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个百年即将梦圆的年份,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福州召开,这是继2004年苏州之后,我国第二次承办世遗大会。本专栏以“走近遗产、讲述历史、传承文化、服务受众”为定位,注重多角度、多层面讲述遗产遗迹的前世今生,探讨遗产遗迹的守望之道。
作为我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而璀璨的历史文化。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曾将长汀与湖南凤凰并称为“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山城”。
曾氏番仔楼整体平面以祖厅为中轴线,对称分为三排列,前为闽南风格古厝,中为哥特式楼房,后为红砖骑楼,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风格独具。
和平,古亦作“禾坪”,取地势平坦和盛产稻谷之意。早在五代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和平就已形成街市。历史上入闽三道之一的古隘道“愁思岭”就位于和平镇境内,是晋、唐、宋发生的几次中原汉人大量入闽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原文化入闽的重要过化地。
严复是福州近代文化高度的重要标杆。其郎官巷故居和阳岐祖居等遗迹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文化建设价值,应该加大保护力度和善于利用,打造成人们了解严复,进而透过严复了解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培田“九厅十八井”民居建筑,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相结合而构建的大型民居建筑。这种“聚族而居、颐养闲适、天人合一”的居住方式,既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血缘文化,又强化了客家人宗族内部的亲和力和安全感。
朱子在《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中自称“居闽五世,遂为建人”。朱子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在福建,尤其以闽北居多。“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则言简意赅地总结了朱熹承前启后的思想成就。
建窑在短短的数十年间,从一座默默无闻的地方小窑一跃跻身于宋代名窑之列。宋元时期,建盏与建窑系黑釉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异域,深受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喜爱,在世界陶瓷史、茶史、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林则徐宅祠系列文物的完整保护,对福州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弘扬,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纪念意义与人文价值。福州因为林则徐而荣,更因为完整地保护了这位民族英雄的各阶段史迹而增辉添彩。
平潭水下考古工作起始于2005年“碗礁一号”清代沉船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那年7月至10月,国家、省、市组成联合考古队,组织水下考古专业人员30余人,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克服了5个台风的干扰,开创了我国水下考古工作的多个第一。
天一总局在100年前就能够在海内外建立起有30多个分支机构的经营网络,这个即便是放在当下的漳州,也难得有民营企业有这样的规模,值得我们现在的企业去借鉴。
华林寺大殿在福州市区屏山南麓,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经取样测定,确认大殿为千年以前原构。在国内已知古代木构建筑中,福州华林寺大殿的年代次序居全国第七位。华林寺大殿能够保存至今,除了历代的不断保养维修,它本身的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有一对雕刻有印度教神话故事的石柱,柱上雕刻的图案以毗湿奴及其化身的神话故事为主,配以八幅中国吉祥图,有中国人喜欢的菊花、牡丹花等图像,充分体现了中印文化在泉州这个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相互融合、和谐共存。
释迦文佛塔以佛号命名,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而且塔上镌刻着许多官方元素,说明当时的莆田和广化寺具有较高的宗教、文化和政治地位。在宋代,广化寺距离白湖港约1公里,而释迦文佛塔高出地面二三十米,正好可以作为兴化湾海域船只的航标塔,记录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点点滴滴,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两宋时期,泉州桥梁建造技术已经纯熟,并且在技术上有许多新的成就。洛阳桥以首创“筏型基础”“养蛎固基”“浮运架梁”等先进的建桥技术,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载入世界桥梁史册,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安平桥又以其“睡木沉基”等先进的造桥技术和世界第一跨海长桥的伟大成就,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闽王祠内存多方珍贵碑刻,以唐“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最为重要,此碑被誉为“天下四大碑之一”,为唐天祐三年(906年)哀帝李柷所赐,礼部侍郎于兢撰、将仕郎王倜书。