合厦门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型产业和项目。”有代表提出,市政府要更加重视抓大项目好项目,对现有好企业大企业要做好服务,鼓励企业增资扩产。

大家认为,提高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转方式调结构还要进一步加快。新城建设这几年有一些成效,但重点不够突出。代表委员们建议在岛外四大核心区中,集中必要财力完善配套、聚集人气,在两三年内形成分担本岛压力的新城区。

关键词  2  美丽海洋

及早考虑海洋污染防治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与海唯亲的地理特色,让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愿景,也从陆地潜入海洋。

黄军根代表认为:“海运是得天独厚的环境,路上应急体系很完善,海洋污染防治体系很薄弱。”在他看来,海洋污染防治一定要及早考虑。同时,海洋安全规划也应纳入总体规划,重点解决航线交叉、航路规划和经营主体整合等问题。

关键词  3  无障碍设施

地铁建设应满足残疾人需求

美丽厦门应当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无障碍生活。在曾毓琪代表眼中,虽然厦门市在残疾人关爱方面做得不错,但依然缺少必要的无障碍设施。

“环境的无障碍不仅指盲道。”曾毓琪说,厦门现有的部分公共设施上,没有周全配备无障碍设施,她希望厦门正在施工的地铁建设,能够充分考虑残疾人的需求。“除此之外,政府网站的无障碍设施也很必要。作为残疾人,也有对政务信息的需求,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她还指出,有些社区虽然可以为行动不便的人上门服务,但作为残疾人本身,并不仅需要走进门的服务,他们自身也有走出门看世界的需求,这就要求社区也拥有无障碍设施。


关键词  4  交通承载力

要让市民游客出行更便捷

“交通治理好了,美丽厦门才有可能实现。”市政协委员杨日科如是说。

当前,厦深动车的开通,为厦门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同时也对厦门的城市交通承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杨日科委员认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提出,有外在和内在的考量。一是本地居民的感受,另外则是外来游客的感受。如今,澳门在发展旅游业上也遇到了交通规划的瓶颈。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中,要考虑今后的交通规划如何解决大量的游客涌入和本地居民的交通出行的矛盾问题,让本地居民、来厦游客出行更便捷。

提醒

本报开通“市两会热线”

三种互动方式,您的建议将被捎给代表委员

厦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分别于1月20日和1月21日开幕。今年市两会将重点讨论、审议《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草案)》。您对厦门的环境、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现在就请说出来!我们将从中遴选出多数人关心的话题,对话代表、委员,共同探寻解决之道,并在微博上与您进行实时互动。

厦门日报讯(记者李晓平)昨晚,市政协十二届十三次常委会议召开。会议由市政协主席陈修茂主持,副主席欧阳建、卢士钢、江曙霞、潘世建、魏刚、陈昌生、黄世忠、高玉顺、黄培强,秘书长朱伟革出席。

会议听取了各委员小组召集人对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的审议情况汇报,对市政协有关决议(草案)、政府工作报告、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草案)的讨论情况,对选举办法(草案),十二届市政协副主席、常务委员增补建议名单,总监票人、监票人建议名单的酝酿情况;审议了选举办法(草案)、十二届市政协副主席、常务委员候选人名单(草案),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

厦门日报讯(记者陈镌娟)昨日下午,出席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思明代表团第一组代表,就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道溪以代表身份参加审议。

代表们围绕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热点进行发言。有代表说,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说法,愿望美好,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雾霾天气、水源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工作漫长而艰巨,无法一蹴而就,政府应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

就医、交通、房价、教育等“软”实力,事关高端人才能否落户厦门。代表们说,一些大企业选择来厦发展,看中的正是厦门的好环境,政府要珍惜这些资源,继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厦门今后的发展集聚竞争优势。

厦门天马微电子公司生产线

东南网1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 易福进)“要以城市承载力和适宜度为依据,发挥各区在产业基础、人文资源、区位空间等方面的特色优势,细化主体功能,找准发展方向,合理产业布局,做强做大特色主导产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先进制造业龙头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发展。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对企业技改扶持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

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是美丽厦门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必然要求。

