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建设项目——厦漳大桥。
东南网1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世雄 林泽贵 杨珊珊文/图)
核心提示:
寒冬时节,海上花园未见萧萧落叶,依然繁花似锦。
地铁1号线开工,2号线计划年底开建,推进3号线和环湾线等前期工作,厦门正式迈向了“轨道交通时代”;岛外崛起5大新城,启动建设岛外东部市级中心,构建环湾城市带,加速“一岛一带多中心”空间结构形成,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五年前扩大了一倍多,岛内外一体化的蓝图开始转化为现实;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邮轮母港的建设如火如荼,翔安机场力争于2019年建成投用,规划打造航空港新城,通往机场的快速路建设年内推进,厦门加快迈向区域性龙头城市的步伐……
如果把厦门视为一个不舍昼夜、跨越赶超的巨人,那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就是这位巨人笔直挺起的脊梁。围绕推进“美丽厦门”战略规划顺利实施,今年厦门市确定安排重点在建项目238个,项目总投资60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798亿元,其中岛外项目160个,占项目数的67%。
在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看来,跟往年不同,今年开工的几个重点项 目对厦门具有战略性、结构性的影响,利用10年时间建设形成新的厦门,对厦门的发展来说将是质的飞跃。
大交通 撑起大厦门的骨架
2008年9月1日,杏林大桥通车。一桥飞架,幸福相连。这是厦门第五条跨海进出岛通道,更是厦门最长的跨海大桥。
潜入海平面下约70米,自由从海底穿行而过。2010年4月26日,翔安海底隧道的通车实现了众所期待的“穿海之梦”。作为厦门的第六条出入岛通道,它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条海底隧道。从海上到海底的厦门出入岛全天候立体交通格局由此形成。
2010年4月26日,厦门的第一条高速铁路福厦高铁通车,“千里江山半日还”的愿景得以实现,厦门也从此进入动车时代。
进入2013年11月,市民翘首以盼的厦门地铁1号线陆续开工建设,这项作为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重大民生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也宣告厦门正式迈向了“轨道交通时代”。1号线计划2017年建成投入试运行,2号线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建设,而3号线和环湾线等的前期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地铁将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交通结构和通行效率,对厦门城市发展空间的扩展、功能结构的合理调整、中心城区经济活力的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都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这几条地铁线,就把大厦门的骨架搭起来了。”赵燕菁说,地铁1号线实现了厦门城市的南北贯通,未来计划延伸至同安,2号线则把厦门从东到西连起来,未来会往翔安延伸,再通过3号线、环湾线,大厦门的交通将变得更加便捷,岛内外才能真正实现一体化,厦门人口分布、产业分布不均衡的局面才有可能改观。此外,厦门第二西通道、厦蓉高速厦门段也被列入了今年的重点项目建设,厦门对外通道越来越多。
另外,规划用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翔安国际机场有望2019年建成投用,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7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0—200万吨。这被认为对厦门的影响将大过地铁,它能提升厦门的辐射能力和龙头地位。“厦门现有的高崎机场运能已快满足不了需求,即使新建的4号航站楼投入使用,也只能再撑上几年,新机场的建设迫在眉睫。”赵燕菁说道。而未来机场周边将崛起一座航空港新城,打造厦金自由经济区、南安综合产业区,厦门特区为之努力数十年的某些自由港政策,也有望在此落地。未来,地铁、机场快速路、机场专线、厦漳泉城际轨道以及规划中的新港口等配套直接衔接新机场,可以想象,这里势必成为整个区域的心脏,周边也会被带动发展成一个新城。
新城崛起 缩小岛内外城乡差距
从龙岩来厦打工的刘女士家住杏林,“以前,每次进厦门岛内跟朋友聚会时,别人一听说我住在杏林,都会惊呼‘哇,住那么远’,”而最近,很多岛内的朋友都在向她打听集美新城核心区周边几个楼盘的情况,“岛外新城建设吸引了他们呗!”刘女士说,如今的集美新城一天一个样,连她都快不认识了。
特区建设30多年来,厦门的城市化进程一直走在福建省甚至全国前列。但厦门岛内外的城市化进程却并不平衡,尤其是岛外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岛内。
2010年,以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四座岛外新城全面开建为标志,岛内外一体化的蓝图开始转化为现实,一大批项目进入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五年前扩大了一倍多,四座崭新的岛外新城已经基本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厦门又新提出一个马銮湾新城。马銮湾新城经过十多年的积淀,发展时机已经成熟,它的定位要跟“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相衔接,将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城市”的最美城区。根据规划,这里将打造成更胜岛内的生态宜居新城。
大手笔、大投入的岛外新城建设更助推了岛外经济的发展。在杏林经营广告公司的马先生说,借新城建设的东风,今年他的营业额有望较去年增加一倍,“岛外大开发大建设,让原本好像在乡下打拼的人,更有奔头”。
“现在向岛外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赵燕菁说,从目前的投资总量来看,岛外的建设大于厦门本岛,岛外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的发展为岛内外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厦门将继续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提升本岛市级中心,新建东部市级中心,完善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区级中心,构建环湾城市带,加速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省人大代表吴丽冰表示,厦门岛外新城规划建设要制定配套政策,力促公共资源均等化,鼓励和引导岛内的优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资源向岛外新城转移,增强新城吸引力,分流岛内中心城区过大的人口密度。
产业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引擎”
一个城市的工业经济要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占据掌控全局的制高点就势在必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这样的工业高地。
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其中一个典型。其主要产品——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和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由中国人率先产业化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
“利用一个产品启动一个市场、利用一个市场创办一个企业、利用一个企业创建一个基地、利用一个基地推动一个产业”,北大之路的发展路径,也是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同展望。“力争至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加值贡献达到40%以上。”在厦门经济决策层为未来描绘的工业蓝图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无可争议地占据了核心地位。
在今年重点建设项目中,“促有效投资增长、助力转型发展”成了服务“美丽厦门”主题的主线活动。建立“5+3”产业支撑体系,即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做精现代都市农业,以抓龙头项目、打造园区载体、营造创新环境为主抓手,加快龙头项目和产业园区载体建设,加快软件园三期、火炬同安扩区、总部经济区、海西商贸会展中心及物流基地、本岛文灶-莲坂商圈、海沧生物医药园区、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区等产业园区建设,吸引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落户,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未来几年,这无疑将成为推动厦门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个强劲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