经过多年的培育,厦门的行业龙头企业正在奔向“100亿”乃至“500亿”量级,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与之配套的千亿级产业链也呼之欲出。与此同时,高新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企业的转型提升,厦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厦门工业发展的空间布局,重点将眼光放在岛外及周边城市,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构优化 高新企业占全省近一半

2013年,厦门规模以上企业再次发展壮大,有8家企业增产均超过10亿元。其中,联想、达运、冠捷等均是收入超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超百亿军团之后,大批的高新企业正在纷纷跟上。2013年,厦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4家,总数达820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近一半。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099亿元,增长13.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44.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9个百分点。

高新企业的快速成长,为厦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催化剂和加速器,而厦船重工、厦工、金龙汽车等一批厦门工业的老大,则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改造提升,焕发出新的生机,代表的则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潜力。“以优势企业、品牌企业为龙头,实现整体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厦门工业技改投资达201.8亿元,增长15%,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厦门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已经进一步提升。

如今,摊开厦门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路线图”,你会看到像化工、石化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身影已经逐步模糊淡化,而电子通讯、工程机械、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水暖厨卫这样的支柱产业或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正在变成主角。


空间布局 岛内工业企业逐步外迁

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区工业用地面积1520公顷,其中存量工业用地460公顷。鉴于该区工业用地有一定的存量资源和药品生产、医疗器械生产的特性,厦门全市其它区域必须不再布局制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集美北部工业区和杏林工业区已无存量工业用地;海沧区的新阳工业区、出口加工区都只有少量存量工业用地,今后逐步引导这些工业区内的企业向专业化园区集聚,或在现用地范围内改造提高。

岛内火炬园、信息光电园不再发展工业,今后逐步引导企业向专业化园区集聚,或自行改造转变土地用途……“优化岛内、提升岛外、拓展周边”,这是厦门产业调整的总体思路,厦门工业的视野,早已从岛内延伸到岛外,从厦门扩展到闽西南更广阔的腹地。

在整体布局中,岛内有限的空间将被进一步腾出,换进的是企业研发和设计总部、企业技术中心、销售运营中心,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岛外园区产业布局也将被更合理实效地进行整合,由西向东分别形成(物流与加工集合的)临港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区、轻工食品产业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航空工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区。

放眼厦门之外更广阔的地带,厦门的产业布局也取得了更灵活的平台和空间。如在厦漳泉同城化中,通过建立制造业融合发展机制,共同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协同开展项目招商;在闽西南5市区域合作平台上,通过开辟飞地工业园、共建工业园区、产业协作等模式,为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等提供发展空间,培育经济发展腹地。

龙头带动 产业链不断做大做强

宸鸿科技,触控屏幕制造行业的老大,厦门最大的企业雇主,员工达5万多人,产值正在向500亿元冲刺。

这样的龙头企业在厦门有不少,它们已经或正在改变着厦门工业的整体格局和高度。在“100亿”量级上,随着达运精密的加入,厦门已经有了8家——戴尔中国、宸鸿科技、友达光电、联想移动、翔鹭石化、冠捷科技和厦烟工业,此外,正新轮胎、厦门钨业、新科宇航这3家已经在“100亿”门槛边缘;同时,宸鸿科技、友达光电等更是已经有了向“500亿”级冲刺的实力。

在做大做强关键产业链(群)上,厦门的目标很明确,即着力培育2个千亿产业链、8个百亿产业链(群)。

在千亿产业链的目标中,平板显示产业链已接近千亿级产值规模,厦门也因此成为全球触控屏组件最大的研发、生产基地,中国大陆重要的光电产品生产基地;另一条“千亿”——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链,也正在实现“终端+内容+服务”的产业链整合,破解嵌入式软件、IC设计等瓶颈制约。

产业链做大做强,必须把好招商选资这一重要关口,要着重实行产业链招商。比如,对于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缺失环节,以地方龙头企业为主进行配套招商。同时,要争取引进一批关键项目和龙头项目,比如,近年来厦门重点引进了玻璃基板、高世代面板、混合液晶及关键新型单体材料等项目。

数说工业(2013年)

●10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78.5亿元,增长13.1%。规模以上企业增产面同比扩大11.9个百分点,联想、达运、冠捷等八家企业增产均超过10亿元。

●2099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4家,总数达820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099亿元,增长13.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44.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9个百分点。

●135项。设立先进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获批建设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等10个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135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计划立项,建立卫星导航等12个产业创新联盟。


记者观察

做大做强产业链必须“招商选资”

戴尔,厦门的计算机龙头企业,产值超百亿元。但其配套的“龙身”主要在外地,本地与其配套只有印刷品、包装箱、紧固件以及少数的电子元器件,产值占比不到1%。

不完整是厦门产业链的一大短板,也关系着厦门工业调整优化的大局,有必要引发深思。从厦门产业链现状来看,总体上仍存在产业链较短、配套协作能力较差,产业关联度不够密切,综合配套能力比较弱,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集群)。

一个完备的产业链并非有一个龙头就万事俱备,需要培育若干个行业领军企业,如各产业都能培育或引入2-3家龙头企业,实施以点带面,那产业链的形成就更加事半功倍。

当然,有龙头也并非一定能带动“龙身”,还得看龙头自身是否有劲。所以,也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同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企业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整体创新水平。

可喜的是,在做大做强产业链中,厦门已经越来越重视“招商选资”,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积极引进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资金密集型企业,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特区产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

东南网1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温航)

黄国华(厦门市集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

在昨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中,黄国华表示,看到媒体报道岛外一些工业企业随处排放工业垃圾,使周边的水源、农田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侵扰,他深感痛心。

就此,他建议要针对工业企业和制造业的垃圾排放和处理进行申报和监督。

黄国华说,虽然工业固体垃圾在翔安有一个集中处理点,但随着岛内外近年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厦门的一些废弃垃圾都由个体户承包处理,但这一过程缺乏有效监管。

为此,他建议,各区环保局在对各个企业进行环保审批的基础上,急需建立企业废渣废料去向申报制度:包括企业的垃圾往哪儿运、这些垃圾运给谁、这些废弃物会否产生污染以及这些企业垃圾最终怎么处理等等。

黄国华说,在建立申报制度的同时,监督机制也要完善。比如说,一个企业所生产的垃圾要承包给某个个体户来处理,那么这个个体户应该在拿到当地环卫处签发的同意书后,才能获取最终的经营许可。

东南网1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鲍娜)本报两会“民意直通车”开通两日以来,岛内外诸多市民积极提出了自己的建言。昨日,很多热心市民不约而同打进本报热线,市民仍旧重点关注厦门交通和出行问题。同时,本报微博、微信也收到上百条此方面建议。

高峰时段打的可拼车

市民王先生:缓解市区打车难,尤其是高峰时段,建议采取“拼车”模式。具体做法是先征得车上乘客同意,若不同意,可以采取奖励措施,比如减免部分费用。为公平起见,建议在的士上装两个计费器,而且空车显示器也要做调整,如果是车上有乘客但未满载的情况下,可以显示黄色,区别于空车的红色,便于乘客识别。

规划建设非机动车道

傅世亮:电动车是迎合节能减排政策的产物,但目前厦门一方面允许电动车交易,另一方面却到处限制其上路,两者是个矛盾体。建议厦门规划建设非机动车道,这里的非机动车不仅指自行车,更重要的还指电动车。这样一来,就能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

白鹭洲与禾祥西交界处建地下通道

网友@ganls168:强烈建议在白鹭洲路与禾祥西路交界处规划建设一条地下通道,因为边上的湖滨小学学生及家长每天都必须经过两条马路才能到学校,而上放学时段正处上下班高峰期,两条路车辆多,对行人相当不安全!

仙洞路和康乐路交叉处划斑马线

网友@江南梅林:湖里仙洞路最近通车了,可是它和康乐路交叉处竟然没划斑马线,康乐路两边四五个小区住着很多老人,他们每天都要走过那里去永辉买菜,虽说两头南山路、兴隆路交叉口有斑马线,但不可能有人会去绕行两三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